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

合集下载

《盘古开天地》课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
《盘古开天地》
传说,上古时期,天地混沌一片,山渊之深,海洋无边,满天的
乌云,压在头顶,无尽的大雾,在各处蔓延,茫茫沙海,一片朦胧,
孕育着混沌世界。

此时此刻,就在前方一个巨大的山脉上,有一位名叫盘古的上古
神灵,现在他正在拿起他那把神奇的斧头,不畏艰苦,举起右手,向
前冲去,想着只有把这片混沌分割为两部分,天地才能开启。

于是,盘古把他那把神奇的斧头手拿紧,紧咬牙关,用全身力气
朝前一砍,唰地一声,前路大开,巨浪掀起,茫茫沙海裂为两半,一
边为天,一边为地,地上一片苍茫,一片大地;天空一片淡淡的白云,把这片大地团圆到一起。

上古的传说自此开启,上苍特别赐予盘古,永远的安抚大地,让
大地充满着和平与祥和。

混沌的时代随着上古神灵盘古将大气拆开,告别混沌,迎来了繁华,大地也变得充满了生气,各种动植物出现了,太阳也升起,月亮
悬空,朝夕周而复始,季节变换,五行和清调,贯通了无尽的星辰,
这就是宇宙万物的开端。

说到这,才算是结束了上古神灵盘古将太极分成两份的伟大历史,古朴而充满诗意,如今的世界也源自此,因此盘古用神奇的斧头开创
了天地,也奠定了宇宙的天道,铸就了生命的发源。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原文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也没有地,到处黑洞洞的。

一个叫盘古的神,用斧子把黑暗砍成两半,上面的一半成了天,下面的一半成了地。

他担心黑暗再出现,就把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从此,大地有了光明和温暖。

盘古嘴里吐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喊出的声音变成了轰隆隆的雷。

他还变出江河湖海,森林和绿草。

盘古创造了天和地,世界变得丰富又美丽。

小学一年级语文《盘古开天地》教案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质疑导入1、(出示课文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画了什么?2、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3、这幅图里还藏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个古老而神奇的传说。

4、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质疑: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句子读不通顺怎么办?2、学生自由汇报。

师小结:老师为你们感到高兴,因为你们有了自己的朗读方法,说明你们会学习,相信你们经过努力一定能把这篇课文读正确、流利。

3、按照你们刚才说的方法自由读课文。

4、课文配乐朗读。

5、和老师赛读: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比一比,谁读得棒。

6、同桌互读,读得好,夸夸他;读不好,帮帮他。

(三)自主识字1、(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跑出来了,小朋友们还认识它们吗?2、指名读,带读,开火车读,口头组词。

3、摘果子游戏。

出示带果子(字卡)的果树图,一名学生上台摘“果子”,台下跟读,读正确后将“果子”贴树上,说明果子熟了。

4、请你和字卡说悄悄话,说出自己精彩的发现(从字音、字义、字形方面说一说)。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背景知识: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

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

盘古开天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

后乃有三皇。

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其后,南朝萧梁的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

《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伟大的英雄开辟了天地,他就是盘古.一起看看他的故事吧。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一】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伟大的英雄开辟了天地,他就是盘古。

盘古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

当他睁开眼睛,发现四周黑乎乎的,还很闷热,都快透但是气了。

他想站起来,但是空间太小,根本站不起来。

因此盘古抓起一把大斧头,用力一挥。

砰地一声,那些轻飘飘、透明的东西就向上飘,变成了天;那些沉甸甸、不透明的东西就向下沉,变成了地。

书名号之间用顿号吗盘古开辟了天地,十分高兴。

但是,他害怕天和地会重新合在一齐,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踩住地。

他每一天增高一丈,天就会增高一丈,地也会增厚一丈。

很久很久以后,盘古就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天和地也稳定了下来,不会重新合在一齐了。

这时候,盘古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巨大的身躯倒下了。

盘古死的时候,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子变成了星星,头和手脚变成了东南西北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河流,肌肉变成了土地,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银财宝,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声。

【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二】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综合素质评价我们伟大祖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

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此刻,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

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好处的故事。

其中有许多是有文字记载的。

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状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

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但是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

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

轻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

以后,天每一天高出一丈,地每一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一天长高了一丈。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盘古开天地》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希望有所帮助!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阅读训练题(节选)(一)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变成了()的雨露……1、在括号里面填上合适的词语。

2、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例:(隆隆)的雷声()的雨声()的雨声()的敲门声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4、你喜欢盘古吗?请用一两句话夸夸盘古。

5、你还读过哪些像《盘古开天地》这样深化故事呢?把故事名称写下来。

(二)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盘古开天地》课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
专门久专门久往常,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hùn)沌(dùn)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乌黑,就抡(lūn)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měng)劈(pī)过去。

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慢慢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huǎn)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z húo)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用劲蹬(dēng)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zhàng),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

如此不知过了多青年,天和地逐(zhú)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dǎo]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躯体发生了庞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zhī),变成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jī)肤,变成了辽(liáo)阔的大地;他的血(xùe)液(y è),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zōng)盘古,用他的整个躯体制造了漂亮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PPT课件

