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词两首《如梦令》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词两首《如梦令》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词两首《如梦令》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词两首《如梦令》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4题;共66分)

1. (4分)按拼音写汉字。

cháng jìchén zuìwù rùzhēng d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我能把字写漂亮。

rú mèng lìngǒ huājīng q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归路藕花争渡

4. (3分)写出近义词。

常记—________ 深处—________ 沉醉—________

5. (3分)写出反义词。

常记—________ 深处—________ 沉醉—________

6. (6分)比一比,再组词。

和 ________ 山________ 气 ________

秋 ________ 出________ 毛________

7. (5分)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常记溪亭日暮

②沉醉不知归路。

8. (10分)翻译下列句子。

(1)

常记溪亭日暮。

(2)

沉醉不知归路。

9. (12分)给下列生字换个部首变成新字再组词。

校________ ________ 琅________ ________

蜂________ ________ 汲________ ________

操________ ________ 瓣________ ________

10. (2分)根据诗词理解填空。

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做________。词的种类有________,如“如梦令”“渔歌子”。

11. (2分)文学常识填空。

李清照号________,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________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12. (2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如梦令》中“兴尽”的“兴”指的是兴奋。________

②《如梦令》这首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不知归路”。________

13. (4分)填空。

《如梦令》并非李清照的________,而是她________写成的,从词中________可以看出。交游的时间在夏季,从词中________可以看出。

14. (6分)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________词人________写的。词人回忆了________情景,因________误入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1题;共5分)

15. (5分)阅读诗句,回答问题。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写出赏析。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14题;共66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8、答案:略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14、答案:略

二、阅读题 (共1题;共5分)

15、答案: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同步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句子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了,全国人民怎么不激动万分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她哭泣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此刻,她会对丈夫和儿子说些什么呢?) 4.历史伟人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其思想和人格的不朽,而不是无证可考的坊间情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一个事实中怎么能够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呢?(变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日葵在阳光下生长。(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南电视台倾力打造的《爸爸去哪儿》掀起了一股荧屏亲子节目播放的热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子。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海岸炮兵击落了敌人的许多飞机和坦克。(修改病句)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和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为便于复习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改革中要求重视课堂教学环节,要求教师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奉行“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词两首《渔歌子》同步练习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词两首《渔歌子》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题 1.按拼音写汉字。 bái lù ruò lì suō yī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斜风 细雨 试卷第 1 页共 1 页

箬笠 蓑衣 3.多音字组词。 塞sài________ sè________ 绿lǜ________ lù________ 4.形近字组词。 蓑________ 露________ 塞________ 衰________ 鹭________ 赛________ 5.填入适当的词 茂密的________ 低陷的________ 高耸的________ 庞大的________ 美丽的________ 丰富的________ 6.选词填空 辽阔宽阔广阔 ①南沙群岛位于我国________的南海。 ②牛羊在________的草原上嬉戏玩耍。 ③汽车在________的马路上奔驰。 7.根据诗句理解填空。 《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________,朔造了________,赞美________,抒发了作者________。 8.根据诗文《渔歌子》内容填空 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 青箬笠,绿蓑衣,________。 9.修改病句 ①全校的师生和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②同学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③朝霞被天空映红了。 10.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①箬笠 ②蓑衣 11.扩句。 ①星星眨着眼睛。 ②队员们泣不成声。 12.缩句。 ①工人们在节日里仍然坚持劳动。 ②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上升。 13.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不好好学习,怎能取得好成绩呢? ②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蔡颖画的吗? ③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二、阅读题 14.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试卷第 1 页共 1 页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夹竹桃》同步练习C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9课《夹竹桃》同步练习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86分) 1. (8分)写出下列各国的国花。 中国——________ 韩国——________ 日本——________ 朝鲜——________ 德国——________ 荷兰——________ 美国——________ 法国——________ 2. (4分)拼音我最棒。 ①平时你们qī fù________小稻秧,现在该轮到你们dǎo méi________了。 ②一颗杂草jǐng jué________地抬起头,看了看天空说:“不对呀,大qíng tiān________怎么会下雨呢?”。 3. (6分)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丁________ ________ 每________ ________ 兑________ ________ 4.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喊声 ②逼问 5.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融洽宛如景象 6. (3分)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夹竹桃参差模糊 7. (2分)下列加横线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A . 夹竹桃夹心夹层夹板夹袄 B . 更换变更更加更新更快 C . 活佛佛像佛珠仿佛大佛 D . 感觉触觉听觉觉得视觉 8. (3分)写出近义词。 喜欢—________ 模糊—________ 特别—________ 9. (3分)写出反义词。 模糊—________ 冷清—________ 可贵—________ 10. (4分)形近字组词。 性________ 桃________ 姓________ 挑________ 11. (1分)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________

