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集锦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二)

⼀、最⼩公倍数1.找出两数的最⼩公因数,列短除式,⽤最⼩公因数去除这两个数,得⼆商。
2.找出⼆商的最⼩公因数,⽤最⼩公因数去除⼆商,得新⼀级⼆商。
3.以此类推,直到⼆商为互质数。
4.将所有的公因数及最后的⼆商相乘,所得积就是原⼆数的最⼩公倍数。
例.甲、⼄、丙、丁四个⼈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次,⼄每隔11天去⼀次,丙每隔17天去⼀次,丁每隔29天去⼀次,如果5⽉18⽇四⼈在图书馆相遇,则下⼀次四个⼈相遇是⼏⽉⼏号?A.10⽉18⽇B.10⽉14⽇C.11⽉18⽇D.11⽉14⽇【答案】D。
中公解析:每隔n天去⼀次的含义是每(n+1)天去⼀次,因此题⽬中的条件可以变为“甲每6天去⼀次,⼄每12天去⼀次,丙每18天去⼀次,丁每30天去⼀次。
”6、12、18、30的最⼩公倍数通过短除法可以求得为180,也就是说,经过180天之后4⼈再次在图书馆相遇。
180天,以平均每个⽉30天计算,正好是6个⽉,6个⽉之后是11⽉18号,但是这中间的六个⽉,有5、7、8、10这四个⽉是⼤⽉31天。
那么就要从11⽉18号的天数⾥⾯往前再退4天,也就是11⽉14⽇,即D选项。
注: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的本质,实质上考查的是最⼩公倍数的求法,公考中这类题⽬的考察频率中等,务必要掌握。
⼆、利润问题定价=成本×(1+利润率);售价=定价×折扣的百分数例.⼀批商品,按期望获得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70%的商品,为了尽快把剩下的商品全部卖出,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期望利润的82%,则打了多少折出售?A.⼋折B.⼋五折C.九折D.九五折【答案】A。
中公解析:⽅法⼀:为⽅便计算,设该商品的成本为100,共有100件这样的商品,则根据公式可得:100 (1+50%) 70+100 (1+50%) X 30-100 100=100 50% 100 82%,得X=0.8,为⼋折,故答案选A。
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在行测中,公式是解题的重要工具之一、熟练掌握行测中常用的公式,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下面是行测中常见的几类公式及其应用。
一、百分数公式1.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换关系:小数=百分数÷100,分数=百分数÷100。
例如:80%=0.80,20%=1/52.若一个变量y与它的百分数x成正比,则有以下关系:y = kx ÷ 100,其中k为比例系数。
如果变量y与x成反比,则有:y = k ÷ x。
3.百分数的连乘与连除:若A=B×C×D,其中B、C、D均为百分数,则A也为百分数;若A=B÷C÷D,其中B、C、D均为百分数,则A也为百分数。
例如:75%×50%=(75×50)÷100=37.5%;80%÷20%=(80÷20)×100=400%。
二、利息计算公式1.简单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其中本金为P,利率为r,时间为t。
例如:笔本金为5000元,年利率为5%,存款期限为2年,则利息计算为:利息=5000×0.05×2=500元。
2.复利的计算公式:复利=本利和-本金,其中本利和为P(1+r/100)^t,本金为P,利率为r,时间为t。
例如:笔本金为5000元,年利率为5%,存款期限为2年,则复利计算为:复利=5000×(1+0.05)^2-5000=525元。
三、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1.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距离=速度×时间,速度=距离÷时间,时间=距离÷速度。
例如:如果小明骑自行车以20km/h的速度骑了2小时,则他所走的距离为:距离= 20 × 2 = 40km。
四、比例相关问题中的公式1.比例的计算:若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为a:b,则有a/b=c/d;若已知a/b=c/d,且已知其中一个变量的值为x,则可以根据比例计算其他变量的值:a=x×c/d,b=x×d/c。
2015国考行测暑期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练习题、答案

2015国考行测暑期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百分数、百分点与比重详解、练习题、答案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有出现,考生需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一、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示例一】2. 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材料一:2011 年前三季度,我国软件产业收入增速呈逐月上升态势,9 月份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882亿元,同比增长39.3%。
累计到9 月底,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002亿元,同比增长31.7%,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578亿元,同比增长22.1%。
累计到9 月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实现收入1253 和1805 亿元,同比增长44.8%和38.0%,其中9 月分别增长84.7%和50.7%。
