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赤峰四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克伦威尔>序言》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宣言书和纲领,在此序中雨果论述了美丑对照原则。

他居于历史的高度,批判了古典主义僵死的戏剧内容和束缚作家手脚的“三一律”,历数古典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美丑对照原则这一浪漫主义创作思想的核心。

生活是广阔丰富的,文艺要反映生活。

古典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多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中选取题材,从而塑造他们理想的英雄人物。

他们认为艺术只能反映生活中的崇高、优美、光明的事物,而不能写滑稽丑怪。

在他们看来,滑稽丑怪是不美、不合理性的,并有损古希腊、罗马的一些英雄人物形象。

雨果认为“舞台是一个视觉的集中点。

世界上,历史上,生活中和人类中的一切都应该而且能够在其中得到反映”,“存在于自然中的一切也存在于艺术之中”,古典主义严重束缚了作家的手脚,只准表现“优美”“崇高”事物,将一切平凡庸俗丑陋的东西都拒之门外。

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挑战性地提出“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所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感觉到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这种美丑对照原则,将文学的审美价值扩展到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照领域,突破了古典主义单一的审美观,也是浪漫主义文学求真、向善、表现自然的特点之体现。

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起着先驱的作用,它首次强调了丑的重要性,把丑提到了与美平等的地位,在这之后丑愈来愈凸显出其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性。

湖北省荆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荆州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九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基础题(本题共8小题,16分)1.下列句子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时可掇掇:拾取,摘取。

一说同“辍”,停止B.枉用相存存:问候C.对酒当歌当:应当D.去日苦多去:逝去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C.当:对着。

句意: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

故选C。

2.下列各句划横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韵:气质,情致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C.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荫:树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

A.正确。

句意:从小没有适应世俗的情趣,生性本来喜欢山川田园。

B.正确。

句意:南面的山野里开垦荒地,安守本分归居园田。

C.正确。

句意: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乡里的炊烟缓缓地飘荡。

D.错误,荫:遮蔽。

句意:榆树柳树遮蔽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堂前。

故选D。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B.水澹澹..兮生烟(水波荡漾的样子)C.虎鼓瑟兮鸾回.车(使……回转)D.越陌.度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

句意: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

B.正确。

句意:水波动荡升起了烟雾。

C.正确。

句意: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D.错误。

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句意: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故选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明明..如月,何时可掇B.复得返自然..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编者按),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

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嘉兴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12月阶段性测试试题卷(答案在最后)命题:高一语文组审题:高一语文组【注】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物通讯是以报道新闻人物事迹或活动,展示人物精神面貌为主要内容的通讯类型。

它对人物形象美和作品的语言美有着较高的审美要求。

②人物通讯要选择适当的新闻事实塑造新闻人物的形象美。

③人物通讯的形象美与作者能否正确把握人物与事件的关系密切相关。

季水河先生在《新闻美学》中曾明确指出,新闻事实本身也含有形象之意,因为事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社会生活中,既没有离开事实的人物,也没有离开人物的事实。

新闻作品报道事实也好,描写人物也好,都是不能将人和事截然分开。

写人必叙事,叙事必写人。

新闻事实是新闻形象的基础,成功的新闻作品,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都不是抽象的,都是以大量事实为基础去塑造形象的。

④要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塑造新闻人物形象。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高层人物,都会在不同方面体现出特殊的社会影响,他们身上也有着不同的新闻价值,因此根据人物所具有的新闻价值来选取的新闻事件,必须是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件,必须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

例如描写医学界名人的一篇人物通讯《多重角色王宁生》,这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人物专访,全文主要介绍了王宁生作为医学界重要人物对于其工作领域的贡献,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样写道:“王宁生在中医药学界可以说是大名鼎鼎,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三次归国记’:第一次回国他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博士学位;第二次他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第三次,他拒绝了德国国家药检所对他发出的正式邀请……其实,在三次归国记后还有一个尾声。

