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概述和展望【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水产养殖

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概述和展望

摘要:潮间带生态学是研究潮间带出现的生物种类、分布范围、群落结构、主要优势种或经济种的数量分布、季节变化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调查前确定调查的站点以及内容对于生态调查的正确度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本文介绍了潮间带调查的研究的概述以及对未来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潮间带;生态调查;优势种

潮间带是界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通常也称为海涂。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间带又分为3个区:(1)高潮区(上区):它位于潮间带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2)中潮区(中区):它占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3)低潮区(下区):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潮间带的环境时而干燥时而潮湿、温度时高时低、盐度也是时时变化,可以说微环境的变化非常大,潮间带的生物必须具有忍受每日温差和含氧量剧烈变化的能力。而人们也充分的利用潮间带的现象,发展出了潮间带地区的有益生物的养殖,潮汐能发电等有利于人类的项目。

1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意义

潮间带生态学的研究对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有计划地滩涂围垦和发展有益生物的养殖,对有害生物的防除以及对分类学[20]、古生态学、地史学[11]和环境调查[7]的研究将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也是发展海洋科学的方法。

2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研究的方法

2.1 确定调查的采样的站点

海岛潮间带设立几个合理的断面,而断面的中站点的多少根据生物的变化和地质的变化而确定。潮区划分参照《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规范》[18],高潮区分2个亚区,中潮区分3个亚区,低潮区分1个亚区。[15]在站点确定后,要做一个明显的标记,使以后采样能够在同一个位置,从而保证数据的有效。

2.2 定性采样

在各采样站点以及站点附近进行定性采样,可以对定量采样提供参考。

采样的时间有按各个月或者季度采样,一般调查都是由落潮时由高潮区向低潮区采样,这样采集样品的时间和种类都能多点,不会太过于匆忙。在站点要采集样品的次数不少于两次。在采集样品时要把身体柔软的种类比如说多毛类,寡毛类等和身体坚硬的种类如贝类,甲壳类分开在不同的

样品袋或者瓶子里。在样品袋或者瓶子外要贴上标签记录采集地点时间。而一些藻类要进行活体观察,所以要在进行及时观察。不进行活体观察的藻类要进行固定,并且记录地点时间。

2.3 定量采样

在确定的站点进行采样。采样的面积是根据生物个体大小、栖息密度以及底质情况确定的,岩石岸潮间带一般是10×10cm或者25×25cm。将确定范围内岩石表面生活的全部生物取下。沙或泥沙质潮间带取样面积一般为50×50cm,将确定范围内之沙或泥沙挖出用纲目为1mm的筛子加水淘洗,其后将留在筛内的全部生物取出。取样挖掘深度为30×50cm,原则上以挖不到生物为止。

2.4 整理样品

野外记录应有专人负责,绘制站位分布图,记录环境基本特征等情况,并负责贴好标签。采集好样品,回到室内后,根据标签逐站点进行鉴定样品,出现数量大的优势种要鉴定到种,鉴定不出编sp1、sp2、……。对样品进行定量鉴定,称量和长度,宽度测量,最后按照站点统计样品数据。

2.5 计算几项生态学指数

2.5.1 绘制潮间带生物定性分析记录表

将每次采到的所有种类按分类系统依次列出,各种物种表明中文名和拉丁名、采集时间、地点、断面、战号及分布潮区。

2.5.2 绘制潮间带生物定量分析表

记录每个站点的种类及数量,以站点为单位统计每个种类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

2.3.3 绘制潮间带生物种类分布表

为了便于分析各种类时空分布特点,以种为单位,统计在各断面、站位、各不同季节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

2.5.4绘制潮间带生物主要种类垂直分布表

为了便于分析各优势种的情况,以站点为单位,统计有代表性的,数量较大的种类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

3 分析整理各种数据

通过各种图表的显示和采样时的情况登记,分析潮间带各个采样点的差异与联系,各种类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物种与季节的关系。

4 潮间带生态学调查的进展

在国内对于生态的研究调查不少[4,5,8-10],一般是通过在一段持续或者间断的时间内对于某个需要调查的区域进行调查、采样[12-14]。如王方平等的“福建沿海双壳类区系的研究”[1]、尤仲杰等的“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2]、邵晓明等的“象山港-三门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数量组成与

分布”[3]。有的是环境调查,通过调查从而对改善地区环境或者加深该区域生物的利用,如蛤、牡砺、贻贝、海藻等都是可供食用或养殖的种类。这些调查对于我们了解自己身边的环境以及生活在我们附近海域的一些种类有不少的提高[16,19-26],而有的也帮助我们开发新的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如藤壶、船蛆、苔藓虫、石灰虫等除了在潮间带有分布外[6],它们尚能附着于舰船、浮标、码头以及水工建筑物水下部分的表面生活,这类生物能使航速降低,影响助航仪器的使用效果,使水工建筑物的浮力降低和促使钢铁表面加速腐蚀,缩短使用年限,因此,对海运交通、工业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很大,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他们的特性来开发新产品,提高物品的使用寿命[17]。

5 对于潮间带生态调查的展望

我们都知道随着全球的经济统一化,我们与他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而我们在不断的生态调查中,有许多人都发现环境污染也变得越加严重,有许多在十来年前还很多的生物都几乎灭绝了。通过生态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引起生物消亡的原因,一般是化学污染或者是过于滥捕获生物。我们应该多做一些关于污染的环境调查,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方平,黄一鸣.福建沿海双壳类区系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 1-9 1

[2]尤仲杰,王一农,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贝类生态学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67-77

[3]尤仲杰.浙江沿海滨螺科的生态学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0,25(4):1-6

[4]卢建平,蔡如星,胡建云,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 (4):57-66

[5]李荣冠.大亚湾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生态[C].大亚湾海洋生态文集(I)北京:海洋出版社,82-91.

[6]朱振勤,堵南山,赖伟.杭州湾北岸及嵊泗列岛一带岩岸固着蔓足类的生态分布[J].东海海洋, 1987,(4):47-53

[7]陈国通,杨晓兰,杨俊毅,等.南麂列岛环境质量调查与潮间带生态研究[J].东海海洋;1994,12(2): 1-15

[8]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洋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II.数量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

报,2001,20(4):279-286

[9]邵晓明,蔡如星,王海明,等.象山港、三门湾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 1996,(4):35-41

[10]邵晓阳,尤仲杰,蔡如星,等.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生物种类组成与分布[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9,18(2):112-119

[11]严钦尚,项立嵩,张国栋,等.舟山普陀岛现代海岸带沉积[J].地质学报;1981,(3):205-214

[12]张雅芝.福建南部潮间带生态的调查研究I.岩石岸潮间带[J].厦门水产学院学报, 1990,12(2): 7-34

[13]张永普,应雪萍,王一农,等.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 20 00,(4):26-33

[14]张永普,应雪萍,黄象栋,等.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石鳖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J].动物学杂志,2 001,(3):5-9

[15]范明生,卢建平,蔡如星,等.宁波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与分布[J].东海海洋,1996, (4):48-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