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词“洪荒之力”研究考察

合集下载

“洪荒之力”初探

“洪荒之力”初探

( 2 ) 天地玄 黄 , 宇宙洪 荒。( 六朝 《 千字文 》) ( 3 ) 故洪荒道丧 ,帝吴兴其爻画 ;结绳义隐 , 皇颉肇其文字 。 ( 六朝 《 全梁文 》 )
( 4 )详观记牒 ,洪荒莫传 。 ( 谢灵 运 《 三月
三 日侍宴西池诗 》 ) ( 5 )唐初肇建 ,宇宙洪荒 ,如殷 家之重兴 ,
献是 在汉代 : ( 1 )鸿 荒之 世 ,圣人 恶之 。 ( 扬雄 《 扬 子
“ 已使 出洪荒之力 ”。 “ 洪荒 之力 ”迷倒寰宇众生 ,
让 网 民及 国 内外 各大 媒体 一 片沸腾 、刮 目相看 ,
深 深感 受到 汉语 的博 大精 深和 文化底 蕴 的深厚 ,
使 各路 外 国记者 八仙 过海 ,各显 神通 ,使 出浑身
“ 洪 荒 的力 ”的原 因: “ 之 ”后 的 中心语 即正项
但 “ 洪荒 之力 ” 目前 仍无 确凿 的史料 可考 , 由此
看来 ,它 的确属于新词 系列的一 员 。
பைடு நூலகம்
再追溯一下 ,“ 洪荒之力 ” 最先出现在影视界 ,
为不 成词 的单音 节语 素或 不单说 的词 时 ,结 构助 词只能用 “ 之 ” ,而不能用 “ 的” ,如地主之谊 、 太空 之行 等 , “ 洪 荒之 力 ”亦如此 。这 一特 点进

最早 在 电视剧和小说《 花千骨 》 中出现 , “ 洪荒之力”
心理机制解释 了其热传 的外 因。
关 键词 :洪荒 ;洪荒之力 ;隐喻 ;类推 中图分类号 :H 1 3 6 文献标示码 : A 文章编 号 :2 0 9 5 - 7 4 0 8( 2 0 1 7 )0 2 - 0 0 5 8 - 0 4

“洪荒之力”的语言特征及流行原因

“洪荒之力”的语言特征及流行原因

“洪荒之力”的语言特征及流行原因“洪荒之力”经历了里约奥运会的洗礼后,再次升级为网络热词。

文章通过追溯“洪荒之力”的来源,分析其语言特征,从语言内部要素和语言外部环境方面讨论“洪荒之力”流行的原因。

标签:“洪荒之力” 来源语言特征流行原因北京时间2016年8月9日,在获得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铜牌后,傅园慧接受采访之时表示:“哇!太快了,我打破了亚洲纪录了。

我昨天把洪荒之力用完了,今天没有力气了。

”随后,“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爆红网络,各种“洪荒之力”的新闻标题如雨后春笋,席卷全国各大网络媒体平台。

仅8月9日一天,该词的搜索指数已由原来的1800多次暴增至612,000多次。

“洪荒”两字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而“洪荒之力”一词源于小说《花千骨》。

其实,在历史上就不乏“XX之力”的词语来表达各式各样的力量。

比如:“股肱之力”(《左传·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

其济,君之灵也,则以死济之。

”)、“熊罴之力”(班固《汉书·贾山传》:“秦以熊罴之力,虎狼之心,蚕食诸侯,并吞海内。

”)、“拔山超海之力”(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拔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回天之力”(《新唐书·张玄素传》:“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

”)、“縛鸡之力”(元·《赚蒯通》:“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吹灰之力”(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若是我两个引进你,乃吹灰之力。

”)等。

由历史上各种各样的“力”可知,“洪荒之力”是由“股肱之力”“熊罴之力”等“XX之力”的格式类推而造出的新词,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语义发展方面。

“洪荒之力”最初指“妖神之力”,即某种可以毁灭世界的原始力量,如例(1)、例(2);后通过隐喻机制,由结果的破坏性、消极性的相似性而进行隐喻,引申为将要爆发或发泄的脾气、火气等消极情绪,如例(3)、例(4);经过傅园慧在奥运赛后采访使用后,“洪荒之力”再次通过隐喻机制,由“力”的尚未被激发的存在状态及激发后可能造成突变性结果的相似性而进行隐喻,引申为某种尚未被激发或使用的强大的特殊潜能或功能,用于人时尤指最原始或最后的身体机能,类似于俗语“吃奶的力气”,如例(5)~例(7)。

