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59351

合集下载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二)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活动的本质在于养成生命主体纯粹而积极的情趣、奋发而有为的精神和高雅而致远的气度,所谓“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完成的正是这样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美育任务。

然而,在社会转型和持续开放的过程中,美育观念则暴露出某些偏颇和消极倾向,一些美育实践表现出技术化、狭隘化或表面化等问题。

对于美育而言,应以其滋养主体生命崇高的人生理想。

这里涉及人的基本审美价值判断小而言之,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高尚、优雅的审美判断;大而言之,是对超越现实功利的长远的审美理想、对创造幸福、和谐、刚健有为的生活境界的一种美丽梦想的审美认知。

后者尤其需要培育国民卓越的审美理想,激发其对中国未来美好愿景的创造激情,否则,何谈一个民族精神生活应当具有的高贵、卓越品质?回望20世纪,历史的残酷和惨烈与袅袅升腾的崇高美,巧妙地融合在民族理想之中;今天,以“崇高感”为核心的审美理想,依然应当是置身于和平与现代化建设中的人们发奋进取、积极建树的精神世界的亮丽灵魂,改革征途中跋山涉水的突破与创新很大程度源自崇高灵魂对理想境界的前瞻。

想象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吝,而通过美育练就审美主体的诗性想象力,则是美育的重要目标。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需要超越安然生活形态的诗性想象力。

这种诗性想象力,对国民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与各种人生价值的达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孵化作用。

尤其在当前,我们亟待摆脱学科教学中将求知与求美割裂开来的“唯知”主义倾向和技术主义的刻板训练对诗性想象力的束缚。

将求知与求美机械割裂开来的“唯知”主义倾向,抽空了教育本应具备的审美内涵,降低了人文学科本应具有的促进生命全面、圆融、和谐发展的积极能量,无助于审美主体想象力的健康生长。

实然的知识及其体系固然重要,但是比对单一知识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审美主体对意象的“玩味”和“浸润”。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论气节》中提到“家家愿意收容”,所谓“望门投止”的是A. 东汉党人B. 宋朝大学生C. 明代东林党D. 东晋陶渊明2.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这里的“幽谷”喻指A .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农家3. 王安石以“盘庚之迁”的事例驳斥司马光责备他A. 侵官B. 生事C. 拒谏D. 致谤4. 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是A. 卫懿公B. 羊祜C. 林逋D. 嵇绍5. 《廉颇蔺相如列传》情节的顺序应是A. 完璧归赵、将相和、渑池之会B. 将相和、完璧归赵、渑池之会C.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D. 渑池之会、将相和、完璧归赵6. 《沁园春·雪》所说“唐宗宋祖”,“唐宗”指A. 李渊B. 李世民C. 李隆基D. 李治7. 下列叠字中用来表示声响的是A. 皎皎B. 札札C. 纤纤D. 盈盈8.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作者是A 韩愈 .B. 贾岛 C. 苏轼 D. 欧阳修9.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孟子面对面驳斥的是A. 许行B. 陈良C. 陈相D. 陈辛10. 《桥的运动》中用尾生守约的故事来说明桥的固定性,这里的说明方法是A. 定义法B. 诠释法C. 比较法D. 引用法11. “我们这一所细菌大饭店,一开门便是切菜间”,“切菜间”指A. 胃B. 口腔C. 小肠D. 大肠12. 记述菊花故事的《黄英》的作者是A. 苏东坡B. 范成大C. 刘克庄D. 蒲松龄13. 下列文章中以事件为叙述线索的是A. 《狱中杂记》B. 《北京的春节》C. 《毛颖传》D. 《哭小弟》14. 《蝜蝂传》第一部分的表达方式是A. 叙述描写B. 夹叙夹议C. 抒情D. 议论15. 下列诗句中,在写景中通过暗示手法书写人情的是A. 捣衣砧上拂还来B. 滟滟随波千万里C. 汀上白沙看不见D. 斜月沉沉藏海雾16. “鲁迅譬喻过,从干荔枝的味道,是没法推想鲜荔枝的风味的”,文中借此表示A. 需要丰富的直接的生活知识B. 需要丰富的间接的生活知识C. 需要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的水平D. 需要高超的表达技巧17.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所说“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是赞美A. 子贡B. 孔子C. 子夏D. 曾子18. 发表《文学改良刍议》的“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者是A. 鲁迅B. 郭沫若C. 胡适D. 徐志摩19. 下列文章中,以人的叙述为线索的是A. 《狱中杂记》B. 《北京的春节》C. 《廉颇蔺相如列传》D. 《哭小弟》20. 《迢迢牵牛星》中写道,虽然“盈盈一水间”,但是A. 脉脉不得语B. 相去复几许C. 河汉清且浅D. 皎皎河汉女二、多项选择体(每题2分,共10分)21. 下列作品中,为老舍所作的有A. 《倪焕之》B. 《骆驼祥子》C. 《茶馆》D. 《月牙儿》E. 《春蚕》22. 下列孔子语录,对道德修养提出要求的是A.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B.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C.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E.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 《追悼志摩》主要通过说理来抒情写人,表现在A. 反复阐发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理想B. 一再引用志摩自己的诗篇C. 反复肯定他不为挫折、失败和苦痛而低头的精神D. 多方驳难人们对志摩的不公正的批评E. 为志摩的行为辩护24. 陶渊明《归园田居》中表现仕途束缚、官场险恶的词语有A. 尘网B. 羁鸟C. 桃李D. 池鱼E. 樊笼25. “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下列词语含有联想意义的有A. 一川烟水B. 依依墟里烟C. 杨柳万条烟D. 烟光凝而暮山紫E. 蓝田日暖玉生烟三、词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26. 简能而任之简能:27. 这些渺渺茫茫无稽之谈无稽之谈:28. 决负约不偿城负约:29. 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奇羡:30.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质其首:四、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古代诗人里对菊花最有兴趣的当然是晋代的陶渊明。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共12套,附参考答案与页码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共12套,附参考答案与页码

