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净水厂毕业设计完整版含图纸

合集下载

某市净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精品

某市净水厂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精品

目录摘要 (1)第一篇 ZT市净水厂设计说明 (1)第一章总论 (2)第一节设计任务及要求 (2)第二节基本资料 (2)第二章总体设计 (3)第一节净水厂厂址选择 (3)第二节处理流程 (3)第三章方案Ⅰ的说明 (5)第一节药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5)第二节混合设备的设计 (5)第三节反应设备的设计 (5)第四节沉淀设备的设计 (5)第五节过滤 (6)第六节消毒 (7)第七节其他设计 (8)第八节净水厂总体布置 (9)第二篇ZT市净水厂设计计算书 (11)第一章水厂设计生产量与投药系统的设计 (12)第一节水量计算 (12)第二节投药系统的设计 (13)第二章管式静态混合器 (13)第三章折板絮凝池 (14)第一节已知条件 (14)第二节设计计算 (14)第四章斜管沉淀池设计 (19)第一节设计参数 (19)第二节设计计算 (19)第五章虹吸滤池设计计算 (22)第六章消毒 (31)第七章清水池 (31)第八章高程布置 (32)第九章Ⅱ号方案的平面尺寸计算 (32)主要参考资料 (33)摘要本设计ZT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净水厂由两部分组成:污水处理厂设计,净水厂设计。

污水处理厂设计流量为:3.6万m³/d,进水质如下:SS=256mg/L BOD5=262mg/LNH3-N=58.4mg/L TP=3.6mg/L 碱度126 mg/L 出水质要求如下:SS≤30mg/LBODs≤30mg/L NH3-N≤15mg/L TP≤1mg/L NO-3-N≤10mg。

根据进水水质及出水要求,选择了两套方案,方案Ⅰ为A²/O工艺。

由于方案Ⅰ更能有效地脱氮除磷,并且运行较灵活,出水水质好,故选方案Ⅰ为最佳方案。

其工艺流程如下:净水厂设计流量9.4万m³/d,水质为地表水源(见设计任务书)。

根据地表水水质要求,选择两套水处理工艺方案,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推荐方案Ⅰ为最佳方案,其工艺流程如下:关键词:污水处理厂;净水厂;氧化沟;A²/O工艺;折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虹吸滤池AbstractThis design is for sewage disposal plant and clarification plant in the city of AL. This design program has been separated two parts: one is for sewage disposal plant, another is for clarification plant. Part Ⅰ:the plant will be able to purify 36000m³/d in scale. The quality of the waste water is as follows:ss=256mg/l,BOD=262mg/l,NH3-N=58。

给水厂毕业设计

给水厂毕业设计

摘要本次毕业设计来源于工程实例,系**省**市**小坑镇供水工程。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规模的确定、给水系统选择、给水方案比较、取水工程设计、净水厂设计、二级泵房设计和输配水管网的计算。

设计书由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两部分组成。

拟建水厂的规模是4000m3/d。

采用的处理流程为:源水→浮船取水→管式静态混合器→网格絮凝池→斜管沉淀池→重力无阀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城市管网。

本设计选用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ClO2为消毒剂。

水厂出水水质要求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水厂位于小坑镇的南方,地面标高为234.0m(黄海高程系),总占地面积9572km2,绿化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5%,力争创建一个清新怡人的现代化水厂。

