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C调音位图

合集下载

古琴调式

古琴调式

铭乐堂古琴会馆古琴调式古琴律调三分損一生南呂,得五寸三分三釐三豪;南呂三分益一生姑洗,得七寸一分一釐一豪;姑洗三分損一生應鐘,得四寸七分四釐;應鐘三分益一生蕤賓,得六寸三分二釐;蕤賓三分益一生大呂,得八寸四分二釐七豪;大呂三分損一生夷則,得五寸六分一釐八豪;夷則三分益一生夾鐘,得七寸四分九釐一豪;夾鐘三分損一生無射,得四寸九分九釐四豪;無射三分益一生仲呂,六寸六分五釐九豪,以上便是十二律相生。

˙有人以為仲呂無法還生黃鐘,因而創立轉生四十八律,合原有之十二律為六十律。

其實這樣的方法計算,本來就有除不盡的時候,人力只能求得近似值,互相運算時可以靈活用,不用拘泥除不盡的數字。

因為音律識自然之天籟,本相生周轉,非數理可能盡。

˙琴弦雖然有七條,但是一六、二七同音,所以有只五正音,而調有五。

而論調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三弦為宮說」,即是以第三弦為基準音:三弦為宮是為黃鐘調,又曰宮調(C大調);當四弦為宮時,為太簇調,又曰商調(D大調);五弦為宮時,為仲呂調,又曰角調(E大調);一六弦為宮時,為林鐘調,又曰徵調(G大調);二七弦為宮時,為無射調,又曰羽調(A大調)。

˙另是主「一弦為宮說」,即是以第一弦為基準音:一六弦為宮時,為黃鐘均,又曰宮調;二七弦為宮調時,又曰夾鐘均,又曰商調;三弦為宮時,為仲呂均,又曰角調;四弦為宮調時,為夷則均,又曰徵調;五弦為宮時,曰無射均,又曰羽調。

一般是以「三弦為宮說」為主。

以下以數字表示琴弦,括弧中代表其唱名,一一標示:˙黃鐘調(與大呂同調)一(徵)二(羽)三(宮)四(商)五(角)六(徵)七(羽)˙太簇調(與夾鐘、姑洗同調)一(角)二(徵)三(羽)四(宮)五(商)六(角)七(徵)˙仲呂調(與蕤賓同調)一(商)二(角)三(徵)四(羽)五(宮)六(商)七(角)铭乐堂古琴会馆˙林鐘調(與夷則、南呂同調)一(宮)二(商)三(角)四(徵)五(羽)六(宮)七(商)˙無射調(與應鐘同調)一(羽)二(宮)三(商)四(角)五(徵)六(羽)七(宮)˙琴分為上中下三準,從岳山到四徽為上準,四徽到七徽為中準,七徽下到龍齦維下準。

