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训队列教案军队内部版

合集下载

部队队列立正教案

部队队列立正教案

部队队列立正教案课题:部队队列立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执行部队队列立正的动作要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军队及其纪律的尊重和敬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部队队列立正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执行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幻灯片、音响设备。

2. 教学材料:部队队列立正的示范视频。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符合军旅氛围的音乐和视频,营造军事化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Step 2:呈现(10分钟)使用幻灯片呈现部队队列立正的动作要领,包括站立姿势、站立的标准、手部动作等。

同时,配合示范视频进行讲解和演示。

Step 3:实践(20分钟)1.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轮流练习站立姿势和手部动作。

教师在旁边指导和纠正。

2. 个别指导:对于执行不到位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训练,帮助他们正确掌握动作要领。

Step 4:巩固(10分钟)进行全班集体演练,教师指挥全班学生进行部队队列立正动作。

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细致观察,及时纠正。

Step 5:拓展(5分钟)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军队纪律对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有何帮助,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展示和讲解。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每天在家练习部队队列立正动作,并在下节课时继续进行展示和巩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部队队列立正的动作要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践环节中,通过轮流练习和全班集体演练,培养了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军事化的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部队队列教案

部队队列教案

部队队列教案教案标题:部队队列教案教案目标:1.了解部队队列的定义和重要性。

2.学习不同类型的部队队列。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纪律性。

教案步骤:引入:1.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部队队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学生对于部队队列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讲解:1.给学生提供部队队列的定义,并解释其重要性。

强调团队合作、纪律性以及在军事或其他组织中的实际应用。

2.介绍不同类型的部队队列,如直线队列、梯形队列、方阵队列等。

解释每种队列的特点和用途。

示范:1.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队列排列练习,如直线队列。

指导学生如何站立、保持直线、保持间距等。

2.示范其他类型的队列,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加深对队列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1.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尝试组织不同类型的队列。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队列,并在给定时间内完成队列排列。

2.观察和评价:观察学生的队列排列情况,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1.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部队队列的重要性和培养团队合作和纪律性的作用。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队列排列的技巧,如在学校集会、班级活动等场合。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军事基地或博物馆,了解更多关于部队队列的实际应用和历史背景。

2.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部队队列文化和传统,进行比较和交流。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在队列排列练习中的掌握程度。

2.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他们对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满意度。

教学资源:1.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部队队列。

2.参观当地军事基地或博物馆的安排和准备。

3.小组练习时可能需要的标志物或道具。

教案扩展:1.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引入更复杂的队列排列,如交叉队列、斜线队列等。

2.结合其他学科,如历史或地理,探讨不同文化中的队列排列传统和仪式。

军训队列动作教案

军训队列动作教案

军训队列动作教案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学们熟练掌握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为以后的服务打下扎实的基础。

内容:一、立正,稍息二、停止间转法三、行进与停止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个人体会分组练习小节讲评考核验收要求:1.严格遵守队列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2.训练中精神振作,姿态端正。

3.认真听讲,刻苦练习。

第一课:立正、稍息一、讲解示范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或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奏国歌和军歌的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应当自行立正。

口令:“立正”、“稍息”示范:示范立正、稍息(正、侧面各做一遍)边讲边做:听到立正的口令,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听到稍息的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体重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自行换腿。

二、要领归纳1.立正:1)脚尖分开60度,胸、颈、膝盖要挺住,头正、肩平、臂下垂,下颌小腹收回。

2)立正时要精神振奋,姿态端正,做到三挺,两收,一睁,一正,一用劲。

三挺:·挺膝:所谓挺膝即向后挺膝,膝盖后压腿挺直。

·挺胸:胸部自然挺出,两肩稍向后张。

·挺颈:颈部紧贴衣领,头有向上顶的感觉。

两收:·小腹微收,将腹中之气提到胸腹之间。

·下颌微收,颈部挺直。

一睁:两眼睁大,平视略高而黑眼仁位于眼眶中央。

一正:两脚的开度与身体的方向要正。

一用劲:腰部颈部要当用劲,使身体有稍向上挺的感觉。

2.稍息:快、稳、准。

即出脚快,上体稳,出脚到位要准。

3.报数:分为整齐报数和1至2报数1)整齐报数是指由排头到排尾逐个进行报数动作要领:听到整齐报数的口令时,头部向右转45度,然后报数,要求头部即转即归2)1至2报数是指队列中人员单、双数情况动作要领:头部向右转动45度,然后进行1至2的报数,队列只能听到1、2,1、24、向右看齐、向左看齐是队伍中最常见的整队方式动作要领:·当听到向右看齐的口令时,队列人员应头部转45度,身体迅速向右一排头看齐,脚下应用小步,看齐后呈立定姿式。

