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合集下载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一、数据分析类公式1.平均值公式平均值=总和÷样本数量在数据分析中,计算平均值是非常常见的操作,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中位数公式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分为两等分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值,对于存在离群值的数据更具有稳定性。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对于数据量为奇数,中位数就是排序后的中间值;对于数据量为偶数,中位数是排序后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

3.众数公式众数是一组数据中频率出现最高的数值,可以用来表示数据的典型值。

众数可分为单峰众数和多峰众数。

4.极差公式极差表示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可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

极差=最大值-最小值5.百分位数公式百分位数是一组数据中一些百分比位置的值,可以用来描述整体数据的分布情况。

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有:对于数据量为n,取第p百分位数,计算公式为(n+1)×p/100。

6.方差公式方差是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性的统计量,可以用来衡量数据的离散程度。

方差=[(Xi-平均值)^2]÷样本数量7.标准差公式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于衡量数据的波动性,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标准差=方差的开方二、比例计算类公式1.百分比公式百分比=(所占数÷总数)×100%在数据比较和分析中,百分比是比较常用的计算方式,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相对大小。

2.比例公式比例=(所占数÷总数)×比例基数比例基数可以是任意值,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增长率公式增长率=(现在数值-原始数值)÷原始数值×100%增长率是用来比较两个数值之间的增长或减少幅度的指标。

增长率为正数表示增长,为负数表示减少。

三、概率计算类公式1.概率计算公式概率=事件发生数÷总样本空间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指标,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2.基本概率公式在等可能的情况下,基本概率可以通过统计总数和事件发生数来计算。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备公式资料分析必须要做到稳又快,基本来说我们需要25分钟内做完20道小题,因此要有快速计算的方法。

截位直除法是非常实用的,截位指的就是四舍五入保留几位,保留的是有效数字。

例如一个分数13674879,他们的首位分别是4与1,截位直除就是将式子变成144879。

一、基期与现期 今年比前年。

比字后面是基期,前年是基期。

二、增长量与增长率 增长率r=基期基期—现期 三、基期量=现期-增长量 基期量=r+1现期量 四、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 现期量=基期量×(1+r )五、一般增长率 一道题目中问到增长或下降了百分之几、几成、增长速度、增长幅度等,都是问的增长率 r=基期量增长量=增长量—现期增长量=基期基期—现期 六、增长量=现期-基期=基期×r=r+1现期×r年均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年份差七、现期比重=总体部分 占字前面的量是部分,占字后面的是总体。

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比重八、基期比重=B A ×ab ++11 A :部分的现期量 B :整体的现期量 a :分子的增长率 b :分母的增长率九、两期比重比较=现期比—基期比=B A -B A ×a b ++11=ab a B A +-⨯1若a 大于b,比重上升,若a 小于b,比重下降,a=b,比重不变。

十、现期平均=个数总数=BA 十一、基期平均=ab B A ++⨯11 十二、平均数的增长率=bb a +-1 a 为分子增长率,b 是分母增长率 十三、现期倍数=B A 基期倍数=a b B A ++⨯11十四、间隔增长率 中间隔一年,求增长率R=r1+r2+r1×r2 当r1与r2绝对值均小于百分之十时,r1×r2可忽略十五、间隔倍数=间隔增长率+1十六、间隔基期量=间隔增长率现期量+1。

公务员行测计算公式大全

公务员行测计算公式大全

行测计算公式1. 分数比例形式整除:若a∶b=m∶n(m、n互质),则a是m的倍数,b是n的倍数。

若a=m/n×b,则a=m/(m+n)×(a+b),即a+b是m+n的倍数2. 尾数法(1)选项尾数不同,且运算法则为加、减、乘、乘方运算,优先使用尾数进行判定;(2)所需计算数据多,计算复杂时考虑尾数判断快速得到答案。

常用在容斥原理中。

3. 等差数列相关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平均数×项数=中位数×项数;项数=(末项-首项)÷项数+1。

从1开始,连续的n个奇数相加,总和=n×n,如:1+3+5+7=4×4=16,……4. 几何边端问题相关公式:(1)单边线型植树公式(两头植树):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2)植树不移动公式:在一条路的一侧等距离栽种m棵树,然后要调整为种n棵树,则不需要移动的树木棵树为:(m-1)与(n-1)的最大公约数+1棵;(3)单边环型植树公式(环型植树):棵树=总长÷间隔,总长=棵树×间隔(4)单边楼间植树公式(两头不植):棵树=总长÷间隔-1,总长=(棵树+1)×间隔(5)方阵问题:最外层总人数=4×(N-1),相邻两层人数相差8人,n阶方阵的总人数为n²。

