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导论-电影导论

合集下载

电影学导论

电影学导论

电影学导论一、名词解释电影学导论:电影学导论是一门探讨电影艺术、历史、制作和批评的学科,它为人们提供了对电影领域的全面理解和认识。

二、概念电影学导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是对电影领域的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

它涵盖了电影制作、历史、理论、批评等多个方面,旨在深入剖析电影艺术的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

三、电影学发展电影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电影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影的技术和工艺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20世纪60年代,随着结构主义、符号学等理论方法的引入,电影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四、电影学导论的作用电影学导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对电影领域的全面认识:电影学导论可以帮助人们全面了解电影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更好地把握电影行业的发展脉络。

2.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学习电影学导论,人们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理解电影作品,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

3.指导实践:电影学导论不仅是对理论的探讨,还为电影制作、评论等实践工作提供了指导。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电影制作的过程、技巧和方法,提高制作水平。

4.推动学科发展:电影学导论的研究不断推动着电影学科的发展和完善,为培养更多的电影人才提供了支持。

五、意义电影学导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文化生活:通过学习和研究电影学导论,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影作品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从而更好地欣赏电影艺术,丰富自身的文化生活。

5.推动艺术创新:电影学导论的研究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更是对艺术创新的探索和实践。

它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推动电影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6.提高国民素质:通过对电影学导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

7.促进国际交流:电影学导论的研究和发展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电影艺术导论1

电影艺术导论1

1902年梅里爱的影片《月球旅行 年梅里爱的影片《 年梅里爱的影片 记》,成了他创作的全盛时代的 代表作。 代表作。 月球旅行记》 《月球旅行记》 他把电影引向了娱乐演出, 他把电影引向了娱乐演出,使电 影排演的观念传向了世界, 影排演的观念传向了世界,奠定 了故事影片的基础。 了故事影片的基础。
《火车进站》深Biblioteka 镜头 、 火车进站》 景别变化、 景别变化、完整连续的时 空变化 。 水浇园丁》 《水浇园丁》显示了喜剧 片的雏形, 片的雏形,并开始出现了 叙述手法。 叙述手法。
二、梅里爱
世界上第一位电影艺术家、法国电 世界上第一位电影艺术家、 影导演、世界故事片的开创者。 影导演、世界故事片的开创者。 1897年他在巴黎建立了摄影棚, 1897年他在巴黎建立了摄影棚,于 年他在巴黎建立了摄影棚 是电影制片厂的观念诞生了。 是电影制片厂的观念诞生了。
电影艺术导论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姚 麟
导论: 导论:电影是什么
• • • • 一、电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 电影是 世纪科学技术的产物 二、电影的记录本性 电影: 三、电影:“看”的行为 四、视听思维
第一章 电影的诞生与早期电影活动 第一节 卢米埃尔兄弟与梅里爱
一、卢米埃尔兄弟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地下的咖啡馆 年 月 日在巴黎地下的咖啡馆 里放映了《工厂大门》 里放映了《工厂大门》,这一天被定 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第二节 格里菲斯与好莱坞的形成
一、好莱坞的形成以及格里菲斯的工作 格里菲斯“美国电影之父” 格里菲斯“美国电影之父”
《一个国家的诞生》 《党同伐异》 一个国家的诞生》 党同伐异》
二、《一个国家的诞生》解读 一个国家的诞生》

艺术导论影视鉴赏论文 (2)

艺术导论影视鉴赏论文 (2)

艺术导论影视鉴赏论文以《雨果》为例《雨果》是导演马丁.斯克塞斯的第一部3D作品,根据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是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儿童题材电影,更是一部向世界电影导演第一人乔治.梅里爱致敬的影片。

影片制作成本高达1.7亿,在奥斯卡中获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音乐、最佳音效剪辑、最佳混音、最佳视觉效果共11项提名。

斯科塞斯说:“我想在电影中展示出一种真实感,那种像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可以触摸的3D的感受。

