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常用调音位图

合集下载

古琴调式

古琴调式

铭乐堂古琴会馆古琴调式古琴律调三分損一生南呂,得五寸三分三釐三豪;南呂三分益一生姑洗,得七寸一分一釐一豪;姑洗三分損一生應鐘,得四寸七分四釐;應鐘三分益一生蕤賓,得六寸三分二釐;蕤賓三分益一生大呂,得八寸四分二釐七豪;大呂三分損一生夷則,得五寸六分一釐八豪;夷則三分益一生夾鐘,得七寸四分九釐一豪;夾鐘三分損一生無射,得四寸九分九釐四豪;無射三分益一生仲呂,六寸六分五釐九豪,以上便是十二律相生。

˙有人以為仲呂無法還生黃鐘,因而創立轉生四十八律,合原有之十二律為六十律。

其實這樣的方法計算,本來就有除不盡的時候,人力只能求得近似值,互相運算時可以靈活用,不用拘泥除不盡的數字。

因為音律識自然之天籟,本相生周轉,非數理可能盡。

˙琴弦雖然有七條,但是一六、二七同音,所以有只五正音,而調有五。

而論調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三弦為宮說」,即是以第三弦為基準音:三弦為宮是為黃鐘調,又曰宮調(C大調);當四弦為宮時,為太簇調,又曰商調(D大調);五弦為宮時,為仲呂調,又曰角調(E大調);一六弦為宮時,為林鐘調,又曰徵調(G大調);二七弦為宮時,為無射調,又曰羽調(A大調)。

˙另是主「一弦為宮說」,即是以第一弦為基準音:一六弦為宮時,為黃鐘均,又曰宮調;二七弦為宮調時,又曰夾鐘均,又曰商調;三弦為宮時,為仲呂均,又曰角調;四弦為宮調時,為夷則均,又曰徵調;五弦為宮時,曰無射均,又曰羽調。

一般是以「三弦為宮說」為主。

以下以數字表示琴弦,括弧中代表其唱名,一一標示:˙黃鐘調(與大呂同調)一(徵)二(羽)三(宮)四(商)五(角)六(徵)七(羽)˙太簇調(與夾鐘、姑洗同調)一(角)二(徵)三(羽)四(宮)五(商)六(角)七(徵)˙仲呂調(與蕤賓同調)一(商)二(角)三(徵)四(羽)五(宮)六(商)七(角)铭乐堂古琴会馆˙林鐘調(與夷則、南呂同調)一(宮)二(商)三(角)四(徵)五(羽)六(宮)七(商)˙無射調(與應鐘同調)一(羽)二(宮)三(商)四(角)五(徵)六(羽)七(宮)˙琴分為上中下三準,從岳山到四徽為上準,四徽到七徽為中準,七徽下到龍齦維下準。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

古琴徽位与音位探究促轸抽弦,成序应律之后,初弹琴的人最好奇、最想知道的大概就是1234567怎么按,分别在哪里,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从琴面十三徽(晖)谈起。

不妨揣测,换位设想,古人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拨弄弹按之间,一定会发现当按在琴弦1/2的地方(即高八度音位置),弹出来的声音与原来散音极为和谐悦耳,当按到1/3,2/3的位置,声音与原来的散音也很和谐悦耳(纯五度),慢慢的就会联想到4分点位置,5分点位置,到6分点位置的时候,除去相同位置的点,已经有11个徽了。

如果继续加7等分点6个徽位的话,这徽位就过于缭乱,同时7等分点的音也不是那么和谐悦耳。

然后跳过7等分点,到8等分点出现了更多7个徽位,不过有3个是重复的:1/8(即现在的一徽),2/8(与1/4同),3/8(在现在的五徽六徽间),4/8(与1/2同),5/8(在现在的八徽九徽间),6/8(与3/4同),7/8(即现在的十三徽)。

按道理可以加上4个徽,变成15个徽,但是只选择了在一头一尾加上两个徽,而舍弃了3/8、5/8,这其中原因,大概是这样一来更美观、二来不添乱(3/8、5/8与周边两个徽隔得太近)、三来凑齐13个徽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十二法六律六吕。

