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练习题(苏教版案)
2017~2018学年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试题(1-3单元)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卷)(考查范围:1-3单元)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遍稽.(jì)窘.迫(jiǒng)杀戮.(loù)驾驭.(yù)B、折衷.(zhōng)迷惘.(wǎng)娴.熟(xián)角.色(jiǎo)C、饶恕.(shù) 矜.持(jīn g) 深谙.(ān)祈.祷(qí)D、针黹.(zhǐ ) 畸.形(jī)笨拙.(zhuō)累赘.(zhui)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钧裁推敲筹划万恶不赫B、凛然胆怯妥协深居简出C、融解致意索取流离失所D、忧郁赐教凄怆中流抵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1)对在本店购贷满三百元者,本店将__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2)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严真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___________.(3)高老师才四十多岁,比起退休了的老校长自然__________多了。
A、惠赠赞叹年青B、敬赠赞扬年青C、敬赠赞叹年轻D、惠赠赞扬年轻4、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6分)(1)大而言之,是为,就是。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2),。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5. 修改语段(4分)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
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
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6.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
苏教版2018届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答案解析)

苏教版2018届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静谧的夜晚hào月当空,袅袅的清辉一泻千里。
一阵微风吹过,远处的江面荡起阵阵涟yī,这样的美景怎能不让人zhù足流连,怎能不让人浮想联piān!二、选择题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时间是真实存在的?还是我们的主观幻觉?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C.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歌曲“高山青”,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一位阿里山姑娘。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3.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鸡鸣狗吠”“仙露琼浆”“春华秋实”(分析:这三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B.他之所以成绩不好是因为他的学习态度不端正造成的。
(分析:此病句可将“造成的”删除)C.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分析:此句中“差强人意”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桃花源记》《陋室铭》《与谢中书书》三篇文章标题中的“记”“铭”“书”都是古代的文体,其中“记”是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的文体。
(分析: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的文体是“铭”)三、句子默写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除恶务本。
②法不阿贵,__________。
③夕日欲颓,__________。
④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
⑤《桃花源记》中表现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幸福安定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面对人生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四、名著阅读5.名著阅读。
(1)《格列佛游记》作者,主人公以身份随船出游,周游世界。
(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对人的性格形成影响很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最喜欢读的书是《牛虻》和《暴风雨所诞生的》。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8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怜悯.(mǐn)推搡.(sǎng)深谙.(ān)鞠躬尽瘁.(cuì)B.吮.吸(shǔn)腼腆.(diǎn)吝.惜(lìn)锲.而不舍(qiè)C.癖.性(pǐ)瞥.见(piē)消弭.(mǐ)海市蜃.楼(shèng)D.娴.熟(xián)尴.尬(gān)诘.责(jí)皮开肉绽.(zhàn)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报社组织了近80多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扬州瘦西湖,感受浓浓的春意。
B.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周边居民纷纷打电话向有关部门投诉。
C.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B.在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优点,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不应该自己妄自菲薄....。
D.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以后,这位钢铁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B.随便向一个中国人提犹太人,我相信他首先想到纳粹的凶残和我们熟悉的那些电影片段:《索非的选择》《辛德勒名单》等等……C.后来,他收集了一堆,就升起一蓬火——一蓬不旺的,冒着黑烟的火——并且放了一白铁罐子水在上面煮着。
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苏教版 精品

