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 徐燕雯
女性不孕不育者免疫抗体检测情况的临床分析

・
性医学 ・
女 性不 孕不育者免 疫抗体检测情况的临床分析
吴 晓锋 海 燕
武汉市 康健妇 婴 医 院生殖 医学 中心 , 武汉 40 5 30 0
【 摘 要】目的: 探讨女性不明原因不孕症患者其免疫抗体检测阳性情况。方法: 随机对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女性
不孕 症 患 者 3 1 作 为 实验 组 , 随机 选 取 健 康 体 检 的 体 检 者 9 2 例 并 8例 作 为 对 照 组 , 其 进 行 A A 、 MA 、 o b H G b 对 sb E bA A 、 C A 、
患者 ( 0 0 ) P< . 5 。结论 : s b E b A A 、 C A 、 C A A 、 MA 、 o b H G b A A以及 U / T感染阳性率与女性 不孕症的发 生有明显的相 关性 , UC 对 于女性 不孕症患者必要 时进行相 关抗体 的检 测, 以提 高诊断效果 , 为治疗提供指导
f ma e i et i .Ⅱ n c s ay.fmae p t n s w t n e i t h u d r c i e rl t e a t o yd tci n t mp o e t e d a n si e l n r l y f it e esr e l ai t i h i r l y s o l e ev e ai i d ee t i r v h ig o t e f t i v n b o o c
Co cu i n:T e p st e r t s b,EMAb,Ao n so l h o i v ae o A A i f Ab,HCGA b,AC ,a d UU C n e t n h d a sg i c n or lt n w t A n / T ifc i a i f a tc rea i i o n i o h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症62例疗效的探讨

1香港 利 民男 科诊疗 院 , 香港 997 907
2南 方性学 研究所 , 东 广州 5 0 6 广 13 0
【 摘 要】报道 了采用 中西 医结合 方法, 2 纪 9 于 0世 0年代 末以来诊 治免 疫性 不孕不育症 6 的疗效 。6 2例 2例 中男
性不育 1 、 6例 女性不孕 中4 例 均采用“ 6 抗体 灵” 为主, 结合各病例情 况进行辩证加 减, 辅以少量激素 , 男性不 育症 治愈 率
・3 3・
些 其他 药物 , 治疗 药法 更具有 针对 性及 全 面性 , 使 以弥 补 中药 主方 的不 足 。
4 讨
论
4 3 关于辅助治疗 问题 . 4 3 1 激 素 的 使 用 郑 明华 J 15 .. ‘5 8例 男 性 不 ‘ 育 症 诊 治 体 会 ” 文 中报 道 , 中 免疫 原 因 引起 男 性 一 其
为 8 .5 , 性 不 孕症 治愈 率为 8. 8 。讨 论 了免 疫 性 不 孕 不 育 的病 因和 中西 医结合 治疗 的机 理 , 讨 了关 于辅 助 治 12 % 女 47 % 探
疗 问题与免疫不孕 不育症诊断方法的选择 。
【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不育症;中西 医结合 治疗
作者 根 据 现 代 医 学 研 究 成 果 , 选 中药 , 合 成 筛 组 “ 抗体灵 ” 结合 少量激 素辅 助的治疗 , 2 纪 9 , 于 O世 O年 代末 以来 , 用本 法 治疗 免 疫性 不 孕 不 育症 。 系统 观 采
者加鸡 血藤 , 者加 柴胡等 。 肝郁 23 辅 助用药 . 强的松 片 : 天 2次 , 次 5 g 连 用 1个 月 为 1 每 每 m,
疗程 , 最多可用 3疗程 。
中医药治疗免疫性不孕的研究进展

由免疫 学因素造成 的不孕 , 为免疫性 不孕 。免 统称 疫性 不孕症包 括精 子免 疫与 透 明带免 疫 等。 中医学 无 免疫性不孕 的记 载 , 病属 中医学 “ 本 不孕症 ” 畴。现将 范 中医学治疗免疫性 不孕 的研究综述如 下 。
上 的一个 倾 向 , 大多 数患者 属 于阴虚体 质 , 而有关 抗体
不孕 。杨石强 研究认为抗精子抗体的发生, 与子宫
内膜 的破 损 和炎 症 有 关 。李 大金 等 认 为 无 论 是 原
的生成 与 阴虚之 问 的关 系 尚待 进 一 步研 究。夏桂
成 分 两 个 证 型 : 阴虚 火 旺 证 、 虚 瘀 浊 证 。李 晓 阳 燕¨ 分 4型 : 肾阴 亏损 以抗 免 疫 I号 加减 ; 阳不 足 肾 以温凝 汤加 减 ; 经湿热 以除凝 汤加减 ; 肝 寒凝 血瘀 以抗
W O D C NE E ME C NE N v mb r 2 , 1 6, . RL HI S DI I o e e . 01 Vo . No 6 1
中 医药 治 疗 免 疫 性不 孕 的研 究进 展
庞 保珍 庞 清洋。 庞 慧 卿 赵 焕云。
( j 1【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 J 山东省聊城市文化路 l , 20 ; 号 2 00 2山东中医药大学 20 级七年制 中医 ; 5 08 学 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实验高级中学医务室 )
三 认为肾虚为免疫性不孕发病之本 , 肝郁为免疫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不孕症12例

周 期 的 基 础 。 故 用 越鞠 丸合 五 味 调 经 散 。 本研 究 结 果 显示 ,补 肾 调周 法 ” 疗 此 病 效 果 显著 , 疗 “ 治 治
论 , 用 中药 周 期 疗 法 , 补 肾 调 周 法 ” 以恢 复 排 卵 功 能 , 采 即“ , 改
[ ] 罗 丽兰 . 1 不孕 与不 育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版社 ,982234 M] 人 19 : ;8 0 [ ] 国家 中医 药 管 理 局 .中 医 病 证 诊 断疗 效标 准 [ ] 南 京 : 京 大 2 M . 南
学 出 版 社 ,9 4:2—7 19 7 3
