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油层物理期末试题卷七套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油层物理期末试题A卷(闭卷)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30分)1.地层油的体积系数2.天然气的等温压缩系数3.岩石孔隙度4.有效渗透率5.毛管力6.润湿性7.原油采收率8.砂岩的粒度组成9.贾敏效应10.溶解气油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油藏流体的特点是、、且。
2. 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油气组成、压力和温度条件。
油越轻,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越;压力升高,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温度升高,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度。
3. 当油藏孔隙中有多种流体存在时,所有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之和总是(大于、小于、等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4. 储层岩石中的胶结物按成分分类可分为泥质胶结物、灰质胶结物、硫酸盐胶结物及硅质胶结物。
其中泥质胶结物的特点是;灰质胶结物中常见的是方解石及白云石,其特点是;石膏是重要的硫酸盐胶结物,其特点是。
5. 根据苏林分类法,地层水共分为四种类型,即型、型、型以及型。
6. 油水过渡带的厚度一般油气过渡带的厚度;油越稠,油水过渡带厚度越。
7. 水驱油藏波及系数的大小受水油流度比的影响,水油流度比越大,则水驱油藏的波及系数越。
8. 室内测定油藏岩石毛管力大小的方法主要有法、法、以及法。
三、做图及简答题(共30分)1.(12分)简要画出原油溶解气油比、体积系数、粘度随压力变化曲线,并解释原因。
2.(12分)简述高低压下天然气粘度的特点(随压力、温度及气体分子量的变化);3.(6分)什么是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测定岩石绝对渗透率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四、计算题(共20分)1. (6分)设某气藏中天然气的摩尔组成如下表所示:.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试计算:(1)天然气的视相对分子质量;(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3)该气藏原始地层温度为50℃,压力为10MPa。
原始地层条件下天然气的压缩因子为0.8,计算此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系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油层物理期末复习试题

《油层物理》期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根据苏林分类方法,下列不属于地层水的水型是___A.硫酸钠水型B.碳酸钠水型C.氯化镁水型D.氯化钙水型2、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的说法不正确的A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均匀B 曲线的尖峰越高,表明岩石的粒度组成越不均匀C 曲线的尖峰越靠左,表明岩石中的细颗粒越多D 曲线的尖峰越靠右,表明岩石中的粗颗粒越多3、关于双组分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混合物的临界压力都高于各组分的临界压力.B 两组分的浓度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C 混合物中哪一组分的含量占优,露点线或泡点线就靠近哪一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曲线D 随着混合物中较重组分比例的增加,临界点向左迁移4、天然气的组成的表示方法不包括A. 摩尔组成B. 体积组成C. 组分组成D. 质量组成5、下列关于界面张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A、只有存在不互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
B、自由界面能的大小与两相分子的性质有关系,还与两相的相态有关。
C、在两相系统表面层上既存在比界面能又存在界面张力,界面张力是真实存在的张力。
D、比界面能是单位面积具有的自由界面能,,单位是焦耳/米2,1焦耳/米2=1牛顿/米,从因次上看,比界面能等于单位长度上的力,所以习惯上把比界面能称为界面张力。
6、根据苏林分类方法,重碳酸钠型地层水的沉积环境是A. 大陆冲刷环境B. 陆相沉积环境C. 海相沉积环境D. 深层封闭环境7、下列关于单组分体系相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A、单组分物质的饱和蒸气压曲线是该物质的露点与泡点的共同轨迹线。
B、单组分物质体积的临界点是该体积两相共存的最高压力点和最高温度点。
C、饱和蒸气压曲线的左上侧是气相区,右下侧是液相区。
D、混相驱提高采收率技术选择二氧化碳和丙烷做混相剂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和丙烷的临界点落在正常油藏温度范围内。
8、如图所示是根据实验测得的某砂岩的相对渗透率数据所绘出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试判断该砂岩的润湿性为___A、水湿B、油湿C、中性润湿D、无法确定9、饱和度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 溶剂抽提法B 常压干馏法C 色谱法D 离心法10、关于自由界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只有存在不相溶的两相时自由界面能才存在B 界面越大,自由表面能越大C 自由界面能与两相的相态无关D 表面或界面是具有一定的厚度11、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不包括A 岩石的成分B 沉积作用C 成岩作用D 构造作用12、关于毛管压力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岩石孔道的大小分布越集中,毛管压力曲线的中间平缓段越长,越接近水平线B 孔道半径越大,中间平缓段越接近横轴C 岩石的渗透性越好,则排驱压力越大D 大孔道越多,则毛管压力曲线越靠近左下方二、判断正误1.润湿相总是附着于颗粒表面,并力图占据较窄小的粒隙角隅,而把非润湿相推向更通畅的孔隙中间。
