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常用公式汇总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必备数学公式总结(全)

公务员行测必备数学公式总结(全)

一、基础公式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2.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3.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4.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5. 乘法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二、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值不变。

2.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数值相应地乘以或除以10。

三、百分比和比例1. 百分比的基本性质:百分比可以表示为分数或小数,例如50% = 0.5 = 1/2。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是两个分数的等价关系,例如a:b =c:d可以表示为a/b = c/d。

四、代数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a和b是常数,x是未知数。

2. 二元一次方程组:ax + = c,dx + ey = f,其中a、b、c、d、e、f是常数,x和y是未知数。

3.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b、c是常数,x是未知数。

五、几何1.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底高2. 矩形面积公式:S = 长宽3. 圆面积公式:S = π r^2,其中r是圆的半径4. 球体积公式:V = 4/3 π r^3,其中r是球的半径六、概率1. 概率的基本性质:概率的值介于0和1之间,包括0和1。

2. 独立事件的概率:两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各自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3. 条件概率:在已知一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七、统计学1. 平均数: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的个数。

2. 中位数:一组数值按照大小排列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3. 众数:一组数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八、其他1. 对数的基本性质:对数可以表示为指数的倒数,例如log_a(b) = c等价于a^c = b。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二)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必会常用公式(二)

⼀、最⼩公倍数1.找出两数的最⼩公因数,列短除式,⽤最⼩公因数去除这两个数,得⼆商。

2.找出⼆商的最⼩公因数,⽤最⼩公因数去除⼆商,得新⼀级⼆商。

3.以此类推,直到⼆商为互质数。

4.将所有的公因数及最后的⼆商相乘,所得积就是原⼆数的最⼩公倍数。

例.甲、⼄、丙、丁四个⼈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次,⼄每隔11天去⼀次,丙每隔17天去⼀次,丁每隔29天去⼀次,如果5⽉18⽇四⼈在图书馆相遇,则下⼀次四个⼈相遇是⼏⽉⼏号?A.10⽉18⽇B.10⽉14⽇C.11⽉18⽇D.11⽉14⽇【答案】D。

中公解析:每隔n天去⼀次的含义是每(n+1)天去⼀次,因此题⽬中的条件可以变为“甲每6天去⼀次,⼄每12天去⼀次,丙每18天去⼀次,丁每30天去⼀次。

”6、12、18、30的最⼩公倍数通过短除法可以求得为180,也就是说,经过180天之后4⼈再次在图书馆相遇。

180天,以平均每个⽉30天计算,正好是6个⽉,6个⽉之后是11⽉18号,但是这中间的六个⽉,有5、7、8、10这四个⽉是⼤⽉31天。

那么就要从11⽉18号的天数⾥⾯往前再退4天,也就是11⽉14⽇,即D选项。

注:此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的本质,实质上考查的是最⼩公倍数的求法,公考中这类题⽬的考察频率中等,务必要掌握。

⼆、利润问题定价=成本×(1+利润率);售价=定价×折扣的百分数例.⼀批商品,按期望获得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70%的商品,为了尽快把剩下的商品全部卖出,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出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期望利润的82%,则打了多少折出售?A.⼋折B.⼋五折C.九折D.九五折【答案】A。

中公解析:⽅法⼀:为⽅便计算,设该商品的成本为100,共有100件这样的商品,则根据公式可得:100 (1+50%) 70+100 (1+50%) X 30-100 100=100 50% 100 82%,得X=0.8,为⼋折,故答案选A。

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

行测资料分析必背公式在行测中,公式是解题的重要工具之一、熟练掌握行测中常用的公式,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下面是行测中常见的几类公式及其应用。

一、百分数公式1.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换关系:小数=百分数÷100,分数=百分数÷100。

