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家航天部直属高校
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

中央部属高校的前世今生(吐血整理,数据权威,全程高能)从教育部网站获悉,截至2017年5月31日,我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上述数量不含军事院校。
除非特殊强调,以下文章中的高校都是指普通高等学校。
按照主管归属部门不同可分为中央部属高校和地方省属高校两类,其中中央部属高校是国务院部门(单位)直属高等学校的简称。
之前介绍“985平台”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所有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高校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是中央部委直属(实际上所有39所“985工程”大学也全部都是中央部属高校)。
在我国高校发展史上,由于各行业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除教育部外,很多部委都有各自直属的高校,这些都统称中央部属高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国务院各部门进行了多次调整,与之相关的中央部属高校也进行了两次大调整(很多文章只提到第二次调整,实际上第一次调整的动作也不小)。
第一次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国发〔1998〕21号),对原机械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国内贸易部、中国轻工总会、中国纺织总会、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等九个部门所属的93所高校进行调整,除中国矿业大学、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暂时仍由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外,其余91所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其中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无锡轻工大学、武汉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0所高校,在实施共建中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日常管理以地方为主,重大事项以中央为主;其余81所高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第二次大调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国发〔1999〕26号),除教育部以及外交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民委、公安部、安全部、海关总署、民航总局、体育总局、侨办、中科院、地震局等部门和单位继续管理其所属学校外,国务院其他部门和单位原则上不再直接管理学校。
中央部属本科院校名单

中央部属本科院校名单中央部属本科院校是指由中国国家中央政府直接领导和管理的一批本科教育机构。
这些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下面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的名单,以供大家参考。
1.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创建的现代综合性大学之一,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石,北京大学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有卓越表现。
2.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清华大学在理工科和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创新上享有盛誉,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3.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在经济学、法学、哲学等社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社会科学研究人才。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学府,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该校以航空航天工程为主要学科方向,在飞行器设计、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
5.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理工科研究与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该校在信息技术、光电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研究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6. 复旦大学复旦大学是中国最古老、最具声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复旦大学以哲学、社会科学和医药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育为特色,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7.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一流综合性大学,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该校在工科、商科和管理学等领域具有卓越实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8.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是中国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同济大学在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卓越的研究与教学水平。
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最高水平的科技大学之一,也是中央部属本科院校之一。
80年代高校列表

80年代高校列表摘要:一、背景介绍二、80 年代末全国各部属高校排名汇总三、这些老牌高校的优势与特点四、结论正文:一、背景介绍在20 世纪80 年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高校开始逐渐转型为综合性大学,部分高校则继续保持其特色专业。
在这个时期,各部属高校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二、80 年代末全国各部属高校排名汇总在1980 年代末,全国有多所部属高校,它们分别隶属于机械部、航空航天部、兵器部、电子工业部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根据综合实力和影响力对这些高校进行的排名汇总:1.清华大学2.北京大学3.复旦大学4.上海交通大学5.南京大学6.武汉大学7.中山大学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同济大学10.北京师范大学三、这些老牌高校的优势与特点这些老牌高校在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时,它们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学子。
1.清华大学:以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涵盖自然科学、管理学、人文社科等多学科领域,强调创新与创业精神。
2.北京大学:以文理医工为主要特色,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师资力量,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
3.复旦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4.上海交通大学:以工程技术为主,强调创新与创业,拥有众多优秀的科研团队。
5.南京大学:以文理医工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
6.武汉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以法学、经济学等专业为优势,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
7.中山大学:以医学为主要特色,涵盖文理医工等多学科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
9.同济大学:以工程技术为主要特色,强调创新与创业,拥有众多优秀的科研团队。
10.北京师范大学:以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学为主,以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己任。
沈阳最好的十所大学

沈阳最好的十所大学沈阳市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城市,沈阳有众多的高等教育机构。
下面将为您介绍沈阳十所最好的大学。
1. 东北大学东北大学成立于1923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有特色、最优秀的工科大学之一。