大学语文标准预测试卷(一)(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的“寡人”是指 ( B )P1A.楚庄王 B.梁惠王 C.秦穆公 D.齐桓公2.曾激烈批判“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这一黑暗现实的人是(A)(P5) A.庄子B.孔子 C.老子D.孟子3.在《咬文嚼字》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句话最好改为 ( B )(P27) A.你是无耻的文人 B.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C.你是既无骨气又无耻的文人D.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4.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 )P45A.罗素 B.爱因斯坦 C.胡适 D.裴多菲5.揭示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是 ( C )P50A.归纳 B.演绎 C.论证 D.比较6.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B )P57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7.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A )P67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8.下面用借为人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是( B )P80A.《冯谖客孟尝君》 B.《种树郭橐驼传》 C.《张中丞传后叙》 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9.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C )P100 A.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 B.名妓闲僧,浅斟低唱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10.《蒹葭》这首诗中追寻者的心情主要是( A )P156A.执著惆怅 B.欣喜雀跃 C.忧伤痛苦 D.平静自然11.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C )P104A.夸张手法抒情B.比喻手法抒情 C.象征手法抒情D.借代手法抒晴12.重兴香市中的武术班,技艺比往昔香市的杂耍( A )P109A.高明得多,票价极低B.高明得多,票价很高 C.低劣得多,票价极低 D.低劣得多,票价极高13.散文《纪念傅雷》的行文线索是( B )P119A.笑 B.怒 C.悲 D.哭14.《哭小弟》中写了小弟周围同志对他逝世的悲哀与怀念,抄录了他们赞扬小弟的信,这种表现小弟忘我工作精神的描写主要属于 ( A )P126A.侧面描写 B.心理描写 C.正面描写 D.细节描写15.在《我与地坛》中,看到“我”在园子里,就悄悄转身离去的人是( C )P139A.作者的父亲 B.作者的奶奶 C.作者的母亲 D.作者的姐姐16.诗歌《陌上桑》中,在写罗敷的美貌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B )P165A.正面描写的方法B.侧面烘托的方法 C.语言描写的方法D.心理描写的方法17.诗歌《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 A )P170A.吕尚和伊尹 B.吕不韦和伊尹 C.吕尚和百里奚 D.管仲和伊尹18.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的诗歌是( D )P184A.《陌上桑》 B.《秋兴八首》(其一) C.《长恨歌》 D.《早雁》19.《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怀念( A )P192A.妻子 B.母亲 C.姐姐 D.小妹20.小说《断魂枪》中,个性争强好胜,庸俗自私的人物是( C )P246A.沙子龙 B.孙老者 C.王三胜 D.小顺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展开论述的问题有(AE)P3A.“民不加多”B.“兵不加多”C.“粮不加多” D.如何使“粮加多” E.如何使“民加多”22.以对话方式展开来写的文章有( CD )(P5\84)A.《垓下之围》B.《五代史伶官传序》C.《前赤壁赋》D.《秋水》 E.《论毅力》23.在《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 ABC)P67A.霸王别姬 B.乌江自刎 C.东城快战 D.败走彭城 E.鸿门宴2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述的正面人物主要有(ABC )P69A.张巡 B.南霁云C.许远 D.史思明 E.贺兰25.在文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文章( ACD)P302\305\306A.《寡人之于国也》 B.《咬文嚼字》C.《冯援客孟尝君》 D.《种树郭橐驼传》 E.《再别康桥》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P7人处一焉:人只是万物中的一类。