部编人教版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 1.北京的春节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 yuè tōng xiāo jiān duàn guāng jǐng ( ) ()()()()( ) rán fàng zhǎn lǎn jié rán bù tóng zhāng dēng jié cǎi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 腊()然()较()伴() 宵()摊()筝()眨() 销()滩()挣()泛()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 ()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 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 2.旬年时月周日季 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 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ē 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多,为的是突出 2 腊八粥 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1.本文的作者原名沈岳焕,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説《》《》、散文集《》等。 2.给多音字注音。 (1)蕃蕃咽()喉肿痛,什么食物都难以下咽( )。 (2)球场遇到劲()敌,反倒使他干劲( )更足了。 (3)他圈( )十亩地作为牧场,准备用来圈()养牛群。 (4)塞()外并不闭塞()。 3.看拼音写汉字。 (1)我最喜欢吃糖炒lì( )子。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 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 住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表达效 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能抓住 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积极主动积累语言。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 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生的修改习作 的能力。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言, 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 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 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 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和习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语言习惯和习作的 能力 教学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2、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 课时安排:1、第一组………………………………………….13课时 2、第二组………………………………………….10课时 3、第三组………………………………………….11课时 4、第四组………………………………………….11课时 5、第五且………………………………………….11课时 6、第六组…………………………………………..7课时 7、总复习………………………………………….40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解读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解 读 为了更好地领悟和用好新教材,现就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的编写框架、主要特点作一些说明,并提出教学实施建议。 一、编写框架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编写框架仍按“两根柱子”,“一条龙”的体系编排,分为“习惯”、“课文”、“习作”、“练习”、“学和做”五大块。 “习惯”部分仍被安排在开篇,体安排了两个学习内容,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是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在编排上仍旧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材之首,但其训练则应渗透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之中,“反复抓,抓反复”,务求形成“习惯”。“课文”部分,编排了7个单元,由24篇课文组成。整册教材的选文,从体裁上看,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诗歌;从主题上分,有民族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有人生哲理方面的,有热爱自然方面的,有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总体上看,本册阅读教材无论是课文的选择和编排,还是思考练习题的设置,体现了课标规定的第三学段教学目标的要求,体现了“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的教材编写特色,实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典范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 “习作”7篇,每个单元安排1篇。要求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 “练习”7个,每个单元安排1个。