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日照小时数

合集下载

海南岛的气候

海南岛的气候

海南岛的气候海南岛的气候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温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光合潜力高,稻可三熟,菜满四季。

海南岛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4600—5800兆焦耳/平方米,中部山区较少,西部沿海最大,辐射日总量变化不大,满足一般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全岛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66小时,西部沿海最多达2650小时,中部山区最少为1750小时,在季节分布上以夏季(6~8月)最多,春季(3月)次之,秋季(9~11月)再次,冬季最少。

海南岛年平均气温在22~26℃,在地区分布中呈中部低周围高的特征,除中部琼中山区为22~23℃外,均大于23℃。

最冷的1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17℃以上,南部沿海地区高达20℃,比台湾和西双版纳都高得多。

海南日均气温均在10℃上。

除琼中县积温全年为8150℃外,其余地区都在8300℃以上,乐东县莺歌海至三亚沿海一带高达9300℃,西沙永兴岛更达9000℃,热量资源丰富。

海南岛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3~5月份各地气温逐月上升3℃左右,大部分地区日温差大于9℃,利于作物的早生快发和淀粉的积存,是海南早稻优势的资源之一。

海南夏热时间长,夏季(气候平均气温>22℃)起自3月中旬至11月上旬,长达7—8个月,利于甘蔗、南药、热带水果等作物的生长。

年极端高温37℃~40℃(澄迈县1983年5月),多出现在7月上旬及5月下旬,各地气温>35℃的日数一般为10~20天。

冬季温暖,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越冬。

海南岛各地最冷平均气温皆高于15℃,没有冬季,只有冬日。

年中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除中部山区和北部地区在16℃~18℃之间外,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均>18℃,三亚20.9℃。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全岛大部分地区都>18℃;东南、西部沿海各地20℃左右,特别是三亚、乐东、陵水等3市县沿海平原一带条件最为优越,三亚最高为21.6℃。

在日照方面,全日长变化小,年降雨量也较丰富,均在1100毫米以上,冬繁期间(11~4月)降雨量却相对少,阳光充足,关于农作物扬花授粉,提高结实率特别有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繁殖,是我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海南的地理环境

海南的地理环境

〖海南的地理环境〗海南省位处热带地区,是南中国海中的一个岛屿,面积仅3万4千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小的份之一。

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海南岛有极好的地理条件。

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

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

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

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旱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年平均气温22.5-25.60℃,年日照时数178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南部、西部略高于25℃,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

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月平均气温16.5℃左右,全岛最低,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为29.2℃,为全岛最高。

海南岛年极端最高气温,北部约39.0℃,中部约37-39℃,西部与西南部沿海低于36℃。

一般出现在4、5月或6、7月。

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

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中部山区低于5℃(白沙最低3.6℃),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

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

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

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年平均达2440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

海南日照间距系数

海南日照间距系数

海南日照间距系数
海南日照间距系数是指海南岛上不同地点的日照时间和经纬度之间的关系。

日照间距系数可以反映出地球自转引起的日照时间的变化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地的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日照时间也越短。

而经度对日照时间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地球自转是一个周期性的过程,每天都会有日出和日落。

海南岛位于北纬19°-20°之间,相对来说属于低纬度地区,因
此它的日照时间较长。

根据统计数据,海南岛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0小时左右,而最长的日照时间出现在海南岛的南部地区,约为2500小时左右。

此外,季节也会对日照时间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夏季,日照时间较长,因为太阳高度角较大;而在冬季,日照时间较短,因为太阳高度角较小。

因此,海南岛不同地点的日照间距系数可以通过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

这个系数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地点的日照时间差异,以及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海南各市县概况

海南各市县概况

1、海口市概况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海口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海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

2002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划分为秀英区、龙华区、美兰区、琼山区等四个行政区,掀开了海口市的发展新篇章。

海口市钟楼五公祠2、三亚市概况三亚地理环境极为独特,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

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水温适中,全年适合游泳,到三亚看海上日出日落,绝对的美不胜收;三亚市区有东、西两条河流穿过而过,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四季常青,生机盎然,是著名的白鹭栖息之地。