油层物理题库(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判断题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中所蕴藏的弹性躯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液气共存的最高压力。
(×)4.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同温同压等量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与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
(√)5.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6.地层的单相体积系数总是大于1的。
(×)7.海水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水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大多数都是亲水油藏。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剖面。
(×)1、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y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 y )3、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 y )4、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 y )5、对于同种原油,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f )6、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y )7、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f )8、润湿现象的实质是表面张力的下降。
( y)9、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 f)10、亲油油藏的水驱油效率高于亲水油藏。
( f )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和油藏流体中所蕴藏的总的弹性驱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气液共存的最高压力。
(√)4、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5、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地下天然气体积与标况天然气体积之比。
(×)6、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总大于1。
(×)7、海水的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的润湿性大多数是亲水的。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细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底层剖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层物理期末题库

判断题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中所蕴藏的弹性躯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液气共存的最高压力。
(×)4.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同温同压等量条件下天然气的体积与理想气体的体积之比。
(√)5.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6.地层的单相体积系数总是大于1的。
(×)7.海水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水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大多数都是亲水油藏。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剖面。
(×)1、粒度组成分布曲线尖峰愈高,则粒度组成愈均匀。
(y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 y )3、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 y )4、地层油粘度在饱和压力时是最小的。
( y )5、对于同种原油,甲烷的溶解度大于丙烷的溶解度。
(f )6、体系压力愈高,则天然气体积系数愈小。
(y )7、平行于层理面的渗透率小于垂直于层理面的渗透率。
(f )8、润湿现象的实质是表面张力的下降。
( y)9、储层埋藏愈深,则孔隙度愈大。
( f)10、亲油油藏的水驱油效率高于亲水油藏。
( f )1、油藏综合弹性系数反映的是油藏岩石和油藏流体中所蕴藏的总的弹性驱油能量。
(√)2、岩石绝对渗透率与通过流体性质无关。
(√)3、双组分烃体系的临界压力是气液共存的最高压力。
(√)4、理想气体的等温压缩系数仅与体系的压力有关。
(×)5、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是地下天然气体积与标况天然气体积之比。
(×)6、地层原油的两相体积系数总大于1。
(×)7、海水的总矿化度通常大于地层水的总矿化度。
(×)8、随体系温度增加,油气表面张力将下降。
(√)9、现在发现的油藏的润湿性大多数是亲水的。