所以我觉得现在3D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手段。

”斯科塞斯成功的实现了他的想法,影片充分发挥了3D的优势,电影画面极具纵深感,人们在3D特有的包围感中享受着这一视觉盛宴。

影片一开始由齿轮到巴黎街道,然后飘飞的雪花,高空俯瞰下的城市,最后镜头穿过大街小巷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直入巴黎梦帕纳斯火车站钟表盘空隙后的雨果。

高耸钟塔中迷宫般重叠的齿轮连锁转动,雨果穿梭在车站墙内狭窄的通道之间,烟雾吞吐,警察的杜宾犬发怒追逐雨果,雨果在人群中灵活的躲闪,翻过桌子冲过胯下,乔治珍藏的箱子被打翻图画漫天飞舞构成连续的画面,神奇的“造梦”玻璃摄影棚,以及早期电影拍摄场景等等。

所有这些画面细节在3D的特效下的真实与美轮美奂让人惊叹,同时也体现出影视技术在电影发展中的重要性。

出演影片的有奥斯卡影帝本.金斯利、萨莎.拜伦.科恩、小演员阿沙.巴特菲尔德和科洛.莫瑞兹,此外还有裘德.洛、雷.温斯顿、克里斯托弗.李、海伦.麦克洛瑞、弗朗西斯.德.拉.图瓦等。

雨果的饰演者阿沙.巴特菲尔德的透明蓝色大眼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到玩具老鼠时的期望,被店主抓住时的惊恐,摆脱追捕时的灵巧小心,注视机器人时流露的对父亲的思念,乔治夸奖肯定他时的开心和成就感,被乔治收养时的感激和温暖……雨果的眼神传达的感情色彩对影片的情节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那一抹幽蓝色深摄人心,把人带入情节发展中去。

电影导论教案

电影导论教案

电影导论教案教案标题:电影导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影的起源、发展和重要性;2. 掌握电影制作的基本要素和技术;3.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分析和评价能力;4. 激发学生对电影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电影的起源和发展;2. 电影的基本要素:剧本、导演、演员、摄影、音效等;3. 电影制作的技术:镜头运动、剪辑、特效等;4. 电影类型和流派;5. 电影分析和评价。

教学步骤:第一课:电影的起源和发展1.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早期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对电影的兴趣。

2. 讲解电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包括早期无声电影、黑白电影、有声电影和现代电影的发展。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总结电影发展的里程碑和重要人物。

第二课:电影的基本要素1. 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电影的基本要素。

2.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部电影,对其剧本、导演、演员、摄影、音效等要素进行分析。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电影及其要素分析。

第三课:电影制作的技术1. 介绍电影制作的基本技术,如镜头运动、剪辑、特效等。

2. 观看一部电影片段,并分析其中使用的技术手法。

3.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创作一个短片,要求运用所学技术手法进行拍摄和剪辑。

第四课:电影类型和流派1. 介绍常见的电影类型和流派,如喜剧、动作、爱情、科幻等。

2.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电影类型或流派,对其中一部代表性电影进行分析和评价。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电影及其分析和评价。

第五课:电影分析和评价1. 讲解电影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剧情分析、角色分析、视听效果分析等。

2. 观看一部电影,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撰写电影评论。

3. 学生互相交换评论,并进行讨论和反馈。

教学评估:1. 小组活动中的讨论和展示;2. 学生对电影的分析和评价报告;3.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的观察。

教学资源:1. 电影片段和电影剪辑软件;2. 电影分析和评价的参考资料;3. 学生自选的电影作品。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3)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 (3)

《当代电影艺术导论》读书笔记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当代电影艺术美学,下篇是世界电影艺术历程。

我先看了书的上篇,便被书中介绍的电影手法深深吸引住了。

正如书的第一章所说,电影是作为艺术出现的,它在媒介、生产、形态、符号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征,让我感到电影艺术实在是博大精深。

书的第二章是电影影像,看完这一章,我终于明白了电影的画面、镜头、造型、光色等一系列技术是怎样运用的,也了解到拍摄一部电影首先要考虑的视觉效果问题。

书的第三章讲的是电影的声音,看完这一章,我才知道原来声音在电影中有这么多的种类和功能,让我实在惊叹不已!书的第四章是电影蒙太奇手法的介绍,它是一种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运用在电影中能增加画面感和各种不同的特定含义。