熟 , 后 期 养 阴 , 定 卵 子 基 础 。经 间 排 卵 期 最 大 生 理 特 点 在 经 奠 于排 出精 卵 , 促使 受孕 , 问 期 益 肾 调 气 血 , 促 进 卵子 排 出 。 经 可 经前 期 即黄 体 期 , 长 阴 消 , 阳 阳长 至 重 , 煦 子 宫 。经 前 期 阳 温
注 : 与 治疗 前 比较 , ① P<0 0 。 5
这 其 问的 关 系 , 经前 期 把 握 以补 肾 助 阳 为 主 的治 疗 , 体 方 在 具
法 是 : 中求 阳 , 水 中补 火 的方 法 , 和 了张 景 岳 所 称 :善 阴 即 应 “ 补 阳者 , 阴 中求 阳 。 临 床 多 仿 右 归 丸 加 减 。 行 经 期 理 气 活 当 ” 血调经 , 以排 经 通 畅 为 要 , 经 期 既 是 排 泄 经 血 之 期 , 是 阳 行 更
・5 8 ・ 09
表 1 治疗 前 后基 础 体 温 的 变 化
长至 重 , 为 受 孕 或 泄 经 之 前 提 。而 对 于 排 卵 障 碍 不 孕 的 患 成
女性免疫性不孕症的检测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

女性免疫性不孕症的检测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发表时间:2015-12-01T16:05:35.830Z 来源:《中医学报》2015年8月作者:王念1 殷俊2 谭文捷2 许豪勤3[导读] 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镇江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镇江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镇江按WHO的规定,男女双方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的性生活且均未采取避孕措施,仍未能受孕称为不孕不育症(infertility)。
王念1 殷俊2 谭文捷2 许豪勤3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江苏镇江 212001;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镇江 212001;c 210009【摘要】目的:通过免疫学检测探讨女性不孕症的原因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途径。
资料与方法:对560例不孕症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免疫学检测,筛选出免疫性不孕症,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组和中西结合治疗(治疗组)组。
对照组行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治疗+中医辨证治疗)。
结果:560例不明原因的女性不孕症患者有238例免疫性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42.5%。
238例免疫性抗体阳性中,AsAb阳性135例,占56.7%。
治疗组总有效率83.2%,对照组总有效率51.3%,x2=27.25、p<0.05;有39例妊娠怀孕,总治愈率为16.4%。
对照组治愈率为11.8%,治疗组治愈率为21.0%,x2=9.86,p<0.05。
结论:AsAb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免疫学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提高了受孕率。
【关键词】不孕症;免疫性不孕症;抗精子抗体;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8-0053-02Detection and combined treatment of TCM with Western Medicine for female immune infertilityWang Nian1 Yin Jun2 Tan Wenjie2 Xu Haoqin3(1.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Zhenjiang 212001; 2.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and physiotherap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Zhenjiang 212001; 3. Institute of family plan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of Jiangsu province, Jiangsu Nanjing 210009)【Abstract】Objective:The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female infertility and treatment with the combine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aterials and methods:560 cases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ELISA) method for immunological detection, fund 238 cases of 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tha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gtoup and combination trea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treatment