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球分类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构课程设计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构课程设计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机构设计一、综述工作原理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的机器。

它将健身球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球、送球、检测、接球)自动完成。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健身球直径范围为40~60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大小分为三类。

0 第一类:40<巾€ 42mm②第二类:42<巾€ 44mm③第三类:44<巾€ 46mm表1设计任务①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②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③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④画出凸轮机构设计图(包括位移曲线、轮廓线和从动件的初始位置)。

要求有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检核最大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确定轮廓线。

盘状凸轮用电算法设计,圆柱凸轮用图解法设计。

⑤设计其中一对齿轮机构设计提示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创造性较强的一个题目, 可以有多种运动方案实现。

①球的尺寸控制可以靠三个不同直径的接料口实现。

例如:第一个接料口直径为42mm,中间接料口的直径44mm,第三个接料口的直径稍大于46mm 。

这样就使直径小于42mm 的球直接落入第一个接料口,直径大于42mm的球先卡在第一个口,然后由送料机构将其退出滚向中间接料口,以此类推。

②球的尺寸控制还可以由凸轮机构实现③此外,需要设计送料机构、接料机构、间歇机构等,可由曲柄滑块机构,槽轮机构等实现二、方案选用选择以下方案为设计方案:方案一:此机构用凸轮和连杆机构为送料机构, 平顶盘形凸轮为检球机构,其中一个齿轮和凸轮双联,其他齿轮起到减速的作用。

健身球在滑块的推动下被送入检球机构, 在凸轮滑块的缓慢移动下, 根据健身球的直径大小不同进入不同的轨道,即进入接料机构。

方案二,此机构以槽轮为送料机构,平顶盘型凸轮为检球机构, 其中一个齿轮与凸轮双联,其他齿轮起到减速的作用。

健身球在滑块的推动下被送入减料机构中,在凸轮推杆的滑块的缓慢移动下,根据健身球的直径不同进入不同轨道,即进入接料口。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报告机械原理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报告机械原理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报告机械原理健身球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健身器材,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柔性训练和有氧训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设计一款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这个机器能够对健身球进行自动分类。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目的。

这台机器的主要用途是将不同类型的健身球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不同的大小和重量。

这个机器将能够比人类检查员更加准确地检测健身球的大小和重量,因为它使用的是高精度的传感器和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对球的大小和形状进行高度精确的测量。

为了设计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我们需要首先进行一些机械原理的考虑。

这包括机器主要的运动部件,如传送带、扫描器和机械臂。

传送带是机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因为它承载着要传送的健身球。

传送带必须能够在一定速度下稳定地运行,并且必须有足够的功能来控制球的流量和每个球之间的间距。

扫描器是另一个重要的部件,它必须能够高速地扫描每个健身球,记录它们的大小、形状和重量,并将这些数据发送给计算机视觉系统进行处理。

最后,机械臂是机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因为它必须能够准确地抓住每个健身球并将它们放入相应的类别中。

在机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应用。

这将是机器的另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因为它必须能够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来对健身球进行分类。

我们可以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或循环神经网络(RNN)来训练机器,使它能够自动分类健身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提供大量的数据来训练机器,这将为机器学习过程奠定基础。

最后,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将所有这些零部件结合在一起以实现完整的健身球检验分类机。

这将涉及到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我们将需要设计和制造机械部件、编写和测试软件,并将所有部件集成在一起以实现完整的系统。

总之,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的课程设计项目,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感官信息的读取,它将为我们从事健身球行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为我们提供了解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机会。

健身球分类机课程设计

健身球分类机课程设计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题目:健身球检测分类机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康丽春目录1.设计要求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检测、接料)自动完成。

健身球直径范围为ф40~ф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

1. ф40≤第一类≤ф422. ф42<第二类≤ф443. ф44<第三类≤ф46方案选择:电动机转速(r/min):960 生产率/检球速度(个/min):20工作情况分析2:各机构方案比较、选择2.1进料机构2.2:送料机构方案1:曲柄滑块机构方案2:凸轮滑块机构方案3:四杆机构2.21:送料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 机构为低副面接触使得接触面单位面积所受压力较小,接触面便于润滑,制造方便且精度高。