其一处中者,元气之统,则一阴一阳之谓也。

”又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到此徽位没有继续往后加了,逐渐就固定下来,通过金玉螺蚌标示,这样就形成了琴面十三徽。

当然这个历史过程应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相信也不会那么漫长。

徐上瀛《溪山琴况》二十四况将“和”列为第一,“音有律,或在徽,或不在徽,固有分数以定位。

若混而不明,和于何出?”。

音准很重要,是仲吕均(5612356),还是黄钟均(1235612),如果这混淆了,也就不成曲调了。

又如果不能寻找辨别每一根弦的1234567,差池紊乱,如此“音出于声,声先败,则不可复求于音”。

古琴的徽位当是方便寻找音位之用。

最基本的就是这13个徽13个音位。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

古琴指法及符号图表古琴指法及符号减字谱的指法符号,是由文字谱的谱字减笔缩写而来的,开始较繁,各谱使用也不一致。

经历代琴家的改进,废弃不用的,归并同类的,简化复杂的,逐步统一起来,到清末已相当规范。

《琴学入门》所用的谱字,仅112个,其他各谱也大体相同。

在改进记谱后,还可减去一半,大约采用四五十个符号,就可以代替。

精简部分,大多是右手的复合指法和左手的装饰指法。

减字谱的谱字,也就是指法符号,大多和现代汉语相吻合,现分三类叙述如下:(1)古琴右手指法符号弹琴是用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弹的部位,一般在岳山与一徽之间,高音区的按音亦可在一徽左右,以便取音柔和。

右手向徽弹出叫“出”,向身弹入叫“入”。

不论弹入弹出,都略倾向琴面,音较丰满。

且入弦勿深,一般不要超过指尖或甲背的三分之一。

弹弦只用大、食、中、名四指,小指禁而不用故叫禁指。

四个指头分别向两个方向弹入弹出,产生了擘、托、抹、挑、勾、剔、打、摘等八种指法,叫右手基本八法,其余复合指法、特殊节奏及和声指法,都是由这八种基本指法演变或组合而成。

,尸(擘):用大指甲背弹入,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仰卧掌下,弹时急倒竖,虎口放开,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

食中名三指平直,中节粘连,末节参差。

禁指微翘,甲尖稍仰。

乇(托):大指倒竖,虎口张开,先肉后甲,向外托出。

其运动在中节与腕力并用。

弹后大指仍伏掌下,食中名三指平直,中指中末二节稍低于食名二指,指缝稍开,禁指如前。

木(抹):用食指弹入,先肉(触弦)后甲(拨弦)。

食指屈其根节,伸其中末二节,大指中末二节微弯,侧伏于食指下,指尖距食指约一弦。

每抹入必将食指箕斗落在大指甲尖抵住。

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之力。

中名二指俱平直,指缝稍开,高低参差,禁指如前。

(挑):用食指甲背弹出。

食指屈其中末二节,大指微弯,以甲尖抵住食指箕斗,向外挑出。

其运动在食指中末二节,大指帮贴用力。

中名二指微弯,余势与抹同,禁指如前。

勹(勾):用中指弹入,先肉后甲。

古琴调音器的使用

古琴调音器的使用

古琴调音器的使用
一.设定调音器
上键:主要是调状态的,古琴的调音是设定成十二平均律的状态(按上键就可以设定十二平均律或者吉他的状态)。

下键:主要是调节频率赫兹的,那么调古琴设定成440赫兹。

(按下键可以调节频率430-450赫兹)★
二.调音的使用方法
1.此调音器芯片里储存了A、B、C、D、E、F、G调。

(古琴正调从一弦到七弦是这样排列的C D F G A C D)。

举例:(调一弦的音)将调音器夹在岳山上,拨动一弦的散音,调音器就会告诉你一弦是目前处于什么调,如果是B调说明音低了,如果是D调说音高了,(高于C就高,低于C就低),低就要顺时针扭轸,高就逆时针扭轸,多次拨弦扭轸,当显示C调成绿灯的时候,说明这个弦已经定好,同样的方法调其他琴弦就可以了。

