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实践》实验指导书-2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4Windows-7使用基础资料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章4Windows-7使用基础资料

2单击
单击
2024/7/14
5
2.4.3 Windows 7的桌面
与Windows XP的桌面不同,更为简洁,只有几个 图标,多数图标被整理到“开始”菜单中,
“开始”菜单中,左边为常用程序的快捷列表,右 边为系统工具和文件管理工具列表
题5. 中文Windows7的桌面由那些部分组成?
题5 书答:桌面由桌面背景,图标,任务栏,“开始 ”按钮,语言栏和通知区组成,
2024/7/14
2右击
2单击
29
五. Windows 7的对话框
1.对话框:是一个特殊的窗口,可以移动位置,有的对 话框能改变大小(例:打开) ,无菜单栏,窗口有
【最大化】 【最小化】按钮,对话框则没有,另外对
话框主要作用是人与系统之间的信息对话, 例:“工具”/“文件夹选项…”
窗口: 有菜单栏,窗口有【最大化】 【最小 化】按钮,可以移动位置,能改变大小,窗口
3.左上部为最近打开的程序 2单击
4.左下部为“搜索框”(**) 4单击 5.右上部为“用户账户头像”
6.右中部为 “常用项目”,可快速 访问“音乐,控制面板,游戏等”
1单击
7单击
2024/7/14
8单1击6
键盘上有视窗图案
单击
2024/7/14
17
7.右下部为-“关机”按钮, 会快速关机
弹出.“任务管理器”对话框
4).机房特殊:关掉供给计算机的电源,
按电源键,稍长一点时间
2024/7/14
19
在.win7“任务管理器”对话框中
1单击
1).单击“应用 程序”卡 ,
2).选定一个应 用程序,。单 击“结束任务”
3).关闭该应用 程序

综合实验(2)任务书

综合实验(2)任务书

计算机基础综合实验(2)任务书一、综合实验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本科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主要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编程技巧。

综合实验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的能力,为使学生对C语言有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提高运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提出算法、指定输入输出来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并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做准备。

二、综合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参加综合实验的学生,应当认真完成综合实验的全部内容。

最终提交综合实验成果来证明其独立完成各种实际任务的能力。

从而反映出理解和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水平和能力。

具体如下:1、代码编写规范,形成良好的编程习惯;2、程序须有一定的健壮性和必要的提示信息,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和边界数据。

3、提交综合实验报告电子稿、装订的打印稿。

综合实验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程序的总体设计和算法分析。

●程序流程图、函数说明●源程序代码清单●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记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综合实验小结4. 程序运行方式构建一个简易菜单,形如:用户通过输入数值选择所需运行的子程序,当一个子程序运行结束后回到菜单界面,直至用户输入0后退出程序。

三、综合实验的进度安排熟悉指针、结构体、文件内容1天整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编代码1天编代码、调试和测试1天综合实验报告书写1天演示软件1天四、综合实验的考核评价是检测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综合实验报告,严格检查以下各项任务完成情况:1、设计文档中要求项目是否齐全。

2、程序中运行时的屏幕提示信息是否准确:如果在程序执行期间有足够的指导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显示,这些用户文档可以是很简要的,也许只限于解释如何装入并运行程序。

3、问题和任务的陈述(描述问题,而且问题是合理原始的、应当包括输入、输出及其预期范围)是否正确。

计算机基础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基础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基础应用>>实训指导任务书实习班级:09风能2班指导老师:高鹏实习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教研组审核:审核时间实习时间:2009年12 月14日至2009年12 月18 日实训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实训》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通过综合练习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与基本操作技巧。

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初步知识、操作系统的功能,字处理、表处理和幻灯片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网络知识,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实训内容: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使用及基于此平台的应用软件Word 2003 、Excel 2003 、PowerPoint 2003 、IE 6.0等软件的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基本知识的掌握。

实训地点:计算机中心机房实训时间:2009年12月14日至2009年12月18日实训班级:09风电(2)班实验教材和参考书:《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实训教程》注意事项:1、每个学生要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做到安全用电,不准在机房充电。

