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8.1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8.1牛顿第一定律

一、运动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主备教师使用时间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2、过程和方法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斜面、木板、小车、棉布、毛巾、象棋、直尺、惯性小球装置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____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创设情景:用力推小车,小车运动远一段距离停下。

这是什么原因?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展示汇报:1.阅读课本,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课本,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分析上表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说明: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当给车施加的牵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如果牵引力变大,大于阻力,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典型例题例.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A 突然停止B 慢慢停下来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加速运动方法总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五、拓展提升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D 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_______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它的速度_______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B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C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D 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C 慢慢停下来D 立即停下来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A静止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下落 D 无法判断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课后记:。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人教版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种重要方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什么是惯性,能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流程: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观察课本P100图,思考相关的问题。

这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的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两千多年,但沿用两千年是否就一定正确呢?与同学交流。

二、牛顿第一定律1、自学课本,了解伽利略观点。

2、科学探究(1)将滑块放在斜面上,放手让滑块滑下,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前进吗?猜想:你认为滑块在木板上前进的距离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滑块前进距离的因素(2)思考:如果要研究滑块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你能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吗?学法指导:让其它因素相同,通过改变水平面的情况(即让滑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运动),再比较前进的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

相同因素包括改变的条件 (3)实验中应观察哪些现象?比较哪些量?你能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吗?(4)分别实验,观察、记录、完善表格。

(5)思考分析:a、三种表面谁光滑,摩擦力最小?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

b 、若表面更光滑,则滑块所受摩擦力将 ,前进距离 ,速度减小的程度。

c 、若表面光滑到摩擦力为0滑块会怎样比较推理的结果,能得到结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会。

想一想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会。

至此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思考讨论:该定律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吗?这种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理想状况下的结论,也是研究物理的一种方法、4、小结:回顾定律的得出过程。

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牛顿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谈一谈你的体会。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doc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8.1-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doc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导学目标知识点: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知道物体的惯性。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推理。

课时:2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日常生活你见过哪些阻力对物体运动有影响的例子。

2、什么是惯性及惯性现象:二、课堂导学自主学习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学生观察教材P16篇头图,一个中学生玩滑板车的情形,思考以下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不会运动。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俐略认娄: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能运动,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分别结合玩滑板车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类似现象进行思考形成各自看法,思考他们的看法谁对。

自主学习二: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探究:(1)给水平面铺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2)让小东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3)记下小东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水平面情况小车受阻力大小小车滑行距离小车速度变化快慢毛巾棉布木板理想平面分析推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自主学习三:惯性及惯性现象演示:小纸条上压重物,放在水平桌面上,快速抽去纸条,发现什么现象?讨论:①火车作同速直线运动,坐着的人竖直向上抛苹果,它还会落回手中?②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最下面的棋子,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上述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合牛顿第一定律归纳2: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物体保持原运动状态: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下册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2.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学习重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物体的惯性。

【学习难点】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方法;2.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现象。

【自主预习】1.在演示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中:阻力和运动的关系体现为: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伽利略最早通过实验发现物体不受力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

2.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规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_静止或_匀速直线运动.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这个定律揭示了物体运动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3.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一切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因此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

【合作探究】探究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要维持物体运动,就必给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即: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填“维持”或“改变”)(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思考,认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

他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谁的观点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2.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器材:斜面、毛巾、棉布、小车、木板、刻度尺设计实验:取一辆小车,使它三次都在斜面上的同一高度处从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到水平面上。

每次水平面表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同,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换成棉布,第三次去掉所铺的棉布。

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有什么不同。

(2)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实验中使用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保证小车到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人教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人教

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发展过程.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含义.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再次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的过程.2、过程和方法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教学用具:斜面、木板、小车、棉布、毛巾、象棋、直尺、惯性小球装置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______,可以使静止的物体_______,也可以使物体速度的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所以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总结为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创设情景:用力推小车,小车运动远一段距离停下。

这是什么原因?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四、展示汇报:1.阅读课本,想一想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通过所学的知识分析出运动的物体停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课本,了解一下亚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顿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的发展过程:上述观点哪一个是正确的,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课本上的实验叫“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中让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进入水平表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这样才能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是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在平面上最终停下的位置.在下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填“大”、“较大”或“小”)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毛巾木板玻璃分析上表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速度减小的越______.如果小车不受阻力,小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理: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证明__________的观点是正确的.后来,_____国物理学家________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说明:1.该定律说明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条件,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阻力,所以才会慢慢停下来,当给车施加的牵引力并不是维持车的运动,而是去克服受到的阻力,这样才能使车不停地运动,如果牵引力变大,大于阻力,那么车就会加速运动,从而改变车的运动状态,进一步说明了这个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其它物体对它施加作用了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推理的方法而概括出来的规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它不能用实验验证,因为任何物体都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但是它能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典型例题例.正在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受到的所有的力消失,那么它会( )A 突然停止B 慢慢停下来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加速运动方法总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五、拓展提升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是通过日常生活推导出来的B 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C 它是通过实验直接证明的D 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2.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_______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它的速度_______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见下表,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的哪一个( )表面情况毛巾棉布木板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A 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B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C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D 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B 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C 慢慢停下来D 立即停下来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A 静止B 做匀速直线运动C 下落D 无法判断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课后记: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形成连通器的是A.茶壶B.下水弯管C.自动供水装置D.船闸【答案】C【解析】A.茶壶的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属于连通器,故A不符合题意;B.下水弯管的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属于连通器,故B不符合题意;C.自动供水装置的瓶子倒置,上端不是开口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D.船闸工作时,船室分别与上游或下游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2.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答案】B【解析】A.物体a在水平方向只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所以拉力F与a受到的摩擦力是相等的,故A错;BD.由于b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是在惯性作用下运动的,故B正确,D错;C.a受到的重力小于地面对a的支持力,由于物体b也是压在a上的,故C错;故应选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8.1 牛顿第一定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8.1 牛顿第一定律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有惯性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6.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7.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要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 突然起动 D紧急刹车
8.今年五一假期,小江一家开车到旅游港游玩.下列是小江对游玩场景的描写,其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早上冲出家门,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跑到车边很难停下
B上车后系上安全带可以减小行车时的惯性,从而减少意外伤害
C上楼过程中惯性越来越大,导致爬楼越来越慢
D爬上山顶抛出太阳帽,太阳帽离手前后惯性不变
9.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B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
C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 D拍打衣服灰尘脱离衣服
10.如图3所示实验中,每次必须使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具有,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越小,它的运动距离越,它的速度得越慢。

