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PSTN与软交换比较分析
PSTN与软交换系统的组网应用

0 引 言
专 网侧 交 换 机 型号 为 H R I X 0 2 , A R S L 2 — 0 采 用 一 组 中 继 与 公 网 侧 的 Mo rl t oa软 交 换 系 统 相 o 连 。交 换 系统之 问采用 中 国七号 信令 连 接 。其 中 H R I A R S交 换机 在 七号信 令 网 中只能 作 为 S ( P 信 令 点 ) 其七 号信 令 的 MT ( , P 消息 传送 部分 ) 为 物 分 理 层 、 号链 路层 、 信 网络 层 。在 电路交 换 网络 之 问
络 已逐 步将 电路 交 换 机 更 新 为软 交 换 系统 。 力 P T 与 公 网 软 交 换 系统 的 组 网 问题 目益 突 电 SN
出 而 HA R S交换 机在 电力 系统 中有 着广 泛的应 用 , 门 R I 人 常认 为 H R I A R S交换机使 用 中国
七 号 信 令 与 电路 交 换 机 组 网 只 能 是 点 对 点 的 连 接 , 能 直 接 与 软 交 换 系统 的 两 个 S v r点 进 不 ee 行 连 接 经 仔 细 分 析 HARRI S交 换 机 应 用 的 中 国 七 号 信 令 的 体 系结 构 与 软 交 换 接 入 网 关 的 作 用进 行 对 比后 . 过 实 际 组 网测 试 , 终 成 功 组 网 。 通 最 关键 词 : NGN: 国 七 号 信 令 ; 交 换 系统 中 软
1 组 网 分 析
在软 交 换 系 统 的 网关 中 , 令 和 话 路 分 别 有 信
固网PSTN与软交换网络的互通分析

一
99 —
MS — C MGW 两 个 独 立 的 实 体 组 成 。 MS — C C L E VE 完 成 呼 叫 控 制 、业 务 实 现 、 ALSR R 网 络 升 级 等 ‘ 能 。 通 常 一 个 MS — C L 功 C AL SR E E V R可管理很 多个本地 网 , 一般 放在省 中 心。M C M W 完成 接人功 能 , S— G 负责 与其他 网
一
种业务 。
通 过 以 上 对 P T 和 软 交 换 的 介 绍 , 们 SN 我 可知 P T S N与软交 换 的互通 包括 两个 方面 : 信 令互 通和话路互通 。 面通 过我所在本地 网的 下 实 际的组网形式给 大家做 以介绍 。 3PT S N与软交换 的连接
软 交 换 由 MS — C L S R E 和 C AL E V R
信 息 产I J 业 源自科 黑江 技信总 — 龙— — —
固网 P T 与软交 换 网络 的互 通 分析 SN
张 荣 英
( 安徽铁 通蚌埠分公 司网管中心 , 安徽 蚌埠 2 3 4 ) 3 0 0
摘 要 : 文 通 过 一 个 P T 本 地 网 与软 交换 的 实 际组 网案 例 , 本 SN 简要 说 明 了 P T 网与 软 交 换 网 连 接 的 方 式 , SN 包括 信 令 方 式 和 中继 方 式 。 关键 词 : S N; 交换 ; 体 网 关 PT 软 媒
近年来 软交换 在本地 网 中运 行后 ,由于 端局 的复 杂性 , 与原有 P T S N网络 的合理 融合 方式 正成 为拥 有 P T S N网络 的传 统 电信 运营 商关注 的焦 点 。就 目前 的网络架构 下, 多数运 营商采用 在原有 固网之上 再叠 加一 层软 交换 设 备。 使原 有固网 的码号 资源向软交换 无缝转 移。 1P T 概 述 SN 公 共 交 换 电 话 网 络 P T (P bi SN u l c S i hd T lp oe N tok wt e e hn ew r)是一种 全球语 音 c e 通信 电路 交换的 网络 。 它是 以电路交换 为信息 交换方式 , 电话业 务为主的 电信 网。 S N网 以 PT 络 由以下 几个部分组成 : 用户系统 、 交换系统 、 信令 系统 、 传输系统 。是一个集承 载和呼 叫控 制 , 叫控制与业务 于一身的交换 网络 。通 常 呼 图 1 PT S N交 换机 被分 配一个 2 4位 的信 令点 编码 ( 的大局也 可有多个信令 点编码 ) 做为它 的 络 的 连 接 。 MS — C L S R E 和 有 , C AL E V R 结束语 . S— G 因此原 身 份标识 。网 络 的互 连一 般 采用 N . O 7号信 M C M W 有各 自独立 的信 令点编码 。 