每个练习分成“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诵读与欣赏”或“诵读与感悟”)、“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等几个板块。 “学和做”仍作为全册教材的压轴内容,本册“学和做”安排的内容为“我的成长册”,并与单元七融为一体,环环相扣。 二、编写特点 1、采用主题单元组合 教材安排上大体上围绕某个主题组织3—4篇课文成为一个单元,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语言文字的基础训练。全册课本安排了7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壮丽山河”,第二单元为“正义必胜”,第三单元为“诗文精粹”,第四单元为“探索发现”,第五单元为“感悟人生”,第六单元为“咏物抒情”,第七单元为“师恩难忘”。这种主题单元的组合方式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内部各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放大空间语文学习 根据新课改所提倡“语文教学应当向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及新课标提出的“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的精神,本册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 为了落实《课标》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在本册的第3单元,安排了“我读书我快乐”的栏目,在学完《三打白骨精》课文后就趁热打铁,给学生推荐了《西游记》这部名著。另课本还结合相关课文,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同步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 一、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páo xiào shēn yín fèi huàshā yǎxiōng yǒng péng pài bào yuàn yōng dài yōu lǜzāo gāo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狂奔.(bēn bèn)折.(zhé shé)回来吞没.(méi mò) 雨像泼,像倒.(dǎo dào)狞.(nìng níng)笑乱哄.(hōng hǒng)哄瞪.(dēng dèng)眼疯了似.(shì sì)的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络(_________)捶(_________)凿(_________)焚(_________) 洛(_________)锤(_________)函(_________)烫(_________) 四、补全词语,并选其中一个造句。 (____)(____)有词忘乎(____)(____)(____)(____)眈眈 (____)(____)一粟(____)(____)不安(____)(____)一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无论……都……如果……就……即使……也……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1.(_____)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_____),我们(_____)有缺点, (_____)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挫折(_____)高不可攀的险峰,(_____)我们前进的动力! 3.(_____)我们面临很多困难,(_____)大家的精神状态都非常好。 4.我们(_____)取得多大的成绩,(_____)不能骄傲。 5.父爱是一堵厚墙,让你的人生之旅(_____)风雨兼程,(_____)能安然无恙。 六、按要求写句子。 1.写一句描写大自然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小精灵怎会不爱我们祖国的宝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怎么也忘不了发生在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母亲生养了我。我的母亲教给我做人的道理。(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仿写句子)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蝴蝶为我舞蹈,小草向我_____,鲜花对我_______。6.同学们能办到的事,我也一定能办到。(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 ,被微风吹散了,如___________,被初阳 ___________了。 2.《匆匆》是一篇_______,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文章紧紧围绕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题(人教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nuo yi zhēng rong kū wěi zhuān xīn zhi zhi ( ) ( ) ( ) ( ) duan lian yōu yǎ fǔ he yǔ zhong xīn chang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挪( ) 蒸( ) 秧( ) 萎( ) 娜( ) 丞( ) 映( ) 委( ) 番( ) 锻( ) 雅( ) 勃( ) 翻( ) 缎( ) 难( ) 脖( ) 三、选择下列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画“radic;”:(6分) 教诲(huǐ hui) 附和 (he he) 薄弱(bo bao) 喧哗(hua hua) 刹那间(cha sha) 旋转(zhuan zhuǎn) 四、选词填空。(5分) 玩赏欣赏观赏 1、春节期间,爸爸带我到中山公园( )了在这里举行的全市花卉展览。 2、叔叔送给我一张巴西国家队对中国国家队的足球