部队队列训练教案

部队队列训练教案

部队队列训练教案引言:部队队列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目的在于提高官兵的协同作战能力和战斗力。

本教案以部队队列训练为中心,通过详细介绍训练目标、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旨在帮助教官们更好地组织和指导队列训练。

一、训练目标部队队列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官兵掌握良好的队列动作、熟练的军事指令和协调的集体配合能力。

通过队列训练,促进官兵在战斗中的整体协同作战能力的提高,确保部队行动统一、有效,实现胜利的充分准备。

二、训练内容1. 队形整齐队形整齐是队列训练的基础,包括列队、纵队、横队等不同队形。

官兵应通过练习,准确掌握队形要求,保持整齐划一的队列排列。

2. 队列动作队列动作是队列训练的核心内容,包括步伐、转身、起立、跨越等各种动作。

官兵应熟练掌握队列动作,确保精准、统一、协调的队列步伐。

3. 军事指令军事指令是队列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口令、手势、旗语等形式。

官兵应具备迅速反应和准确理解指令的能力,确保指令的传达和执行无误。

三、训练方法1. 阶段性训练队列训练应根据官兵的基础和训练需求有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

从基础动作的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队列整合和应对复杂环境的训练。

2. 实地训练实地训练是队列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真实军事环境中,官兵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战场气氛和压力,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3. 反复演练队列训练要求官兵进行反复演练,通过持续训练,熟练掌握队列要求和各种动作,提高执行效率和协调能力。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队列训练中,安全至关重要。

官兵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训练过程的平稳进行。

2. 严格纪律队列训练必须严守纪律,官兵应服从指挥,按照要求进行动作和行进。

只有克服个体情绪,保持整体纪律,才能实现队列的整齐和协同作战的效果。

3. 激发士气队列训练应激发官兵的士气和斗志。

教官应充分发挥榜样作用,通过鼓励和表扬,激励官兵坚持训练,克服困难,提高训练效果。

五、总结通过部队队列训练,可有效提高官兵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军事素养。

军训用队列训练教案

军训用队列训练教案

一、教案简介二、训练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队列训练的基本要求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队列的基本动作和步伐。

三、训练内容1. 队列纪律2. 队列队形3. 步伐与步速4. 队列口令5. 队列动作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队列训练的基本要求和动作要领进行讲解。

2. 示范法:教师示范队列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评比法:教师对学生的队列训练进行评比,给予表扬或批评。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队列训练的基本要求和意义,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队列纪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队列纪律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队列训练的基本规则。

3. 队列队形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各种队列队形的变化和应用,让学生掌握队列队形的基本知识。

4. 步伐与步速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步伐和步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如何保持队列的整齐划一。

5. 队列口令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各种队列口令的发出方式和执行要求,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队列口令。

6. 队列动作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队列动作的要求和要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队列动作。

7. 分组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队列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8. 课堂小结(5分钟)9. 课后作业(自觉完成)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加强队列动作的练习。

10. 课后反馈(教师查看)教师查看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训练流程与组织1. 课堂导入(5分钟)2. 训练流程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队列训练的整体流程,包括集合、解散、队列行进、队列停止等。

3. 组织与实施(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组织队列训练,以及各项训练内容的实施方法。

4. 实战演练(20分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战演练,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5分钟)七、队列纪律与违规处理1. 队列纪律讲解(10分钟)教师深入讲解队列纪律的重要性,以及违反队列纪律的处理措施。

大学生军训队列教案军队内部版修订版

大学生军训队列教案军队内部版修订版

大学生军训队列教案军队内部版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批准人:XXX2011年8月25日队列教案作业准备1、清点人数、准备教材、器材;2、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队列条件:队列条令;训练教材、电教器材;室内、队列训练场。

内容:一、立正、跨立、稍息二、停止间转法三、行进、立定四、步法变换五、行进间转法六、脱帽、戴帽、夹帽七、蹲下、起立八、敬礼九、操枪(提枪、端枪)十、班基本队形十一、整齐、报数十二、集合、离散十三、出列、入列十四、行进与停止十五、方向变换方法:理论提示、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时间:30分钟地点:队列训练场标准:1了解队列基本常识,掌握动作基本要领,动作准确连贯,协调一致。