注:如显示是带#号的绿灯,那说明这个音还在往高,需要再调低,调到指示没有#号,显示成绿灯就OK了。

如果指示灯显示靠左的C调,那就要顺时针拎紧琴轸。

(同样道理如果是靠右的C调显示,那么说明音高了,就要逆时针松琴轸。

(如果调音器的响应时间相对慢的时候,说明你的纽扣电池电量不够,需要及时更换纽扣电池)
产品参数:
◆A4频率:430-450Hz
◆专用类型:二胡专用、大小提琴专用、琵琶专用、吉他专用、古琴也可以用的,因为古琴的频率正常是440Hz。

◆校音范围:A0(27.5Hz)---a3(1760Hz)
◆重量:30克
◆尺寸:52(宽)×86(高)×25(厚)毫米
◆电池:CR2032纽扣电池一个。

琴之知识丨古琴调音7步法

琴之知识丨古琴调音7步法

琴之知识丨古琴调音7步法
很多琴友刚刚起步学古琴,买来的古琴由于途中运输的气候差异等等,会有明显音已经不准的情况出现。

古琴的调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各对应弦及徽位上的音准来调音,另外一种就是使用调音器了。

今天现学现卖,教给大家一个调音的方法——古琴调音7步法!
一、先确定五弦的音高(如需调成标准音高,为标准音高A440HZ),并调好。

二、以五弦调七弦,五弦四徽的泛音与七弦五徽的泛音等高。

三、以七弦调四弦,七弦七徽的泛音与四弦五徽的泛音等高。

四、以四弦调六弦,四弦四徽的泛音与六弦五徽的泛音等高。

五、以六弦调三弦,六弦七徽的泛音与三弦五徽的泛音等高。

六、以五弦调二弦,五弦七徽的泛音与二弦五徽的泛音等高。

七、以四弦调一弦,四弦七徽的泛音与一弦五徽的泛音等高。

调好以后七条弦从一弦(宫弦)至七弦(武弦)的散音是5、6、1、2、3、5、6(1=F)。

古琴徽位与音位

古琴徽位与音位

2.00 12.00 12.0
2.13 13.07 13.1
2.27 14.21 14.2
2.38 15.02 15.0
2.50 15.86 15.9
2.68 17.06 17.1
2.83 18.01 18.0
3.00 19.02 19.0
3.16 19.91 19.9
3.33 20.84 20.8
徽位
音位到岳山距离与 琴弦长度比 音位到岳山距离与 琴弦长度比(小 数) 与散音基频比 与散音阶数差 与散音阶数差(小 数) 一弦正调按音音名 一弦正调泛音音名 二弦正调按音音名 二弦正调泛音音名 三弦正调按音音名 三弦正调泛音音名 四弦正调按音音名 四弦正调泛音音名 五弦正调按音音名 五弦正调泛音音名 六弦正调按音音名 六弦正调泛音音名 七弦正调按音音名 七弦正调泛音音名
#f2 ——
六8
六4 六2 六
(六7)
8/17 11/25 21/50 2/5
F
#F
G
c1
—— g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G
A
d1
—— a
#A
B
c
f1
—— c1
c
#c
d
g1
—— d1
d
#d
e
a1
—— e1
f
#f
g
c2
—— g1
g
#g
a
d2
—— a1
五6 五3 五
28/75 6/17 1/3
#G —— #A —— #c —— #d —— f —— #g —— #a —— 四8
—— e —— #f —— a —— b —— #c1 —— e1 —— #f1 四6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一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

⼀张图学会古琴54种指法(值得收藏)减字谱:⼜称指法谱,是中国古琴的⼀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成,故名“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的古琴⽂字谱,是由⽂字谱减化⽽来。

这种记谱法使⽤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按弦指法和右⼿弹奏指法,它是⼀种只记录演奏法和⾳⾼,不记录⾳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义尽,⽂约⽽⾳赅”。

