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6秋《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参考答案
大工16春 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参考答案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题目三:

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参考答案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题目三: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要求选择两道题目进行解答,其中一道为计算题,一道为问答题。
对于计算题,需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计算出相应的结果;对于问答题,需要简要阐述相关概念或原理,并回答问题。
具体题目如下:1.底部剪力法计算题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高度为40m。
房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Ⅳ类场地。
已知该楼的基本自振周期T1=1.0s,经计算已知每层楼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为kN,每层楼面和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000kN。
要求:确定该楼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值FEK。
2.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某一结构的第j层平面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除标明各轴线间距离外,还给出了各片结构沿x方向和y方向的抗侧移刚度D值,已知沿y向作用总剪力Vy=5000kN,求考虑扭转后,各片结构的剪力。
3.剪力墙在房屋设计中的布置剪力墙是一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其在房屋设计中的布置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建筑的结构形式、地震烈度、建筑高度等。
一般来说,剪力墙应在建筑的主体结构中布置,以承担地震作用所带来的水平荷载,从而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应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地震烈度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剪力墙的布置应避免过分集中,以充分发挥其对地震作用的抵抗能力。
此外,剪力墙的布置还应满足相关的设计要求,如墙体的尺寸、材料等。
5.承载力验算和水平位移限制的不同承载力验算和水平位移限制是两种不同的极限状态,其主要区别在于验算的目的和方法不同。
承载力验算主要是为了保证建筑的承载能力,而水平位移限制则是为了控制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从而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在荷载效应组合时,承载力验算和水平位移限制的考虑因素也有所不同。
在房屋设计中,剪力墙的布置应考虑到其在结构中的作用和位置。
大工16秋《建筑制图》课程大作业题目及要求 附参考答案

大工16秋《建筑制图》课程大作业注意:以下四个题目中有两个题目需要回答,题目一是必答的题目,其余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道题进行回答。
题目一:(必答题)什么是结构施工图,一套结构施工图一般包括哪些图纸?什么是建筑施工图,一套建筑施工图一般包括哪些图纸?通过对《建筑制图》课程的学习,你对哪个知识点最感兴趣,对你的工作是否有帮助?题目二:(任选题)画出下面形体的三视图。
绘图要求:(1)投影方向:以垂直于A面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正面投影图。
(2)要按照图示尺寸比例绘制三视图,如遇到未标注尺寸的部分,可按大致比例绘制。
(3)不限制绘图方法。
可以使用CAD绘制,然后截图提交;也可以手工绘制,然后拍照截图提交;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绘制,然后截图提交。
题目三:(任选题)画出下面形体的三视图。
绘图要求:(1)投影方向:以垂直于A面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正面投影图。
(2)要按照图示尺寸比例绘制三视图,如遇到未标注尺寸的部分,可按大致比例绘制。
(3)不限制绘图方法。
可以使用CAD绘制,然后截图提交;也可以手工绘制,然后拍照截图提交;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绘制,然后截图提交。
题目四:(任选题)画出下面形体的三视图。
绘图要求:(1)投影方向:以垂直于A面的方向进行投影,得到正面投影图。
(2)要按照图示尺寸比例绘制三视图,如遇到未标注尺寸的部分,可按大致比例绘制。
(3)不限制绘图方法。
可以使用CAD绘制,然后截图提交;也可以手工绘制,然后拍照截图提交;还可以用其他方法绘制,然后截图提交。
作业格式及提交要求1、作业格式:必须是word文档,三视图的图片粘贴到文档中。
2、作业封面:见下页,同学们需要填写清楚个人信息。
3、作业正文:正文字体统一采用宋体、小四。
在文档中标清所选择的题目编号和答案,将该文件保存。
注意,同学们需保证所绘制三视图的图片能够在文档中正常显示,以免影响作业成绩。
4、作业提交: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
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

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作业说明:《高层建筑结构》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掌握核心知识点,同时也为了较大程度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次作业没有考虑大型设计作业,而是采用了分散的题型,请大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一、基础题1,一幢10层的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为8m×8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试完成下列各题:(1)按高规6.4.2条估算底层中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2)假设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a=120kPa,确定底层中框架柱的基础尺寸(独立基础)。
答:(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P66,6.4.2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柱轴压比不宜超过表6.4.2的规定:对于VI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框架结构三类抗震等级,柱子轴压比限值为0.85.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可知,当选用HrB400钢筋时,竹子的配筋率最小为0.55%,最大为5%。
