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月考初一语文试卷

月考初一语文试卷

月考初一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确凿(záo)脑髓(suǐ)气氛(fèn)倜傥(tì tǎng)B. 殷红(yīn)骊歌(lí)讪笑(shàn)炽痛(zhì)C. 澎湃(pài)屏障(zhàng)诧异(chà)祈祷(qí)D. 崎岖(qū)污秽(suì)深邃(suì)荒谬(miù)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 锋芒必露妇孺皆知心会神凝。

B. 一反既往慷慨淋漓群蚁排衙。

C. 望闻问切杂乱无章大廷广众。

D. 独裁者奥悔字贴。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C. 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D. 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取得好成绩是可歌可泣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 他的家乡是黑龙江省青冈县人。

D. 语言是否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5. 默写填空。

(10分)6. 名著阅读。

(5分)二、阅读理解(30分)“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江苏省苏州市西交大苏州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西交大苏州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西附初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随堂练习试卷初一年级语文学科2023年10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3.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保持答题纸卷面清洁。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6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总是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

多姿多彩的大自然,荡涤人们的心胸,陶冶人们的情怀。

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香甜的,各种花的香都在春天微微湿润的空气里yùn(▲ )酿;刘湛秋眼中,夏雨浇灌着大地,是那样热烈而又粗犷(▲ );乡间秋天的早晨,屋檐和地面都铺上了薄薄的秋霜,冰清玉洁,尤为静mì(▲ );济南的冬天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āng(▲ )上了一道银边……通过领略作家笔下的景物之美,使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秀丽与神秘。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①yùn(▲ )酿②粗犷(▲ )③静mì(▲ )④xiāng(▲ )上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并写出正确的句子。

(2分)▲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家作品。

(8分)(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曹操《▲ 》)(2)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 》)(3)乡书何处达?▲ 。

(▲ 《次北固山下》)(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 ,▲ 。

蕴含着一种时序变迁、新旧更替的自然规律。

3.名著阅读(5分)(1)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有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朝花夕拾》一部分文章反映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一部分文章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B.《二十四孝图》重点叙写了作者在阅读“卧冰求鲤”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河南省郑州市桐柏一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桐柏一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河南省郑州市桐柏一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8页,四个大题,时间为100分钟。

2.本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春天已悄悄地莅临人间。

赤裸裸的树木还在阵阵的寒风中颤抖,沟渠里秋天的败叶正在腐烂;但那里,无数嫩绿的幼芽偷偷地从褐色的泥土里钻出来,早放的迎春花已在潮湿的草丛中盛放,像小姑娘一样【甲】地笑着。

从整个原野上,从农庄的院子里,从zhù xù了水分的耕地里,到处可以闻到一种潮湿的发酵似的气息。

这种气息是柔和的,不像那样刺骨的寒气那样【乙】。

经过春风轻柔的吹拂,使柳枝舒展开了鹅黄的枝条,就像一群身着淡黄色yīshang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夹在柳树中间的桃树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绿的柳,红的花,真是美极了!蜜蜂们开始【丙】,一刻不停地在花丛中穿梭,为它们甜蜜的生活忙碌着。

(1) 根据语境,写出下面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zhù xù ( ) yī shang ( )(2) 请你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序号填入横线处。

A.呼朋引伴B.花枝招展C.咄咄逼人甲: 乙: 丙:(3)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修改意见。

2.古诗文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写出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3)《次北固山下》“,”构思巧妙,富有哲理,道出人生大格局。

(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一曲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3.读《朝花夕拾》,消除了我们与经典的隔膜,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

在这十篇散文中,我们看到了鲁迅的多面性。

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相关篇目及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形象作品内容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①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附中上册

初一语文月考试卷附中上册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奔腾(bēn tóng)沉默(chén mò)气喘吁吁(qì chuǎn xū xū)B. 精神抖擞(jīng shén dǒu sǒu)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C.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òu tōng)呼啸山庄(hū xiào shān zhuāng)奋发图强(fèn fā tú qiáng)D. 碧血丹心(bì xuè dān xīn)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瑞雪纷飞(ruì xuě fēn fē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同学都认为,这次比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B. 经过老师耐心讲解,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C.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D. 她在比赛中表现出色,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3.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奋发图强(fèn fā tú qiáng)遥望(yáo wàng)谦虚(q iān xū)B. 鸡毛蒜皮(jī máo suàn pí)眼花缭乱(yǎn huā liáo luàn)呼啸山庄C. 精神抖擞(jīng shén dǒu sǒu)碧空如洗(bì kōng rú xǐ)融会贯通D. 奋发图强(fèn fā tú qiáng)遥望(yáo wàng)谦虚(qiān xū)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已经知道了。

