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地理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1)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掌握根据图示说明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方法。
2、掌握全球的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
【学习重点】: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
【学习难点】: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及当代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前预习与疏理】:(一)全球气候变化新- 课-标- 第-一-网1、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史分为时期、时期和时期三个阶段。
2、读P96图4-19,完成:右图反映的是时期的气候变化。
图中出现次大冰期,恐龙繁盛的时期大约在代的纪,当时的气候有特点。
该时期气候变化总的特点是3、读P97图4-20,完成:该图反映的是时期的气候变化。
近5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和中国气温距平变化趋势。
雪线高度与温度相关。
这一时期,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前一阶段是期,,后一阶段是期。
4、读P98图4-21结合P98内容,完成:(1)该图反映的是时期的气候变化,这一时期的气温变化特点是。
其中1910-1945年和1976-是幅度最大的两个时期。
而年是最暖年份。
雪线海拔最。
(2)全球变暖对降水产生的影响:北半球中高纬降水,热带地区降水,亚热带地区降水。
全球变暖使雪盖冰川面积,海平面,沿海低地。
【课堂合作研习及展示】:探究一、全球变暖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全球变暖的后果?探究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当堂检测】:1.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2、下列关于雪线变化与气候变化的连线,正确的是()A、雪线升高——气候变冷B、雪线升高——气候变湿C、雪线升高——气候变暖D、雪线降低——气候变干3、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的努力已告失败,举国移民新西兰。
下列叙述正确的事()A.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是引起图瓦卢成为环境难民最主要原因B.地面下沉是导致图瓦卢举国搬迁的重要原因C.大面积的酸雨D.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影响X|k |B| 1 . c |O |m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课标要求:能根据图表资料解释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主学习:读下图,完成后面的填空:1.近5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和中国气温距平变化趋势。
2.近5000年来,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的波动,一次是到的温暖期,当时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其中1550—1850年属于十分寒冷的阶段,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低℃。
3.据历史资料记载,公元前3500—前1000年左右,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
主要原因是。
4.14—17世纪,欧洲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甚至绝收,主要原因是。
★重点难点探究:读图,回答1—3题:1.20世纪 60年代后A.全球大气中CO2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B.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C.全球大气中CO2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2.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D.近三十年,大气 CO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3.近年来,与 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A.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D.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全球气候变化 课堂随练题组一:全球气候变化及其表现读下图,回答下面(1)、(2)题。
(1)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 .1880~1900B .1920~1940C .1958 ~1978D .1978~1998 (2)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 A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 .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C .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D .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原创题)气候变化是长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的变化 ②海陆分布的变化 ③地形的变化 ④人类活动A .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读下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中A 处为末次温暖期B .图中C 处为现代温暖期 C .图中B 处为末次寒冷期D .图中D 处表示未来2万年左右地球将出现一个新的温暖期题组二:全球变暖的原因(2010·江苏盐城质检)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
高中地理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1

地理: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湘教必修1)知识摘要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过去全球气候变化可分为那几个时期?每个时期气候变化有何特点?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气候变化的幅度如何?3.全球气候变暖对当今世界和我国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知识结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过去全球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全各个时期气候变化人类历史时期球仪器观测时期气原因: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候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与未来变化幅度变暖幅度:气温升高,2100年升高1.4℃~5.8℃其对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人类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影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影响响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
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2. 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A.吸收太阳辐射时,使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是()A.中国B.印度C.印度尼西亚D.南非下图为图瓦卢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 海风吹起的波浪对海岸有侵蚀作用,根据图中地理坐标判断图瓦卢3~5月的盛行风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 2001年11月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的努力已告失败,2002年举国移民新西兰。
下列叙述正确的事()A.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是引起图瓦卢成为环境难民的最主要原因B.地面下沉是导致图瓦卢举国搬迁的重要原因C.大面积的酸雨D.南极臭氧层空洞的影响6. 为避免第二个图瓦卢的出现,发达国家应该()A.绿色消费B.减缓工业化进程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D.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当今,全球有变暖的趋势,一些科学家预测:“21世纪末将没有冬天”。
高中地理《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湘教版必修1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特点2、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难点】:根据相关资料归纳出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学法指导】: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一、全球气候变化1、概述:(1)气候变化的概念: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的气候变化。
(2)度量要素: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降水量、等。
(3)从时间尺度看,通常把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时期、时期和近现代三个阶段。
(4)冰期: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广泛发育的时期;间冰期:指两个之间气候比较温暖的时期。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合作探究]:活动一、阅读教材96页图4—19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图,思考96页活动题1、2、3题【小组展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活动题的结果,归纳总结后完成下表:近现代温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阅读教材99页内容,自主完成:1、资源条件发生变化,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