进一步分析推理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物体将作。

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8.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了解牛顿第一定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斜面小车的运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科学史的简介,对对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2)通过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教学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情景问题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用具:斜面、小车、毛巾、棉布、小红旗、木板、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重点:通过对小四实验的分析比较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1、明确“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是错误的。

2、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演示1]:教师在桌面上用手推动粉笔盒,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去推力,粉笔盒立即静止。

师:同学们在我做的这个实验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生1:粉笔盒原来是静止的,后来运动,最后又静止了。

生2:粉笔盒受力后由静止变为运动,力消失后又静止了。

教师分析: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如同学推桌子),从表面现象上看,“必须有力作用在粉笔盒上,才能让粉笔盒运动,如果没有力的作用,它就要停下来”即:粉笔盒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于是,在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这种观点在历史上曾被沿用了两千多年。

但是沿用两千多年的是否就一定正确呢?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个实验:二、新课教学[演示2]:在桌面上放一个小球,用力推它,小球滚动,手离开小球后,小球还滚动了一段距离才停下来。

师:哪位同学从这次的实验现象中发现了与前面实验现象不同的地方?生1:小球在不受力的作用时仍移动了一段距离,最后受到阻力的的作用还是停下来了。

生2:前面用的是方形的,这次用的是球形的。

师:看来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知道:“小球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仍可以移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8、1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主备人:上课日期:授课人: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3、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一、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16页,观察图8、1-1,试回答:(1)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1、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记录分析:表面状况阻力的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毛巾木板平板玻璃【注意】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中让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的同一位置滑下,这样小车才会获得相同的。

(2)实验中让小车分别在毛巾、纸板、玻璃板等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运动,这样是为了改变对小车运动情况的影响、 (3)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越小。

(4)请推理:若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则小车会。

实验中所用的方法: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推理、想像而得出的。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探究“惯性”:1、阅读课本18页回答:______ _______________叫做惯性。

2、阅读19页图8、1-6试验,试回答:(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击打前,上面的棋子是,击打时,下面的棋子受力而飞走,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有,会保持原来的 _____状态不变。

上边棋子由于失去了______,所以在______力的作用下而竖直下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五节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新人教版
难点: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预习案知识准备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里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里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运动状态不变。

教材助读
1、维持运动需要力吗?
2、阻力;阻力对物体运动有影响吗?
3、牛顿第一定律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科学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内容是怎样的?预习自测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信息链接伽利略是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

1582年前后,他经过长久的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算,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定律。

接着在1585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

离开比萨大学期间,他深入研究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

他根据杠杆原理和浮力原理写出了第一篇题为《天平》的论文。

不久又写了论文《论重力》,第一次揭示了重力和重心的实质并给出准确的数学表达式,因此声名大振。

与此同
时,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许多观点提出质疑。

在1589~1591年间,伽利略对落体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

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千余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法则”确立了正确的“自由落体定律”,即在忽略空气阻力条件下,重量不同的球在下落时同时落地,下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

根据伽利略晚年的学生V、维维亚尼的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进行的:1589年某一天,伽利略将一个重10磅,一个重1磅的铁球同时抛下,几乎同时落地,在场的竞争者个个目瞪口呆,在大笑中耸耸肩走了。

但在伽利略的著作中并未明确说明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

因此近年来对此存在争议。

伽利略对运动基本概念,包括重心、速度、加速度等都作了详尽研究并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表达式。

尤其是加速度概念的提出,在力学史上是一个里程碑。

有了加速度的概念,力学中的动力学部分才能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在伽利略之前,只有静力学部分有定量的描述。

伽利略曾非正式地提出过惯性定律(见牛顿运动定律)和外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这为牛顿正式提出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奠定了基础。

在经典力学的创立上,伽利略可说是牛顿的先驱。

探究案探究点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重点)问题
1、书中P45,在“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方法是什么?问题
2、此实验中,保持哪些量不变?分别使用毛巾,棉布,木板的用意是什么?问题
3、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推理是什么?探究点二
牛顿第一定律(重难点)问题
1、牛顿第一定律中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需要力来维持吗?那么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问题
2、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如何理解?针对训练我的知识网络图当堂检测第二课时惯性学习目标
1、准确理解惯性和惯性定律
2、积极参与,精彩展示,做最佳的自己预习案知识准备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牛顿第一定的内容教材助读
1、惯性的定义是什么?
2、图
12、56这两幅图是惯性在生活中的事例,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一个跟惯性有关的事例吗?
3、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什么定律?预习自测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探究点一惯性(重难点)问题
1、我们如何理解“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这句话?问退
2、惯性是一种力吗?问题
3、静止的物体有惯性吗?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吗?问题
4、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是不是惯性就越大?惯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探究点二
应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重点)问题
1、生活中利用惯性的例子有哪些?问题
2、惯性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的例子有哪些?针对训练我的知识网络图当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