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电阻实验.

合集下载

电阻的测量实验

电阻的测量实验

电阻的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实验器材:1. 电源:直流电源供电。

2. 电阻测量仪器:万用表(或电表)。

3. 电阻箱:提供不同阻值的电阻。

4. 电线:用于连接电路。

5. 开关:用于控制电路开关状态。

实验原理:电阻是电路中的一种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大小与电压和电流成正比,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来得到。

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电源与电阻测量仪器和电阻箱依次连接起来。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调整电阻箱:将电阻箱的阻值设定为一个适当的范围,如100Ω。

3. 读取电流值:将电流表测量端和电阻的连接线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两个端口,读取电流表上的电流数值。

4. 读取电压值:将电压表测量端分别与电阻的两端相连接,读取电压表上的电压数值。

5. 计算电阻值: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电阻的值。

将电阻值用Ω表示。

实验注意事项:1. 在接线时,确保电路连接牢固,避免接触不良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 调整电阻箱时,注意选择合适的阻值范围,避免电流过大或过小。

3. 读取电流和电压时,注意观察仪器的量程范围,并使用相应的量程档位。

4. 测量过程中要保持仪器和电路干净、整洁,避免杂质或污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可以获得电流和电压数值,并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得到电阻值。

不同的电阻会有不同的电阻值,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电阻值的大小。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可以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观察电阻值的变化规律。

实验总结:电阻的测量实验是电学基础实验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实验的进行,我们对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对于电路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1] 电气工程基础实验教程. 上海:上海电力学院出版社,2006.[2] 罗红主编. 电工电子学实验教程.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工业出版社,2010.。

电阻测量实验报告

电阻测量实验报告

电阻测量实验报告电阻测量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元件之一,它在电路中起到了控制电流流动的作用。

为了研究电阻的特性以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电阻测量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步骤、结果分析以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测量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熟悉电阻测量仪器的使用,并验证欧姆定律。

二、实验原理:欧姆定律表明,电流I通过电阻R时,电压V与电流I成正比,即V=IR。

根据这个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来计算电阻值。

三、实验步骤:1. 将电阻器连接到电路中,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2. 打开电源,调节电源电压为适当值。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

4. 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电阻值。

5. 更换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组实验。

四、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进行了多组实验,测量了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

通过计算电流和电压的比值,我们得到了相应的电阻值。

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的电阻值与理论值相符合,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电路连接错误、测量误差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仔细检查了电路连接,确保每个元件的连接正确无误。

同时,我们还注意了测量时的仪器精度和操作方法,尽量减小测量误差。

六、实验的启示和意义: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熟悉了电阻的测量方法,还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也提醒我们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电路的连接和测量误差的控制。

此外,电阻测量实验也为我们今后学习和研究电路提供了基础。

结论:本次电阻测量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的电阻值与理论值相符合,证明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电阻测量的方法,还对电阻的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测电阻实验

测电阻实验

测电阻实验一、读数1、游标卡尺:主尺(mm )+刻度(不估读)*标度 游标总刻度标度1=主尺:游标零刻线左侧的部分 刻度:主尺与游标上下对齐的刻度2、螺旋测微器:主尺(mm )+刻度(估读)*0.01 主尺:螺旋左侧部分 刻度:注意估读二、电表的改装→小改大 改装的标志:有定值电阻 1、电压表的改装(改装为0-U ) 原理:串联分压,改电压表g I UI U U g g gR R R R I U g g g-=⇒⎪⎩⎪⎨⎧==-2、电流表的改装(改装为0-I ) 原理:并联分流,改电流表⎪⎩⎪⎨⎧==-g gI I U g g g R R I U三、电表的选择 1、电压表的选择①两个电压表的量程都小于电源电动势E ⎩⎨⎧→→→→选大量程不改装无定值电阻选小量程改装有定值电阻②一个电压表的量程大于电动势E ,另一个电压表量程小于电动势E →靠近谁,选择谁2、电流表的选择①两个电流表的量程都小于xm R U ⎩⎨⎧→→→→选大量程不改装无定值电阻选小量程改装有定值电阻 ②一个电流表的量程大于x mR U ,另一个电流表量程小于xm R U →靠近谁,选择谁四、电流表的接法1、内接法(大内偏大 x R >>V A R R )①大内偏大:大电阻内接法,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②测R =测测I U =>真测真真真R R R I U >⇒=③电流表阻值已知一定用内接法2、外接法(小外偏小 x R <<V A R R )①小外偏小:小电阻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②测R =测测I U >=真测真真真R R R I U <⇒=五、电路图①分压式:拨动滑动变阻器改变待测电路的电压②开始时,滑动变阻器滑到最右端(使待测电路短路,起保护作用)。