PT S N网仍 然是现在 拥有用户 数量最大 的 S N网络与 软交换 的连接 如图 1所示 。 网络 , 但其 业务开发性差 、 成本高等缺 点 , 已经 令。这种网络在 2 G时代只承载语音业务是可 有 P T 以的, 但随着 通信 的发展 , I P的通 信业 务量 的 从 图 1 们 可 以很 直 观 的看 出 P T 网 严重制 约 了新 业务 的发展 , P T 我 SN 对 S N的优化 改 C MG 暴式增长 , 为下一代 网络 核心的软交 换技术 络 与 软 交 换 MS — W 直 连 。 这 就 需 要 在 造势在 必行 。软交 换 网络是 可 以提供包 括话 做 已 经 成 熟 了 , 开 始 了商 用 。 并 PT S N侧 做 数据 时 开 通两 个 局 向 ,一 个是 到 音 、 数据 和多媒 体等多种业 务的综合 开放 的网 MS — W 的 ,信令就开在 MS — W 上 , C MG C MG 另 络架构 。将软 交换 引入 PT 2软 交 换 概 述 、 S N中 : 大幅度地 可 个 是 到 MS — A L S R E 的 ,话 路 就 开 降低运营商 的成本 , CC L E V R 并能 实现许多 以前无法实 软交 换之所 以区别 于传 统 电话 网和 A M T 网络的硬交 换 ,是 由于 I P网络 是基于包 交换 在 MS — A L S RV R上 。前者 开通直 连方 现的新 业务 , C C L E E 提高运 营利 润 , 应 未来 的市场 适 后 说 实际上 P T 竞 争。 SN 的非连接网络 ,并 支持端到端 的透明访 问 , 不 示 , 者开通 准直 连方示 ( 明 : 然而 ,S N的演进过程必定 是个渐进 的 PT C MG 。 过程, 当然策 略可 以是灵 活多变 的 , 但是 如何 再需 要任何 电路交换单 元建立端 到端 的连 接 , 只 与 MS — W 连 ) 也 不需要 分段 的信令 系统 和独立 的信令 网控 4未来 的发展趋势 在兼顾 网络发展 的同时 , 充分 利用原有 网络资 固定 和移动 网络 在过去 2 O年里经历 了巨 源 , 护 运营 商 已有投 资 , 成传 统 P T 网 制 呼叫 、 接续和智能业 务。 另外 , 软交换 的所有 保 完 SN 协议 是基于 I P的 , 们 具 有 一 切 基 于 I 它 P的 协 大 的转变 。当前 , 我们正在经历着 固定 和移 动 络 的平 稳演进 , 然是一个需要 进行深入 研究 仍 议 的开放性 和灵 活性 。除 了低成 本 的优势 之 网络的快 速融合 。3 P G P在 R 版 本 中又提 出 的 问题 。 5 M( 的概念 , S 持 I I 支 M P多 作者 简介 : 荣英 。9 1年毕业 于 南京铁 张 19 外, 软交 换还具有提供 普通电话 网 目前不具有 了 I S多媒 体子 系统) 的许 多新特 性 , 如开放 的电信业务平 台和支持 媒体业务 。 7版 本加强 了对 固网 、 R 移动融合 的 路 运输 学校 通信 专业 ,0 8年 毕 业 于安徽 财 20 MS体系可支持 各类接 人方式 。 经 大 学 计 算 机 信 息 管 理 专 业 , 工 作 在 安 徽 铁 现 多样 的接入 技术 ,以及 许多基 于 Itre 的开 标准 化制定 。I nen t I S体 系 其 核 心 侧 与 接 入 无 关 的 特 性 使 得 通蚌埠 分公 司网管中心 , M 从事程控 交换机 的维 放的高级智 能业务和 O S业务 。 S 护 工作 。 软交换 开放 的体系结 构 ,并 将传 统交换 I MS的应用范 围逐 步扩大到 固定 领域 。 机的功能模块 分离成独立 的网络实体 , 各实体 问采用开放 的协议或应用 编程 接 口。 打破 了传 统电信 网封 闭的格局 ,呼 叫控 制与承 载分离 , 业务与呼叫控 制分离。 可以灵活有效 的提供各
软交换技术的体系结构、相关技术和设备以及和PSTN的区别

软交换技术摘要: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技术,在NGN分层结构中位于控制层面的位置,它是多种逻辑功能实体的集合,提供综合业务的呼叫控制以及部分业务功能,实现传统SPC 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
