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 通用26

合集下载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中考历史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系统地复习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2. 中国近现代史:鸦片战争以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3. 世界史:古代埃及、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印度、古代中国、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世界战争与和平、冷战、现代科技革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科技成就等。

2.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方面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地讲解历史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历史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

4. 练习法:布置历史习题,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

2.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讲解历史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第二课时:进行历史习题训练,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历史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历史习题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地图、音乐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 通用18

[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 通用18
文艺复兴:①时间:14世纪
②地点: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③核心:人文主义思潮;
④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⑤代表人物:先驱是但丁,意大利,代表作是《神曲》;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达·芬奇,意大利,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莎士比亚,英国,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集中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5、《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评价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主要活动;①1799年发动政变,夺去了政权。②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③颁布《法典》,确立资产阶级立法规范,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④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发动对外战争。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又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反抗,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3、《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
5、《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6、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
7、评价华盛顿
运用:无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1、14---16世纪人类的两大发现,人的发现指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指新航路的开辟。人类的两大发现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解体,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4、《独立宣言》的基本内容: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美利坚合众国——美国诞生了。
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通用19

[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通用19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科目历史年级初三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教学目标识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教材分析理解:“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运用:无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考标解读1、理解:“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

“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新航路开辟以后,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历史影响:①使非洲损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理解: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1600年,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开展对东方的殖民掠夺,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18世纪后半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

对英国影响:①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侵略,掠夺了大量财富。

英国人将这些财富,转化为国内工业生产的资本。

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野蛮性与残酷性。

②提供海外市场:印度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商品市场,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17~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①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上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极大飞跃,经济迅速增长。

③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英国最早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的重要条件之一。

3、识记: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解放者”。

4、识记:章西女王的英勇事迹。

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迹:1857---1859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她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

二、命题规律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未出现考题。

2、考察分值及考点未出现考题。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教案一、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1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的更迭,理解夏商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了解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3 秦朝:掌握秦朝的建立和灭亡,了解秦始皇的主要功绩。

1.4 汉朝:了解汉朝的兴衰,掌握汉武帝的主要政绩。

1.5 三国两晋南北朝:了解三国鼎立,掌握西晋和东晋的更迭,了解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二、专题二:中国近代史2.1 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2 太平天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3 洋务运动: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4 戊戌变法: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5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三、专题三:中国现代史3.1 五四运动: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2 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3 抗日战争: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4 解放战争: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四、专题四:世界古代史4.1 古埃及: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如金字塔、木乃伊等。

4.2 古希腊:了解古希腊的文明成果,如奥林匹克运动会、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4.3 古罗马:了解古罗马的文明成果,如罗马竞技场、罗马法等。

4.4 古印度:了解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如佛教、种姓制度等。

4.5 古中国:了解古中国的文明成果,如长城、孔子、秦始皇等。

五、专题五:世界近代史5.1 新航路的开辟:了解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和影响。

5.2 文艺复兴:了解文艺复兴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4 美国独立战争:了解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5.5 法国大革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六、专题六:世界现代史6.1 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精选篇1)[知识与能力]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两汉经营西域[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授课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三、讲授新课:(1)张骞出使西域: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四、小结。

展示课件知识点汇萃五、作业附:板书设计一、张骞出使西域: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精选篇2)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案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课教学案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一)一、课题:中华文明的起源二、范围:七上第1、2、3课三、目标要求:(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两个文化遗存;(2)识记半坡人、河姆渡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3)识记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四、考点分析:五、自主识记检查1、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_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______人类,北京人距今约______万年。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______最多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和______的国家;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______,他们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

他们已普遍使用______石器,来种植农作物。

3、距今约四五千年,______和______,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起来,在______一战中大败东方的______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族。

4、后人尊称黄帝为“______”,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______,他的属下______发明了文字,______编出了乐谱。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______”。

5、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传说,______生活俭朴,克己爱民,______宽厚待人,以身作则,______领导人民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他们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_____。

6、约______年,_____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______社会结束,______社会开始。

六、知识梳理七、课内训练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有()A、200万年B、170万年C、80万年D、70万年2、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A、印度B、古巴比伦C、中国D、埃及3、1973年,为建造排涝站,浙江省余姚县农民在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处遗址。

2017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

2017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现代史)

中国现代史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教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结果:“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

◆教训:①搞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要实事求是。

②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20世纪60—70年代的失误)年(十年“文革”)。

②发动:由于毛泽东错误估计了国内形势(阶级斗争扩大化,“文革”时期的中心工作是阶级斗争或政治斗争),1966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开始。

之后,毛泽发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对所谓的刘少奇、邓小平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进行错误的斗争。

