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一项是“術”的本义:BA 学术、学问B 邑中的道路C技能、技艺D 方法2、“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CA 文学课B 理论课C 基础课D 应用课3、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 女耳自B 本刃末C 武信从D 江河娶4、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DA知智益溢 B早蚤昏婚 C莫暮反返 D信伸畔叛5、“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比喻义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是该词的本义是:D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

(《吕氏春秋?知度》)D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诗经?周南?汉广》)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CA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D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8、我国的第一部词典共有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宫、释亲等。

它是:AA 《尔雅》B 《玉篇》C 《正字通》D 《康熙字典》9、“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A 对文B 异文 C衍文 D 互文10、“汤之问棘也是已”的“之”的用法或意义是:BA 结构助词“的”B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 指示代词“这”D动词“去”二、填空题1、形声字通常由两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声符,也可叫音符。

2、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也叫转折点。

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4、关于汉字起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

5、《礼记》与( )、《仪礼》合称为“三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了战国、秦汉间儒家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

6、“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中的时尚词汇的是:A. 麃(bēi)B. 鬈(quán)C. 刎(wěn)D. 鳢(lǐ)2. 古代汉语中常用的颜色词是:A. 靑(qīng)、苍(cāng)、黛(dài)B. 靛(diàn)、赭(zhě)、绀(gàn)C. 藐(miǎo)、碧(bì)、翠(cuì)D. 翛(xiāo)、苇(wěi)、赅(gāi)3. 下列古代诗词中,不属于宋词的是:A. 春江花月夜B. 静夜思C. 渔家傲D. 西江月4. 以下句子中,哪一句是正确的古代用法?A. 忧郁自然年年老。

B. 动静深相似。

C. 韶光塞巷空。

D. 不覩当年行人。

5.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其作者是:A. 曹操B. 施耐庵C. 罗贯中D. 曹雪芹二、问答题1. 解释古代汉语中的“草木皆兵”一词。

答案:古代汉语中的“草木皆兵”形容因为过度恐慌而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敌视和威胁。

2. 用古代汉语表达“感恩”和“报恩”的意思。

答案:古代汉语中,“感恩”可以用“戴德”表达,而“报恩”可以用“延宠”。

3. 请用古代汉语造句,表达“岁月静好”。

答案:岁月如矢,静好如初。

4. 解释古代汉语中的“墟落”一词。

答案:古代汉语中的“墟落”指的是乡村、村庄。

三、阅读理解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和理解古代汉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汉语的特点是词义丰富、表达方式独特,同时也有一些时尚词汇和独特的句法结构。

通过阅读古代诗词、名著以及古代文献,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回顾和巩固他们对古代汉语的学习成果。

通过选择题、问答题和阅读理解,同学们可以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补充说明本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最终以教师布置的考试内容为准。

古代汉语的学习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实践,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古代汉语水平。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问题及答案问题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早期汉语形式。

它起源于上古汉语,经过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包括先秦汉语、魏晋南北朝汉语、隋唐五代汉语等,最终发展成为现代汉语的基础。

问题二:古代汉语的特点有哪些?古代汉语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文字形式:古代汉语采用象形、指示和会意法创造出一系列汉字,与现代汉字形式不同。

2. 词汇丰富:古代汉语中的词汇种类繁多,受到了古代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影响。

3. 语法结构: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例如动宾结构常常颠倒,修饰语在前、修饰词在后等。

4. 发音变化:古代汉语的发音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的变化。

问题三:为什么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1. 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文献的基础,通过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历史事件和思想。

2. 文学研究:古代汉语是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工具,研究古代汉语有助于研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3. 文化传承:研究古代汉语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守护中国文化,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问题四:如何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古代汉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1. 研究基础知识:了解古代汉语的基本特点、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

2. 阅读古代文献:通过阅读古代文献,包括诗词、散文和历史文献等,提高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参加专业课程:参加古代汉语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学术讲座,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研究方法。

4. 练写作:通过写作练,提高对古代汉语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问题五: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是什么?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有着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汇影响:古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例如传统文化词汇、典故等。

2. 语法变化: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保留了一部分特点,例如句法结构、修饰语的位置等。

3. 文化传统:古代汉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智慧和想法,这些古代文化传统依然对现代汉语和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德行C. 仁义D. 礼智2.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A. 风景B. 民歌C. 风土人情D. 风尚3. 古代汉语中,“吾”和“余”在人称代词中分别代表:A. 第一人称单数和复数B. 第二人称单数和复数C. 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D. 不定人称4. “左传”是下列哪一本史书的注释?A. 春秋B. 尚书C. 礼记D. 周易5.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是指: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尊称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哪部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7. “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字,其在句中的作用是:A. 助词,无实际意义B. 代词,指代人或物C. 连词,连接前后句子D. 副词,表示程度或范围8. “礼失求诸野”中的“野”指的是:A. 野外B. 未开化之地C. 民间D. 边疆9. “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淤泥”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比喻:A. 污泥B. 困境C. 恶劣环境D. 低贱出身10. “夫子喟然叹曰”中的“喟然”表示:A. 悲伤B. 惊讶C. 感慨D. 愤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古代汉语中,“__”是指通过诗歌、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的一种礼仪教育。