(√)10、地层中的自由水面是毛细管力为零所对应的底层剖面。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层物理中的“油层”指的是什么?A. 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集层B. 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层C.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输层D. 石油和天然气的加工层2. 以下哪个不是油层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A. 油层的孔隙性B. 油层的渗透性C. 油层的化学性质D. 油层的机械性质3.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什么的比例?A.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B. 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C. 岩石体积与总体积D. 总体积与岩石体积4. 渗透率是指油层的什么能力?A. 储存石油的能力B. 储存天然气的能力C. 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D. 抵抗流体流动的能力5. 油层中的流体类型通常包括哪些?A. 石油、天然气、水B. 石油、天然气、空气C. 石油、水、空气D. 天然气、水、空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油层物理中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2. 描述油层物理中流体相态的变化及其对油层开发的影响。
3. 解释油层物理中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及其在油层开发中的应用。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0%,渗透率为100 md,计算在1个大气压下,该油层的渗透率。
2. 假设一个油层的孔隙度为25%,渗透率为50 md,油层中石油的粘度为1.5 cp,水的粘度为1 cp,求石油和水的相对渗透率。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 论述油层物理在石油勘探和开发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B4. C5. A二、简答题1. 孔隙度是指油层中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渗透率是指油层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它们是评估油层储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重要参数。
2. 油层中的流体相态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相态的变化会影响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而影响油层的开发效率和产量。
3. 相对渗透率是指在多相流动条件下,某一相流体的渗透率与该相流体单独流动时的渗透率之比。
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物理历年期末试题

R
2
r
r
2
2
R
2
3 2
球外电势
U2
3 R E2 d r 3 2
dr r
R
3
3 2 r
大学物理试题(静磁学部分)
一、选择题
1、 一运动电荷q,质量为m,进入均匀磁场中, A) 其动能改变,动量不变。 B) 其动能和动量都改变。 C) 其动能不变,动量改变。 D) 其动能、动量都不变。
√
2、有一半径为R的单匝圆线圈,通以电流I,若将该导线弯成 匝数N = 2的平面圆线圈,导线长度不变,并通以同样的电流,则 线圈中心的磁感强度和线圈的磁矩分别是原来的 A) 4倍和1/8。 B) 4倍和1/2。 C) 2倍和1/4。 D) 2倍和1/2。
√
3、若空间存在两根无限长直载流导线,空间的磁场分布就不具 有简单的对称性,则该磁场分布 A)不能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B)可以直接用安培环路定理求出。 C)只能用毕奥—萨伐尔定律求出。 D)可以用安培环路定理和磁感应强度的叠加原理求出。
Q1 Q 2 2 2
0
Q1
S
A
√
C )
Q1
0S
Q1 Q 2
0
Q2
B
S
二、填空题
1、静电场中,电场线与等势面总是 总是沿着 电势降低的 方向 。
垂直
;电力线的方向
2、真空中一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球面带有电荷Q(Q>0)。今 在球面上挖去非常小块的面积 △S (连同电荷),假设不影响其他处原 来的电荷分布,则挖去△S 后球心处电场强度的大小E= 其方向为
位移的大小D =
。电场强度的大小
。
物理化学(中国石油大学) 期末考试题(上)

一、单项选择题(25分)1. 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 ( ) a.1=Zb. 1>Zc. 1<Zd. 随所处状态而定2. 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 ) a. 1=Zb. 1>Zc. 1<Zd.随所处状态而定3. 封闭体系经过一个循环过程后,则()a. 体系的熵增加b. U = 0c. Q = 0d. 体系的T 、p 都不变 4. 理想气体经过绝热可逆膨胀过程() a. 0=∆Ub. 0=∆Hc. 0=∆Sd. 0=∆G5. H 2O(l)与H 2O(g)成平衡的体系,其自由度数f = 1, 意味着体系的() a. 温度一定 b. 压力一定 c. 组成一定 d. 温度、压力只有一个是独立变量6. 如下图所示,体系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经历两条不同的途径,B下式中那个不正确? () a.2121W W Q Q == b. 2211W Q W Q +=+c. 2121H H U U ∆=∆∆=∆ d. 1221H U H U ∆+∆=∆+∆7. A 与B 形成理想溶液,则()a. 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间作用力为零b. 该溶液沸点升高c. 溶液中的两组分可通过精馏进行分离d. ∆mix S =08.A 与B 形成理想溶液,某温度T 下*B *A p p >,已知相同数量的A 与B 形成的体系在该温度T 及压力p 下达到气液平衡, 温度不变若对体系加压时,则 ( ) a. 增大,增大 b. 增大,增大c. 增大,减小d. 增大,减小 9. 三组分体系最多有几相平衡共存?()a. 5相b. 4相c. 3相d. 2相10. A 和B 形成的溶液产生一般负偏差, 则一定压力下,A 和B 形成的溶液的沸点 ()a. 一定大于纯A 的沸点b. 一定大于纯B 的沸点c. 一定在A 和B 的沸点之间d. 一定小于纯A 的沸点也小于纯B 的沸点 11. 1摩尔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过程后()a. 0=∆Sb. 0=∆Fc. 0=∆Gd.0=μ12. 在恒温恒压不做其它功条件下,一封闭体系经过自发过程并在该条件下达到平衡,则体系的吉氏自由能值(G 值)()a. 达最大b.达最小c. 不能确定d. 不变 13. 化学反应的恒压热()a. 大于恒容热b. 等于恒容热c. 小于恒容热d.前三者皆有可能14. 水与苯胺部分互溶,相同质量的水和苯胺一定温度下分成平衡的两个液层。