盘古开天地PPT课件

01
02
03
04
盘古倒下后,身体各部分分别 化作了不同的生命和事物
头部化为泰山,脚朝天,头发 化为草木
汗流浃背,形成江河湖海
声音变为雷鸣,眼睛化为太阳 和月亮
04 盘古开天地的艺术表现
盘古开天地的文学表现
古代文献记载
《山海经》、《楚辞》、《述异记》等古代文献中均有关于盘古开天地的记载, 这些文献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呈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壮丽景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情节
盘古的诞生
混沌宇宙中孕育了盘 古
天地分开后,盘古顶 天立地,撑开了天地
盘古沉睡了一万八千 年,醒来后用斧头劈 开了混沌
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挥舞斧头,将天地分开 盘古身体不断长高,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盘古最终耗尽全部力量,倒下后身体化为山川河流、日月星辰
盘古化生万物
地理环境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多高山、大 河、湖泊和海洋,地理环境多样 ,为神话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故事
01
02
03
盘古出世
描述盘古如何从混沌中诞 生,身躯巨大,顶天立地, 撑开天地。
创世历程
描述盘古如何用斧头和凿 子开天辟地,创造日月星 辰、山河大地等自然景观。
盘古献身
描述盘古如何为了创造世 界而献身,身体各部分化 作万物,如山脉、河流、 风雨等。
盘古的形象特征
身形巨大
肌肉发达
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通常被 描绘成身形极为巨大的形象,以突出 其神力无边的特点。
盘古作为创世神,其形象通常展现出 肌肉发达的特点,以强调其强大的力 量和无穷的体力。
龙首蛇身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个混沌的宇宙之中,他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突然醒了。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他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了。

只听一声巨响,一片黑暗的东西渐渐分散开了。

缓缓上升的东西,变成了天;慢慢下降的东西,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头顶着天,脚蹬着地。

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也随着天越长越高。

这样不知过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下来了。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

《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立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读好词,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利用“反义词”理解词语的方法。

3.初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一个方法——中心句。

4.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热爱五千年文化。

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深化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悟利用“反义词”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一、出示卡通人物,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或读过神话故事吗?说来听听。

(区分童话、科幻画、神话故事)看看这些卡通上的人物,你们认识他们吗?(出示卡通人物:、孙悟空、女娲。

)(设计意图:上课时出示孙吾空、女娲补天的卡通画,这些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神话故事的人物,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时,再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题,使学生一开始就处在一种轻松和主动的学习氛围中。

)师:他们都是神话故事里的人物。

在中国,在神话中,还有一位巨人被称作为人类的老祖宗,他就是——生:盘古。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8课,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注意盘字的笔顺。

先写点,再写横,在写点,一笔一划,把字写工整。

师:老师请一位做得最端正的同学来读课题。

(指生读课题,然后齐读。

)二、检查预习。

师:课前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邱老师相信文中的这些词语你也认识了。

读词(1.指名读火2.齐读3.火眼金睛快速读。

)肌肤四肢滋润辽阔逐渐缓缓一丈宇宙黑暗茂盛创造上升下降血液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师:血液的血在这里读四声,他还有一个读音读xie 流血的血。

师:知道一丈有多长?生:大概是一公里。

师:一丈大约有3.3米,咱们平时上课的教室的高度大约就是一丈。

(设计意图: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对一些词语可以借鉴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来解释。

如“一丈”。

同时积累一些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四字词语,如“开天辟地、顶天立地、生化万物。

)三、整体感知,提炼中心。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词送到课文中,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说读书要求再自由读课文。

(读书要求:1.读准确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2.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师:通过自己的预习,就能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

邱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字——棒!请一位同学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生:课文最后一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这一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内容,我们把它叫做这篇文章的中心句。

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画上横线,并在旁边注明中心句。

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提炼中心,这是一种读书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懂得把厚书读薄,同时也把握了故事是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师:是的,这句话概括了整个神话的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看到这句话,从中找出一个关键词?生:创造。

师:大家一起读(创造)师:“创造”是要求要会写的字,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创是左右结构,所以左侧的仓库的仓要写在竖中线的(左侧),先写撇,第二笔是长点,横折钩,竖弯钩,立刀旁写在竖中线的右侧,再写竖,竖钩,立刀旁要写的刚劲有力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

我们再来写造,造是什么结构,(半包围)先写里边的告,在写走之儿,捺有曲折才好看。

师: 同学们中国文字的魅力真大。

看看“创”用的是什么偏旁,为什么要用“立刀旁” “造”字为什么要用“走之底”?你知道什么叫创造吗?生: 创造需要工具。

生:要创造,必须要行动起来啊!师:是啊,原地不动,能创造吗?“创造”需要工具,需要力量,更需要行动!相信我们随着深入的学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的理解。

四、精读课文,在读中启动思维的发展。

师: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

围绕着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到了哪些问题?生1: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师:关于宇宙你还想了解些什么?)生2:宇宙之前是什么样子?生3:盘古创造宇宙之后又是什么样的?(师边板书)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文本。

