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带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营养搭配原则:________、________、多种搭配,每日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2、某种食物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_______。
3、如果呼吸功能_______,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4、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_______ 。
5、物体运动不仅有一定的________而且还具有一定的________。
6、我们可以从_______、小车制作、_______、展示讲解和_______这些方面来评估设计制作的小车。
7、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_______℃,水会结冰。
水结冰时,_______会增大。
8、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9、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利用_______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10、电池、电线、灯泡和开关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外耳由耳郭和()组成。
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2、()不是自然界的声音。
A.风声B.琴声C.雷声3、某食堂设计的一份营养食谱:米饭、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还需添加()。
A.炒青菜 B.面包 C.蒸鸡蛋 D.水煮虾4、下列活动可以增强呼吸功能的是()。
A.经常看书B.经常慢跑C.多吃饭5、锣发出声音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声音就消失,这是因为()。
A.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B.手阻止了空气的振动C.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途径6、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7、测量水温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手拿温度计的上端B.温度计的液泡柱稳定后再读数C.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可以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8、搬运物体时,在下面放上圆木,是为了()。
A.增大摩擦力B.减小摩擦力C.防止物体损坏9、瘦肉中含有丰富的()。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________,它可以制造________。
2、我们利用________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________阻止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3、胃通过_______搅磨食物,使食物与_______充分混合并进行初步消化。
4、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_______,这一过程叫要作_______。
5、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设计一个初步的_________,再寻找合适的________。
6、_______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______。
7、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8、植物叶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的作用。
9、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或气球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_______。
10、_______和_______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发电机发出的电力大小和()无关。
A.转动速度B.转动方向C.发电机大小2、电路中的小灯泡能发光是因为()。
A.有了电池B.有了导线C.有电流通过灯丝3、下面物体中,靠反冲力运动的有()。
A.火车B.汽车C.冲天鞭炮4、我们用宣纸写毛笔字是因为宣纸有较好的()。
A.厚度B.吸水性C.透明性5、自然界中的岩石常常布满裂缝,其主要原因是()A.风化造成的B.人为刻划的C.天然形成的6、下列各种做法中,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的是()。
A.碰击B.运动C.连接D.摩擦7、同年龄的男女发出的声音相比,()。
A.男的比女的声音要高B.女的比男的声音要高C.一样高8、调节电视机的声音旋钮,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量B.音调C.音色D.音高9、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本题2分)鱼类生活在__________中,身体表面覆盖着__________。
2.(本题2分)哺乳动物是一种__________,不管外界环境的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体温__________。
哺乳动物的脂肪都有__________作用。
3.(本题2分)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将物体分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类。
4.(本题2分)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_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
5.(本题2分)我们一般用___________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用字母“___________”表示。
6.(本题2分)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
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___________。
7.(本题2分)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合成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之间的物品能否使__________通过。
8.(本题2分)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连接电池的_______和_______形成________,灯泡才会亮起来。
9.(本题2分)矿物是构成岩石的“__________”。
它使岩石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如花岗岩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矿物组成。
10.(本题2分)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组成了地球的外壳。
一些岩石裸露在__________,更多的岩石被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覆盖着。
二、选择题(共20分)11.(本题2分)下列哺乳动物中,()的运动方式是奔跑。
12.(本题2分)有些鸟的趾间有蹼,有利于()。
A.捕获食物B.奔跑或行走C.游泳划水13.(本题2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为参照物时是静止的。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声音能在_______体,_______体,_______体中传播。
2、人每天摄取最少的食物应该是_______,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_______。
3、降水量一般以,____________为单位计量。
4、我们可以从_______、小车制作、_______、展示讲解和_______这些方面来评估设计制作的小车。
5、我们利用________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________阻止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6、________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它是利用弹簧受到拉力会________的特征制成的。
7、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________。
8、如图所示,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铜帽一端是__________极,锌壳一端是_______极。
9、我们可以借助________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10、对于弦乐器,音高主要取决于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 B.地面 C.钢轨2、蚕吃的食物主要是()A.桑叶B.榆叶C.莴苣3、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是()发出的。
A.自然界B.动物C.人类生产生活4、大多数的哺乳类动物都是( )动物。
A.卵生B.卵胎生C.胎生5、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属于()。
A.旋转B.滚动C.绕圈6、下列物品中,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A.风扇B.轮胎C.瓶子7、物体中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但物体却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A.因为静电不是电B.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C.静电很弱小,人体感觉不到8、流水的声音是由( )。
A.水的振动产生的B.空气的振动产生的C.岩石的振动产生的9、哺乳动物不具备的能力是()。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含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20分)1、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__________,所以呼吸会变得急促。
2、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等几个部分。
其中_______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____发育生长后变成根。
3、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
有来自_______的叫声,有来自_______的声音,还有来自_______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4、物体穿过液体或空气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叫做_______。
5、果实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
6、我们人耳里面的______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7、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样子叫作______,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天。
8、像猫、狗、兔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________。
用这种方式繁殖的动物叫________。
9、________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它是利用弹簧受到拉力会________的特征制成的。
10、敲打铝片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与铝片琴的铝片_______有关。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约是()次。
A.10 B.20 C.502、对于吸烟者,我们要做到()A.积极劝阻B.大加赞赏C.不理不睬3、一杯浓糖水的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糖,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糖溶解。
A.不断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4、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A.减小摩擦力B.增大摩擦力C.增大动力5、螺丝刀刀柄、电线等物品外面的橡胶皮主要作用是()A.结实耐用 B.美观 C.绝缘、防止导电6、在安静状态下每位同学一分钟的呼吸次数是()。