美丽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三亚人居、旅游、度假的美丽天堂。

天涯海角南山寺3、琼海市概况琼海市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矿产丰富,温泉众多,港湾良好,海岸线长43公里,沿海有龙湾、潭门、博鳌、青葛四个港口,龙湾港正在加快建设成为岛东国际商贸中转港,潭门港被列为国家重点渔港。

由嘉积、博鳌、官塘三大组团构成的大琼海,在21世纪初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崛起为海南第三大城市。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3、儋州市概况儋州古称儋耳,位于海南岛西北部。

境内有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是海南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

境内陆海交通发达,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公路、海南西环铁路贯穿市境,儋州市区距省会海口市129千米,距洋浦港60千米,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祖国各沿海城市。

全市东西长87千米,南北宽82千米,面积3258平方千米,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市。

东坡书院松涛水库4、文昌市概况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111°03′,北纬19°20′至20°10′之间,东南和北面是南海和琼州海峡,西面与海口市相邻,西南面与定安县和琼海市接壤。

海南省水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

海南省水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

海南省⽔资源、能源发展现状情况第⼆章资源状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资源概况海南省多年平均⽔资源总量为307.3亿⽴⽅⽶(据海南省⽔务局编制的《海南省⽔功能区划》的资料),其中地下⽔与地表⽔不重复量为3.54亿m3,⼈均占有量约3900⽴⽅⽶,是全国平均值的1.75倍,为全国⽔资源丰富的省份之⼀。

(1)地表⽔⼤⽓降⽔:海南省⼤部分地区降⾬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量为1785毫⽶。

以热带⽓旋降⾬为主,其次是热雷⾬、地形⾬和锋⾯⾬。

降⾬量年际差别较⼤,平均相对变率为16%~18%,丰⽔年与枯⽔年降⽔⽐值为3-6倍。

虽然海南省是我国及世界同⼀纬度带降⾬量最多的地区之⼀,但蒸发量也⾮常⼤,即使⾬季也有⽉蒸发量⼤于⽉降⾬量的时候,加之地形陡峻和河流短⼩,使⼤部分降⾬变成洪⽔⼊海,造成⽔分失调、⽔热失调,在旱季以西部与西北部尤为突出。

河流:海南省⾃成⽔系独流⼊海的河流有154条,其中流域⾯积100km2以上的河流109条,各级⼲⽀流95条。

较长的河流都发源于中部⼭区,较⼩的河流多发源于⼭前丘陵或台地上,都顺着中⾼周低的地势,奔流出海,构成放射状的海岛⽔系。

河流普遍具有短、弯、窄、陡的特性,落差⼤,⽔利开发条件优越。

主要河流有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河各有⼲、⽀流23条、18条和16条,集⽔⾯积分别为7176km2、5170km2、3683km2,流域⾯积合计占全岛⾯积的47%。

集⽔⾯积在500 km2以上的还有陵⽔河、珠碧江、宁远河、望楼河、⽂澜河、藤桥河、北门江、太阳河、春江、⽂教河等10条河流。

海南的光照条件

海南的光照条件

海南的光照条件
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之一,拥有良好的光照条件。

这里的阳光充足,让许
多人称其为“夏令营的天堂”。

海南位于北纬18°10'-20°10',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为2200小时,平均日照率达到了65%。

在夏季,海南的日照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白天阳光强烈,阳光接触
到地面的角度较大,使得光照条件非常适宜于户外活动和水上运动。

而在冬季,虽然日照时间减少为7-8小时,但仍然保持较高的阳光照射强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海南岛四面环海,周围水域较大,这也为海南的光照条件
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海洋反射的阳光会增加地面上的光照强度,使得海南的阳光更加明亮。

此外,受益于热带气候和季风气流的影响,海南常年都保持着较高的温度,几乎没有严寒的季节,从而为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光照强度为海南发展旅游业、种植业和温室农业提供了极
大的优势。

