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实习报告
耕作学实习报告(5篇可选)

耕作学实习报告(5篇可选)第一篇:耕作学实习报告耕作学实习报告专业:农学班级:09级**班姓名:***学号:2009****一、实习目的:为了增强对耕作学理论内容的理解,掌握大田农作物生产的实践基本技能,了解农作物生产管理程序、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基本关系,通过对莱阳照旺庄农村的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调查访问和对莱阳校区实验田的调查了解,进一步学习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技术。
二、实习时间、地点:1、时间: 2012年10月23日2、地点:莱阳市照旺庄、莱阳校区实验田三、实习内容:这次实习我们首先回顾复习了课堂相关知识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照旺庄的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进行了参观调查,同时也对当地农民进行了采访,由于我们是十月份去实习的,因此看到有些土地都是刚刚收获完上一茬作物还没有种植下茬作物,种植最多的就是一些经济作物。
我们经过参观调查,发现该地区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如花菜、白菜、西兰花、黄秋葵、扁豆、萝卜等,另有少量粮食作物如小麦、玉米。
通过我们的参观和对当地一位阿姨的询问了解到:1、种植制度:(1)种植的作物主要有:花菜、白菜、西兰花、黄秋葵、扁豆、萝卜等;(2)熟制:白菜与花菜同时混作种植,冬天不种植;(3)种植方式:白菜和花菜属于混作,在我们采访的农民中有一位农民伯伯种植了黄秋葵,并打算套作玉米。
还有一些地都是果树与蔬菜,如菠菜、萝卜等套作。
2、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土壤生态维持技术,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与施肥、水分供求平衡、土壤耕作及农用保护等。
(1)培肥制度:秋收后习惯用鸡粪肥养地,作物种植后会用复合肥供给作物养分。
(2)耕作制度:冬天休闲时,用旋耕犁或人工进行翻耕,可以有效地破坏土壤中虫卵的生长环境,杀虫防虫;还可以均衡土壤肥力,加深土壤耕层。
(3)灌溉制度:大片农田采用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大棚中采用了滴灌技术,不过仍属少数。
一般地块浇2-3遍,低级地一般情况下不用浇地,如果雨水过多的话,还会经常涝地。
耕作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耕作学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加深对耕作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农业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6月15日至2023年6月19日三、实习地点XX农业大学实习基地四、实习内容1.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基地内的不同耕地类型,包括水田、旱地、梯田等,了解了各类耕地的特点、适宜作物及耕作方式。
同时,我们还考察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现状,如作物种植制度、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等。
2. 耕作技术操作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耕作技术的操作流程,包括耕前准备、土壤耕作、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掌握了不同耕作机械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培养了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们还参加了耕作学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进一步学习了耕作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
五、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加深了对耕作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爱岗敬业精神通过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农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爱岗敬业精神。
4. 研究兴趣实习过程中,我们对耕作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
六、实习总结本次耕作学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爱岗敬业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东北春季耕作大田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东北春季耕作大田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耕作学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学科,对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现状,掌握春季耕作的关键技术,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一行来到了东北地区进行为期一周的春季耕作大田实习。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指导老师组织的动员大会,学习了实习要求和安全知识,并了解了实习期间的任务和目标。
同时,我们还通过查阅资料,对东北地区的耕作制度、作物种植结构、土壤类型等进行了初步了解。
2. 实习过程(1)土地翻耕实习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一片玉米地,进行了土地翻耕的实践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拖拉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进行土地翻耕,掌握了翻耕的深度、速度和路线等技巧。
(2)播种在土地翻耕完成后,我们开始了播种实践。
学习了播种机的使用方法,掌握了播种的深度、播种量和播种速度等关键技术。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如何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施用底肥。
(3)田间管理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田间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浇水、施肥、除草、治虫等。
掌握了这些关键技术,对于保证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4)收获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一片成熟的小麦地,进行了收获实践。
学习了收割机的操作方法,掌握了收割的时机、速度和路线等关键技术。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春季耕作的关键技术。
