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

2022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一、古诗文(35 分)(一)默写与运用(13 分)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而今识尽愁滋味,________。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傍晚时分,小华漫步山间,看到鸟儿结伴归巢,不由地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来形容所见之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 题(22 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出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闭户谨风。
时幼子小能五岁,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风,抑①知风亦畏寒。
”王问故,答曰:“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王丹麓座客常满。
有客谓孔子无须,众诘其说。
客曰:“本②《孔丛子》,子思③告齐君曰:‘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
’故知今像多须,误也。
”时丹麓子鼎六岁,在侧应声曰:“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
【注】①抑:则,就。
②本:根据。
③子思:孔子的孙子。
5.【甲】【乙】两文提到的孔子是_________学派的创始者。
(2 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 分)(1)及其日中如探汤()(2)孔子不能决也()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3 分)A.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
B.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不对的。
C.所以知道现今画像上的孔子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
D.所以知道现今像孔子一样的人有很多胡须,是受人误导。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4.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
(2分)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
(2分)子何以知之?12.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
(3分)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3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C.要勤于观察思考。
202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2年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00 分钟,试卷共 6 页,满分 150 分,答题纸共 2 页。
2.作答前,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填写姓名、报名号、座位号。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用2B 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原卷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山不在高,。
(刘禹锡《陋室铭》)2.而今识尽愁滋味,。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3. ,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傍晚时分,小华漫步山间,看到鸟儿结伴归巢,不由地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来形容所见之景:“,。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10 题(22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出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乙】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闭户谨风。
时幼子小能五岁,坐著膝上,曰:“大人寒,故畏风,抑①知风亦畏寒。
”王问故,答曰:“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王丹麓座客常满。
有客谓孔子无须,众诘其说。
客曰:“本②《孔丛子》,子思③告齐君曰:‘先君生无须眉,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
’故知今像多须,误也。
”时丹麓子鼎六岁,在侧应声曰:“然则孔子亦无眉耶?”客语塞。
[注]①抑:则,就。
②本:根据。
③子思:孔子的孙子。
5.【甲】【乙】两文提到的孔子是学派的创始者。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及其日中如探汤()(2)孔子不能决也()7.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由谁所写?A. 曹雪芹B. 施耐庵C. 罗贯中D. 吴承恩正确答案:A. 曹雪芹2. 以下哪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合理、不近情理的做法?A. 因噎废食B. 不可救药C. 杯弓蛇影D. 自相矛盾正确答案:D. 自相矛盾3. 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的主语是“一双大眼睛”?A. 门外停着一辆红车。
B. 忽然一阵风吹进了房间。
C. 小鸟在树上唱歌。
D. 小女孩笑得合不拢嘴。
正确答案:D. 小女孩笑得合不拢嘴4. 下面哪个词是一个汉字?A. LoveB. 好C. HelloD. Nice正确答案:B. 好5. 请根据下面的句子选择一个正确的标点符号填入空白处:小明明天要去看电影____A. 。
B. ?C. !D. ,正确答案:C. !第二部分:解答题6.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请在此回答}7. 请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和用法:一箭双雕。
{请在此回答}8.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篇短文的主题:人不能忽视自然环境的保护。
{请在此回答}第三部分:阅读理解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省略}9. 根据短文,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请在此回答}10. 根据短文,为什么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请在此回答}以上为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的部分题目及答案。
注:本试卷仅供参考,请以实际考试为准。
中考上海语文试卷+答案+解析

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满分150分)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
(18分)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4.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5.,亭亭净植……(《爱莲说》)6.虎见之,,以为神……(《黔之驴》)(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7—8题。
(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之情。
(2分)8.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
(8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的林嗣环。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
11.不能体现表演者技艺高超的一项是(3分)()A.表演者使用的道具很少。
B.观众的孩子被吓得大哭。
C.表演者模仿各种声音惟妙惟肖。
D.观众听得入迷,默默赞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12分)闻公有一册历①,自记日行事,纤悉不遗。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下列哪项是《红楼梦》的作者?
A. 施耐庵
B. 罗贯中
C. 曹雪芹(正确答案)
D. 吴承恩
下列哪个成语与“勤奋学习”无关?