海南的海滩度假村、观光景点和热带水果种植业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展。

此外,由于光照条件良好,海南还成为了太阳能发电的理想地区之一。

各种太阳能项目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为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和使用做出了贡献。

总之,海南作为一个光照条件极好的地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

这里的
充足阳光和良好的光照强度为海南的经济和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给人们舒适和温暖的生活体验。

海南光伏资源情况

海南光伏资源情况

一、资源概况海南位于低纬度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460.24-585.76千焦/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为1750-2650h。

中北部地区全年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东部地区属于热带海洋气候,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可达2100h以上;西部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可达2000h左右。

总体上看,海南省太阳能资源丰富。

海南三亚分布式:项目投产满1年后开始补助,在国家补助标准(0.42元/千瓦时)基础上补贴0.25元/千瓦时,以项目上一年度所发电量为基础计算补助金额。

二、电价及补贴政策光伏电站: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条件和建设成本,将全国分为三类标杆上网电价区,相应制定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

表1:全国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分布式光伏: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全电量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含税,下同),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付,由电网企业转付;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自用有余上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收购。

三、经济性评价海南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年满发小时数可达1200h以上,按照电价区属于Ⅱ类资源区,对应的光伏标杆电价为0.88元/kWh。

(海南是三类还是二类电价区,待核实)1、光伏电站项目假设项目装机容量10MW,年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依据以上条件测算,在没有省级和市级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该项目只有在造价低于8400元的情况下才能够满足项目收益要求。

以8400元每千瓦造价计算,融资前税前收益率在8.08%之间,投资回收期在10.52年之间。

表2:光伏电站项目财务指标表2、分布式光伏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可选择三种模式:如果选择“全额上网”方式,对应的光伏标杆电价为0.95元/kWh;如果选择“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国家给予0.42元/kWh的电价补贴,上海市依照消纳用户的情况分别给予0.25和0.4元/kWh的电价补贴,上网部分按照当地燃煤标杆电价收购;全部“自发自用”,则基础电价为售电价格,加上国家电价补贴之和。

海南气候概况

海南气候概况

海南气候概况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2010年10月08日17:22:00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

基本特征为:四季不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气温年较差小,年平均气温高;干季、雨季明显,冬春干旱,夏秋多雨,多热带气旋;光、热、水资源丰富,风、旱、寒等气候灾害频繁。

年平均气温22.5℃~25.6℃,年日照时数1780~2600小时,太阳总辐射量4500~5800兆焦耳/平方米,年降水量1500~2500毫米(西部沿海约1000毫米)。

日照海南岛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各地太阳可照时间长。

海南各地的年日照时数,除中部山区因云雾较多,只有1750小时左右,其他大部分地区都在2000小时以上,西、南部地区达2400~2600小时。

各地日照时数一般以7月最多,2月最少,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气温海南岛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2.5℃~25.6℃之间,中部山区略低于23℃,南部、西部略高于25℃,等温线向南弯曲呈弧线,由中部山区向沿海递增,沿海高于内陆,南部高于北部。

最冷月在1月份,中部山区月平均气温16.5℃左右,全岛最低,最热月大部分地区出现在7月,月平均气温西部的东方为29.2℃,为全岛最高。

极端气温海南岛年极端最高气温,北部约39.0℃,中部约37℃~39℃,西部与西南部沿海低于36℃。

一般出现在四五月或六七月。

年极端最低气温主要出现在1月份,也有在2月或12月。

极端最低气温的多年平均值,中部山区低于5℃(白沙最低3.6℃),大部分地区为6℃~8℃,南部沿海稍高于10℃。

降水海南岛是同纬度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水汽来源充足,降水总量多,时空分布不均。

平均年雨量约为1640毫米,年降水量分布呈环状分布,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山区又以东南坡最多。

东部多雨区约2000~2400毫米,多雨中心琼中年平均达2440毫米;西部少雨区仅1000毫米左右(东方为922毫米)海南岛干湿季分明。

雨季一般出现在5~10月,干季为11月~翌年4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