油层物理试卷及答案-成教

油层物理试卷教师:闫方平班级:2010石大石油工程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石油的化学组成包括碳、氢2、按胶质、沥青质含量分类,地面原油分为少胶原油、胶质原油、多胶原油3、按照天然气组成对天然气进行分类,可分为纯气藏、干气气藏、凝析气藏、湿气气藏4、按苏林分类法对地层水的水型进行分类,可分为重碳酸钠型、硫酸钠型、氯化钙型、氯化镁型5、常用粒度组成分析方法有筛析法、沉降法6、粘土成份包括基质、骨架,粘土矿物中蒙脱石膨胀性最大,伊利石膨胀性最小7、按成因将砂岩分为四种孔隙类型是粒间孔隙、溶蚀孔隙、微孔隙、裂缝8、根据岩石的孔隙是否连通和在一定压差下流体能否在其中流动,岩石孔隙度分为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三者的关系是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9、最常见的热力采油方法有蒸汽吞吐、热化学、火烧油层二、简答题(共35分,每题5分)1、解释以下几个概念(1) 地面原油的相对密度d420指在地面标准条件(20度,0.1MPa)下原油密度与4度纯水密度的比值。
(2) 天然气体积系数定义为在地面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天然气在地层条件下的体积(3) 溶解汽油比地层油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脱气,脱气后计算为在该压力下单位体积地面油所溶解天然气的标准体积。
(4) 排驱压力又叫阈压指非湿相流体进入岩心中最大喉道的压力。
(5)剩余油饱和度指油层中未被开采出的油与原始地层油储量的比值。
2、简述一次脱气的概念以及一次脱气与多次脱气的区别一次脱气指使油藏烃类体系从油藏状态瞬间变到某一特定温度,压力,引起油气分离并迅速达到相平衡的过程。
一次脱气与多次脱气主要的区别是一次脱气脱出来的气多,得到的油少,而分离出的气相密度高。
3、论述砂岩的胶结类型及每种胶结类型的特点包括孔隙胶结,接触胶结,杂乱胶结,基质胶结。
基质胶结骨架颗粒孤立分布于胶结物中,彼此不接触。
孔隙胶结,胶结物含量少,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的空隙中,碎屑颗粒呈支架状接触接触胶结的胶结物含量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的相互接触的地方,碎屑颗粒呈点状或线状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闭卷考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试题和试卷一同交回)
一.解释下列名词与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12分)
1.原油相对密度
2.露点压力
3.克氏渗透率
4.双重孔隙介质
二.简述题(每题8分,共24分)
1.水敏、速敏的含义各是什么?
2.简述岩石润湿性特征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并举例说明。
3.试举例说明等渗点的定义及其渗流物理涵义。
三.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1.什么是饱和压力?在油藏开发过程中,一般需要控制地层压力高于还是低于饱和压力?为什么?
2.论述地层原油粘度随溶解气油比和压力的变化规律(注意区分当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或高于饱和压力时)。
四.计算与求证(每题12分,共48分)
1.某油藏含油面积为A=14.4km2, 油层有效厚度h=11m, 孔隙度φ=0.21,束缚水饱和度S wi= 0.3, 原油体积系数B o=1.2,原油相对密度d420=0.87, 试计算该
油藏的原油储量(地面体积)为多少m3(8分), 合多少吨?(4分)
2.当储层中只含有油水两相时,储层岩石的综合弹性压缩系数C t为:
C t = C f + C Lφ= C f+(C o S o+ C w S w)φ
式中:C L, C f ——分别为储层流体与储层岩石的压缩系数,MPa-1
C o, C w ——分别为储层中油、水的压缩系数,MPa-1
φ——岩石孔隙度,小数。
试求证:C L=C o S o + C w S w
3.在一砂岩岩样上测得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如下表。
(2)、若岩芯的绝对渗透率185毫达西,求Sw=50%时油、水的有效渗透率。
(4分)
(3)、如果水的粘度μw=1.1mPa.s,油的粘度μo=1.9mPa.s,计算Sw=64.4%时的水的分流量fw。
(4分)
4.实验室内由水驱气实验资料确定的J(Sw)函数如下表:
g=24kg/m3;水的密度ρw=1000kg/m3;气-水界面张力σgw=45dyn/cm,气-水接触角θgw=0°。
试计算气藏气-水过渡带厚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油层物理》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
三.解释下列名词与基本概念(每题3分,共12分)
1.原油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温度压力下,原油密度与水密度之比。
2.露点压力:温度一定,压力升高时,从汽相中凝结出第一批液滴时的压
力。
3.克氏渗透率:气测渗透率时,当气体压力为OO时,对于的渗透率。
4.双重孔隙介质:具有两种不同孔隙类型的孔隙介质:如基质(粒间孔)-裂缝型、基质-孔洞型。
二、简答题
1、水敏、速敏的含义各是什么?