南安初一月考试卷语文

南安初一月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恶(è)毒B. 瘦骨嶙峋(xún)C. 摇曳(yè)D. 炽热(c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B.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很多。

C.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D. 他的文章写得又快又好,因此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3.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依依不舍(依依:依恋不舍)B. 破釜沉舟(釜:锅)C. 满载而归(载:装载)D. 跃跃欲试(跃跃:急切的样子)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

C. 这本书很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D.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

B. 《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的长篇小说。

C. 《红楼梦》是曹雪芹所著的长篇小说。

D.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所著的历史小说。

6.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水浒传》中有“三十六天罡星”和“七十二地煞星”。

B. 《西游记》中有“唐僧师徒四人”。

C. 《红楼梦》中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

D. 《三国演义》中有“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孟子》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

2. 《三国演义》中“卧薪尝胆”的主人公是。

3.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分别是:唐僧、孙悟空、、沙僧。

4.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妹妹是。

5.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主人公是宋江、吴用等好汉。

三、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小明是个热爱学习、勤奋好学的孩子。

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复习前一天的课程,预习新课程。

语文初一上月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一上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恣意妄为惊愕不已B. 畸形病态荒芜杂乱纵情任性C. 面面俱到轻歌曼舞精疲力竭D. 狂风暴雨震耳欲聋沉鱼落雁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决定举办一场文艺晚会。

B.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团队精神。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吸引了众多读者。

D. 她虽然年纪小,但已经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崭新漫步拘束B. 谦虚贤惠沮丧C. 妙手偶得疲惫不堪谨慎D. 赏心悦目精彩绝伦紧张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还乐于助人。

B. “你怎么了?”她关切地问。

C. 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狗,因为它忠诚、善良。

D. 他来到教室,拿起书本,开始朗读。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朵花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B.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好像无数的小眼睛。

C. 花园里的花朵五彩斑斓,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D. 这本书里的故事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6.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水落石出C. 毛遂自荐D. 雪中送炭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人百读不厌。

B. 他为人诚实,深受大家的信任。

C. 这个计划太复杂了,我实在难以理解。

D.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骄傲。

8.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B. 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还是坚持去上学。

C. 他之所以成绩好,是因为他勤奋刻苦。

D. 我们既然去了,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学习很努力,所以成绩一直很好。

B. 因为下雨,所以我们没去公园。

C. 这本书内容丰富,所以吸引了众多读者。

2024年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024年初一语文月考试卷

2024年初一语文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静谧(mì)贮蓄(zhù)粗犷(kuàng)咄咄逼人(duō)B. 棱镜(léng)莅临(lì)吝啬(lìn)混为一谈(hùn)C. 一霎(shà)确凿(zuó)倜傥(tì)人迹罕至(hǎn)D. 荫蔽(yìn)徘徊(huái)绽开(dìng)恍然大悟(huǎng)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 朗润绝别祷告翻来覆去。

B. 化妆健壮分歧各得其所。

C. 烘托瘫痪烂慢喜出望外。

D. 决别淡雅分歧爆怒无常。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说话总是那么咄咄逼人,让人很不舒服。

B. 春天到了,公园里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C. 这个小女孩长得眉清目秀,非常可爱。

D. 他在学习上总是不求甚解,所以成绩一直不太好。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满城成为扬州的城市特色。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5. 默写(10分)6. 名著阅读(5分)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10分)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请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诗。

(4分)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3. 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蕴含的哲理。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20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初一月考试卷语文朝花夕拾

初一月考试卷语文朝花夕拾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潇洒沉默不语B. 惊慌失措沉鱼落雁惊心动魄C. 惊天动地沉鱼落雁惊慌失措D. 惊鸿一瞥沉鱼落雁惊慌失措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展现出了出色的团队合作精神。

C.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航班被迫取消。

D. 他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采摘的花,晚上拾取。

比喻回忆往事。

B. “沉鱼落雁”的意思是: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

C. “惊心动魄”的意思是: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D. “惊愕”的意思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4. 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仿佛一个大玉盘。