能实现小球的逐个进料,滑块在运动的过程中,料斗里的球对滑块有正向的压力,故滑块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滑块的磨损较严重。

方案2:凸轮机构可使从动件得到精确的预期运动,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能实现小球精确的进料,但凸轮的加工制造困难,成本高,行程不宜过大,而且为高副接触易磨损。

方案3:能满足工作要求,要实现小球的精确进料需要严格的数学计算,杆件的形状复杂,设计难度大。

.2.22:送料机构方案确定综合各方因素考量后,确定为方案12.3检测机构:方案1:凸轮+滑道机构方案2:槽轮+转盘机构+半圆形环状管道2.31:检测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该机构比较简洁,但是并不能满足任务要求,因为健身球的直径相差不大,机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容易使直径稍大的球容易卡入小直径的滑道,当凸轮在推程工作的时候需要较大的推力,并且会使得小球和滑道的接触表面严重受损,使得工作不可靠,最终会丧失分球机构的精度。

并且此机构要求凸轮的从动件行程较大,使得凸轮的外形尺寸变大,笨重,不紧凑。

机械原理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机械原理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原理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课程代码:MECH-FIT-001学分:3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有关机械原理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中的应用。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机械原理理论和技术,了解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将掌握机械原理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中的应用技能。

先修课程:- 机械工程基础- 工程图学- 机械制图课程目标:- 了解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 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能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问题- 能够设计和改进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结构和性能课程内容:第一单元: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概述- 介绍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分析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需求和要求- 深入了解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工作原理第二单元:机械原理基础- 介绍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探讨机械原理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学习机械原理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第三单元: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结构设计- 分析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结构组成和功能要求- 学习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方法- 进行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结构设计案例分析第四单元:机械原理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中的应用- 探讨机械原理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中的应用领域和方法- 学习机械原理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中的工作过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进行机械原理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中的实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第五单元: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改进和创新- 分析现有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不足和问题- 进行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结构和性能改进方案设计- 实施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改进和创新实验操作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40%):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实验报告(30%):对机械原理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中的应用进行实验分析和报告撰写- 期末考试(30%):对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构课程设计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构课程设计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机构设计一、综述1.1工作原理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的机器。

它将健身球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球、送球、检测、接球)自动完成。

1.2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健身球直径范围为40~60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大小分为三类。

○1第一类:40<ф≤42mm○2第二类:42<ф≤44mm○3第三类:44<ф≤46mm表11.3设计任务○1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三种机构○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3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4画出凸轮机构设计图(包括位移曲线、轮廓线和从动件的初始位置)。

要求有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检核最大压力角和最小曲率半径,确定轮廓线。

盘状凸轮用电算法设计,圆柱凸轮用图解法设计。

○5设计其中一对齿轮机构○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1.4设计提示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创造性较强的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运动方案实现。

○1球的尺寸控制可以靠三个不同直径的接料口实现。

例如:第一个接料口直径为42mm,中间接料口的直径44mm,第三个接料口的直径稍大于46mm。

这样就使直径小于42mm的球直接落入第一个接料口,直径大于42mm的球先卡在第一个口,然后由送料机构将其退出滚向中间接料口,以此类推。

○2球的尺寸控制还可以由凸轮机构实现○3此外,需要设计送料机构、接料机构、间歇机构等,可由曲柄滑块机构,槽轮机构等实现二、方案选用选择以下方案为设计方案:方案一:此机构用凸轮和连杆机构为送料机构,平顶盘形凸轮为检球机构,其中一个齿轮和凸轮双联,其他齿轮起到减速的作用。

健身球在滑块的推动下被送入检球机构,在凸轮滑块的缓慢移动下,根据健身球的直径大小不同进入不同的轨道,即进入接料机构。

方案二,此机构以槽轮为送料机构,平顶盘型凸轮为检球机构,其中一个齿轮与凸轮双联,其他齿轮起到减速的作用。

健身球在滑块的推动下被送入减料机构中,在凸轮推杆的滑块的缓慢移动下,根据健身球的直径不同进入不同轨道,即进入接料口。

健身球分拣机构课程设计

健身球分拣机构课程设计

健身球分拣机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健身球分拣机构的基本原理,掌握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健身球分拣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如力学、运动学等。