第五章是电影场面调度,它通过场面调度的含义、场面的空间调度、场面的时间调度、场面调度与布景、场面调度与视点、长镜头几款,详细阐述了电影场面拍摄的技巧和意义。

第六章是我们比较有接触的电影表演与明星,一部好的电影,还是需要靠好的演员去演绎出来。

书中给我们介绍了表演的风格技巧、演员类型等电影不可或缺的要素,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电影的演绎过程。

第七章是电影叙事--被讲诉的故事,编写一部电影中的故事,应该抓住故事的母题、故事的人物以及人物的行为等进行叙事。

第八章是电影叙事--对故事的叙述,它系统的给我们描述了电影的叙事方法。

关于叙述规则、结构、视点、技巧等方面,这一章都有详尽描述。

第九章是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

从这一章中,我终于弄懂了电影的大致分类以及各种类型电影的特点,让我了解到电影的世界到底有多广阔!书的下编是世界电影艺术历程,从第十章的世界电影青葱时代,即早期电影门派诞生的时期的电影类型以及特点,到第十一章世界电影黄金时代,经典好莱坞电影、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与“左岸派”、欧洲现代主义电影四个类别电影的蓬勃发展,再到第十二章世界电影新生时代的发展,面向未来,《当代电影艺术导论》给我们展现了世界电影从诞生到成长一路走来的过程,展现了一幅世界电影的大画卷。

艺术导论艺术导论

艺术导论艺术导论

艺术导论艺术导论
艺术导论是一门关于艺术的基础课程,通过讲授艺术史、艺术理论和艺术欣赏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艺术的历史背景、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作品的意义。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不同形式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

艺术导论课程通常涉及艺术史的概述,介绍不同时期和地区的艺术发展,从古代文明到现代艺术运动,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电影、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

在探讨艺术历史的同时,课程也会介绍一些艺术理论和批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

此外,艺术导论还会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分析,教授他们如何观察、解读和欣赏艺术作品。

学生将学会分析艺术作品的结构、形式、色彩、构图等要素,并能够从艺术作品中获取信息、理解主题和思考作品的意义。

通过艺术导论课程,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欣赏的能力。

这门课程对于文化素质的提升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电影艺术书籍推荐清单

电影艺术书籍推荐清单

电影艺术书籍推荐清单在电影艺术领域,书籍是深入了解电影、提升我们对电影欣赏能力的重要工具。

下面是一份电影艺术书籍推荐清单,涵盖了不同方面的主题,帮助您更好地领略电影的魅力。

一、经典电影解读与研究1. 《电影艺术导论》 - 大卫·伯特曼这本书对电影的历史、技巧、语言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是了解电影基础知识的入门读物。

2. 《电影的构成》 - 杜帕瓦对电影语言及其构成要素进行深入解析,逐层剖析电影的表达方式与艺术手法。

3. 《电影欣赏与理解》 - 奥尔拉夫·摩格斯坦深入分析电影艺术的细节,引导读者掌握电影语言,并提高对电影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导演与电影创作1. 《电影导演的视觉故事讲述法》 - 塞巴斯蒂安·古拉尔尼克重点剖析导演如何用镜头语言来构建故事,引导读者学习电影叙事技巧。

2. 《艺术家的眼睛》 - 丽祯娜·奥本海默以多位优秀导演的视角,展示电影制片人如何运用镜头语言、色彩等对电影进行有目的性的创作。

3. 《斯坦利·库布里克:把戏与奇迹之间》 - 米歇尔·谢格洛夫透过斯坦利·库布里克的作品,揭示导演如何将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影片,并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电影史与影坛巨匠1. 《电影史》 - 安德鲁·莱特曼系统回顾电影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个时期的电影作品和重要导演。

