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的科举制度的特点?A. 分科考试B. 选拔官员C. 实行九品中正制D. 重视文化知识2. 宋朝的哪一项科技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A. 活字印刷术B. 火药C. 造纸术D. 指南针A. 欧洲东部B. 中亚C. 东南亚D. 北非4.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什么?A. 扩张领土B. 传播文化C. 朝贡贸易D. 打败敌人5. 清朝的康乾盛世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A. 顺治帝B. 康熙帝C. 雍正帝D. 乾隆帝6.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鸦片战争是因为什么原因爆发的?A. 贸易逆差B. 鸦片贸易C. 英国工业革命D. 清政府腐败7.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目标是?A. 反抗清朝统治B. 建立基督教国家C. 平均分配土地D. 实行共产主义8. 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 拯救民族危亡B. 改革政治制度C. 发展经济D. 提高军事力量9.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是谁?A. 孙中山B. 袁世凯C. 蔡锷D. 黄兴10. 五四运动的主要目标是?A. 反对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拥护民主和科学D. 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的科举制度实行了______制度,选拔官员。
2. 宋朝的______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元朝的疆域范围包括______、中亚、东南亚和北非。
4. 明朝的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5. 清朝的康乾盛世时期,______皇帝在位时间最长。
6. 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鸦片战争是因为______原因爆发的。
7.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目标是______。
8. 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9.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的首任临时大总统是______。
10. 五四运动的主要目标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

历史学科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第一部分:选择题1. 答案:A解析:根据第一章的内容,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2. 答案:C解析:根据第二章的内容,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3. 答案:B解析:根据第三章的内容,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始。
4. 答案:D解析:根据第四章的内容,商朝的都城是殷墟,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现的古都遗址。
5. 答案:A解析:根据第五章的内容,周朝的都城是镐京,镐京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
第二部分:简答题1. 答案:商朝解析: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兴起标志着中国的文明开始进入历史时期。
2. 答案:夏朝解析: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开始。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
3. 答案:殷墟解析:殷墟是商朝的都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现的古都遗址。
在殷墟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
4. 答案:镐京解析:周朝的都城是镐京,镐京是中国历史上的古都。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之一。
5. 答案:秦始皇解析: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帝王,他建立了秦朝,并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第三部分:论述题1. 答案:中华文明的特点解析:中华文明的特点包括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重视家庭和社会关系、崇尚和平与和谐等。
2. 答案:古代中国的经济解析:古代中国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
3. 答案:中国的封建制度解析: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封建等级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答案:中国的科技发展解析: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古代就非常发达,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发明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5. 答案:中国的外交关系解析:中国在古代就与周边国家和民族保持着交流和互动,通过外交手段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期中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在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
”此馆纪念的是()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宗棠2.“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人)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年-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年-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其中第一次战争后同英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尼布楚条约》3.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D.《北京条约》4.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地最多的是()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C.中俄《北京条约》D.中日《马关条约》5.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右图的解读,错误..的是()A.缺乏条件没有实施B.由洪仁玕制定的建国方案C.探索中国独立道路D.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6.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B.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了革命政权7.“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年-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有关的是()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8.“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电视剧的主题。