同时,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首先,这次实习让我们认识到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实习使我们认识到,农业生产不仅要注重技术,还要注重生态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这次实习使我们更加坚定了从事农业事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耕社会实践活动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农耕文化逐渐被现代工业文明所取代。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农耕文化,增强对传统农业的认识,培养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农耕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身参与农耕劳作,体验农民的辛勤付出,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活动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农村,对农耕文化知之甚少。
为了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提高学生对农业的认识,学校决定开展这次农耕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3年5月20日至22日活动地点:某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四、活动内容1. 农业知识讲座2. 农田劳作体验3. 农作物种植实践4. 农业机械化参观5. 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五、活动过程1. 农业知识讲座在活动开始的第一天,我们邀请了当地的农业专家为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生动的农业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农作物种植、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讲座,学生们对农业生产有了初步的了解。
2. 农田劳作体验在讲座结束后,学生们分组参加了农田劳作体验活动。
他们学习了如何耕地、播种、施肥、浇水等基本农事操作。
在农民伯伯的指导下,学生们亲身体验了农耕劳作的艰辛,深刻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3. 农作物种植实践在实践环节,学生们分组进行农作物种植。
他们选取了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如水稻、玉米、蔬菜等。
在种植过程中,学生们学习了如何选种、播种、施肥、除草等技能。
4. 农业机械化参观为了让学生们了解现代农业的发展,我们安排了农业机械化参观环节。
学生们参观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设备,如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
这些设备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5. 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在活动最后一天,我们组织了农业科技成果展示。
学生们参观了各种农业科技成果,如转基因作物、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
这些成果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耕作学实习报告

耕作学实习报告耕作学实习报告3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耕作学实习报告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耕作学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对莱阳某农村的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调查访问,即对莱阳校区实习基地的调查了解,进一步学习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技术。
二、实习时间:20xx年10月27日三、实习地点:莱阳市某农村莱阳校区实习基地四、实习内容此次实习首先回顾了课堂相关知识,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照的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进行了参观调查,由于实习时间为十月份,因此我们观察到有些土地是刚刚收获上一茬作物但还没有种植下茬作物的。
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当地农民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主要有:1、自然条件莱阳市地处位于胶东半岛腹地,东北与烟台市接壤,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南临黄海,是北温带东亚季风区。
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年平均气温11.2°,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
全市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
境内土壤划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风砂土6个土类,11个土壤亚类,18个土属,137个土种。
2、作物种植概况莱阳农学院实验基地及附近农户土地地势为平坦,紧邻咸河,雨水充足,少量来自农户家庭生活用水,水质较好,不含对作物有害的污染物。
基地灌溉条件设施良好,大部分是旱涝保收,只有少部分地势低洼的地方难排水而常年有积水。
从整体上来看,实验田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很少。
(1)光照、热量、水对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于状况较好,但仍有可改进的地方,可以充分利于季节增种一季生育期较短的作物。
(2)熟制主要是一年两熟,少数一年一熟,全年冬季为的休闲期,部分农户利用自有土地发展大棚种植项目,一年多季轮作,效益良好。
耕作学实习报告(精选)

耕作学实习报告(精选)一、实习背景在耕作学实习中,我担任了一名实习生,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参与了种植实验田的管理和耕作工作。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己对耕作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实践技能。
二、实习内容1.实验田管理: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我了解了实验田的划分和管理。
实验田根据作物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的施肥和灌溉,并且要随时观察实验田的状况,及时采取措施来保护作物免受病虫害侵害。
2.土壤理化性质测试:我参与了土壤理化性质测试的工作,学会了土壤样品的采集和试验方法。
