中西文化差异开题报告.doc

合集下载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上海XXXX学院毕业项LI开题申请(本表一式两份。

一份报教育教学部存学院档案;一份留存学生个人档案。

)姓名:XX 学号:2008xxxxx专业班级:2008届应用英语指导教师:xxx拟定毕业项H题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研究》一、选题依据1、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不同的社会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这种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饮食观念、方式和内容,这就是饮食文化。

中西方饮食文化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关注,研究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例如促进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等等。

本论文主要探讨中西方的性格差异在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主要从群体与个体、理性与感性、世界观的差异、自我意识与家庭意识,传统性与创新性儿方面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本论文的LI的是想通过比较,使中西方人更多地了解彼此,从而促进中西方餐饮文化互相取长补短,取得共同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促进餐饮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主要中外文参考文献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一一因为有营养。

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

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人是很重视“吃”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谚语就说明我们把吃看得与天一样重要。

由于我们这个民族儿千年来都处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人们总是吃不饱,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我想,这大概是出于一种生存需要吧。

如果一种文化把吃看成首要的事,那么就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方面会把这种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也利用它维持健康,这也就是”药补不如食补”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对吃的过份重视,会使人推崇对美味的追求参考文献:[1]《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念》•航空工业出版社二、项目方案1、主要论述的内容:1. 中国的饮食文化2. 西方饮食文化3. 总结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2. 有何特色或创新之处:本文选题旨在研究在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重点从各国的饮食习惯及风俗作介绍,强调各国各方面的饮食特色3、拟釆取的方法和时间安排1(选题,定题。

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对策-开题报告

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对策-开题报告
[2] Con nor. Ulla. M,Michael H .Long (Series Editor),Jack C. Richards (Series Editor).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M].CambridgeApplied Linguistics. 1996.01.26.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文化”一语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在西方最早对“文化”一词做出定义的是著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最近几百年间,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当推西方文化,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中国在接受西方文化时,遇到了一种危机。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表现中国文化主体精神,是儒家的文化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现世性的人伦关系为核心,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西方传统文化精神则是“超越的浪漫精神”,其基本特点是以彼岸性的神人关系为目的,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来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
江西财经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对策
----中国奥康与意大利GEOX公司谈判案例分析
学生姓名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1.选题目的和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具体的商务谈判案例来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对我国跨文化商务谈判的影响和对策,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之所在,找到正确有效的谈判策略,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在国外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美国谈判学会会长杰勒德.I.尼尔伦伯格的"谈判需要理论”,在与科罗合著的《How to Read a Person Like a Book》和他自己所写的《The Art of Negotiating》中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谈判的艺术》(1986年版)中,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为基础,即谈判需要理论七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社交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认识与理解的需要;7)追求完美的需要,从而构建起谈判的需要理论。而美国谈判学家费希尔、尤瑞、雷法等人研究并发展完善的原则谈判法则代表着一种更高水平的谈判策略,“其主要特点为:一是坚持把谈判的人与谈判的问题区分开来;二是坚持关注利益而不是立场;三是坚持准确可行性方案在前,决策在后;四是坚持谈判结果建立在客观标准上。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开题报告选题背景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开题报告选题背景

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开题报告选题背景【原创实用版】目录一、选题背景1.中美关系现状2.文化差异的影响3.交际用语中的体现二、研究目的与意义1.增进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2.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促进中美友好合作三、研究方法1.收集典型差异案例2.分析交际语言中的体现3.深入挖掘文化心理正文一、选题背景中美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议题。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两国在日常交际中难免会出现误解和冲突。

因此,研究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差异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中美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沟通方式:美国人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中国人则倾向于委婉、含蓄地表达。

这种差异在日常交际中容易引发误解。

2.礼貌与谦逊:美国人在表达感谢和道歉时,通常用词直接明了,而中国人则倾向于通过言行举止来表示敬意和谦逊。

这种差异也容易导致交际中的不和谐。

3.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而美国文化则以个人主义为核心。

在日常交际中,这种差异会导致双方对责任、权利等方面的认识产生分歧。

4.面子文化:在中国文化中,面子具有重要地位,而在美国文化中,人们较少关注面子问题。

这一差异在日常交际中可能导致双方对彼此的行为产生误解。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美日常交际中的文化差异,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和指导,具体目的如下:1.增进对中美文化差异的理解:通过对比分析,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从而消除误解,促进友好合作。

