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京剧唱腔联奏》教案.doc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篇一:六上音乐第四课《京腔京韵》 1《京剧唱腔联奏》】【篇二:京剧音乐教案】公开课教案标题:京剧的欣赏授课人:卢新洲授课班级:七年级(1)授课地点:南靖城关中学音乐多媒体教室授课时间:2010年3月9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如何感受京剧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辨别京剧的特征,从多种戏曲中找出那段是京剧。
2、认识并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教学难点:12教室。
1、引导学生如何静下心聆听京剧,做各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认识并分辨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前在多媒体教室播放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学生听音乐走进二、导入1 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一个华侨在美国迷失方向,找不到回家路(不会说英语),在万分紧张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智取威虎山》,因此很快就放松下来,循着唱戏的声音很快找到回家的路。
提问学生:刚才我们听的《智取威虎山》属于戏曲中的那一种?那个华侨为什么听到这首曲子就放松下来,并很快找到回家的路?三、介绍京剧的地位京剧的是中国的瑰宝: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大剧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排行第一。
它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
有个美国人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
所以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国宝——京剧艺术。
四、介绍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
(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聆听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聆听京剧唱腔联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聆听京剧唱腔联奏》是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京剧唱腔联奏,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教材中提供了两首京剧唱腔联奏曲目,分别是《样板戏联奏》和《传统京剧唱腔联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简单的乐理知识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京剧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京剧唱腔的特点和魅力还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时,往往注重旋律和节奏,而对于音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足,这也是本节课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唱腔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2.培养学生聆听和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唱腔的特点和魅力。
2.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欣赏和分析京剧唱腔联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京剧唱腔的特点和魅力,引导学生了解京剧艺术。
2.聆听法:让学生反复聆听京剧唱腔联奏,感受音乐的魅力。
3.实践法:分组进行京剧唱腔联奏表演,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京剧唱腔联奏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两首京剧唱腔联奏曲目:《样板戏联奏》和《传统京剧唱腔联奏》。
2.准备相关京剧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起源、表演形式、角色分工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京剧唱腔的特点和魅力。
2.呈现(10分钟)播放《样板戏联奏》和《传统京剧唱腔联奏》,让学生初步聆听和感受京剧唱腔联奏的音乐特点。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京剧唱腔联奏进行练习。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聆听京剧唱腔联奏》教学设计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聆听京剧唱腔联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聆听京剧唱腔联奏》是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的一首曲目。
这首曲目选取了我国传统京剧中的经典唱腔,通过编曲家的巧妙编排,使得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增强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对于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知识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和巩固的机会。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首曲目之前,已经掌握了五线谱的知识,对我国的音乐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京剧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京剧唱腔的韵味可能还难以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京剧的特点,感受京剧唱腔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聆听和分析,了解京剧唱腔的特点,感受京剧的魅力。
2.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五线谱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京剧唱腔的特点,感受京剧的魅力。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京剧唱腔的韵味,用五线谱准确地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聆听法: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京剧唱腔的魅力。
2.分析法:引导学生对京剧唱腔的特点进行分析,深入理解京剧。
3.实践法:让学生用五线谱记录和表现京剧唱腔,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京剧唱腔的音频、视频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五线谱练习册:供学生练习记录和表现京剧唱腔。
3.教学乐器:如京胡、京二胡等,用于演奏京剧唱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京剧唱腔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引导学生谈谈对京剧的认识和理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等。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对京剧有更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聆听几段不同的京剧唱腔,引导学生分析京剧唱腔的特点,如音域、音色、节奏等。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聆听 京剧唱腔联奏》教学设计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培养学生对国粹京剧的兴趣。