朝闻通:洪荒之力来袭 借势软文火遍网络

朝闻通:洪荒之力来袭 借势软文火遍网络

朝闻通:洪荒之力来袭借势软文火遍网络在前两天一场关于“洪荒少女”的采访视频瞬间火遍全球,洪荒之力这个词在经过网络的不断发酵后也被持续刷屏!不仅一些头条新闻中频繁出现关于动用“洪荒之力”出现盛举的新闻,一些企业也借势发表了关于“洪荒之力”的软文,来宣传自己的品牌。

现在,百度搜索“洪荒之力”,就会出现数不胜数的相关信息,那么,为什么如此多的企业会选择软文推广的方式来借势宣传呢。

传播速度快相比传统的电视纸媒,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是十分快的,就像此次“洪荒之力”的传播一样,一篇文章,一个视频,甚至一组简单的表情包,就让“洪荒少女”在短短时间内成为网红,也让“洪荒之力”成为网红名词。

而对于企业的品牌建设来讲,借势宣传是十分重要的,而软文也是企业借势宣传的一种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就像此次的“洪荒之力”一样。

比如美团就借势发表了一篇关于“美团外卖使出洪荒之力,"唯快不破"背后三战”的软文,大力宣传了美团外卖8月的营销势,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一个专业、快速的外卖平台,提升了美团外卖的美誉度。

影响范围广软文推广的另一大优势即是影响范围广,一篇软文经过网络媒体发布之后,即可覆盖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的各个群体,影响范围十分广泛,无论你是在手机端还是PC端,都能看到相关的推广信息。

今天我还看到一篇借着“洪荒少女”表情包来阐述人工智能行业场景设计的重要性,在短短一个小时,搜索量就已经突破了3千。

此外,企业软文在推广时还可以选择多个平台同步发布,进一步扩大受众群体,提高软文的浏览量及转载率。

搜索频率高当一个名词成为“网红”时,它的搜索量也会在一定时间段内持续增加,而当企业借此之势发布与其相关的软文或者广告时,也会增加它的搜索量及点击量,让人们在无形中了解它的品牌信息,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

还拿此次的“洪荒之力”来举例,网络上的信息可谓十分的多样化,有关于七夕秀恩爱的,有关于企业改革的,也有关于股市交易的,无论是哪一条,都能在搜索“洪荒之力”这个词时出现在搜索界面。

剖析“洪荒之力”热词背后的文化魅力

剖析“洪荒之力”热词背后的文化魅力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着实火了一把,在采访中她提到了“洪荒之力”一词,并迅速成为“洪荒少女”。

“洪荒”一词或者对很多人而言不明觉厉。

笔者认为,从翻译角度出发,译者不仅要理解词语含义,同时更要深入了解词语背后所蕴藏的文化魅力。

笔者在此想借由中国媒体与外国媒体对“洪荒之力”的理解与翻译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在于进一步分析各种译文背后映射出的文化差异,而非讨论各式翻译所采用的翻译方法。

一、“洪荒之力”中文释义“洪荒之力”一词曾在中国电视剧《花千骨》中出现,指妖神之力,后泛指强大力量。

国家地震局在官方微博中为网友们作出权威解释:“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早期状态,一切都在混沌蒙昧之中,那时候的地壳很薄,地震频发,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多次大洪水。

经过几轮造山运动后,地球上的大气环流逐步建立,地壳也趋于稳定。

”由此可见,我们在翻译“洪荒之力”时,可将该词理解为如天地初开之时这种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

二、中国媒体对“洪荒之力”的英译从部分中国媒体的英文网站上看到,“洪荒之力”的译文基本采用“prehistorical power ”。

爰抄录原文如下,以资征信:1.“When asked whether she held back for the final,Fu replied,“No,I utilized my ‘prehistorical ’power.”What she meant was that she had spared no efforts in the semifinal.”( 中国日报网)2.“Young swimmer Fu Yuanhui,new internet star exercising “prehistorical power ”(xinhuanet 新华网)以上媒体就“洪荒”一词译为“prehistorical ”。

“prehistory ”一词的形容词为prehistorical ,在维基百科中,“prehistory ”的英文释义是“Prehistory means literally before history,from the Latin word for before ”。

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多维度探析

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多维度探析

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多维度探析游泳运动员傅园慧的一句“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无疑是今年最热门的网络流行语之一。

本文分别从传播学、社会心理学、语言学视角综合分析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一夜爆红的原因,并对其影响力进行分析。

标签:洪荒之力网络流行语传播心理一、引言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赛场上,中国游泳小将傅园慧成了比“金牌”更火的新闻人物。

在结束的100米仰泳半决赛中,傅园慧以小组第3名的成绩晋级决赛。

当被记者问到“今天的状态有所保留吗?”时,傅园慧使劲地摇头,大喘着粗气称:“没有保留!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傅园慧的赛后采访视频在朋友圈被疯狂转发,中外权威媒体为其“背书”,仅8月8日、9日两天提到“洪荒之力”的微信文章就有1.3万篇。