B. 那片湖面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云彩。

C. 小明考试得了满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

D. 这本书里的故事让人感动得流泪。

5.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小明平时学习成绩优秀,这次考试更是锦上添花。

B.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让人陶醉。

C. 他这次旅行收获颇丰,真是一举两得。

D. 他的性格内向,很少在公共场合发表意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这部作品以作者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回忆了从“ ”到“ ”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7. “ ”和“ ”是《朝花夕拾》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8. 《朝花夕拾》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代表了作者童年的快乐和束缚。

9. “ ”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作者对长妈妈送给他渴求已久的《山海经》的感激之情。

10. “ ”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散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看迎神赛会时的激动和兴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简述《朝花夕拾》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考试时间:12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亲爱的新同学,今天是你来新环境第一次展示才能的时候了,只要你仔细审题,认真答卷,把平常的水平都发挥出来,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

相信自己的实力。

祝你成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粗的字注音。

(2分)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___憬和理想,凝___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bì___ 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___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

2.将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挑出来,并订正。

(4分)危言耸听记忆尤新眼花撩乱谈笑风生通幽曲径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每到春天,校园内的紫藤纷纷开花,香气四溢,栩栩如生....。

B.经典是我们共同的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C.“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阳春三月,盐城盐渎公园樱花盛开,春花烂漫,是游览的好时光。

B.通过戴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终于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涵。

C.为了防止春季传染病不再流行,学校制定了严密的预防措施。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做好工作的前提。

5.作者_______,他出身寒微心系下层民众,受到敬重,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

请说出这部作品中你最欣赏的人物及与他(她)有关的故事情节,并谈谈理由。

(4分6.读下面句子,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划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

(2分)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可贵。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要求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为三个栏目分别拟定名称。

(4分)小报名称:栏目名称:、、8.默写(每题1分,计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2)青女素娥俱耐冷,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霜月》)(3)成功的花,________________!(冰心《成功的花》)(4)___________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5)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

(苏轼《浣溪沙》)(6)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7) 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8) ,____ 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二、阅读与感悟(42分)(一)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然后答题。

(5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分)①次.北固山下次:②乡书..何处达乡书: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称赞,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11.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1分)(二)阅读寓言《郑人买履》,完成12—16题。

(14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分)①郑人买履.()②先自度.()其足13.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4分)A.先自度其足 B.而置之其坐C.反归取之D.遂不得履14.选出下列句中“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2分)A.而忘操之 B.何不试之以足C.故时有物外之趣 D.鞭数十,驱之别院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至之市,而忘操之。

译文:(2)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16.文中郑人自己去集市买鞋,却先要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

你认为这“多此一举”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给你有何启示?(2分)(三)阅读《无私奉献的报偿》完成17—21题(12分)多年以前,在荷兰一个小渔村里,一个勇敢的少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全世界的人们懂得了无私奉献的报偿。

由于全村的人们都以打鱼为生,而海面上瞬息万变,危机四伏。

因此为了应对突发海难,自愿紧急救援队的建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和必要。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海面上乌云翻滚,狂风怒吼,巨浪掀翻了一条渔船,船员的生命危在旦夕。

他们发出了SOS的求救信号。

救援队的船长听到了警报,火速召集自愿紧急救援队的成员,乘着划艇,冲入了汹涌的海浪中。

忧心忡忡的村民们都聚集在海边,翘首眺望着云谲波诡(谲:欺诈。

诡:欺诈,奸猾。

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千姿万状,不可捉摸,形容事物变幻莫测。

)的海面,他们每人都举着一柄提灯,为救援队照亮返回的路。

一个小时之后,救援队的划艇终于冲破浓雾,乘风破浪,正向岸边驶来。

村民们喜出望外,欢呼着跑上前去迎接。

他们精疲力竭地跑到海滩后,却听到自愿救援队的队长宣布:由于救援船容量的限制,无法搭载所有遇险的人,无奈只得留下其中的一个人;否则救援船就会翻覆,那样所有的人都活不了了。

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才落下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儿,人们又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

这时,救援队长开始组织另一队自愿救援者前去搭救那个最后留下来的人。

16岁的汉斯自告奋勇地报了名。

他的母亲忙抓住了他的胳膊,用颤抖的声音说:“汉斯,你不要去,你知道,10年前,你的父亲就是在海难中丧生的,而3个星期前你的哥哥保罗也出了海,可是到现在连一点消息也没有。