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A.英法炮轰广州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黄海海战D.威海卫战役9.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被迫同西方侵略者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B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C)A.封建社会B.殖民地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3、英军先派兵强占,然后通过《南京条约》正式割占的地方是(B)A.台湾B.香港岛C.九龙司D.澳门4、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个条约是(D)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稍后一段时期,共割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是(A)A.俄国B.美国C.德国D.日本6、推翻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B )A、太平天国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爱国运动D、戊戌变法7、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推动C.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D.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8、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 A )A、同盟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光复会9、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国际著名的一家公司在一次拍卖会中以高价出卖圆明园的一批古物,引起极大争议,这些国宝沧为外国古董商人的拍卖品,与下列哪一次战争有关(B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风云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死于1902年,他这一生里中国发生了哪些事情?(D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⑤.林则徐虎门禁烟⑥.义和团运动A.①③④⑥B.②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1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C)A.公车上书B.保国会的成立C.《时务报》的创办D.《定国是诏》的颁布13、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B)A.公车上书B.光绪帝颁布诏书C.强学会的成立D.康有为几次上书光绪帝14 、从19世纪60-90年代开始的一次“师夷长技”的运动是( A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5、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工作是( D )A.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B.确定党的名称C.建立党的地方组织D.制定党的革命纲领16、台湾是根据哪一不平等条约割让给日本的?( C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17、“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谁的伟大业绩(C )A.曾国藩B.李鸿章C.左宗棠 D.林则徐18、三民主义不包括( B )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19、下面哪一位不是洋务派在地方的代表?( D )A、李鸿章B、左宗棠C、曾国藩D、奕訢20、党的第一任书记是( B )A、毛泽东B、陈独秀C、董必武D、周恩来21、为抗击列强的侵略,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AA.邓世昌B.林则徐C.左宗棠D.关天培22、最能体现五四爱国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废除二十一条C、拒绝在和约上签字D、还我青岛2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C )A、民主B、科学C、三民主义D、自由24、在新疆设立行省是( A )A、1884年B、1872年C、1878年D、1875年25、《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B )A、毛泽东B、陈独秀C、董必武D、周恩来二、非选择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19世纪上半期,世界头号工业强国是哪国?()A.中国B.日本C.英国D.法国2.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是什么战争?()A.甲午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近代太平天国起义的领导人是()A.魏源B.林则徐C.洪秀全D.李秀成4.鸦片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救国方法,其中杰出代表是()A.道光帝B.魏源C.洪秀全D.张之洞5.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雨果所谴责的两个强盗是()A.英、法B.英、德C.法、俄D.美、德6.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什么条约内容()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7.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谁?()A.左宗棠B.奕C.曾国藩D.张之洞8.割让台湾岛给日本是什么条约内容?()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9.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表现谁的不屈服的精神()A.梁启超B.康有为C.刘光第D.谭嗣同10.什么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使中国出现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A.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C.五四运动D.百日维新11.辛亥革命开始于什么起义()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秋收起义D.金田起义12.近代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13.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与活动是()A.“自强”、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B.“自强”、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C.“求富”、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D.“求富”、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4.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5.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叫什么()A.同盟会B.光复会C.国民党D.共产党16.近代,哪一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A.维新变法运动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7.什么事件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A.公车上书B.颁布“明定国是”C.同盟会成立D.武昌起义18.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19.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开始于()A.禁烟运动B.鸦片战争C.太平天国运动D.洋务运动20.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是在哪次战争后()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某处名胜古迹有这么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位皇帝的功绩为“万世师表”的称号奠定了基础?
A. 杨广
B. 杨坚
C. 杨师道
D. 杨玉环
答案:B. 杨坚
2. 下面哪项是我国古代工艺发达的重要物品?