如发生问题,后果自负。

2、每个学生要爱护公物,如发现公物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

3、上机人员必须配合机房内的卫生保洁工作,不准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不乱仍纸屑,果皮等杂务,严禁携带零食,饮料,等入内,严禁吸烟。

4、每天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每个学生交每天的实验报告,每个学生每人一份。

5、在走廊内不得大声喧哗,与他人打闹。

6、保持机房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准打闹,不影响他人。

7、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不得随便拆卸计算机配件,不得擅自更改设置和私设密码。

严禁私自安装、卸载更改计算机程序。

8、上机结束,按要求关闭机器电源并做适当整理,方可离室。

考核办法:要求学生每天按时完成任务,并及时对当天的实习内容按忧、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分,并要求在晚自习写出当天的实验报告,于次日上课前交回。

实验目的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第2版)_[共11页]

实验目的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第2版)_[共11页]

120下面分别介绍WPS Office 2010窗口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①菜单栏WPS Office 2010菜单栏提供了与各功能的链接,可以选择要进行的各种操作。

当用鼠标单击菜单栏中各命令时,均可弹出相应的下拉菜单,从中可以选取用户所需要的操作命令,如图8-3所示,其功能和Word 2010的菜单栏相似。

图8-3 WPS Office 2010菜单栏②常用工具栏WPS Office 2010的工具栏提供了各种相关操作的工具,并用形象的图标表示,单击其中的某一图标后,即会执行该图标代表的功能,如图8-4所示,其功能和Word 2010的常用工具栏相似。

图8-4 WPS Office 2010的常用工具栏③文字工具栏WPS Office 2010的文字工具栏一般位于常用工具栏下方,如图8-5所示,其功能和Word 2010的格式工具栏相似。

图8-5 WPS Office 2010的文字工具栏3.WPS文字的基本操作打开WPS Office 2010的文字处理软件(以下简称WPS文字),可以在其中输入文字、插入图片、进行文字和图形的复制、移动、查找、替换等操作。

还可以对字符格式进行各式各样的设置,使得排出的文字版式更加大方美观。

4.WPS Office对象及其操作在WPS Office中对象指的是有明确逻辑意义的、独立的单个实体。

例如文章中的表格、插图、嵌入的声音、动画等,都是一个个的对象。

对象总是以一个整体的形式存在的,插图的大小、位置可随意修改,但不能将图分割成两块分别放置。

在WPS Office中可对对象进行的操作有创建、选中、修改、对齐、拼接、组合、分解(有组合就有分解)、删除、复制等。

对象框是把对象放入框中就成为对象框。

在WPS Office中,对象框可以是图形框、图像框、文字框、OLE框或表格框等。

二、实验目的(1)掌握WPS文字的基本操作。

(2)掌握WPS文字格式设置。

(3)掌握WPS中对象的基本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书

张家口机械工业学校平面设计专业(广告设计方向)《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书信息技术系编印目录实训课题一《明信片的制作》 (3)实训课题二《制作“个人简历"表格》 (7)实训课题三《创建和修饰“学生信息统计表”》 (10)实训课题四《“学生信息统计表”的数据计算与处理》 (13)实训课题五《用PPT制作信息技术系专业介绍》 (16)实训课题一《明信片的制作》一、实训课题名称明信片的制作:子课题1:明信片内容的格式设置子课题2:在明信片中插入图片、艺术字并编辑子课题3:在明信片中插入文本框并编辑子课题4:设置页面格式二、学时分配本课题安排在第1学期,共10学时。

三、实训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Word窗口界面,熟悉界面的结构及名称。

掌握页面格式的内容,理解页眉和页脚的作用,理解文本框的作用.技能目标:创建、编辑、保存文档,设置字符格式,设置段落格式。

实现文档的图文混合排版操作.方法目标:讲课与上机练习同时进行,以练习为主。

职业态度: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四、实训项目具体工作任务(一) 在Word窗口中录入明信片的内容(二) 对明信片中的文字进行格式设置(三)在明信片中插入并编辑图片(四) 在明信片中插入并编辑艺术字与自选图形(五) 在明信片中插入并编辑文本框(六)实现明信片的图文混合排版操作(七) 设置页面格式并打印预览五、安全生产注意事项遵守机房安全管理条例六、教师知识与技能准备(一)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全面掌握(二)对计算机各专业课的了解与学习.七、学生知识与技能准备(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二)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简单操作八、工具、设备与材料准备多媒体机房,必备软件九、教学进程安排(一)实训课进程安排1。