关键词:取水工程;配水工程;净水工程;网格絮凝池;重力无阀滤池ABSTRACTThis design derives from real project, which is water supply project of Xiaokeng in the north of Qujiang District, Shaoguan.The main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water supply project in Shaoguan City. The key elements of the design: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ize, water supply system, water supply schemes, water engineer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s, the secondary pumping station design and the calcul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design book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calculation.The size of the design is 4,000m3/d. We choose the water supply process as follows:The source of the water→Primary water pumping ship→Static mixer tube→Grid flocculating tank→Tube settler→Valveless filter→C learance pond→Secondary pumping station→City pipelineWe use PAC as coagulant and ClO2 as disinfectant. The treated water must meet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GB5749-2006).The water treatment plant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the city, the ground elevation is 234.0m, the total area is about 9572km2, the area of the green space is about 45% of the total. We strive to create a modern and pleasant water plant.Keywords: intake engineering; distribution system; water purification project; grid flocculating tank; valveless filter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前言 (1)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2)第一章概述 (2)1.1 编制依据及基础资料 (2)1.1.1 编制依据 (2)1.1.2 基础资料 (2)1.2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2)1.3 自然条件 (3)1.3.1 地理位置 (3)1.3.2 地形地貌 (4)1.3.3 气象、水文 (4)1.3.4 地质与地震 (5)1.4 社会经济条件 (5)1.4.1 大森林温泉世界经济条件 (5)1.4.2 小坑镇经济条件 (6)1.5 给水现状 (6)1.5.1 总体现状 (6)1.5.2 存在的主要问题 (7)1.6 设计范围、服务对象、设计标准 (7)1.6.1 设计范围 (7)1.6.2 服务对象 (7)1.6.3 设计标准 (7)1.7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8)第二章用水量及水资源情况 (9)2.1 用水量预测 (9)2.2 水资源情况 (10)2.3 取水水源选择 (11)2.4 供需平衡分析 (11)第三章总体方案 (13)3.1 水厂规模 (13)3.2 取水工程 (13)3.2.1 取水点 (13)3.2.2 取水构筑物 (13)3.3 净水工艺 (14)3.3.1 水厂的总体设计 (14)3.3.2 构筑物的选择 (15)3.4 配水工程 (18)3.4.1 供水方式的选择 (18)3.4.2 配水管网 (19)第四章工程设计 (21)4.1 取水工程 (21)4.1.1 取水构筑物 (21)4.1.2 输水管线 (21)4.2 构筑物及主要设备设计 (21)4.2.1 电磁流量计 (21)4.2.2 混合器 (21)4.2.3 网格絮凝斜管沉淀池 (21)4.2.4 重力无阀滤池 (22)4.2.5 清水池 (22)4.2.6 送水泵房 (22)4.2.7 水质检测 (22)4.3 附属构筑物 (22)4.3.1 加药间 (22)4.3.2 消毒间 (23)4.3.3 废水沉淀池 (23)4.3.4 综合楼 (23)4.3.5 机修间 (23)4.3.6 化粪池 (23)4.4 水厂总平面布置 (23)4.5 水厂高程布置 (24)4.6 配水管网 (24)4.6.1 高位水池 (24)4.6.2 配水管网 (25)4.7 管网计算 (25)4.8 消防设计 (26)4.9 厂区排水 (26)第五章电气设计 (27)5.1 设计依据 (27)5.2 设计范围 (27)5.3 供配电设计 (27)5.3.1 负荷计算 (27)5.3.2 变配电系统 (28)5.3.3 主要设备选型 (28)5.3.4 电动机启动控制方式 (28)5.3.5 计量方式 (28)5.3.6 功率因数补偿 (28)5.3.7 照明及防雷接地 (28)5.3.8 通讯系统 (28)第六章建筑、结构设计 (29)6.1 建筑设计 (29)6.2 结构设计 (29)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安全 (30)7.1 水源保护 (30)7.2 净水厂环境影响评价 (30)7.2.1 净水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0)7.2.2 周围环境对净水厂的影响 (30)7.2.3 净水厂环境影响评价 (31)7.3 劳动安全卫生 (31)7.3.1 设计依据 (31)7.3.2 建筑与场地布置 (31)7.3.3 运行阶段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32)7.3.4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的主要防范措施 (32)7.3.5 劳动安全卫生效果 (33)第八章工程节能 (34)8.1 能耗指标及分析 (34)8.2 制水成本 (34)8.3 节能措施 (34)8.3.1 节约电耗 (34)8.3.2 节水 (34)8.3.3 节约药耗 (34)第九章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及对下阶段设计要求 (36)9.1 管理机构 (36)9.2 劳动定员 (36)9.3 建设进度安排 (36)9.4 对下阶段的要求 (37)第十章工程招投标 (38)10.1概述 (38)10.2发包方式 (38)10.3招标组织形式 (38)10.4招标方式 (39)10.4.1公开招标 (39)10.4.2邀请招标 (39)10.4.3议标 (40)第十一章工程估算 (43)11.1 主要工程量 (43)11.2 工程估算 (43)11.2.1 编制依据 (43)11.2.2 编制方法 (43)11.2.3 编制方法 (43)11.3 资金筹措 (44)第十二章财务分析及工程效益评价 (45)12.1 工程实施进度 (45)12.2 基建项目总投资 (45)12.3 财务评价 (45)12.3.1 成本分析 (45)12.3.2 水价 (45)12.3.3 利润预测 (45)12.3.4 财务盈利性分析 (46)12.3.5 不确定性分析 (46)12.4 财务评价结论 (47)12.5 财务评价报表 (48)12.5.1流动资金估算表 (48)12.5.2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48)12.5.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48)12.5.4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48)12.5.5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48)12.5.6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48)12.5.7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48)12.5.8资产负债表 (48)12.6 工程效益评价 (49)12.6.1 经济效益 (49)12.6.2 社会效益 (49)12.6.3 环境效益 (49)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50)第二部分设计计算书 (51)第一章取水工程 (51)1.1浮船取水 (51)1.1.1概述 (51)1.1.2位置选择 (51)1.1.3水泵选择 (51)1.1.4平面布置 (52)1.1.5管道设计 (52)1.1.6附属设施 (53)第二章配水工程 (54)2.1配水管网 (54)2.1.1 高位水池 (54)2.1.2 配水管网 (54)2.2管网计算 (54)第三章净水工程 (56)3.1混凝设施设计 (56)3.1.1 概述 (56)3.1.2 药剂配置及投加 (57)3.1.3 加药间设置 (58)3.1.4 混合设施 (58)3.1.5 核算 (59)3.2网格絮凝池计算 (60)3.2.1 概述 (60)3.2.2 设计计算 (60)3.2.3 GT值核算 (66)3.3斜管沉淀池计算 (68)3.3.1 概述 (68)3.3.2 设计计算 (68)3.3.3 核算 (73)3.4重力无阀滤池 (73)3.4.1 概述 (73)3.4.2 设计计算 (73)3.4.3 核算 (79)3.5消毒处理 (80)3.5.1 概论 (80)3.5.2 消毒原理 (80)3.5.3 加氯量计算 (80)3.5.4 加氯设备的选择 (81)3.5.5 消毒间设置 (81)3.6清水池 (81)3.6.1 概述 (81)3.6.2 清水池容积 (81)3.6.3 清水池选型 (82)3.7送水泵房 (82)3.7.1 概述 (82)3.7.2 流量计算 (82)3.7.3 扬程计算 (83)3.7.4 选泵 (83)3.7.5 泵房布置 (83)3.7.6 起重设备选择 (84)3.7.7 泵房高度计算 (84)3.7.8 管道计算 (84)3.7.9 泵房通风与排水 (85)3.8水厂高程计算 (86)结论 (87)致谢 (88)参考文献 (89)前言本次毕业设计来源于工程实例,系**省**市**小坑镇供水工程。