软交换是下一代电信网中语音,数据,视频业务的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的核心设备,是目前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演进的主要设备之一。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互通技术网关技术PSTN一、软交换体系结构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包括四层,分别为边缘接入层、核心传送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1、边缘接入层该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网关设备负责将各种不同网络和终端设备接入软交换网络,集中各种业务力量,利用公共的分组传送平台进行信息传送。
接入层设备包括各种网关设备、各种不同的网络以及终端设备。
网关设备有信令网关(SG)、中继网关(TG)、接入网关(AG)、综合接入设备(IAD)、无线接入网关(WAG)、H.323等;各种不同的网络如PSTN/ISDN、No.7信令网、无线接入网(RAN)等;终端设备包括现有各种不同的传统终端设备和支持SIP/H.248/MGCP协议的标准软交换终端,这些标准软交换终端不需要经过MG即可直接接入IP分组核心网。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网关:(1)、信令网关(SG):提供No.7信令网和分组网之间信令的转换功能,将PSTN/PLMN 电话交换机采用的基于TDM电路的No.7信令信息转换为IP分组的形式。
(2)、中继网关(TG):完成媒体格式的转换,如将PSTN/PLMN电话交换机PCM中继中的64Kb/s语音信号转换为IP分组形式。
(3)、接入网关(AG)和综合接入设备(IAD):提供模拟用户、ADSL、LAN、V5、PBX 等多种类型的业务接入,负责将用户信息和用户线信令封装成IP分组的形式,针对不同的接入形式可以采用不同的AG和IAD。
提供模拟用户线接口的接入设备用于将普通电话用户接入到软交换网中,为用户提供PSTN提供的所有业务,如电话业务、拨号上网业务等;提供LAN接口的接入设备用于计算机设备的接入,适用于利用计算机同时使用电话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用户,此时需在用户计算机中安装专用的“软电话软件”;另外也有同时具备多种接口的接入设备,例如,同时提供模拟用户线和利用计算机使用数据业务的用户。
山西网通PSTN向软交换过渡策略研究

软交换是 网络演进 以及下 一代分组 网络 的核心 设 备之一 , 它独立 于传送 网络 , 主要 完成 呼 叫控制 、 资源分 配 、 议处 理 、 由、 证 、 费 等主要 功 能 , 协 路 认 计
同 时 可 以 向用 户 提 供 现 有 电 路 交 换 机 所 能 提 供 的 所
一
1 2—
维普资讯
《 山西厘信科技) o8年第 2期 2o
有业务 ,并 向第 三方提供 可编程能力 。软交换 是基
正逐步 到达使用 年限 ,而且相 应厂商 的技术 服务力
于分组 的 网络 , 使用 多种具 有 Q S保证 的宽 带传 它 o
送 技术 ,提供包 括 电信业 务在 内的各 种业务 ,具备 业 务与控制分 离 、控制 与承载分 离的特征 ,具 有通
降。
因特 网的迅 速发展使综 合话音 、数 据和 图像 的 多媒体业务需 求快速增 长 ,传统运 营商 要在其 纵 向 分 立 的 P T 网和数 据 网上通 过分立 的语 音和数 据 SN
发展增值 业务是运 营商在竞 争 中将庞 大的市场
潜 力 转 变 成 忠 实 的 消 费 群 和 源 源 不 断 的业 务 收 入 的 “ 器” 利 ,但 P T 对 增 值 业 务 的支 持 日益 显 出 力 不 SN 从 心 。从 网 络 层 次 看 ,S N 网是 一 个 业 务 与 承 载 紧 PT
目前在 山西 固定电话市 场上 , 竞争 非常激烈 。 山 西 电信现有 的交换 网络 采用软交换 技术构建 ,可提 供软交换 的特色业务及 传统语音 业务 ,在 向用户宣 传时也 以此作为重 点。而用户在 交换 网络技术 的认
知 方 面 也 有 进 步 。在 同 等 情 况 下 ,用 户 会 首 先 选 择
软交换技术与应用

软交换技术与应用作者:周喆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年第12期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通信的需求,电话网络与IP网络相融合,通过IP网络提供通话功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下一代网络NGN应运而生。