赛票,使我有幸坐在工人体育场的看台上( )到一场高水平的精彩球赛,真是太开心了。 3、我正在( )一部会自动转向的玩具小汽车,妈妈叫我都没有听见。 陈列罗列 1、光( )事实是不行的,必须加以研究分析。 2、博物馆里( )着许多出土文物。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radic;”,错误的画“times;”:(8分)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为“离开”的意思。( ) 2、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的词语是“意味深长”。( ) 3、“弈”用音序查字法,应查“y”,读音为“ yi ”,是“下棋”的意思。( ) 4、《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青玄的散文,文章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 六、按要求,理解句子。(6分)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2、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从中你感受了什么?)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词两首《如梦令》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词两首《如梦令》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4题;共66分) 1. (4分)按拼音写汉字。 cháng jìchén zuìwù rùzhēng d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我能把字写漂亮。 rú mèng lìngǒ huājīng q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醉归路藕花争渡 4. (3分)写出近义词。 常记—________ 深处—________ 沉醉—________ 5. (3分)写出反义词。 常记—________ 深处—________ 沉醉—________ 6. (6分)比一比,再组词。 和 ________ 山________ 气 ________ 秋 ________ 出________ 毛________

7. (5分)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常记溪亭日暮 ②沉醉不知归路。 8. (10分)翻译下列句子。 (1) 常记溪亭日暮。 (2) 沉醉不知归路。 9. (12分)给下列生字换个部首变成新字再组词。 校________ ________ 琅________ ________ 蜂________ ________ 汲________ ________ 操________ ________ 瓣________ ________ 10. (2分)根据诗词理解填空。 词是我国古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因此又叫做________。词的种类有________,如“如梦令”“渔歌子”。 11. (2分)文学常识填空。 李清照号________,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________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12. (2分)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如梦令》中“兴尽”的“兴”指的是兴奋。________ ②《如梦令》这首词中与“误入”互为照应的是“不知归路”。________ 13. (4分)填空。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三亚落日 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课时同步练习-2三亚落日(2)附答案 轻松做做 一、细读课文深感悟。 1.课文第2自然段从三亚景物的________美、________美、________美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浓浓的热带风情。 2.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象,抒发了对________的热爱,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美。 二、课内语段阅读。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1.在作者眼里,三亚落日像什么呢?请用下面的句式完成填空。 三亚落日一会儿像(),一会儿像(),一会儿像( )。 2.在下列词语中,( )写出了三亚落日的动作敏捷、姿势优美;( )写出了三亚落日的顽皮可爱。 A.不敢眨眼B.瞪大双眼C.轻快、敏捷的弹跳D.向人们道了“再见”E.生怕 3.作者在写景的同时,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请你抄写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品词析句祖国就在心中。 1.根据拼音填字词。 爸爸是个诗人,这次他去luò yáng( ) 采风了,参观了牡丹园,还访问了花农伯伯。了解到当地的人们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不再犹豫páng huáng (),手里捧着金fàn w?n ( )就该抓住发展的机遇,把花卉事业做大做强!爸爸高兴地和我说这次真是"踏花归来马蹄香,不日看遍故都花!" 2.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更好地把握句子的含义。请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死去元知万事空。() (2)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3)却看妻子愁何在。() (4)老张的妻子年迈多病。() (5)青春作伴好还乡。() (6)你要趁着大好青春多学知识。() 3.朱自清在文中感慨时光的流逝。我们该抓紧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下面是一些惜时的名言,请你补充,再写出一句与之相关的名言。 少年易学老难成,。 勿谓寸阴短,。 ,白了头,空悲切! ,不弃功于寸阴。 ,。 4.《匆匆》中用了大量的修辞,你辨得清吗?请判断下面的语句用了那种修辞。自己选择一句进行仿写。 (1)蜜蜂在花丛中跳起欢快的舞蹈,呼朋引伴,好不热闹。() (2)那种亡国的伤痛似千斤巨石压的他终日难以喘息。() (3)诗歌的魅力在于唤醒你内心的激情,散文的精彩在于呼应你心灵的回声,小说的神韵在于延伸你生活的憧憬,短信的妙趣在于提醒你:有人牵挂是一种幸福。() (4)太阳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热的人都躲到大树下。() (5)祖国啊!母亲!我该如何报答您!() 二、回顾课文倾听诗人爱国心声 1.玲玲在学习《示儿》一诗后,问:既然诗人已知"万事空"就是把世间万事看开了,该与他没关系了。可为什么还要"但悲"呢?你来帮她回答吧! 2.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写家人喜悦之情的诗句 是, 。 这首诗中杜甫高兴的主要原因是() A.从此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B.可以一家人会故乡了。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有全文更好)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辨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盘盂(y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第二课:《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 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 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子的 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全部答案