西电网院入学考试大学语文

西电网院入学考试大学语文

西电网院入学考试大学语文第一篇:西电网院入学考试大学语文【大学语文】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一1、单项选择题(1)、《拣麦穗》的作者是()A.张洁B.巴金C.沈从文D.史铁生答案: A(2)、《毛颖传》的作者是()A.司马迁 B.韩愈 C.柳宗元 D.张岱答案: B(3)、《统筹方法平话引子》的作者是()A.钱学森 B.竺可桢 C.华罗庚 D.茅以升答案: C(4)、《我与地坛》的作者是()A.史铁生 B.巴金 C.沈从文 D.张洁答案: A(5)、《望海潮江南形胜》的作者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答案:B(6)、《归园田居》的作者是()A.无名氏B.陶渊明C.王昌龄D.张若虚答案:B(7)、《乌衣巷》的作者是()A.孟郊B.刘禹锡C.白居易D.杜牧答案:B(8)、《游子吟》的作者是()A.孟郊 B.刘禹锡 C.白居易 D.杜牧答案: A(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作者是()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答案: A(10)、《朋党论》的作者是()A.王安石 B.苏轼 C.欧阳修D.韩愈答案: C(11)、《夜雨寄北》的作者是()A.李商隐B.刘禹锡C.白居易D.杜牧答案: A(1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作者是()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辛弃疾答案: D(13)、《秋夜》的作者是()A.胡适 B.巴金 C.沈从文 D.老舍答案:B(14)、《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A.无名氏B.陶渊明C.王昌龄D.张若虚答案: D(1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答案: C(16)、《迢迢牵牛星》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 D.七言绝句答案: A(17)、《茶馆》的作者是()A.胡适 B.巴金 C.沈从文 D.老舍答案:D(18)、《咬文嚼字》一文属于()A.杂文B.文艺专论C.社论D.文艺评论答案: B(19)、《论气节》一文对什么人提出一种新的气节观()A.少年人 B.青年人 C.中年人 D.老年人答案: B(20)、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的是()A.司马迁B.方苞C.柳宗元 D.张岱答案: C(21)、《送元二使安西》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 D.七言绝句答案: D(22)、《送元二使安西》的题材是()A.思妇诗B.田园诗C.五言律诗D.七言绝句答案: C(3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文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C.边塞诗 D.送别诗答案: D(23)、《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是一篇()A.杂文 B.演讲稿 C.文艺评论 D.文艺专论答案: C(24)、哪一部作品不属于《激流三部曲》()A.家 B.春 C.雨 D.秋答案: C(25)、《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叙述人称是()A.第二人称B.第一人称 C.第三人称D.第一、三人称答案:C(26)、《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一文所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完全归纳法C.不完全归纳法D.演绎法答案: B(2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史记B.汉书C.左传D.战国策答案:A(28)、《散文创作谈》主要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 B.排比 C.拟人 D.夸张答案:A(29)、高士其是现当代著名的()A.核物理学家B.物理学家C.科普作家 D.化学家答案: C(30)、王蒙是当代著名的()A.散文家 B.戏曲家 C.诗人 D.小说家答案: D(31)、《狱中杂记》的叙述人称是()A.第二人称 B.第一人称 C.第三人称D.第一、三人称答案:B(32)、《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 B.七言古诗()A.类比法B.归纳法C.演绎法D.对比法答案: D(34)、竺可桢是现代著名的()A.核物理学家B.地理学家C.数学家 D.化学家答案: B(35)、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的作者是()A.余秋雨B.张洁C.史铁生 D.宗璞答案: B(36)、属于追悼性写人散文的是()A.《秋夜》B.《追悼志摩》C.《拣麦穗》D.《箱子岩》答案: B(37)、《白丝翎羽丹砂顶》的结构是()A.总___分___总B.总___分 C.分___总 D.并列答案: C(38)、谁号“青莲居士”()A.王维 B.李白 C.白居易 D.苏轼答案:B(39)、属于豪放词的代表词人是()A.柳永 B.李煜 C.李清照 D.辛弃疾答案: D(40)、李白号()A.青莲居士 B.香山居士 C.东坡居士 D.稼轩答案:A(4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A.《游子吟》B.《送元二使安西》C.《江南春》D.《赋得古原草送别》答案: A(4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出自()A.《乌衣巷》B.《送元二使安西》C.《江南春》D.《赋得古原草送别》答案: A(43)、《哭小弟》是一篇()A.记事散文 B.写人散文 C.人物传记D.寓言性的传记文答案: B(44)、杜牧生活的朝代是()A.初唐 B.晚唐 C.盛唐 D.中唐答案: B(45)、议论文是以什么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A.议论 B.叙述 C.说明 D.抒情答案: A(46)、王维字()A.摩诘 B.太白 C.子美 D.乐天答案: A(47)、陆游号()单项选择题(1)、《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A.钱学森B.竺可桢C.华罗庚D.茅以升答案: B(2)、《出塞》的作者是()A.无名氏B.陶渊明C.王昌龄D.张若虚答案: C(3)、《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A.