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31套)-通用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15

科技教育与文化
.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实业救国”的口号下, 创办了
.江南制造总局 .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 .大生纱厂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梦想将长沙打造成“国际稻都”、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
. 陈国达 .袁隆平 .刘筠 . 黄伯云
三、命题规律
、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该单元年、年和年有题目涉及;年是材料题;年、年是选择题。
、考察分值及考点
年分, 考察体育成就。
年分, 考察邓稼先的贡献及图。
年分, 考察张謇、袁隆平的贡献。
、命题趋势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 本单元是非重点单元。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本单元是非重点单元。
教
学
反
思。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十六课时)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九年级下册)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第十六课时【授课时间】(5.12\5.16)*以学校安排中考复习时间为依据,每一课时用两节课复习。
【复习内容】世界现代史(1):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考纲要求】(1)了解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认识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3)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知道戈尔巴乔夫改革;了解苏联解体。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时间是1917年11月7日,领导这场革命的伟大导师是___,拉开俄国十月革命序幕的是______武装起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促使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的诞生。
2、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列宁和斯大林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列宁实施了一场改革史称______,它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这场改革取得了成功,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新生政权。
斯大林实施了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_,到1937年,苏联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由此形成了僵化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史称______。
邓小平对这两种模式曾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3、苏联建立的时间是1922年解体解体的时间是1991年底实质是___的改变,影响是标志着___格局的终结。
【考点导学】一、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1、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二月革命后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二课时)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七年级上册)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第二课时【授课时间】(3月22日晚自习)*以学校安排中考复习时间为依据,每一课时用两节课复习。
【复习内容】中国古代史(2)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考纲要求】●秦汉时期(1)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探讨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评价秦始皇。
(2)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3)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了解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3)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1.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秦王赢政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年,统一后自命为秦始皇,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其中他最大的功劳是,他还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秦始皇应为。
2.秦始皇时期思想文化上十分注重法家,对待儒家他采取的措施是。
3.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是在皇帝时,他在在思想文化上采取了与秦始皇相反的措施是“”和兴办太学,最终在他努力下,西汉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大一统,他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4.对丝绸之路作出最大贡献的是,这条路从出发,通过和今新疆地区,到达西亚,再转到,这条路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5.208年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220年称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6. 末年,为避战乱,北方人民大量迁往江南,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7.继商鞅变法成功之后,古代史上又一次成功改革是北魏改革,他改革措施中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是实行政策,要求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制,学习汉礼。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六课时)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八年级上册)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第六课时【授课时间】(4.07\4.11)【*以学校安排中考复习时间为依据,每一课时用两节课复习。
复习内容】中国近代史:近代化的起步【考纲要求】●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早期探索(1)知道洋务派的口号、代表人物,知道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探讨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知道陈独秀、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1.面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奋起抗争,首先起来抗争的是开明的地主阶级,他们想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运动,史称。
这次运动兴起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一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以奕新为代表。
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口号:前期以“”为口号;后期以“”为日号。
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其中开办最大的近代军事工厂是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也创办一批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了新式学堂。
其中中国兴办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成立的。
2.洋务运动最终没能让中国富强起来,它失败的标志是战争,中国战败。
对于洋务运动李鸿章曾伤心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3.对于洋务运动我们必须从正反两方面加以看待。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开辟了道路。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十四课时)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九年级上册)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第十四课时【授课时间】(5.04\5.05)*以学校安排中考复习时间为依据,每一课时用两节课复习。
【复习内容】世界近代史(2)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近代科学与思想文化;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考纲要求】(1)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历史意义;知道《国际歌》。
(3)知道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
(4)了解林肯在南北战争的主要活动;认识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5)通过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6)知道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和贝多芬的主要成就。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1、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走向了一条掠夺亚非拉人民的血腥道路,在非洲他们进行了罪恶的“”,这条贸易路线是欧洲——非洲——美洲——欧洲,从贩奴的国家首先是__但__后来居上,成为最主要贩奴者。
2、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___。
英国另一位科学家,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思想,为生物学和其他科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的是___3、世纪初提出相对论,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由此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的是___。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的发表,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失败后,公社成员、诗人欧仁·鲍狄埃创作了《___》的歌词,后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成为全世界传唱的歌曲。