5-10:行程问题5. 火车过桥核心公式:路程=桥长+车长(火车过桥过的不是桥,而是桥长+车长)6. 相遇追及问题公式:相遇距离=(速度1+速度2)×相遇时间追及距离=(速度1-速度2)×追及时间7. 队伍行进问题公式:队首→队尾: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队尾→队首:队伍长度=(人速-队伍速度)×时间8. 流水行船问题公式:顺速=船速+水速,逆速=船速-水速9. 往返相遇问题公式:两岸型两次相遇:S=3S1-S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B为S2)单岸型两次相遇:S=(3S1+S2)/2,(第一次相遇距离A为S1,第二次相遇距离A为S2);左右点出发:第N次迎面相遇,路程和=(2N-1)×全程;第N次追上相遇,路程差=(2N-1)×全程。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必背公式1、现期与基期(1)现期量=基期量×(1+r)(2)基期量=现期量1+r,当|r|<5%时,基期量≈现期量—现期量×r(3)基期量的比较:当1+r未出现成倍变化而现期量有明显倍数关系时,则着重比较现期量。

2、增长量与增长率(1)增长率(r)=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 = 增长量基期量=增长量现期量−增长量(2)增长率的比较:增长率(r) =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 现期量基期量—1,因此增长率大小只需比较现期量基期量即可。

(3)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r=现期量×r1+r ,当r≈1n时,增长量≈现期量x1n+1(4)年均增长量=(末期值-初期值)÷n(5)增长量的比较: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百化分。

3、特殊增长率(1)间隔增长率:间隔增长率r=r1+r2+r1xr2,当r1xr2<0.01时可忽略,r≈r1+r2。

(2)年均增长率:末期值=初期值(1+r)n,估算技巧,(1+r)n≈1+n·r,当|r|≤5%时,误差较小。

(3)混合增速:混合增速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更加靠近于基数较大的所对应的增长率。

4、比重相关:(1)现期比重:比重=部分÷整体(2)基期比重:BA x1+a1+b,其中部分量为B,部分对应的同比增速为b,整体量为A,整体对应的同比增速为a。

(3)两期比重:现期比重与基期比重的差值为BA x b−a1+b,结论:①b-a的正负决定升降;②上升或下降的具体的数值应该小于|b-a|。

5、平均数与倍数(1)平均数=总数÷总份数(2)倍数,B是A的多少倍,计算公式为:B÷A;如果是多几倍则是B—1;A,其中b代表总数的增长率,a代表总份数的增长率。

(3)平均数的增长率:b−a1+a如人均收入=总收入÷总人数,在计算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时,b即对应总收入的增长率,a对应总人数的增长率。

行测数学公式大全

行测数学公式大全

常用数学公式汇总一、基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a +b )·(a -b )=a 2-b 22. 完全平方公式:(a±b )2=a 2±2ab +b23. 完全立方公式:(a ±b)3=(a±b)(a 2 ab+b 2)4. 立方和差公式:a 3+b 3=(a ±b)(a 2+ ab+b 2) 5. a m·a n=a m +na m ÷a n =a m -n (a m )n =a mn (ab)n =a n ·b n二、等差数列 (1)s n =2)(1n a a n +⨯=na 1+21n(n-1)d ;(2)a n =a 1+(n -1)d ;(3)项数n =da a n 1-+1; (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 =a+b ; (5)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6)前n 个奇数:1,3,5,7,9,…(2n —1)之和为n 2(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d 为公差,s 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 三、等比数列 (1)a n =a 1qn -1;(2)s n =qq a n -11 ·1)-((q ≠1)(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 2=ab ; (4)若m+n=k+i ,则:a m ·a n =a k ·a i ; (5)a m -a n =(m-n)d (6)nma a =q (m-n) (其中:n 为项数,a 1为首项,a n 为末项,q 为公比,s 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四、不等式(1)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 2+bx+c=a(x-x 1)(x-x 2)其中:x 1=a ac b b 242-+-;x 2=aac b b 242---(b 2-4ac ≥0)根与系数的关系:x 1+x 2=-a b ,x 1·x 2=a c(2)ab b a 2≥+ ab b a ≥+2)2( ab b a 222≥+ abc c b a ≥++3)3( (3)abc c b a 3222≥++ abc c b a 33≥++推广:n n n x x x n x x x x ......21321≥++++(4)一阶导为零法:连续可导函数,在其内部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其导数为零。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