然而由于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络的规模已经十分庞大,设计并实现一种新的电信网络系统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显然不如将传统电话网络与IP网络相结合更加合适,一方面能够节省开发新的网络协议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已有基础网络的功能。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软交换技术(Soft Switch)应运而生,本文将分析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技术、体系架构和软交换的特点,进而探讨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范畴,以期为相关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软交换下一代网络应用中图分类号:TN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2-0035-02软交换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软件系统,是一种提供呼叫控制功能软件。
软交换技术的原理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传输层中分离出来,由软件实体提供呼叫控制功能。
软交换技术独立于硬件平台,能够为使用不同协议和设备的网络之间提供互操作,使不同的网络之间能够实现互通信,同时软交换对外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I),允许用户通过编程实现新的业务和功能。
基于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问题做以下探讨。
1 软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功能特性1.1 软交换技术原理分析呼叫控制功能主要负责呼叫的建立、维持和拆除,传统公共交换电话网络中呼叫控制是由传输层负责实现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不同网络之间的不兼容性。
而软交换技术采用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相分离的思想,将呼叫控制功能从传输层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实体,这个软件实体独立于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网络协议,这样就使得NGN网络的语音业务功能与PSTN网络的交换机完全透明的兼容,使得PSTN网络与IP网络相融合成为可能。
软交换网络与PSTN网络融合浅谈

二 .软 交 换 的 网 络 与 P T S N网 络 的 融 合
基 于 电 路 交 换 的 P -N 电 话 网 有 着 辉 煌 的 业 绩 还 s1 有 待 进 一 步 完 善 .但 其 建 设 成 本 高 、 升 级 更 新 慢 、 业
三
菱镁两
一
面
。 爰谈
二: 6 2 9 l № 2
能 建 立 在 网 络 层 .这 就 意 味 着 在 网 络 层 之 上 的 媒 体 控 制 要 依 赖 于 像 用 户 交 换 设 备 和 电 路 交 换 机 这 样 的 硬 件 系 统 .这 就 使 其 无 法 满 足 客 户 不 断 提 出 的 新 需 求 , 无 法 适 应 竞 争 日 趋 激 烈 的 电 信 市 场 , 但 是 PS 仍 有 也 N T 存 在 的 价 值 近 期 内 还 不 可 能 消 失 。 用 户 还 会 继 续 使 用 传 统 的 电 信 基
础 设 施 。
T 开 直 达 电 路 . 如 图 3 1所 示 。 G — 以 往 配 置 端 局 E 数 时 . 用 户 每 1 线 话 务 量 取 O F 1 I 由 于 市 场 竞 争 E L.