王宁生的妻子宓穗卿教授也曾留学澳大利亚,也能在澳大利亚获得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王教授回国后打电话给妻子,两人在电话里承诺,选择回国,永不后悔。

于是宓教授也回到了祖国,现从事生化药物研究。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23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本试卷共11页。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学生务必在练习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

学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学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练习卷上无效。

3.练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将练习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

袁隆平高中毕业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了全家议论的焦点。

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

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莲勃生机、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母亲尊重袁隆平的选择,经过协商最后决定让他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到湖南安江农技任教。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

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练徒手切片技术。

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

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

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

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

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

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大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第19届杭州亚运会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从清洁能源,到节能建筑,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办会理念。

随着赛事的开启,零碳工程师也活跃起来。

他们的任务是降碳——为赛事的交通配套、智能场馆、绿电交易提供专业服务。

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赛活动多,人员流动大,空调是能耗大户。

如何制定一套“清凉”方案,既降温又节能?各位工程师们自有妙招:在场馆的第四和五层区域安装能够感应湿度、光照、人群密度的特殊装备,获取相关变量,进而调控温度,减少每一度电的损耗,达到精准降碳的目的。

提起用电,新疆的风电、甘肃的光伏,这些来自大西北的“风光”被输送到西子湖畔,点亮了亚运的灯火。

据悉,本次亚运赛事全部场馆常规用电使用绿色电力,在亚运史上还是首次。

“绿”意盎然的不仅是用电,各大场馆中的“亚运绿”更为亮眼。

踱步到一片“奇山异水”间,《富春山居图》中的飘逸灵动,让人生发“天下独绝”的感慨。

富阳水上运动中心跃入眼帘,与之相伴的,是大片大片的绿:空中俯瞰,屋顶犹如铺上了一层绿毯;场馆外,欧石竹、百日草、月季等绿植郁郁葱葱;弯腰细看,鹅卵石径中隐藏着一条条地下“毛细血管”——雨水循环系统,收集雨水、过滤杂质再用于喷泉、灌溉,预计每月节水约1000吨。

在杭州富阳水上运动中心,场馆屋顶设有绿化植被,与周边山水融为一体,契合亚运会“绿色”办赛理念。

场馆屋顶屋面覆土面积约2.4万平方米,多种绿植让场馆的绿化率达到45%,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空中花园”。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总29分)(一)现代文阅读(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国家深刻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肩负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必须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作为政治责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主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对青年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

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身处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把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广大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要擦亮奋斗这个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材料二青春因磨砺而精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一百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和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赴后继、英勇奋斗,以血肉之躯、忘我情怀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荡气回肠的英雄壮歌,用青春浇灌热血,用行动诠释理想信念的力量。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高一语文月考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箴言(zhēn yán)B. 剽窃(piāo qiè)C. 蹉跎(cuō tuó)D. 缄默(jiān mò)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益匪浅。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D.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真是“画蛇添足”。

B.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语双关”。

C. 他在比赛中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

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老马识途”。

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C.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同雷鸣,震耳欲聋。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烁。

C. 他的演讲如同流水,一气呵成。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阴沉。

答案:C6. 下列句子中,符合逻辑的一项是:A.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

B. 他因为迟到了,所以没有赶上火车。

C.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D. 他虽然很聪明,但是不努力。

答案:C7. 下列句子中,符合语法规范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B.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呢?C. 他去了图书馆,我也一样。

D.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答案:A8. 下列句子中,表达清晰的一项是:A.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

C. 你来吗,还是我去?D.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老马识途”。

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反问句正确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清楚,难道不是吗?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优秀,难道不是吗?答案:A10. 下列句子中,使用排比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冬天,白雪皑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I卷选择题(14×3分=42分)一、基础知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 将.子无怒即将.将.领B. 靡.室劳也披靡.奢靡.C. 脉脉..仆.道奴仆...含情脉.络血脉. D. 风尘仆仆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悦怿女美美人之贻暧暧人村食野之苹B. 皇舆败绩幽思难忘抚壮去秽躬自悼矣C. 徘徊留连弊在赂秦瑰怪奇伟安如磐石D. 士也惘极草木零落朝搴夕揽情景交溶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要用极大的耐心去教育学生,不能因为你们的疏忽而了他们的自尊心。

