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工程实施方案

农民增收工程实施方案
农民增收工程实施方案

农民增收工程实施方案

二、奋斗目

2005年农业及农村经济努力实现“两增一升位”目标(即:农业总产值增长到1342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0元以上,力争农业在全市的排位上升两个位次)

三、工作重

(一)实施“优质粮油增收”工程,增加优质粮油播种面积,确保人均增收35元。以实

施优质商品粮基地建设为契机,突出抓好四大优质粮油基地,保护和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抓好以金宝、桃园、积善、龙泉等为重点的10万亩玉米基地建设;二是抓好以李渡、金凤、安平、大通等乡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建设;三是抓好以河西、李渡、金凤等乡镇为重点的1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五是抓好以礼乐、龙蟠、桃园等乡镇为重点的万亩优质大豆基地。力争粮食总播面(复种指数)118万亩,总产达34万吨,分别比2004年增长2%和1%,实现优质粮油业人均增收45元

(二)实施“支柱产业增收”工程,增强骨干产业带动作用,确保人均增收99元。把畜

牧业、薯业、菜业、果业作为全区的四大支柱产业,坚持亮点示范、强化典型带动,带动农民大幅增收。一是突出抓好畜牧经济。着力实施“三个一”工程(做优嘉陵黑山羊品牌、做强大树乡桂花畜牧科技园、壮大以天生集团为龙头的猪业经济),实施政策倾斜,全力打造大树桂花园畜牧科技园,带动大户、业主规模发展;依托天生集团启动优质肉猪改良工程,力争2005年全区肉猪改良30%;依托畜牧扶贫项目,培育壮大“嘉陵黑山羊”品牌,打造全市畜牧经济强区。同时,加快318线畜禽产业带建设和金宝、三会小家禽基地

建设,2005年全区出栏生猪71万头,山羊53万只,家禽1300万羽,肉牛0.75万头,肉

兔150万只,畜牧产值达10.5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54元。二是积极抓好薯业经济。

以国基为龙头,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稳定白家、龙蟠等15个基地乡镇15万

亩的红薯种植面积,将红薯加工淀粉的比例提高10%,实现红薯加工增值,一年可多生产

淀粉0.6万吨,按照红薯加工成一吨淀粉可增收1200元计算,就可增收720万元,农民

人均增收12元。三是努力发展菜业经济。围绕城市、超市和天冠冬菜等龙头企业,发展

蔬菜32万亩(包括一线、二线蔬菜),将河西1万亩胡萝卜种植面积沿嘉陵江扩展到2

万亩,文峰、李渡等乡镇的冬菜面积增加到13万亩,全年蔬菜总产26.15万吨,比2004

年增长5%,农民人均增收13元。四是壮大果业经济。抓好凤垭山、木老、一立万亩优质伏季水果基地建设和成南高速公路沿线的生态经济走廊带建设,全年水果总产3.62万吨

,比2004年增长3.5%,农民人均增收10元

(三)实施“劳务开发增收”工程,挖掘农民劳务开发深度,确保人均增收66元。以“

坚持服务引导,有序输出劳动力;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引回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推广“

白家村劳务输出”成功经验,组建“农民工联合会”等劳务输出载体,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和畅通的劳务输出渠道;继续开展培训一门技术、介绍一份职业、致富一个家庭、

带动一方群众的“四个一”活动;实施招商引资与就业工作“三同时”(即项目签订时签订用工合同、项目进场时培训失地农民、项目建成后推荐上岗)合作,搞好劳务定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后续服务,扩大成建制劳务输出规模,继续打造“嘉陵保姆”等家政服务品牌。2005年实现培训农民工1万人次,劳务输出保持15万人以上,提高智力型输出比例

,劳务收入增至9亿元;回引企业50个,回引资金5000万元,回引企业年创利税500万

元。劳务收入比2004年增加4500万元,确保农民人均增收66元

(四)实施“政策支农增收”工程,认真兑现党在农村政策,确保人均增收48元。2005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全面停止征收农业税,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抓好党在农村政策的兑

现落实。一是全面停止征收农业税及附加,确保农民人均增收30元。二是全面兑现粮食

直补政策,将退耕还林补助钱物全部兑现到农户,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全面完成税费改革,停止使用“两工”,确保农民人均增收5元。四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

原则,大力发展华亿鸽业型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全年新发展年经营销售收入在

500万元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确保农民人均增收13元

四、保障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将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作为2005年全区的工作重点,重点打造,重拳出击;涉农部门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

保证政令畅通;各职能部门加强对专业人才的组织引导,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加大投入强度。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原则,实行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区财政逐步归垫挪用的农业项目资金,不随意挤占涉农项目资金;区财政对农业项目配套资金分期分批逐步到位,农业预算投入100万元以上;区农行、农村信用社对基地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支持农业发展;创新机制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生产

(三)逗硬考核奖惩。实行阶段考核和经常督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单项考核相结合,加大农村工作的考核力度,凡按期或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的,区委、区政府予以表彰奖励;对没有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区委、区政府根据责任大小取消相关责任人年度评优、晋级等,保证工作顺利推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