《净水厂毕业设计》课件

《净水厂毕业设计》课件

01
保障净水厂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员工和企
业的安全。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02
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等。
安全培训与演练
03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05 案例分析
XX净水厂案例介绍
地理位置
XX净水厂位于XX市,为该地区提 供生活和工业用水。
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提升净水厂的 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
对现有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能耗和物耗。
定期对处理工艺进行评估和调整,确 保出水水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选型与配置
01 根据处理工艺要求,选择性能稳定、效率 高的设备。
02 考虑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需求,确保设备长 期稳定运行。
发展历程
净水厂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 期的自然净化到现代的膜过滤、活性 炭吸附等先进技术,水质处理效果不 断提高。
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水质标准的严 格,净水厂的发展趋势是向高效、低 耗、环保的方向发展,同时加强水质 监测和安全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02 净水工艺流程
原水处理
原水预处理
去除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漂浮物和部分杂质,为后续处理 做准备。
自动化控制
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生产效率。
环保理念
设计中充分考虑环保因素,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运营管理与优化建议
人员培训
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
设备维护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稳定运行 。
优化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优化建议,提升净 水厂的运营效率。

净水处理站设计方案带设计图

净水处理站设计方案带设计图

目录一、概况二、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三、四、人员编制与运行管理五、工程预算六、处理效果预测七、净化系统易出现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八、设备的“三包”承诺及具体措施一、概况1.1 概述1.2水质、水量及处理规模:二、设计原则与设计标准2.1 设计原则2.2 设计标准:2.3 设计依据:2.4 设计范围及供货范围:三、3.1方案选择:2 沉淀池在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沉淀杂质的不断增加,污泥槽中的污泥达到一定位置后(排泥时间为一设定值),时间控制器将信号反馈给电动阀,打开电动阀进行排泥,排泥完毕即关闭排泥阀(按设定时间运行)。

3 过滤池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滤料层不断截留悬浮物,造成滤层阻力的增加,透过滤层的水量减少,虹吸上升管中的水位不断升高,当水位达到虹吸辅助管管口时,水自该管落下,能过抽气管,借以带走虹吸下降管中的空气,这时虹吸上升管和下降管中的水位同时上升,最终两者汇合,形成连续虹吸水流,于是反洗水通过滤层进行反洗,滤层膨胀,冲洗废水由虹吸管经过水封井排入沟渠。

当反洗水位降到虹吸破坏斗以下时,虹吸破坏管进气,虹吸破坏,冲洗结束,重新开始过滤。

设备型号: DN400/500—1600mm混合水量: 420t/h进水口: DN400出水口: DN400工作压力: 0.25MPa工作温度:常温混合级数: 96%加药口: DN15 3个/套最大工作压力: 0.6Mpa数量: 1套安装在每全自动净水装置进水总管道上,该静态混合器上只设置三个加药口投加混凝剂。

静态混合器的主要作用是把所投加的药剂充分混和于水,达到最佳的反应效果,最省的运行费用。

设备型号: DN350/250—1200mm混合水量: 150t/h进水口: DN250出水口: DN300工作压力: 0.2MPa工作温度:常温混合级数: 96%加药口: DN15 1个/套最大工作压力: 0.3Mpa数量: 3套安装在每全自动净水装置进水分管道上,该静态混合器上只设置一个加药口投加助凝剂。

某给水厂全套毕业设计(含图纸)---优秀毕业设计完整版

某给水厂全套毕业设计(含图纸)---优秀毕业设计完整版
水源选择、取水方案及位置的确定、取水构筑物形式和设备设计计算并绘图。 2、输水工程
输水管道工程的设计计算并绘图。 3、给水处理工程
净水厂场址选择、水处理方案的比较与选择、建构筑物型式、尺寸及设备选择计算并绘图。 设计资料
(一)水源和水质 1、地下水 E 市基本无地下水可以开采利用。 2、地表水
碧流河贯通 E 市全境,其水文情况为:历年最大流量为 952m3/s,最小流量为 8.25m3/s, 最高水位 66.82m(P=1%) ,最小水位 59.98m(P=97%),平均水位 62.84m。浪高 1.1m.
4、 消防用水量 Qx
QX qx N x 2 25 l s 0.432 10 4 m3 d
二、最高日用水量 Qd
Qd Q1 Q2 Q3 2.6 10 4 m3 d
由于总用水量较小和消防水量相差不大则 Qd 3.072 10 4 m3 d 3.110 4 m3 d
Q / d 4 10 4 m3 d
第十三、十四 周 (月 日
至 月 日)
学生主要工作: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学生主要工作:
第十五、十六 周 (月 日
至 月 日)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学生主要工作:
第十七、十八 周 (月 日
至 月 日)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七、其他(学生提交) 1.开题报告 1 份 2.外文资料译文 1 份(2000 字以上,并附资料原文) 3.论文 1 份(8000 字以上)
第二章 取水工艺计算
第一节 取水头部设计计算
一、设计计算方法与内容
1、 取水头部选用蘑菇取水头部,头部外形选用菱形,分两格。 2、 进水孔设计
a 进水孔布置成侧面进水 b 进水孔高程:进水孔上缘距最低水面为 0.53m,下缘为 0.8m c 进水孔、格栅面积 F 计算