软件产品尧嵌入式系统软件增长快于去年,实现收入4558和2174亿元,同比增长31.2%和30.5%,分别比上年同期高6.1 和6.4 个百分点。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非常全)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汇总(非常全)一、基本数学公式1. 加法公式:加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公式为 A + B = C,其中 A 和 B 是加数,C 是和。
2. 减法公式:减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公式为 A B = C,其中 A 是被减数,B 是减数,C 是差。
3. 乘法公式:乘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公式为A × B = C,其中 A 和 B 是乘数,C 是积。
4. 除法公式:除法是数学中的基本运算之一,公式为A ÷ B = C,其中 A 是被除数,B 是除数,C 是商。
5. 平方公式:平方是一个数乘以自身的运算,公式为 A^2 = A× A,其中 A 是底数,A^2 是平方数。
6. 立方公式:立方是一个数乘以自身的两次运算,公式为 A^3 =A × A × A,其中 A 是底数,A^3 是立方数。
7. 分数公式:分数是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运算,公式为 A/B = C,其中 A 是分子,B 是分母,C 是分数。
8. 百分比公式:百分比是一个数与100的比值,公式为 A% =A/100,其中 A 是数值,A% 是百分比。
二、代数公式1. 一元一次方程公式:一元一次方程是形如 ax + b = 0 的方程,其中 a 和 b 是已知数,x 是未知数。
解方程的公式为 x = b/a。
2. 二元一次方程组公式: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形如 ax + = c 和dx + ey = f 的方程组,其中 a、b、c、d、e、f 是已知数,x 和 y是未知数。
解方程组的公式可以通过消元法或代入法得到。
3. 二次方程公式:二次方程是形如 ax^2 + bx + c = 0 的方程,其中 a、b、c 是已知数,x 是未知数。
解二次方程的公式为 x = (b± √(b^2 4ac)) / (2a)。
4. 因式分解公式: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因子的乘积。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之百分数与百分点详解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之百分数与百分点详解百分数、百分点和比重是资料分析中常见的概念,在公务员考试中时有出现,考生需重点掌握百分数百分点的考查形式,比重的含义,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公式的基础上熟练解资料分析题目。
一、百分数、百分点百分数也称百分比,是相对指标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它是将对比的基数抽象化为100而计算出来的相对数,用“%”表示。
百分点是指不同时期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的相对指标,如资料分析中涉及到的增长率、比重、指数等的变动幅度。
1. 区分“降低(增加)了a%”和“增长(降低)为a%”“降低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 ,“降低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增加了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100+a,“增加为a%”即过去为100,则现在为a。
【示例一】2. 区分“占”、“超”、“为”、“比”“XX占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占AA的a%;“XX超过AA的a%”即AA是100,XX是100+a,则XX超过AA的a%;“XX为AA的a%”即AA为100,XX为a,则XX为AA的a%;“XX比AA增长了a%”即AA为100,XX为100+a,则XX比AA增长(100+a-100)%=a%。
【示例二】3. 拉动……增长……百分点拉动增长是指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
【示例三】二、比重比重是公务员考试当中考查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
比重即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比重一般都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2. 间接求比重(1)已知A占B的比重为a%,B占C的比重为b%,则A占C的比重为a%×b% 。
【示例二】2010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723所。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占高等学校总数的87%,独立学院占普通高等学校数的14%。
求独立学院占高等学校的比重。
解析:根据以上公式,所求为87%×14%=12.2%。
(2)已知总量为A,B占A的比重为b%,C占B的比重为c%,则C=A×b%×c% 。
国考行测常用公式汇总