通过测试,我了解了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水分含量等重要指标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3.种植耕作操作:我参与了不同作物的种植耕作操作,包括耕地、撒种、灌溉和施肥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合理的耕作操作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三、实习收获1.深入理解耕作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操作,我将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更深入地理解了耕作学的理论知识和原理。
2.掌握了耕作技能:在实验田管理和种植耕作中,我学到了实际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了耕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种植技巧。
3.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操作中,我需要动手操作,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
同时,耕作学实习也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耕作学实习,我对耕作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实践技能。
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我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也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未来,我将继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耕作学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耕作学实训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耕作学实训。
本次实训由我国某农业大学农学院组织,在XXX县XXX农场进行。
实训期间,我深入了解了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学习了多种耕作技术,并亲身参与了农田的实际操作。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报告。
二、实训内容1. 耕作学基本原理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耕作学的基本原理,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熟制、土壤耕作、农田培肥、农田保护等。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耕作制度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农田基本操作在农田基本操作方面,我们学习了耕、耙、耱、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基本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各种农具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种植制度考察实训期间,我们对XXX县XXX农场的种植制度进行了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地主要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等基本情况。
4. 农田机械化作业在农田机械化作业方面,我们参观了XXX县XXX农场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并学习了相关操作技术。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三、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亲自动手参与了农田的耕作、播种、施肥等操作,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农具,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打下了基础。
3. 拓宽视野实训期间,我参观了XXX县XXX农场的现代化农业设施,了解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这使我拓宽了视野,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农田操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学农社会实践报告(精选4篇)

学农社会实践报告(精选4篇)学农篇1不知不觉,我的人生里竟多了这样一份感受,一份来之不易的感受。
至今,犹记得那种扑面而来的“其下平旷,屋舍俨然”的气息;犹记得黄绿色的稻田里稻子的“颔首低眉”;犹记得傍晚时分,炊烟袅袅的朦胧中,是天与山交界的地方用“血”在低声吟唱,不遗余力的留下一天的绚烂……每当回忆起这点点滴滴,心里像是被装满了似的,有一种沉甸甸的厚实感。
今年比较旱,稻子晚熟,在大多同学只能呆在家里坐等稻熟时,我们已经得以和农户一起下田了。
第一次小心翼翼地走过田间的垄道,第一次拿起镰刀,第一次亲身感受那种被稻子淹没的感觉,我们多少都有些好奇与兴奋。
于是,我们每天不仅早早就来到地里,而且上手也特别快,大家都争先恐后,生怕别人把自己那份给割了。
可当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太阳悄悄地挂上头顶,毫不留情地“灼烧”着我们的背时,刚开始的那种新鲜感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疲惫、劳累。
汗水像失控了似的“涌出”,白色的校服早已被彻底地侵扰过几遍。
每次弯下腰做一个机械性的割稻动作,那种丢下镰刀,逃之夭夭的冲动就愈加强烈。
但看着眼前一排排稻子被我们“推倒”,被打好的谷子装满了一个个蛇皮袋,成片的稻田被割出了一个大窟窿,看着农户们一副喜上眉梢的神情,我们都悄悄地一遍又一遍将额角的汗水拭去,咬着牙,默契地坚持了下来,因为在我们心中都藏着这样一个训诫——吃得苦中苦,方为附中人;都熟悉这样一首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一次,偷偷地尝了一下汗水的滋味,发现,它是甜的。
纵然第二天腰酸背痛,却有一种如喝咖啡苦涩后的醇香。
日晒、雨淋永远就是对孪生兄弟,经过两天的暴晒后,村子很快被连绵不断的阴雨笼罩着了,原本宁静的村庄变得更加寂寥无人。
可活儿是不能耽搁的,于是我们便有了细雨中挖番薯的经历。
平时总顾虑着雨中有多少细菌,顾虑着会伤到这还是伤到那,可那会儿,一手扛着锄头,一手提着簸箕,所有的顾虑都抛得远远的了。
任凭雨水打湿头发,在衣服上“舞蹈”,我们干活,乐在其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耕作学实习报告
学生学院农学与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班级农学1204 姓名学号闫董丰20124927
耕作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对莱阳某农村的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调查访问,即对莱阳校区实习基地的调查了解,进一步学习种植制度以及养地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技术。
二、实习时间:2015年10月27日
三、实习地点:莱阳市某农村莱阳校区实习基地
四、实习内容
此次实习首先回顾了课堂相关知识,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照的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进行了参观调查,由于实习时间为十月份,因此我们观察到有些土地是刚刚收获上一茬作物但还没有种植下茬作物的。