某净水厂毕业设计完整版含图纸

某净水厂毕业设计完整版含图纸

某净水厂毕业设计完整版含图纸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2006年12月《给水工程》课程设计前言自从有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人类活动就受制于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所产生的水量和水质。

城市给水工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工程的前期立项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资金的筹集。

为了设计好建设好城市给水工程,需要在项目的立项和设计各个环节充分了解工程的内容、要求和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使工程建成后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与理论结合,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程设计,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增加对实际情况的理解。

同时可以涉及新兴工艺,对各个工艺流程进行比较选择。

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是水处理厂设计最为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造价、运行成本何处水水质。

常规水处理工艺(即所谓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并无重大技术突破。

1( 混合工艺其主导工艺仍然是水泵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机械混合和跌水混合等。

2(1《给水工程》课程设计第1章总论 1.1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1.1设计题目某市净水厂设计1.1.2基本资料31、水厂产水量:1组:30000m/d。

32组:50000 m/d。

33组:80000 m/d。

2、水源为河水,原水水质如下:项目数量项目数量100~500mmg/l 浑浊度总硬度 40度1度色度碳酸盐硬度 4度0~20? 21mg/l 水温氯根7.2 32mg/l PH值硫酸根0.05mg/l 12000个/ml 细菌总数硝酸根1mg/l 3000个/ml 大肠菌数铁 0.033mg/l 略有臭和味亚硝酸根 4度7.69ml/l 耗氧量碱度3、厂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黄海高程160.0m,水厂占地(1、2组):2.26公顷(155×145m)。

3组:2.4公顷(155×155m)4、当地气象资料:2《给水工程》课程设计风向:东北气温(月平均):最高28?,最低-1.9?。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万吨日给水厂全套毕业设计(包含图纸11份)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万吨日给水厂全套毕业设计(包含图纸11份)

摘要一、设计目的通过毕业设计,熟悉并掌握给水工艺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学会根据设计原始资料正确地选定设计方案,正确计算, 具备设计中、小城镇水厂的初步能力。

对取水工程、输水管道、净水厂进行工艺设计培养从工艺流程选择、方案比较、施工方法、生产及运行管理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进行合理的组合、布置、设计的工程设计思想。

掌握设计说明书、计算书的编写内容和编制方法,并绘制工程图纸。

二、设计内容取水工程、给水处理工程三、城市概况丰润区系河北省唐山市所辖,改革开放使其地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商品优势,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以商贸为主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先后被国家命名为粮食生产、花生出口等基地。

2002年原“丰润县”与原唐山市“新区”合并后由县改区,更名为“丰润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水量也迅速增长。

为满足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增长的需要,需建立新的供水工程。

目前,丰润区地下水资源已遭严重破坏,形成一地下水位下降漏斗,且仍在继续下降。

境内有水库4座,4级以上河流5条,还乡河、陡河、泥河纵贯全境。

目前滦河水已进入陡河水库,陡河水库位于丰润区东约10km处,该水库是一集发电、调节供城市用水及养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库,库容较大,水质很好,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城市供水水源。

(2)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及地形丰润位于东经117°45′-118°21′,北纬39°32′-40°04′,地处环渤海、环京津开放开发中心地带。

102、112两条国道和京秦、唐遵两条铁路在区内交汇,京沈高速公路丰润出口和唐山新机场设在丰润近郊。

丰润距北京、天津、秦皇岛均在140-150公里,距唐山市区22公里。

距京唐港、秦皇岛港、天津港均为百余里。

丰润北依燕山,中南部偎冀东平原,由东北到西南层次分明的分为低山、平原、洼地三类地区,海拔高度在1-648米之间。

新建水厂距陡河水库约8km,给水厂地面标高27m。

净水厂毕业设计范文

净水厂毕业设计范文

净水厂毕业设计范文净水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它提供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干净水源。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净水厂的毕业设计,包括设计目标、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等。