5、美国南北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___的存废问题。
导火线是1861年,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在战争中林肯颁布了一部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的文献是《》。
战争以北方的胜利告终。
6、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废除了___,带领美国人民取得了内战的胜利,维护了___。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十二课时)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八年级下册)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第十二课时【授课时间】(5.02\5.03晚自习)*以学校安排中考复习时间为依据,每一课时用两节课复习。
【复习内容】世界古代史:上古、中古人类文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考纲要求】●世界古代史(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
(2)知道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3)知道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的产生和传播。
(4)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5)知道亚历山大东征。
(6)了解基督教的产生和传播。
(7)知道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8)了解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知道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的史实。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1、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首,文明产生于约公元前年的尼罗河流域。
是古代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是国王权力的象征,也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2、两河文明出现在约公元前3500年以后,国王汉漠拉比在位时制订了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3、古代印度文明出现在约公元前2500年,古代印度文明标志是。
在这种制度中国王、武士、官吏属于等级。
4、西方文明的发祥地,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是。
5、古希腊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他在任期间推行民主政治,全体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他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6、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它是由孝德天皇于646年推行,效仿中国隋唐制度。
7、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一种。
古代暴力冲突的例子.有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平交往的例子有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先进文明的传播,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共同发展。
8、阿拉伯数字发明者是;传播者是。
9、世界有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
把耶稣当“救世主”。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的是宗教。
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是宗教,世上只有惟一的神“真主”是宗教。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教案(打包31套)-通用11

④爆发(开始标志):年, 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⑤转折点: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⑥结束:年, 北方战胜南方
⑦性质: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⑧意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 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⑨林肯贡献: 、维护了国家统一;、解放黑人奴隶
教学反思
科目
历史
年级
初三
班级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教学目标
识记: 无
教材分析
理解: 美国南北战争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运用: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运用: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一、考标解读
、理解: 美国南北战争(九上—)
①时间: —
②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北方资本主义工业, 南部种植园经济)。 矛盾的焦点是:黑人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理解: 英国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年,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开展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世纪后半期,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号称“日不落帝国”。
对英国影响:①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英国通过对殖民地的侵略, 掠夺了大量财富。英国人将这些财富, 转化为国内工业生产的资本。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野蛮性与残酷性。②提供海外市场:印度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商品市场, 进一步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促使英国迅速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意义: 、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保留了封建残余。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第八课时)

2017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案(八年级上册)中店乡汪神学校杨国梁第八课时【授课时间】(4.13\4.14)*以学校安排中考复习时间为依据,每一课时用两节课复习。
【复习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经济和社会生活、思想文化【考纲要求】●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了解西安事变的史实,认识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了解七七事变的史实;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知道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
(3)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人民解放战争(1)知道重庆谈判的史实。
(2)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1)了解张謇兴办的实业。
(2)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3)了解魏源、严复的主要思想。
(4)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5)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的主要成就。
[自主学习,完成练习]填空1.正当国共内战打得不可开交之时,日本乘虚而入,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史称___。
结果东北沦陷,中国抗战的开始。
2.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6年 12月12日,领导人是、杨虎城,目的是为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最终__解决,它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标志着国共两党__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3.标志全国性抗日战争的事件是______事变发生的时间是1937年 7月7日。
4.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1938年春李宗仁的指挥的______战役。
这次战役歼敌1万多人。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
在侵华期间,日本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其中最令人发指的事件是,它屠杀了中国居民达30万人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 年 5 分,考察四大文明古国、世界三大人种。
2014 年 7 分,考察《荷马史诗》;种姓制度;查理·马特改革;基督教
2015 年 5 分,考察伊斯兰教;《汉谟拉比法典》
2016 年 5 分,017 命题趋势
根据近年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一个选择题,一个判断题,5 分分值。
该单元每年都有题目涉及,全部以选择题、判断题形式出现。
2、考察分值及考点
2008 年 4 分,考察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佛教。2009 年 4 分,考察佛教、大化改新。
2010 年 5 分,考察古埃及文明、西欧封建社会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
2011 年 5 分,考察伊斯兰教、古巴比伦文明。
2012 年 5 分,考察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大化改新。
里高利七世恩赐的一个赦罪的吻,这就是历史上的“卡诺莎之辱”.它充分说明
在中世纪的欧洲( )
A.基督是救世主
B.国王软弱无能
C.王(国王)权高于教(教皇)权
D.教(教皇)权高于王(国王)权
17.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客观上都促进了东西方