珠子配筋率选为4% 。
则混凝土柱承受的最大轴向应力值σ=0.04*360+0.96*30=43.2MPa。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P13,楼层竖向荷载值取13KN/m2.仅考虑柱子受竖向荷载作用,则每根珠子承受的竖向荷载值N=10*64*13=8320KN。
柱子的截面积S=8.32/(0.85*43.2)=0.227m2,设柱子截面为方形,边长a=0.48m。
(2)8320./120=69.3m2,设独立基础为方形,边长b=8.3m。
2,确定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南桥镇和徐汇区的徐家汇等区域的地面粗糙度。
答:《高层建筑结构设计》P13提到,地面粗糙度应分为四类: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盗、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C类指有墨迹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华工大作业《高层建筑结构》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作业题一、选择题1.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具有(A )抗震防线。
A.多道;B.两道;C.一道;D.不需要。
2.下列叙述满足高层建筑规则结构要求的是( D )。
A.结构有较多错层;B.质量分布不均匀;C.抗扭刚度低;D.刚度、承载力、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3.高层建筑结构的受力特点是( C )。
A.竖向荷载为主要荷载,水平荷载为次要荷载;B.水平荷载为主要荷载,竖向荷载为次要荷载;C.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均为主要荷载;D.不一定4.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房屋在确定抗震等级时,除考虑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外,还应该考虑( C )。
A.房屋高度;B.高宽比;C.房屋层数;D.地基土类别5.与基础类型的选择无关的因素是:( B )A.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B.相邻建筑物的基础类型C.建筑物的荷载D.施工条件6.基础的埋置深度一般是指:( C )A.自标高±0.00处到基础底面的距离B.自标高±0.00处到基础顶面的距离C.自室外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D.自室外地面到基础顶面的距离7.框筒结构中剪力滞后规律哪一个是不对的?( D )A、柱距不变,加大梁截面可减小剪力滞后B、结构上部,剪力滞后减小C、结构正方形时,边长愈大,剪力滞后愈大D、角柱愈大,剪力滞后愈小8.在下列地点建造相同的高层建筑,什么地点承受的风力最大?( A )A.建在海岸B.建在大城市郊区C.建在小城镇D.建在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9.有设计特别重要和有特殊要求的高层建筑时,标准风压值应取重现期为多少年? ( D )A.30年;B.50年;C.80年;D.100年10.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变形验算的重要目的是下列所述的哪种? ( C )A.防止结构倒塌;B.防止结构发生破坏;C.防止非结构部分发生过重的破坏;D.防止使人们惊慌11.在抗震设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剪力墙结构中,应设计成为强连梁、弱墙肢B.在剪力墙结构中,应设计成为强墙肢、弱连梁;C.在框架结构中,应设计成强弯弱剪;D.在框架结构中,应设计成强梁弱柱12.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受拉纵筋配筋率越高,则梁的延性( B )。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练习题及答案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以下哪种结构体系适用于高度较高、风荷载较大的建筑?()A 框架结构B 剪力墙结构C 框架剪力墙结构D 筒体结构答案:D解析:筒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适用于高度较高、风荷载较大的高层建筑。
2、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计算中,风荷载的计算主要考虑()。
A 平均风压B 脉动风压C 阵风风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在风荷载计算中,需要综合考虑平均风压、脉动风压和阵风风压等因素,以准确评估风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作用。
3、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中,以下哪种地震作用计算方法适用于高度不超过 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A 底部剪力法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上述特定条件的结构,计算相对简单。
4、对于高层建筑的框架柱,轴压比限值的主要目的是()。
A 保证柱子的延性B 控制柱子的截面尺寸C 节省材料D 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析:轴压比限值是为了保证框架柱在地震等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防止柱子发生脆性破坏。
5、剪力墙结构中,墙肢的长度不宜大于()。
A 8mB 10mC 12mD 15m答案:A解析:墙肢长度过长容易导致脆性破坏,一般不宜大于 8m。
二、填空题1、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竖向承重构件有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框架柱、剪力墙、筒体2、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为_____。
答案:ωk =βzμsμzω0 (其中ωk 为风荷载标准值,βz 为风振系数,μs 为风荷载体型系数,μz 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ω0 为基本风压)3、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烈度根据_____确定。
答案:国家规定的地震烈度区划图4、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_____时,按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设计。
答案:50%5、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_____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
川大高层建筑结构秋在线作业