设计目标:1.保证出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能够去除水中的各类污染物。

2.提高净化效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净水厂的运行经济性。

4.考虑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设计方案:1.原水处理:采用自来水作为原水,首先进行预处理,如过滤、沉淀等,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2.浮选过程:利用浮选技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油脂和杂质,提高水的澄清度。

3.活性炭吸附:通过活性炭吸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提高水的口感和品质。

4.反渗透除盐:利用反渗透膜对水进行处理,将水中的无机盐和微生物去除,达到去除盐分的效果。

5.电离交换:通过电离交换剂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和重金属离子。

6.二次沉淀:对净水进行二次沉淀处理,去除残留的悬浮物和浑浊物,提高出水的澄清度。

7.消毒工艺:最后对净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出水的安全和卫生。

关键技术:1.膜技术:如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等,用于去除水中的微小颗粒和溶解物。

2.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等材料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和异味物质。

3.电离交换技术:通过合适的电离交换剂,去除水中的硬度离子和重金属离子。

4.沉淀工艺:利用沉淀剂、混凝剂等去除水中的悬浊物和浑浊物。

5.消毒技术:包括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和氯气消毒等,保证出水的安全和卫生。

在设计净水厂的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和应用以上关键技术,综合考虑原水水质、处理工艺和出水水质等因素,以保证净水厂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安全。

同时,还要注重净水厂的运行经济性和环境保护,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消耗。

总之,净水厂的毕业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综合考虑水质、处理工艺、经济性和环保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净水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前言自从有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人类活动就受制于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所产生的水量和水质。

城市给水工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工程的前期立项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资金的筹集。

为了设计好建设好城市给水工程,需要在项目的立项和设计各个环节充分了解工程的内容、要求和设计计算方法,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使工程建成后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与理论结合,在课程结束时进行课程设计,可以巩固课堂知识,增加对实际情况的理解。

同时可以涉及新兴工艺,对各个工艺流程进行比较选择。

水处理厂工艺的选择是水处理厂设计最为关键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造价、运行成本何处水水质。

常规水处理工艺(即所谓的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工艺)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并无重大技术突破。

1.混合工艺其主导工艺仍然是水泵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机械混合和跌水混合等。

2.第1章总论1.1给水处理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1.1设计题目某市净水厂设计1.1.2基本资料1、水厂产水量:1组:30000m3/d。

2组:50000 m3/d。

3组:80000 m3/d。

2、水源为河水,原水水质如下:3、厂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为黄海高程160.0m,水厂占地(1、2组):2.26公顷(155×145m)。

3组:2.4公顷(155×155m)4、当地气象资料:风向:东北气温(月平均):最高28℃,最低-1.9℃。

5、厂区地下水位高:-5m(水厂相对地面标高为0.00m)。

6、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西北方向50m,水厂位于城市北面2km处。

7、二级泵扬程设为40米。

1.1.3设计内容1、确定水厂的处理工艺流程及净水构筑物、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2、进行净水构筑物及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3、进行水厂各构筑物、建筑物以及各种管渠等总体设计。

1.1.4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与计算书一份。

2、设计图纸4-5张(其中,包括:(1)水厂平面布置图(1:300);(2)水厂的处理工艺高程布置图(纵向1:50-1:100,横向1:100-1:200);(3)絮凝沉淀池、滤池和清水池等净水构筑物和贮水调节构筑物以及二级泵房的工艺构造图(1:50——1:200)。

1.1.5其他1、设计在老师指导下应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设计内容质量的要求、设计要点与步骤以及设计参考资料等可参见“给水处理设计指导书”。

1.2给水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1.2.1图纸与说明书1、水厂总平面图,应绘出全部的净水构筑物、泵站、清水池、附属房屋建筑、道路、绿化及厂区界限,并表示出其外形尺寸和互相距离,同时绘出各种管渠、阀门及计量井等。

