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

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物理与电子工程系二○○九年八月目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1)《高等数学(1)》教学大纲 (1)《高等数学(2)》教学大纲 (5)《复变函数》教学大纲 (9)《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1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21)《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25)《大学物理1》教学大纲 (28)《大学物理2》教学大纲 (36)《物理实验1》教学大纲 (42)《物理实验2》教学大纲 (47)《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52)《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56)《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62)《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69)《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 (76)《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 (83)《通信原理》教学大纲 (89)《计算机网络》教学大纲 (96)《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101)《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 (109)《信息论与编码技术》教学大纲 (114)《EDA技术》教学大纲 (118)《C程序设计教程》教学大纲 (126)《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132)《电工电子技术实验(1)》教学大纲 (135)《电工电子技术实验(2)》教学大纲 (138)《微机原理实验》教学大纲 (144)《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大纲 (146)《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150)《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 (156)《DSP技术》教学大纲 (162)《MATLAB语言》教学大纲 (167)《传感器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176)《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184)《电视原理》教学大纲 (188)《Auto CAD》教学大纲 (191)《单片机原理实验》大纲 (20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实习实训教学大纲 (207)《专业见习》教学大纲 (207)《专业实习》教学大纲 (211)《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大纲 (214)《毕业教育》教学大纲 (218)枣庄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高等数学(1)》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1)》英文名称:Advanced Mathematics(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编号:0510022所属系部:物理与电子工程系周学时:6学时总学时:84学时学分:5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预备知识: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以一元函数微积分学为基本内容,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2、概率统计、复变函数及后继专业课程的必备数学基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号(国家)0502(学校)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面扎实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严格的科学试验训练和科研、开发训练,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育、科技开发、管理和产品设计工作的专门人才。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为祖国现代化服务。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备扎实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同时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技能。
2、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了解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和综合归纳能力。
外语水平达到规定标准,能较熟练地使用外语。
达到国家语委规定的普通话标准,能掌握信息查询、文件检索、撰写论文等学术工作的基本方法。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健康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体魄。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三、本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分析、电子线路、数字电路、数据结构、计算机基础、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
四、课程安排(见专业教学计划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师范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一)注:课程名称前有* 号的为考查科目,其他为考试科目。
五、本专业四年时间分期安排(见附表一) 六、本专业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见附表二) 七、本专业各类课程学分安排(见附表三) 八、课程学时分期安排(见附表四)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 课程时数分期安排表九、主要课程简介1、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提要:本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特色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教育思想,重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
导航及应用技术方向侧重于卫星导航的原理、信号体制和终端设计、数据处理等。
信息处理技术方向侧重于音视频信号的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学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4.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具有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追求创新的意识和对电子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5.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务处

学时
学 分
1
40
2
30/10 2
30/10 2
40
4
40
1
10/20 1
40/30 2.5
120 6
80
4
40
2
25.5
新课号
PS01003 FL01002 PE012** PH01001 PH01701 MA01002 ES02001 ES02701 CS33001
小
二
年
新课号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应具有深厚的数理基础和外语功底,系统学习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
信理论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并通过教学实验和科 研实践,学会获取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坚持“理工结合”的特点, 强调宽口径培养及新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引入。
348
级
老课号 104004 018502 103B01 022153 022141 001513 210045 210046 011103
计
级
老课号 104003 022155 103D01 001506 017084 022143
春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综合英语二级 基础体育选项 力学与热学 大学物理-基础实验 多变量微积分 电路基本理论 电路基本理论实验 代数结构 文化素质类课程
345
线性电子线路实验(0.5 学分)、数字逻辑电路(3 学分)、数字逻辑电路实验(0.5 学分); CS02*(计算机类课程):(12.5 学分) 数据结构及其算法(4 学分)、微机原理与系统(A)(5 学分)、计算机网络(3.5 学分) 3、专业课:(≥41.5 学分) 专业必修课程:(27 学分) IN13*(信息类课程):(20.5 学分) 信号与系统(4 学分)、信息论(3 学分)、数字信号处理(3 学分)、数字信号处理实验(0.5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
(2007级)
一、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
能从事电子技术、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工业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内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规格
1、身心素质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懂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了解一定的国防知识和体育运动知识,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大学生体育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知识结构方面:
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微机、单片机、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
3、专业能力方面:
在电子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修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言,能较熟练地查阅本专业的资料和进行一般的语言、文字交流;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操作、编写应用程序,并具有较强的微机应用系统开发能力。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学制四年,学习年限三至六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60
五、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学期教学活动安排情况
(二)时间安排表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务部制。
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传输与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
