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四大建筑大师
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人类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最初的简陋的石屋,到如今的摩天大楼,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对空间和形式的探索。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有四位杰出的建筑师被誉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他们分别是勒·柯布西耶、米斯·凡·德罗、法兰克·劳埃德·赖特和托马斯·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瑞士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天才之一。
他提出了"五点建筑"理论,即:自由立面、开放的平面、自由的纵深、水平窗和绿化屋顶,这一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柯布西耶以简约、现代的风格为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品包括法国马赛的热那亚人图书馆和印度昌迪加尔的政府总部。
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是德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追求极简洁的形式和空间,注重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本质性。
凡·德罗的作品以玻璃和钢的运用为特点,营造出现代感十足、开放明亮的空间。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德国柏林的冯·德·劳恩大厦和美国芝加哥的西湖别墅。
法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信奉"有机建筑"的理念,即建筑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赖特设计的建筑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坎贝尔住宅和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些建筑都以其独特、流畅的造型和大胆的结构著称。
托马斯·简(Thomas Jahn)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师中的巨星。
简擅长利用现代建筑的语言,创造出简洁、几何、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
四位建筑大师

四位建筑大师分别是:1.密斯·凡·德罗,德国现代大师,现代建筑的发起人,提倡“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2.赖特,美国被评为第一别墅的流水别墅就是他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草原住宅、日本帝国大厦(已被拆除)等优秀作品3.勒·柯布西耶,法国著名现代大师,提出新建筑的5个特点。
著有名著1923 《走向新建筑》,宣扬建筑是居住机器4.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学校包豪斯(Bauhaus)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
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
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
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四大现代建筑师

3.密斯-凡德罗(AMERICAN) 世界顶级建筑师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密斯·范·德·罗的代表作品,建成于1929年,博览会结束后该馆也随之拆除,其存在时间不足半年,但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一直持续着。密斯认为,当代博览会不应再具有富丽堂皇和竞市角遂功能的设计思想,应该跨进文化领域的哲学园地,建筑本身就是展品的主体。密斯·范·德·罗在这里实现了他的技术与文化融合的理想。在密斯看来,建筑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这座德国馆建立在一个基座之上,主厅有8根金属柱子,上面是薄薄的一片屋顶。大理石和玻璃构成的墙板也是简单光洁的薄片,它们纵横交错,布置灵活,形成既分割又连通,既简单又复杂的空间序列;室内室外也互相穿插贯通,没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间。整个建筑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然而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搭配异常考究,比例推敲精当,使整个建筑物显出高贵、雅致、生动、鲜亮的品质,向人们展示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建筑艺术质量。展馆对20世纪建筑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影响,也使密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受注目的现代建筑师。
2勒柯布西耶 世界顶级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总是被误认为有法国血统,实际上他出生于瑞士一个制表业者家庭。他少年时也曾学过制表,但后来在老师的劝说下从事建筑。1908年到曾先后在巴黎著名建筑师贝瑞和柏林著名建筑师贝伦斯处工作过。贝瑞因较早运用钢筋混凝土而著名,贝伦斯以设计新颖的工业建筑而著名,他们对勒·柯布西耶后来的建筑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勒·柯布西耶没有受过正规的学院派建筑的教育,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受到当时建筑界和美术界的新思潮影响,这决定了他从一开始就走上新建筑的道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4.弗兰克-劳-赖特世界顶级建筑师
四大建筑设计师及设计理念

四大建筑设计师及设计理念四大建筑设计师分别是安德烈·勒庞、列奥·冯·克伦、米斯·凡·德罗和弗兰克·劳埃德·赖特。
安德烈·勒庞(André Le Nôtre)是法国著名的园林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主要集中在对园林空间的布局和构造上。