2. 《导演研究》 - 安德鲁·凯尔深入探讨了几位杰出导演如何通过个体表达和创立个人风格,对电影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电影教父: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约瑟夫·麦克布莱德回顾了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作为导演的生涯,讲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电影发展的贡献。

四、电影理论与批评1. 《电影理论与批评导读》 - 约瑟夫·罗森斯坦介绍了电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流派,引导读者深入理解电影批评的方法与原理。

编导生书单

编导生书单

编导生书单编导是指编剧与导演的结合体,是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创作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一个优秀的编导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创作灵感。

下面是编导生必读书单,希望能对广大编导生们有所指导和启发。

1.《电影艺术导论》- 杰拉尔德·马斯库尔"电影艺术导论" 是电影艺术领域的经典教材。

它详细介绍了电影的起源、发展、技术以及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电影艺术的本质和规律非常重要。

2.《编剧之路》- 赛尔乔·艾斯胡亚尼"编剧之路" 是讲述编剧创作的实用指南,对于编导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资料。

它从构思、剧本写作、角色塑造等方面为编导生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3.《导演手册》-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导演手册" 是一本教你如何导演电影的指南。

它深入挖掘了导演创作的核心理念,包括如何理解故事、塑造角色、运用摄影技巧、处理剪辑等。

4.《舞台美学》- 胡塞尔·阿德勒"舞台美学" 是一本介绍戏剧创作的经典书籍。

它详细解析了舞台艺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表演元素的运用。

对于编导生来说,了解戏剧创作的基本原理是非常重要的。

5.《影像故事》- 罗伯特·麦基"影像故事" 是讲述电影剧本结构的一本经典教材。

它详细解释了故事结构、情节发展、冲突等元素在电影中的应用,这对于编导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6.《戏剧艺术导论》-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戏剧艺术导论" 是讲述戏剧艺术发展史并分析不同戏剧风格的一本权威教材。