②惩治腐败,打击贪赃枉法,贪污分子是当前政法工作的首要任务。

③世界各国之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表现为一种经济差距和技术差距,表现为知识差距和教育差距。

A. 伤害揭发既/也B. 损害揭露不仅/而且C. 损害揭发既/也D. 伤害揭露不仅/而且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家还指出,国务院批评石油部主要领导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是造成“重庆井喷”事故的原因之一。

B.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

C.完全出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于承担责任。

D.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关系到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六义”分别指的是《诗经》的内容风、雅、颂和表现手法赋、比、兴。

相传《诗经》为孔子所作。

B.《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

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

C.曹操是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雅好诗章,好作乐府歌辞。

曹操的乐府诗多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如他的《短歌行》,充分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统一天下的壮志。

D.历史上所说的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整理和编造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

“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6至15题。

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也。

清悟有远识,少为山涛所知,雅好老庄之学。

庄周著内外数十篇,历世才士虽有观者,莫适论其旨统也,秀乃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时也。

惠帝之世,郭象又述而广之,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

始,秀欲注,嵇康曰:“此书讵复须注,正是妨人作乐耳。

”及成,示康曰:“殊复胜不?”又与康论养生,辞难往复,盖欲发康高致也。

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

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

康既被诛,秀应本郡计入洛。

文帝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

”帝甚悦。

秀乃自此役,作《思旧赋》云: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嵇意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并以事见法。

嵇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

逝将西迈,经其旧庐。

于时日薄虞泉,寒冰凄然。

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

追想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曰:将命适于远京兮,遂旋反以北徂。

济黄河以泛舟兮,经山阳之旧居。

瞻旷野之萧条兮,息余驾乎城隅。

践二子之遗迹兮,历穷巷之空庐。

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

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栋宇在而弗毁兮,形神逝其焉如。

昔李斯之受罪兮,叹黄犬而长吟。

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托运遇于领会兮,寄余命于寸阴。

听鸣笛之慷慨兮,妙声绝而复寻。

伫驾言其将迈兮,故援翰以写心。

后为散骑侍郎,转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

卒于位。

二子:纯、悌。

--《晋书》郭象:西晋时玄学家,好老庄,善清谈。

曾注《庄子》,由向秀注“述而广之”,别成一书,后向秀注本佚失,公存郭注,流传至今。

箕山:箕山一般与颍水并称,指引退之心,源于许由与巢父。

李斯黄犬叹:比喻蒙祸受害,后悔莫及,或离开的自由生活。

6. 下面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基()A. 康善锻.,秀为之佐。

锻:锻炼身体。

B. 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

居止:居住的地方。

C. 秀乃自此役.。

役:出仕,任官。

D. 故援翰.以写心。

翰:毛笔。

7. 下列句子中“言”的意义与“伫驾言.其将迈兮”中的“言”相同的一项()A. 体无咎言.B. 静言.思之C. 言.笑宴宴D. 谓言.无罪过8. 下列句中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

B. 以为巢许狷介之士。

C. 可怜体无体。

D.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9. 下列句子中与“其后并以事见法”句式相同的一项()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B.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也C. 君既若见录D. 恐年岁之不吾也10. 体悟全文,判断出下列选项中并不是真实表达向秀人生情志的一句()A.以为巢许狷介之士,未过尧心,岂足多慕。

B.追想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

C.悼嵇生之永辞兮,顾日影而弹琴。

D.惟追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

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士大夫贤否。

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称之。

少风调皎爽不群。

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

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初,皖人阮大铖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

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

姬曰:“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铖意。

姬私语侯生曰:“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于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