水敏现象:是指与地层的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速敏:指流速敏感性,地层中未被胶结或胶结不好的粘土和<37μm碎屑微粒统称为地层微粒。
它们可随着流体在孔隙中的运移并在喉道处堆集,形成“桥堵”,造成孔隙堵塞和地层渗透性降低。
2. 答:某储层岩石对于油、水系统可能是水温,而对于油气系统则可能是油湿,这就是润湿性的相对性。
而储层长期注水开发,可能使弱系油岩石变为弱系水岩石,称为润湿性反转,这就是润湿性的可变性。
3.答:以油水相渗曲线为例,等渗点就是k ro(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与k rw(水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交叉点。
在该点处,k ro+k rw获最小值。
等渗点对应的S w>50%为判断储层岩石亲水的必要条件;等渗点对应的S w<50%为判断储层岩石亲油的必要条件。
三、论述题
1.高于饱和压力,因为低于饱和压力,地层内脱气,形成气、油两相流,由第十章可知,油相渗透率下降。
2.低于饱和压力:随着压力增加,溶解气油比升高,粘度降低。
高于饱和压力:随着压力升高,原油粘度下降。
四、计算题
1.解:N=A*h*Φ*(1-S Wi )/B o =14.4*106*11*0.21*(1-0.3)/1.2=1.94*107m 3 折合:1.94 * 107 * 0.87=1.688 * 107t
2.证明:
据定义:
p V V C o o o ∆∆-=1,p V V C w
w w ∆∆-
=1 )
1()1(11p V V p V V p V V V p V V C w
L o L w o L L L L ∆∆-+∆∆-=∆∆+∆-=∆∆-
=
对第一项分子分母同乘以S o ,对第二项分子分母同乘以S w ,则得:
w
w w L o o o L w w w L o o o L L S p V S V S p V S V S S p V V S S p V V C )1()1()1()1(∆∆-+∆∆-=∆∆-+∆∆-
=
当岩石孔隙完全被流体充满时,流体体积等于孔隙体积,即V L =V p 据定义:V L S o =V o ,V L S w =V w ∴C L =C o S o +C w S w 证毕。
3
(2)、若岩芯的绝对渗透率185毫达西,求Sw =0.50时油、水的有效渗透率。
(4分)
(3)如果μw =1.1mPa.s ,μo =1.9mPa.s ,计算S w =64.4%时的水的分流量f w 。
解: (1)驱油效率n=(1-0.466-0.158)/(1-0.466)= 0.7041=70.41%
(2)Sw=50%时:
有效渗透率:Kw=Krw*185=0.036*185=6.6
Ko= Kro*185=0.574*185=106.1
(3)流度比M=Kw/uw/(Ko/uo)= 1.49
含水率fw=Qw/(Qo+Qw)=1/(1+1/M) =0.5983=59.83%
4、实验室内由水驱气资料确定的J(Sw)函数如下表:
3;
o
水的密度ρw=1.0g/cm3;水-油界面张力: σwo=30dyn/cm,水-油接触角:θwo=30°气-水界面张力:σgw=45dyn/cm,气-水接触角:θgw=0°。
试计算油藏油-水过渡带厚度。
(15分)
解:气藏:气水界面(单位制m.kg.s)
Pc = J(S w) σ COS( ) (g/k)^0.5
=4.23*0.045*COS(0)*(0.3/(0.3*0.000000000001))^0.5
=190350 N/m2=190350 Pa
H=Pc/(Δρ*9.81)= 19.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