文明的交流.( )
三、命题规律
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
B.《天方夜谭》 C.《马可·波罗行纪》 D.《神
1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和西欧查理·马特改革后形成的等级贵族制实质上都是封建等级 制度。( )F
13.西方的圣诞节 12 月 25 日是纪念救世主耶稣出生的日子。( )T
14.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A.中国
历史复习
课题: 世界古代史 辅导教师:李岚林 郑林光 刘世伟
识记:1、人类起源的时间和地区
2、 世界三大主要人种
3、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主要区别
4、亚非大河流域出现的文明古国
5、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图
6、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7、古代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
8、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世界三大主要人种: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和
实施教
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学过程
设计 3、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主要区别(九上 4 页)
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父系氏族社会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识记:罗马共和国建立及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时间(九上 16-18 页)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 509 年建立(中国春秋时期)
罗马帝国:公元前 27 年 屋大维
三 中古亚欧文明 1、识记: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九上 25 页)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 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封建土地制度-----性质)。
内因----封闭自守,固步自封,不肯吸收先进文明成果;外因----统治者频频对外用 兵,导致民穷财尽,国力日衰。
四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1)古代世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和平交流两种方式;其中和 平交流是主要方式。
(2)暴力冲突:希波战争(波斯三次出征希腊,希腊取胜。其中有著名的马拉松战 役);亚力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罗马帝国 的扩张(2 世纪,规模最大,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古代世界的战争 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二 上古人类文明
1、非洲:古代埃及 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金字塔
西亚:古巴比伦王国 (苏美尔人)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
典》 是世界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亚洲 南亚:古代印度 (雅利安人) 出现了种姓制度(婆罗们-刹帝利—吠舍—
首
陀罗) 印度河流域
东亚:中国 黄河流域 公元前 2070 年 中国夏朝 禹 2、识记: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九上 14 页)
18、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及其产生的时间、地点
19、古希腊文学名著《荷马史诗》和阿拉伯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20、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
教材分 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析 运用:无
一、考标解读
一 史前时期的人类
1、人类起源的时间和地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
来。南方古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距今约三四百万年。
意义: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识记: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九上 26 页)
622 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3、识记: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九上 28 页)
4、识记: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九上 30 页) 5、理解: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九上 32 页)
10.世界三大主要人种指的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
11.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 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 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
A.《荷马史诗》 曲》
教学目 标
9、罗马共和国建立及被罗马帝国取代的时间 10、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11、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12、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促使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
13、基督教是西欧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教会是西欧最大封建主
14、希波战争的结果 15、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战的结果
16、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情况 17、马可·波罗来华的史实
D.古罗马
2.佛教创始人是(
)
A.汉谟拉比 悉达多
B.穆罕默德
C.耶稣
D.乔达摩•
3.下列哪一宗教发源于古印度(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犹太教
D.佛教
4.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
)
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
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印度
15.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 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16.1075 年 1 月,德皇亨利四世在与罗马教皇的斗争失利后,被迫前往卡诺莎城
堡向出身低微的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忏悔,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最终才获得了格
3、识记: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及其产生的时间、地点(九上 47-48 页)
名称
时
间地
点
创立者
佛教
公元前 6 世纪
古代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
基督教
1 世纪
巴勒斯坦一带
耶稣
伊斯兰教
7 世纪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穆罕默德
4、识记:古希腊文学名著《荷马史诗》和阿拉伯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九上 52 页)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由荷马加工整理而成。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名作,它再现了古 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教学反 思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
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6.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
)
7.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写着“万物非主,惟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 说明在沙特阿拉伯王国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
(3)和平交往: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古印度人发明;阿拉伯人传播)
马可·波罗来华(意大利人,元世祖时来华,口述《马可·波罗行 纪》,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2、识记: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九上 46 页)
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 3000 年左右,对以后的字母 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3、 识记: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九上 51 页) 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而闻名,他发明的螺旋式水车,可用来
排水或灌溉。
二、中考真题
1.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希腊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道教
8.欧债危机至今已步入第三个年头,重压之下,希腊甚至有可能退出欧元区。下列关于
古希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B.建立过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C.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D.实行种姓制度
9.下列各项成就中不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是(
)
A.埃及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阿 拉伯数字 D.《汉谟拉比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