孟郊B.刘禹锡C.白居易D.杜牧答案: C(4)、《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的作者是()A.叶圣陶B.贾祖璋C.杨宪益D.高士其答案: D(5)、《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的作者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答案: D(6)、《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A.王维B.李白C.杜甫D.张继答案: AA.青莲居士B.放翁C.东坡居士D.稼轩答案: B(48)、辛弃疾号()A.青莲居士 B.香山居士 C.东坡居士 D.稼轩答案: D(49)、《散文创作谈》把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文学形式比喻成()A.丰碑 B.王座 C.高山 D.河流答案: D(50)、郭沫若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太阳社D.未名社答案: B【大学语文】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二(7)、《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是()A.王安石B.欧阳修C.苏轼D.魏征答案: A(8)、《追悼志摩》的作者是()A.胡适B.巴金C.沈从文D.老舍答案: A(9)、《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A.胡适B.巴金C.沈从文D.老舍答案: D(10)、《桥的运动》的作者是()A.钱学森B.竺可桢D.茅以升答案: D(11)、《柳敬亭说书》的作者是()A.司马迁B.韩愈C.柳宗元D.张岱答案: D(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拟物答案: A(13)、《骆驼祥子》的作者是()A.胡适B.巴金C.沈从文D.老舍答案: D(14)、《登金陵凤凰台》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答案: C(15)、《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文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设问B.比喻D.拟人答案: A(16)、《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七言绝句答案: B(17)、《乌衣巷》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七言绝句答案: D(18)、《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A.语录B.奏疏C.书信D.表答案: B(19)、《湘行散记》的作者是()A.胡适B.巴金C.沈从文D.老舍答案: C(20)、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A.司马迁B.方苞C.柳宗元答案: C(21)、《拣麦穗》的叙述人称是()A.第二人称B.第一人称C.第三人称D.第一、三人称答案: B(22)、叶圣陶是当代著名的()A.核物理学家B.物理学家C.教育家D.化学家答案: C(23)、属于当代著名女作家的是()A.余秋雨B.史铁生C.王蒙D.宗璞答案: D(24)、诗集《女神》的作者是()A.成仿吾B.艾青C.臧克家D.郭沫若答案: D(25)、《背影》是谁的散文集()A.巴金B.郁达夫C.冰心D.朱自清答案: D(26)、“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拟物答案: A(27)、属于“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是()A.王维B.李白C.王安石D.陆游答案: C(28)、《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排比C.夸张D.拟人答案: A(29)、《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一文认为怎样才算成才()A.成了研究生B.成了科学家C.在本职工作做出贡献D.成了工程师答案: C(30)、《北京的春节》是一篇()A.记事散文B.写人散文C.人物传记D.寓言性的传记文答案: A(31)、柳永生活的时代是()A.盛唐B.中唐C.北宋D.南宋答案: C(3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自()A.《枫桥夜泊》B.《送元二使安西》C.《江南春》D.《书愤》答案: D(33)、属于盛唐诗人的是()A.陶渊明B.王维C.白居易D.杜牧答案: B(34)、谁被称为“诗仙”()A.王维C.分___总B李白D.并列C.白居易答案: BD.陆游(43)、谁号“放翁”()答案: BA.王维(35)、《随想录》的作者是()B.陆游C.白居易B.巴金D.苏轼C.沈从文答案: BD.老舍(44)、《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作者是()答案: BA.司马迁(36)、属于中唐诗人的是()B.韩愈A.陶渊明C.柳宗元B.张继D.张岱C.白居易答案: AD.李商隐(45)、《登金陵凤凰台》的作者是()答案: CA.王维(37)、《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中,孟子批判的农家观点的代表B.李白人物是()C.杜甫A.庄子D.张继B.荀子答案: B(46)、《迢迢牵牛星》的作者是()D.许行A.无名氏答案: DB.陶渊明(38)、李煜生活的时代是()C.王昌龄A.盛唐D.张若虚B.南唐答案: AC.北宋(47)、《都江堰》的作者是()D.南宋A.余秋雨答案: BB.巴金(39)、谁倡导“新乐府运动”()C.沈从文A.王维D.老舍B杜甫答案: AC.白居易(48)、《蜀相》的作者是()D.陆游A.王维答案: CB.李白(40)、属于五代词人的是()C.杜甫A.李煜D.张继B.苏轼答案: CC.李清照(49)、《菊花》的作者是()D.辛弃疾A.叶圣陶答案: AB.贾祖璋(41)、属于山水田园诗人的是()C.杨宪益A.王维D.高士其B.高适答案: CC.李白(50)、属于“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是()D.杜甫A.王维答案: AB.李白(42)、《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的结构是()C.曾巩A.总___分___总D.陆游B.总___分答案: C【大学语文】入学考试模拟试题三单项选择题C.苏轼(1)、《答司马谏议书》的作者是()D.李清照A.