的 加 剧 . 用 户 每 线 话 务 量下 降 ( 目前
取 0 0 E L .目前端 局 配 置 的 E 3R ) 1数
维普资讯
lt f 0m 旧 [ 1 i p on
鞴 暖黧 ( 萌篷匿 嗣 I
r (S = ) 1 } j ]
有 汇 接 局 降 为 端 局 . 所 有 端 局 对
。 、
务 功 能 单 一 ,新 业 务 加 载 困 难 。 另 外 , P 在 STN 网 络 中 的 互 操 作 和 连 接 只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是一种用于电话通信系统的技术,它可以在数字网络中实现电话通信的传送和交换。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电话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更多便利和高效的通信体验。
软交换技术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来实现电话交换功能,相对于传统的硬件交换机,软交换技术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大量的物理设备和复杂的线路连接,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将交换功能全部集中在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上,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电话的接续、转接、呼叫转移等功能。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是软交换服务器,它负责处理电话通信中的各种功能和信号。
软交换服务器可以对电话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协议(IP)将信号传送到目标用户。
而在传统的电话网络中,电话信号是通过模拟信号传输的,需要经过多次的模拟-数字转换和数字-模拟转换,信号质量容易受到传输距离和线路质量的影响。
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可扩展性。
传统的硬交换机需要建设大量的交换中心和线路,成本较高且扩容困难。
而软交换技术则可以通过简单地增加或减少服务器的数量来实现扩容或缩容,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运维成本和维护难度。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能方便地与其他通信系统进行集成,实现电话与互联网、电视、视频会议等多媒体通信的无缝连接。
软交换技术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通过软交换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统一通信,将电话、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集成在一起,提高了办公效率和沟通质量。
此外,软交换技术还支持虚拟专用网(VPN)功能,可以实现远程办公、呼叫中心等应用,提高了企业的业务灵活性和扩展能力。
然而,软交换技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软交换技术对网络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对带宽和网络延迟的要求较为敏感。
如果网络质量不好或者带宽不足,会导致语音质量下降、呼叫延迟增加等问题。
其次,软交换技术在规模化应用时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避免系统崩溃或故障导致的通信中断。
传统交换网络与PON网络设备比较

传统交换网络与PON网络设备比较传统交换网络和PON网络的主要设备包括以下几种:1.传统交换网络:⏹交换机是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设备,它可以将多个网络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交换机可以分为核心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主要应用于大型网络中,负责高速数据传输和核心层的交换,而接入交换机则主要用于连接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实现低速数据传输和接入层的交换。
⏹路由器是互联网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能够连接不同的网络,并根据网络路径的长短和通信拥挤的情况,为数据包选择最佳的路由,使数据能够正确、迅速地传输到目的地。
在这个过程中,路由器通过一种称为“路由选择”的机制来选择最佳路径。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例如最短路径算法、最少拥塞算法等来实现这个过程。
路由器的功能对于互联网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它能够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集线器是一种网络设备,可以将多个设备连接到网络,以便它们可以相互通信并共享数据。
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备,因为它可以让多个设备在同一个网络中相互连接,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1.PON网络:⏹OLT(Optical Line Terminal)是光线路终端的缩写,在网络侧与本地交换机之间提供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与交换。