2. “__”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

3. “__”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__”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意在强调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5. “__”是《尚书》中的一篇文献,记载了周公辅佐成王治理国家的故事。

6. “__”是《左传》中的一个典故,讲述了晋国大夫屠岸贾因忠诚而遭受不幸的故事。

7. “__”是《孟子》中提出的一个政治理念,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

8. “__”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9. “__”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记述了汉代名将卫青的生平事迹。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古代汉语(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391)盗传必究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骈文的特点主要有讲究骈偶与四六、讲究平灰、讲究用典。

2.诗律的基本内容是句数的规定、押韵的要求、平仄的格式、对仗的规定。

3.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必须符合原文文意、必须符合当时的语言实际、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

4.七律平仄的基本句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灰、平平灰仄仄平平。

5.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传注体、义疏体、集解体。

6.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前赤壁赋》属于辞赋类;《汉书-艺文志序》属于序跋类;《醉翁亭记》属于杂记类。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10分)7.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数:屡次。

8.大王失职人汉中,秦民无不恨也。

恨:遗憾。

9.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本:农业。

末:工商业。

残:祸害。

10.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偷:懒惰。

11.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田:打猎。

饿:饿得要死。

12.亡不越竞,反不讨贼。

竟:边境。

13.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劝:受到鼓励。

三、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词性、意义或作用(20分)14.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以(吾):介词,表原因。

(吾)以:动词,任用。

15.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词。

夫:指示代词,那。

16.或问儒者日:“方此时也,尧安在?”或:代词,有人。

17.王见之,日:“牛何之?”(何)之:动词,到(前往)。

1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副词,只。

19.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稍:副词,逐渐。

其:代词,指范曾。

2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取之)于:介词,表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21.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10分)22.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文学概论(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文化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

A.观众B.情感.C.文采D.文化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

A.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正剧B.笑剧C.悲剧D.悲笑剧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B.意识形态氛围C.拟想读者D.创作过程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

A.文本存在方式B.人与人的干系C.文本媒介方式D.社会糊口联系关系域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

A.共鸣B.净化C.领悟D.观赏9.在相同或类似的作者语境条件下,作者的创作却大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作者个体的主体条件,作者的主体条件主要包括( )、想象力、语言敏感和拟想读者等四个方面。

A.文学资源场B.历史情境C.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 )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作家B.文学作品C.文学流派D.文学思潮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精确答案,请将精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11:美国学者XXX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号:1310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本科《古代汉语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1.形成古今字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种:____、____。

(1)为区分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而造的区别字;(2)为区分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而造的区别字。

2.古文字,指____文字,具体包括____、____、____、____,还包括____。

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3.声符的表意功能有:____、____、____。

(1)声符的形体表意。

(2)声符的字义表意。

(3)语音表意。

4.汉字字形的循变指____;汉字字形的讹变指:____。

字的形体遵循着原来的基础和造字意图;字的形体在演变过程中,其形体脱离了原来的基础,失去了原有的表意功能。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5.如何认识“汉字西来说”?答:“汉字西来”说的理由无非有两点:第一,苏美尔文字产生的时间比汉字为早。

苏美尔文字已有7000年的历史,而汉字只有三千多年历史。

第二,中国的某些早期文字与西方文字有相像相同之处。

这两点理由都不能成立。

首先,关于汉字的产生晚于苏美尔文字文字的认识,并不一定正确。

有资料表明,汉字的起源不一定晚于苏美尔文字。

其次,汉字中的一些字形与苏美尔文字的一些相似,并不能推导出汉字必然导源于西方文字的结论。

6.“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哪部书?“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哪部书?按该书的次序写出“六书”的名称。

答:“六书”的提法最早见于《周礼》。

《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驭,五日六书,六日九数。

”“六书”的具体名称始见于《汉书》。

名称是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7.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有什么区别?答: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的主要区别是:第一,字形结构仅是字的形体组合,而字的结构则是字的音义组合。