A. 悬梁刺股
B. 凿壁偷光
C. 画蛇添足(正确答案)
D. 闻鸡起舞
下列哪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A. 《春夜喜雨》
B. 《静夜思》(正确答案)
C. 《登鹳雀楼》
D. 《赋得古原草送别》
下列哪个词语填入句子“他_____地完成了作业”中最为恰当?
A. 马马虎虎
B. 匆匆忙忙
C. 认认真真(正确答案)
D. 随随便便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A. 《三国演义》
B. 《水浒传》
C. 《西游记》
D. 《聊斋志异》(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A. 他跑得很快。
B. 他像风一样跑得很快。
(正确答案)
C. 他跑得非常快。
D. 他飞快地跑着。
下列哪个字不是多音字?
A. 行
B. 为
C. 单(正确答案)
D. 重
下列哪个词语与“春天”最相关?
A. 绿叶成荫
B. 烈日炎炎
C. 白雪皑皑
D. 春暖花开(正确答案)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
A. 《呐喊》
B.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
C. 《彷徨》
D. 《故事新编》。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写作指导这是一篇说明文,旨在向读者介绍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分值和参考答案。
注意要使用说明性的语言,避免使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汇或修辞手法。
开头可以简述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关注。
二、主体部分1、作文题目: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影响要求: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参考答案:略2、阅读理解题目:《红楼梦》选段:“宝黛初会”要求:分析人物形象,概括选段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略3、语言运用题目:用合适的词语填空,组成通顺的句子。
要求:根据所给词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组成通顺的句子。
参考答案:略4、古诗词鉴赏题目:《静夜思》要求:分析诗中意境,谈谈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略5、基础知识题目: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等。
要求:掌握基本知识,能够准确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略三、结尾部分总结: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备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24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考试概述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直是全市最大的一门学科,也是中考的重点科目。
今年的语文试卷继续延续了近年来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的风格和特点,命题思想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学科素养为重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调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际运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社会和未来发展。
二、试卷分析今年的语文试卷分为三个部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
其中,积累与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汉字书写、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掌握情况;阅读与鉴赏部分包括古诗词阅读、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表达与交流部分包括作文和口语交际,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
总体来说,今年的语文试卷难度适中,题目设计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调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反思。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山川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
(《答谢中书书》)2.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____。
(《渡荆门送别》)3.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乐乎?(《<论语>十二章》)4.小申在美术馆欣赏一幅山景图,画面上神奇秀丽的高山耸入云端,太阳照射下山的两面阴暗不同,他不觉吟诵了杜甫《望岳》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22分)【甲】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乙】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丙】相见甚欢王阮亭宦①广陵,一夕雪甚,漏且三十下,风籁②窈窕,街鼓寂然。
灯下简箧中故书,得吴宾贤诗,且读且叹,遂泚笔③为序。
明日,走急足④驰二百里寄之。
吴感其意,为刺舟⑤来郡城,相见甚欢。
【注释】①宦:做官。
②风籁:风声。
③泚笔:以笔蘸墨。
④急足:指快速传送文书、书信的人。
⑤刺舟:撑船。
5.甲词中“西江月”是_________,乙文选自《_________》一书。
(2分)6.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4分)(1)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 (2)灯下简.箧中故书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巍巍乎若太山。