7.下列四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布置中何项为正确?()
A.当需要抗震设防时,高层建筑必须设地下室
B.需要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竖向体型应力求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
C.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横向剪力墙的布置、尽量避免设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及恒载较大的地方
D.高层框架结构体系,当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且平面宽度比长度短得多时,主要承重框架采用纵向布置的方案对抗风有利
22.按D值法对框架进行近似计算时,各柱的侧向刚度的变化规律是()。
A.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减小
B.当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框架梁线刚度的增加而增加
C.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增加
D.当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不变时,随层高的增加而减小
E.与框架梁的线刚度无关
标准解:
C. 1、3、5
D. 1、3
标准解:
2.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可以考虑梁塑性内力重分布而对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下列调幅及组合正确的是()。
A.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组合后再进行调幅
B.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应先行调幅,再与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进行组合
C.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风荷载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D.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与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组合后进行调幅,风荷载产生的弯矩不调幅
E.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进行调幅,同时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的弯矩也应调幅,然后再进行组合
标准解:
3.整体工作系数α愈大,说明剪力墙的侧向()。
A.刚度增大,侧移减小
B.刚度增大,侧移增大
C.刚度减小,侧移减小
D.刚度减小,侧移增大
大工16春《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题目及答案详解

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学习中心:姓 名:学 号:题目二:风荷载计算题某市的市区,有较多高层房屋的密集建筑群,欲建一座40层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外形和质量沿高度方向基本呈均匀分布。
房屋总高度140m H =,迎风面的房屋长50m L =。
房屋总宽度30m B =,基本风压为200.65kN m ω=。
求楼顶处的风荷载标准值。
(按照教材及课件内容计算) 答:(1)风荷载体型系数H/B=140/30=4.67>4L/B=50/30=1.67>1.5根据《高规》3.2.5 条第4款3的规定,该楼已符合 H/B>4 的条件,但不满足 L/B ≯1.5 的条件。
故采用《高规》附录 A 第 1 条规定的s μ s μ=0.8+(0.48+0.03H/L)=0.8+0.48+0.03× 140/50=1.364(2)该房屋建于市区,因指明是属于房屋较高,建筑群密集的市区,根据《高规》 3.2.3 条的规定,地面粗糙度属于 D 类。
484.1]50.1140/)487.0491.1140[(1)/(1140=⨯⨯⨯+=+==z z z v m Z μξρβ 作用于屋顶处的风荷载标准值题目三:与多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有哪些?至少选择其中的三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1、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对一般建筑物,其材料用量、造价及结构方案的确定主要由竖向荷载控制,而在高层建筑结构中,高宽比增大,水平荷载(包括风力和地震力)产生的侧移和内力所占比重增大,成为确定结构方案、材料用量和造价的决定因素。
其根本原因就是侧移和内力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长。
例如一竖向悬臂杆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轴力仅与高度成正比,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和侧移却分别与高度呈二次方和四次方的曲线关系。
因此,当建筑物达到一定高度或层数之后,内力和位移均急剧增加。
如图所示除了轴向力N 与高度成正比外,弯矩M 与位移Δ 都呈指数曲线上升,因此,随着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将成为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结构侧移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控制目标。
大工16秋《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答案(5题均有)

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学习中心:姓名:学号:题目一:反弯点法计算题已知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承受水平风荷载作用,图中数字为框架梁、柱的相对刚度,试用反弯点法求各个框架柱的剪力。
其中118kN F =,220kN F =,316kN F=,422kN F =。