进而在老师指导下,对当地农民进行了采访,采访内容主要有:
1、自然条件
莱阳市地处位于胶东半岛腹地,东北与烟台市接壤,西南与青岛市毗邻,南临黄海,是北温带东亚季风区。
大陆度为64.3%,属大陆季风型半湿润性气候。
具有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风多易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暖夜凉,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年平均气温11.2°,全市平均无霜期173天。
全市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
境内土壤划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盐土、风砂土6个土类,11个土壤亚类,18个土属,137个土种。
2、作物种植概况
莱阳农学院实验基地及附近农户土地地势为平坦,紧邻咸河,雨水充足,少量来自农户家庭生活用水,水质较好,不含对作物有害的污染物。
基地灌溉条件设施良好,大部分是旱涝保收,只有少部分地势低洼的地方难排水而常年有积水。
从整体上来看,实验田主要以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花生,大豆等经济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很少。
(1)光照、热量、水对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利于状况较好,但仍有可改进
的地方,可以充分利于季节增种一季生育期较短的作物。
(2)熟制主要是一年两熟,少数一年一熟,全年冬季为的休闲期,部分农户利用自有土地发展大棚种植项目,一年多季轮作,效益良好。
(3)土地整体上利用状况较好,但有少部分边缘地区具有长年撂荒的情况。
(4)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不协调,在保证种植业的基础上可适当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5)轮作方式有复种轮作、间作等,少部分实验土地为连作种植方式,用来作对照试验。
3、农户作物产值及经济效益
3亩大棚蔬菜:番茄,苔菜,豆角等全年轮作种植,以豆角为例,全年大约施用12袋氮肥,两袋复合肥,8方农家肥(鸡粪为主)。
大棚种植,生长时间长,产量较高,且延长上市时间,故价格较高,效益良好,豆角单季收入为11000元左右。
1亩露天蔬菜:黄秋葵,大白菜轮作,套种花菜,施用2袋氮肥,半袋复合肥,3方农家肥(鸡粪),一般当季上市,价格较低,效益较差。
4、实验基地主要作物及耕地养地制度
1、玉米:本区玉米种植方式多种多样,间套复种并存。
其中小麦、玉米两茬套种占60%以上。
小麦玉米两茬复种:两茬复种的优点是适合机械化作业,有利于保全苗,田间植株分布均匀,群体结构合理。
缺点是易受旱涝低温灾害,稳产性较差,目前缺乏早熟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所以种植面积受到限制。
小麦玉米两茬套种: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土地空间,能够复种中晚熟玉米品种,使产量水平明显提高,而且不影响下一季冬小麦正常播种,因而在黄淮海平原地区占很大比例,主要有以下几种套种形式:(1)平播套种。
其特点是小麦密播,不专门预留套种行,或只留30厘米的窄行。
通常麦收前7-10天套种玉米。
(2)窄带套种。
麦田做成1.5米宽的畦状,内种6-8行小麦,占地约1米,预留0.5米的畦埂,麦收前一个月套种2行晚熟玉米。
麦收以后,玉米成为宽窄行分布。
(3)中带套种。
两米宽的畦内机播8-9行小麦,预留约70厘米套种两行玉米。
一般麦收前30-40天套种晚熟玉米。
3.玉米豆类间作以玉米和大豆间作为主,也有与小豆、绿豆间作混种者。
原则上是玉米不减产,适当增收豆类。
通常采用6:2或4:2间作,实现粮豆双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调剂生活。
2、小麦
一熟平作主要在长城沿线以北的春麦区和北部冬麦区。
春麦区的春小麦一般种在冬闲地上,春季播种,夏季或初秋收获,实行春小麦连作或与大豆,高粱、豌豆、大麦等轮作,形成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
两熟平作主要分布在黄淮平原与西南冬麦区,其中黄推冬麦区是中国的主要产麦区。
全区年积温4000~5000℃,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热量资源可满足小麦、玉米或小麦、水稻两熟需要。
两熟套种间作混种为了充分利用热量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延长作物生长季节,以提高全年总产量,中国各地采取了小麦与其他作物多种形式的套种和间、混作。
小麦与玉米套种为北方冬麦区较广泛的种植方式。
冬小麦采用宽窄行或小畦种植.麦收前将玉米套种到麦田顶留宽行或畦埂上,使两茬作物的主要生育期错开,实现一年两熟。
两熟套种可以解决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生长季节不足的矛盾;
可以延长玉米生长期,改早熟品种为中、晚熟品种以提高产量。
小麦与豆类作物间作、混种长江流域有在小麦厢沟两侧间作蚕豆或豌豆的,麦豆收获后复种水稻。
黄淮平原部分地区有将冬小麦和秋播豌豆混种,两种作物共生互养,麦豆同时收获,然后再复种玉米等夏播作物。
此外,在中国南方雨水较充足的早坡地,有三熟平作或套种的。
5、生产条件分析
本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溉作物面积占50%以上。
平均产量每公顷5.3吨,大面积高产田达到7.5-9吨,小面积高产记录15吨。
对多数地区来说,增产潜力很大。
本地区发展小麦玉米生产的策略是稳定面积,提高产量。
6、提高产量的措施
1、目前推广使用的品种产量潜力和抗病性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且品质较差,抗病性也不如人意。
今后需要高产、抗病、抗倒伏、耐密植和生育期适中的优良品种。
2、增加化肥投入,侧重发展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要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才能采用较晚熟的品种,充分利用夏播玉米生长期间的光热资源,进一步提高产量。
3、推广麦田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尽量把作物的有效灌浆期安排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提高小麦籽粒饱满度和商品玉米的品质。
一般套种玉米比直播复种玉米增产14%左右。
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地方,可试验推广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技术,以提高产量和降低劳动强度。
五、实习心得
在农村调查实习中通过对当地农民进行了询问以及对地里种植作物调查,我们发现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很少。
地里主要是以果树为主,周围散种一些蔬菜。
在果树的管理模式上多数以粗放管理为主,其他的一部分对果树的管理比较正规例如在大棚中种植樱桃。
这说明中国农业正在快速度的发展。
通过此次实习,我们更加了解到农民是如何种植作物的当然也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劳动和艰辛。
我们也从另一层次掌握了什么是种植制度和养地制度而不是拘于以课本上的概念。
总而言之此次实习我让我受益匪浅。
他让我从中学习到很多我从课本上学不到东西,让我在有关农业的学习中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