例如:80%=0.80,20%=1/52.若一个变量y与它的百分数x成正比,则有以下关系:y = kx ÷ 100,其中k为比例系数。

如果变量y与x成反比,则有:y = k ÷ x。

3.百分数的连乘与连除:若A=B×C×D,其中B、C、D均为百分数,则A也为百分数;若A=B÷C÷D,其中B、C、D均为百分数,则A也为百分数。

例如:75%×50%=(75×50)÷100=37.5%;80%÷20%=(80÷20)×100=400%。

二、利息计算公式1.简单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其中本金为P,利率为r,时间为t。

例如:笔本金为5000元,年利率为5%,存款期限为2年,则利息计算为:利息=5000×0.05×2=500元。

2.复利的计算公式:复利=本利和-本金,其中本利和为P(1+r/100)^t,本金为P,利率为r,时间为t。

例如:笔本金为5000元,年利率为5%,存款期限为2年,则复利计算为:复利=5000×(1+0.05)^2-5000=525元。

三、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1.速度、距离、时间的关系:距离=速度×时间,速度=距离÷时间,时间=距离÷速度。

例如:如果小明骑自行车以20km/h的速度骑了2小时,则他所走的距离为:距离= 20 × 2 = 40km。

四、比例相关问题中的公式1.比例的计算:若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为a:b,则有a/b=c/d;若已知a/b=c/d,且已知其中一个变量的值为x,则可以根据比例计算其他变量的值:a=x×c/d,b=x×d/c。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2.百分点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可直接相加减。

例如,从10%增长到20%,增长了10个百分点,而不是10%。

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基期量是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现期量是相对于基期量的数值,增长量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平均增长量是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而增长率是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年均增长率和间隔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是基期量经过n个周期变为末期量B的情况下,计算出的平均增长率。

但当|x|>10%时,利用公式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间隔增长率是已知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是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例如,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而“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同比增长是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而环比增长是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平均数、比重、倍数、翻番和指数平均数包括现期平均数和基期平均数,其中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比重指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倍数是A是B的多少倍,A÷B;而翻番是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

指数是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他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1.修改每段话:算法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各种数值的变化。

例如,如果现在比过去增长了20%,那么我们可以用算法100×(1+20%)=120来计算。

同样地,如果现在比过去降低了20%,那么我们可以用算法100×(1-20%)=80来计算。

如果我们想知道某个数是原来的多少倍,我们可以用倍数进行计算。

例如,某城市2000年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8平方米,比1978年的3.8平方米高出3.9倍。

另外,我们也可以用翻番来计算数量加倍的情况。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2015年国考资料分析(公式)

(1)隔年增长率例1: 2010年为20万元, 2009年同比增长25.2%, 2008年同比增加12.2%, 则2010年比2008年增加了多少?25.2%+12.2%+25.2%*12.2%(2)倍数=m/n(m,n是两个单位相同的量) 多几倍=倍数-1例子1: 我有300元, 你有100元, 我是你的几倍?多几倍?我是你的300/100=3倍, 多几倍=3-1, 所以多1倍(3)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比重上升, 反之减少(4)年均增长量=(b-a)/n (b为增长后的量, a为增长前的量, n为增长次数)例子1:2010年的粮食产量为200万屯, 2014年为1000万屯, 求年均增长量?(1000-200)/4=200(5)年均增长率a*(1-x%)^n=b (a是增长前的量, b是增长后的量, n是增长次数, x%是增长率)(6)去年比重=今年比重*(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例子1:2009年, 苹果产量为20万, 同比增长12%, 水果产量为100万, 同比增长20%, 求2008年苹果占水果的比重?20/100*(1+20%)/(1+12)(7)上期产量=本期产量/(1+增长率)例子1: 2002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 求2001年产量?2001年产量=20/(1+20%)(8)同比: 与过去的大数比, 环比是与过去的小数比例子1:2001年7月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同比增长20%, 环比增长12%, 求2000年7月苹果产量?2001年6月产量2000年7月苹果产量=100/(1+20%)2001年6月产量=100/(1+12%)(9)增长量=本期增长量*增长率/(1+增长率)例子1:2001年苹果产量为20万屯, 增长率为20%,比2000增长量?20*(1+20%)*20%(10)增长量=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例子1:2002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 2001年为80万屯, 求增长量?100-80=80(11)增长率=增长量/增长前的量*100%例子1:2003年苹果产量为100万屯,2004年比2003年增长了20万屯, 求增长率?20/100*100%注: “比”字后面的量做分母(12)增长率(多几倍)=倍数-1(增长率=多几倍)。

