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纯光先生尊师重教主要事迹
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

名人尊师重道的经典故事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
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能够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1朱德给老师敬礼1959年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身边观众谈话。
这时,一位耄耋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这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上前,立正敬礼。
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然后请叶老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才坐下。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2江同志在百忙中看望老师江同志尽管工作很忙,但一直惦记着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
1990年9月13日上午,江同志乘车到当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去看望老师,紧紧握住严竣教授的手说:“严老师您好!”并询问了教师们的身体状况、工作和生活情况。
学校的钟教授住院期间,他多次到医院看望。
1995年,当江同志得知老师沈教授去世的消息,心情十分悲痛,当即请沈教授的妹妹转达他对老师亲属的亲切慰问。
江同志访美时,在百忙中,带着珍贵礼物,亲自登门去看望拜见他的老师顾教授及师母。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3鲁迅尊敬老师鲁迅对启蒙老师寿镜吾一直很尊敬。
他18岁到南京读书,每当放假回绍兴时,总要抽空看望寿先生。
1902年至1909年,在东渡日本留学的8年间,他经常写信向寿老师汇报自己在异国的学习情况。
一次,他奉母命从日本回绍兴办婚事,仅在家中停留了四天,但他仍在百忙中抽时间专程探望了年逾花甲的寿先生。
鲁迅在日本还拜章太炎先生为师学文字学。
章太炎先生逝世后,他连续撰文两篇纪念。
关于尊师的名人故事4“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名人尊师重教的小故事

名人尊师重教的小故事名人尊师重教的小故事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尊师重教又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很多名人都十分尊师重教,他们的成功之路,就是一个个亲身的故事生动诠释了这一点。
孔子:尊师重教的代表作为我国先贤大师,孔子的名言“敬天爱人,尊师重教”,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中。
事实上,孔子本人也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典范。
据记载,自幼聪明伶俐的孔子非常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买不起书,于是他就去拜访了当地的有名的儒家学者,并请教他们一些问题。
当时,孔子还是非常年轻,但是他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学习深深地打动了这些学者,他们不仅免费为孔子授课,还送给他一些书籍。
孔子学习勤奋,精益求精,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儒学大师。
孔门弟子中许多成就显赫,也是受了师长的薰陶和启迪。
李白:为敬师尽忠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也是一个十分尊重师长的人。
当时,年轻的李白正在诗仙李太白门下学诗。
一天,李太白让他写出一首“清平调”,李白即席为师写下了一首诗,结果李太白对李白的诗评价很低,甚至质疑李白的才华。
这让李白感到非常失落,但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他白日听讲,晚上默诵,尽忠尽力地努力学习,最终终于成为了一位著名的诗人。
周恩来:永不忘师作为新中国伟大的领导人之一,周恩来也是一个尊师重教的典范。
他小时候,家境贫寒,但是深受父亲的爱护。
父亲教他:“读书好比行路,路遥行多有坎坷,读书艰辛多有困难,要乐观坚忍,不断地前行。
”后来,周恩来又在联共干部学校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并和毛泽东、朱德等一起学习。
他永远记得他的恩师,并且永远忠诚于他的灵魂导师毛泽东主席。
angelo roncalli:敬爱的圣人教会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尊师重教的典范。
其中翻译加尔比亚蒂,他在翻译圣经时时常请教神父,求得一知半解是不尊敬他,更何况敬爱的教宗老约翰二十三世,他刚刚成为修士时,曾由一位老神父教他修道,其中琐事不乏,老神父叮嘱他要怀着童心和爱心去学习,在他的建议下,他开始熟读圣经,并时常参加作法与奉献祭典。
《尊师重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六篇》