A. 瓷器
B. 钢铁
C. 木器
D. 羊毛
答案:A. 瓷器
3. 以下哪位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A. 李白
B. 孔子
C. 孟子
D. 张三
答案:A. 李白
二、解答题
4. 请简要描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答案: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之一。
它的发明过程包括
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选取适合的纤维原料,如树皮、麻类等。
然后,将纤维原料浸泡在水中,使其软化。
接着,将软化的纤维原料
捣烂,并加入一定比例的水。
再将捣烂的纤维原料倒入漏勺中,使
水分慢慢滤去,留下纤维物质。
最后,将纤维物质晾干,形成纸张。
5.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请简要介绍他对教育的贡献。
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教
育无疆界”的观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教育的机会,不论出身
和贫富。
他强调“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提倡学生要勤于研究,并且要运用所学知识来实践。
孔子提倡的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发展,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考试用时: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计20分)1.19世纪上半期,大部分的中国官员仍然陶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而世界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当时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2.一位历史学者认为道光皇帝的墓修筑的比其他帝王的墓都要矮小时,他认为这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了仗,丢失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
这里所说的“丢失”的土地是指A.广州 B.台湾 C.辽东半岛 D.香港岛3.这本书以浩繁的叙述和几十幅世界地图为人们展示了另一个近代世界,尤其是该书中所阐发的“师夷”思想,对中国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此书是A.《海国图志》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西游记》4. 读下面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导致图一景象变为图二景象的是图一图二A.英俄联军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5. 我国现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在清朝中前期我国地域要比现在还要广阔,近代历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6. 中国第一座匾额专题博物馆——洛阳匾额博物馆2009年4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包括左宗棠在内的许多名人题写的珍贵匾额(见右图)。
今天人们纪念左宗棠,是因为他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A.在虎门率军抵抗英军 B.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略7. 1895年,光绪皇帝为一位在黄海大战中捐躯的爱国将领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清廷还赐给这位将领的母亲一块“教子有方”大匾。
这位为国捐躯将领是A.邓世昌 B.戚继光 C.文天祥 D.丁汝昌8.北洋舰队始创于19世纪70年代,覆没于90年代。
要想了解它的兴衰史,寻访其历史遗迹,可去A.广州虎门 B.山东威海卫 C.辽宁大连 D.福建马尾9.台湾是中国的宝岛,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卷(附含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这一文明成果诞生于下列哪一大河流域()A.B.C.D.2.《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A.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B.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C.古巴比伦分为三个社会等级D.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3.下表是某初三学生在整理古印度文化时的草稿,请你帮他指出有误的一项()4.亚瑟夫是古代雅典的公民,世代经商,家中有妻子露西,夫妇俩还有一个6岁的儿子,另有一个买来的奴隶。
某一天,召开公民大会,这一家有资格参会的人数为()A.0人B.1人C.2人D.3人5.“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
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A.使东方从属于西方B.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6.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
据此可知,“大秦”是()A.罗马帝国B.亚历山大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7.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它们都()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B.莫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8.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材料中的宗教指的是()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9.扑克牌中的J、Q、K分别是英语Jack(骑士)、Queen(皇后)、King(国王)的缩写,常见的12张牌里的人物在西方历史文化中也是各有出处,分别代表了历史上某个人物。
关于红桃K(下图)的描述,关键词是“什一税”“罗马人的皇帝”,请问他是谁()A.凯撒B.屋大维C.查理・马特D.查理曼10.下列历史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法兰克王国对土地分封形式进行改革①查理曼帝国分裂①庄园遍布欧洲各地①编成《查士丁尼法典》①大学兴起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11.646年初,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开始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量检测班别:姓名:1、“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不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
”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A.远离毒品、真爱生命B.家庭和睦、相亲相爱C.珍惜土地、保护环境D.反对战争热爱和平2、“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
”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3、《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有识之士议论纷纷,其中说法错误的是()A.失去台湾,东南沿海不会太平了B.2亿两白银的赔款,老百姓负担又重了C.日本在中国设厂,经济掠夺加剧了D.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了4、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下述事件体现这一点的是()①林则徐虎门销烟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③左宗棠收复新疆④义和团抵抗八国联军侵略A.①③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5、将孙中山革命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建立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兼任黄埔军校总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6、张华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虎门销烟》②《鸦片战争》③《末代皇帝》④《火烧圆明园》⑤《甲午风云》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④⑤③D.③④⑤①②7、一位老者收藏有四张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其中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A.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举行宴会C.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进行操练8、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2007年10月2日,世界特奥运动会在上海开幕,在我们学习的近代史中,发生在上海的事件()①《南京条约》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②洋务运动中,江南制造总局建在上海③1912年孙中山在上海就任大总统④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新文化运动开始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10、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11、在清末,有个人住在香港岛,原来每年都要向清政府纳税,但后来税收却要交给英国统治者。