8.从下列选项中为丙文“窈窕”的注释选择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窈窕】A.文静美好的样子B.妖娆的样子 C.美女 D.幽深的样子——《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9.甲词丙文都写了夜景,从甲词中_______、稻香、蛙声和丙文中“一夕雪甚”看出,甲词丙文的季节不同,甲词是______季,丙文是冬季;甲词写景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之情,丙文写景营造了王阮亭读书的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钱塘湖春行》)2. ,莲动下渔舟。
(《山居秋暝》)3.谈笑有鸿儒,。
(《陋室铭》)4. ,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5.向来枉费推移力,。
(《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
(2分)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
(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
(2分)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6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韩生料秦王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
前日,民皆徙避之。
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
”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
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
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
(4分)(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 (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
(2分)子何以知之?12.本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请在下面空格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
(3分)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3分)A.遇事要勤学好问。
B.要善于见微知著。
C.要勤于观察思考。
D.遇事要集思广益。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①犹如柏林爱乐乐团拥有爱乐大厅,维也纳爱乐乐团拥有金色大厅一样,上海交响乐团——这个拥有135年历史的“远东第一乐团”,也将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厅。
这标志着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②历时6年即将建成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闹中取静的复兴中路,这儿原来是上海跳水池,为了与附近的历史风貌保护区相呼应,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以简朴的陶土作为外立面,建筑顶面配上了柔和舒展的曲面,让整个建筑从高处看像一本摊开的乐谱,与音乐厅之名自然贴合。
③与外观的低调..不同,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许多亮眼的创意。
其中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是当之无愧的主角,承担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
为了拓展功能,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内更是巧用空间,辟出了一条长达80米的音乐互动长廊,进行交响乐的普及教育。
④一般来说,建造音乐厅,“看得见的”远远没有“听得见的”重要。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每一个设计都有严格的声学考量。
为了克服附近地铁10号线的震动干扰,一大一小两个音乐厅采用了隔振器技术,通过安装底部弹簧阻振器的方法,将它们建成上海首个全悬浮结构的建筑。
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地处繁华地段,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的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由两堵25厘米的墙与两堵墙中间40厘米的空心距离组成,90厘米厚度的双层墙可以有效隔绝外部声音。
⑤在两个音乐厅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师与声学设计师共同在电脑上进行了100多次声学模拟测试,确定没有留下声音死角。
然后他们又以大音乐厅1:10的比例制作模型,特制了安装仿真人体胸腔的中空假人,作为模型里面的“听众”,巧设了最大程度接近真实的测试环境。
设计师在这个模型中做了4次声学测试,直至测试结果达到理想数值。
⑥音乐厅除了演出之外,还兼具了录音棚的功能。
前几年,上海交响乐团为著名音乐家谭盾录制电影《卧虎藏龙》的音乐,却苦于没有那么大的音乐棚,只能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
这样的历史将一去不复返。
可以设想,功能齐全、声学效果极佳的音乐厅,一定会成为演出和录音的理想之所。
⑦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建成,对乐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对提升观众的音乐欣赏品位,对交响乐的推广和普及,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4.第③段加点词“低调”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15.第④段画线句的具体含义是。
(3分)16.第⑤段中,设计师们共同努力,反复进行多种测试的目的是。
(2分)17.音乐厅的内部设计有哪些亮眼的创意?请分条概述。
(9分)(1)(2)(3)18.第⑥段举为谭盾录制音乐的例子,对其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演奏水平非常高超。
B.说明了上海交响乐园过去的音乐录制条件十分简陋。
