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思考
社会存在与(物质)存在有什么区别、联系?
社会意识与意识有什么区别、联系?
社会存在与(物质)存在
区 别 存在指整个物质世界,包括社会存在和自然存在
社会存在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又渗 透着人的意识,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而自然界 的存在则可以离开人和人的意识。
谢
谢
!
邓小平理论
正确反映了事物的属 性和变化发展规律,能对 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正确 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使 人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推 动事物的发展。
促 进 作 用
(2)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资料:从1985年开始,为了满足欧美市场对藏羚 羊绒的需求,盗猎者开始大肆捕杀藏羚羊,短短几 年,藏羚羊由原来的100万只锐减到不足1万只。
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作用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的两种表现 (社会意识具有两重性。)
A、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如: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先进文 化、诚信 B、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
政治思想、法律思想 道德、宗教、艺术 风俗习惯
社会意识 哲学、科学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 【寓言典故】负暄献曝 •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冬天。来年开春,农 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 原来还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他回头招呼妻子说:“这 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等我们去告诉国王, 肯定会有重赏哩。” • [简要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的反映。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 制约,也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等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切相关。这个农夫有这样的想法,是由他的社会地位、生 活环境和所受的社会教育等社会存在决定的。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对于理解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存在指的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形式等。
而社会意识则是指人们对社会存在的认识和反映,包括观念、价值观、意识形态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普遍追求利益最大化、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私有制生产关系的必然结果。
其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人们的意识观念、行为方式等也能够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和变革。
例如,在工人阶级觉醒和组织起来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他们的意识觉悟不断提高,最终推动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辩证关系原理是指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
这一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是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它们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同的社会存在条件必然导致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
例如,在奴隶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强调奴隶服从、等级观念等,而在封建社会中,封建地主阶级强调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道德。
其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基本原理。
人们的意识观念、行为方式等也能够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和变革。
例如,在工人阶级觉醒和组织起来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他们的意识觉悟不断提高,最终推动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这一原理说明了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和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关系,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社会意识能够对社会存在产生积极作用,推动社会变革的发生。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和意识
人类社会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 反映,意识对客观事物有反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 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我国和俄罗斯《婚姻法》对比
中国的法定婚龄是 男22岁,女20岁
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对立
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科学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 促进 作用
B、 落后的,反动的,非科学的社会意识
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 作用
为什么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 对社会存在产生巨大的促进作 用?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A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 动作用 B、 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再受社会 存在制约 C、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具有 促进作用 D、一种观念的产生、发展和消失,并不完全由社会存在 的状况及其变化发展来说明 4、下列观点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有 B A、“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B、“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 C、“时势造英雄” D、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 辩证关系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
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
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小结:
社 含义
会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存
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 --性质决定--性质 辩
于
意识社会意识是社
社
会存在的反映
会 意 识
辩证统 一关系 (重点)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变化决定--变化
阻碍作用
证 统 一 关 系
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促进作用
B√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到:“如果没有毛泽 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 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 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 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这表 明,领袖人物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B、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 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 京拣煤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 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 爷一样-------”
(2)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生产力
两者的矛盾运动促 使了社会存在的变 化和发展
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随 之变化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 下,西方的风俗习惯
丽的景色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想到矿
物的商业价值,而想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这表明
①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②不
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价值观 ③一个人
的社会意识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存在的具体条件
决定的 ④价值观无所谓正确与错误
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3.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内涵
1. 社会存在: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基础及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 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广义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信仰等;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即社会的阶级、民族的主导思想。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三、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 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2. 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革命的批判精神,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 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名词解释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社会科学中重要的概念。
社会存在指的是一个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形式,包括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物质财富、文化传统等。
而社会意识则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的认知、认识和反应。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社会存在中的经济基础、生产方式等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而社会意识则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存在,通过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思考和行动,推动社会存在的变革和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也体现了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在社会存在中,经济基础是决定性的因素,它决定了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变革的动力。
而社会意识则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特点和矛盾。
社会意识的变革和发展又可以反过来影响社会存在,通过人们的主观努力和思想觉悟,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研究对于理解社会问题、解决社会矛盾、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社会存在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问题的本质,为社会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而对于社会意识的认知和研究,则可以深化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把握,推动社会意识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思想支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应不断加强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研究,不断拓展我们的认知和思维,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本篇文章的组织架构,以便读者能清晰地了解内容安排和逻辑脉络。
本篇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Section 1)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概述(1.1 概述)中,我们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这一主题进行简要的介绍,指出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和讨论的背景。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唯物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价值观
人生观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基本含义 1.基本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
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 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 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 无论其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也不管它披上何种神秘的 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外衣,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 社会存在的反映(如实的或歪曲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反映(如实的或歪曲的反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D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君权神授” ① 科学发展观 ②自动化生产方式 ③“ 君权神授” 文学、艺术、 ④肥沃的黑土地 ⑤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 ⑥ 文学、艺术、哲学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2、 “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 、 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 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 动物;假如牛能绘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头牛。”该 观点说明了 D A、动物也有意识 、 B、上帝是人脑自生的 、 C、有什么样的上帝就有什么样的上帝观念 、 D、上帝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第一条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神圣不可侵犯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 会存在的反映。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 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人们 的道德、思想、哲学、艺术、宗教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 证关系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 于社会存在
பைடு நூலகம்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
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 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 与自然界一样,社会存在也有三种表现形式, 即物质形态的存在,这就是各种社会财产;运 动形态的存在,这就是各种社会组织活动;思 维形态的存在,这就是各种思想理论、知识体 系等。对社会存在进行量化就有了所谓社会存 在量。各种社会存在可以相互转换。
•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 以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 关系原理的理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 性变革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封建主义落后思想。 资本主义社会中,也能产生科学的先进思想。
结论: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 步性和不平衡性。
传统公私观念与现代中国社会
我国传统公私观念的主流是“崇公抑私”、“立 公灭私”。 传统公私观念对我们现代社会集体利益与个人利 益的处理的观念有一定的影响。 由于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和影响的深远性,传 统公私观念对现代中国社会仍然有着重要影响, 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 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 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
社 会 存 在
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
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
人口因素
个人意识
群体意识
社 会 意 识
社会心理 社会意识形式
社 会 意 识 形 态
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 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两 种 根 本 对 立 的 历 史 观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以往社会历史理论陷入唯心主义的原因 只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 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社 会存在。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政治法律思想
社 会 意 识 形 态
道德 艺术 宗教
这个表说明了什么道理?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性质。
【寓言典故】负暄献曝 宋国有个农夫,披着破絮麻布熬过了 冬天。 来年开春,农夫在田里耕作,晒着太 阳,感到浑身惬意,不知道天底下原来还 有广厦温室和丝袄狐裘。 他回头招呼妻子说: “这般享受的办法,别人一定还不知道, 等我们去告诉国王,肯定会有重赏哩。”
鲁迅先生说: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 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 婆子的酸辛, 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 像阔老太爷一样……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一.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二.历史继承性 三.能动的反作用
探究: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为什么会存在落后和 腐朽的思想?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能不能产生先进的社 会意识?为什么?
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2.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谢谢观看!
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 形成和发展,不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全盘否 定,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 西,保留其合理的因素。
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
材料: 人们过去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将社会主 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导致中国经济很长一段时 间内越计划越穷,物资稀缺,温饱都无法解决。 邓小平大胆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这种认识变化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使我国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