group) group, with 11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ure western medicine, the treatment group underwent combin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Result:560 cases of unknown causes of female infertility patients there were 238 cases of antibody positive, the positive rate was 42.5%. In 238 cases of antibody positive, 135 cases were AsAb positive, accounting for 56.7%. Treatment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was 83.2%, and the comparison group total effectiveness was 51.3% (x2=27.25, p<0.05). There was 39 cases of pregnant pregnancy, the total cure rate was 16.4%. The cur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11.8%, cur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21% (x2=9.86, p<0.05). Conclusion:AsAb is the main factor of of female 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treatment could improve the pregnancy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keyword】infertility, immunological infertility, anti sperm antibody, combin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按WHO的规定,男女双方同居一年以上、有正常的性生活且均未采取避孕措施,仍未能受孕称为不孕不育症(infertility)。
免疫性不孕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过程 中存 在 着 复杂 的 免疫 调控 , 其 中 任何 一个 环 节 出现 异 常 , 体 。 透 明带抗 体 可能封 闭精 子受 体 , 若 抗 阻碍精 子与 透 明带结 合 , 并 均可 引起 异 常 免疫 反应 , 括 自身 或 同种 免疫 , 包 全身 或 局部 免 疫 使 透 明带变 性 , 响孕 卵着 床及 发育 , 不孕 和 自然流产 。 明 影 导致 透 而导 致 免疫 性 不孕 ( 不育 ) 或 。免疫 性 不 孕 的病 因病 机 是 十分 复 带 自身 抗体 比抗 精子抗 体在 更 大范 围 内影 响着 人类 的生 育 。
各 迄今 为 止 对 免 疫 性 不 孕 , 少数 敏 感 的女 性 产 生 A A , 种 敏 感 性 可 能 与 体综 合 征 、 种 自身免 疫 性疾 病 和心 脑 血管 疾 病 中 。 仅 sb 这 A A引起 不孕 不育 的病理 生 理 机制 尚未 完 全 阐 明。 目 较 公认 C 前
免 疫 性 不 孕 【 指不 孕 患 者 排 卵 及 生 殖 道 功 能 正 常 , 致 免疫 反应 存 在个 体 差异 有 关 ,也 可 因丈 夫精 液 中缺乏 免 疫 抑 制 l 】 是 无
病 因素 发现 , 偶 精液 常规 检查 在 正 常范 围 , 有生 育 免疫 证 据 因子 所致 。当女 性 生殖 道 黏膜 炎 症 、 损 时 , 子 和精 液 中的抗 配 但 破 精 存在 ; 由于生 殖 系统抗 原 的 自身 免疫 、 是 同种 免 疫或 子 宫 内膜 局 原物 质会 引 起女 性 的 同种 免疫 反 应 ,宫 颈上 皮 细胞 产 生 致 敏 的 部 免 疫引 起 的 。 中 2%左 右 的不 孕 症属 免 疫性 不孕 [ 中 医学 分 泌 型 l l , 其 0 2 1 。 g 与精 子结 合 后被 覆 在精 子 表 面 , 精子 制 动 , A、 使 难 无 免 疫性 不 孕病 名 的记 载 , 属 于不 孕 症 的范 畴 , 用 药 着 以进 入官 腔 ;而 l 但归 临床 g 引 起 补体 固定 作用 ,发挥 直 接 细胞 毒 作 G可 重 抓 住不 孕 症 的特 征辨 证或 证 病结 合 论 治 。 用 , 精 子 发 生 凝 集 ; 可 抑 制精 子 顶 体 的活 性 , 精 子 不 易穿 使 也 使
免疫抗体阳性的不孕妇女510例治疗效果分析

应治疗 , 以提高免疫性不孕患者的治愈率 。
三 、 果 结
1 .治疗后 抗 体 转 阴情 况 50例 患 者 中共 查 1 出抗体 阳性 97例次 。经 1个疗 程 的 治疗 后 , 3 4项
症并存 。它是一种以子宫内膜为靶细胞并引起一系
华 中医学杂志 2 0 年第 3 卷第 1 09 3 期
选择 我站 2 0 0 0年 9月  ̄ 2 0 0 7年 7月 间就 诊 的
不孕 妇女 , 其配偶 正 常 , 碘 油 造 影证 实 子 宫 、 卵 经 输
管正 常 , 2年 以上不 孕史 , 有 且采 用酶联 免疫 吸 附实 验 检 测 血 清 AS 、 Ab AOAb E 、 MAb E 、 MAb和 HC —
【 摘要】 目的 探讨免疫抗体 阳性不 孕妇女 的综合 治疗效 果。方法 对原发 及继发 不孕 的妇女血 清进行抗精 子抗体 ( S )抗 卵巢 抗 体 ( OAb 、 内膜 抗 体 ( MAb 、 绒 毛 膜 促 性 腺激 素抗 体 ( G ) 测 , 现其 阳性 率 分别 为 A Ab 、 A )抗 E )抗 Hc Ab 检 发
一
与 A A 对妇女神经、 Sb 内分 泌、 卵巢功能 干扰少有 关 。E b转 阴后 妊娠 率 最低 为 1. 6 , 与 MA 1 7 这 E MAb往往 同内膜异 位症并 存 ( 本组 E MAb阳性 不