六、习题1.(2019年全国Ⅰ卷)某同学要将一量程为250 μA 的微安表改装为量程为20 mA 的电流表。

该同学测得微安表内阻为1 200 Ω,经计算后将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与该微安表连接,进行改装。

测量导线电阻实验报告

测量导线电阻实验报告

测量导线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量导线电阻,了解电流通过导线时的电阻特性。

实验器材:
1. 直流电源
2. 变阻器
3. 电流表
4. 导线
5. 万用表
6. 连接线
实验原理:
导线的电阻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根据欧姆定律,导线的电阻R等于电压U与通过该导线的电流I 的比值,即R=U/I。

实验步骤:
1. 将直流电源接入实验电路中,连接电流表和变阻器。

2. 通过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读数维持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3.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输出电压。

4. 注意记录电流表和万用表的示数。

5. 将电流表和万用表的示数带入欧姆定律,计算导线的电阻。

实验数据:
电源输出电压:V
电流表示数:I
导线电阻:R
数据处理:
根据欧姆定律 R=V/I,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导线电阻R的数值,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导线的电阻为R 欧姆。

结论: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我们得到了导线的电阻值。

这个结果表明导线对电流产生一定的阻力,电阻值越大,导线对电流的阻碍越大。

这一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避免触碰裸露的导线或电源。

2. 实验结束后及时关闭电源,拔掉连接线。

3. 实验操作中注意电流表和万用表的使用安全和准确度。

4. 实验中保持仪器和测试线路的接触良好,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电阻测量实验的操作教案

电阻测量实验的操作教案

电阻测量实验的操作教案。

一、实验目的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掌握常见的三种电阻测量法,即欧姆定律测量法、电桥测量法以及万用表的测量法,同时还需要掌握计算电阻的方法和公式。

通过该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增强我们对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1) 欧姆定律测量法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础的定律之一,该定律指出在一定温度下,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与通过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用公式I=U/R表示,其中I为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在测量电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电源和一个待测电阻,来测量电阻的大小。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而根据两者之间的比值计算出电阻大小,即R=U/I。

在该测量法中,主要需要使用电源、多用表以及待测电阻这三种仪器。

(2) 电桥测量法电桥测量法是一种间接测量电阻的方法,它利用了电阻的等效原理。

将待测电阻与已知电阻组成一个电桥,调节已知电阻的大小,使得电桥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可根据平衡时的已知电阻大小,来计算待测电阻的大小。

在该测量法中,主要需要使用光电桥、麦克风、电磁铁以及待测电阻这四种仪器。

(3) 万用表测量法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电测量仪器,它能够同时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多种电性能。

在测量电阻时,接上两个电阻引线,选择电阻挡位,万用表会自动根据不同的电阻范围进行量程切换和数值显示。

在该测量法中,主要需要使用万用表和待测电阻这两种仪器。

三、实验操作步骤(1) 欧姆定律测量法①准备待测电阻、电源和多用表等仪器,将这些仪器连接成一个电路。

②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测量待测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值。

③根据电流与电压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大小。

(2) 电桥测量法①准备待测电阻、已知电阻、光电桥和电压源等仪器,将这些仪器连接成一个电桥电路。

②调节已知电阻的大小,直至电桥达到平衡状态。

测量电阻率实验报告

测量电阻率实验报告

测量电阻率实验报告测量电阻率实验报告引言:电阻率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材料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测量电阻率的实验是电学实验中的基础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并为电路设计和材料选用提供参考。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并探究不同因素对电阻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电阻率(ρ)的定义为:ρ = R × A / L,其中R为电阻值,A为截面积,L为长度。

实验中,我们使用恒流源和电压表来测量电阻值,然后根据样品的几何尺寸计算出电阻率。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恒流源和电压表连接好,并确保测量仪器的正常工作。

2. 测量导体的电阻值:将待测导体接入电路中,调节恒流源的电流大小,并使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值。