古琴琴弦对应的音调

古琴琴弦对应的音调

古琴琴弦对应的音调古琴琴弦与音调的关系古琴琴弦的构造和分类•古琴的琴弦是由丝线制成的,有七根琴弦。

•琴弦根据所发出的音调不同,可以分为上、中、下三弦。

古琴琴弦与音调的演奏技巧上弦:宫调1.上弦是古琴的第一根琴弦,诗人多以此为感情的出发点。

2.演奏上弦需要使用右手拇指,从内侧往外推动琴弦,使之产生充满深情的音调。

中弦:商调1.中弦是古琴的第二根琴弦,常用于表现悲伤和怀旧的情感。

2.演奏中弦需要使用右手食指,从外侧往内拉动琴弦,使之发出哀怨而又动人心弦的音调。

下弦:角调1.下弦是古琴的第三根琴弦,常用于表现豪情壮志和大气磅礴的情感。

2.演奏下弦需要使用右手中指,从内侧往外推动琴弦,使之发出浑厚而富有力量感的音调。

古琴琴弦与音阶的对应关系•古琴的琴弦并不是按照传统的音阶排列的,而是按照自然音列的顺序排列的。

宫商角徵羽1.宫调的音阶包括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符。

2.对应古琴的上、中、下三弦,分别为上弦、中弦、下弦。

古琴的循环排列1.古琴的五个音阶循环排列,以形成古琴独特的音乐特点。

2.这种循环排列也被称为“律吕”。

古琴琴弦的音调转换技巧上、中、下三弦之间的转调1.古琴演奏中常常需要在不同的音调之间转换。

2.转换上、中、下三弦的音调可以通过变换演奏位置和改变右手的演奏技巧来实现。

古琴的音调扩展技巧1.古琴可以通过音律的调整和琴弦的改变实现音调的扩展。

2.音调扩展可以让古琴演奏出更加多样和丰富的音乐效果。

古琴琴弦与音调的表现力古琴的音色1.古琴琴弦由丝线制成,其音色独特,柔和且具有柔韧性。

2.古琴的音色可以通过演奏技巧和琴弦的振动频率来调整和表现。

古琴的音调变化1.古琴的音调可以通过演奏技巧和琴弦的振动频率来变化。

2.音调的变化可以让古琴演奏出不同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结语古琴琴弦对应的音调在古琴演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不同的弦和不同的演奏技巧,古琴可以演奏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古琴的音调转换和扩展技巧让演奏者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的音乐表达。

常用和弦指法图

常用和弦指法图

C Dm Em F GAm G7D调常用和弦指法图D Em#Fm G A Bm A7E#Fm#Gm A B#Cm B7F调常用和弦指法图F Gm Am bB C Dm C7G Am Bm C DEm D7A调常用和弦指法图A Bm#Cm D E #Fm E7B#Cm#Dm E#F #Gm#F7C和弦指法图C和弦的按法C和弦指法图C和弦是由C、E、G三个音叠置构成的大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级主和弦。

上图为常见的四种C和弦图表现形式。

其中前三种指法一样,第四种有小指按6弦3品,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简化指法所以我们没有按6弦3品。

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C和弦的按法:简化指法时:食指按2弦1品、中指按4弦2品、无名指按5弦3品不简化指法时:食指按2弦1品、中指按4弦2品、无名指按6弦3品、小指按5弦3品Dm和弦指法图Dm和弦的按法Dm和弦指法图Dm和弦是由D、F、A三个音叠置构成的小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I级和弦。

以上为常见的三种Dm和弦图。

Dm和弦按法:食指按1弦1品、中指按3弦2品、无名指按2弦3品Em和弦指法图Em和弦的按法Em和弦指法图Em和弦是由E、G、B三音叠置构成的小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II级和弦。

以上为常见的三种Em和弦图。

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Em和弦的按法:中指按5弦2品,无名指按4弦2品。

F和弦指法图F和弦的按法F和弦指法图F和弦是由F、A、C三音叠置构成的大三和弦,是C大调中的IV级下属和弦。

上图中前三种是常见的F和弦图,第四种是简化了指法的F和弦图(不需和弦图中的数字1代表食指、2代表中指、3代表无名指、4代表小指,如果和弦图中有数字5或者字母T则代表大拇指。

F和弦是大横按和弦需要食指横按吉他六根弦,所以相对于其他C调常用和弦而言比较的难按,特别是相对于初学的朋友。

古琴徽位与音位

古琴徽位与音位

2.00 12.00 12.0
2.13 13.07 13.1
2.27 14.21 14.2
2.38 15.02 15.0
2.50 15.86 15.9
2.68 17.06 17.1
2.83 18.01 18.0
3.00 19.02 19.0
3.16 19.91 19.9
3.33 20.84 20.8
徽位
音位到岳山距离与 琴弦长度比 音位到岳山距离与 琴弦长度比(小 数) 与散音基频比 与散音阶数差 与散音阶数差(小 数) 一弦正调按音音名 一弦正调泛音音名 二弦正调按音音名 二弦正调泛音音名 三弦正调按音音名 三弦正调泛音音名 四弦正调按音音名 四弦正调泛音音名 五弦正调按音音名 五弦正调泛音音名 六弦正调按音音名 六弦正调泛音音名 七弦正调按音音名 七弦正调泛音音名
#f2 ——
六8
六4 六2 六
(六7)
8/17 11/25 21/50 2/5
F
#F
G
c1
—— g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
A
d1
—— a
#A
B
c
f1
—— c1
c
#c
d
g1
—— d1
d
#d
e
a1
—— e1
f
#f
g
c2
—— g1
g
#g
a
d2
—— a1
五6 五3 五
28/75 6/17 1/3
#G —— #A —— #c —— #d —— f —— #g —— #a —— 四8
—— e —— #f —— a —— b —— #c1 —— e1 —— #f1 四6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减字谱:⼜称指法谱,是中国古琴的⼀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成,故名“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的古琴⽂字谱,是由⽂字谱减化⽽来。