《尊师重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六篇》下面是的为各位收集的尊师重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六篇,请您参阅。
如您需要符合您实际要求的,那么您可以点击网页两侧的:和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一对一服务哦。
【篇一】靳如钦同志是北冶镇碾坪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靳如钦同志深知农村教育的重要性。
多年来,靳如钦同志心系家乡、情注教育,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办了很多好事、实事,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靳如钦同志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着六村学校的办学,件件显真情,事事为学校,体现出一个党支部书记的高尚情怀。
在xx年,靳如钦同志多方筹措资金28万元,在学校的西院又建起二层小教学楼(四个教室),并硬化了1500平方米的篮球场,在校园正中建起了一个凉亭,满足了教学需要,也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在xx年和xx年,靳如钦同志积极与县电视台联系,筹措资金,两次购置了新的课桌和办公桌椅。
解决学校课桌陈旧,办公条件差的现状。
xx年,国家均衡教育验收在即,学校操场硬化不达标,靳如钦同志了解学校情况后,二话不说,筹措资金10万余元再次硬化操场,使学校在验收时顺利达标。
xx年,靳如钦同志看到本地的幼儿教育没有校舍,再次东奔西走,征收土地,解决疑难,申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106万,新建幼儿园教学楼一座,解决了六村辖区幼儿上学难的问题。
靳如钦同志工作之余经常到学校深入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切实帮助解决学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xx年秋,阴雨连绵,致使学校操场围墙倒塌30多米,靳如钦同志知道后,亲自勘察现场,安排工人抢修围墙,花费近万元。
给学校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
每年的教师节和六一儿童节,靳如钦同志带钱带物到校慰问全体师生,和全体师生们一起过教师节,给全体教师带去关怀和温暖。
特别是关心有困难的教师,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默默的尊师助教,靳如钦同志始终认为这是一件平凡的事,也是一件让他开心并愿意去做的事,并不值得宣传,但是他的事迹,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使他平凡的人生因感动而得到了新的升华。
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

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教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是因为教师,我们才能学到知识!同学们,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一起来阅读学习吧!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教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教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教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教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教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政治教师的专业成长(思想政治课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主编传播者 政治情感的激发者与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者 道德理想的先行者和思想品德的塑造者 价值观念的引领者和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政治教师的差异化存在:“讲理”
流、自学互助、自主学习、自学考试、资源 共享、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四、政治教师的理想状态
宁静地沉思 执着地追问 潜心地创造 从容地生活
让教育充满智慧 让工作充满乐趣
谢谢大家!
1、从知识到智慧:融通的、流动的、反思的 2、从共性到个性:特定对象、教师特点、效
果 3、从自识到反省:自我分析、环境分析、目
标定位、策略拟定、评估
4、从一般研修到校本研修:课题中心、课题 驱动、学分驱动、课堂评优、案例设计、骨 干示范、观摩实习、考察研讨、短期专题、 专题讲座、专家辅导、热点讨论、问题探究 、远程开放、网上交流、开放参与 、合作交
二、政治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深厚的理论基础 浓重的现实关怀 强烈的问题意识 雄辩的论证能力
新课改引发的变化
教育观念发生变化 课堂呈现勃勃生机 传统优势受到冲击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评价方式没有触动
新课改存在的问题
重理念轻理论 重经验轻知识 重活动轻讲授 重教法轻教材
三、政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尊师重道的故事

尊师重道的故事他们平凡而伟大,有的身患重疾却不舍讲台、有的独自一人坚守着大山里的学校、有的为教育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当时光流向金秋九月,1500多万名人民教师迎来属于自己的节日,让我们把崇敬和祝福献给他们。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是伦理道德、知识、价值观念的传授者,教人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道德的表率。
《礼记·学记》中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维护师道尊严,不仅要求学生的言行举止体现出对老师的尊敬和礼貌,更要从内心里敬重老师,并严格按照老师说的要求去做。
古人尊师敬师的例子很多,以下为其中几例。
尹喜拜师尹喜拜师尹喜是西周时的一位贤大夫,自幼喜好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能知前古而见未来。
一天,他仰观乾象,见东方有紫气相连,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于是请任函谷关令。
在关上他叮嘱守关士卒:“数日之内将有大圣人路经此关,汝等见有形貌脱俗之人要立即禀报。
”同时派人洒扫道路,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几天后,尹喜闻报有位白发老翁道骨仙貌,驾青牛之车欲出关,立即赶来迎接,在牛车数丈前跪拜道:“关令尹喜叩见圣人!”老翁说:“吾乃一介布衣,如此非常之礼,不知有何见教?”尹喜道:“吾早得神明示象,已在此恭候多日,诚望圣人赐教。
”老翁道:“汝何以知之?”尹喜道:“吾好观天文,略知变化。
去冬十月,天圣星西行过昴;今月之初,和风立至,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紫气浩荡,长达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绝非一般之神;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圣人必乘青牛之车来也。
今观圣人神姿迥绝,望指点修行之道。
尹喜感恩不尽。
”老翁见其求道至诚,心慈人善,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亦知汝,当得度汝也。
”尹喜非常高兴,叩头问道:“敢问大圣人姓名?”老翁道:“吾姓字渺渺,非可尽说,今姓李,字伯阳,号老聃。
”尹喜听说是老子,焚香叩头,恭敬地拜其为师。
老子把自己关于道德以及对宇宙、人生、社会等方面的见解,写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经》授与尹喜。
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