A.一模一样的B.有一些差别C.有很大差别7、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传播的。
A.空气B.棉线C.纸杯8、用相同的力敲击相同长度,粗细不同的钢管,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20分)1、雄蕊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雌蕊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2、做撞击实验时,小车每次都要从斜坡的_______释放。
3、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__________,所以呼吸会变得急促。
4、如图所示,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铜帽一端是__________极,锌壳一端是_______极。
5、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与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条件。
6、滚动轴承是一种将___________摩擦变为___________摩擦的装置。
7、马铃薯是富含________的食物。
肥肉等食物富含________。
8、借助___________传播的果实和种子,具有轻、带翅或茸毛等特点。
9、一呼一吸算_______次呼吸。
10、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假如两个人在月球上散步交流,必须要()才能顺利进行。
A.大声说话B.使用无线电设备C.小声说话2、用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个声音是通过()传到耳朵里的。
A.空气 B.地面 C.钢轨3、我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高锰酸钾溶解了?()A.浮在了水面B.沉在了水底C.均匀稳定D.水位升高了4、下列食物既可以生吃,又可以做熟了吃的是( )。
A.萝卜 B.猪肉 C.玉米5、植物的什么担负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A.花B.种子C.果实D.根6、下列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嘴巴吹灭B.用灯帽盖灭C.用水浇灭7、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规律是( )。
A.长——短——长B.短——长——短C.长——短——短8、下面动物中,和蚂蚁的繁殖方式相同的是()。
A.兔子B.蝴蝶C.熊猫D.金丝猴9、下列运动形式属于摆动的是()。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一、填空.(24分)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空气会占据空间、有(质量)、有(弹性)、会(流动)、、能(压缩).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4、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处所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形就(不同);各地的冷热水平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7、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8、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酿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况.9、在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并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10、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1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1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13、森林的作用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1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1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6、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17、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18、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0度以下).19、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20、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21、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度;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2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2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4、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2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26、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27、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28、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29、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3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31、物体吸热和散热的快慢取决于(物质)和(颜色).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32、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33、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为(云);在低空为(雾).15、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34、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聚成(固体).3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36、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3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38、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3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4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41、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 和(距离)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42、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4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这部分的长度(越长)音高越(强).44、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45、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46、食物在人体内经由了哪些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47、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48、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49、(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50、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51、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52、(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5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54、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55、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绿色食品).56、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腊食品)等.57、(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58、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叫做(分类).5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60、(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还制造出了“花钟”.二、判断(19分)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4、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者的.(√)8、云就是水蒸气. (×)9、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12、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13、云和雾就是水蒸气.(×)14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15、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16、没有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17、水果可以代替蔬菜.(×)18、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19、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20、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21、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22、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23、一日三餐要按时定量.(√)24、油的吸热和散热速度都比水的速度快.(√)2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错26、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27、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28、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永不停息(√)29、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太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30、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31、弹橡皮筋时;紧的橡皮筋比松的橡皮筋的音调高.(√)32、水和沙子在相同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三、选择(16分)1、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D能被压缩2、小明家安装一个壁挂式制冷空调;应该把空调装在墙壁的(A )A靠上的地方 B 靠下的地方C中间3、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是太阳的(C )造成的.A传导B对流C辐射D散热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A )A鱼 B 黄瓜C馒头5、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 B ).A.鸡蛋B.芹菜C.