3. 学生了解健身球分拣机构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健身球分拣机构,并进行模拟实验。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健身球分拣机构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工程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绿色生产及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健身球分拣机构的设计与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健身球分拣机构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 介绍健身球分拣机构的工作原理- 分析健身球分拣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 健身球分拣过程中的物理知识- 力学原理在健身球分拣过程中的应用- 运动学原理在健身球分拣过程中的应用3. 健身球分拣机构的设计与制作- 学习健身球分拣机构的设计方法- 探讨健身球分拣机构的制作流程4. 健身球分拣机构的模拟实验- 设计简单的健身球分拣机构模型- 进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5. 健身球分拣机构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了解健身球分拣机构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探讨健身球分拣机构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6. 课程总结与评价- 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知识- 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课时:健身球分拣机构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部分第二课时:健身球分拣过程中的物理知识第三课时:健身球分拣机构的设计与制作第四课时:健身球分拣机构的模拟实验第五课时:健身球分拣机构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第六课时:课程总结与评价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课程内容与教材中有关工程技术、物理知识、创新设计等相关章节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结合教材进行深入学习。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

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健身球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器材,它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训练和运动,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

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使用健身球来设计一套有效的分类机训练课程。

我们需要明确健身球的作用和优势。

健身球可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挑战性,同时提供稳定性和支撑,使运动更加安全。

通过调整健身球的大小和充气程度,可以适应不同的训练需求和个体差异。

在设计健身球分类机课程时,我们首先需要确定训练的目标和重点。

健身球可以用于全身的力量训练,特别是核心肌群的锻炼。

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腰肌和背肌等,是身体稳定性和平衡能力的基础。

因此,我们可以将核心力量训练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在核心力量训练中,我们可以结合健身球的特点设计一些基本的动作和组合。

例如,仰卧起坐可以在健身球上进行,这样可以增加腹肌的挑战性和稳定性要求。

我们还可以进行平板支撑动作,将双手或双脚放在健身球上,这样可以增加核心肌群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训练。

除了核心力量训练,健身球还可以用于平衡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通过站立在健身球上,或者进行单脚平衡动作来实现。

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进行一些伸展动作来实现,例如将健身球放在背后进行胸部伸展,或者将脚放在健身球上进行腿部伸展。

在健身球检验分类机课程设计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其他器械和训练方式来丰富课程内容。

例如,可以结合哑铃和健身球进行力量训练,或者结合有氧训练和健身球进行全身综合训练。

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和组合,可以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设计健身球分类机课程时,我们还需要考虑训练的难度和适应性。

根据参与者的不同水平和需求,可以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同时,也需要提供适当的调整和替代方案,以满足不同参与者的需求和能力。

通过合理设计和运用健身球,可以设计一套有效的分类机训练课程。

这种课程可以提高核心力量、平衡能力和柔韧性,并且适用于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参与者。

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广西科技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健身球检验分类机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车辆111设计者:*****学号:*****指导老师:*****2013年7月5日目录第一章设计要求1。

1设计题目 (2)1。

2 设计任务 (2)1。

3 设计提示 (3)第二章方案的选定2.1 解题思路 (3)2.2 不同方案的对比 (3)第三章传动方案3.1传动方案的拟定及电动的选择 (6)第四章主要执行结构方案设计4.1 进料机构 (12)4。

2 测健身球直径 (13)4。

3 送料机构 (13)4。

4 接料机构 (13)4.5 工作原理以及工艺动作流程图 (14)课程设计的感受 (14)参考文献: (15)第1章设计要求1。

1 设计题目(1)设计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检测、接料)自动完成。

(2)健身球直径范围为φ40~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

(3)直径范围在φ40~42mm的为第一类,直径范围在φ42~44mm 的为第二类,直径范围在φ44~46mm的为第三类。

其他技术要求见表1:1.2 设计任务(1)健身球检验分类机一般至少包括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在内的两种机构.(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绘制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4)绘制凸轮机构设计图(包括位移曲线、凸轮轮廓线和从动件的初始位置).要求确定运动规律,选择基圆半径,校核最大压力角与最小曲率半径,确定凸轮廓线。