勒庞认为,园林设计需要将自然和人工元素相结合,通过精确的测量和规划来创建和谐的景观。
他注重线条的布局和纵深感的表现,同时运用对称和比例来创造均衡和美感。
勒庞的设计作品强调对观赏者的引导,让人们可以有秩序地欣赏和体验园林中的美景。
列奥·冯·克伦(Leo von Klenze)是德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他追求古典主义建筑的复兴。
克伦的设计理念在于重视建筑的整体性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他的建筑作品常常融入城市历史和文化中,通过统一的比例和对称感来营造永恒和稳定的氛围。
克伦认为建筑应该服务于社会和公共利益,他致力于城市的美化和文化场所的建设,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
米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他在设计中追求形式简洁、功能明确和材料的真实性。
凡·德罗强调“少即是多”,他相信建筑应该回归到本质,摒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和繁琐。
他的设计注重线条和平面的几何结构,通过玻璃和钢结构的运用来创造开放和通透的空间。
凡·德罗倡导现代建筑的纯粹和功能主义,他的作品对于后来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有着深远的影响。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他的设计理念主要集中在对自然和人居环境的关注上。
赖特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相融合,建筑师应该根据场地条件和环境特点来设计。
他注重与自然环境的亲和性,通过运用自然材料、开放式平面和流线型的空间来创造舒适和自然的居住环境。
四大现在建筑大师doc

赖特、密斯、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是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格罗皮乌斯: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统一,艺术与技术结合。
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设计讲究充分采光、通风、空间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
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确定的最小极限。
赖特:崇尚自然地建筑观;属于美国的建筑文化;活泼有机的建筑;技术为艺术服务;表现材料的本性;连续运动空间;有特性和诗意的形式。
柯布西耶:底层架空住;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横向长窗。
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比较皇家园林:皇帝及其家属,拥有无上的权威和财富。
供悠游憩息、听政、生活。
规模宏大,以真山真水的地貌为基础。
依自然地形,布局方式多样。
艺术性格趋于华丽富贵。
私家园林:官僚兼地主,有较高文化修养。
供悠游、雅集、读书、居住。
规模较小,人工气息强。
大多以水池为中心,四周散布厅堂轩馆亭廊,配山水石木。
园林风格清雅脱俗,建筑色彩淡雅,建筑形象变化多端,屋角高跷。
造园的根本观念和手法上是一致的。
比较一下中国.日本以及西方古典园林的风格特征。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四大建筑大师

四大建筑大师世界上众多建筑的诞生离不开建筑师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但在众多建筑师中,有四位杰出的建筑大师,他们的作品被誉为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世界建筑的发展和演变。
他们分别是法国的勒·柯布西耶、美国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巴西的奥斯卡·尼·马耳他和中国的贝聿铭。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被誉为现代建筑之父,他的作品代表了功能主义建筑风格。
他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建筑应当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利益。
他的代表作有法国马赛的不居住公寓、印度昌迪加尔的国会大厦等。
勒·柯布西耶的作品以简洁的几何形状和开放式的空间布局而著名,他的理念对当代建筑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美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
他主张“有机建筑”,即建筑应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入自然环境中。
赖特的作品常常采用大量的玻璃墙和自然材料,营造出与自然相融合的空间。
他的代表作有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威斯康星州波威洛基的坎宁安别墅等。
赖特对建筑创作的独特视角和对自然的敬畏感在当代建筑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影响。
奥斯卡·尼·马耳他(Oscar Niemeyer)是巴西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
他的作品具有流线形的特点,建筑曲线柔美、流畅,寓意着生命的力量和无限的创造力。
马耳他的代表作有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主教座堂、里约热内卢的尼特罗耶分校等。
他的建筑作品不仅在视觉上带给人们美感和震撼,也象征着巴西的现代化与进步。
贝聿铭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巨匠,他以他在中国设计和建造的世界级建筑而闻名。
他的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建筑理念,具有独特的审美和艺术价值。
贝聿铭的代表作包括北京的国家大剧院、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
他致力于在设计中融入环境和历史背景,让建筑成为城市的地标和人们心灵的寄托。
四位建筑大师的作品不仅代表了他们个人的风格和艺术追求,更展示了建筑艺术的多元性和无穷魅力。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柯布西耶一生设计的作品过百项,代表作品也较