2、队列纪律严格,警容严整,姿态端正。

考核:实际作业。

考核8项内容,1、2、3、8、9项内容必考,其他考核内容临时确定。

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80%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作业实施第一节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一、立正、稍息、跨立(一)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按口令或自行立正。

口令:“立正”。

动作要领:听到“立正”的口令,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二)跨立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站立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动作要领:听到“跨立”的口令,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拇指和中指紧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成半握拳状,右手拇指贴于食指指尖和第一关节处,手心向后。

部队队列训练教学法教案

部队队列训练教学法教案

部队队列训练教学法教案1. 引言队列训练是部队训练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于提高部队的整体协同能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旨在介绍一种有效的部队队列训练教学法,以帮助教员们更好地开展队列训练工作。

2.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队列训练,学员应能够:•理解队列训练的重要性及意义;•掌握队列训练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培养良好的协同作战意识和组织能力。

3. 教学内容3.1 队列训练的定义队列训练是指通过规范化的编队和行进方式,使队列成员能够以整齐划一的队形迅速行进和转换方向,保持良好的战斗组织、协同配合和纪律性。

3.2 队列训练的重要性队列训练在军事行动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升部队整体战斗力:队列训练可以培养部队成员的纪律性和协同配合能力,提高整体战斗力。

•增强指挥和控制能力:队列训练有助于提高指挥员对部队的控制能力,加强指挥与部队之间的默契和理解。

•加强士气和集体荣誉感:队列训练能够增强部队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士气,增加战斗意愿和忍耐力。

3.3 队列训练的基本要求队列训练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确定队列编组:根据部队规模和任务需求确定队列编组方式,保证每个队员都在一个明确的位置上。

•统一步伐和节奏:确保队列成员的步伐和节奏一致,避免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步幅差异。

•保持队形稳定:队列成员在行进过程中要保持队形的整齐和稳定,确保不出现过大的队形变化。

•熟练转换方向:队列成员要能够迅速准确地完成转换方向的指令,保证整个队列的动作协调一致。

3.4 队列训练的教学方法针对队列训练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通过讲解队列训练的概念、要求和技巧,让学员对队列训练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示范演示:通过教员的示范演示,让学员们能够直观地了解队列训练的正确姿势和动作。

•反复练习:通过反复练习,逐渐培养学员们的队列训练意识和技能,帮助他们熟练掌握队列训练的要求和技巧。

4. 教学步骤4.1 教学准备•确定训练场地和时间;•准备训练所需的器材和道具;•分配教员和学员的角色和任务。

大学生军训队列教案军队内部版

大学生军训队列教案军队内部版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队列动作,包括立正、稍息、跨立、停止间转法、行进与立定等。

2. 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一、队列基本动作1. 立正2. 稍息3. 跨立4. 停止间转法5. 行进与立定二、队列训练注意事项1. 讲解队列动作的意义和作用。

2. 强调队列训练的纪律性,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训练规定。

3. 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动作要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跑步、跳绳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2. 分组进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二、队列基本动作训练1. 立正- 讲解立正的动作要领,包括身体姿态、头部位置、双脚并拢等。

- 学生跟随教官进行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巩固动作。

2. 稍息- 讲解稍息的动作要领,包括身体姿态、头部位置、双脚位置等。

- 学生跟随教官进行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巩固动作。

3. 跨立- 讲解跨立的动作要领,包括身体姿态、头部位置、双脚位置等。

- 学生跟随教官进行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巩固动作。

4. 停止间转法- 讲解停止间转法的动作要领,包括转体、脚步移动等。

- 学生跟随教官进行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巩固动作。

5. 行进与立定- 讲解行进与立定的动作要领,包括步伐、手臂摆动等。

- 学生跟随教官进行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之处。

-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巩固动作。

三、队列训练注意事项1. 强调队列训练的纪律性,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训练规定。

2. 讲解队列训练的意义和作用,提高学生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组织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队列基本动作。

2. 学生进行集体练习,巩固动作。

二、队列训练提高1. 组织学生进行更高难度的队列训练,如变换队形、跑步变换队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准人:XXX2011年8月25日队列教案作业准备1、清点人数、准备教材、器材;2、宣布作业提要。