浙江省杭州市2018届九年级语文月考试题(无答案)苏教版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试题卷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憎.恨(zèng)稽.首(qǐ)垂涎.三尺(xián)B.蓬蒿(hāo)谥.号(yì) 风靡.一时(mǐ)C.狩.猎(shòu)譬.喻(pì)锲.而不舍(qì)D.膝.盖(xī) 伫.立(zhù)味同嚼.蜡(ji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挑惕玲珑剔透推崇鬼鬼祟祟B.笨拙弄巧成绌青睐山清水秀C.质疑无可置疑壁垒珠联璧合D.模仿顶礼膜拜遐想应接不瑕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这并非是个▲ 案例,却也说明,“动漫节”不光是个会展活动,也是一场产业研讨会,说不定还是一个很好的工作方向。
②在上海世博会即将开幕之际,位于黄浦江畔世博园内的新华社世博会新闻信息报道中心26日正式▲ 。
③目前,美国正在研制地下真空磁悬浮超音速列车,只要管道中的空气抽取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就▲ 了。
A.典型启用迎刃而解 B.典型起用不攻自破C.典范起用不攻自破 D.典范启用迎刃而解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山坡的阳面不知何时长出一些名叫山里红的小花,簇拥着开得极为活泼。
太阳从遥远的东方的山峦拔出来,还没完全跳出地平线,▲ 。
山根下河湾林子里的毛竹却是脆脆的绿色,掺点嫩黄,远远望去,如烟似雾。
①将那东方的半边天色染得玫瑰一般。
②像是还有许多根须留在山的那边。
③露水里裹着人影,一棵接着一棵往下滴。
④近处又生出了许多颗粒一样的小太阳,叶梢上挂着露水。
苏教版九下语文 第五次月考 试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 .贿赂.(l ù) 踉.跄(ni àng ) 毋.宁(w ú) 长吁.(x ū)短叹 B .魁梧.(w ú) 迁徙.(x ǐ) 症.结(zh ēng ) 恪.(k è)尽职守 C .逮.捕(d ǎi ) 撺.掇(cu ān ) 狡黠.(xi á) 毛遂.(su í)自荐 D .惩.罚(ch éng ) 祈.祷(q í) 荣膺.(y īn ) 吹毛求疵.(c ī) 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 .枯燥 谈笑风生 前扑后继 沧海桑田B .寥廓 不胫而走 娇揉造作 应接不遐C .凛冽 正经危坐 隐天蔽日 汗流浃背D .落第 如愿以偿 趋之若鹜 一筹莫展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倾听使人 ,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 ,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 ,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 ,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 .谦虚 安宁 警醒 丰富B .丰富 谦虚 安宁 警醒C .警醒 丰富 谦虚 安宁D .安宁 警醒 丰富 谦虚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A .你也许有困惑,而今天困惑中的探索正是明天豁然开朗....的准备。
B .随着《太阳的后裔》的人气暴涨,剧中大量同款商品也在国内变得炙手可热....。
C .牛校长在建言献策交流会上的开场白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来许多提高办学质量的好建议。
D. 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3分)A. 睡姿不当有损眼睛健康,特别是趴着睡觉会造成眼压过高,不仅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的还会影响视力。
2018 年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答案(12单元)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语文试题(考查范围:1-2单元)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 积累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绅.士(sh ēn ) 恻.隐(cè) 发髻.(jì) 从.容(cóng ) B、怜悯.(mǐn ) 豁.免(huò) 教诲.(hu ǐ) 积攒.(zǎn ) C、固执.(zhí) 蔑.视(miè) 瞥.见(pi ě) 秉.烛(bǐng ) D、残暴.(bào ) 癖.性(b ǐ) 血渍.(zì) 绯.红(fēi ) 2.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 、告禀 盎然 脱漏 充耳不闻B 、幽静 溺爱 抑扬 深恶痛疾C 、零乱 谦和 忿然 转瞬即逝D 、毫迈 潜藏 无聊 哑然失笑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传统书信______了太多的文化内涵。
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______的歌声似的。
(3)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______不怕失败。
A .承载 渺茫 才B .承担 渺远 就C .承担 渺远 才D .承载 渺茫 就4、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默写(6分)(1)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 , ,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
(2) ,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 。
5. 下面一个作文片断,其中有不少错误,请选择4~5处,用规定的符号修改。
(4分)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怎样修改文章呢,首先要注意全篇的安排。
如果发现中心思想不明确、语言不通顺、层次不清楚等毛病,就要花力气修改,而且重写。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 分(一)(二) 得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涸辙(h é) 雄踞(j ù) 惺忪(x īng s ōng) 拗不过(ni ù)B 、应分 (y īng f èn) 针黹(zh ǐ) 忐忑不安(t ǎn t è) 婆娑(su ō)C 、跌宕(d àng) 皱缬(xi é) 阴晦(hu ì) 揠苗助长(y àn)D 、闭门羹(g ēng) 恻隐(c è) 明眸善睐(m óu l ài) 猗郁(y ī)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婉约 减噪防尘 侃侃而谈 百废待举B 、忸怩 一窍不通 临风飘举 登峰造极C 、折叠 生机盎然 探骊得珠 痛心嫉首D 、取缔 中流砥柱 不计其数 狼狈不堪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国际车展门票已经成了车迷眼里的香饽饽。
香饽饽:香喷喷的馒头或其它面食。
B 、他因为工作懈怠,被老板炒鱿鱼回了家。
炒鱿鱼:一种菜名。
C 、林木被毁,湖泊枯缩,自然保护区竟然成了烂摊子。
烂摊子:破烂的摊位D 、要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优势,踏实苦干,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上台阶。
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4、下列句子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一般来说,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尾声四个部分。