2.聆听《京剧唱腔联奏》说出生、旦、净、丑并说说各角色属于那个行当。
二.教学难点:四大行当各角色和表演形式。
三.教学重点:分清四大行当四.教学过程:1.观看《中国京剧真叫棒》看后说说对京剧的认识?提出问题:京剧都有哪些行当?3.我们认识京剧行当:生、旦、净、丑、末,说说各角色属于那个行当。
4.京剧生角,五角之一。
明清传奇多扮青壮年男子。
今通常指老生。
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视频观看《三岔口》。
讲解:宋大将焦赞打死奸臣谢金吾,被发配沙门岛,途经三岔口,投宿于刘利华夫妇店中。
见义勇为的店主人刘利华,为了救护被奸臣迫害而发配的焦赞,与奉杨延昭之命暗中保护焦赞的任堂惠发生误会,在深夜黑暗中打斗起来。
正当难解难分的时候,焦赞及时赶来说明真相,解除了误会大家相见,误会解除,同奔三关。
观看1分44秒5.京剧旦角是京剧中扮演各种不同年龄、性格、身份的女性的一类角色的总称。
旦角又分为正旦、花旦、花衫、刀马旦、武旦、老旦等,我们一起来欣赏《苏三起解》片段了解旦角。
6.京剧净角是京剧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俗称花脸。
以面部化妆运用图案化的脸谱为标志,音色宏亮宽阔,演唱风格粗壮浑厚,动作大开大阖,顿挫鲜明。
京剧形成以后,对净角的表演艺术进行了磨炼和提高,扮演人物的范围不断扩大,艺术上更为丰富和成熟。
净角资料讲解:《铡美案》又名《秦香莲》,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宋仁宗招为驸马。
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
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
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教案标题:京剧唱腔联奏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京剧唱腔联奏的基本技巧和要素。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节奏、音调和演唱技巧,并能够在团队合作中进行唱腔联奏演绎。
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唱腔的基本特点和表演要求。
2. 掌握京剧唱腔的基本节奏和音调。
3. 学会运用声音和表情演绎京剧唱腔。
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进行唱腔联奏演绎。
教学准备:1. 京剧唱腔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2. 京剧唱腔乐谱或歌词。
3. 音乐播放设备。
4.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京剧唱腔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播放一段经典的京剧唱腔,让学生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京剧的印象和感受,并激发学生对京剧唱腔的学习兴趣。
技巧讲解:1. 分享京剧唱腔的基本特点和表演要求,如音调的高低变化、节奏的快慢变化、表演时的姿势和面部表情等。
2. 演示一段简单的京剧唱腔,解释每个音符和节奏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模仿演唱。
练习与巩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京剧唱腔进行学习和排练。
2.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唱腔练习,注重音调和节奏的准确性,并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3.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唱腔联奏演绎,其他小组可以给予评价和建议。
展示与评价:1. 每个小组进行唱腔联奏演绎的展示,其他学生和老师进行观看和评价。
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京剧演员或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和指导,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京剧唱腔的理解和技巧。
2. 组织学生观看京剧演出或参观京剧学校,加深对京剧文化的认识。
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培养他们对京剧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上音乐第四课《京腔京韵》 1《京剧唱腔联奏》

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
1、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介绍自己小组负责收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进行分享。与下面的环节相结合,教师播放到哪一个行当唱腔时,就由哪一组来介绍。
2、辨一辨。教师播放几个唱腔片段或视频,引导学生抓住各行当唱腔的演唱特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
3、听一听。初听乐曲,听出演奏的乐器是唢呐。
但这堂课也有闪光的一面。我从让同学们猜京剧距离现在有多少年的历史、是否听说过“徽班进京”给乾隆祝寿谈起,讲故事一样,机器。京剧的唱腔是个比较难讲的地方,也是本节课我不很满意的地方,我只是简单讲解了“西皮”“二黄”。如果能现场给同学们唱一段,或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唱腔就更利于同学们的理解。行头、场面、武场、文场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京剧的行当的划分,四大名旦的介绍,我觉得进行的很顺利。
三、教师小结
1、中国的京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解京剧,弘扬国粹。
2、课下拓展欣赏,观看微课《中国京剧真叫棒》。
京剧多听多欣赏,传承国粹
让孩子们表演效果很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京剧是一种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在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们从情感上感觉京剧无愧是我们民族的国粹。京剧对孩子们来说似乎是有些遥远,现在的学生对京剧也不感兴趣,无论是唱腔,对白,京剧的一招一式都与现实的生活有着很大差距,只是一味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去讲解,没有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如果对此不感兴趣怎么进一步学习呢。
4、议一议。再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几个行当唱腔(分别是净、旦、生、旦)。由于学生对这些行当唱腔曲调、演唱特点还比较陌生,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听或多看,通过议论和交流,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5、演一演。可请学生各自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色的动作,听到乐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聆听,京剧唱腔联奏》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聆听,京剧唱腔联奏》教学设计第四课京剧唱腔联奏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4课《京剧唱腔联奏》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培养学生对国粹京剧的兴趣。