孕者 中部 分病例 行 腹 腔 镜 检查 , 现有 异 位 症病 灶 发 存 在) 而 内膜 异位 症 所 致 的 不孕 机 制 复 杂 , 扰妊 , 干 娠 环节 多 , 单一 环节 治疗 效果 不肯 定_ 。 7 ] 五 、 用皮 质激 素治疗 应 注意 的问题 使 用皮 质 激 素治 疗 免疫 性 不 孕 者时 , 因抗 体 的 不 多种 并存 而增加 皮 质 激 素 的用 量 , 因皮 质 激 素对 抗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疗效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疗效评价【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将她们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例,接受西药治疗;就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展开比较。
结果:两组10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用药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治疗方法,采用枸橼酸氯米芬胶囊治疗,口服50mg/d,共5d。
从患者月经周期的第5d开始服药。
如果患者为闭经情况,用药之前应先用黄体酮撤退性出血的第5d开始服用。
患者在治疗后有排卵情况,但仍旧没有受孕,可以通过重复上述治疗的疗程,直到受孕。
若患者在治疗后无排卵,在下一次的疗程中剂量可增加到100mg/d,持续5d。
观察治疗方法,结合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前提下,给予患者中药治疗,月经周期开始前的药方:女贞子、当归、白芍、枸杞子、川芎、巴戟天、鸡血藤、柴胡各10g,熟地黄12g,淫羊藿、仙茅各15g,菟丝子20g;月经周期持续期间药方:柴胡、赤芍、泽兰、牛膝、香附各10g,当归、川芎各12g,鸡血藤15g,熟地黄20g,益母草30g;月经周期结束后药方:当归、紫河车、山茱萸、五味子、覆盆子各10g,菟丝子12g,女贞子15g,山药、熟地黄各20g,山楂30g。
药方用清水煎煮,口服,1剂/d,2次/d,患者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100例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患者用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接受用药治疗后,患者完成妊娠,体温双向型状态;有效:患者月经周期、经期量不良症状消失,基础体温为双相型状态,机体能够正常排卵;无效:患者基础体温没有变化,机体无法正常排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徐燕雯
发表时间:2016-04-20T15:37:22.6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徐燕雯
[导读] (杭州市下沙医院,浙江,杭州,310000)一旦患有不孕不育,将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十分有必要的。
徐燕雯
(杭州市下沙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徐燕雯:(1986,2——)女,汉族,嘉兴海宁人,护师,在杭州市下沙医院工作。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在免疫性不孕不育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情况进行探究。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所收诊的86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予以中西医结合(地塞米松+维生素C、E+消抗汤)治疗,后者予以常规西药(地塞米松+维生素C、E)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93.0%)比对照组患者(74.4%)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E2和FSH比本组治疗前及其对照组治疗后低,差异存在统
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关键词】免疫性不孕不育;地塞米松;消抗汤
免疫性不孕不育,是因生殖系统抗原的自身免疫,或同种免疫而诱发的不孕。
在引发不孕的诸多因素中,由于免疫学因素而造成的不孕不育占有较大的比重,即10~20%[1]。
一旦患有不孕不育,将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手段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十分有必要的。
鉴于此,笔者将对43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所收诊的86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满足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相关诊断标准,且将男性外生殖器畸形、内分泌功能障碍、生殖细胞成熟缺陷、输精管道阻塞者予以排除,将女性宫颈性不孕、卵巢性不孕、输卵管性不孕者予以排除。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43例,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介于20~38岁,平均年龄为(27.4±2.5)岁;病程最长8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为(4.4±1.1)年。