2.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深入研究,为交际者提供有效应对文化差异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促进中美友好合作:在中美关系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文化差异,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为双方的合作共赢奠定坚实基础。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难点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难点

开题报告中的研究难点篇一: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开题报告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动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论文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步骤:1.中西礼仪的差异1.1称呼语1.2感谢和答谢1.3赞美1.4节日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2.1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2.2中西饮食方式、餐具不同2.3中西饮食性质的差异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3.1称谓及称呼3.2敬语谦词4.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研究方法和措施: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四、研究工作进度:11月,查找相关资料。

12月,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五、主要参考文献: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胡文仲:《文化与交际》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简编》张今、陈云清:《英汉比较语法纲要》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篇二:小学作文教学难点分析与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关于《小学作文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我们的课题《小学作文教学难点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把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写下来,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中西方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方文化差异
指导老师:杨洁 课题组长:沈怀斌 课题成员:吴静怡 沈媛欣 沈丽萱 黄玲玲 李菁菁 林亿凯
背景
一个来华不久的意大利学生,看到她的中国同 学穿得很漂亮,连连称赞。中国同学说,哪里哪里, 随便穿穿!这种回答令意大利学生很纳闷,她认为: 衣服明明很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中国人是不是 比较“虚伪”?我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故事。随着 我们知识面的扩大以及国际间交流愈加广泛。我们 接触英语的范围更 广了,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英 语,我们应该深入的了解西方的文化。对此我们展 开了这次调查,以便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活动步骤
阶段
一 二 三 四
时间(周)
12-14周 15-19周 1-6周 7-9周
主要任务
查资料 问卷调查 取证访问 讨论分析 成果汇总
阶段目标
获得相关有用资 料 调查学生对此课 题的了解程度 从相关访谈获取 有用信息 完成总结报告 分享心得感受
预期成果
我们将以调查、论文、报告等方 责 访问专家 查书面资料
负责人
沈怀斌 吴静怡 沈媛欣 李菁菁 林亿凯
具体任务
摄影 资料分析 书面总结
负责人
沈丽萱 全体成员 黄玲玲
上网查资料
研究方法
方法名称 主要内容
问卷调查
专家访谈 资料查询
设计问卷,调查对象为本校学生。
以采访形式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阅读相关书籍或上网浏览相关信息
We are coming
我们小组对此课题充满浓厚兴趣,而且也 完全能够胜任此次研究。我们也已找到了合适 的研究伙伴和指导老师,做了充足的准备,查 阅了许多资料。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完成得很 出色。为完成此次研究,我们将采用社会调查、 专家访谈、问卷调查、资料查询、文献研究等 方法进行研究。接下来我们将展示我们小组短 期研究计划以及部分研究成果。

茶和咖啡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茶和咖啡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4.1.2Different religions reflected in Tea and Coffee
4.3The Change of Drinking Habits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4.3.1The Change of the Drinking Habits of Chinese People
[5]中国茶文化形成简史 中国网,认识中国,中华饮茶文化
[6]李小敏.小议咖啡与茶之中的隐蔽文化[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5 (02)
[7]Coffee culture fromWikipedia, the free encg Customs in ChinaChina’s foreign trade. 1994.(03)
(四)研究(设计)方法与技术路线:
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分析综合法、对比研究,通过搜集大量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了解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并通过对搜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 最后总结出中国茶文化和西方咖啡文化的共性。
论文拟定提纲(除题目外,具体到二级标题):
4.1.1 Different origins
(二)理论与实证准备:
[1]张箭. 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J]. 中国农史, 2006 (02)
[2]卓义达. 茶文化遇到咖啡文化[J]. 茶.健康天地, 2009 (08)
[3]王玲. 中国茶文化[M].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0
[4]Tea[Z].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注:此表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系(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才能开题。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课题组成员:羊子良刁浩郑任豪赵之健黄唯陈嫩晴组长:羊子良指导老师:曾梦潞一,课题背景及提出中国悠久历史5000年,西方世界五六百年的社会历程。