②开端“开”得好,就能逐步展开矛盾紧紧地吸引着观众。
③这个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
④开端起着介绍人物关系和揭示矛盾冲突的作用。
⑤戏剧是社会矛盾的反映,有它一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A 、②④⑤③①B 、⑤③①④②C 、①④②⑤③D 、⑤③②④① 5、古诗文默写(9分)(1)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
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教研片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积存与运用(35分)1.名句默写。
(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3),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人有悲欢聚散,,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5)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行路难》)(7)人一辈子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只要咱们勇敢面对,胸中有杜甫《望岳》中“,”的雄心和气概,就必然会欣赏到人一辈子最灿烂的风光。
(8)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而后识器”。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中包括的哲理与此相一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6分)在喧xiāo()的城市里,精湛的园艺师们都知道,一块草坪要比一丛花林更能给人恬()静的享受。
若是你疲劳了,烦燥了,你就在绿荫上躺下来吧。
一旦和小草们一样紧贴着大地母亲的心,你会突然觉察,那个地址是何等的温xīn()、恬静,你会嗅到那带有泥土味的青草的芳香,取得心灵上的慰藉()。
(1)给加点字注音。
恬()静慰藉()(2)根据汉语拼音写汉字。
喧xiāo()温xīn()(3)上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改为_____ _____改成_____3.依次填入以下句中横线处的词语适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1)2020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就着力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等问题作了重要____。
(2)“嫦娥一号”探测器经受了月食的____,顺利传回搭载的30首曲目。
(3)5月16日上午,中国盐城经贸洽谈会暨丹顶鹤国际湿地生态旅行节在市计划展览馆前的广场上____揭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九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练习题(苏教版案)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春天来了,窗外斑鸠的声声啼鸣,huàn醒了我对儿时故乡的回忆。
在zhàn蓝的天空下,在绿色的田野上,故乡的春天yōu闲宁静得如同一个天然的大花篮,里面盛满了五彩bīn纷的鲜花。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真是一个粗心的孩子!”他忽然又叹息一声,“唉,谁又不是这样呢!”B.四月的家乡,美不胜收,油菜花啦、樱花啦、梨花啦,竞相开放,姹紫嫣红。
C.《本命年的回想》选自《夜光杯散文精选》,有改动。
D.大块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3.下列各项中有没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米兰世博会秉承以往世博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反映了各国人民探索人类发展路径、追求幸福生活。
B. 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感知。
C.《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讲述了一个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追求美好爱情的故事。
D.梵高在绘画中经常使用一种鲜明的黄色,被视为他的“艺术签名”之一。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东隅已逝,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除恶务本。
③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⑤“白马秋风塞上”,边塞奇异独特的风光历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敌军兵临城下,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情景;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描绘出一派雄浑壮阔的风光。
5.名著阅读。
⑴在小人国,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对格列佛说:“应该承认皇帝陛下多次表现宽大为怀,一再强调你建立的功绩,竭力想减轻你的罪责。
财政大臣和海军大将却要把你处死……”这里的“功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国对格列佛最终的处理意见是__________。
⑵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始终是一位斗士形象,特别是在遭受了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他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
B.林冲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豹子头”,他武艺高强,但安分守己,懦弱隐忍,逆来顺受,因被高俅陷害,被一步步逼上梁山。
C.《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善变。
他成功将四棵柳树变成了师徒四人冒名顶替;但自己变成土地庙时,将尾巴变作一根旗杆,竖在土地庙后面,被真君识破。
D.《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散文,写了阿长与“我”之间的许多往事,如讲美女蛇的故事,让“我”吃福橘,给我买《山海经》以及一起寻蝉蜕等,表现出她的热情好事与心地善良。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为把“八礼四仪“教育引向深入,学校准备举行以“文明着装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明“服之仪”】仔细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下面的问题。