对照组43例,男性20例,女性23例;年龄介于19~40岁,平均年龄为(28.8±3.1)岁;病程最长7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为(4.6±1.3)年。
2组患者在临床一般资料的比较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即地塞米松,口服,一天两次,一次0.75mg;维生素C,口服,一天200mg;维生素E,口服,一天100mg,持续治疗一个疗程,即八周。
研究组:对该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西医治疗方法同上述对照组,而中医采取“消抗汤”治疗,主要成分为:红藤30g、黄芪20g、蒲公英20g、续断15g、赤芍15g、贯众15g、丹参15g、山药15g、菟丝子10g、牡丹皮10g、枸杞子10g、红花10g。
另外,依据中医辩证加减药物,即血瘀脾胃虚弱、肾阳虚者,添加当归15g、阿胶15g、巴戟天10g、肉桂6g;对湿热者,添加茵陈20g、白术15g、薏苡仁15g、黄柏10g;对肝肾阴虚者,可添加茯苓20g、巴戟天15g、地黄15g以及麦冬12g。
取水煎煮,一天一剂,分三次服用,持续治疗一个月,即三个月。
两组患者均需在经期后三天进行,服用至经期来潮前三天停止;在治疗期间需采取避孕措施。
1.3疗效判定
经治疗后,患者的抗精子抗体检查显示为阴性,夫妻间性生活正常,且女性怀孕,为临床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抗精子抗体检查显示为阴性,夫妻间性生活正常,但女性未怀孕,为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的抗精子抗体检查显示为阳性,夫妻间性生活正常,且无避孕行为,女性未怀孕,为无效。
有效率等于临床治愈率+好转率[2]。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RL、T、E2、FSH、LH等进行密切的观察,且进行组间比较。
1.5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数据展开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 ( ±s)表示,t检验。
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是93.0%,而对照组为74.4%。
组间有效率相比较,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n(%)]
注: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本组治疗前相比,P<0.05。
3.讨论
临床上对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的治疗,一般是采取皮质激素治疗,例如地塞米松,以起到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最终实现疾病治疗的目的[3]。
同时在辅以维生素C、维生素E治疗,其中,维生素C能加速创口的愈合,且促进身体内毒素的排出;而维生素E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氧化剂,能有效清除体内的超氧自由基,加快清除抗体,避免细胞遭到氧化损害。
在祖国医学中,免疫性不孕不育属于“滑胎”、“坠胎”、“无子”等范围,此病的发病原因为:正气不足,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产后或经期不洁,或湿热邪毒入侵胞宫,冲任受损,继而造成气血失调,肾虚血瘀,胞脉阻滞,从而造成摄精困难,无法载胎、养胎[4]。
所以,对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疾病的治疗,需坚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肾、扶正。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提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其中中药选用的是消抗汤,此汤剂具备扶正祛邪、活血益肾以及调节免疫的作用;此汤剂能对异常抗原增生加以抑制,加速免疫抗体阳转阴,继而促进机体生殖功能的快速恢复,且优化宫内环境,提高受孕概率,避免流产的出现[5]。
此外,将其与维生素、皮质激素等药物联合运用,可起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治疗后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即93.0%vs74.4%;并且治疗后的E2和FSH指标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
由此可见,对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李倩.消抗汤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9):69-70.
[2]许玉刚,张喜凤,朱立华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14(29):110-110,111.
[3]孔庆颖.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1):49-50.
[4]陈冬琼,柴媛.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96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11):26-27.
[5]李岩,赵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11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