2、加剧了。
3、导致的改变。
4、显著影响、林业、牧业、渔业等主要生产领域。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B.在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C.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全球气候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波动D.20世纪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2.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有()A.气温不断下降 B.气候没有变化C.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 D.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上的水稻生产受到直接威胁,对此最为担心的国家是()A.中国 B.印度 C.印度尼西亚 D.南非4. 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是()①SO2、NO2排放②CO2排放③水土流失④酸雨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⑥森林遭破坏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①②④5. 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 B.中纬度温带地区变得湿润C.高纬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D.从全球看,利大于弊【课下作业】: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1 湘教版必修1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教案】第四章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了解根据不同时间尺度划分的三个气候阶段;2.了解探究气候变化的方法,拓展视野并养成科学探索的精神;3.学会结合历史知识,分析自然环境(气候)变化与古代文明兴衰之间的关系,学习历史分析和探究的方法;4.认识到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深刻影响;5.了解近代气候变化的证据,尤其是当今全球增温变暖的趋势,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环境的变化,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6.了解全球增温变暖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生存环境带来的潜在的深刻影响。
二.本节的重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本节的难点:探究气候变化的方法。
四.教学设计建议【引入新课】问题引入:引导学生看图4-2-1,提出疑问/探究:我国楼兰文化消失的原因?探究结果/学生提及:1.气候的变化导致了楼兰人的迁移,降水的减少;2.政治军事的原因:当地有古罗马军队的遗民;3.地质原因:楼兰的汲水河流的上游因为地震的原因而形成了两个湖泊,造成下游来水的减少。
引入:在远古时代气候就曾经激烈的变化过,①气候变化有哪几种尺度?②各尺度上的气候是如何变化的?学生活动:讲解:在漫长的年代中,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例如有个时期缓慢地变暖或变冷;有个时期缓慢地变干或变湿,这种变化称为气候变迁。
受太阳辐射的变化、下垫面调件的改变、大气环流的变化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地球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
现代的气候类型,可以看作是地球气候变化长河中的一个发展阶段。
二十多亿年以来的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的周期长短不一。
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川时期,这三次大冰川之间的时间间隔大约为三亿年左右。
在两次大冰川期之间是间冰期。
大冰川期气候寒冷,间冰期气候则较温和。
在间冰期里气候也是波浪式发展变化的。
一.全球气候变化●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1万年),曾反复出现过3次大冰期,气温呈下降趋势;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气温呈上升趋势。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2 湘教版必修1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课程标准●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目标检测1、关于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出现为特点B、寒冷期较长,温暖期较短C、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一致D、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2、关于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正确叙述是A、历史时期的气温较现代低B、历史时期的气温较现代高C、历史时期的温暖期海平面较现在高D、历史时期的寒冷期农作物往往丰收3、关于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正确叙述是A、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B、全球各地降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C、全球平均海平面降低D、雪盖和冷川面积扩大4、“因气候变暖首先可能被淹没的地区”的相同点是A、都为发达国家或地区B、都为降水丰富地区C、都位于主要地震带上D、都为沿海低地地区5.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农业布局和结构发生变化②生物多样性减少③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减少④水资源问题得以缓解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读下页图,回答第6~8题。
6、20世纪60年代后: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C、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7、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C 、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D 、近三十年,大气CO 2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无关 8、近年来,与a 、b 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A 、大陆架海域污染严重 B 、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C 、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D 、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310320330340350360370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年CO 体积分数(10)2-6全球大气CO 体积分数变化曲线2a-0.6-0.4-0.20.00.20.40.61850190019502000气温变化(℃)全球气温变化曲线b气温变化(℃)0年气温变化曲线三、知识链接(一)P96活动题:1、三次大冰期(标注略):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2、中生代白垩纪;气候比较温暖3、冰期、间冰期交替出现,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一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容说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中,其变化主要通过气温、降水、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教材列举了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情况,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为此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示信息及相关问题,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的重点在“影响”上,而有些影响可能尚未发生,是预测性的。
教材中主要讲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本身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改变;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围绕这些内容,教材还设计了一个“活动”,以增强思考性和实证性。
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扩展教学内容,另教学重点1.2.教学难点1.2.教具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1.2.3.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有关的气候资料,并将气候变化资料进行2.1.2.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请看下面的网页新闻和材料。
你认为导致图瓦卢的岛屿完全被海水淹没的原因是什么?投影:图瓦卢的命运只是一个缩影。
基里巴斯、库克群岛、瑙鲁和西萨摩亚等低地岛国也面临着同图瓦卢一样举国搬迁的威胁,另一些大国,虽然不至于举国搬迁,但一些重要的沿海城市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生1 图瓦卢是一个珊瑚礁岛国。
国土海拔很低,最高的地点只有45生2师激励性生师可见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祸首是气候变化。