馒头6、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D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B全部露出睡面C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D一直浸泡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C ).A气冰B液冰C干冰8、同一种物体;表面颜色深的与表面颜色浅的相比较(A )A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快B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C无法确定9、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B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10、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B )A露B霜C雨D雪11、下列材料中;声音在(C )中传播速度快.A空气B水C钢铁12、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C )A 0℃B 0℃以上C 0℃以下13、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C );A.木板B.棉质毛巾C.金属把手D.瓷砖14( C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A.牙齿B.胃C.唾液15、澄清的石灰水遇到(B )会变浑浊.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16、“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C )传人侦察兵的耳朵.A土地 B.空气 C.坛子17、在演唱中男高音和女高音是(B )不同的表现.A.音量B.音调C.音高四、连线.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2、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和它们的功能用线连起来;然后标出人耳的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顺序.听神经收集声波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耳廓传递振动鼓膜传送声波听小骨产生振动五、操作题:1、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答: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实验结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设计实验研究雨的形成原因.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3、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实验材料:玻璃杯、饼干2块、塑料袋、线实验过程:把一块饼干放在玻璃杯中;另一块放在塑料袋中用线扎紧袋子;把它们放在房间中;一周后观察现象..实验结论:把饼干放在空气中;时间久了它们会变软.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六、简答.1、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了压缩空气?答:自行车轮胎和篮球充气、空气枪、公共汽车的门、喷雾器.2、水和空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答:相同点: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不同点: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3、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可能会流进几滴;但再多就不会了.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了.4、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 食物应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降;不断下沉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食物;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5、风是怎样形成的?答:自然界中;冷空气和热空气总是在不断的循环运动着;流动的空气就是风.6、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什么?答:少开车、少用空调、多养些净化空气的植物.7、为什么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答:因为深色衣服吸热快;冬天保热;浅色衣服吸热慢;夏天凉爽.所以人们冬天喜欢深色衣服;夏天喜欢浅色衣服.8、水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答:地面上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不断聚集形成云;云越聚越多形成雨;降落到地面变成水.9、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却总是降不完?答:因为水在自然界中是在不断地循环.10、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互相转化?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液体、固体、气体三种形态.液态的水遇冷0℃以下会凝结成冰;冰遇热会融化成水;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11、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手呢?答:因为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不同.金属吸热快;可以尽快将菜做熟.塑料吸热慢;避免做菜时烫伤.12、温度的变化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答: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如:蜡烛、巧克力、松香等遇热会熔化成液体;遇冷会凝结成固体.可以改变物体的体积.如: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13、在水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请举例说明.答:使乒乓球变鼓、弯玻璃管、炼钢提纯、铁轨留缝隙.还有夏天架线要松些、夏天车胎里的气不要充太足;以免爆胎、弯塑料眼镜腿.14、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答: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15、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答: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16、为什么海水和海边的沙子温度不一样?答: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17、在生活中;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请举出三个实例答:(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3)、添置隔音设施.(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18、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答:耳廓收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19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什么?它运用的科学道理是什么?答:“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20声音传递的路径是怎样的?答: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21、如何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答:往食物中滴碘酒;淀粉遇碘酒会变蓝.22、如何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油脂?答:将物质在白纸上涂抹;看其是否留下油迹来判断食物是否含有油脂.23、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24、只吃我们爱吃的食物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因为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25、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答:(1)细嚼慢咽.(2)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3)饭前洗手;饭后漱口.(4)荤素搭配.(5)讲究口腔卫生.(6)保持良好心情.26、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27、每当饭熟的时候;我们揭开锅盖;锅盖上会有许多小水珠掉下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答:它们是水蒸气受冷时凝结成的小水珠.。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一、知识广场 (36分,每空2分)1.生物学家根据动物是否有脊椎将它们分为两大类。
2.蝙蝠、鸟类、猫头鹰属于鸟类。
3.比较不同运动员的快慢可以看他们跑相同的路程用了多少时间。
4.相对于行驶的汽车来说,车内的乘客没有运动。
5.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托举的力,这种力叫作浮力。
6.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7.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像塑料尺、干燥的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被称为绝缘体。
8.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而引发火灾。
9.花岗岩通常由粉红色颗粒、半透明颗粒、黑色颗粒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
10.用指甲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用铜钥匙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用铁钉可以刻、划出痕迹的矿物硬度。
二、判断大厅 (20分,每题2分)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动物。
(√)2.鸟是哺乳动物。
(×)3.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就是看哪个物体移动得快。
(×)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关键是要测量准确距离和时间。
(√)5.弹簧拉长或压缩时都会产生弹力。
(√)6.静止不动的物体不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7.只有金属才是导体。
(×)8.石墨可以用来制作铅笔芯。
(√)9.矿物资源可以再生,不需要保护。
(×)10.矿物和岩石没有区别,只是岩石的另一种说法。
(×)三、选择乐园 (20分,每题2分)1.下列动物不属于鸟类的是:B。
蝙蝠。
2.有的动物既吃植物也吃其他动物,它们是杂食性动物。
3.下列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的是:A。
鸽子。
4.坐在车上看到车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说明车正在前进。
5.下列运动形式属于滚动的是:B。
骑自行车前行时车轮的运动。
6.把许多块小泡沫绑在一起放入水中,它们会浮在水面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一、填空。
(24分)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空气会占据空间、有(质量)、有(弹性)、会(流动)、、能(压缩)。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
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4、空气具有流动性,总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
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出载人热气球。
5、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6、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处所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形就(不同),各地的冷热水平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7、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8、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酿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