先来了解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赶快从书上找到相关的语句。

(设计意图:深入学习课文的一个好办法,就是带着问题来读书。

”当学生找出中心句后,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提问题,接着梳生:盘古创造宇宙之前,宇宙是混沌一片的。

师:请同学们圈起这个好词。

(师板书:混沌)什么叫做混沌?生:非常乱。

师:眼前是什么样的?生:看不清。

师:给人的感觉呢?生:恐怖,害怕。

师:遇到不懂的词语,我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查字典。

我们看看字典上对混沌是怎么来理解的。

自己读一读(混沌1.我国传说中指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2.形容无知识的样子。

) 师:根据课文的内容,应该选择第几种解释?生:1。

师:是不是理解了混沌的意思了?生:理解了。

现在我们知道宇宙之前是混沌一片的了。

我们将继续关注这个词。

师:盘古在这混沌之中,一睡就是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醒了,他是怎样创造宇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生:2、3、4段。

师:自由读读第2自然段,这个自然段写了盘古干什么?生:写盘古把天地分开了。

师:读读这句。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师:什么叫“抡起”?为什么不用“拿”而用“抡”呢?(同学们做动作。

)生:大斧头很重要用“抡”,“抡”是为了更使劲把硬东西分开。

师:盘古会想,我一定要把硬东西劈开。

全班齐读句子。

师: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读:(区分“轻”“清”。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师: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看看这两句话里藏着几对近义词或反义词?生1:发现4对反义词。

生2:发现缓缓、慢慢是近义词。

师:用反义词把天和地分开了。

(分女男读)这就叫“混沌”我们也可以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师:把天地劈开,可用成语“开天辟地”。

(提示学生把成语写在第二段的旁边。

)(设计意图:第一步:体会“开天劈地”的艰难。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地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

”遵循这个指导思想,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抓住“抡斧猛劈”、“缓缓”、“慢慢”等词,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个性阅读,体验阅读,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再到感情读,层层递进,环环紧扣,使学生在品读中明白宇宙成形时天与地的不同,体会盘古开天劈地的艰难和决心。

)师: 一年过去了,盘古生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他是怎么做的?齐读第3自然段。

生: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一百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接)师:一万年,一百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生接)师:盘古的动作,用哪个成语语来概括。

生:顶天立地。

师:同学们也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理解,我们也把这个词积累下来,写在第三段的旁边。

(师板书:顶天立地。

)(设计意图:第二步:体会“顶天立地”的顽强。

这部分的教学,我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理解了“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也就是顶天立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角色体验,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最后是谈感受。

等学生对“顶天蹬地”有了切身体会后,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在一次次的朗读中,盘古顽强坚定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逐渐清晰,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师:盘古顶天立地,直到天地成形,他才累得倒了下去,盘古倒下去之后,他的创造之路停止了吗?请同学们默读第4自然段,看哪句话能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生: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盘古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带着这个问题把你读懂的内容告诉大家。

生:一一反馈。

师:你们觉得这些变化怎么样?(很神奇)师:这些变化的确很神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个在这神奇里的变化,边听边想,感觉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师读: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生想象洁白的云与飘动的风。

)师:(重点指导朗读)这一句用轻一点的语气读。

师:自由读读还有那些神奇的变化,把你看到的景象告诉大家。

生1:辽阔的大地。

……师: 做动作,什么叫奔流不息?师:你们现在知道盘古创造后的宇宙是怎么样了吧?(师板书:美丽)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美丽的画面。

老师读身体部位,你们接读。

师:仅仅有这些变化吗?因为我们发现了省略号的秘密,那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什么呢?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着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吧!出示:他的()变成了()的()。

(设计意图:想象创编学到第四自然段,我设计了“我是小小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想象写话:盘古的()变成了()的()。

这样,以读带写,以写促思,通过读写结合,盘古的精神将内化为学生的语言。

)(学生在本子上完成。

)师:盘古,他用自己的身体化成了宇宙万物,化成了所有一切的一切!(板书:身化万物)(设计意图:第三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书声”,我将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这段话语言生动,想象丰富,读来琅琅上口,我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有生默读、自由读、师生读读等,边读边谈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

有了前面的感情基础,再通过这段话的朗读和想象,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淋离尽致的体现,神话的特色也得到了彰显。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能干的小神话家,如果把这些变化加到书上,这省略号可以擦掉吗?生: 不能!因为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的省略,代表永远讲不完。

师:大家看,这就是盘古!他开天辟地、他顶天立地、他身化万物!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齐读最后自然段。

五、小结课文,升华感情。

师:面对这么一位坚持不懈的巨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生汇报(奉献精神,伟大等。

)(设计意图:激情说话为了使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我让学生根据课件提示“我想对盘古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给他们一个倾泻清感的渠道。

)师: 同学们,盘古虽然只是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但我们相信他那英勇、顽强、无私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家人听听,并搜集《夸父追日》、《嫦娥奔月》两个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18.盘古开天地前(混沌)开天辟地创造顶天立地后(美丽)化作万物伟大无私奉献(设计意图:本课板书设计紧紧围绕中心词“创造”而展开,把握了文章的梗概,突出了文章中心,精炼简洁,一目了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