3. 计算电阻率:根据实测的电阻值和导体的几何尺寸,计算出电阻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导体材料进行测量,包括铜线、铁丝和铝片。

通过测量得到的电阻值和样品的几何尺寸,我们计算出了它们的电阻率。

结果显示,铜线的电阻率最低,铝片的电阻率次之,而铁丝的电阻率最高。

这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电子在铜中的迁移速度较快;而铝的导电性能稍差一些,电子迁移速度较慢;而铁的导电性能相对较差,电子迁移速度较慢。

因此,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存在差异。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影响电阻率的因素。

首先是导体的长度,长度越长,电阻率越大;其次是导体的截面积,截面积越小,电阻率越大。

这与电阻率的定义式一致,即电阻率与长度成正比,与截面积成反比。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仪器的精度限制和操作的不准确性,存在一定的误差。

例如,电压表的示数误差、导体表面的接触电阻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减小误差,我们可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同时注意操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测量了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并探究了影响电阻率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材料的电阻率存在差异,同时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和截面积相关。

电阻的测量 实验报告

电阻的测量 实验报告

电阻的测量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了解电阻的基本特性以及影响电阻的因素,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测量。

2. 实验仪器和材料- 多用途数字万用表- 不同阻值的电阻器- 电源- 连接线等其他辅助器材3. 实验原理电阻是指电流在导体内流动时,受到阻碍的大小。

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

实验中常用的电阻测量方法有两种:串联法和并联法。

串联法在待测电阻两端连接其他电路元件,通过测量总电阻和其他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来计算电阻值;而并联法则相反,待测电阻与其他电路元件并联,测量总电流和其他电路元件的电压来计算电阻值。

在实际测量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4.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连接至串联测量电路,确保连接线连接牢固。

2. 打开电源,调节电压至适宜范围。

3. 万用表选择电阻测量档,记录下测量结果。

4. 将待测电阻与万用表连接至并联测量电路,确保连接线连接牢固。

5. 打开电源,调节电压至适宜范围。

6. 万用表选择电阻测量档,记录下测量结果。

7. 重复以上步骤,使用不同阻值的电阻器进行测量,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数据如下:电阻值(Ω)串联法测量(Ω)并联法测量(Ω)-10 10.12 9.8847 46.94 47.09100 99.89 100.11从数据可以看出,串联法和并联法的测量结果基本符合预期,都在待测电阻的附近。

6.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电阻的测量方法,并运用实际测量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电阻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电源的稳定性、接触电阻等。

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电源,并保持测量线路的良好接触。

在实验中,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有限,测量结果可能会略有误差。

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降低误差。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测量目的和所需精度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电阻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

电阻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

电阻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在物理学中,电阻是指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为了准确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可以进行电阻实验。

本文将介绍电阻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并对常见材料的电阻值进行测量。

一、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电源、电阻器、导线、电流计和电压计。

2. 连接电路:将电源的正极与电阻器的一端通过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将电阻器的另一端与电流计的一端连接起来。

接下来,将电流计的另一端与电压计的一端连接,最后将电压计的另一端与电源的负极连接。

3. 测量电阻值: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使得电流计读数稳定在某个数值。

同时记录下电压计的读数。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值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比值得出。

4. 重复实验:重复上述步骤,以减小误差,得到多组电流和电压的数据。

二、测量材料的电阻值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电阻值。

通过实验测量,可以得到不同金属材料的电阻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常见的导体材料如铜、银和铝等,它们的电阻值较小,适用于电线和电路连接。

2.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通过实验测量,可以得出不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如硅和锗等,它们在电子器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绝缘体材料:绝缘体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电阻值。

通过实验测量,可以得到不同绝缘体材料的电阻值,并进行对比分析。

常见的绝缘体材料如橡胶和塑料等,它们用于电器绝缘和保护。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清洁,以减小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电阻器选择:根据所需测量的电阻范围选择合适的电阻器,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3. 稳定电流:在每次测量时,要保持电流稳定,以获得可靠的电压读数。

4. 多次测量: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5. 安全措施:在进行电阻实验时,应注意电流和电压的安全范围,避免触电和电路短路的风险。