(5)设计计算其中一对齿轮机构.(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7)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凸轮的数控加工、健身球检验分类机的计算机演示验证等。

表2为设计任务分配表。

表2 设计任务分配表1.3 设计提示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是创造性较强的一个题目,可以有多种运动方案实现。

一般的思路在于:1。

球的尺寸控制可以靠三个不同直径的接料口实现.例如:第一个接料口直径为42mm,中间接料口直径为44mm,而第三个接料口直径稍大于46mm.使直径小于(等于)42mm的球直接落入第一个接料口,直径大于42mm的球先卡在第一个接料口,然后由送料机构将其推出滚向中间接料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农业大学工学院《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题目:健身球检测分类机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康丽春目录1.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各机构方案比较、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料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送料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1:曲柄滑块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2:凸轮滑块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3:四杆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送料机构方案分析、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送料机构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1:凸轮+滑道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2:槽轮+转盘机构+半圆形环状管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机构方案分析、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机构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料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1:四分之一圆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2:机械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料机构方案分析、比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检测机构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最终机构方案的组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机构运动循环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减速装置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槽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曲柄滑块机构的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机构运动简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要求健身球自动检验分类机,将不同直径尺寸的健身球(石料)按直径分类。

检测后送入各自指定位置,整个工作过程(包括进料、送料、检测、接料)自动完成。

健身球直径范围为ф40~ф46mm,要求分类机将健身球按直径的大小分为三类。

1. ф40≤第一类≤ф422. ф42<第二类≤ф443. ф44<第三类≤ф46方案选择:电动机转速(r/min):960 生产率/检球速度(个/min):20工作情况分析2:各机构方案比较、选择进料机构:送料机构方案1:曲柄滑块机构方案2:凸轮滑块机构方案3:四杆机构:送料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 机构为低副面接触使得接触面单位面积所受压力较小,接触面便于润滑,制造方便且精度高。

能实现小球的逐个进料,滑块在运动的过程中,料斗里的球对滑块有正向的压力,故滑块的速度不宜过快,否则滑块的磨损较严重。

方案2:凸轮机构可使从动件得到精确的预期运动,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能实现小球精确的进料,但凸轮的加工制造困难,成本高,行程不宜过大,而且为高副接触易磨损。

方案3:能满足工作要求,要实现小球的精确进料需要严格的数学计算,杆件的形状复杂,设计难度大。

.:送料机构方案确定综合各方因素考量后,确定为方案1检测机构:方案1:凸轮+滑道机构方案2:槽轮+转盘机构+半圆形环状管道:检测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该机构比较简洁,但是并不能满足任务要求,因为健身球的直径相差不大,机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容易使直径稍大的球容易卡入小直径的滑道,当凸轮在推程工作的时候需要较大的推力,并且会使得小球和滑道的接触表面严重受损,使得工作不可靠,最终会丧失分球机构的精度。

并且此机构要求凸轮的从动件行程较大,使得凸轮的外形尺寸变大,笨重,不紧凑。

方案2:用槽轮机构带动拨料转盘,球在拨料转盘停歇的时间里实现找正位置、检测、下落等过程,但是当直径较大的球在直径较小的空上方时,因为球的直径相差不大,球会卡在孔里,使得拨片无法推动小球到下一个孔进行检测,则需要推出机构将卡在空中的小球推出。

:检测机构方案确定综合考虑,选择方案2,在半圆形环状滑道的下方用凸轮驱动一顶出机构,以实现任务要求。

因为球只可能卡在直径为Φ42或Φ44的孔,故只需要在Φ42和Φ44孔下方加入球的顶出机构即可,考虑到凸轮的设计制造比较复杂,同时两顶出机构要求的动作完全同步,所以将两个顶出机构连在一个机架上,用一个凸轮驱动。