原是国防工业部的直属高校,优势学科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
实验室设施先进、学术氛围浓厚,毕业生质量高。
是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 辽宁大学辽宁大学,成立于1948年,是一所高水平大型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66号。
辽宁大学是国家支持的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国家社科基金农业领域重点基地、辽宁省重点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高校。
优势学科有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法学、心理学等。
3. 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始建于193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
是中国政府首批确定的七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首批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211工程”。
中央财政专项支持较为充足,学科涉及医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
素有“东方哈佛”、“东北医药明珠”之称。
4. 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成立于1949年,是中国建筑学会成员单位,是全国乃至世界工程建设领域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以工科为主、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土木工程等。
目前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辽宁省政府共建,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
5. 沈阳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成立于1957年,被誉为中国音乐界的摇篮。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本科院校,是教育部与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院的教育理念源自于中西方音乐教育融合,以音乐表演及相关学科为主,较好地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享有很高的声誉。
6. 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较早涉足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等领域。
一张表告诉你什么是C9、34所、985、小985、211和小211

一张表告诉你什么是C9、34所、985、小985、211和小21134所“34所”即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过程中可以自主划定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一共有34所高校,因此简称“34所”。
这个名词是从2002年开始的,到现在有12年的历史了。
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目的是给予这些大学在招生的时候有更多的优势,能够让学校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有更大的自主权。
学校根据报考自己学校考生的情况和计划招生的人数来确定分数线,学校确定后上报教育部备案就可以了。
参看这些年的情况,“34所”的分数线都在国家分数线公布之前公布,时间最长的可以相差两周。
一般而言,“34所”由于分数线公布得早,其复试要比其他院校要早。
对于考生来说,这个时间差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那些需要调剂的同学。
举例说明,A报考“34所”之一的北京大学,在3月10日知道自己未能达到北大的自划分数线后,就可着手进行调剂,而不是如非“34所”高校的学生要在3月25日前后,知道自己是否能过国家线,方能着手进行调剂。
通常情况下,非“34所”高校的学生是不能调剂到34所高校的,不考虑学校实力原因,仅仅是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基本上都会高于国家线,也不排除有个别学校个别专业会低于国家线。
这就是可以钻的“空子”,事实上这样的空子并不少,尤其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文科类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即使是其优势专业,这样的空子也不少。
如,北京师范大学近几年的文学复试分数线都是50分,要远低于国家线的55分或54分。
2013年北京大学文学的复试分数线总分是340,而文学国家线的总分是350。
“34所”自划线高校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985“985”的生日和北京大学是同一天,只是出生的时间晚了100年。
考研院校航天领域高校排名

考研院校航天领域高校排名神舟十号载人飞船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神十升天,燃起了很多考研学子的航天梦,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发布的《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在“航天宇航科学与技术”领域实力排名的高校情况如下:Top.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92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学院前身是清华大学航空系,是1952年北航成立时最早的两个系之一,当时称飞机系(设飞机设计和飞机工艺专业),1958年更名为航空工程力学系,1970年更名为五大队,1972年更名为五系,1989年定名为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2003年成立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早期的航空学院荟萃了一批当时国内著名的航空领域的专家,如屠守锷、王德荣、陆士嘉、沈元、王俊奎、吴礼义、张桂联、徐鑫福、徐华舫、何庆芝、伍荣林、史超礼、叶逢培等教授,屠守锷院士是第一任系主任,他们为本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北航发展史上,航空学院不断输出专业和人才,先后参与组建七系、三系、十四系、宇航学院、飞行学院、无人机所、土木工程系、交通学院等院系。
Top.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88分国防科技大学是国防部和教育部双重领导下的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列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点建设。
学校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
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前身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下设的导弹工程系,创建于1959年。
学院以航天和新材料技术为特色,主要从事卫星、导弹等各种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推进技术、控制和测试发射技术、新材料技术、应用化学技术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中央各部委直属高校名单

中央各部委直属高校名单中央直属大学从校长级别看学校待遇,也许是鉴别学校受重视程度的一个标杆。
这些学校的校长都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任命的,中组部传达。
其它的学校只由教育部就可任命。
这些学校是在985工程系列中遴选的,985工程中不属于这个名单的大学有6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
目前的中央直属大学:北京区(7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区(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区(3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陕西区(3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海区(4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区(2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湖北区(2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区(2所):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安徽区(1所):中国科技大学福建区(1所):厦门大学广东区(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区(1所):浙江大学四川区(1所):四川大学重庆区(1所):重庆大学山东区(1所):山东大学甘肃区(1所):兰州大学(没有的省: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广西、云南、贵州、新疆、青海、西藏、江西)以上三十一所高校行政级别都为副部级(一般本科以上高校都是厅局级,专科高校是副厅局级,截止到2005年1月全国只有31所高校是副部级,从行政级别可以看出学校的行政地位和国家的重视程度),加上副大军区级的国防科技大学共计32所。