多,右图是后人较为熟知的作品。包括:朗 香教堂、萨伏伊别墅、瑞士学生公寓等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 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长变形,怪诞神秘, 如岩石般稳重的几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 朗香教堂建成之时,即获得世界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它表现了柯 布西耶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的驾驭体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法古斯工厂办公楼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西柏林国际住宅展览会
1957年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必须有一种崭新的设计观念 来影响德国的建筑界,否则 任何一个建筑师都无法实现 他心中的 理想,他只有模仿 那些已经司空见惯的古旧的 东西。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1883年 出生在柏林 1903~1907年 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
立“协和建筑事务所”边从事教育边 进行建筑设计 1969年 去世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包豪斯工艺美术风格和建筑风格的特点
注重满足实用功能 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
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
活多样
二十世纪世界著名四大建筑师
四大现代建筑师

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之⼀,包豪斯的创办⼈。
■主要建筑理论①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
② 为了创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建筑,格罗⽪乌斯坚决的同建筑界的复古主义思潮进⾏论战。
“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的,传统应该推动⼈们不断前进。
”,“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改变。
”③ 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法上格罗⽪乌斯在20年代和30年代⽐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法古斯⼯⼚和科隆展览会);到了美国以后,随着时代和环境的改变,他的思想也发⽣了变化,认为艺术最重要的是对形式、空间和⾊彩的感觉和体验。
⼀个⼈的建筑观点总是反映着时代和环境的烙印。
他从没有轻视建筑的艺术性。
之所以20年代末前⽐较强调功能、技术、和经济,主要是的德国⼯业的发展和德国战后的经济条件。
■建筑教育家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将实⽤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培养建筑和⼯业⽇⽤品设计⼈才的学校,即公⽴包豪斯学校。
教学特点:⼀、在设计中强调⾃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将⼿⼯艺和机器⽣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艺术间的交流,让学⽣既有动⼿能⼒⼜有理论素养。
四、把学校教育同社会⽣产挂上钩。
让包豪斯成为⼀种⻛格——注重满⾜实⽤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和美学性能,造型整⻬简洁,构图多样灵活。
■《全⾯的建筑观》1)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建筑⾛⼯业化道路,主张⽤⼯业化⽅法供应住房机构。
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艺的统⼀,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这些观点⾸先体现在法古斯⼯⼚和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出的办公楼中。
两幢建筑均为框架结构,外墙与⽀柱脱开,作成⼤⽚连续轻质幕墙。
2)强调三⼤美术⼀体。
将美术、雕塑、绘画有机融合。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途、性质、相互关系来理组织和布局,按⼈的⽣理要求、⼈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极限等强调造型与功能的协调性,包括井然有序的平⾯和良好的⽐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四大建筑大师
2009年06月29日星期一 18:59
1、柯布西耶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
建筑其特点:1. 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柱;
2. 屋顶花园;
3. 自由平面;
4. 横向长窗;
5. 自由的立面。
2、代表建筑:廊香教堂、萨伏一别墅、马赛公寓
廊香教堂的特点: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上和建筑形体给人的感受上。
他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它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加以塑造。
教堂造型奇异,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的,有的还倾斜;塔楼式的祁祷室的外形象座粮仓;沉重的屋顶向上翻卷着,它与墙体之间留有一条40厘米高的带形空隙;粗糙的白色墙面上开着大大小小的方形或矩形的窗洞,上面嵌着彩色玻璃;入口在卷曲墙面与塔楼的交接的夹缝处;室内主要空间也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使室内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气氛。
看朗香教堂的立面处理,那么一点的小教堂,四个立面竟然那样各个不同,你初次看它如果单看一面,绝想不出其他三面是什么模样,看了两面,也还是想象不出第三面第四面的长相,四个立面,各有千秋,真是极尽变化之能事,与萨伏伊别墅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再看那些窗洞形式,也是不怕变化,只怕单一。
再看教堂的平面,那些曲里拐弯的墙线,和由它们组成的室内空间,也都复杂多变到家了。
当年勒氏很重视设计中的控制线和法线的妙用,现在都甩开了,平面构图上找不出什么规律,立面上也看不出什么章法。
如果一定说有规律,那也是太复杂的规律。
萨伏伊别墅让人想到古典力学,想到欧几里得几何学,朗香教堂则使人想到近代力学,非欧几何。