顶出装置机构简图:接料机构:方案1:四分之一圆管方案2:机械手:接料机构方案分析、比较方案1:机构简单,能实现将小球的垂直方向的运动转换成水平方向的运动,减少了小球接料时的冲击,能与分检机构实现较好的衔接,不需要动力的输入,减少了原动机的负荷。

方案2:虽然能实现任务要求,但是机构复杂,中间实现机械手开合的凸轮设计制造复杂。

:检测机构方案确定综合各方因素考量后,确定为方案2:最终机构方案的组合:3.机构运动循环图4.工作原理工作初始状态时,送料机构的曲柄滑块位移大小为0,等待送料,顶出装置的凸轮在近休程的初始位置,检测机构的槽轮机构的拨盘置于空行程的开始位置。

当启动电源时,送料机构在一秒钟后将球推出,然后经过2s空回程到原初始位置,小球经过大概的时间,进入拨料转盘,因拨料转盘和槽轮机构是固连的,所以在启动电源后的时间内都是禁止的,能够保证小球准确进入拨料转盘,在接通电源后,顶出装置开始动作,并在1s钟之内将顶块推置检测装置的直径为42,和直径为44的检测小孔下,将非对应检测小孔直径的小球顶出,并保持此位置,以保证下一步,拨料转盘能顺利推动小球。

小球刚被顶出时,槽轮机构的拨盘经过空行程后开始进入槽轮啮合,带动拨料转盘转动90度,并且经过顺利将小球拨离未成功检测的小孔,此时顶出机构经过空回程回到初始位置,拨料转盘再经将小球送入下一个检测孔进行检测,经过最大孔的转料拨盘回转90度后进入接料的位置,此时拨料转盘共耗时3s,顶出机构也共耗时3s,送料机构也耗时3s,并且所有机构回到原初始位置,准备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工作。

5.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减速装置的设计计算:因电动机转速(r/min):960 生产率/检球速度(个/min):20健身球的分检装置中槽轮机构中拨盘每转一周检测出1个球,而生产率为20个每分钟,所以拨盘的转速为20r/min。

由运动循环图可知,因要关联到送料机构及顶出机构的同步工作,所以此三机构的转速均为20r/min故减速器的减速比为i=960/20=48因传动比不是很大,选择使用定轴轮系,三级减速。

查找相关资料后,设计出的传动简图为:各齿轮的齿数为:Z1=20; Z2=60 ;Z3=20 ;Z4=80 ;Z5=20;Z6=80各级减速机构的减速比:31212==i i i 43434==i i i 45656==i i i 4856341216=⨯⨯=i i i i 实现了整个减速装置的减速比为48的要求,为了制造的方便以及齿轮能正确啮合,查找相关国标,该减速装置所用到的齿轮模数均为m=2齿轮1和齿轮2的传动设计计算如下:两轮均设计为标准齿轮:模数m=2;压力角020=α;齿宽b=20槽轮机构的设计计算:要满足设计动力传动要求,所需的槽轮机构为四槽外槽轮机构,槽轮的四槽均匀分布,拨盘的转速N1=20r/min ,所以拨盘的转动周期T1=3s,槽轮的转动周期T=12s槽轮的分度转位时间tf=1/4×3=,停歇的时间td==因为槽轮的四槽均匀分布,两槽之间的夹角为90°,取拨盘与槽轮饿中心距L=100mm,拨杆圆销半径r1=8mm,槽轮在槽口处厚度b=5mm由几何关系可知:圆销中心的轨迹半径R=L ×sin45°=70.71mm 槽轮的外圆半径R2=45sin 45sin 88L L •+⨯=71.15mm槽轮槽的深度h=R-(L-R)+r=49.42mm拨盘的半径R3=R-r-b=57.71mm槽轮机构原理图为: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考虑到工作时顶出机构为轻载,凸轮的工况及装配时的尺寸要求。

决定采用平顶从动件,因凸轮与平底的接触面易于形成油膜,润滑效果较好。

在不计摩擦时凸轮对从动件的作用力始终垂直于从件的平底,故受力平衡传动效率高,且压力角为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