2.聆听《京剧唱腔联奏》,能准确听辩唢呐模拟的几个行当的唱腔。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及表演形式。
教学难点:分清四大行当。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像设备,脸谱,扇子,服饰。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问题导入。
(播放课件1)师:同学们,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段歌曲,听完之后告诉老师,这首歌和咱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加入了哪种元素在里面呢?生:京剧 2.了解京剧。
(播放课件2、3、4)师:对了,你们可真聪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国之瑰宝——京剧。
介绍京剧相关知识。
二、学习京剧行当,了解各行当唱腔。
(一)认识“生”行1.师:“生”一般是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武生(播放课件5)2.出示小生等图片。
(播放课件6)3.欣赏京剧《伍子胥》选段,感受“生”行唱腔特点。
(播放课件7)4.欣赏京剧《淮河营》选段,师生一起模仿动作。
(播放课件8)(二)认识“旦”行 1.师: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不同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
(播放课件9)2.出示青衣等图片。
(播放课件10)3.欣赏京剧《苏三起解》,感受“旦”行唱腔特点。
(播放课件11、12)4.出示歌词,学生加动作模仿唱几句。
(播放课件13)5.欣赏京剧《红娘》选段《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感受花旦与青衣的不同性格。
(播放课件14)(三)认识“净”行 1.师: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多彩。
“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如包公、曹操。
(播放课件15)2.欣赏《说唱脸谱》,感受净角人物特点。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优秀范文5篇)

《京剧唱腔联奏》教案(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京剧唱腔联奏》教案《京剧唱腔联奏》教学目的:1、通过著名京剧选段的欣赏,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学习京剧的基础知识,重点了解京剧唱腔以及它们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学习京剧唱腔。
教学难点:掌握唱腔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教具:多媒体音像设备、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运用直观法(在上课前十分钟里放一段京剧),请同学们辨认一下这是什么剧种?(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京剧唱腔联奏》。
你为什么得出老师放录像的剧种是京剧的结论?你了解京剧吗?你知道京剧一些名家的名字吗?你知道京剧一些特别有影响的剧目吗?你会演唱几句京剧唱段吗?你知道京剧在世界戏剧表演领域的地位吗?如果你知道其中的一点,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
学习京剧,了解京剧,其意义不仅是了解一个戏曲剧种,更在于加深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三百多种。
京剧乃其中佼佼者。
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
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
)二、新课讲授:京剧是由文学、音乐、表演、美术、舞蹈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
京剧音乐在所有艺术的组成部分中占重要的地位。
京剧唱腔是京剧音乐的中心,唱腔是表达和抒发人物的感情,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京剧唱腔具有旋律性强,优美抒情,富于变化和对比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请同学们注意:京剧唱腔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西皮腔——西部甘肃、陕西等地的秦腔流入湖北演化而成。
二黄腔——起源于南方。
(有人说湖北、有人说安徽、未有定论)。
两类不同的声腔有着不同的特征,反映在节奏上和所表现的情绪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唱腔联奏》
教学目的:
1、通过著名京剧选段的欣赏,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学习京剧的基础知识,重点了解京剧唱腔以及它们的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学习京剧唱腔。
教学难点:掌握唱腔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教具:多媒体音像设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运用直观法(在上课前十分钟里放一段京剧),请同学们辨认一下这是什么剧种?(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京剧唱腔联奏》。
你为什么得出老师放录像的剧种是京剧的结论?你了解京剧吗?你知道京剧一些名家的名字吗?你知道京剧一些特别有影响的剧目吗?你会演唱几句京剧唱段吗?你知道京剧在世界戏剧表演领域的地位吗?如果你知道其中的一点,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京剧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世界剧坛独树一帜。
学习京剧,了解京剧,其意义不仅是了解一个戏曲剧种,更在于加深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中国戏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革新与发展,现存剧种三百多种。
京剧乃其中佼佼者。
京剧不仅被炎黄子孙称为“国粹”;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所推崇、所热爱。
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京剧表演艺术体系被誉为世界三大表演艺术体系之一。
)
二、新课讲授:
京剧是由文学、音乐、表演、美术、舞蹈等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
京剧音乐在所有艺术的组成部分中占重要的地位。
京剧唱腔是京剧音乐的中心,唱腔是表达和抒发人物的感情,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京剧唱腔具有旋律性强,优美抒情,富于变化和对比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请同学们注意:京剧唱腔分西皮、二黄两大类。
西皮腔——西部甘肃、陕西等地的秦腔流入湖北演化而成。
二黄腔——起源于南方。
(有人说湖北、有人说安徽、未有定论)。
两类不同的声腔有着不同的特征,
反映在节奏上和所表现的情绪上。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欣赏这两段唱腔,那就是通过两段唱腔的对比,你认为西皮腔的节奏和二黄腔的节奏有什么不同?曲调所表现的情绪有什么不同?
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浑厚,适合于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轻快、明朗、活泼。
适合于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京剧唱腔联奏》,了解了京剧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通过这次京剧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国粹”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