四、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电阻实验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我们可以获得各种材料的电阻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伏安法测电阻专题测试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1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电压表读数U/V 0.600.700.800.90 1.00 1.10电流表读数I/A0.180.210.240.270.300.33分析表格中实验数据,可推断小明实验时所用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哪一个?【】2、有一个阻值看不清的电阻器R x,要测出它的电阻值.(1) 小明按左图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1.6V ,电流表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通过电阻器R x的电流为______ A , R x的电阻为____ Q .(2) 实验中,为了减小误差,小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3 )下图是小虎做这个实验连接的实物图,请你指出其中的三个错误或不妥之处。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做测定电阻阻值的实验.(1)小明根据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检查时认为,从实验目的来看,实验电路上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同小组的小亮在建议小明改接.①请你在接错的那根线上打“x”;②另画一根导线,使电路连接正确;③如果不改接这根导线,对实验的影响是:(具体说明是什么影响)5 1015 _ 3 +(2) 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 ________ V,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 A,被测电阻R x的阻值是________ Q .(3) 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①写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知道,测量时总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做绝对误差•初中电学实验中所用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一般是 2.5级的.2.5级电流表的含义是,用该电流表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满刻度值的 2.5% .下表给出了用2.5级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读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量程为0〜0.6A电流表的读数「百分误差满刻度0.60A 2.5%满刻度的二分之一0.30A 5.0%满刻度的三分之一0.20A7.5%满刻度的四分之一0.15A10%满刻度的十分之一0.06A25%满刻度的二十之一0.03A(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表中的最后一空处相应的百分误差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 (选填“越大” “越小”或“不变”).(3)如果用准确度等级是 2.5级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求百分误差小于 5、给出下列器材:A .电压为3V 的电源;B.量程为3V 的电压表;C. 量程为15V 的电压表;D.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应大于满刻度的 3.75%,则该电流E.量程为3A 的电流表;F.滑动变阻器;G 开关及导线.现在要测量一个约为 10Q 电阻R X 的阻值.(1) 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应选择器材A 、F 、G 和_、_ (填写器材代号)。

(2 )图为实验时实物连接图,其中滑动变阻器尚未接入,请你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它连入 电路。

(3)闭合开关接通电路,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都比较小, 而且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把滑动变阻器的 _________ 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6 小组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设计的电路图中有1处错误,请你将错误之处圈出来,并改正在原图上。

然后按照改正好的电路图,将没有完成的实物图连接好。

7、小刚同学测量2.5V 小灯泡的电阻时,连接的电路如图: (1) _______________ 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 误的导线上打“X” ,若没有发现错误,闭合开关,会出 现 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在图中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闭合 开关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________端(填“ A ”或“ B ”);(2) 小刚改正错误后,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如右表: 则第1次测得的小灯泡的电阻为 __________ ;从表中计算 出三次小灯泡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_____ 8、小明和小亮利用图所示的电路测未知电阻的阻值.(1 )根据他们连接的实验电路可知,电表甲应是 ____________ 表.(2 )实验中他们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了两电表的示数•计算出被测电阻R =实验次数 123 电压U /V 2.0 2.5 2.8电流I /A0.20 0.24 0.2590®Q.(3)完成了上步计算后小明认为实验就完成了,小亮则认为,仅这样就得出电阻的阻值不 够可靠•原因是 ____________ 。

(4 )为了得到更可靠的结果,你认为接下去他们的具体操作应是(3) 实验中测出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其中第 出电流值填在表格中。

电阻测量值R x = 3次测量时电流表的表盘如图所示,请你读______________ Q Q(1) 请你根据电路图将实物电路补充完整.⑵通过实验得到了三组 U 和I 的数据(如右表)。

当灯泡两端 电压为3.0V 时,电流表示数如上右图,请将读数填入表格 中。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o 10、下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

⑴在图中的圆圈内填入电流表、电压表的符号;⑵某同学规范操作,正确测量,测得3组实验数据分别是:U i = 2.4V , I i = 0.20A ; U 2 = 4.5V , I 2 = 0.38A ; U 3 = 6.0V , I 3 = 0.50A 。

请你在虚线框内为他设计一个表格,并把这些数据 正确填写在你设计的表格内。

⑶、根据表格中数据,请你算出待测电阻 R x 沁 ___________ Q 。

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 一个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如图所示,是王燕同学连接的测电阻 Rx 的电路。