此后,“文革”迅猛发展。

③内乱之一:“红卫兵”(学生组织)、“造反派”(群众组织),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抄家、打人、批斗、洗劫国家文物,掀起夺权狂潮,甚至发生激烈的武斗。

④内乱之二:“文革”中形成两大反革命集团:反革命集团(1971年9月13日被粉碎)、反革命集团(“四人帮”,1976年覆灭),阴谋夺取最高领导权。

⑤内乱之三:“文革”中最大的冤案:国家主席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并被迫害至死。

此冤案表明,“文革”时期,被肆意践踏。

⑥抵制: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抵制“文革”的“二月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1976年,人民群众发起了悼念周总理、抵制“四人帮”的“四五运动”。

⑦结束: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⑧性质: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一场内乱。

⑨“文革”带来的灾难:A:国家政权被削弱;B:与匮乏;C: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D:文化科教事业被摧残;E:拉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⑩“文革”的教训:要健全民主与法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反对个人崇拜。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改革的深化:(1)1992年,邓小平南巡,发表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2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2
.都有巨额赔款 .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哪些议论符合史实: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可以在东交民巷设大使馆了。③法国:我们的机器也可以搬到中国去了。④德国: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山海关了。( )
.①②.②③.③④.①③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舰艇迎战敌舰,不幸壮烈殉国。( )
三、命题规律
、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该单元每年都有题目涉及,年以改错题、材料题出现;年以选择题、材料题形式出现。年、年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年是选择题和探究题;年选择题、判断题。年材料题。年探究题。
、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虎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左宗棠举办洋务、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马关条约》①时间:年
②内容:、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亿两
、增辟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年)————完全沦为
年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其在华利益,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帅领下,大举侵华。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中考真题
1.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例如:唐朝诗歌繁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苏轼;( )
2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 )
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B.商人用交子用扬州购买丝绸
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D.私塾先生教授《资治通鉴》
3.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朝和回纥的关系;( )
(3)意义:加强了与各国的友谊,有利于和平往来;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唐朝的繁荣和各国的发展。
7、理解:大运河、赵州桥及图
大运河:隋炀帝605年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过程:(1)创立——隋朝:①隋文帝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2)完善——唐朝:①唐初增设科举考试的科目,最为重要的有进士科和明经科;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②唐太宗时扩大国学规模; ③武则天时增设殿试和武举;
④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
(3)僵化——明朝“八股取士”。
2、运用: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太宗就是李世民,年号贞观,唐朝第二位皇帝。
(1)主要措施:①发展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②任用贤才(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视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③合并州县,精简机构 ④完善科举制,笼络人才
运用: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1、识记: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创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清末(1905年)。常设科目有明经、进士(武则天时设武举),整整存在1300年。”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3、识记: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对唐朝走向繁盛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4、识记: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1)时间:唐玄宗统治前期;
(2)措施:重用人才(姚崇),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整顿吏治。
(3)效果:农业上出现了曲辕犁、筒车等;陶瓷业主要有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唐三彩;商业上,“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三
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教学目标
识记:1、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女皇武则天
3、“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
5、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6、唐诗的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
7、书法、绘画、雕塑的主要成就
教材分析
理解:1、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2、大运河、赵州桥及图
10、书法、绘画、雕塑的主要成就
书法:唐代:颜真卿创“颜体”(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柳公权创柳体,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绘画:唐代画家阎立本,善于人物故事画,代表王图》。
雕塑:位于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其中大部分是隋唐时期开凿的。
4.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⑤改善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关系。(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少数民族尊称他为各族的“天可汗”)
⑥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发展对外交流。
(2)评价:唐太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为唐朝的繁盛奠定了基础,许多措施对后世有启迪意义。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
5、识记:唐与吐蕃(今藏族的祖先)的交往史实。
(1)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2)8世纪初唐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3)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合同为一家”。
6、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唐朝对外交往:(1)背景:①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②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③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
5.“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
A.国号B.庙号C.谥号D.年号
6.2012年2月14日,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古以来我国在建筑方面有许多杰出成就,右图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它是( )
A.康桥B.赵州桥C.卢沟桥D.钱塘江大桥
7.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奇葩,大多以那个年代的经济和政治为创作基础。如“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而“诗圣”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或气魄雄浑,或郁闷悲怆。据此请判断下列诗作中属于杜甫的是( )
(2)表现:①遣唐使: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
②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鉴真和尚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③玄奘西游: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著《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赵州桥: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
8、识记: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9、识记:唐诗的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诗仙,《蜀道难》、《早发白帝城》)、杜甫(诗圣,“三吏”、“三别”)、白居易(《秦中吟》、《新乐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