第二,字形结构与字的结构所含的结构单位层次不同。

字形结构具有三级单位,即:笔画(或线条)、部件、整字;字的结构只有两级单位,即:部件和整字。

大学《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古汉语中有许多谦词,如:辱、敝、孤等,除此之外,下列是谦词的有:(A)A 不谷B 惠C 令D 陛下2、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B)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3、从古汉语词汇复音化的语言现象分析下列句子的加点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B)A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子慕予兮善窈窕4、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D)A 制,严邑也。

B 是皆秦之罪也。

C 南冥者,天池也。

D 颖考叔为颖谷封人。

5、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A)A 然煮烹烧B 遵道建造C 鄙阶阵都D 物特牢牺6、《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C)A 贾逵B 郑玄C许慎D 马融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之“已”的用法或意义是:(B)A 动词“停止” B同“矣”,语气词。

C 副词“已经” D 而已、罢了8、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A)A 迹、跡B 知、智C 详、佯D 沽、酤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B)A 王者贵乎?士贵乎?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

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D 小国寡民10、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B)A姜氏何厭之有?B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

C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D莫之夭阏者。

二、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尔雅》),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等。

2、《老子》一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所以又称为(《道德经》)。

3、在《北冥有鱼》一文里,庄子运用(夸张、辐射式引申)的艺术手法刻画了鲲鹏的高大形象,使之与渺小的斥鴳形成强烈对比。

4、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链条式引申和()。

5、《诗经》的语言以(四言)为主,兼用杂言,显得参差变化,错落有致,有一种形式美。

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图画)。

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懸(悬))构成古今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2)(专科必修)》2016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二、解释字词(30分)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2分,共10分)17.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18.怀敌抚远,何招而不至7 .,
19.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20.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

四、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21.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
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2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图,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
孤平(10分)
23.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注:一、接、别,人声。

不,平声。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24.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相服
以戏于朝泄冶谏日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令
君其纳之公日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
弗禁遂杀泄冶孔子日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
泄冶之谓乎
注:(1)陈灵公、孔宁、仪行父、夏姬:人物的名称。

相服:内衣。

(2)《诗经》的句子不用翻译。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义评说
2.论辩奏疏箴赞
3.曹丕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4.八四
5.平声仄声对(或“同一联出句与对句的平仄相反”)粘(或“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一、二个字的平仄相同”)
6.颔联、颈联要对仗颈联
二、解释宇词【30分)
(一)每字1分,共10分。

7.王(此):使(这三人)为王。

爱:爱戴。

8.淫:过分。

是:这。

贼:祸害。

9.田:打猎。

饿:饿得要死。

10.趋:快步走。

11.得罪:获罪。

恨:遗憾。

(二)说明在句中的词性1分,说明意义或作用1分,共20分。

12.或:代词,有人。

13.以(封):介词,表对象。

是:代词,这。

(君)之(不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4.乃:副词,就。

稍:副词,逐渐。

15.于(此):介词,表处所。

(欲其子)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诸:“之乎”的合音词。

16.以:介词,表原因。

三、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其意义(每词2分,共10分)
17.饮;使动用法,使(赵盾)喝酒。

18.怀;使动用法,使(敌)归顺。

抚,使动用法,使(远方的人)归附。

19.衣:用作动词,包扎。

/裂,使动用法,使(裳)裂。

[备注:二词答出一个即可]
20.崇:用作动词,斟满。

四、给下列古文加上标点符号(10分)
错一处标点扣1分,不倒扣,共10分。

21.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22.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五、标出下列律诗的平仄,平仄不合处画圈,并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孤平(10分)
每句诗的平仄1分,每句只要错一处(包括画圈的错误)就不给分。

说明有无三平调和犯
孤平2分,没有说明和说明不正确的均不给分,共10分。

六、标点下列古文并译成现代汉语(20分)
本文标点共5分,标点错4个扣1分(不倒扣)。

6个重点词,每个1分,9个译文单位,每个单位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如有错别字酌情扣分,共20分。

24.原文标点:
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牢日服以戏于朝。

泄冶谏日:“公卿宣淫,民无
效焉。

且闻不令,君其纳之。

”公日:“吾能改矣。

”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

公弗禁,遂杀泄冶。

孔子日:“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其泄冶之谓乎?”
参考译文:
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都同夏姬淫乱,②他们都贴身穿着夏姬的内衣在朝廷上嬉
戏。

③泄冶劝谏灵公说:“国君和大臣宣扬淫乱,百姓没有好的榜样了。

④而且自己的声誉
也不好,您还是把夏姬的内衣收起来吧。

”⑤灵公说:“我能改的。

”⑥灵公把泄冶劝谏的话告诉了孔宁、仪行父,⑦孔宁、仪行父请求杀了泄冶。

灵公也不禁止,⑧于是他们就杀了泄冶。

孔子说:“<诗经》上说:‘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⑨这大概说的就是泄冶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