王安石答案: BB.欧阳修(3)、《夜雨寄北》的作者是()C.苏轼A.李商隐D.魏征B.刘禹锡答案: AC.白居易(2)、《望海潮江南形胜》的作者是()D.杜牧A.李煜答案: AB.柳永(4)、《登金陵凤凰台》的作者是()A.王维B.李白C.杜甫D.张继答案: B(5)、《江南春》的作者是()A.孟郊B.刘禹锡C.白居易答案: D(6)、《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作者是()A.李煜B.柳永C.苏轼D.李清照答案: A(7)、《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一文的作者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庄子答案: C(8)、《柳敬亭说书》的作者是()A.司马迁B.韩愈C.柳宗元D.张岱答案: D(9)、《枫桥夜泊》的作者是()A.王维B.李白C.杜甫D.张继答案: D(10)、《我与地坛》的作者是()A.史铁生B.巴金C.沈从文D.张洁(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作者是()A.毛泽东B.刘少奇C.邓小平D.江泽民答案: C(12)、《乌衣巷》的作者是()A.孟郊B.刘禹锡C.白居易D.杜牧答案: B(13)、《都江堰》的作者是()A.余秋雨B.巴金C.沈从文D.老舍答案: A(14)、《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一文()A.以正面论述为主B.以驳论为主C.以寓言故事为主辅佐议论D.以陈述事实为主答案: B(15)、《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A.无名氏B.陶渊明C.王昌龄D.张若虚答案: D(16)、杨宪益是现代著名的()A.核物理学家B.物理学家C.翻译家D.化学家答案: C(17)、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是()A.司马迁B.韩愈C.柳宗元D.张岱答案: D(18)、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的作者是()A.余秋雨B.张洁C.史铁生D.宗璞答案: B(19)、《蜀相》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答案: C(20)、作品主要描写湘西地方风土人情的作家是()A.胡适B.巴金C.沈从文D.老舍答案: C(2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史记B.汉书C.左传D.战国策答案: A(22)、《科学的春天》是一篇()A.诗歌B.说明文C.议论文D.记叙文答案: C(23)、《乌衣巷》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七言绝句答案: D(24)、秦牧是中国当代著名的()A.美学家B.小说家C.戏剧家D.散文家答案: D(25)、《林家铺子》的作者是()A.茅盾B.巴金C.老舍D.秦牧答案: A(26)、《论气节》是一篇()A.杂文B.演讲稿C.文艺评论D.美学专论答案: B(27)、《归园田居》的题材是()A.思妇诗B.田园诗C.边塞诗D.送别诗答案: B(28)、欧阳修号()A.醉翁B.五柳先生C.香山居士D.半山答案: A(29)、《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A.语录B.奏疏C.书信D.表答案: B(30)、《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A.五言古诗B.七言古诗C.五言律诗D.七言绝句答案: B(31)、钱学森是当代著名的()A.核物理学家B.物理学家C.数学家D.化学家答案: A(3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夸张D.拟物答案: A(33)、孔子的思想核心是()A.仁B.无为C.法治D.兼爱和非攻答案: A(34)、《狱中杂记》的叙述人称是()A.第二人称B.第一人称C.第三人称D.第一、三人称答案: B(35)、《背影》是谁的散文集()A.巴金B.郁达夫C.冰心D.朱自清答案: D(36)、《散文创作谈》用珠串的线来比喻散文的()A.主题B.材料C.表现手段D.结构答案: A(37)、谁字“摩诘”()A.王维B.杜甫C.李白D.白居易答案: A(38)、《长恨歌》的作者是()A.王维B杜甫C.白居易D.陆游答案: C(39)、《论语十则》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拟人B.夸张C.借代D.比喻答案: D(40)、属于晚唐诗人的是()A.陶渊明B.王昌龄C.白居易答案: D(41)、《琵琶行》的作者是()A.王维B杜甫C.白居易D.陆游答案: C(4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出自()A.《枫桥夜泊》B.《送元二使安西》C.《书愤》D.《夜雨寄北》答案: C(43)、郭沫若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太阳社D.未名社答案: B(4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A.《枫桥夜泊》B.《送元二使安西》C.《江南春》D.《赋得古原草送别》答案: D(45)、属于山水田园诗人的是()A.王维B.高适C.李白答案: A(46)、王昌龄生活的朝代是()A.汉B.晋C.盛唐D.中唐答案: C(47)、《柳敬亭说书》是一篇()A.记事散文B.写人散文C.人物传记D.寓言性的传记文答案: B(48)、王维字()A.摩诘B.太白C.子美D.乐天答案: A(49)、《拣麦穗》是一篇()A.记事散文B.写人散文C.人物传记D.寓言性的传记文答案: A(50)、《追悼志摩》是一篇()A.记事散文B.写人散文C.人物传记D.寓言性的传记文第二篇:武汉理工大学入学考试本科大学语文答案本科大学语文答案1~5:BCBDA6~9:BDBD10.两个嫂子自私吝啬,而哥哥又和父亲一样老实木讷,家里的事作不了主,母亲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决定向两个哥哥求助的。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题座位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试卷代号:入学测试完整性测试通知上海开放大学2022大学入学考试中文测试(闭书)模拟测试2021年1月问题编号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为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上海凯达总分12分提醒每一位考生:诚信是一个人,诚信考验!为了维护考试的公平和公正,学校将严肃处理考场中的任何违规行为,直至开除学籍。