作为光接入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OLT还连接1个或多个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并与用户侧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进行通信,完成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的任务。
在光接入网络中,OLT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稳定的网络连接,从而满足用户对高速、安全、稳定网络的需求。
⏹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指的是光配线网络,它是OLT(Optical Line Terminal)与ONU(Optical Network Unit)之间通信的物理媒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TN组成
从系统构成上来看,PSTN主要包含了四个部分:
– 交换设备:决定了PSTN的续接能力,如程控交换机; – 传输设备:提供信息传输的有线(电缆、光缆)或无线 (微波、卫星)通信媒体,并与交换设备一起构成完成 的传输系统; – 用户终端设备:PSTN系统的信源和信宿设备; – 信令系统:为实现用户间通信,在交换局间提供的以呼 叫建立、释放为主的各种信息控制系统。
/
软交换网络总体结构
/
固定网络软交换设备的功能结构
/
移动软交换设备的功能结构
/
1、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
软交换设备可以为基本呼叫的建立、维持和释放提供控 制功能,包括呼叫请求的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 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
2009年3月瑞斯康达参与制定了中国移动集团《协转及网管技术规范》。
2010年9月瑞斯康达iPN系列产品通过欧洲高级网络测试中心(EANTC, 全球权 威的独立电信测试机构)组织的全球知名通信设备厂商的互联互通测试。
/
胶片更新记录
版本 日期 操作类型 修订者 操作记录
/
软交换体系简介
Soft Switch,利用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开的方 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oIP)的一种交 换技术; Soft Switch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 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 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 Soft Switch体系思想特点 – 开放的体系结构 – 业务驱动的网络 – 基于包交换网络 – 设备接入综合化 – 设备控制策略化
10.54.250.187 :50.43 : 2944 10.54.250.18 : 2944
接入网关1
A0 A100000034
:18300 G.723
接入网关2 :18296 G.723 A100000035 A1
Context=287
UserA
Context=286
城域光传输
CWDM、EDFA、OLP SFP光模块、光分路器
产品线 IP城域网/宽带接入
以太网交换机、EPON、 EOC、IPDSLAM、WLAN、 企业网关、光纤收发器
网管平台
NView NNM综合 网络节点管理系统
/
客户服务
全国24个办事处, 为您提供完整的 市场服务渠道和 服务质量保障体 系 销售热线: 86-10-82884499-3600 技术咨询热线: 400-890-1001、86-10-82883110
/
PSTN 网络结构
五级电话网
二级电话网
按照分级结构划分
/
PSTN 网络业务
接入业务
虚拟专用网业务
交换传输业务 专用传输业务 增值业务
/
PSTN 网络业务
按键电话的商业线路
集中式小交换机业务
中继线
(1)本地电话网用户号码组成
(2)长途电话网用户号码组成
(3)国际长途电话网用户号码组成
/
PSTN 编号计划
举例
下列逻辑寻址起到了建立连接的作用,该连接起端在美国 一个物理地址,终端位于中国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某大学: 0086-10-6225-1111
– 0086:00表示该呼叫为跨国呼叫,86为中国的国家代码; – 10:表示该呼叫为长途区域号,10是北京的长途区号; – 6225:表示一个特定的海淀区交换局的交换机; – 1111:表示端口及电路标识,与本地环路(用户线)有关,该用 户与位于北京某大学校园内某个物理位置的终端设备有关。
IP语音数据
UserB
/
2、协议处理功能
软交换设备采用标准协议与各种功能实体进行通信,这些 协议包括:
媒体控制协议:H.248、MGCP、SIP等。 呼叫控制协议:ISUP、TUP、BICC、PRI、BRI、V5.2、H.323等。 传输控制协议:SCTP、UDP、TCP、M3UA等。 业务应用协议:PARLAY、JAIN、INAP、CAMEL、MAP、RADIUS等。 维护管理协议:SNMP、CORBA、COPS等。
20%
北京基地、深 圳基地400人
20%
销售、专网、 集团、国际 400人 其它
5%
18%
技术支持、市 场 360人
35%
研发700人
5
/
产品线
客户专线接入
iPN、MSAP、MSTP、PCM、 光端机、以太网复用器、协 议转换器、TDMoIP、 G.SHDSL、视频光端机 E1路由保护倒换设备
/
荣誉资质
/