对于编导生来说,了解各种不同戏剧形式的特点和风格将有助于丰富自己的创作思路。

7.《电影学》- 大卫·鲍德威尔"电影学" 是电影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

它介绍了电影的语言、符号以及电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培养编导生的电影审美能力非常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光 lignting
1、本色、光色、环境色 2、散漫的或强烈的 3、自然的与合成的 4、叙事及营造氛围
表演
电影表演可以分为两个重点:脸部表情 及肢体动作。
镜头:摄影
景别 构图 运动镜头
景别
景别指的是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 离。
特写 Close up
CU
近景 Close shot cs
二、蒙太奇创造时间
1、电影中的三种时间 在贝拉·巴拉兹看来,电影,不如说分镜
头——剪辑的方式,给时间带来了三个 含义,也就是,首先是放映时间(影片 的延续时间)其次是剧情的展示时间(影 片故事的叙述时间),和观看时间(观众 本能地产生的印象的延续时间)。
2、蒙太奇压缩时间
几个例子; ⑴利用光影 ⑵季节的变化 ⑶景色的变化 ⑷更迭地名 ⑸切换空间
结局
所有故事结局的关键就是给与观众们他 们想要的东西,但不是通过他们所期望 的方式给与
总结
单一主人公 主动主人公 外在冲突 因果关系 线性时间 闭合式结局
完成一个历程
人生经历模式:以人物生活经历的变化 为主线;
心理历程模式:以及以人物内心心路历 程变化为主线;
人情关系模式:剧作其内在主线是人物 之间的情感关系变化过程。这类影片的 主线是贯穿始终的变化的人际情感关系。
安德烈·巴赞
色彩是一部影片进行环境造型 和人物造型的重要手段
色彩是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唤起情绪、 渲染气氛的形象化手段
色彩还可用以确立和展现整部 影片的总体情绪和主题基调
在同一部影片中运用不同色彩的胶片, 可以生动地表现幻觉、回忆与现实之间 的不同情调,转换不同时空内的情节, 并创造特殊的审美意味。
例子1《莫扎特》 例子2《其实在天堂》 例子3《魂断蓝桥》
2、画面外的音乐,又称表现 性的音乐,或假定性音乐
例子1《现代启示录》 例子2《铁皮鼓》 例子3《城南旧事》
声音和画面的组合
1、声画合一 2、声画分立 例子:《雨中曲》
蒙太奇
将一部影片的各种镜头在某种顺序和延续时间的 条件中组织起来
人情关系模式
长幼模式 救赎/成长 异性模式 性爱/慰藉 同性模式 认同/平等
发展过程
1、空间 2、认同的基础(受施因素,感受认同
因素,境遇认同因素、能力认同因素、 直接审美因素,道德认同因素) 3、分离
Step 2 拍摄(shooting)
镜头:场面调度 镜头:摄影
场面调度(mise-en-scene)
3、蒙太奇延长时间
例子 战舰波将金号
4、蒙太奇创造节奏
例子1 白气球 例子2移动一边进行拍摄
的方式 4、跟:摄影机跟随被摄物体拍摄
Step 4 组合
声音 蒙太奇
电影声音
一、人声 二、音响 1、显示环境的真实 2、托人物的思绪 甚至表达思想
三、音乐
1、故事空间内的音乐,又称画面音乐、 有源音乐或写实性的音乐
中景 medium shot ms
全景 full scene fs
远景 long shot ls
构图
1、三维空间感 2、一目了然和明确 3、不能死守绘画和摄影的原则 4、画格内人和物的运动
运动镜头
1、推拉 摄影机移动时,光学轴心同移动路线之
间的角度始终不变 2、摇:摄影机的位置固定一处,而将
-----------------马尔丹
叙事蒙太奇:
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意味着将许多镜 头按逻辑或时间顺序分段剪接在一起,其作用是 从戏剧角度(戏剧元素在一种因果关系下的展示) 和心理角度(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去推动剧情发 展。
-----------------马尔丹
一、蒙太奇创造空间
1、现实空间 2、心理空间
激励事件
故事讲述的第一个重大事件,是一切后 续情节的首要导因,也使其他几个要素 运转起来
激励事件必须彻底打破主人公生活中各 种力量的平衡
主人公必须对激励事件做出反应
进展纠葛
激励事件把主人公送上一条求索之路, 去追寻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欲望对象, 以恢复生活的平衡。他的行动激发了内 心的、个人的或社会的/环境上的冲突层 面上的各种对抗力量,阻扰他的欲望, 在期望和结果之间开掘出鸿沟。
艺术导论
——电影导论
一部电影的诞生
编剧与集资(scriptwriting and funding) 拍片准备(preparation for filming) 拍摄(shooting) 组合(assembly)
Step 1. 编剧
剧本的地位
寻找一个故事
实现一个使命、一个目标 解决一个问题或争端 完成一个历程
所谓场面调度,指导演为摄影机安排场 景,以利拍摄。包括一些与舞台艺术相 同的元素:
布景 灯光 服装 表演
布景 setting
人物在戏剧中是最重要的,而银幕上 的戏剧却可以不要演员,一扇砰的关上 的门、风中的一片叶子、拍打岸边的海 浪,都会加强戏剧效果。有些经典影片 只把人物当做配角,像临时演员般或作 为自然的对比,而大自然才是真正的主 角。
经典故事的基本特点
围绕一个主人公而构建的故事,这个主 人公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经过一段连 续的时间,在一个连贯而具有因果关联 的虚构现实中,与主要来自外界的对抗 力量进行抗争,直到以一个绝对而不可 逆转的变化而结束的闭合式结局。
影片范例:《杜玛》
华纳公司出品 导演:拉罗尔·巴尔兰德(Carroll Ballard) (执导过《黑神驹》和《伴你高飞》) 上映日期: 2005-4-29
人与自然冲突 (摩托车乏油,将要困死在荒 漠中) 人与人冲突 (被黑人所骗) 人与自然冲突 (渡鳄鱼河、被野猪追赶) 内心冲突 (是否能泰然面对杜玛的成长) 人与自然冲突 (舌蝇)
内心冲突 (告别杜玛)
危机与高潮
主人公与他生活中最强大、最集中的对 抗力量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把主人公置 于生活中最大的压力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