你认为这种转变会发生在()A.虎门销烟后B.《南京条约》签订后C.清政府被推翻后D.新中国成立后1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B.胡适──戊戌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13、将孙中山革命活动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建立兴中会②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兼任黄埔军校总理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14、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塑造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为民主共和国作出了贡献,堪称民主革命先驱的是( )A、宋教仁B、孙中山C、李大钊D、毛泽东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错误的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16、1919年在北洋军阀教育部主事的条陈中写到:“此次罢学风潮,近因由政治问题发生。
”条陈中说的“罢学风潮”、“政治问题”分别指()A、上海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和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C、五四运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D、上海学生运动和中共成立17、以下事件与陈独秀无关的是()A、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B、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C、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D、中共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18、“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此诗反映的事件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B、左宗棠收复新疆C、关天培抗英D、林则徐虎门销烟19、历史课上庞老师问“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了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同学们的理由主要有以下4条,你认为正确的是()A.洋务派主观目的是为了引进西方先进技术B.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军事工业C.洋务派办洋务主要是为了发展民用工业D. 洋务派主观目的维护清朝统治20、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是指:()①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④北洋政府被迫垮台A二、列举题:(共5分)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⑵中国近代化的开端——⑶中国新民主主义主义革命的开端——⑷表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华工具的条约是——⑸近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⑹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⑺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⑻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⑼新文化运动的口号-----⑽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立战功的北伐名将是——三、材料解析题 21. 归纳整理,回答问题(10分)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1) 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
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4分)(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分)(3)从这部屈辱的历史中,你看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1分)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2分)22. 25.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8分)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开始了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史学界普遍认为,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请完成以下各题: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③ 从上述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1919年以前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或者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④ 分别从后两个阶段选择一名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简要说明他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贡献。
⑤ 回首中国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2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革命最最终取得了胜利。
请回答:(16分)(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哪一年开始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4分)(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3分)(3)1924年,国民党召开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开始。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的是国民党建立的什么学校?(4)北伐战争目的是什么?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24、某校八年级三班的同学在学习《近代化的起步》这一主题后,积极开展探索活动。
同学们搜到了以下图片资料,请你帮他们进行归类:⑴、A、《民报》图 B、《新青年》图C、康有为像D、《晚清京师同文馆组织研究》书影图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属于维新变法时期的是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⑵、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曾经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国屡遭西方欺凌,短短几十年间,就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据史实回答以下问题:(1)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战后中国被迫把什么地方割让给英国?(2)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在哪次战争中被侵略军烧毁?英法两国发动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什么?(3)近代史上哪个国家强占中国领土最多?从什么时候开始,外国资本家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6分)(4)面对这段屈辱的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24、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实现社会的转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分)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zhí)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右图为江南制造总局)材料二: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三:“百日维新”和义和团的失败清楚地表明,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使中国现代化是无效的。
唯一办法是从下面进行革命;1911年爆发这一革命,它最终推翻了清王朝,以共和政体来取代。
——摘自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所提的戊戌变法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1分)(3)材料三中革命具体指的是?材料四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了什么运动?(2分)(4)根据四则材料,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参考答案八年级历史期中综合检测一、选择题1、B2、A3、C4、C5、C6、B7、D8、C9、D 10、B11、C 12、A 13、D 14、A 15、D 16、C 17、A 18、C 19、B 20、A21、D 22、C 23、B 24、B 25、C二、列举题26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27 华尔、阿古柏、伊藤博文、西摩尔、谭嗣同、袁世凯、蒋介石28、北京、檀香山29、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公车上书、武昌起义三、材料分析题30、(1)材料一:《南京条约》;材料二:《马关条约》;材料三:《辛丑条约》(2)①甲午中日战争;②《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1、(1)①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②失败(2)①新文化运动;②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四、问答题32、(1)鸦片战争(或“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2)英国、法国;(3)①《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