总之,就复杂性而言,昔非今比。
总之,陌生、惊奇感、突兀感、困惑感、复杂、怪诞、奇崛、神秘、朦胧、恍惚、剪不乱、理还乱、变化多端、起伏跨度很大的艺术形象,其中也包括建筑形象,在今天更能引人驻目,令人思索,耐人寻味,予人刺激和触发人的复杂心理体验。
因为当代有更多的、愈来愈多的人具有这样的审美心境和审美要求。
朗香教堂满足这样的审美期望,于是在这一部分人中就被视为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有烈度,从而被看作最有深意,最有魅力的少数建筑艺术作品之一。
萨伏一别墅的特点:它的外部装饰采用白色粉刷,唯一的可以称为装饰部件的是那个长条形排窗,建筑表面平整,形体也比较简单;然而从不同的方向看过去,都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印象,这使建筑外观显得甚为多变。
这种不同不是刻意设计出来的,而
是其实内部功能空间的外部体现。
在这座建筑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体现,包括简单的外部装饰和对使用功能的重视。
种富有生命力的创造。
马赛公寓的特点:马赛公寓的外观是大量重叠的阳台,阳台的侧面墙上涂了红,绿,黄等鲜艳的色彩。
地面层的架空支柱上粗下细,并把每组双柱叉开成梯形,混凝土表面不做粉刷,留有木模板的木纹和接缝,显得粗犷有力。
赛公寓的出现进一步体现了柯布西耶的“新建筑的五个特征”,建筑被巨大的支柱支撑着,看上去像大象的四条腿,它们都是未经加工的混凝土做的,也就是大家都知道的粗面混凝土,它是柯布西耶在那个时代所使用的最主要的技术手段,立面材料形成的粗野外观与战后流行的全白色的外观形式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当时评论界的争论,一些瑞士、荷兰和瑞典的造访者甚至认为表面的痕迹是材料本身缺点和施工技术差所致,但这是柯布西耶刻意要产生的效果,他试图将这些“粗鲁的”、“自发的”、“看似随意的”的处理与室内精细的细部及现代建造技术并置起来,在美学上产生强烈对比的感受。
事实上,这些被称为“皱折”、“胎记”的特定词汇,是一段历史阶段的沉积,是历史的痕迹,也是人类发展过程的缩影,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时光的短暂。
2、格罗庇乌斯
他的设计特点: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讲究充分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
包豪斯校舍的特点:包豪斯校舍就是运用现代建筑的理念建设的第一所传授现代艺术观念的学校。
包豪斯校舍校舍的建设采用的是现代建筑的手法,它注重功能性,采取不规则的平面构图方式,根据功能需要灵活的布局。
并且充分显示了现代建筑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建筑外部反映内部。
到达了实用、美观、大方、坚固的现代建筑宗旨,是现代建筑发展的里程碑。
3、赖特
他的设计特点:注重建筑与环境协调;强调保持材料本色;充分实现建筑的功能,优化建筑内外部空间关系,简化平面关系;大胆采取特殊表现形式;造价经济、简洁实用、施工迅速简便。
代表建筑: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1937)
位于宾夕法尼亚州乡村的“流水别墅”(Falling Water),是赖特最为人们称道的作品,被誉为是“二十世纪的艺术杰作”。
这是一幢令人惊叹的建筑,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的梦想。
巨大的混凝土挑台从山壁向前伸出,横向阳台板上下穿插错叠,如岩石般生长在溪流之上,与垂直方向拔地而起、就地取材的毛石墙面烟囱取得平衡。
四周的树木在建筑的交错处穿插
延伸,溪流形成的瀑布沿平台的下部欢快迭落,达到了自然与建筑浑然一体互相映衬的效果。
水平伸展的地坪、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山谷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密地集结在一起,整个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从地里生长出来一样,但它更像是盘旋在大地之上。
赖特大胆而巧妙的构思使之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上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现在离1937年流水别墅的建成已经过去了60多年,流水别墅作为世界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不朽之作,几乎赢得了一个建筑所能赢得的所有荣誉和赞美,并早就已经广为人知。
正如别墅的主人考夫曼先生在将其捐献给国家作为公共财产时所说的那样,流水别墅构成了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合的形象,作为不朽的艺术品,它是全人类的财富。
罗宾私人住宅(Robie House,1906年)
这幢位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的罗宾私人住宅,被业界看作是“草原式风格”最杰出的代表作。
隐蔽的悬臂式钢梁创造出长而连贯的空间,从窗户一直延伸到门廊和阳台上,使墙壁看上去仿佛消失了一样。
赖特根据周围的环境对房间布局进行了调整。
卧室和饭厅的所有墙壁都被设计成像围拢的屏风,这样房间就缩小成了整幢建筑里的两个盒子。
富有艺术感的精致的玻璃门窗(整幢建筑一共有174扇门窗)将卧室和饭厅的外墙变成了有图案的玻璃屏风,从而营造出了别具一格的优雅和透明感。
密斯·凡·德罗
他的设计特点:密斯坚持“少就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他的设计作品中各个细部精简到不可精简的绝对境界,不少作品
结构几乎完全暴露,但是它们高贵、雅致,已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艺术。
作品特点是整
洁和骨架露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
“少”不是空白
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
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
代表建筑: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西格拉姆大厦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的特点:那大片的透明玻璃墙,轻盈的结构体系,深远出挑的薄屋顶,似开似闭的空间印象……整个建筑犹如从山谷吹来
的清新的风,让我一下子从满眼繁杂的装饰建筑中解脱出来。
“少就是多”,“流通空间”,“全面空间”从这座存在时间很短的建筑中你都能体会到或预测到,的确。
这就是密斯风
格的最经典注解。
是这个从德国小城走出来的建筑大师最经典的写照。
西格拉姆大厦的特点:座仿佛凌空生起的摩天大楼无疑是纽约最精致的建筑之一,这种精致不是来自楼里楼外充斥的雕花线脚,而是来自其精巧的结构构件,茶色玻璃和内部简约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