一、基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完全立方公式:(a±b)3=(a±b)(a2 ab+b2)3. 同底数幂相乘: am×an=am+n(m、n为正整数,a≠0)同底数幂相除:am÷an=am-n(m、n为正整数,a≠0)a0=1(a≠0)a-p= (a≠0,p为正整数)4. 等差数列:(1)sn = =na1+ n(n-1)d;(2)an=a1+(n-1)d;(3)n = +1;(4)若a,A,b成等差数列,则:2A=a+b;(5)若m+n=k+i,则:am+an=ak+ai ;(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末项,d为公差,sn为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5. 等比数列:(1)an=a1q-1;(2)sn = (q 1)(3)若a,G,b成等比数列,则:G2=ab;(4)若m+n=k+i,则:am?an=ak?ai ;(5)am-an=(m-n)d(6) =q(m-n)(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末项,q为公比,sn为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ax2+bx+c=a(x-x1)(x-x2)其中:x1= ;x2= (b2-4ac 0)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 ,x1?x2=二、基础几何公式1. 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中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的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的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连结三角形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三角形的高:三角形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的垂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基础公式汇总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基础公式汇总2013-06-14 09:23 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 作者:北京华图 来源:北京华图【导读】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用基础公式汇总。
一、基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完全平方公式:(a ±b)2=a2±2ab+b2完全立方公式:(a ±b)3=(a ±b)(a2 ab+b2)3. 同底数幂相乘: am ×an=am+n(m 、n 为正整数,a ≠0)同底数幂相除:am ÷an=am-n(m 、n 为正整数,a ≠0)a0=1(a ≠0)a-p= (a ≠0,p 为正整数)4. 等差数列:(1)sn = =na1+ n(n-1)d;(2)an=a1+(n-1)d;(3)n = +1;(4)若a,A,b 成等差数列,则:2A=a+b;(5)若m+n=k+i ,则:am+an=ak+ai ;(其中:n 为项数,a1为首项,an 为末项,d 为公差,sn 为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5. 等比数列:(1)an=a1q-1;(2)sn = (q 1)(3)若a,G,b 成等比数列,则:G2=ab;(4)若m+n=k+i ,则:am •an=ak •ai ;(5)am-an=(m-n)d(6) =q(m-n)(其中:n 为项数,a1为首项,an 为末项,q 为公比,sn 为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
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

很多同学第一次备战公考不知该从何下手,不妨从行测中容易提分的资料分析学起。
资料分析一共考察大家三大能力:阅读能力、列式能力、估算能力,而要想学好资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记住公式。
一听记公式大家就头大,大家不用怕,其实我们要记的公式并不多,经过我们研究你只需要记住19个公式就可以。
那么今天就由专家带大家来学习一下公式。
一、单一数据(4个)
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1+增长率)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资料分析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看着不多,但还是要学会在题目中灵活运用。
希望大家能下来结合题目熟练掌握,祝大家考取得一个好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集锦
资料分析给广大考生的印象是列式繁,计算烦,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备考和考试时选择了放弃。
但其实相对于数量关系来说,资料分析实在是我们广大考生的拿分项,它的技巧性和难度都要比数量关系低一些。
所以作为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来说,资料分析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怎样提高自己解资料分析题的能力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熟练掌握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做到公式在心中,临时不推导。
很多考生,尤其是男生,不愿意去记忆公式,而是习惯于在考场现场推导。
这种习惯在应对中高考的时候比较有效,但在行测考试中,时间紧,题目多,推导公式必然要浪费答题时间,导致答题量缩水。
所以功夫要平时下,公式要平时记,本文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供大家参考。
运城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