管道均以单线表示。

管线上应表明其管径(断面尺寸)、长度和坡度。

(生活用给水管渠本设计可不考虑)图中应绘出各种管线及其他图例,注明各生产构筑物、辅助建筑物的名称、数量及外形尺寸(或列表以序号示之)等。

画出地形等高线和挖填土方的轮廓线。

2、水厂高程图上,应标出各净水构筑物之顶、底及水面的标高,重要构件和管渠的标高以及原地面与平整地面之标高等。

3、滤池工艺构造应由平面图和剖面图。

详细绘出管廊的布置情况及滤池内部构件的全部构造。

图中应注明构筑物的全部工艺尺寸、相互距离、管渠名称及其安装高度。

图中复杂的接点构造和表示不出的构件及相关部分,应另绘大样图(1:10-1:20)来表示(在本设计中,除老师指定者外,可不另绘制),但有关问题应做必要的说明。

图中各构筑物及各种管渠皆用双线表示。

剖面图应能表示出构筑物内部构件的全部构造,注明各构筑物之顶、底及水面标高,各构件及管渠的安装高度,内部地面和外部地面的标高。

4、各图纸中,应注明图名和比例尺,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体书写。

图例的表示方法应付合一般规定和标准。

图纸应清楚美观,线条的粗细应主次分明。

图纸幅面规格,水厂平面和高程布置图可布置于一张图内,采用1号图(841×594)。

滤池和其他处理构筑物的构造图可采用2号图。

图纸的其他要求,如图框尺寸、图标格式、剖切线、指北针以及图例等画法,可参照“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的有关规定。

5、说明与计算应说明选择水厂净水工艺流程和构筑物形式的简单理由。

对水厂的总平面图和高程布置以及设计的独到之处应作深入的阐述。

对水厂的药剂投配设备、消毒设备,絮凝池、沉淀(澄清)池、过滤池、清水池等主要构筑物或设备的选择应有说明和详细的计算书。

同时,对所采用的计算数据应加以说明,并注明其资料来源。

计算构筑物或设备应绘出相应的计算草图。

根据水厂规模,估算出水厂人员编制数目,并初拟水厂辅助构筑物的占地面积等。

计算说明书是说明设计过程和计算过程的重要资料。

其内容应全面完整,简明扼要,段落分明,字迹工整,并附以必要的草图及表格说明。

1.2.2设计要点与程序1、净水工艺的确定和水厂的初步布置在接到设计任务书后,应首先研究任务书上所列的水源水质资料中,有那些不符合国家水质标准,据此并综合考虑后确定净水方法和净水工艺流程。

多数情况下,生活饮用水净水厂中,主要净水构筑物由下列各项组成:药剂的配置、混合设备、絮凝设备、沉淀澄清设备、过滤设备以及冲洗设备或高位水箱等附属设备等。

另外,水厂中应有完善的给水和排水管渠。

这些管渠用于供送原水、输送处理水、冲洗水、排除各种废水等。

水厂中还应有必要的附属房间。

以上所有的构(建)筑物,对各种水厂大体上是必须的。

但形式上和数量上可能有变化。

为了安全上的要求,各种构筑物的个数往往应两组以上。

水厂的高程布置应尽可能采用重力流系统。

一般先决定清水池的水面标高,然后根据各构筑物及它们之间的水头损失,确定前面各构筑物的水面标高,进而确定构筑物的标高,完成水厂的高程初步布置。

水厂的高程布置应从整体出发,尽量减少施工的挖填土方量。

2、水厂设计生产量的确定水厂的设计生产量Q包括以下两项:供应用户的出厂量Q1和水厂的自用水量Q2,一般Q2只占Q1的5-10%,所以水厂设计生产量可按下式计算:Q=KQ1(式中K=1.05-1.10 )3、药剂的配置与投加设备的设计混凝剂的投加量应在选择混凝剂的种类后,用实验的方法确定(本设计可以假设)。

我国各类水厂的平均投药量为5-30毫克/升,最高也不超过100毫克/升。

在选择了投药方法之后,应选择配置及投加药剂设备型式。

当溶解缓慢时,可采取加速药剂溶解的措施。

溶解池和溶液池,可根据混凝剂的纯度、溶液的浓度、加药量以及配置次数等进行计算。

这些数据由自己合理确定。

药剂可采用重力或压力投加。

4、混合与絮凝设备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混合方法、絮凝池型式和尺寸选择的合理性,并注意和沉淀池的配合问题,反应池与沉淀池应一并考虑,以避免不必要的返工。