行测常用公式

行测常用公式
贡献率
贡献率= ×100%,体的增长量=
部分的增长量=整体的增长量 贡献率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下降;
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现期比重比基期比重相等;
公式四
比重变化= ,结果读作百分点
平均数
公式一
平均数= ,总量=平均数 份数,份数=
公式二
基期平均数=
公式三
平均数的增长率=
倍数与番数
公式一
A是B的几倍: ,A比B多几倍:
公式二
倍数和增长率的关系:增长率=是几倍-1
行测必记公式大全
等差
数列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基本求和公式: = =n + ×d
中项求和公式: =
等比
数列
通项公式
求和公式
=
裂项
计算
公式一
= -
公润=售价-成本
公式二
利润率= ×100%= ×100%=( -1)×100%
公式三
售价=成本×(1+利润率)
公式四
打折率= ×100%
=n×(n-1)×(n-2)×……×2×1
组合
= (m≤n)
=
错位重排
D =(n-1)×(D +D )其中:D =0,D =1
概率
问题
古典概率
=
独立重复试验
=
容斥
问题
两者容斥
I=A+B-A∩B+M
三者容斥
I=A+B+C-A∩B-B∩C-A∩C+A∩B∩C+M
I=A+B+C-(d+e+f)-2g+h
容斥极值

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

行测资料分析公式大汇总

很多同学第一次备战公考不知该从何下手,不妨从行测中容易提分的资料分析学起。

资料分析一共考察大家三大能力:阅读能力、列式能力、估算能力,而要想学好资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记住公式。

一听记公式大家就头大,大家不用怕,其实我们要记的公式并不多,经过我们研究你只需要记住19个公式就可以。

那么今天就由专家带大家来学习一下公式。

一、单一数据(4个)
现期值=基期值+增长量=基期值×(1+增长率)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资料分析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总结,虽然看着不多,但还是要学会在题目中灵活运用。

希望大家能下来结合题目熟练掌握,祝大家考取得一个好成绩!。

行测资料公式大全汇总

行测资料公式大全汇总

行测资料公式大全汇总
1、回归方程:y=a+bx。

2、理论物料损耗率公式:理论物料损耗率=(1-设计比)/设计比。

3、磨耗指数公式:磨耗指数=(模具磨耗量/原始模具磨耗量)*100%。

4、冲压工艺参数公式:冲压力=单块厚度*冲压面积*冲压比*20%*900负荷。

5、模拟分析公式:模拟结果=给定输入参数*(模拟规则条件+工艺
参数)。

6、拉伸力学性能测试公式:抗拉强度=拉伸力/(抗拉试样宽度*
厚度)。

7、冻结件强度检测公式:冻结件强度=推力/(冻结件的长度*宽度)。

8、直线度误差测试公式:直线度误差=(两点距离差)/(实际距离)*100%。

9、刚性检测公式:刚性=F2/F1。

10、离心强度检测公式:离心强度=(Pmax-P0)/P0×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分析给广大考生的印象是列式繁,计算烦,以至于很多考生在备考和考试时选择了放弃。

但其实相对于数量关系来说,资料分析实在是我们广大考生的拿分项,它的技巧性和难度都要比数量关系低一些。

所以作为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来说,资料分析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

那么在备考过程中应该怎样提高自己解资料分析题的能力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熟练掌握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做到公式在心中,临时不推导。

很多考生,尤其是男生,不愿意去记忆公式,而是习惯于在考场现场推导。

这种习惯在应对中高考的时候比较有效,但在行测考试中,时间紧,题目多,推导公式必然要浪费答题时间,导致答题量缩水。

所以功夫要平时下,公式要平时记,本文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资料分析当中的常用公式,供大家参考。

[pa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