C.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为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将产生积极影响。
D.说明了音乐厅的建成对上海交响乐园未来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列车上①前两天我坐火车出差,一路看着窗外荒凉的冬日风景,听着咣当咣当的车轮声,实在是无聊透顶。
我想找个同行的旅客,聊聊天,打发时间。
②首先把目光落在了对面的小伙子身上,年龄相仿,应该有共同语言。
我正在考虑用什么话来开头,只见那小伙子打开随身带的电脑包,取出笔记本,放在腿上开始上网。
于是耳朵里传来了QQ的提示音,原来人家有人聊天。
③左边是个美女,一直侧脸向窗外看着,虽然咱不贪图什么艳遇,但是如果有一个佳人旅途相伴,聊聊天,也是很不错的。
我整理一下自己的衣服,清了清嗓子,用尽量绅士一些的语调说:“你好,是不是没来过这里,见你一直在欣赏外面的景色啊?”话音落下,美女却丝毫没有反应。
仔细一瞧,人家秀发遮掩的耳朵里耷拉下一条黑线来,原来在静静地听音乐,把整个车厢里的人都排斥在外。
④我灰头土脸地苦笑一下,扭头看斜对面的那个大爷。
大爷穿着非常朴素,慈祥的面容,一看就是个实在人,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大爷似乎觉察到我的目光一直盯着他,马上把手提包抱在怀里,把头埋下去,身子向我相反的方向扭了扭。
我颇为尴尬,使劲咽了一口唾沫,站起身来。
⑤我穿过车厢,走到了两节车厢的接头处。
看见一个中年人在那里抽烟。
我凑过去,掏出一支烟来,赔着笑说:“车厢晨禁止抽烟,憋坏了,也过来抽一口。
大哥,借个火。
”中年人犹豫了一下,掏出打火机递过来。
我在火车的晃荡中把烟点着,吸了一口,把打火机还给他,说:“谢谢啊,大哥这是去哪?”⑥中年人把还剩下一大截的烟掐灭,说了声:“你接着抽,我回座位了。
”⑦我正呆滞在那里,一个八九岁的阳光男孩出现在眼前,“叔叔,请问您,高大笔直的树就是白杨树吗?”19.第①段画线部分的作用是。
(3分)20.细读第②─⑥段,“我”想与人聊天却四次未能如愿,请把“我”遇挫后的“反应”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4分)第一次:失望;第二次:;第三次:尴尬;第四次:。
21.第⑥段中年人的言行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4分)22.对本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告诫人们,身处信息化时代,不能因人机交流而忽略人际交流。
B.警示我们,身处陌生的环境,应该注意保持适度的警觉和距离。
C.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也要多点信任,多点交流。
D.劝导我们,即使社会复杂,人么交流方式各异,仍需待人以礼。
23.练习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5分)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6题(11分)爱因斯坦与上海有特殊的情缘,他曾在1922年两次到访上海,前一次他踏上堤岸就获悉自己得到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后一次他在福州路工部局礼堂演讲“相对论”,这两次抵沪,他都入住在理查饭店,即今天外滩的浦江饭店。
为了纪念这份特殊情缘,让更多市民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2008年6月,高达2.8米的爱因斯坦雕像(见右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揭幕。
按原计划,这尊雕像将安放在上海的摸一个地方。
当时有媒体称“爱因斯坦,这个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从此常住上海”。
谁也没有想到,6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这尊雕像至今仍存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
此事引发了上海市民的热议。
24.假设可以在以下地点安放爱因斯坦雕像,你会选择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4分)A.南京路步行街 B.外滩街心花园C.东方绿舟智慧大道 D.陆家嘴金融区选择:理由:25.请你为爱因斯坦雕像拟一个恰当的名字。
(3分)26.如果还要在这尊雕像底座上写一段简要说明,以下不必写入的两项.......内容是(4分)A.雕像设计者和立像时间、单位 B.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C.爱因斯坦生卒年份 D.爱因斯坦与上海的情缘E.雕像四周的环境特点 F.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四、写作(60分)27.题目:这里也有乐趣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浅草才能没马蹄 2. 竹喧归浣女 3. 往来无白丁 4. 沙鸥翔集 5. 此日中流自在行6.(2分)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7.(2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8.(2分)为学(1分)儒(1分)9.(6分)第一空:②(3分)第二空(3分)评分量表:10.(4分)(1)喜爱(2分)(2)生病(2分)11.(2分)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12.(3分)第一空:百姓徙避(百姓避之)(1分)第二空(2分)评分量表:13.(3分)B (3分) C(2分)(一)(20分)14.(2分)不张扬(简朴)15.(3分)评分量表:16.(2分)为了达到最佳的声学效果17.(9分)(1)为了实现演出与录音的双重功能,设计了大小两个音乐厅。
(2)为了拓展功能,巧用空间,辟出音乐互动长廊。
(3)为了克服地铁的震动干扰,采用隔振器技术,建成全悬浮结构建筑。
(4)为了阻隔外部噪音,大小音乐厅外墙都采用了双层墙设计。
评分说明:每条3分(目的1分,创意2分)。
写出任意3条即可。
18.(4分)D(4分) B(2分)(二)(20分)19.(3分)渲染列车上所见所闻的单调乏味,表现“我”无聊的心境,引出下文“我”找同行者聊天的情节。
20.(4分)苦笑(2分)呆滞(2分)21.(4分)对“我”怀有戒备之心(2分),不愿与“我”交流(2分)22.(4分)C (4分) A(2分)23.(5分)阳光男孩的主动交流与前文其他人的表现形成反差(对比),引发我们对人际交流问题的思考(3分)。
结尾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人以回味和思考的空间(2分)。
三、综合运用(11分)24.(4分)答案示例1:选B 爱因斯坦曾入住外滩浦江饭店,雕像安放在外滩街心花园,有利于市民和游客走近历史人物曾经生活过的空间,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