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电子与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1. 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2.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较熟练的运用英语阅读本专业的书刊。
具有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3.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具有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4.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理论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新技术、开发新系统的初步能力;6.了解电子信息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实际工作能力。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修满194.5学分方可毕业。
三、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理论与编码、感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磁场理论、光电检测技术、数字图像处理五、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修业年限为4年,采取弹性学制,可在3~6年获得全部学分,完成学业。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学位100六、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七、教学进程安排附表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历附表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附表四、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表10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历符号说明:⊙军训及入学教育·理论教学:考试= 假期○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验、计算机实践+ 金工实习△公益劳动/ 学年论文廿社会实践(调查)▲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毕业教育×机动10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10310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105双语教学、计算机教学课程安排表教学副院长:段锦负责人:秦永左校对人:段锦106。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安排方案模板

电子信息工程课程安排方案模板一、课程背景分析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综合学科。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我们设计了以下课程安排方案。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1. 电子技术基础本门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原理、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 信号与系统本门课程主要包括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傅里叶变换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 通信原理本门课程主要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通信系统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通信原理和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
4. 电子信息技术本门课程主要包括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与编码、通信网络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5. 电子产品设计本门课程主要包括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电子产品测试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 电子信息工程实践本门课程主要包括电子信息工程项目实践、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等内容,帮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研讨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项目等形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3. 实习教学安排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方式1. 考试评价定期组织考试,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和项目,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实习评价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六、课程附加价值1.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2. 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工程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兴趣;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 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发展空间。
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天线原理
30230313
通信电路
30230703
数字图像处理
30230893
信息光电子学基础
30230923
统计信号处理基础
30230943
通信信号处理
30230993
现代计算机体系架构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语(1) 体育(1) 微积分A(1) 线性代数(1) 机械设计基础(1) 有机化学B 离散数学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1) 汽车工程概论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导论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春季学期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32
考查
22
考试
12
考查
55
考试
44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40231103 40231133 40230223 30230331 30230142 30230952 40231002 40231112 40231162
语音信号处理 通信系统 射频通信电路 通信电路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系统设计 微波电路设计 光电子技术实验 电子系统设计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设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必修,不设学分,学生进入大三后报名参加。 一外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必修 6 学分。 关于免课、英语水平考试免考、实践环节认定等详细规定详见《清华大学本科大学外语课程规定 及要求》(教学门户)。
(4)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秋季学期
第二学年
课程编号 10720031 10641132 10610204 10430944 10430801 10421133 30230822 20230281 20230253 302309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专业代号080603 (国家)0506(学校)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努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在电子信息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本专业学生主要具有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信息获取、传输及处理的技术及方法,受到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开发、集成和应用的基本训练。
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同时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等基本技能。
2、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了解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信息技术的科技前沿,具有较高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和综合归纳能力。
达到大学生体育和军训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体魄。
本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现代化网络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3、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2)掌握信号、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及应用;(3)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的理论及方法;(4)具有分析、设计电子设备信息系统的能力;(5)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6)了解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7)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达到国家外语要求的水平。
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本专业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仪器设计、微波技术与天线、现代信息技术。
四、课程安排本专业设置了公共基础平台(含政治理论课程、通识文化课程),专业基础平台(含专业必修主要课程、专业必修实验课程),专业模块课程及专业任意选修课程(见教学计划表)。
教学总学时为2716学时,总学分170学分。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一)基础注:课程名称前有* 号的为考查科目,其他为考试科目。
[1] 电子技能实践,包括电子线路实验第5学期18、数字电路实验第6学期18、电路PCB及设计性实验第7学期2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表(二)五、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表六、各类课程学时数分配表七、本专业四年时间分期安排九、专业课程简介主要课程简介1、04221010 高等数学内容提要:函数与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