国际市场发展
公司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及服务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 多个主流知名电信运营商的接入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
行业技术跟踪和研究
2007年成为MEF的成员,跟踪城域以太网技术的发展,目前CE产品RC55X在上 海电信、加拿大、美国运营商已有成熟应用,与主流设备厂商Cisco、阿朗的 互通性、兼容性测试成功 2007年11月 瑞斯康达参与制定了中国电信集团《MSAP技术规范》,该规范于 2009年4月正式定稿,瑞斯康达在规范的讨论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8年3月瑞斯康达参与制定了中国联通集团《MSAP技术规范》,该规范于 2009年4月正式定稿。 2009年8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简称CCSA)将MSAP技术规范作为中国通信 行业的接入网技术标准之一正式定稿报批,该标准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 研究院及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并将瑞斯康达公司作为起 草单位之一写入该标准之中,同时该标准把瑞斯康达在业内首创的SDH/IP双核 心双总线技术方案正式列入MSAP的行业标准。
接入 业务
线路租用
住宅用户线路
/
PSTN 网络业务
租用线路
专用传输业务 外部交换 (FX)
楼外交换 (OPX)
/
PSTN 网络业务
公用交换传输业务
交换传输业务
专用交换传输业务
/
PSTN 编号计划(E .164)
/
PSTN 网络结构
星型网络 网状网络 环形网络
可以把中心节点作为交换局, 把周围节点看作终端;也可以 把所有节点看作交换局,中心 节点看作汇接局
节省网络传输设备, 可靠性差 可靠性高, 控制系统复杂
节点之间个个相连
以较少的设备连接所有节点
电话通信网 中应用较少
按照平面结构划分
SoftX
传统SCP
SG
信令网
TG
/
5、互通功能
采用SIP、SIP-T或BICC协议与其他软交换设备互通; 通过信令网关及中继网关实现与PSTN、无线市话网络 和移动网的互通; 通过信令网关实现分组网与现有No.7信令网的互通; 通过信令网关与现有智能网互通,为用户提供多种智 能业务; 通过H.323协议实现与现有H.323体系的IP电话网的互 通; 可以通过软交换中的互通模块,采用SIP协议实现与 未来SIP网络体系的互通。
/
销售业绩
1400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销售额(万元)
/
组织结构
公司现有员工2010人,其中研发700多人,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技 术
8%
综合办、商务、 财务 150人
RCNE-PSTN与软交换比较分析
www .raisecom. com /
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1999年6月,专注于光纤宽带接入领域,致力于光纤技术、以太网 技术及宽带接入技术的融合
产品线从光接入产品向全业务接入产品发展,并成功完成了从电信级设备提供
商到电信级方案提供商的转型 公司目标:成为国内乃至世界的接入专家,满足用户的所有接入需求,让我们 的用户赢得用户、赢得市场 综合接入、全面网管是我们公司一贯的方针或方向
方式一:软交换设备自身提供业务,包括话音、视频; 方式二:软交换设备与智能网设备配合提供成熟智能网业务; 方式三:软交换与应用服务器协同提供提供多媒体增值业务。
/
4、业务交换功能
软交换设备的业务交换功能主要包括:
业务控制触发的识别以及与SCF间的通信。 管理呼叫控制功能和SCF之间的信令。 在SCF控制下处理智能网业务请求。 业务交互作用管理。
/
目录
PSTN 软交换 传统PSTN与软交换比较分析
/
培训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了软交换体系结构及其功能,
并且阐述了软交换体系中的网元设备、软交换涉 及到的协议分类。通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学员可 以掌握以下几点:
软交换体系结构; 软交换功能; 软交换体系中的网元设备; SS协议分类;
公司理念:创新、务实、共同发展
主要用户:
/
发展里程碑
1999年,瑞斯康达公司成立 2001年,RC系列光纤收发器全年销售额突破一个亿 2003年,提出“Everthing over Ethernet、Ethernet over Everthing”理念,同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2005年,公司由产品服务向方案服务、运营支撑服务延伸 2007年,正式提出在接入层成为全球第一的产品、方案及服务提供商 的中远期目标 2008年,MSAP综合业务接入平台在全国各大运营商市场获得规模应 用 2009年,公司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
V1.0
20110707
C
张晓燕
第一次创建
(C – 创建, A – 增加, M – 修改, D – 删除)
/
目录
PSTN 软交换 传统PSTN与软交换比较分析
/
培训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了什么是PSTN及其网络特征,并详 细阐述了PSTN的网络特征和PSTN的编号计划等。通 过本章的学习,希望学员可以掌握以下知识点: PSTN; PSTN组成; PSTN分类; PSTN网络特征; PSTN网络业务; PSTN编号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