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汇总一、概述随着国家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公务员考试作为选拔和录用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和热议。

而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涵盖了诸多知识点和应试技巧。

其中,数学实在是行测中的一大难点,而其中的公式更是让考生头疼的部分。

我们特整理了以下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以便考生备考时能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数量关系题目公式1. 平均值计算公式平均值 = 总值 / 个数2. 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多者 / 较少者3. 反比例计算公式两者之比 = 较少者 / 较多者4. 增减百分比计算公式百分比增加 = (增加值 / 原值) * 100百分比减少 = (减少值 / 原值) * 1005. 资料图计算公式根据柱状图、折线图或饼状图进行计算6. 存在关系计算公式混合物的平均浓度 = (已知浓度1 * 体积1 + 已知浓度2 * 体积2) / (体积1 + 体积2)三、判断推理题目公式1. 判断题公式真命题的否定为假命题假命题的否定为真命题2. 排序题公式正序排列:A<B<C逆序排列:A>B>C3. 相同字母代表相同物品四、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公式1. 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反义词:意思相反的词2. 词类变化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代词→连词→介词→感叹词3. 词语搭配正词相反:冷热、高低动名结合:吃饭、送信五、综合分析题目公式1. 逻辑判断公式A→B 非B→非AA→B 非A→非B2. 选择判断公式对A的肯定是否定了B的否定3. 数字推理公式数字之和、差、乘积、商之间的规律4. 资料分析公式根据给出的数据进行图表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六、总结以上整理的2024国考行测资料公式只是行测知识点的冰山一角,但通过对这些公式的学习和掌握,能让考生更快地应对行测考试中的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言语理解与表达、综合分析等题目类型。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现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21.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基期比重= ×
先计算 ,然后根据a和b的大小来判断大小
比重比较
22.某部分现期量为A,整体现期量为B
现期比重=
分数打下比较
23.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量为A,增长率为a%,整体现期量为B,增长率为b%
=
直除法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 ×x%
特殊分数法,当 %可以被视为 时,公式可以化简为
增长率计算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量=
截位直除法、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增长率=
截位直除法
15.如果基期量为A,经N期变为B,平均增长率为x%
= -1
代入法
增长率比较
16.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考点
已知条件
计算公式
方法与技巧
基期量计算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M倍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N
基期量=现期量-N
尾数法、估算法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x%
比较: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3)化同法。
尾数法、估算法
增长量计算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
尾数法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x%
增长量=基期量×x%

行测数学运算公式大全

行测数学运算公式大全

行测数学运算公式大全数学运算公式是行测考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知识点,掌握各种数学运算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中更加高效地解题。