入门指导及理论辅导,共2学时。

内容及要求如下:讲解Word窗口界面组成和Word字符及段落的格式设置.2.学生训练及巡回指导,共2学时.内容及要求如下:任务驱动法布置任务:录入明信片内容并编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环境1、硬件环境计算机:主流配置的个人计算机。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可选)。

2、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 或其他常见操作系统。

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 或 WPS Office。

浏览器:Chrome、Edge 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计算机系统操作1、启动与关闭计算机按下电源按钮启动计算机,观察计算机的启动过程,包括硬件自检、操作系统加载等。

点击“开始”菜单,选择“电源”,然后选择“关机”来关闭计算机。

2、认识桌面和窗口了解桌面的组成元素,如图标、任务栏等。

打开一个应用程序窗口,如“记事本”,观察窗口的组成部分,包括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并学会调整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3、鼠标和键盘操作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如单击、双击、右键单击、拖动等。

熟悉键盘上的常用按键,如字母键、数字键、功能键等,并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练习。

(二)文件和文件夹管理1、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文件和文件夹在指定的磁盘分区中创建新的文件夹,并为其命名。

选择一个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复制、移动和删除操作,观察操作结果。

2、文件和文件夹的重命名选中需要重命名的文件或文件夹,右键单击选择“重命名”,输入新的名称。

3、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点击“开始”菜单,在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查找指定的文件或文件夹。

(三)文字处理软件应用1、文档创建与编辑打开文字处理软件,如 Word,创建一个新的文档。

输入文字内容,并进行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设置。

2、段落格式设置对文档中的段落进行对齐方式、缩进、行距等设置。

3、页面设置设置页面的大小、方向、边距等参数。

4、插入图片和表格在文档中插入图片,并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和环绕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2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2
实验序号:B0900650-2
专业、班 时间
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文本的录入与文本的选定、复制、移动、删除、剪切和粘贴; (2)掌握文本的查找与替换。 (3)掌握 word 中分栏、分节的设置,中文本框的应用,页眉页脚的设置。 (4)熟练掌握 Word 图文混排功能。 (5)掌握表格在 Word 中的两个作用:数据整理与版式编排,熟练rd 中的排版设置。
当前多媒体中重点讨论的是感觉媒体和表示媒体,即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视频、 动画等信息载体及其各种编码形式。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信息载体是信
息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使用多种媒体表示和处理信息是现代文明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 志,然而,多媒体不只是指媒体的多样性,更包含着集成地交互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手段和 方法,也就是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技术概论
当前 Multimedia 中重点讨论的是感觉媒体 和表示媒体 ,即声音、图形、图像、文字、 .... .... 视频、动画等信息载体及其各种编码形式。声音、图形、图像、文字、视频、动画等信息载 体是信息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 使用多种媒体表示和处理信息是现代文明和技术进步的重 要标志,然而,Multimedia 不只是指媒体的多样性,更包含着集成地交互处理多种媒体信 息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是 Multimedia 技术。 迄今为止, 对 Multimedia 尚无一 个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我们可以 从 Multimedia 应用的实践中, 从各种 不同意见的讨论中,对 Multimedia 作出一个虽然并非严格, 但却是有价 值的概括。这就是:Multimedia 是 指综合地处理文本、图形、图像、 动画、声音、视频等两种以上的媒 体信息, 并且能在多种媒体之间建 立某种逻辑连接, 集成为具有交互 能力的系统。

实验内容及步骤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第2版)_[共23页]

实验内容及步骤_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第2版)_[共23页]