地球的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中,而且不同时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推进新课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什么是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史分生气候变化是指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通过温度、降水量、师生么全球气候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教材P 96图419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1.在图4192.查阅相关资料,看一看恐龙繁盛的时期大约在哪个代的哪个纪,当时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1第一篇:高中地理第四章第2节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1湘教版必修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在本课的设计中,主要让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本课内容的设计特色是重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通过课本中的相关资料及设计的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数据和图表的技能,学生就可以逐渐掌握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是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的要求:基本要求:①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三个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②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③通过对教材中相关统计图表的应用,掌握统计资料的阅读、分析和运用的技能;④能以科学态度、辨证的观点,认识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发展要求:能运用材料、分析说明气候变化对人类某一活动的具体影响。
(2)本课内容的组成成分和在模块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组成成分: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地位和作用:本课内容主要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明人类在依赖和改造大自然的同时,又必须顺应和保护大自然,以谋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课为进一步学习必修2和必修3打下了必要的基础,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学生对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演化比较熟悉,对整个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听说过或从书本上看过,关于冰期的一些内容学生可能在电影中见到过,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案(湘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说明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和近现代气候变化的特点。
2.举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学会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气候变化特点,并能提出相应对策。
一、全球气候变化
1 时间 气候变化规律
地质时期 1万年以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出现 历史时期
近1万年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替出现
近现代 一二百年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
2.基本概念⎩⎪⎪⎨⎪⎪⎧
冰期:指地质历史上气候寒冷、③ 广泛发育
的时期
间冰期:指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比较④ 时期雪线:指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和⑤ 相等的平衡线
冰盖:又称冰原,指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⑥ ,由多年冰雪堆积挤压而成。
目前尚存的有南极冰盖和⑦
冰盖等
3.气候变化史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处于⑧____________之中,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温
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新生代以⑨________期为主。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有⑩____次较大的波动。
一次是公元前5 000年至公元前1 500年的⑪________期,当时年均气温比现在高3 ℃~4 ℃;另一次是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年均气温比现在低1 ℃~2 ℃。
(3)近现代的气候变化
a .总体特点: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⑫____________的趋势。
b .地区特点:北半球中高纬地区和热带地区降水量增加,⑬____________地区降水量减少。
c .直接影响:导致雪盖、⑭________面积减少,全球海平面⑮________。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1.资源条件发生变化,增加了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⑯________。
2.加剧了⑰____________。
3.导致⑱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
4.显著影响⑲________、林业、牧业、渔业等主要生产领域。
5.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扩大某些⑳________的流行,危害人体健康。
探究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 【探究材料】
2008年2月28日,中国首次大学生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
材料一 “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2 ℃,而2008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为-2 ℃~-3 ℃;2007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
材料二 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减少;冰鸥、贼鸥等极地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
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
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明显恶化 ②海水变得越来越咸导致饮用水源缺乏 ③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
④考察队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危害其生存 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3.根据材料,考察队员获取全球变暖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应对全球变暖,1997年《京都议定书》提出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2001年《波恩协议》又提出可以用增加森林植被来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提出这项决定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球气候变化就是全球变暖,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此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规律总结】
(1)20世纪60年代后( )
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减少
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C.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2)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 )
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与二氧化碳含量多少无关
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 ℃以内
D.1970~199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似
探究点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探究材料】
下图是“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图中灰色线条代表的是仅考虑自然变化得到的模拟值,黑色线条代表的是实际气温变化曲线。
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是( )
A.喜马拉雅山雪线高度降低
B.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上升
C.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方向延伸
D.高纬度地区降水比原来更少
2.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理由是什么?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全球变暖将导致环境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是科学家的一些预测:
科学家预测之一:自然植被的地理分布与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明显变化。
科学家预测之二:全球洪水、火灾等发生次数在一些地区将增加。
请你就以下两方面内容作出预测并陈述理由:
(1)中纬度雪线海拔高度的变化及理由。
(2)世界农作物产量的可能变化及理由。
【规律总结】
【考例探究2】
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完成
(1)~(2)题。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巧学速记】
1.歌诀记忆地质时期地球气候的变化
地质时期三冰期,震旦、石二(石炭—二叠)、第四纪。
冷暖干湿相交替,周期长短不一致。
2.图解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