(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况。
9、在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不能支持燃烧并且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
10、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1、(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2、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3、森林的作用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
1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1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6、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17、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变圆了,主要应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
18、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0度以下)。
19、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这种现象叫(凝结)。
20、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21、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度,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度。
2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逐渐稳定。
2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24、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25、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对流)。
26、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27、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
28、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温度计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29、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30、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31、物体吸热和散热的快慢取决于(物质)和(颜色)。
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32、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33、白气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极细小的水珠,它在高空为(云),在低空为(雾)。
15、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34、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聚成(固体)。
35、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36、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振动大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强)。
当物体振动小时,声音就(弱)。
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声音的强弱称为(音量)。
3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朝着(四面八方)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38、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39、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40、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41、声音的强弱与(声源的振幅) 和(距离)有关。
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距离声源越近声音(越强)。
42、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
4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越长)音高越(强)。
44、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45、购买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
46、食物在人体内经由了哪些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47、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
48、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49、(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50、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
51、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52、(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5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多数的营养成分。
54、加工食品中诱人的颜色是(色素)。
55、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绿色食品)。
56、为了安全饮食,蔬菜水果要充分浸泡和(清洗),要多吃(绿色食品),少食(腌腊食品)等。
57、(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58、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叫做(分类)。
59、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
60、(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还制造出了“花钟”。
二、判断(19分)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
(√)4、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5、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者的。
(√)8、云就是水蒸气。
(×)9、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合理搭配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
(√)13、云和雾就是水蒸气。
(×)14不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15、焚烧塑料会产生大量有害的物体。
(√)16、没有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17、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18、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19、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20、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21、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22、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
(×)23、一日三餐要按时定量。
(√)24、油的吸热和散热速度都比水的速度快。
(√)2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也不会消失。
错26、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27、要想使橡皮筋发出的声音高,就必须把橡皮筋拉的紧一点。
(√)28、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永不停息(√)29、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太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30、蔬菜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热量。
(×)31、弹橡皮筋时,紧的橡皮筋比松的橡皮筋的音调高。
(√)32、水和沙子在相同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三、选择(16分)1、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B )。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D能被压缩2、小明家安装一个壁挂式制冷空调,应该把空调装在墙壁的(A )A靠上的地方 B 靠下的地方C中间3、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是太阳的(C )造成的。
A传导B对流C辐射D散热4、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是(A )A鱼 B 黄瓜C馒头5、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 B ).A.鸡蛋B.芹菜C.馒头6、为了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应该(D )A一半浸在水里一半露在空气中B全部露出睡面C先浸在水里再拿出水面D一直浸泡在水中,读数后再拿出水面7、二氧化碳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固体,叫做(C )。
A气冰B液冰C干冰8、同一种物体,表面颜色深的与表面颜色浅的相比较(A )A表面颜色深的吸热快B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C无法确定9、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B )A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B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C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10、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 B )A露B霜C雨D雪11、下列材料中,声音在(C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B水C钢铁12、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 C )A 0℃B 0℃以上C 0℃以下13、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C ),A.木板B.棉质毛巾C.金属把手D.瓷砖14( C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A.牙齿B.胃C.唾液15、澄清的石灰水遇到(B )会变浑浊。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16、“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A、C )传人侦察兵的耳朵。
A土地 B.空气 C.坛子17、在演唱中男高音和女高音是(B )不同的表现。
A.音量B.音调C.音高四、连线。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2、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和它们的功能用线连起来,然后标出人耳的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顺序。
听神经收集声波耳蜗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外耳道把振动变成大脑能接收的信号耳廓传递振动鼓膜传送声波听小骨产生振动五、操作题:1、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答:实验名称: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材料:气球、水槽2个、平底烧瓶、热水、冷水实验过程:(1)把气球套在平底烧瓶口(2)把烧瓶放在热水中,欢察现象。
(3)把烧瓶放在冷水中,欢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