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防震减灾知识PPT课件

救
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
人
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
方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 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
法
立下标记,以待救援。
五、长治会不会发生地震
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在室内如何避震?
在学校如何避震?
“大家不要慌,躲在 桌子下,靠门窗的同 学躲到墙根下!”
正在教室上课时,要在教师指 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 各 自的课桌下。
千万不能跳楼!
在户外场所如何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 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 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 回到教室去。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指发生7级以上地震,或造成300
人以上死亡,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地震。
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防震
? 减灾科普知识的教育
法律 法规 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 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 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 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 能力。
(4)看现在。解放以后,长治市记录最早的一次破坏性地震 是1965年9月4日发生在平顺的4.5级地震,到目前为止,共记 录三级以上地震十二次,其中四级以上地震四次,这说明长治 地区的地震并不是不活动。04年2月20日,黎城发生3.6级地震 、6月29日沁源发生3.2级。06年8月到9月黎城和潞城交界处发 生小震群。
地球是不断运动的,所 以地球表面的地壳也是不断 运动着的。原先的海底会随 着地壳的变化慢慢升起,变 为高山。
沧海桑田
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 在几千万年前就曾是一片 沧海。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讲座PPT课件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公众普 及地震灾害的基本知识和应对方 法,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
自救互救能力。
学校教育
将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通过课堂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
社区宣传
利用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 台,定期发布地震安全知识和应急 措施,提醒居民关注地震安全。
学校防震教育
制定防震减灾教育计划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明确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和时间 安排,确保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开展地震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紧急疏散和自 救互救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强化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应 对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家庭关系重建
地震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伤亡或财产损失,需要重新建立家庭关系,共同 面对困难,互相支持,增强家庭凝聚力。
03
社会关系重建
地震后,社区和社会组织需要重新建立,受灾群众需要重新融入社会,
参与社区重建工作,加强社会联系和互助合作。
重建家园的步骤
评估灾情
对受灾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了 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
国际援助与合作
国际援助
地震灾害具有国际性,国际社会 通常会向受灾国家提供援助,包 括资金、物资、技术和经验等方 面的支持。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是减轻地震灾害影 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信 息共享、技术交流、联合救援等 方式加强国际合作。
05
CATALOGUE
防震减灾的宣传教育
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如果发现身边有人被困,应立即报告救援人员或报警求救。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 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救助措施,如清理口鼻、止血等。
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主题班会PPT课件

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
一、预防雷击的措施
01、非必要 不外出: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 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闪电穿堂入室。
0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 脚站在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
03、不游泳 不划船: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防雷电 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04、选择恰当地避雨: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 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 杆下避雨。 急救方法: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 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做人工呼吸和体外 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2024年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意义
• 通过设立 “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 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 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 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今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③避震时保护重要部位:避震时要保护好头部、颈部、眼睛、口鼻等身体 重要部位。躲避时要低头,并用手护住头部,有可能时,可用身边的物品, 如书包、被褥等顶在头上;要防止灰土、毒气等侵入口、鼻,有可能时, 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自然灾害及应对措施
三、暴雨灾害防护
①暴雨前的准备:检查房屋,如果是危旧房屋或处于地势低洼的地方,应及时转移; 暂停室外活动,学校可以暂时停课;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是否安全,关闭电源总 开关;提前收盖露天晾晒物品,收拾家中贵重物品放到档上或置于高处;暂停田间 劳动,户外人员应立即到地势高的地方或山洞暂避。
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知识宣传PPT课件

应急照明和电源
准备手电筒、蜡烛等应急照明工具,以及备 用电源如充电宝。
急救用品
储备基本的急救用品,如创可贴、绷带、消 毒液等,以应对可能的伤害。
防护用品
根据灾害类型,准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 罩、防尘眼镜、手套等。
05
CATALOGUE
社区及学校防灾减灾工作部署
社区层面工作部署
制定社区防灾减灾预案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 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 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 生频率高。
减轻灾害损失
通过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 ,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和能 力,减轻灾害损失。
推动综合减灾
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助于推 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 注灾害问题,加强综合减 灾能力建设。
历年主题回顾
2010年
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对宣传活 动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
不断改进和优化宣传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减灾从社区做起 ”
2012年
“弘扬防灾减灾文 化,提高防灾减灾 意识”
2009年
“防灾减灾从我做 起”
2011年
“防灾减灾与可持 续发展”
2013年
“识别灾害风险, 掌握减灾技能”
宣传教育活动意义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使公众了 解灾害的危害性和防灾减灾的
重要性,增强防灾意识。
普及防灾知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宣传形式更加多样化
未来防灾减灾宣传将更加注重创意和互动性,采用更多元化的宣 传形式,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
宣传内容更加精准化
针对不同受众群体,制定更加精准的宣周期更加常态化
将防灾减灾宣传贯穿全年,形成常态化的宣传机制,不断提高公众 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
防自然灾害安全教育增强抗灾意识课件PPT