课目:队列条件:队列条令;训练教材、电教器材;室内、队列训练场。

内容:一、立正、跨立、稍息二、停止间转法三、行进、立定四、步法变换五、行进间转法六、脱帽、戴帽、夹帽七、蹲下、起立八、敬礼九、操枪(提枪、端枪)十、班基本队形十一、整齐、报数十二、集合、离散十三、出列、入列十四、行进与停止十五、方向变换方法:理论提示、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时间:30分钟地点:队列训练场标准:1了解队列基本常识,掌握动作基本要领,动作准确连贯,协调一致。

2、队列纪律严格,警容严整,姿态端正。

考核:实际作业。

考核8项内容,1、2、3、8、9项内容必考,其他考核内容临时确定。

依据标准制定评分细则,正确率90%以上为优秀,80%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及格,否则为不及格。

作业实施第一节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一、立正、稍息、跨立(一)立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按口令或自行立正。

口令:“立正”。

动作要领:听到“立正”的口令,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二)跨立跨立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站立等场合,可与立正互换。

口令:“跨立”。

动作要领:听到“跨立”的口令,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

两手后背,左手拇指和中指紧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成半握拳状,右手拇指贴于食指指尖和第一关节处,手心向后。

携枪时不背手。

(三)稍息稍息是队列动作中一种休息和调整姿势的动作。

口令:“稍息”。

动作要领:听到“稍息”的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携枪(筒、炮)时,携带的方法不变,其余动作同徒手。

稍息过久,可自行换脚。

二、停止间转法停止间转法是停止间(原地)变换方向的方法。

分为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需要时也可半面向右(左)转。

(一)向右(左)转口令:“向右(左)——转”。

动作要领:听到“向右(左)转”的口令,以右(左)脚跟为轴,右脚和左(右)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和脚协调一致向右(左)转90度,体重落在右(左)脚,左(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左)脚,成立正姿势。

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二)向后转口令:“向后——转”动作要领:听到“向后转”的口令,按向右转的要领向后转180度。

转动时,动作要快,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三)半面向右(左)转口令:“半面向右(左)——转”动作要领:听到“半面向右(左)转”的口令,按向右(左)转的要领转45度。

转动时,要注意掌握好转动的角度,不要过大或过小。

三、行进与立定行进的基本步法分为齐步、正步和跑步,辅助步法分为便步、踏步和移步。

(一)齐步与立定齐步是军人行进的常用步法,一般用于队列的整齐行进。

口令:“齐步——走”;“立——定”动作要领: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约75厘米,按照先脚跟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着夏季作训服时与第四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与第五衣扣同高),离身体约25厘米;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6——122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约50厘米,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齐步行进要求姿态端正,臂腿协调,摆臂自然大方,定型定位,步速、步幅准确。

(二)正步与立定正步主要用于分列式和其它礼节性场合。

口令:“正步——走”;“立——定”。

动作要领: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着冬季作训服时,约与第四衣扣同高)离身体约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

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听到“立——定”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约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三)跑步与立定跑步主要用于快速行进。

口令:“跑步——走”;“立——定”。

动作要领:听到“跑步”的预令时,两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贴于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关节上),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

听到“走”的动令后,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行进速度第分钟170—180步。

听到“立定”的口令,再跑两步,然后左脚向前大半步(两拳收于腰际,停止摆动)着地,右脚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跃出去,前脚掌着地,在整个跑步过程中,都不能全脚掌着地;立定时,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四)踏步与立定踏步分齐步踏步与跑步踏步两种,主要用于调整步伐,以保持队形的整齐。

停止间口令:“踏步——走”;“立——定”。

行进间口令:“踏步”;“立——定”。

动作要领:停止间听到“踏步——走”;或行进间听到“踏步”的口令,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或跑步摆臂的要领摆动。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踏一步,左臂在前,右脚靠拢左脚,原地成立正姿势。