下面是行测数学运算公式的大全,包括常见的四则运算、百分数、比例、利率、速度、面积、体积等方面的数学运算公式。

1. 四则运算:- 加法:a + b = c- 减法:a - b = c- 乘法:a × b = c- 除法:a ÷ b = c2. 百分数:- 百分数转化为小数:百分数 ÷ 100 = 小数- 小数转化为百分数:小数 × 100 = 百分数3. 比例:- 比例公式:a:b = c:d- 比例扩大/缩小:a/b = c/d4. 利率:- 简单利息公式:利息 = 本金 ×利率 ×时间- 复利公式:复利 = 本金 × (1 + 利率)^时间 - 本金5. 速度:- 速度 = 距离 ÷时间- 相对速度:速度之差6. 面积:- 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 = 1/2 ×底 ×高- 矩形面积公式:面积 = 长 ×宽- 圆面积公式:面积= π × 半径^27. 体积:- 立方体体积公式:体积 = 长 ×宽 ×高- 圆柱体积公式:体积= π × 半径^2 ×高- 锥体积公式:体积 = 1/3 ×底面积 ×高以上是行测数学运算公式的大全,通过掌握这些数学运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解答数学相关的题目,提高行测的应试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数学运算公式,请继续学习相关数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长量 基期量 x%
增长量计算 (10)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 x%
增长量 现期量 x% 1 x%
(11)如果基期量为 A,经 N 期变为 B,平均 x B A
增长量为 x
N
增长量比较 (12)已知现期量与增长率 x%
增长量 现期量 x% 1 x%
估算法
尾数法,估算法
尾数法
特殊分数法 (1)特殊分数法,当 x%可以被视为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
发展速度 (20)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大小比较
发展速度 现期量 1 增长率 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增长贡献率 (21)已知部分增长量与整体增长量
增长贡献率 部分增长量 整体增长量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
资料分析计算公式汇总
考点
已知条件
(1)已知现期量,增长率 x%
基期量计算 (2)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 M 倍
(3)已知现期量,相对基期量的增长量 N
计算公式
基期量 现期量 1 x%
基期量 现期量 1 M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22)如果 B 是 A 的一部分,B 拉动 A 增长 拉动增长
x%
x% B的增长量 A的基期量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23)某部分现期量为 A,整体现期量为 B
(24)某部分基期量为 A,增长率 a%,整体 基期量为 B,增长率 b%
现期比重 A B
现期比重 A (1 a%) B (1 b%)
(13)已知基期量与增长量
增长率 增长量 基期量
增长量 现期量 x% 1 x% ,其中
x%
为增函数,所以现期量大,增长
1 x%
率大的情况下,增长量一定大。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14)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
增长率 现期量 - 基期量 基期量
截位直除法
增长率计算
(15)如果基期量为 A,经 N 期变为 B,平均 增长率为 x%
(16)两期混合增长率: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
x% N B 1 A
增长率分别为 r1与r2 ,那么第三期相对第一期 r3 r1 r2 r1r2
增长率 r3
(17)合成增长率:整体分为 A、B 两个部分, r% A a% B b%
分别增长 a%与 b%,整体增长率 r%
A B
(18)混合增长率:整体为 A,增长率为 rA, 分为两个部分 B 和 C,增长率为 rB 和 rC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
(6)已知基期量,相对基期量增加 M 倍 (7)已知基期量,增长量 N (8)已知基期量与现期量 (9)已知基期量与增长率 x%
现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 M 基期量(1 M)
现期量 基期量 N 增长量 现期量 - 基期量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
n 增长量 现期量 ;
1 n
(2)估算法(倍数估算)或分数的近似 计算(看大则大,看小则小) 直除法 (1)特殊分数法,当 x%可以被视为
1
时,公式可被化简为:
n 增长量 现期量
1 n
(2)公式可变换为: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
基期量 现期量 - N
基期量比较 (4)已知现期量,增长率 x% 现期量计算 (5)已知基期量,增长率 x%
比较: 基期量 现期量 1 x%
现期量 基期量 基期量 x% 基期量(1 x%)
方法与技巧
截位直除法,特殊分数法
截位直除法
尾数法,估算法 (1)截位直除法(2)如果现期量差距较 大,增长率相差不大,可直接比较现期量。 (3)化同法 分数大小比较: (1)直除法(首位判断或差量比较) (2)化同法,差分法或其它 特殊分数法,估算法
则 rA 介于 rB 和 rC 之间
增长率比较 (19)已知现期量与增长量
比较 增长率 现期量 代替增长率进行 基期量
代入法或公式法
简单记忆口诀:连续增长,最终增长大于 增长率之和;连续下降,最终下降小于增 长率之和
r% a% B(b% a%) A B
混合增长率大小居中
相当于分数大小比较,同上述做法
现期比重-基期比重 A- A 1 b% B B 1 a%
(1)先根据 a 与 b 的大小判断差值计算
A (1-1 b% )
结果是正数还是负数; (2)答案小于丨 a-b 丨
B 1 a% (3)估算法(近似取整估算)
A a% - b%
Hale Waihona Puke B 1 a%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
平均数 n1 n2 nN N
(31)四项基本原则:题干短原则,不计算原 综合分析题 则(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信息易得原则,
简单计算原则
相当于分数大小比较,同上述做法 当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则现期比 重大于基期比重。(方法为“看”增长率)
凑整法
比重比较
平均数计算 直接读数类
(27)某部分现期量为 A,整体现期量为 B
(28)基期比重与现期比重比较:某部分现期 量为 A,增长率 a%,整体现期量为 B,增长率 b%
(29)已知 N 个量的值,求平均数
(30)方法:读题做标记,辅助工具(直尺)
现期比重 A B
基期比重 A (1 b%) B (1 a%)
比重计算
(25)某部分现期量为 A 增长率 a%,整体现 期量 B,增长率 b%
基期比重 A 1 b% B 1 a%
两期比重差值计算:
(1)截位直除法
(2)插值法
一般先计算 A ,然后根据 a 和 b 的大小 B
判断大小
一般先计算 A ,然后根据 a 和 b 的大小 B
判断大小
(26)基期比重-现期比重:某部分现期量为 A 增长率 a%,整体现期量 B,增长率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