常微分方程初步。
矢量代数及空间解析几何。
多元函数微分学,重积分及其应用,曲线积分,曲面积分,矢量分析及场论初步。
级数(数项级数,函数项级数,幂级数,傅立叶级数)。
广义积分,含参量广义积分。
线性代数:行列式和线性方程组;矩阵;n维线性空间;线性变换;欧氏空间;二次型;若当标准型。
教材及参考书:(1)四川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吴良大。
(2)高等数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3)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考核方式:考试2、0251050 模拟电子线路 (线性)内容提要:主要内容是: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放大器基础、放大器中的负反馈、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电路组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高文焕,刘润生编;电子线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3)张凤言编著;电子线路基础(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4)梁明理;电子线路(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万嘉若;电子线路基础(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6)杨素行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考核方式:考试3、0251050模拟电子线路 (非线性)内容提要:绪论、功率电子线路、谐振功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组成。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第四版)谢嘉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高文焕,刘润生编;电子线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3)张凤言编著;电子线路基础(修订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4)梁明理;电子线路(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万嘉若;电子线路基础(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6)行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考核方式:考试4、05251060 数字电子线路内容提要: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主要有: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组合电路功能器件、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时序功能器件、储存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模与模数转换器、数字系统设计基础。
参考书目(1)《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康华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2)《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二版)余孟尝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考核方式:考试5、05251120 信号与系统内容提要: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识别及综合等。
信号是信息的载体,系统是信息处理的手段。
本课程是讲述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是高校电子类﹑通信类﹑自控类等多种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
也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
直接为后续课程例如“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作好准备。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Z域分析等。
重点介绍傅立叶积分变换,拉普拉斯积分变换和Z变换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建立信号频谱与系数函数的概念。
在理论知识学习中,同时介绍国际上公认的优秀科技应用软件“MATLAB”,利用这个软件可将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部分课后习题进行形象﹑直观的可视化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实观,从而加深对信号与系统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书目:(1)《信号与系统》郑君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信号与系统》陈后金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3)《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姜建国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4)《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信号与系统》[美]A.V.奥本海姆等,刘树棠译,西安交大出版社(6)《信号与系统分析》闵大镒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四川)考核方式:考试。
6、05251100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内容提要: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等内容。
教材及参考书目:(1)《计算机网络原理》王能电子工业出版社(2)《计算机网络原理》王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3)《计算机网络教程》谢希仁人民邮电出版社考核方式:考试7、05231100 数字信号处理内容提要:拉氏变换、离散傅立叶变换极其快速算法,数学演波器的结构及设计原理。
教材及参考书:(1)、数字信号处理丁美玉编,第二版,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
(2)、数字信号处理姚天任、江太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3)、数字信号处理陈昌炎,华东师大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
8、05251080 C++语言内容提要:C++语言的概述。
数据描述与基本操作,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函数的定义、调用、声明、传值调用、嵌套调用、递归调用。
动态变量,静态变量,外部变量。
宏替换,文件包含及串行口初始化及多组重点命令等。
数组、字符数组、字符串、指针的定义、共用体变量的应用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C参考书部分(1)谭浩强张基温唐永炎《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2)谭浩强张基温唐永炎《C语言习题集与上机指导》高等教育出版1997年(3)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年(4)李文兵《C应用程序设计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年C++参考书部分(1)谭浩强等编《C/C++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璟编《高级语言C++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3)周玉龙编《高级语言C++程序设计编程范例与精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4)吴乃陵等编《C++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1)李海文等编《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基温等编《C++程序设计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张基温编《C++程序设计基础例题与习题》,高等教育出版社。
(4)余苏宁编《C++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核方式:考试9、05254270 专业英语内容提要:专业英语旨在使学生巩固已有的英语知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并培养学生阅读相关专业资料的能力。
包括控制论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与技术等几部分,分别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各种体系结构和分类,还介绍了技术进步和发展的历史、目前的技术现状和成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信息与控制专业英语》作者:翟俊祥杨向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计算机英语教程(第三版)》作者:司爱侠张强华电子工业出版社(3)、《计算机英语》作者:刘艺王春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考核方式:考查10、5254095 数字图象处理内容提要:图像的数字化,图像的增强、变换、复原,图像压缩编码,图像分割、分类、识别、描述、解释,图像处理系统等,以及应用MATLAB语言在计算机上进行有关实验。
教材及参考书目:(1)《数字图像处理》夏良正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2)《数字图像处理》朱志刚等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11月;(3)《数字图像处理学》阮秋琦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4)《现代图像处理技术及Matlab实现》张兆礼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11月(5)《基于MATALB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图像处理》王晓丹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考核方式:考试11、05254050 传感技术内容提要: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及其静、动态特性,各类传感器的变换原理、特性、测量电路及应用,传感器的标定等。
教材及参考书目:(1)《传感器原理》吴瀚文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2)《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修订版)王化祥等编,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3)《传感器及其应用》栾桂冬等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4)《传感器实用装置制作集锦》陈尔绍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4月;(5)《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黄贤武等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