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学生老师对“整洁”取向的认可度39﹪96﹪对“朴素”取向的认可度13﹪85﹪对“个性”取向的认可度94﹪16﹪对“品牌”取向的认可度82﹪37﹪在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方面,学生与老师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话“服之礼”】下面是学校领导在“关于学生着装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为参会代表,请你将讲话要点转述给你们班同学。
要求:①转述前须有开场白;②完整准确;③要点突出。
讲话内容最近,有些学生穿着有涂鸦的衣服或“乞丐服”来上学,这种做法是不妥的。
作为一名中学生,着装应符合《中学生日程行为规范》的要求。
首先,要讲求文明礼仪。
服装是无声的语言。
一个人的着装体现着他的态度、修养、品格和气质。
其次,要展示良好的校风校貌。
个人着装是校园文化的名片,是学校形象的展现,是学校精神的载体。
最后,要注意身份和场合。
学校是你们学习文化知识,丰富和成就自我的地方。
着装文明得体更有助于你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活动三:传“服之道”】请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含有“整洁”一词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宣传语。
要求:根据已有句子特点及句末用韵特点补写。
自尊自爱重仪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朴素自然是本色,端庄大方树风标。
女子淑雅有修养,男儿飒爽展英豪。
青春飞扬添活力,品格精神最重要。
阅读王禹偁①《村行》一诗,完成第7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②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③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④树似吾乡。
【注】①王禹偁: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
②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的乐趣。
③棠梨,又名白梨、白棠。
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
④原:原野。
7.⑴下列诗句与本诗所写景物属同一季节的是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⑵本诗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一个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的变化过程。
⑶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8—11题。
公①无事,带一书一役,挨村讲乡约,参以时事,民皆乐听,浅直易从,无窒碍②难行者。
遇孝慈节义之人,立即表扬,且为之咨嗟叹赏③曰:“我所不及。
”凡获小偷到案,则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为此!”偷曰:“小人为贫所迫耳。
”公曰:“是不难。
为利之最厚者,莫如纺织,且人人能为之。
”随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偷在堂右,教以纺花之法。
曰:“能,即释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
”偷愿速释,无不留心学习,数日间,即能为矣。
公曰:“此赀④本不过数百钱耳,今数日内,循环例换,已赢余若干,除汝饭食外,尚剩有数百钱,汝回去执业。
倘再犯,不恕汝也。
”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
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在堂上纺花一月。
三犯,则曰:“是不能改矣。
”使二役挟之急行千步,以热醋灌之,一碗饮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则嗽终身不愈,不能作贼矣,仍纺花以没世⑤。
【注】①公:陆稼书:清朝康熙年间曾任嘉定、灵寿两县知县。
②窒碍:阻碍。
③咨嗟叹赏:感叹赞赏。
④赀:通“资”。
⑤没世:死。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我所不及②随命仆市棉花斤余③是不能改矣④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小人为贫所迫耳A.尝奏荐某人为某官B.今吾嗣为之十二年C.孰为汝多知乎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⑴且人人能为之⑵此赀本不过数百钱耳10.翻译下列句子。
⑴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陟罚臧吾,不宜异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短文中陆知县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独到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烽火台的诉说》一文,完成12—14题。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
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
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
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
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
故事片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衷。
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
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
这些年为,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后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后必笑无疑。
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
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经终结。
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
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
今天,在x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
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
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
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上。
⑥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
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
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
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
据《汉书》记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