学校将保留考试中任何违规行为的记录。

请珍惜你的记录。

名字1。

在下面的单词中,错误的发音是()。

Ca.伶仃(dīng)b.戍(shù)守c.侥(xǐao)幸d.喝(hè)彩2.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是()。

ca、下属(胡)īb.一起变老(Xié)。

C.圈养(Qu)ān)D.干涸(Hé)。

3.在下列单词中,错误的单词是()。

Ba.万籁俱寂b.侍才放旷c.高谈阔论d.君子固穷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ba、沉默B.犹豫不决C.八卦D.徒劳分校、教学点5.话剧《雷雨》的作者是()。

aa、曹禺B.鲁迅C.沈从文D.周作人6。

《午夜》的作者是()。

B学生证号a.巴金b.茅盾c.曹禺d.鲁迅7.提倡古文运动,被苏轼誉为“八代文学衰落,道家灭亡”的唐代作家。

约李白B.李商隐C.韩愈D.刘宗元8.提倡“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主张新诗的形式也应格律化,并创作了《再别康桥》的“新月派”诗人是()。

ba、李金发,B.徐志摩,C.北道,D.冯志,9。

林冲“被迫去凉山”的故事来自()。

A.模拟试题试卷第1页,共8页a.《水浒传》b.《三国演义》c.《红楼梦》d.《西游记》10.“刘奶奶进大观园”的故事来自()。

AA。

《红楼梦》《三国演义》《外国儒学史》《聊斋志异》11。

这两首诗的作者是()。

文学士。

白居易B.龚自珍C.纳兰荣若D.王伟12.“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的作者是()。

大学语文入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入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入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怦然心动一愁莫展B. 叱咤风云风声鹤唳C. 风华正茂风声鹤戾D. 心旷神怡风声鹤唳答案:B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C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D. 经过老师耐心的教导,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答案:D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的是()A. 春天的景色B. 夏天的景色C. 秋天的景色D. 冬天的景色答案:C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A. 《诗经》B. 《尚书》C. 《左传》D. 《史记》答案:D7.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形容的是()A. 荷花B. 梅花C. 牡丹D. 菊花答案:A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A. 王之涣《登鹳雀楼》B. 杜甫《望岳》C. 李白《将进酒》D.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答案:B9.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A. 苏轼B. 辛弃疾C. 陆游D. 王安石答案:C10.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出自唐代诗人()A. 李白B. 杜甫C. 张继D. 王昌龄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______》。

答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答案:《静夜思》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______》。

答案:《无题》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______》。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模拟考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匾是雍正所书的故宫里的一块牌匾,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正确答案:C2、使闻一多产生最初的民主思想的学校是:A、北京艺术专科学校B、丹佛阿罗拉多大学C、北大D、清华正确答案:D3、重耳历史上称:A、晋献公B、晋文公C、晋襄公D、晋桓公正确答案:B4、诗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小谢”指:A、谢安B、谢灵运C、谢玄D、谢脁正确答案:D5、贾让是()末年水利家。

A、西汉B、东汉C、三国D、两晋正确答案:A6、傅玄称赞()是“天下之名巧”。

A、沈括B、徐溪C、马力D、马钧正确答案:D7、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尚书》B、《诗经》C、《大雅》D、《论语》正确答案:B8、中国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主张胡族向汉人学习的事件是:A、班超出使西域B、北魏孝文帝改革C、张骞出使西域D、忽必烈定鼎大都正确答案:B9、《迟桂花》中的女主人公是:A、翁则生B、莲C、桂花D、花正确答案:B10、马克斯·韦伯是()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A、意大利B、法国C、德国D、美国正确答案:C11、蔡元培在演说里共向学生提出了()件事。