这种记谱法使⽤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按弦指法和右⼿弹奏指法,它是⼀种只记录演奏法和⾳⾼,不记录⾳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义尽,⽂约⽽⾳赅”。

减字谱是对⽂字谱记谱法的⼀次重⼤改⾰,是⼀种沿⽤千年⽽未被取代的古⽼记谱法。

苏宁拼购节,定⾦10倍翻⼴告1、散:只⽤右⼿演奏,左⼿不触弦。

展开剩余90%2、托:右⼿⼤指向外弹出。

此⼿势称为“虚庭鹤舞”、“风前鹤舞”。

3、擘(劈):右⼿⼤指(⽤指甲)向内弹⼊。

注:(托、擘)两⼿势的要义是触弦果断,但同时要松。

4、抹:右⼿⾷指向内弹⼊。

此⼿势称为“鹤鸣在阴”。

5、挑:右⼿⾷指向外弹出。

注:(抹、挑)两⼿势的要义是:⾷指触弦应和拇指的托擘⼀样坚定,但不可过急,动作应平滑。

6、勾:右⼿中指向内弹⼊。

称之为“孤鹜顾群”势。

7、剔:右⼿中指向外弹出。

注:(勾、剔)两⼿势的要义是:中指的弯曲应如野鸭的脖颈⼀样:弯曲⽽不可⽣硬有⾓,弯曲过度则触弦过急。

8、打:右⼿⽆名指向内弹⼊。

称之为“商⽺⿎舞”势。

“商⽺”是⼀种传说中的鸟,据说只有⼀条腿。

9、摘:右⼿⽆名指向外弹出。

注:(打、摘)两⼿势的要义是:与⾷指中指平滑的动作相反,名指的触弦应短⽽脆。

10、全扶:⾷、中、名三指各⼊⼀弦,同时弹奏出⼀个声⾳,称为“风送轻云”势。

11、历(度):右⼿⾷指轻轻地依次向外挑两到三根弦。

注:(全扶、历)均应触弦轻且细腻,这样声⾳才能融为⼀体。

12、撮:和弦性质,两⼿指分别拨动两弦,使之同时发声(需要拨动的弦数分别写在“撮”的减字“早”的竖划之两侧)。

称之为“飞龙拿云”势。

⼀般的撮为“托勾”,相反的是“擘剔”,称为“反撮”(“反撮”的写法是在撮的减字上⽅写⼀“反”字)。

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

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

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音色。

古筝有多种调弦方式,每种调弦方式都有不同的音位表。

下面将介绍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

古筝的调弦方式有十三弦、十六弦和二十一弦等。

其中,十三弦古筝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初学者常用的一种。

十三弦古筝的音位表如下:第一弦:C4第二弦:D4第三弦:E4第四弦:F4第五弦:G4第六弦:A4第七弦:B4第八弦:C5第九弦:D5第十弦:E5第十一弦:F5第十三弦:A5这是十三弦古筝的标准音位表,每根弦都对应着一个音符。

通过按弦和弹奏不同的音符,可以演奏出各种美妙的音乐。

除了十三弦古筝,还有十六弦古筝。

十六弦古筝相比于十三弦古筝,增加了三根弦,音域更加广阔。

十六弦古筝的音位表如下:第一弦:C4第二弦:D4第三弦:E4第四弦:F4第五弦:G4第六弦:A4第七弦:B4第八弦:C5第九弦:D5第十弦:E5第十一弦:F5第十二弦:G5第十四弦:B5第十五弦:C6第十六弦:D6十六弦古筝的音位表比十三弦古筝多了三个音位,音域更加宽广,演奏出的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还有二十一弦古筝。

二十一弦古筝是古筝中最多弦的一种,音域最广。

二十一弦古筝的音位表如下:第一弦:C4第二弦:D4第三弦:E4第四弦:F4第五弦:G4第六弦:A4第七弦:B4第八弦:C5第九弦:D5第十弦:E5第十二弦:G5第十三弦:A5第十四弦:B5第十五弦:C6第十六弦:D6第十七弦:E6第十八弦:F6第十九弦:G6第二十弦:A6第二十一弦:B6二十一弦古筝的音位表比十六弦古筝多了五个音位,音域更加广阔,演奏出的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以上是古筝各调定弦音位表的介绍。

不同的调弦方式对应着不同的音域,演奏出的音乐也各具特色。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演奏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古筝调弦方式,演奏出美妙动人的音乐。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人们带来更多的音乐享受。