中国有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西方国家则有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饮食文明。

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以及融化为全人类文明起到了填补和着彩的作用。

然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之间究竟存在着怎么样的差异?其差异是否又与中西方的生活习惯及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中西饮食未来前景又如何?为此一系列的问题,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组就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的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和产物。

为此,我们试图通过亲自的调查、分析、总结,进一步了解两者的差异,弄清楚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西餐在中国的现状和前景。

通过调查实践,开阔眼界,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1.研究方法:调查法、研讨法等。

2.研究途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

四,调查研究的过程1.准备:课题选定后,我们由6人组成一个小组,大家对研究调查工作进行了分工,并共同分析了活动的进程及可能遇到的问题2.查阅资料:为了获得充足的资料,我们分头到书店查找,但结果甚微。

在不知所措时,我们想到了当今发达的网络信息,于是我们着手从网上摘查资料,这样,资料总算有着落了。

3.小组讨论,资料分析整理及成文:面对收集到的零碎资料和调查了解到的结果,我们开始时觉得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我们召开了小组会议,进行了仔细探讨,齐心协力将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对成文进行初步讨论。

在我们7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初步完成了调查报告。

我们又对其进行修改,并在插图,词句,结构方面,反复推敲。

最终完成此文。

六.体会和心得同时,在这次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我们进一步懂得了分工合作,齐心协力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活动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都必须大家共同商讨解决。

“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大家的合作,就不会有成果的出现。

论文化差异对中西商务谈判冲突解决风格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论文化差异对中西商务谈判冲突解决风格的影响的开题报告

论文化差异对中西商务谈判冲突解决风格的影响的开题报告一、背景和研究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商务谈判成为日益频繁的交流方式。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地域差异、价值观念差异、思维方式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常常造成谈判过程中的冲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探究中西商务谈判的冲突解决风格,分析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于加强中西方商务交流、促进跨文化谈判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选择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明显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分析其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以及冲突解决风格。

具体内容如下:1.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分析中西方文化倾向、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这些文化因素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 中西方商务谈判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

分析中西方商务谈判中常出现的冲突类型,以及中西方商务谈判的冲突解决方式。

3. 文化差异对中西方商务谈判的冲突解决风格的影响。

通过对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的分析,探讨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中西方商务谈判的冲突解决风格。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三、预期结果和研究意义预计本研究将产生以下几方面的结果和意义:1. 揭示中西方商务文化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的本质。

通过深入分析中西方商务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揭示其本质,使企业在跨国谈判中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避免冲突产生。

2. 帮助企业提高跨国谈判的效率。

通过分析文化差异对跨文化谈判的影响,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谈判策略,提高谈判效率和成功率。

3. 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了解中西方商务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解决方式的本质,促进中西方商务交流,推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进程。

综上,本研究将对加深中西方商务交流,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具有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差异开题报告
动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的研究方兴未艾,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全方位研究正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西方文化差异专题研究的也相继公开发表,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意义:中西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本选题以中西方文化差异为切入点,进行较为深入的文化对比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礼仪、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饮食等特征的表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难点和创新点:
基本内容:本选题重在研究礼仪文化、饮食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表达方式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理论说明与实例分析相结合。

难点:如何从多个角度分析归纳总结文化差异。

创新点:将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重点加以研究。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步骤:1.中西礼仪的差异
2.中西饮食观念得差异
3.中西风俗习惯的差异
4.中西宗教信
仰的差异
5.中西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
研究方法和措施:本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措施是在选定课题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从图书馆查阅相关的书籍、上网寻找资料和有价值的,最后结合所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做出总结。

四、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成果1、阅读相关文献
2、整理笔记并做好材料总结
3、完成
4、对相关文献进行再阅读、研究,并做好笔记
5、撰写。

五、主要参考文献、《语言与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