同时,以上32所高校也都是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综合这两项指标,以上32所高校为中国目前最顶尖的高校,也是国家最重视的32所高校。
中央各部委直属高校名单北京市(35)教育部01北京大学02中国人民大学03清华大学04北京交通大学05北京科技大学06北京邮电大学07北京化工大学08中国农业大学09北京林业大学10北京中医药大学11北京师范大学12北京外国语大学13北京语言大学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4中央财经大学15中国政法大学16中国传媒大学17国际关系学院18中央美术学院19中央戏剧学院20中央音乐学院21华北电力大学2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业和信息化部2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民委1 中央民族大学公安部 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卫生部 1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体育总局1 北京体育大学中央办公厅1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部 1 外交学院全国总工会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共青团中央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妇女联合会1 中华女子学院天津(3)教育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大学河北省(5)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廊坊市司法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保定市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三河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华北科技学院三河市中国人行总行河北金融学院保定市辽宁省(4)教育部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市东北大学沈阳市交通运输部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市国家民委大连民族学院大连市吉林省(2)教育部吉林大学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市黑龙江省(3)教育部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部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上海市(9)教育部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海关总署上海海关学院江苏省(10)教育部南京大学南京市东南大学南京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市河海大学南京市江南大学无锡市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市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部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市国家林业局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市浙江省(2)教育部浙江大学杭州市公安部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宁波市安徽省(2)教育部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市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福建省(2)教育部厦门大学厦门市国务院侨办华侨大学泉州市山东省(3)教育部山东大学济南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营市河南省(1)公安部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市湖北省(8)教育部武汉大学武汉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市国家民委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市湖南省(2)教育部中南大学长沙市湖南大学长沙市广东省(4)教育部中山大学广州市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市国务院侨办暨南大学广州市交通运输部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重庆市(2)教育部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省(6)教育部四川大学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国家民委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市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市陕西省(6)教育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长安大学西安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甘肃省(2)教育部兰州大学兰州市国家民委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市宁夏回族自治区(1)国家民委北方民族大学银川市。
中北大学介绍

中北大学中北大学校徽中北大学,简称中北(NUC),创建于1941年,原国防科工委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部属高校,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一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学,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重点建设高校[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核心院校圈成员(除中北外,其余均为985院校)。
中北大学是一所国防重点院校、省属重点大学,是与北京军区签约的具有招收和培养国防生资格的大学[2],也是在国防科技领域和区域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中北大学占地1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8亿元,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环境最好、风景最美、科研实力最强、硬件设施最好、综合实力顶尖的大学。
中北大学优势学科数量之多、学科实力之强均位列山西省高校第一。
[7]在教育部全国高校2007—2009年学科评估与排名中,中北大学共参加评估24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5的学科有1个(太原理工大学0个、山西大学0个);进入全国前10的学科有3个(太原理工大学1个、山西大学0个);进入全国前25的学科有9个(太原理工大学5个、山西大学6个);进入全国前50的学科有17个(太原理工大学9个、山西大学10个);进入全国前60的学科有24个(太原理工大学11个、山西大学10个)。
[7]在2007—2009年教育部一级学科工学学科前5名学科数量排名中,中北大学排名全国第33(学科数1个);工学学科前10名学科数量排名中,中北大学排名全国第21(学科数3个)。
中北大学是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之一。
[3]【注】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是指1963年的八所国防科工委直属高校。
即: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中北大学(兵器)、北京理工大学(导弹&坦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导弹)、上海交通大学(船舶&火车)、西北工业大学(飞机&导弹& 船舶)、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前国家航天部直属高校,前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直属七所院校,后08年国家部委编制调整,将国防科工委撤销,七所院校归属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
七所院校自建国以来先后被国家定格为国防院校,科研主攻国家国防尖端项目,但其他一切与其它高校无异,故这七所高校又被称为“不穿军装的军事院校”,下面,室内空气,就各校情况做下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前国家航天部直属高校,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九校联盟”(简称C9)之一。
主要负责卫星,导弹,火箭,飞船等航天科研项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国家航空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985工程”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主要负责导弹,战机等航空科研项目。