281(2)熟练掌握Photoshop CS6的文件操作。

(3)重点掌握Photoshop CS6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20.1】Photoshop CS6的工作界面 【实验内容】熟悉Photoshop CS6窗口界面的组成。

【实验步骤】执行【开始】|【所有程序】|【Adobe Photoshop CS6】命令,或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打开Photoshop CS6应用程序窗口,在它的工作界面中包含标题栏、菜单栏、工具箱、属性栏、控制面板和状态栏等内容,如图20-1所示。

图20-1 工作界面1.菜单栏标题栏包含了Photoshop CS6中的所有命令,位于界面的顶端,由【文件】、【编辑】、【图像】、【图层】、【文字】、【选择】、【滤镜】、【视图】、【窗口】和【帮助】菜单项组成,每个菜单项内置了多个菜单命令,通过这些命令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编辑处理。

有的菜单命令右侧有符号,表示该菜单命令还有子菜单。

【文件】菜单包括了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编辑】菜单包括了各种编辑文件的操作命令;【图像】菜单包含了各种改变图像大小、颜色等的操作命令;【图层】菜单包含了各种调整图像中图层的操作命令;【文字】菜单包含了各种对文字的编辑和调整功能;【选择】菜单包含了各种关于选区的操作命令;【滤镜】菜单包含了各种添加滤镜效果的命令;【视图】菜单包含了各种视图进行设置的操作命令;【窗口】菜单包含了各种显示或隐藏控制面板的命令;【帮助】菜单包含了各种帮助信息。

2.工具箱默认状态下,Photoshop CS6工具箱位于窗口左侧,工具箱是工具界面中最重要的面板,它几乎可以完成图像处理过程中的所有操作。

用户可以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工具箱的顶部,拖动工作界面的任意位置。

工具箱中部分工具按钮右下角带有黑色小三角标记,表示这是一个工具组,单击小三角的工具图标,并按住鼠标不放,可弹出其中隐藏的工具组,如图20-2所示。

将鼠标指针指向工具箱282 中的工具按钮,将会出现一个工具名称的注释,注释括号中的字母是对应此工具的快捷键,如图20-3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指导书欧阳一鸣王浩编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计算机科学导论》实验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应用能力,要求学生通过上机实验,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该实验指导书共安排五个实验,内容包括:Windows的基本操作、使用Word进行文字处理、利用Excel进行表格编排等等。

要求学生做完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上需要写明的项目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题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实验一 Windows 基本操作1.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Windows 的启动和安全退出的方法。

(2)掌握Windows 的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及任务栏的基本操作。

(3)掌握Windows 常用快捷键的使用方法。

(4)掌握应用程序的多种启动方法以及切换和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

(5)掌握Windows 环境下的汉字输入方法。

(6)掌握Windows 帮助的使用。

(7)实验内容(8)启动Windows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熟悉Windows 窗口组成,然后对窗口作下列操作:1)移动窗口。

2)改变窗口的大小、使滚动条出现,然后滚动窗口的内容。

3)最大化、最小化、复原和关闭窗口。

(9)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再打开“控制面板”中的“字体”窗口,然后进行下列操作:1)通过任务栏和快捷键切换当前的窗口。

2)以不同方式排列已打开的窗口(层叠、横向平铺、纵向平铺)。

3)在“我的电脑”窗口中,单击“查看”菜单下的“大图标”、“小图标”、“列表”“详细资料”命令项,观察窗口中的各项的变化。

用工具栏上的“查看”命令按钮重复做一遍。

(10)通过二种方法查看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如果日期和时间不正确,请进行修改。

(11)分别通过以下方法启动“画图”程序(windows-xp下程序文件路径为"C:\WINDOWS\system32 \mspaint.exe",在windows2000下程序文件路径为"C:\WINNT\system32 \mspaint.exe"),然后退出该程序。