傅园慧相关视频24小时内突破3000万次播放。

傅园慧在此次采访中非同寻常的表现,让舆论惊讶不已。

有媒体甚至幽默地调侃:“如果说宁泽涛是游泳界一股清流,那么傅园慧就是一股泥石流。

”何为“洪荒之力”?傅园慧自己说,是从小说中看到的一个词。

目前网络热搜给出了6种解读:一是(宇宙)广大荒远之力;二是自然之力与超自然之力;三是原始之力;四是神奇之力;五是史前之力;六是原力。

国家地震局在官方微博中为网友们作出权威解释: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早期状态,一切都在混沌蒙昧之中,那时候的地壳很薄,地震频发,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多次大洪水。

经过几轮造山运动后,地球上的大气环流逐步建立,地壳也趋于稳定。

可见,洪荒之力,确实很强大……(中国地震台网速报2016年8月8日)“洪荒之力”被广泛应用,势不可挡。

打开百度新闻搜索,截至9月17日,包含“洪荒之力”的新闻标题共计36500篇,新闻全文多达119万篇。

(1)一天圈粉200w!傅园慧向全国人民释放了她的“洪荒之力”(人民网2016年8月15日)(2)使出“洪荒之力”迎新生(光明网2016年9月4日)(3)政府鼎力支持企业齐使“洪荒之力”(中国经济网2016年9月9日)(4)中国武警“洪荒之力”爆发不只是训练,简直要拼命(中国青年网2016年9月14日)二、传播学视角解读“洪荒之力”从舆论传播的规律来分析,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的走红并不意外。

从“洪荒之力”走红看受众需求变迁及电视媒体应对

从“洪荒之力”走红看受众需求变迁及电视媒体应对

奥运会 进行 了长达6 o o o / J ' , 时直播 , 其A p p 和网站 流媒
体直播 的独立 用户达 ̄ 1 7 8 0 0 多万, L L 4 年前伦敦 奥运 会上 升了2 4 %。 N B C S p o r t s 从2 0 1 6 年里约奥运会获得 的收入达到1 2 亿美元 , 利润k L 4 年前高 了很多。 在国内, 各种形式的直播 也成为2 0 1 6 年奥 运会信
_ 业者探索 _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t u d y /2 0 1 6 NO . 0 6
从“ 洪 荒 之力” 走 红 看 受众 需求变迁及 电视
文 /罗永强

【 内容摘 要 】 2 0 1 6 年里约奥运会期间, 傅园慧的另类表 情和话 语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 这折射出新
得 以实现 。
新主流。 … 这 凸显了受众媒体 消费习惯的改变。同样 ,
“ 洪荒之力”的走红 , 也 凸显了受众对 内容关 注点 的 变化 , 这对媒体 的信息传播产生深刻影响。 ( 一) 更快 。 更真实 心理学研究发现 , 受众对信息的选择通常是那些 最 易于获得且 自己没有什么理 由拒 不接受 的内容 。 受 众要求 看到最新 最快发 生的新 闻, 就像俗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说 的 “ 先 睹为 快” 。 新媒体 时期 , 受 众不 再是被 动地 接受 传统
军, 也 就不难理解
息传播 的独有景观 。 根据新浪体育 直播 数据 , 女排决
赛图文 直播室同时在 线最高峰值 为2 6 2 6 5 6 0 1 人, 互动 量高达 1 1 5 3 3 0 6 条, 女排 战报 发出后仅仅半小时 留言量
就超过1 2 万。

从认知角度看网络语言的概念转喻现象——以洪荒之力为例

从认知角度看网络语言的概念转喻现象——以洪荒之力为例

从认知角度看网络语言的概念转喻现象——以洪荒之力为例苏东晓 广州工商学院 摘要: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随着因特网的普及,网络语言开始从网络中渗透到日常生活用语中。

网络新词的不断出现,很多时候可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来解释。

而2016年网络新词“洪荒之力”的出现,更是转喻作用的结果。

本文主要以2016年的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转喻现象,旨在举例说明在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中,转喻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了解转喻在网络中的重要作用,更能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去创造更多的网络转喻语言。

关键词:概念转喻;洪荒之力;认知语言学;网络语言我国接入互联网的时间已经超过二十年,根据全国互联网络中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高达7亿人,是世界上拥有网民最多的国家。

在网民与他人在网络媒介上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时,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对于怎样去定义网络语言,于根元在自己所著的《网络语言概说》中这样定义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一般指后者。

”(于根元:2001)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的社会方言。

(邝霞、金子:2000)从广义上来说,网络语言指网民在网络中与他人沟通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

本文中所研究的网络语言“洪荒之力”,也是网络上使用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自然语言。

一、网络流行语“洪荒之力”网络语“洪荒之力”的由来: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的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中,中国姑娘傅园慧发挥出色,以58秒95的成绩排名第三,晋级决赛。