减字谱是对⽂字谱记谱法的⼀次重⼤改⾰,是⼀种沿⽤千年⽽未被取代的古⽼记谱法。

苏宁拼购节,定⾦10倍翻⼴告1、散:只⽤右⼿演奏,左⼿不触弦。

展开剩余90%2、托:右⼿⼤指向外弹出。

此⼿势称为“虚庭鹤舞”、“风前鹤舞”。

3、擘(劈):右⼿⼤指(⽤指甲)向内弹⼊。

注:(托、擘)两⼿势的要义是触弦果断,但同时要松。

4、抹:右⼿⾷指向内弹⼊。

此⼿势称为“鹤鸣在阴”。

5、挑:右⼿⾷指向外弹出。

注:(抹、挑)两⼿势的要义是:⾷指触弦应和拇指的托擘⼀样坚定,但不可过急,动作应平滑。

6、勾:右⼿中指向内弹⼊。

称之为“孤鹜顾群”势。

7、剔:右⼿中指向外弹出。

注:(勾、剔)两⼿势的要义是:中指的弯曲应如野鸭的脖颈⼀样:弯曲⽽不可⽣硬有⾓,弯曲过度则触弦过急。

8、打:右⼿⽆名指向内弹⼊。

称之为“商⽺⿎舞”势。

“商⽺”是⼀种传说中的鸟,据说只有⼀条腿。

9、摘:右⼿⽆名指向外弹出。

注:(打、摘)两⼿势的要义是:与⾷指中指平滑的动作相反,名指的触弦应短⽽脆。

10、全扶:⾷、中、名三指各⼊⼀弦,同时弹奏出⼀个声⾳,称为“风送轻云”势。

11、历(度):右⼿⾷指轻轻地依次向外挑两到三根弦。

注:(全扶、历)均应触弦轻且细腻,这样声⾳才能融为⼀体。

12、撮:和弦性质,两⼿指分别拨动两弦,使之同时发声(需要拨动的弦数分别写在“撮”的减字“早”的竖划之两侧)。

称之为“飞龙拿云”势。

⼀般的撮为“托勾”,相反的是“擘剔”,称为“反撮”(“反撮”的写法是在撮的减字上⽅写⼀“反”字)。

古琴调弦方法和技巧(附6种常用外调)

古琴调弦方法和技巧(附6种常用外调)

古琴调弦方法和技巧(附6种常用外调)以最基本的正调(F调)为例,来说明古琴调弦定音的方法和技巧。

其他各种定调均可以在F调的基础上调得。

1、选择标准音高(绝对音高)调弦(一般与其它乐器合凑时用)首先需要确定古琴的绝对音高。

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是标准音高a1=440Hz,在正调定调时,五弦的散音音高相当于A;2、选择相对音高调弦(常用)先确定5弦或7弦的音高后(常定成比标准音低半个音,但主要根据琴或个人喜好),以此为基准,调好其它六根弦的音。

校弦的方法七弦5徽——五弦4徽同音(快速记忆:七5-五4)七弦7徽——四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七7-四5)四弦4徽——六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四4-六5)六弦7徽——三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六7-三5)五弦7徽——二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五7-二5)四弦7徽——一弦5徽同音(快速记忆:四7-一5)调弦技巧技巧一:细数“拍音”辨微差当两个相差很小、非常接近的音同时发出时,可以听到“呜—哦—呜—哦—……”的强弱交替的混合音,称为“拍音”。

两个音的频率相差多少赫兹(Hz,频率单位),则每秒钟内可以听到多少个“拍音”。

当听到紧凑的“呜哦呜哦呜哦……”时,说明两个音相差稍有点大;当听到很熟缓的“呜————哦————呜————哦————……”时,说明两个音已经非常接近,在不影响演奏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已基本校准;当已听不出“拍音”时,说明已经完全校准了。

技巧二:“推拿”蝇头辨高下当两个音非常接近时,在两个音都弹出后,迅速用右手指将被校弦的蝇头往左或往右用力推挤(蝇头能够被推移的幅度非常微小,但所引起的弦的松紧变化足以使音高发生变化),听听“拍音”的变化。

若往左推蝇头,“拍音”变缓或消失,说明该弦音偏高了(弦偏紧),应略松该弦琴轸;反之,若“拍音”变得更急促,说明该弦音偏低了(弦偏松),应略紧该弦琴轸。

同样道理,若往右推蝇头,则“拍音”变缓说明该弦音偏低(偏松),应紧轸;“拍音”变急说明该弦音偏高(偏紧),应松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