(1) 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一个叉,并画出正确的连线。

(2) 在方框中根据改正后的电路画出电路图。

实验次数 1 23 电压U / V 1.5 2.53.0电流I/A0.2 0.259、在测定标有“ 2.5V ”字样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1)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电流表(用 0.6A 量程)正确连入电路(用笔画线表示导线)(2) 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滑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 V 2的示数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电压表 V 2测出的是电阻 ________ 的电压,电阻 ______ Q .(3) 小林发现另一个同学实验时,电路连接正确,电压表从的示数为 3 V,但是反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电压表V 2的示数总是与 V i 的示数相等,由此可见,发生故障的原因 可能是滑动变阻器 __________________ 或者是 R i _______________ .14、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其中Rx 为待测电阻,F 为电阻箱(符号为工),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

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 .把开关S 接 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I,B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C .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电压(V )2. 53. 0 3. 5电流(A )1 . 31. 512、某同学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 导体的电阻”实验中,按如图所示的 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 值最大。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几组示数并记录,根据记录的数据, 作出如图所示的U — I 图线。

则被测电 阻R 的电阻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o 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时,电压表 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电压表所接的量程为13、小林同学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R 的阻值,实验电路如下图甲所示、0 — 3V ),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V 丙D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只需填写序号)•⑵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 Q.若已知R的阻值为1O Q,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 Q.(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二 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a念甲乙答案1、B2、(1)0.32 5(2)移动滑片,至少再测出两组电流和电压的值.(3)①电压表的量程选择偏大.②把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线两端接入电路,无法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③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3、(1)①如图②将电压表的正接线柱与变阻器的 C (或“ D”)接线柱或被测电阻右边的接线柱相连③电压表不能测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如笼统说“不好做实验”之类,或说电压表测的是……之类,因未具体说明或正面回答,均不得分)(2) 1.8 0.24 7.5(3)应改变R X两端电压再进行几次(或“两次”、“三次”)实验;或“再测两组数据” 组以上数据”求电阻的平均值(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或简答为“减小误差”4、(1)50 (2)越小(3)三分之二5、B、D 图略(把变阻器的接线柱一上一下接入电路)A、B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1)如图所示①灯泡不亮②电压表的指针指向最大刻度右侧③电流表无示数.(答出一种现象即可);B ; (2)10 Q;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它温度升高而增大或测量中出现误差.8、(I)电压(2)10 (3)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4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取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算出每次测得的电阻,再求平均值(回答不完整酌情给分)9、( 1)作图(如右图)(2)0.28(3)1010、⑴图略⑵略⑶12⑷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中的电流的比值不变)11、(1)如图所示(2)12、8 1.613、(1 )如图所示(2)R1 10(3)短路断路或开路14、(1)DCAB (2)47 47 (3) 等效替代法(2) 小明将电路改接正确后,合上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是_________ V,电流表的读数是_______ A,被测电阻R x的阻值是________ Q .(3) 小明和小亮为他俩在全班首先获得测量结果而高兴,准备整理实验器材结束实验•你认为他们的实验真的结束了吗?你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呢?①写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提出这个建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知道,测量时总存在误差,通常将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叫做绝对误差•初中电学实验中所用电流表的准确度等级一般是 2.5级的.2.5级电流表的含义是,用该电流表测量时的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满刻度值的 2.5% .下表给出了用2.5级电流表测量电流时,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与百分误差(即最大绝对误差与电流表读数之比的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量程为0〜0.6A电流表的读数百分误差满刻度0.60A 2.5%满刻度的二分之一0.30A 5.0%满刻度的三分之一0.20A7.5%满刻度的四分之一0.15A10%满刻度的十分之一0.06A25%满刻度的二十之一0.03A(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表中的最后一空处相应的百分误差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的角度越大,百分误差(选填“越大” “越小”或“不变”).(3)如果用准确度等级是 2.5级的电流表进行测量时要求百分误差小于3.75%,则该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应大于满刻度的__________________5、给出下列器材:B .电压为3V的电源;B.量程为3V的电压表;C. 量程为15V的电压表;D.量程为0.6A的电流表;E.量程为3A的电流表;F.滑动变阻器;G开关及导线.现在要测量一个约为10Q电阻R X的阻值.(1)为了提高实验准确度,应选择器材A、F、G和_、_ (填写器材代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