1.我们爱你啊,祖国同步练习答案 【同步练习】 一、硕果屋脊春梅开拓银装素裹浓妆淡抹波澜壮阔天工巧夺洋溢着盎然的春意 1. 装妆装打扮、修饰妆化妆 2. 春意盎然 3. 鬼斧神工 二、1. 银装素裹 2. 波澜壮阔 3. 浓妆淡抹 三、1. 汗流浃背 2. 秋高气爽 3. 持之以恒 四、1. 将“那本书”替换为“《女生日记》”或“《红瓦》” 2. 将“他”替换为“马林”或“王励勤” 3. 删去“和阳光” 【拓展提高】 五、1. 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民族伟大强调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2. 清奇俊秀浓妆淡抹云雾飘渺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六、(一) 1. 这节诗歌突出了祖国幅员辽阔的特点,是从东西时差、南北迥异的角度来写这个特点的 2. 这节诗的最后一句自然地点明题意,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二) 1. 作者之所以有这样矛盾的想法,是因为那段历史是中国的屈辱史,它充满血腥,所以作者才“不愿说”。但那又是年轻的祖国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是不能忽略的,作者又“想说”。 2. 排比气势豪迈富有节奏感,便于抒情 2.郑成功同步练习答案 【同步练习】 一、残酷奴役庞大风帆蔽日 二、慨霸望诡分载 载隅妙慷慨激昂喜出望外载歌载舞神机妙算横行霸道阴谋诡计 惊恐万分负隅顽抗 三、 1. 严明示例: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2. 整肃示例:教室里呈现出严肃的气氛。 3. 改善示例:学习方法有待改进。

四、最后一节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永远”一词不可删。因为它突出了人民永远铭记郑成功的巨大贡献。您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我们永远会铭记您的精神。 五、第一个双引号改成书名号;“片”改为“篇”;删去“写的”;删去“使”;“悲伤”改为“悲惨”。 六、(写拟人句)如:阳光轻柔地拥抱大海。黄昏悄悄来到村庄。春天亲切地抚摩着小鸭。月光静静地驻足在树梢。 【拓展提高】 八、 (一) 1. L 丨 A 2. 说话时情绪激动,精神振奋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决心很大 (二) 2. (1)独树一帜(自成一家)(2)妙趣横生 3. 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兰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动” 4. 私自开仓救济百姓而被罢官。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穷人。 5. 才华横溢妙手丹青刚正不阿心地善良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同步练习答案 【同步练习】 一、 1. (1)A (2)B (3)D (4)C 2. (1)A (2)C 3. (1)D (2)B 二、欺凌雾霭弥漫特地呐喊忧愤勉励悲愤欲绝 三、 1. 如果……就…… 2. 无论……都…… 3. 尽管……还是…… 4. 不仅……还……因而 四、3 6 2 7 5 4 1 五、1. 病危将死的时候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 2. 至死也要回到祖国的热烈之情 3. 以“肖邦的故事”为题缺少新意,而以“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为题能够突出肖邦时刻惦念着祖国,至死不忘祖国的这种崇高的爱国情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样命题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及答案【优质】