当我们遇到地震、火灾、台风等自然灾害时,该如何正确躲避呢?只有懂得 正确的防灾常识,才能让我们在紧急情况下保护生命。
01 包括龙卷风、雷暴大风、黑风、暴风雪、暴 雨、雷电、连阴雨(酸雨)高温、沙尘暴、浓 雾、寒潮及旱灾等。
02 包括风暴潮、海啸、潮灾、海浪、赤潮等。
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 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 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 汽车里面不可靠。
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开间小的地方躲 避,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远离窗户、 镜子,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件,用被子、 枕头、坐垫等保护头部。
02
远离山崖、陡坡和高压线。
04 05
03
01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 空隙,靠在墙角弯曲身体,抓 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 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紧闭且远离金属门窗,和电源插座保持距离,不要待在阳台。不触碰水管、煤气管等 金属管线。如果房屋没有防雷装置,不要使用电脑、电视、电话。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在室外尽可能绕过积水,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 止跌入阴井及坑洞。
不要在树下避雷,不要慌张乱跑, 尽量寻找避雷场所,但是身体不 能靠近避雷装置;不要靠近电力 设施、车辆等金属物体的周围; 雷雨天气,人与人之间尽量拉开 一定的距离,不要扎堆,也不要 打有金属顶柱的雨伞。
如被困于高层呼救无效时,可在窗前挥动被单、毛巾等物,吸引别人注意。当 下层楼梯已被大火封锁时,不要强行下逃,到天台等安全地点等待救援。
迅速向植物稀少、地势平坦的地带转移。穿越火线时用衣服蒙住头部,迅速逆 风冲过。
01 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暴雨灾害、山洪、 泥石流等。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幼儿园课件《防震减灾》pptx

3
组织应急疏散演练
定期组织全校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让师生熟 悉疏散路线和程序,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速 度和效率。
05 社会资源整合与 利用
政府部门职责及政策支持
01
制定和完善防震减灾政策法规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防震减灾工作的目标、原则、措施和
责任,为防震减灾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02
加强监管和督导
培养孩子们在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 能力,如寻找安全地带、保持冷静等。
02 地震基本知识与 原理
地球构造与板块运动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
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构成,板块间 的相互作用(碰撞、挤压、分离等) 导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地震带分布
学校防震演练
孩子们可以在学校参加防震演练,了解在地震发生时如何迅速采取应急避险措施,以及如何 听从老师指挥,有序疏散。
社会防震宣传
孩子们可以积极参与社会防震宣传活动,向更多的人传递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公众的防震意 识和能力。
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方向
家长参与
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防震减灾 教育,与孩子一起学习和掌握相 关知识,同时积极参与学校的防 震演练和社区防震宣传活动。
制作专题节目
制作防震减灾专题节目,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专家 解读,向公众普及防震 减灾知识。
利用新媒体平台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 新媒体平台,发布防震 减灾相关信息和知识, 提高公众关注度。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 未来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防震减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了地震的成因、类型、震级、烈度等基本概念,以及 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和意义。
2024版防震减灾主题班会ppt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主题班会成果回顾
知识普及
通过讲解和演示,同学们 对地震的成因、危害及防 震减灾措施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
技能提升
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防震 减灾技能,如紧急避险、 自救互救等。
意识增强
通过案例分析,同学们认 识到了防震减灾工作的重 要性,增强了防震减灾意 识。
未来防震减灾工作挑战和机遇分析
挑战
地震预测技术尚不成熟,难以准确预 测地震发生时间和地点;城市化进程 中,建筑物抗震能力参差不齐,存在 安全隐患。
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监测和预警 技术将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对防震减 灾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将投入更 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同学们在防震减灾中扮演角色和责任担当
角色
作为青少年,同学们是防震减灾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宣传者。
根据地震危险性评估结果, 确定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抗 震设防烈度,作为抗震设 计的基本依据。
抗震设计规范
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抗震 设计规范,确保建筑物在 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抗震设计标准
针对不同类型建筑物,制 定相应的抗震设计标准, 包括结构类型、抗震措施、 材料选用等。
结构类型选择及优化设计方案
结构类型选择 根据建筑物功能、高度、重要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 类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防震减灾主题班会ppt课件
目 录
• 防震减灾概述 • 地震基础知识 • 建筑物抗震设防措施 •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与完善 • 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培养 • 总结与展望
01
防震减灾概述
地震危害与影响
01
02
03
04
人员伤亡
地震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
《防震减灾教育》ppt课件