4F 3F 2F 1F 0.42 0.660.340.66DABC7500mm6000m m 0.640.347500mm7500mm4000m m 4000m m4000m m 0.640.640.640.640.640.42 0.42 0.42 0.42 0.42 (1.0)(1.0)(1.0)(1.0)(1.0)(1.0)(1.0)(1.0)(1.0)解: 一、对题目进行分析可知: (1) 各柱反弯点高度: 1层取底层柱高的2/3,即 :;2~4层均在各柱中点处:(2)结构对称,外柱A 、D 有同样侧移刚度,内柱B 、C 也有同样侧移刚度,且2~4层柱刚度一致,故2~4层柱剪力分配系数为:二、根据公式进行计算:从底层(F1)开始计算,求各柱剪力 (1)、底层(F1)柱剪力计算:QA=QD=(22+16+20+18)×22666.034.034.066.0666.0+++=76×05556.001833.0≈25.073KNQB=QC=(22+16+20+18)×22666.034.034.066.0634.0+++=76×05556.000944.0≈12.913KN(2)、二层(F2)柱剪力计算:QA=QD=(22+16+20)×22464.042.042.064.0464.0+++=58×1325.004.0≈17.509KNQB=QC=(22+16+22)×22464.042.042.064.0442.0+++=58×1325.002625.0≈11.491KN(3)、三层(F3)柱剪力计算:QA=QD=(22+16)×22464.042.042.064.0464.0+++=38×1325.004.0≈11.472KNQB=QC=(22+16)×22464.042.042.064.0442.0+++=38×1325.002625.0≈7.528KN(4)、顶层(F4)柱剪力计算:QA=QD=22×22464.042.042.064.0464.0+++=22×1325.004.0≈6.642KNQB=QC=22×22464.042.042.064.0442.0+++=22×1325.002625.0≈4.358KN题目二:底部剪力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一:底部剪力法计算题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十层,高度为40m 。
房屋所在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Ⅳ类场地。
已知该楼的基本自振周期1 1.0s T =,经计算已知每层楼屋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为12000kN ,每层楼面和屋面的活荷载标准值均为2000kN 。
要求:确定该楼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值EK F 。
解:1、该楼高度40米,且各层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2、根据抗震设计规范,知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3、查表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特征周期 阻尼比 衰减指数4、各楼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5、 地震影响系数6、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7、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8、主体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08.0max =αs T g 65.0=05.0=ξ9.0=γii G kN G kNG 923.012000130005.020000.11200010===⨯+⨯=KN G G E eq 109650)20005.012000130009(85.085.0=⨯++⨯==s T s T g 65.011=>=0543.008.00.1)0.165.0()(9.0max 21=⨯⨯==αηαγTT g sT s T g 91.065.04.14.111=⨯=>=06.002.0108.002.008.01=-⨯=-=T n δkN G F eq EK 59541096500543.01=⨯==α90.065954357(1)(1)59543575597(123456789100.923)4216.9236559725.836928.8216.92n n EK i ii EK n i iEK n iii iiF F kNGH F F G H F kNG HG G Gi F G δδδ∆==⨯==--=-==+++++++++⨯⨯⨯=⨯=⨯=⨯=∑∑∑题目二:结构扭转效应计算题某一结构的第j 层平面图,如下图所示。
图中除标明各轴线间距离外,还给出了各片结构沿x 方向和y 方向的抗侧移刚度D 值,已知沿y 向作用总剪力5000kN y V =,求考虑扭转后,各片结构的剪力。
yyV 18y D 816815888题目三:简述剪力墙在房屋设计中应如何布置?答:剪力墙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kNF kN F kN F kN F kN F kN F kN F kN F 2.10348.254.20688.256.309128.258.412168.250.516208.252.619248.254.722288.256.825328.2512345678=⨯==⨯==⨯==⨯==⨯==⨯==⨯==⨯=(1)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拉通对齐,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宜分别联结在一起,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
当剪力墙双向布置且互相联结时,纵墙(横墙)可以作为横墙(纵墙)的翼缘,从而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
(2)地震区,宣将剪力墙设计成高宽比H/B较大的墙,因为低矮的墙。
(H/B<1.5)的破坏属剪切脆性破坏,抗震性能差。
因此,当剪力墙较长时,可用楼板(无连梁)或跨高比不小于6的连梁将其分为若干个独立的墙段,每个独立墙段可以是实体墙、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或壁式框架,每个独立的墙段的H /B不宜小于2,且墙肢长度不宜大于8m.当房屋高度不是很大,为使整个剪力墙结构的房屋刚度适当,除抗震等级为一级的结构外,也可采用大部分由短肢剪力墙组成的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截面厚度之比为5—8且墙厚不小于200mm的剪力墙,这种剪力墙因高宽比较大,其延性和耗能能力均比普通墙好,因而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
(3)错洞墙及洞口布置不合理的剪力墙,受力和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
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不宜采用错洞墙,当必须采用错洞墙时,洞口错开距离沿横向及竖向都不宜小于2m.为避免剪力墙墙肢刚度不均匀及墙肢过弱,要求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4.(4)剪力墙宜自上到下连续布置,不宜突然中断,避免刚度突变。
(5)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当剪力墙与墙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相连接,且梁高大于墙厚时,可至少采取下列的一个措施:1)沿梁方向设置与粱相连的剪力墙,以抵抗平面外弯矩。
2)宜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
扶壁柱宜按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
3)应在墙与粱相交处设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
4)当与剪力墙相连的楼面梁为钢梁时,剪力墙内宜设置型钢。
题目四:为什么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布置不宜过分集中?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布置要求是什么?1、剪力墙结构的定义由墙体承受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的结构体系成为剪力墙结构体系。