A、6B、4C、5D、3正确答案:D12、《七月》反映的是()的历史。

A、商民族B、夏民族C、周民族D、原始社会正确答案:C13、慧能是从禅宗五祖()处得传衣钵。

A、弘忍B、神秀C、达摩D、道一正确答案:A14、刘以鬯是香港哪类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A、现代主义小说B、改革小说C、通俗小说D、现实主义小说正确答案:A15、爱伦堡认为意大利之美不仅在于它的博物馆和大自然的展现,根本上还和人有关,而()的变化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A、时代B、民族C、环境D、国家正确答案:A16、《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选自:A、《四海之内》B、《中国科学技术史》C、《联合论》D、《宗教与科学》正确答案:A17、马克斯·韦伯诠释现代性的关键词是:A、世界的理性化B、世界的全球化C、世界的理知化D、世界的趋同性正确答案:C18、将赵武灵王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的是:A、梁启超B、毛泽东C、康有为D、司马光正确答案:A19、以下不属于“疏”(“奏折”)这一文体的特点的是:A、说话细致周到B、语气委婉深切C、言辞激烈D、态度虔诚认真正确答案:C20、《新青年》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是:A、《敬告青年》B、《呐喊》C、《文学改良刍议》D、《文学革命论》正确答案:A21、在《封建论》所援引的朝代中,因实行郡县制而获得成功统治的是:A、周B、商C、汉D、秦正确答案:D22、《西铭》中提出的()主题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

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

入学测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杨衒之)为《》作的注,此书既是一部地理著作,也是一部散文佳作。

2.苏轼,字(子瞻/子由),号东坡居士,四川(成都/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意大利)剧作家。

4.《忆傅雷》的作者是(钱钟书/杨绛),他/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洗澡)等。

5.雨果,法国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

代表作有《》等。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15分)1.晋侯饮.赵盾酒2.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3.自非亭午..夜分,略无阙处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2.试简要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五、作文题(50分)以“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1.郦道元,水经2.子瞻,眉山3.英国,莎士比亚4.杨绛,洗澡5.浪漫,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饮:给酒喝。

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饮”。

2.且:将要。

3.亭午:正中午。

4.吊:慰问。

5.老:尊敬,赡养。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郦道元的《江水》主要描写了瞿塘峡、巫峡的开凿,巫山、巫峡的地理位置,新崩滩的形成,大巫山挺拔巍峨的气势,相关的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以及三峡两岸美丽如画的四季风光。

2.试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渔翁寒江独钓”与柳宗元政治遭遇及其傲岸不屈个性间的关系,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入学测试上海电视大学文科类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卷 A 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是(c )。

A .麾.下(hu ī)B .白头偕.老(xi é)C .圈.养(qu ān )D .干涸.(h é)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a )。

A .堪察 B .湍急 C .提防 D .粗犷 3. 《阿Q 正传》的作者是(b )。

A .茅盾B .鲁迅C .老舍D .周作人4. 曾组织“创造社”,出版有诗集《女神》、《星空》的现代作家是(d )。

A .沈从文 B .穆旦 C .朱自清 D .郭沫若5.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千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一“护官符”的口诀出自( a )。

A .《红楼梦》B .《三国演义》C .《儒林外史》D .《聊斋志异》 6.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的作者是(b )。

A .白居易B .杜甫C .苏轼D .王维7.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写的是( b )。

A.元宵节B.七夕节C.重阳节D.除夕8.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本届车展组委会竭尽全力协调安排,科学合理设置展位,努力提供更多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了解不同车型的多样化要求。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去三亚过春节,那儿有灿烂的阳光、温暖的海水、洁净的沙滩,再加上椰林、蓝天,一幅幅在北方冬天难以置信的美丽景色,令人留连忘返。

D.从1999年起,我国平均每年发射一艘飞船,既紧锣密鼓,又稳扎稳打,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攀登,没有出现重大挫折,没有走过弯路。

9.下列句子使用比喻不当的一项是(c )。

A.白杨树就像笔挺站着坚守岗位的哨兵。

B.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11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C.天空里横七竖八架着的电线,就像盛开的朵朵莲花。

D.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10.一位著名的歌唱演员在观众的热烈掌声中走上舞台,一不留神摔倒在舞台上,场上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如果你是那位演员,想要缓和气氛、调动观众的情绪,站起来后最不会说的一句话是(c )。

A.“刚才我为观众的热情而倾倒,下面我一定要努力演唱!”B.“观众们不必为我担心,我只是不小心滑倒了,没关系的”。

C.“真见鬼,我今天竟然莫名其妙地摔了一跤!”D.“真对不起,我刚才实在太激动了!”试卷第 2 页(共19页)二、阅读理解题(30分)老年是,请你相信我,一件好而愉快的事情。