跑步的踏步,继续踏两步,再立定。

踏步是原地的动作,应注意不要来回移动位置;上体要保持正直,不要左右扭动。

持枪(炮)立定时,在右脚靠拢左脚后,迅速将托底钣(座钣)轻轻着地。

其余要领同徒手。

(五)便步便步用于行军、操练后恢复体力及其它场合。

口令:“便步——走”。

动作要领:用适当的步速、步幅行进,两臂自然摆动,上体保持良好姿态。

(六)移步移步用于调整队列位置(限于5步以内应用)。

1、右(左)跨步口令:“右(左)跨X步——走”。

动作要领:上体保持正直,每跨一步并脚一次,其步幅约与肩同宽,跨到指定步数停止。

2、向前或后退口令:“向前X步——走”;“后退X步——走”。

动作要领:向前移步时,应按单数步要领进行(双数步变为单数步)。

向前一步时用正步,不摆臂;向前三至五步时,按照齐步的动作要领进行。

向后退步时,从左脚开始,每退一步靠脚一次,不摆臂,退到指定步数停止。

四、步法变换步法变换通常在步法交替转换过程中运用,是步法转换过程中的衔接。

步法变换,均从左脚开始。

动作要领:齐步、正步互换,听到口令,右脚继续走一步,即换正步或者齐步行进。

齐步换跑步,听到预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听到动令,即换跑步行进。

齐步换踏步,听到口令,即换踏步。

跑步换齐步,听到口令,继续跑两步,然后换齐步行进。

跑步换踏步,听到口令,继续跑两步,然后换踏步。

踏步换齐步或者跑步,听到“前进”的口令,继续踏两步,再换齐步或者跑步行进。

五、行进间转法(一)齐步、跑步向右(左)转口令:“向右(左)转——走”。

动作要领:听到“向右(左)转——走”的口令,左(右)脚向前半步(跑步时,继续跑两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左)约45度。

身体向右(左)转90度时,左(右)脚不转动,同时出右(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二)齐步、跑步向后转口令:“向后转——走”。

动作要领:听到“向后转——走”的口令,左脚向右脚前迈出约半步(跑步时,继续跑两步、再向前半步),脚尖向右约45度,以两脚的前脚掌为轴,向后转180度,出左脚按原步法向新方向行进。

转动时,保持行进的节奏,两臂自然摆动,不得外张;两腿自然挺直,上体保持正直。

六、坐下、蹲下、起立蹲下与起立口令:“蹲下”;“起立”。

动作要领:听到“蹲下”的口令,右脚后退半步,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右脚跟上(膝盖不着地),两腿分开约60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两膝上,上体保持正直。

蹲下过久,可自行换脚。

持枪时,右手移握护木(冲锋枪、81式自动步枪、40火箭筒和60迫击炮的携带的方法不变),左手指自然并拢,放在左膝上。

听到“起立”的口令,全身协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势。

或者成持枪(炮)、肩枪(筒)立正姿势。

迫击炮架炮、轻机枪架枪和40火箭筒架筒时,起立后取炮、枪、筒。

七、脱帽、戴帽、夹帽(一)脱帽口令“脱帽”。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双手迅速抬起捏帽檐或帽前端两侧,将帽取下,取捷径置于左小臂上,帽徽向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无檐帽扶前端中央处),拇指至于帽檐内侧弯曲抵紧帽墙,小臂略成水平,右手放下。

需要夹帽时,双手捏帽檐或帽前端两侧,将帽取下,取捷径夹于左腋下,左臂自然伸直,左手握帽墙,左手拇指弯曲握于手指内帽圈接线处,帽徽向前,帽顶向左。

(二)戴帽口令:“戴帽”。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双手捏帽檐或帽前端两侧,取捷径将帽迅速戴正。

脱、戴帽时,头要保持正直,不得晃动;双手的上抬和下放应从正前方上下运动。

八、操枪操枪是指士兵携带枪支的动作和方法。

就81式自动步枪、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而言,通常分为持枪、肩枪、挂枪、背枪、提枪、提端枪互换和枪放下。

(一)持枪、肩枪互换口令:“肩枪”;“持枪”。

动作要领:听到“肩枪”的口令后,右手将枪向前送出,枪口与肩同高,枪面向上,左手接握护木(枪托贴于右胯),右手移握枪颈,左手反抓护木,两手协力将枪倒置于胸前,弹匣向右,右手移握背带(拇指由内顶住),两手协力将枪送上右肩,成肩枪立正姿势。

听到“持枪”的口令后,右手(虎口向下)移握护木,将背带从肩头脱下(右臂略直,枪身45度,枪面向上),左手接握准星座附近,枪身垂直,枪面向后,右手移握准星座附近(左手在上),左手将背带挑起拉直,由右手拇指在内压住,余指并拢在外将枪握住,托底钣在右脚外侧全部(81式自动步枪托前踵)着地,托后踵同脚尖并齐,左手放下成持枪立正姿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