1)通过“开始”菜单→“程序”→“附件”,启动“画图”程序。

2)通过“开始”菜单的“搜索”命令,启动“画图”程序。

3)通过“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启动“画图”程序。

4)通过浏览驱动器和文件夹,启动“画图”程序。

(12)通过“开始”菜单的“设置”命令,在“开始”菜单中添加“记事本”程序(windows-xp下程序文件路径为C:\Windows\Notepad.exe, 在windows2000下程序文件路径为"C:\WINNT\Notepad.exe),观察“开始”菜单有何变化,然后再在“开始”菜单中将添加的“记事本”程序删除。

(13)启动“记事本”程序,分别用任务栏上的输入法按钮和快捷键,切换输入法,并进行输入练习,然后退出该程序(文件不保存)。

(14)在桌面上创建启动“画图”程序的快捷方式。

(15)使用Windows 的快捷键完成下面的操作:1)复制、剪切、粘贴、撤消。

2)关闭当前窗口或退出程序。

3)切换到上次使用的窗口。

4)显示“查找:所有文件”。

5)显示“查找:计算机”。

6)显示“帮助”。

7)显示“运行”命令。

8)显示“开始”菜单。

9)显示“Windows资源管理器”。

10)显示“系统属性”对话框。

(16)通过Windows 的"帮助",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帮助信息。

1)通过“目录”标签,获取帮助信息。

2)通过“索引”标签,获取帮助信息。

3)通过“搜索”标签,获取帮助信息。

4)通过对话框标题栏上的“?”图标,直接获取帮助信息。

(17)通过“开始”菜单,安全退出Windows 。

2.实验设备(1)硬件:PC计算机一台。

(2)软件:中文Windows 操作系统,中文Word 2000/2003。

3.预习要求认真阅读教材中与本实验相关的内容,熟悉Windows 的启动和退出,熟悉Windows 的窗口、菜单栏、工具栏及任务栏的基本操作,掌握Windows 环境下的汉字输入方法及常用快捷键的用法,掌握应用程序的多种启动方法以及切换和退出应用程序的方法,会用Windows 的帮助文件。

实验二 Windows 资源管理器与控制面板的使用1.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资源管理器的启动方法和窗口组成。

(2)掌握资源管理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3)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

(4)掌握桌面显示属性的更改。

(5)了解本机字体的查看。

(6)了解鼠标、键盘属性的设置。

(7)掌握输入法属性的更改。

2. 实验内容(1) 打开资源管理器,熟悉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组成,资源管理器的菜单命令主要有三大类:文件、编辑和查看,窗口的左侧窗格显示文件夹树,右侧窗格显示活动文件夹中的内容,然后进行下列操作:1)添加工具栏, 然后将其隐藏,并适当调整左、右窗格的大小。

2)改变文件和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及排序方式,观察相应的变化。

(2) 文件或文件夹的选择。

1)选择单个文件或文件夹。

2)选择多个文件或文件夹。

3)选择右窗格中的全部内容。

4)反向选择。

5)取消选择。

(3) 文件或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更名和删除,用户可以在文件夹树中任意位置建立新文件夹。

1)在D盘上创建一个名为St的新文件夹,再在St文件夹下创建一个名为Stsub的子文件夹。

2)在C:\Windows文件夹中任选几个类型为“文本文档”的文件,将它们复制到D:\St文件夹。

3)将D:\St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移动到Stsub子文件夹中。

4)在D:\St文件夹中创建一个类型为"文本文档"的空文件,文件名为“Stfile”,然后将其更名为“Myfile”。

5)删除Myfile 文件和Stsub子文件夹。

(4) 格式化U盘,在U盘上建立Test新文件夹,然后将D:\St文件夹中的文件复制到U盘Test新文件夹中。

(5) 查看“Microsoft Word文档”的文件类型,了解该类文件的默认扩展名、内容类型、打开方式,并更改该类文件的图标。

(6) 查看任一文件夹的属性,了解该文件夹的位置、大小、包含的文件及子文件夹数、创建时间等信息。

(7) 试进行下列桌面操作:1)在桌面上建立一个名为“我的常用程序”的文件夹。

2)在该文件夹中建立常用程序(如资源管理器、Word等)的快捷方式。

3)重命名、删除、恢复在桌面上建立的文件夹。

4)在桌面上建立Word的快捷方式图标并通过该图标打开Word应用程序。

5)在桌面上分别按名称、类型、日期和大小来排列图标。

(8) 在控制面板中双击“显示”,或右键单击桌面再选择“属性”命令,通过“显示属性”对话框,进行下列操作:1)选择名为Clouds的墙纸,分别以“平铺”、“拉伸”和“居中”方式显示在桌面上,然后观察实际效果。