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老师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是因为老师,我们才能学到知识!同学们,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名人尊师重道小故事,一起来阅读学习吧!1.理学家杨时:程门立雪尊师典范“程门立雪”这一成语家喻户晓。
它出自北宋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将乐县人,四岁入村学习,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
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为师。
时值冬季的一天,杨时因与学友游酢在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师家请教。
他们顶着凛冽寒风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
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和游酢,只见他们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2-儒商始祖子贡:尊师至诚孝道楷模子贡,孔子杰出弟子。
后弃官从商,成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历来公认他为“儒商始祖”。
公元前479年,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长逝。
孔子死后,众弟子皆服丧三年,相诀而去,独有子贡结庐墓旁,守墓六年,足见师徒情深,尊师之诚,实属中华尊师孝道楷模第一人。
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因子贡为孔墓所植为楷树,后世便以“楷模”一词来纪念这位圣徒。
3-民族英雄岳飞:尊敬师长终身思慕岳飞(谥号:武穆王),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南宋抗金名将,其军事才能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
岳飞的老师名叫周同,据说他的力气很大,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
周同去世后,每到初一、十五,岳飞都一定会到老师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
在痛哭后,必定会拿起老师所送的三百斤的弓发出三支箭才回去。
他这份念念不忘师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报国的忠心。
4-汉明帝刘庄:放下九尊之躯尊师汉明帝刘庄,东汉第二位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纯光先生尊师重教主要事迹
成纯光先生,生于1930年8月,道县洪塘营瑶族乡湾子岭村人,中共党员,1951年大学毕业,随后在湖北省财政厅工作,1952年在湖北省鹤峰县林业局工作,1992年退休,高级会计师。
曾任财务科长职务,湖北省林业会计协会理事,鹤峰县第一届、第二届政协常委,现任湖北省恩施州老区建设促进会理事。
他是一个胜不骄,败不馁,勤俭持家,和平处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严以教子,诚以待人,严己宽人,少说多干,关心教育的一个人。
其子女成钦波,成钦涛,成卫文,成章玉,成钦泉等人艰苦奋斗,各有前程,事业在全国均已颇负盛名。
成纯光先生,不忘故土,情系家乡,心系教育,他尊师重教的先进事迹主要表现在:
一、2006年至2007年为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捐资70万元兴建了一栋综合性大礼堂和硬化了1300平方米的操场;同时还捐赠了价值20万元的电脑和图书,用于改善洪塘营瑶族乡中心小学办学条件;
二、2010年为洪塘营瑶族乡设立了助教助学奖,以后每年注入3—5万元资金,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从教的贫困优秀教师;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的贫困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用于奖励扶助在本乡就读后考入县重点中学和重点本科的学生。
他设的这个奖推动了瑶乡教育的发展。
2011年又要注入四万多元设立此奖。
三、2011年4月份成纯光先生及家人荣归故里,莅临洪塘营中心小学和洪塘营中学指导工作,又捐给洪塘营中心小学壹万元用于校园绿化。
现种的桂花树已成活。
我想再过几年,洪塘营中心小学将是一个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美丽校园。
四、情系瑶乡教育,让老师安居乐业。
2011年5月份。
成纯光先生在电话中又问到了老师住宿情况。
当得知有些教师在校无住房,又恰逢政府投资兴建教师周转房,于是,他又提出捐资近30万元用于建教师周转房。
让老师在瑶乡能安心工作,愉快的工作。
成纯光先生以上此举志在育才兴德,倡导先进的教育方法,以期家乡名贤辈出,其行功不可没,需以示弘扬。
立作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