2020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同步练习 1.北京的春节 一、看拼音,写词语。 gēng xīn biān pào làyuètōng xiāo jiān duàn guāng jǐng ( ) ()()()()( ) rán fàng zhǎn lǎn jiérán bùtóng zhāng dēng jiécǎi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醋()燃()饺()拌() 腊()然()较()伴() 宵()摊()筝()眨() 销()滩()挣()泛()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腊八粥()新衣()庙会()毛驴 ()醋大蒜()年画()爆竹()灯笼 四、请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元宵节除夕重阳节清明节春节元旦中秋节 2.旬年时月周日季 3.自然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今天是元宵节,()今天的北京特别热闹。 2.()孩子们要放鞭炮,()要过春节了。 3.()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4.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5.北京()是城市,()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过得分外热闹。 二、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ēnɡzhè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ji ējié)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pù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zhuàn chuán)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2.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 各形各色(ABAC) 3.找出文中表示“全部、都”意思的词语: 4.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 5.“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请你联系上下文,想想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元宵是“又一个高潮”? 6. 作者在这段话中着力描写灯的多,多,为的是突出 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一、更新鞭炮腊月通宵间断光景燃放展览截然不同张灯结彩 二、醋(米醋)燃(燃烧)饺(饺子)拌(搅拌) 腊(腊月)然(然后)较(比较)伴(伙伴)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1、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电子课文 学弈(yì)[1] 弈秋[2],通国[3]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4]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i)弈秋之为听[5];一人虽听之[6],一心以为有鸿鹄(hú)[7]将至,思援[8]弓缴(zhu ?)[9]而射之。虽与之[10]俱[11]学,弗(fú)[12]若之矣(yǐ)[13]。为[14]是其[15]智弗若与(yú)?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16]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7],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18]日始出时去[19]人近,而日中[20]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21]日中则如盘盂(yú)[22],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23],及其日中如探汤[24],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25]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26]多知[27]乎?”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弈:下棋。 2、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3、通国:全国。 4、诲:教导。 5、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6、之:指弈秋的教导。 7、鸿鹄:天鹅。 8、援:引,拉。 9、缴: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10、之:他,指前一个人。 11、俱:一起。 12、弗:不。 13、矣:了。 14、为:因为。 15、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6、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17、辩斗:辩论,争论。 18、以:认为。 19、去:离。 20、日中:正午。 21、及:到。 22、盘盂:盛物的器皿。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课内阅读。 穷人(节选)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熬”是生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部,再查(______)画。“熬”是忍受的意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文的意思,给下列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严肃——(______)忧虑——(______)一动不动——(______)3.用“____”画出描写渔夫神情的词语,用“”画出描写渔夫动作的词语。 4.“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下渔夫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会对桑娜夫妇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桥(节选)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所表达的意思是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 2.“一片白茫茫的世界”是怎样的景象?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话,使其与上下文意思连贯。 3.“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浪头没有把他吞没,他有可能会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于《桥》一课的写作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B.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 C.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5.文章以“桥”为题目,说说你对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 一元钱,两份暖 每天早上,女孩都来他的窗口买一元钱的煎包。 可能看出,女孩的家境不太好,穿的衣服虽然很干净,但都很旧了,料子也差。按那时的物价,一元钱可以买六个煎包。每次,他还是会刻意地挑选个头大一点的,小心地放入纸袋里给女孩。 春天的时候,物价上涨了。算来算去,他决定将煎包的价格定在一元钱四个。来买早点的人挤在他的小店窗口,并没有谁因为涨钱提出质疑。 女孩来了,他先是愣了一下,忽然一把将放在窗口的纸板拿了回来,然后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6.北京的春节 我会写翡翠逛街熬粥鞭炮杂拌初旬腊八蒜 我会填 1.截然不同 2.万象更新 3.张灯结彩 我会查 tōng 辶③ jié戈① 我知道农历一月一日农历一月十五日农历五月五日公历四月五日农历八月十五日农历九月九日 我会补 1.不是而是 2.虽可是而且 3.即使 精彩回读 1.词: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好处:避免词语重复造成的句子呆板僵硬,可使句子生动准确。 2.《红楼梦》: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水浒传》:林冲宋江武松 3.喜欢。“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快乐幸福。 4.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跟进阅读 1.(1)列举内容的省略 (2)列举内容的省略 (3)解释说明 3.时间顺序。除夕和大年初一写的很详细,而过年的准备工作和初二及初二以后的日子简写。这样可以直接详细的表现春节的热闹情形。 7.藏戏

我会选 xiào ē yì lái shì hōng 我会写 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 2.我看了杂技表演。 3.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 精彩回读 1. déér zhòng 2.指用具体的事物或用夸大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或思想感情。比如,藏戏中用白色代表纯洁,戴白色面具的是善者、好人,这是象征;用半黑半白的面具表现两面三刀的性格则是夸张 跟进阅读 1.泼水节 2.醉得迷迷糊糊的。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 8.各具特色的居民 我会选 chóng hāng yuè miè qīn pā 我会写 1.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2.树满寨花满园 3.绿绿的凤尾竹遮天盖地 4.清风徐来花果飘香 我会填 1.列数字 2.举例子引用 精彩回读 1.残败现代参差 2.荒僻宏大腐蚀 3.平安无事,没有受到疾病或灾难的损害。 4.从“他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到“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跟进阅读 1.huái cī záo qì chù 2.(1)奇异古色古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要求背诵的有全文更好) 第一课:《文言文两则》 1、《学奕》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就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两小儿辨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盘盂(y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 第二课:《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就是,聪明的, 您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就是有人偷了她们 罢: 那就是谁?又藏在何处呢?就是她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呢? 我不知道她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就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 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 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她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就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 觉察她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她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她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 睁开眼与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就是新来的 日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