北京理工大学:前国家兵器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985工程”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甲醛溶解酶,主要负责爆破,火炮、自动武器、炮弹等陆军科研项目。
西北工业大学:前国家航空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985工程”大学之一,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主要负责战机等航空科研项目。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国家船舶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主要负责海军装备,船舶制造等科研项目。
南京理工大学:前国家兵器工业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大学之一,主要负责火炮,装甲等陆军科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211工程”大学之一,主要负责战机,直升机等空军科研。
以下介绍一下国家军事科研单位的历史及规划:第一机械工业部--民用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部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第八机械工业部--农业机械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火箭导弹国防部第六研究院飞机国防部第七研究院船舶国防部第十研究院通讯中国十一大军工集团渊源考证1949年10,重工业部成立,陈云任第一任部长,何长工任副部长、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长。
1950年5月,重工业部兵工办公室成立,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兼任办公室主任。
1951年1月4日,成立中央军委兵工委员会。
主任周恩来,副主任聂荣臻、李富春。
兵工委员会负责确定兵工建设的方针与原则,政务院重工业部兵工总局(其前身为兵工办公室)则负责组织军队武器装备的生产。
该委员会于1954年9月撤销。
1951年4月,根据政务院决定,重工业部兵工办公室改组为兵工总局,统一规划和调整兵工生产建设工作,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兼任局长。
1951年6月政务院又决定改在重工业部下设兵工总局,负责组织军队武器装备的生产。
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定成立统管国防工业的第二机械工业部,赵尔陆任部长,张霖之、万毅、刘鼎任副部长,同时撤销重工业部兵工总局。
第一机械工业部主管民用机械工业(即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主管国防工业(即国防工业部)。
这一时期,第一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命名规则为“××第一工业学校”,如西南第一工业学校(今重庆工学院);第二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命名规则为“××第二工业学校”,如西安第二工业学校(今西安工业大学)、华北第二工业学校(今中北大学)、沈阳第二工业学校(今沈阳理工大学)等。
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子工业发展。
1958年2月, 在这样一个历史潮流中,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和电机制造工业部合并为第一机械工业部。
同时,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所属院校划归新成了的“第一机械工业部”领导。
同时,第三机械工业部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
1960年9月,根据中央指示,原第二机械工业部所属单位又从第一机械工业部划分出来,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仍然负责国防工业建设。
1963年2月,国务院决定组建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
3月25日,王诤被任命为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1983年,第四机械工业部改称电子工业部。
1988年4月,电子工业部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合并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2年12月,成立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
2002年,成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963年9月2日,国务院决定将第三机械工业部按航空工业、常规兵器、造船工业分设三个机械工业部,即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船舶工业部)。
其中在原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五管理局、第六管理局及其所属企事业单位,成立第五机械工业部。
1964年11月23日,国务院决定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统一管理导弹工业的科研、设计、试制、生产和基本建设工作,加速导弹工业的发展。
1982年,更名航天工业部。
1988年,与航空工业部合并成立航空航天工业部。
1993年,成立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
1999年,成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1956年7月28日,原子能事业部,1958年改称第二机械工业部,1982年又改名为核工业部。
1988年9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成立。
1999年,成立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1979年9月13日,为适应国防工业生产的需要,设立第八机械工业部,任命焦若愚为第八机械工业部部长。
1981年9月10日,将第八机械工业部和第七机械工业部合并,两部合并后,保留第七机械工业部,撤销第八机械工业部。
1982年5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与农业机械部、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国家机械设备成套总局合并为机械工业部。
1987年2月,与兵器工业部合并成立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1988年4 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与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2年12月,成立机械工业联合会。
1982年5月,第三机械工业部,改名为航空工业部。
1988年,与航天工业部合并成立航空航天工业部。
1993年6月成立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
1999年,成立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1983年,第六机械工业部,更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1999年,成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1991年1月,从原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分离成立了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
1999年,成立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至1999年,我国已经形成十个特大规模军工集团,分别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2002年,又成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并称“中国十一大军工集团”,受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双重领导。