2)取消墙纸,选择“无”,然后观察实际效果。

3)选择名为“三维文字”的屏幕保护程序,并将显示文字改为“我的电脑”,字体设为“隶书”,旋转方式设为“醉八仙式”,等待时间设置为1分钟,然后观察实际效果。

4)选择名为“沙漠”的方案作为桌面的外观,然后观察实际效果。

5)将桌面的外观恢复为“Windows标准”方案,并取消图案和屏幕保护程序。

6)按自己的喜好更改“我的电脑”图标,然后观察实际效果。

(9) 在控制面板中打开“字体”文件夹,以“详细资料”方式查看本机已安装的字体,打开文件名为“宋体”的文件,然后将其关闭。

(10)在控制面板中打开“鼠标”属性窗口,并按自己的习惯选择“左手”或“右手”习惯,根据“测试区域”,调整鼠标双击速度;选择“3D指针”方案,适当调整指针速度,并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是否显示指针的轨迹,然后观察实际效果,最后恢复初始设置。

(11)在控制面板中打开“键盘”属性窗口,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按键速度,将切换语言的快捷键设为“左Alt+Shift”,然后通过快捷键进行操作,最后恢复初始设置。

(12)在控制面板中打开“输入法”属性窗口,将“智能ABC输入法”的快捷键设置为“Ctrl+shift+9”,风格设置为“光标跟随”,功能设置为“词频调整”和“笔形输入”,然后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一行汉字,在任务栏上隐藏输入法指示器,然后再将其恢复。

3.实验设备(1)硬件:PC计算机一台。

(2)软件:中文Windows 操作系统,中文Word 2000/2003。

4. 预习要求认真阅读教材中与本实验相关的内容,熟悉资源管理器的启动方法和窗口组成,熟悉资源管理器的用途和操作方法,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了解桌面显示属性的更改方法,了解本机字体的查看及鼠标、键盘属性的设置,掌握输入法属性的更改。

实验三 Word文档的编辑和排版1.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2)掌握文本内容的选定与编辑。

(3)掌握文本的替换与英文校对。

(4)掌握文档的不同显示方式。

(5)掌握字符的格式化。

(6)掌握段落的格式化。

(7)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

(8)掌握分栏操作。

2.实验内容(1)新建一空白Word文档,输入以下内容,然后在文本的最前面插入一行标题:Internet的发展,并以Myword1.doc为文件名(保存类型为“Word”文档)保存在当前文件夹中,然后关闭该文档。

Internet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其前身ARPA网。

该网络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进行国防研究项目而开发的一个实验性网络,它把美国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广域网。

以ARPA网为主干网、以TCP/IP协议为核心将众多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从而形成了Internet的雏形,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称为一个实用性的网络。

(2)打开所建立的Myword1.doc文件,然后在文本的最后另起一段,输入以下内容。

随着小型机、微型机和局域网技术的发展,ARPA开始了一个称为Internet的研究计划,主要研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互连技术。

作为该计划的重要成果就是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协议IP,从而使计算机网络通信有了统一的规范。

在Internet的发展历程中NSF网也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NSF网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下建立的一个广域网,并与Internet互联。

80年代后期,由于NSF网的能力不断强化,已经逐步取代了ARPA网演变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90年代初,IBM、MCI和MERIT等联合组建了ANS(Advanced Networks and Services)公司,并建立了一个ANS网,其传输速率远大于NSF。

由ANS网取代NSF 网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使Internet的性能与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将正文第二段与第三段互换位置,将标题后正文的五个自然段首行缩进0.8 厘米,并将文件以同名另存到软盘,然后在当前文本的最后另起一段,复制标题以下的三段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