同时,应注意反应池中的流速选择。

5、沉淀澄清设备的选择在设计之前,应很好地研究进水悬浮物含量及其预计的出水量悬浮物含量,从而确定要求的沉淀百分率。

沉淀池出水浑浊度,应按滤池的经济技术工作条件来考虑。

一般在10毫克/升以下。

沉淀澄清设备的类型很多,应进行全面比较后谨慎选取,然后进行详细设计。

6、过滤设备的设计滤池的类型很多,应根据水厂规模和运行管理要求等情况进行比较选择。

水厂的过滤设施,往往集中在一个建筑物内,称为快滤池或滤站。

使用普通快滤池的滤站,其主要设施有下列五个部分组成:(1)滤池本体——对普通快滤池来说主要由进水管渠、排水槽、过滤介质(滤料层)、过滤介质承托层、配(排)水系统等部分组成。

(2)管廊——其中主要有设置五种管渠和闸门:浑水进水、清水出水、冲洗进水、冲洗排水、初滤排水以及一次检测指示仪表等。

(3)控制室——其位置常设在滤池管廊上部的上层内,是值班人员进行操作和巡视的地方,放有控制台和二次监测指示仪表等。

(4)冲洗设备——冲洗水渠或水塔及辅助冲洗设施等。

(5)其他7、消毒设备的设计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类。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氯消毒法。

加氯量的多少,应根据水中有机物及细菌数量而定。

出水厂的余氯量为0.3—0.5毫克/升,管网末端剩余氯量不少于0.05毫克/升。

因此,投氯量应根据实验求得。

我国各水厂的投氯量一般为0.5—2毫克/升,接触时间须在30分钟以上。

消毒一般多在过滤以后进行,氯常加在滤池至清水池之间的输水管上,借水在清水池内的停留时间进行充分接触。

考虑到安全,加氯设备应放在单独的房间内。

房间应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和直接至室外的出口,面积应根据设备形式和数量决定,一般为2×4米。

加氯间与加氯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0-20米。

8、其他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清水池的容量和尺寸,二泵站的布置以及辅助建筑的布置等。

1.2.3水厂设计的一般步骤1、分析和研究水质资料,确定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组成;2、计算出各构筑物之设计流量;3、选定构筑物的形式和数目。

对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进行初步的规划和安排,以便确定构筑物的形状、主要尺寸及安装位置等。

4、进行各构筑物的设计计算;5、进行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6、绘图;7、整理说明书。

1.2.4其他1、水厂占地面积与水厂的设计规模、水质要求(工艺组成)及地形等因素有关。

一般控制为:水厂出水量1~3万吨/日时,为1~2公顷;4~5万吨/日时,为2~2.5公顷。

2、清水池的总调节容量可按水厂产量的15~25%粗估,池子个数不少于2个。

3、本设计的一些参考数据,可按照教材及相关补充内容综合确定。

第2章总体设计2.1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

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过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

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如果是微污染原水,则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原水—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二级泵房—城市管网的处理工艺。

2.2给水处理构筑物选择给水处理构筑物形式多样,在选择时,应根据其适应条件和所在城市应用情况选择。

选用混凝药剂为聚合氯化铝,采用计量加药泵投药,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网格絮凝池絮凝,平流沉淀池沉淀,普通快滤池过滤,氯消毒。

2.3设计水质水量的计算2.3.1设计水质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水质应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中检测项目要求,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水中不应含有病原微生物,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物质不应危害人体健康,水的感官形状良好。

2.3.2设计用水量设计产水量Q=30000m 3/d ,水厂自用水量取总用水量的10%,则总水量Q=s m h m d m /382.0/1375/330005.130000333===⨯第3章 混凝处理3.1混凝药剂的选择生活用水处理用的混凝剂,不得使处理后的水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的影响,用于生产用水处理时,不得含有对生产有害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