2023REPORTING 《防震减灾教育》ppt课件•防震减灾概述•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与实践•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培养•总结与展望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防震减灾概述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表现为地壳的快速振动。
地震定义地震类型地震波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
体波(纵波、横波)和面波(勒夫波、瑞利波)。
030201地震基本概念03社会影响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秩序混乱等。
01直接灾害建筑物倒塌、地面裂缝、山体滑坡等。
02次生灾害火灾、水灾、瘟疫等。
地震灾害及其影响防震减灾意义与重要性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轻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减少因地震灾害引发的社会动荡。
推动科技进步不断提升防震减灾科技水平,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2023REPORTINGPART02地震监测与预警技术全球地震监测网络,包括国内地震台网布局和国际合作地震台网。
地震监测站网分布介绍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如地震仪、地磁仪、地形变测量等,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
监测手段与技术评估现有地震监测网络对地震活动的监测能力,包括震级、震源深度、震中位置等参数的确定。
监测能力评估地震监测网络布局阐述地震预警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地震监测网络、数据处理中心、预警信息发布等部分。
预警系统组成解释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即利用地震波速度与电磁波速度之间的差异,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预警。
预警原理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如提供紧急避险提示、触发自动紧急制动等,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交通、能源、医疗等。
预警功能及应用预警系统原理及功能国外案例分析介绍国外在地震监测和预警技术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如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相关实践。
国内案例分析选择国内典型的地震案例,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分析地震监测和预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概况
地面破坏:如裂缝,隆起或陷落 建筑物的破坏:房屋倒塌,桥梁 断 裂、水坝开裂、铁轨变形山崩、 滑坡、 海啸 火灾、水灾、毒气泄露、瘟疫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德泰堂小泰博士 分析地震分布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前兆
面对地震我们应该 掌握些什么?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三位航 天英雄 胜利返 回地球 ,这艘 宇宙飞 船是我 们国家 自行研 制的, 每一个 中国人 不能不 为之骄 傲。 2. 这家工 厂虽然 规模不 大,但 曾两次 荣获省 科学大 会奖, 三次被 授予省 优质产 品称号 ,产品 远销全 国各地 和东南 亚地区 。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应急需要些 什么东西呢?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时间就是生命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 为你已经做好准备看,因为你有求 生的机会,只要沉着应战,合理避 震,定能化险为夷的。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概况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5、 为防止 东南亚 地区发 生的禽 流感传 入我国 ,国家 质检总 局和农 业部今 天联合 发出通 知,自 即日暂 行禁止 进口来 自疫区 的禽类 及其产 品。 6. 作为一 名杰出 的政治 家和诗 人,于 谦为人 正直, 不畏强 暴。他 短暂而 壮烈的 一生, 正是他 那首自 勉诗的 真实写 照。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后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后
自救、互救知识要点
若不幸被埋在了废墟中,应争取将双手从被压物中抽出来,以清理头 部、口部及胸腔前的杂物,保持正常呼吸。 求生意识强,无法脱险时,不要惊慌和大喊大叫,要注意保持体力,一 定要树立坚定的求生信念。 借助旁物如砖块、木棍等支撑残恒断壁,稳定生存空间。 听到废墟外有声音时,应用硬物敲击能产生声响的物体,发出求救信号。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就近避震 室内选择就近结实、能掩护身体的 物体下(旁)、
3. 杭州湾 跨海大 桥是一 座由我 国自行 建造、 自行设 计、自 行管理 、自行 投资的 特大型 交通基 础设施 ,是我 国跨海 大桥建 设史上 的一个 重要里 程碑。 4、 从瘦肉 精、苏 丹红到 三聚氰 胺,各 种危害 人体健 康的食 品添加 剂防不 胜防, 而防止 食品安 全事故 频发, 已是当 务之急 。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震中救命三角区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空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处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 身体重心。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 燃易爆气体。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中
在商场、书店、影剧院、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 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高耸或悬挂物。
震中防护措施
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自救与他救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前兆
地下水异常
生物异常
地声异常
电磁异常
气象异常 等。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
地震防护知识——震前
震后,灾区群众应积极投入互救,这是减轻人员伤亡的最及时、最有效 的办法。 发现了生还人员后,须先将被埋人员的头部从废墟中暴露出来,清楚口 鼻内的尘土,以保证其呼吸畅通。 对伤害严重,不能自行离开埋压处的人,应小心的清楚起身上和周围的 埋压物,将被埋压人员抬出废墟,切忌强拉硬拖。
《地震安全知识普及》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