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

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

”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

姬固却之。

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姬叹曰:“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侯方域《李姬传》李姬:指李香,明末南京秦淮名妓。

南京是明朝之陪都,江南第一大都会,金粉繁华,江南文士多流连歌馆酒楼,声气相求,议论时事。

妓女亦多知书,不乏善绘、工诗者,以附丽清流名士为荣幸。

崇祯末,侯方域以世家公子游学南京,入复社,参与复社反阉党馀孽阮大铖的活动,介入弘光朝之政治斗争,遂使其所宠爱之李香也卷入其中。

后侯方域缅怀往事,感其品节之可贵,作成此传。

张学士溥:张溥,复社发起人。

夏吏部允彝:夏允彝,与陈子龙组织几社,与复社相呼应。

南明弘光朝,官吏部主事。

清兵渡江,于家乡起兵抵抗,兵败投水死。

玉茗堂四传奇:即汤显祖的《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

玉茗堂是汤显祖书斋名。

雪苑侯生:作者自称。

雪苑,汉梁孝王林苑,初名兔园,规模甚大,司马相如等名士曾为座上客,故著名,也称梁苑。

南朝谢惠连作《雪赋》,描绘梁苑雪景,传诵极广,故梁苑亦称雪苑。

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南。

侯方域为商丘人,故称雪苑侯生。

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口,相传因晋王献之送其爱妾桃叶于此而得名。

中郎:《琵琶记》演蔡伯喈与赵五娘故事,系据宋元间民间传说而作成,附会为东汉蔡邕之事。

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汉献帝时,董卓擅政,征蔡邕为侍中,再拜中郎将,封高阳乡侯,王允诛董卓,独蔡邕哭之,坐董卓党下狱死。

11.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①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尝之。

②皖人阮大铖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

③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

④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

⑤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

⑥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

A. ①⑤B. ②④C. ③⑥D. ④⑥12. 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正确的一项()A.大铖不得已,欲侯生为(陈贞慧、吴应箕)解之。

B.然(公子)尝昵董卓。

C.愿(公子)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D.今(田公)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1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李姬明辨是非的一组是()①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

②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③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④侯生下第,姬置酒桃叶渡。

⑤田公岂异于阮公乎?A. ①②⑤B. ②④C. ③⑤D. ①③④14.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A.李姬是金陵歌女,她侠义聪慧,能辨别士大夫的贤良与否,张溥、夏允彝很快就称赞她。

她能歌唱《四传奇》,尤其擅长歌唱《琵琶词》。

B.侯生来到金陵,结识了李姬。

当时陈贞慧、吴应箕为首发动社会公众舆论斥责依附魏忠贤的阮大铖。

阮大铖想让侯生为他解除困窘,借助他交好的王将军拉拢侯生。

C.当李姬知道阮大铖的意思后,她告诫侯生不能接受阮大铖的拉拢而对不起陈贞慧、吴应箕,认为凭侯生的家世名望,不应该为阮大铖办事,侯生听取了她的意见。

D.侯生未考中进士,李姬为他唱《琵琶词》送别,借此劝勉他重品行。

后督抚田仰用重金邀请李姬相见,他遭拒绝后羞愧发怒,派人打伤李姬,李姬则斥责他是阮大铖一类人而终究不去见他。

II卷主观题(108分)三、诗文与名篇考查15. 翻译下列句子。

(2×4分=8分)(1)惠帝之世,郭象又述而广之,儒墨之迹见鄙,道家之言遂盛焉。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16. 阅读下首诗歌,回答问题。

(6分)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明柳如是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柳如是: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

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浙江嘉兴人。

幼年被卖到名妓徐佛家为养女。

受徐教养,柳诗擅近近体七言,年稍长,流落青楼。

在松江,她以绝世才貌,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

明崇祯十四年,东林领袖、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秦晋之好。

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有《东山酬和集》传世。

明亡,柳劝钱殉节,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