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点(1)
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文档

历史中考知识点总结文档一、古代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周三代历史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代建立者是启,商代建立者是汤,周代建立者是姬昌。
夏代是中国文明的摇篮,商代是中国古代的繁荣时期,周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周代分西周和东周,西周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萌芽期,东周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发展期。
2.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非常多,地域发展也非常迅速。
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的延续,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更是丰富多彩,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外交关系都非常紧张。
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3. 秦汉历史秦朝建国者是秦始皇,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一个短寿的王朝,但是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统一王朝,历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和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历史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魏晋南北朝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非常多,地域更是扩散到了全国各地。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后来的历史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近代史知识点总结1. 清朝历史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最后一个中国的封建王朝。
清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于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近代史识点总结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极为丰富,地域更是遍布全国各地。
近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展迅速,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来的历史事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现代史知识点总结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极为丰富,地域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17中学考试历史总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

文案大全2017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机密)时期炎黄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一统,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第一册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
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
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三、春秋战国(东周)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
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017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重要资料)

1.海军
2.空军
3.导弹 部队
4、人民陆军历程回顾
工农革命军(秋收起义) 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中国工农红军 (井冈山 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八路军和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美援朝时期(1950—1953) 中国人民志愿军
(赴朝部队)
2017年中考一轮复习——
中国现代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考纲要求
• (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 (2)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 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 (3)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 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 (4)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 建交等史实。 • (5)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 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
三 、 外 交 事 业 的 发 展
中美关 过程 (1)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2)1972年,美国总统 系正常 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 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 的一部分,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意义 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改善了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主题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
万隆 会议
性质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内容 针对会议中出现的尖锐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 异”的方针。 意义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 的团结与合作。
2017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 民族复兴的 中国梦

——人教社普通高中《历史》选修4
材料四 1979年4月,广东省负责人向中央回报工作时,希望让 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当即果断指出: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 ——中图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的民主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 思想文化三个阶段。中国逐步实现从传统
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历史事件
主要政治力量
目的及口号
学习伧面
评价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 维护清朝的统治; (引进机器、设备; 救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 地主阶级洋务 创办军事、民用工业;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 派—奕、曾国 口号——自强 (军工企业) 创办海军;派遣留学 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 藩、李鸿章、张 求富(民 生) 辟了道路。 之洞、左宗棠等。 用企业)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长春一汽生产的红旗轿车
南京长江大桥
3、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1957年,为了改变我国工 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 划。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青藏公路
川藏公路
新藏公路
专题一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 定了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 社会主义道路;②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③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意义:①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是我国有史以来 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5、三大改造。1953—1956年,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引导手工业生产 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和赎买的政策。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建立的标志。 五、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富强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
2017中考历史必备:近代列强侵华简表

[键入文字]2017 中考历史必备:近代列强侵华简表中国近代史始于1840 年鸦片战争,止于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本段历史历经清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四个阶段。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
近代中国百年历史呈现出两条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
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
近代列强侵华简表侵华战争名称和时间影响暴行以及条约及其主要内容第一次鸦片战侵华战争英国1840-1842 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842 年8 月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 万银元。
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法国1856- 1860 年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火烧圆明园。
1860 年10—11 月,英、法、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至19 世纪末,沙俄趁火打劫,大肆侵略我国东北、西北的广大领土。
趁机霸占中国领土150 多万平方千米。
沙俄吞并中国领土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刺激了西方列强蜂拥攫取在华利益。
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瑷珲条约》,共割占中国6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次是《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45 万平方千米土地。
在次,是《北京条约》,共计割占40 万平方千米土地。
19 世纪80-90 年代,沙俄又通过《伊犁该订条约》在西北割占六块,共计9 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年旅顺大屠杀甲午战争的失利,标志着“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失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的削弱了中国的国力,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1。
2017届中考-历史专题一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

结果 影响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一:近代列强的侵略
局部 侵华 战争
全面 侵华 战争 主要 战役 民族 英雄 胜利 原因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奉行绝对不抵抗,导致东北 三省全部沦陷,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1945年8月15 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 全胜利 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日 本 侵 华 战 争
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李宗仁、彭德怀等
实行了全民族抗战,即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 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 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中国为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做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
第 二 次 鸦 片 战
争
边疆危机
19世纪60—80年代,英国、俄国支持阿古柏非法政权,俄国出 兵侵占伊犁,加深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一:近代列强的侵略
背景
目的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时间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视中国为主要 侵略对象 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1894—1895年 1894年9月,在黄海大东沟海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官兵奋 勇抗击日军,壮烈牺牲。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 覆没 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求和,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 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 清政府统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指挥失误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和半殖民地化程度
历史 意义
2012版中考数学复习指导 二、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
中考历史第一部分知识梳理模块三世界近代史14世纪中叶_20世纪初第十七讲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

使用蒸汽机。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改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 进 影响
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返回子目录
现 动力 早期的工厂基本上都用水作动力;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
车
Hale Waihona Puke 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
︶ 发展 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 千米的铁路网
1825年斯蒂芬森试验 蒸汽机车
返回子目录
火车(蒸
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
影响
汽机车)
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
公社 政权
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
运动 建立
权——巴黎公社
结果 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数据分析 拓展提升
易错易混 问题探究 比较异同
返回子目录
5 数据分析 拓展提升
易错易混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英国能够最早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能源是煤炭,动力是改进的蒸汽机。 (4)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改进的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把人类社会带进 “蒸汽时代”。 (5)瓦特是对蒸汽机作了改进,而不是发明了蒸汽机。
命题点 1 工业革命(高频考点) 命题点 2 工人运动(高频考点)
返回子目录
3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命题点1 工业革命(高频考点)
历史中考必知识点总结

历史中考必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2. 篡权夺位的秦始皇3. 秦朝的法家思想和中央集权制4. 儒家、道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5. 汉初和九年之乱6. 汉武帝的改革及其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7. 新莽政权的诞生与衰落8. 东汉末年的三国鼎立和统一9. 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及社会状况10. 隋唐的政治制度、文化及对后世的影响二、近代史1. 宋朝的政治、军事及科技发展2. 元朝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社会状况3. 明朝的政治、军事及经济状况4. 明朝后期的衰落和满清的崛起5. 清朝政治制度及近代的政治变革6. 清朝的文化变革和对现代化的影响7. 清末民初的政治动荡8.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成立9. 辛亥革命后的政治变革和社会动荡10. 新文化运动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三、现代史1. 国共两党的建立与斗争2. 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影响4. 中共领导的北伐战争和国共内战5. 中国抗日战争及对抗日战争后中共和国民党的斗争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7.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解放战争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的政治变革9. 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中国的影响10. 文化大革命及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变革四、世界历史1.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兴起2. 经济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3. 法国大革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4. 民族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兴起5.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6. 巴黎和会以及《凡尔赛条约》的签订7.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8. 联合国的成立及其对世界和平的影响9. 古巴导弹危机及冷战的持续10. 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上是历史中考必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各个阶段的具体内容,可以继续深入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点(1)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我国最早的人类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二、北京人
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猿的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
第三课华夏之祖
一、华夏之祖——黄帝和炎帝,人文初祖——黄帝
二、尧舜禹的“禅让”
1.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奴隶制度开始了。
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公元前21世纪。
2.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一、夏朝的兴衰
1.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商建。
公元前1046年,商、周在牧野大战。
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叫西周。
二、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造型雄伟)和四羊方尊(造型精美)。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的瞩目。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
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