这是真的,你被轻轻地挤下了戏台,但那时你却可以在前排得到一个很好的坐位去做看客,而且假如你已经好好地演过了你的戏,那么你也就很愿意坐下来看看了。

一切生活都变成没有以前那么紧张,却更柔软更温暖了。

你可以得到种种舒服,身体上的小小自由,你可以打着瞌睡听干燥的讲演,倦了可以早点去睡觉。

少年人对你都表示一种尊敬,这你知道实在是不敢当的。

各人都愿意来帮助你,似乎全世界都伸出一只好意的保护的手来。

你老了的时候生活并没有停住,他只发生一种很妙的变化罢了。

你仍旧爱着,不过你的爱不是那烧得鲜红的火炉似的,却是一个秋天太阳的柔美的光辉。

(《老年》英·哈理孙著周作人译)1、“你已经好好演过了你的戏”,“戏”指的是什么?(8分)“戏”指的是青年和中年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4分),所担当的生活的责任(4分)。

(意思对即可)2、作者对老年的态度是怎样的?(8分)作者对老年充满了一种柔和的喜悦感(4分),认为可以用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领略生活舞台的多姿多彩,享受柔美舒缓的生活(4分)。

(意思对即可)3、试就这段文字谈谈你对老年的看法。

(14分)(本题14分,无标准答案,学生如能就文章的观点展开并谈出自己的看法或是另有别解,视其道理圆融程度给分。

)三、作文(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

请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4行×16列试卷第 4 页(共19页)20行×16列20行×16列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题答案(A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CABDA BBCCC试卷第 6 页(共19页)二、阅读理解题(30分)1、“戏”指的是青年和中年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4分),所担当的生活的责任(4分)。

(意思对即可)2、作者对老年充满了一种柔和的喜悦感(4分),认为可以用一种旁观者的姿态来领略生活舞台的多姿多彩,享受柔美舒缓的生活(4分)。

(意思对即可)3、(本题14分,无标准答案,学生如能就文章的观点展开并谈出自己的看法或是另有别解,视其道理圆融程度给分。

)三、作文(40分)作文要求:能结合材料选择合适的角度,表述自己的感受、观点,内容具体、翔实,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评分标准:A类(36——40分)主题鲜明、内容充实、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巧妙、语言流畅。

B类(30——35)主题较为鲜明、内容较充实、中心明确、选材恰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C类(24——29)有主题、内容一般,中心一般、选材一般,结构合理、语言通顺。

D类(18——23)有主题、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一般、语句较为通顺。

E类(18分以下)无主题、内容空洞、选材不当、结构不合理、语句不通。

(错别字、字数不满酌情扣分)试卷代号:入学测试上海电视大学文科类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读音有误的是(c)。

A.一语中的.(d ì)B.阿.谀(ē)C.躯壳.(qiào)D.配给.制(jĭ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a )。

A.粗制烂造B.疾风劲草C.震耳欲聋D.目不暇接3、《子夜》的作者是(b )。

A.巴金B.茅盾C.曹禺D.鲁迅4、主编《新青年》杂志,同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的是(d )。

A.钱锺书B.冰心C.赵树理D.陈独秀5、“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b )。

A.《红楼梦》B.《三国演义》C.《儒林外史》D.《西游记》6、“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诗的作者是(c )。

A.王维B.李白C.白居易D.李商隐7、“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诗写的是(a )。

A.元宵节B.七夕节C.重阳节D.除夕8、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

A.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试卷第8 页(共19页)B.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

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9、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句子是(b)。

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在熊熊篝火旁歌舞狂欢的景象。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工作与兴趣爱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个人身上的创造力才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D.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10、一位自尊心极强的同事做错了某件事,你想建议他去道歉,最合适的说法是(d)A.这事你错了!该找人赔礼道歉去!B.这事你是确确实实做错了!还不去认错?C.这事你难道没做错吗?赶快去认错吧!D.这事我们也有不对,最好还是去向人家说清楚。

二、阅读理解题(30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节选自《匆匆》朱自清著)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效果?(6分)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3分),强化了所要表达的意思(3分)。

2、作者对时间的感受是怎样的?(10分)作者感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感叹日子从自己手中“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悄悄溜走(5分),因为自己在日子匆匆过去中没有做太多有意义的事情而感到惭愧和悲哀(5分)。

(意思对即可)3、试就这段文字谈谈你对时间的看法。

(14分)(本题14分,无标准答案,学生如能就文章的观点展开并谈出自己的看法或是另有别解,视其道理圆融程度给分。

)三、作文(40分)试卷第10 页(共19页)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

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4行×16列20行×16列试卷第12 页(共19页)大学语文入学测试模拟试题答案(B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CABDB CACBD二、阅读理解题(30分)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3分),强化了所要表达的意思(3分)。

2、作者感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感叹日子从自己手中“没有声音”、“没有影子”的悄悄溜走(5分),因为自己在日子匆匆过去中没有做太多有意义的事情而感到惭愧和悲哀(5分)。

(意思对即可)3、(本题14分,无标准答案,学生如能就文章的观点展开并谈出自己的看法或是另有别解,视其道理圆融程度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