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结构均做成落地形式,但是由于建筑功能及其他方面的要求,部分剪力墙可能不能落地,如下图3所示,即为此类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图3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立面布置示意图剪力墙结构按照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剪力墙全部现浇的结构;(2)全部用预制墙板装配而成的剪力墙结构;(3)部分现浇、部分为预制装配的剪力墙结构。
2、剪力墙结构的侧向位移在承受水平力作用时,剪力墙相当于一根悬臂深梁,其水平位移由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两部分组成,在高层建筑结构中,框架柱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剪力墙的变形以弯曲变形为主,其位移曲线呈弯曲性,特点是结构层间位移随楼层的增高而增加。
3、剪力墙结构的优点相比框架结构来说,剪力墙结构的抗侧刚度大,整体性好,结构顶点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通常较小,经过恰当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结构的用钢量也较省。
4、剪力墙结构的缺点由于剪力墙结构中采用了一定数量的墙体用以承担全部水平作用和竖向荷载,因此结构的平面布置相对不灵活,结构自重较大。
框架—剪力墙结构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定义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把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共同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体系,竖向荷载由框架和剪力墙等竖向承重单体共同承担,水平荷载则主要由剪力墙这一具有较大刚度的抗侧力单元来承担。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侧向位移框架—剪力墙结构很好的综合了框架的剪切变形和剪力墙的弯曲变形的受力性能,它们的协同工作使各层层间变形趋于均匀,改善了纯框架或者纯剪力墙结构中上部和下部楼层层间变形相差较大的缺点。
其变形特征如下图4所示。
(a)计算简图(b)框架的变形(c)剪力墙的变形(d)框架剪力墙的变形图4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协同工作时的变形特征总体说来,框架—剪力墙结构呈现弯—剪型变形:(1)下部楼层:剪力墙位移较小,框架位移较大,剪力墙拉着框架,弯曲型变形。
(2)上部楼层:剪力墙位移较大,框架位移较小,框架拉着剪力墙,剪切型变形。
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综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两者的缺点,达到了扬长避短的目的,使得建筑功能要求和结构设计协调得比较好。
它既具有框架结构平面布置灵活、使用方便的特点,又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好的抗震能力。
因此,在高层建筑用应用非常广泛,它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一起构成了目前最常用的三大常规结构。
4、框架—剪力墙结构布置要点框架—剪力墙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体系。
关键应该注意剪力墙的数量和位置。
如果剪力墙布置数量多,则结构的抗侧刚度大,侧向变形小,布置难度大;如果剪力墙布置的数量少,则结构的抗侧刚度小,侧向变形大,对框架的抗震要求高。
因此在进行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对于剪力墙的布置,应注意以下一些要求:(1)抗震设计时使各主轴方向侧向刚度接近;(2)对称布置;(3)贯穿建筑全高;(4)布在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处、竖向荷载变化处;(5)平面形状凸凹较大时在突出部位的端部设置;(6)形成翼墙;(7)布置3片以上;(8)间距不宜过大;(9)不宜布置在长框架的两端。
题目五:承载力验算和水平位移限制为什么是不同的极限状态?这两种验算在荷载效应组合时有什么不同?答:(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保证结构在可能同时出现的各种外荷载作用下,各个构件及其连接均有足够的承载力。
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规定构件按极限状态设计,承载力极限状态要求采用由荷载效应组合得到的构件最不利内力进行构件截面承载力验算。
水平位移限制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主要原因有:要防止主体结构开裂、损坏;防止填充墙及装修开裂、损坏;过大的侧向变形会使人有不舒适感,影响正常使用;过大的侧移会使结构产生附加内力(P-Δ效应)。
(2)承载力验算是极限状态验算,在内力组合时,根据荷载性质的不同,荷载效应要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和组合系数。
对于水平位移限制验算,要选择不同方向的水平荷载(荷载大小也可能不同)分别进行内力分析,然后按不同工况分别组合。
作业具体要求:1. 封面格式(见文件最后部分)封面名称: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字体为宋体加黑,字号为小一;姓名、学号、学习中心等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号。
2. 文件名大作业上交时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奥鹏卡号(或者学号)学习中心](如:戴卫东101410013979浙江台州奥鹏学习中心);离线作业需用word文档写作,不要提交除word文档以外的文件,word文档无需压缩。
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选择已完成的作业(注意命名),点提交即可。
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6年4月25日前。
3. 正文格式作业正文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四。
注意:作业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其他网站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成绩以零分计。
上交往年作业题目或者其他科目作业的,成绩以零分计。
引用他人文章的内容,需在文中标注编号,文章最后写出相应的参考文献。
引用内容不得超过全文的20%。
鼓励大家对本地区的相关政策制定及实施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给出相关数据,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大连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大作业学习中心:姓名:学号:题目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