古琴认准各弦徽位处泛音的方法

古琴认准各弦徽位处泛音的方法

古琴认准各弦徽位处泛音的方法泛音是古琴最富有魅力的音色之一,与按音、散音共同构成古琴的三大音色体系,如用天、地、人三才来寓意此三种音色的话,泛音应位于天,被誉为“天籁之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古琴如何认准各弦徽位处的泛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古琴泛音的发生原理通过左手在琴弦均分点处的虚按(或虚点),以阻止整条弦的振动,只让部分琴弦振动,部分音段的振动,便产生了古琴的泛音,左手所虚按的地方便是古琴的十三个徽位。

其实古琴整条琴弦的所有的地方,都能把整条弦平均分成若干份,但我们人类耳朵所能接受的,也只是有限的几等份。

古人将古琴泛音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至,十三个徽位,十三个分音点,恰好好处,不多不少,增之太繁,减之太简。

接下来,便从琴的徽位入手,一一解释各徽泛音一、七徽——二分音点七徽把琴弦均分成两部分,也是整条弦的二分音点二分之一处。

“倍半相生”是古琴常用的一种生律法,无论是“五度相生律”还是“纯律”,都运用到了“倍半相生”这一原理。

什么时“倍半相生”呢?就是琴弦加倍,则所发音为低八度,弦长减半,则所发音为高八度,故低八度为“倍”,高八度为“半”。

以发音中国传统的律管来打个比方,一个长10CM的管子,此管的音高为“1”,要想找出它的高八度高音“1”,便需把管子减半,重做一个5CM的管子即可(此说仅指原理,成律并非如此简单,管子的口径、材料、吹奏方法等影响音高的因素有很多,如管子的口径应随之而变);反之想要找出它低八度的低音“1”,便需把此管子加倍,再做一个20CM长的管子即可(管子口径也应随之而变)。

古代的“倍半相生”及“三分损益”便是从古代的管乐和弦乐上发现的,况古琴弦质内实,可随手右弹左调,安其一弦便能兼取各音,所以古琴较律管用此律也更加清晰。

七徽是整条弦的二分之一处,所以此处的泛音的音高便是此弦散音的高八度,以三弦为例,三弦的散音为“1”(简谱记作低音“1”,此处只是做一参照而已),那么七徽泛音的音高便是其散音的高八度——高音“1”。

调琴秘籍!古琴调弦从此不求人

调琴秘籍!古琴调弦从此不求人

调琴秘籍!古琴调弦从此不求人1.古琴的定音现代,古琴以常用的三弦定位F音高,并以F为宫音的“正调”(又称:“仲吕均”“黄钟调”等)定弦为:一弦二弦三弦四弦五弦六弦七弦5 6 1 2 3 5 6sol la do re mi sol la2.古琴校弦法琴弦校音常用的有两种方法:按散校弦法和泛音校弦法。

这里指介绍最为准确的泛音校弦法假设七弦空弦音已定准。

则以七弦七徽的泛音为准,校四弦五徽的泛音与之相同即为准。

再用四弦校六弦。

方法即列表如下:确定的弦徽待校正的弦徽七7 ------------------------------- 四5 同音四4 ------------------------------- 六5六7 ------------------------------- 三5七5 ------------------------------- 五4五7 ------------------------------- 二5四7 ------------------------------- 一5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都以七弦作为标准音高,也可以以任何一条弦作为标准音高。

每次弹奏前,可先将七根弦统一校正一次。

3.特殊定弦弦式传统琴曲中不少乐曲由于调性的不同,定弦也有所不同。

多数采用改变宫音所在弦的位置,重新确定与邻弦之间无声音阶体系的音程关系。

即调整一根或两三根弦的音高,改变原调无声音阶的音程关系式为新调五声音阶的音程关系。

因此,产生了多种定弦弦式。

六种常用的定弦弦式①F调定弦弦式调弦方法:又称“正调”。

前面已有,略。

古代称谓:宫调、仲吕均、黄钟调等。

代表曲目:《平沙落雁》、《梅花三弄》、《流水》、《渔樵问答》、《渔歌》、《神人畅》等另:有一部分C调调性的乐曲,如《碣石调·幽兰》、《醉渔唱晚》、《龙翔操》、《忆故人》等乐曲也都用此种弦式弹奏,惯称“借调”。

②C调定弦弦式(慢三弦定弦)调弦方法:又称“慢三弦”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