代码企业名称地址中国航空研究机构301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北京市303所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北京市304所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市601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602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江西省景德镇市603所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分院(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605所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湖北省荆门市606所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607所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江苏省苏州市(原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内江60 7所与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171厂合并成立) 608所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湖南省株洲市609所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湖北省襄樊市610所航空救生装备研究所(在江汉航空救生装备工业公司内)湖北省襄樊市611所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四川省成都市612所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014中心河南省洛阳市613所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河南省洛阳市614所中国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江苏省无锡市615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上海市618所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620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国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与628所合并) 621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市622所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北京市623所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624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四川省江油市625所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市626所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沈阳分院辽宁省沈阳市627所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哈尔滨分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628所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中国航空信息中心与620所合并) 629所结构热强度研究所西安市长安县630所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陕西省西安市631所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633所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上海市634所北京瑞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北京市637所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山东省济南市640所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飞机研究所) 上海市648所贵州飞机设计所贵州省649所贵州航空发动机设计所贵州省650所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飞机设计研究所江西省南昌市660所洪都航空工业集团飞航导弹设计研究所江西省南昌市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中国航天研究机构航天一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二院:地空导弹研究院(长峰集团) 航天三院:飞航导弹研究院(海鹰集团)航天四院:航天化学动力研究院(固体)西安航天五院: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六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内蒙古) 航天七院: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航天八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局) 航天九院:航天基础电子技术研究院航天十院:航天时代仪器公司(北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一院:对外称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北京。
156项之一。
其519厂(清华机械厂,1964 年成立第七机械工业部时从兵器部划归)在长治。
航天四院:对外称化学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
西安。
航天五院:对外称空间技术研究院。
北京。
航天六院:067基地。
对外称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凤县-西安。
航天七院:062基地。
对外称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
万源-成都。
航天八院:对外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管理局。
航天九院:对外称基础电子技术研究院。
北京。
其771所(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在西安临潼。
时代电子公司:曾用过航天十院、对外称导航技术研究院的名称。
含上海科学仪器厂(即上海空间电子设备研究所,原属五院)、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771所、重庆巴山仪器厂、桂林航空电器公司等。
以上八大院。
*****航天科技集团***** 下属五个研究院,两个基地运载火箭研究院(第一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第五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研究院)航天化学动力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062基地)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总公司(067基地)长城工业总公司(持股50%)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 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下属13个所,6个厂一部导弹、火箭总体11所燃烧,燃料,液体火箭发动机12所导航,控制13所导航,精密仪器,传感器14所导弹再入飞行器设计15所兵器发射,低温加注18所航天伺服系统,CAD 19所导弹及运载火箭技术情报和档案702所结构强度与环境工程研究、试验703所金属,复合材料,材料及工艺,特种焊接102所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704所航天跟踪,测量200厂航天飞行器和导弹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北京海淀区永定路50号211厂运载火箭研制、生产总装,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811厂(长征航天控制工程公司)伺服控制产品、智能机电、液压控制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1号,下设12个研究所、2个工厂50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82号502,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姿态及轨道控制系统,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三街16号503,北京卫星信息工程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1号504,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508,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510,兰州物理研究所511,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512,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513,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514,北京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515,汕头电子技术研究所529,北京卫星制造厂539,上海科学仪器厂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 漕溪路222号航天大厦下属16个研究所、13家工厂、10家公司和1家上市公司八部,509所,800所,801所,802所,803所,804所,805所,806所,807所,808所,809所,812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北京市丰台区四营门北路2号院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专用计算机及计算机测控系统九院下属单位共有四个,分别座落在北京、西安、杭州、桂林等四个风景名胜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