赛后,傅接受了记者的参访。

在采访中,当傅被问及是否有所保留时,傅用“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此话一出,引发了各方的关注。

傅用这句话来表示自己在泳池中已经竭尽全力,毫无保留。

又因她夸张逗趣的肢体语言和可爱的表情,在主流媒体播放出这段采访视频之后,“洪荒之力”这四字短语爆红整个互联网,网民纷纷参与到这个热点事件的讨论中,并且用该词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也评论转载了关于“洪荒之力”这一网络用语。

2016年十大新词语

2016年十大新词语

2016年十大新词语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唠唠2016年的十大新词语呀。

这新词语就像是那一年的流行密码一样,可有意思啦。

一、洪荒之力。

这词可火啦。

傅园慧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那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了”,简直是瞬间走红网络。

洪荒之力感觉就像是一种超级无敌强大的力量,是那种把自己所有的劲儿都使出来的感觉。

就像我们平常参加长跑比赛,跑到最后累得要死的时候,还能咬牙坚持,那时候可能就觉得自己在用洪荒之力啦。

这个词特别生动,把那种全力以赴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这个词一出来,大家都在各种场合用,什么考试的时候说自己用了洪荒之力复习,工作的时候说用了洪荒之力赶项目,可有趣了呢。

二、吃瓜群众。

这个词就很形象啦。

想象一下,一群人围在那儿,像吃瓜一样看着热闹的事情发生。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比如街头有人吵架,周围就会围上一群人,这些人啥也不干,就光看着,他们就是吃瓜群众呀。

这个词也有一种调侃的意味在里面,说自己是吃瓜群众的时候,就好像在说自己只是个旁观者,看着这个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不参与其中,就安安静静地吃瓜,看个热闹就好。

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是很有正能量的一个词哦。

它说的是那些对自己的工作或者技艺有着非常执着、精益求精态度的人。

就像那些传统的手工艺人,他们做一个木雕,可能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到极致。

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那些制造精密仪器的工程师,他们为了让仪器的误差更小,不断地钻研、改进。

这个词的出现,也让大家更加尊重那些认真做事、追求完美的人,也鼓励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扬这种精神。

四、小目标。

王健林的一个亿小目标可是让这个词火遍了大江南北。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一个亿那简直是天文数字,可是这个词也给了我们一种启发。

它让我们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目标,哪怕这个目标在别人看来很夸张。

就像我们自己定个小目标,这个月要读完一本书,或者要学会做一道新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新词“洪荒之力”研究考察
词语“洪荒之力”也颇为流行,古语有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传闻宇宙开天之时,曾经出现过一次大洪水,情形之严重差点毁灭了世界。

2021年,在当红热剧《花千骨》中,赵丽颖饰演的角色花千骨所拥有的“洪荒之力”是剧中的最强神力,即法力强大妖神之力。

当时被众多*友所调侃。

而此新词真正流行起来是在2021年8月8日,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选手傅园慧晋级女子仰泳半决赛,结束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再加上她的搞怪表情,此后带有傅园慧表情的表情包和这句“洪荒之力”迅速走红*络,大家纷纷用来表示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

“控制不了体内的洪荒之力”也称为经典流行语。

2021年12月,本词入选《咬文嚼字》“2021十大流行语”。

这个新词的特点在于它的夸张性,用洪荒二字修饰不可思议巨大的力量,让人乍一听气势磅礴,画面感非常强烈,能够形象生动的表达心中的想法,价值*络及媒体传播速度之快,使用的*民数量快速增加,一时间全民似乎都在使用这个*路流行语。

*络中的生造词形形色色,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是一些原有词的衍生,有的来源于当下热播的影视作品,有的来自于*民对文字的联想。

虽有不同,但又有其内在联系。

首先,简洁实用更易为*友所接受,在使用过程中较为方便。

其次,一些生造词反映社会现象,人们可以通过*络流行语隐晦的表达出来。

但在其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恶搞的,低俗的语言应该止于智者,*络语言也存在着“适者生存”,应该让有意义的文化传播下来,抵制恶劣文化。

*络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开放,没有社会背景、地位、文化水平,经济层次和性别外貌的之分,一律被称为*民,不论男女老少,皆可在*上畅所欲言,展示自身个性。

*络的开放性吸引了大量的*民,促进语言发展的多样性。

互动性也是*络语言的另一个特征,*络直播越来越流行,明星可以在直播中与粉丝互动,名人也可以在*上开见面会,*民在*上参与投票,各种互动方式,互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交际的过程。

*语在互动中充分展示它的独特魅力,实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冬惠.*络流行语“洪荒之力”多维度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版),2021(10):133-134.
[2]赵友斌,陈有斌.洪荒之力洪荒之译[J].中国翻译,2021,38(01):104-1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