孩子,你现在是我惟一的依靠了!求求你千万不要去!”看着母亲那日见憔悴的面容和近乎乞求的眼神,汉斯心头一酸,泪水在眼中直打转,但是他强忍住没让它流下来。

“妈妈,我必须去!”他坚定地答道:“妈妈,你想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说‘我不能去,让别人去吧!’那情况将会怎样呢?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责任。

只要有人要求救援,我们就得竭尽全力地去履行我们的义务。

”汉斯张开双臂,紧紧地拥吻了一下他的母亲,然后义无反顾地登上了救援队的划艇,冲入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

这一个小时,对忧心忡忡的汉斯的母亲来说,真是太漫长了。

终于,救援船再次冲破迷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只见汉斯正站在船头向岸上眺望。

救援队长把手拢成喇叭状,向汉斯高声喊道:“汉斯,你找到留下来的那个人了吗?”汉斯高兴地大声回答:“我们找到他了,队长。

请您告诉我妈妈,他就是我的哥哥——保罗!17.这篇小说故事情节起伏有致,一波三折,试补全横线上内容,不超过10个字。

船员生命危在旦夕;无奈留下其中一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8.题目"无私奉献的报偿"中,报偿在本文中实指( ),虚指( )(2分)19.文中最能直接体现人们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0.试赏析句中加点词语的精妙之处。

“刚才还欢欣鼓舞....的人们顿时安静下来,才落下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儿,人们又陷入了慌乱..与不安之中”。

(2分)21.小说刻画汉斯的形象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他__________的崇高品质。

(4分)(四)阅读《都缺个陪聊的儿子》完成22—26(11分)我母亲喜欢和我聊天。

她从老家乡下来,家乡的新鲜事稀奇事,她都说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我给她聊聊城里的怪事奇事,她也很喜欢听。

但我没有多少时间陪母亲聊天,因为老婆失业了,一家人的生活担子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

可我的工资不高,怎么办?只好把业余时间全用上,干第二职业。

我的第二职业是陪人聊天——陪聊,在我居住的城市里,这是一门新兴的职业。

那天我去职介所,职介所的工作人员对我说,这里有一个阿婆,单身一人住,生活得很孤单很无聊,想找个人晚上陪她聊聊天。

按小时计费,每小时10元。

看在钱的份上,我去了。

第一天晚上去,她让我一直陪她聊到了深夜。

我一个晚上挣了50块钱。

回到家里,母亲还没有睡,她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等我回来,一副孤苦伶仃的模样。

我坐到母亲身边,想陪她说几句话,刚坐下她就催我走了:“锅里热着饭,快吃一点,赶紧睡觉吧!明天一早还要上班。

”此后,我每天晚上都去陪阿婆聊天。

母亲也总是要等到我回来才睡。

阿婆是个很有钱的人,她的家居很气派很富贵。

家里还雇了保姆。

她给我付工钱也很大方,一般情况下,她11点钟就要准备睡觉,我陪她聊的时间有4个小时,但她每次都是给我一张50元的大票,并说:“不用找。

明天再来。

”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三周,她家里除了保姆和我之外,从不见有外人来过。

后来有一天晚上,来了一个男人,那男人是开着轿车来的,保姆去开门,把他领进来。

他进了客厅,开口叫阿婆:“娘。

”他给了阿婆一沓票子,在厅里坐了几分钟,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我很奇怪,因为我从来没有听阿婆说起她有儿子,还一直以为她是个孤寡老人呢。

我问阿婆:“他是你的儿子吗?”阿婆说是。

“他住得离这里很远吗?”阿婆说:“不远,就在本市,本区。

”我越发地奇怪了:“离你这么近,又有车,怎么……”“你是说他怎么不来看我,陪我说话?”阿婆的脸上掠过一片阴云,“因为他太有钱了——他的一个钟头值100块钱。

”那天从阿婆家里出来,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让我一连打了几个寒战!原来我总以为,我的母亲是天底下最可怜的母亲,她的儿子没有钱,所以连和她聊聊天的时间也没有。

想不到还有另外的一个母亲,她的儿子因为有了太多的钱,也没有时间坐下来陪她聊天。

22.如果给文章换一个标题,你会定一个什么样的标题?(2分)23.母亲对“我”的爱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24.“那天,我从阿婆家里出来,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让我一连打了几个寒战”一句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25.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也是老人节。

请你为社区写一条关心、爱护老人的宣传标语。

(2分)26.读完本文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2分)三、作文(50分)试以“我的故事”为题,文体不限,写出自己成长的一些经历, 6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