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第2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案

合集下载

第2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说课课件

第2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说课课件

物质
存在方式
承担者
运动
16
2012-04
观察2 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惠 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坛经》 慧能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
设计思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本节难点之 一,用表格的形式将多个运动形式与其载体列出来,并运用反面 例子证明运动不能脱离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把事例和理 论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这一观点,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由具体到抽象
4
2012-04
伙 伴
互助
情感分析
认知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 习,对于马克思唯物 主义唯物观有了一定 的认识和理解,对于 具体哲学概念的理解 上还是有一定难度。
能力分析
中职二年级的学 生,初步具备了一定 的探究能力,但应用 意识有待加强.
强烈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具有积极的 情感态度,开始对人 生问题进行思索.
)的运动变
)的发展也
)的发展也
20
2012-04
设计思路:“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是本节重点之一,这是马 克思主义唯物论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是其他理论的依据。教学方 法分别用漫画和表格的形式证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为转移的, 也是普遍的,万事万物都存在着规律。对该重点进行突破,让学 生参与探究,把事例和理论观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观点和方法的理解,这要求我们想 问题办事要遵循客观规律,从而提高学生探究问题能力。
“拔苗助长 ” 错误在 哪里?
19
2012-04
观察2
项目 表明 )的运动是
水往低处流,日、月、星、辰按 ( 自然界事物 一定的轨道转 有规律的

中职哲学与人生表格版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中职哲学与人生表格版教案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授课设计 2哲学与人授课内容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课程授课学时 2生授课教材《哲学与人生(校正版)》王霁,高等教育初版社,2013.8 , 2版知识与技术认识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认识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认识人生行动的限制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授课目标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修筑绚烂的人生。

在敬爱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足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授课重点与难点情感态度与价人生行动的效率。

值观授课重点: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授课难点: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人生计在于行动中。

授课方法情境授课法、案列授课法教法、学法学习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授课手段授课准备多媒体协助授课教师:整合各样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有关案例和资料;认识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专业和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二、人生计在于行动中板书设计三、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四、敢于行动,善于行动授课推行授课活动授课环节设计妄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歌曲《山不转水在转》“山不转水在转”,这句俗语学生疏享想法。

的寓意是什么?人间万物都是运动的。

“山、”“水、“”云、”“风、”“心”都在不停地“转,”运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无法让世界停止运动。

设置问题激趣导入(2 分钟)“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也说明,无论有多少劫难,有多少曲折,只要用积极的行动去战胜困难,总会有峰回路转、阳光明亮的一天。

故事“士别三日,当刮目经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相看”思虑,“士别三日,当刮目学生积极思虑认真回答;活动一。

相看”,这个典故说了然什么道理?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阻滞不前,我们要积极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用运动变化的目光对待他人,理解他人的不完善、不能熟。

提问:这种说法正确吗?学生疏享想法。

活动二“人不能够两次踏入同一为什么?条河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守株待兔以此故事,提问:这个故活动三多媒体显现“圣神皇帝”的无奈事说了然什么道理?教师:自然界是有时有序学生认真回答;的,花卉开放也各有其时,在不改变其他条件的情况下,让春、夏、秋、冬各样季节开放的花,同时开放,即使“圣神皇帝”也是办不到的。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2.1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教案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2.1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教案
情感
目标
奋发前行、积极乐观、尊重规律,大胆创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难点
行动成就人生。
媒体教具(或主要工具材料等)
PPT、图片、视频、一体机、白板、笔、U盘、作业本
教学过程
修改栏(时间分配)
教 学 内 容
师生互动
1.“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2.案例导入:喜马拉雅山也曾是汪洋大海。
《大国工匠》——周东红
3.重点讲授1、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
2、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
3、行动成就人生
4.观点一: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在运动,不存在没有运动的事物。
观点二:教室里的黑板、讲台、课桌等,只要没有人去移动它,就是静止的,所以,生活中存在没有运动的事物。
5.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
6.学习指导册2.1
7.案例加视频导入:诺基亚帝国的消亡
8.人是自然界长期长期进化的产物。
9.行动成就人生:粟裕大将的一生
10.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问题导入
提问、视频回答
案例导入
讲授
小组讨论
小结
课堂练习
案例视频导入
视频讲解
案例导入
总结
10
15
15
10
5
5
10Leabharlann 10课题章节/名称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课时
2
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小组讨论法、探究学习法




知识
目标
了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理解物质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行动成就人生这些概念。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讲: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讲: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第一单元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第一讲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介绍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生也需要行动,通过积极的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

【教学重点】1、理解物质运动与人生运动的概念;2、意识到人生需要积极的行动;3、探讨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生贵在立即行动的思想;2、如何引导学生将行动贯穿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中。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互动探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5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2、提问:你们觉得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二、讲解(15分钟)1、介绍物质运动的概念:物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之一,它是物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变化。

2、介绍人生运动的概念:人生运动是指人类社会和个人在历史时期中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变化。

3、讲解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的道理,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生需要积极的行动才能实现发展。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提供一个案例:一个想要成为演员的学生,但是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2、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分析该学生未付诸行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帮助他付诸行动。

四、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25分钟)1、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如何将行动贯穿于自己的人生规划中。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总结出实现人生发展的方法,并结合自身经历分享。

五、课堂总结(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注意在今后的人生中贯彻立即行动的思想;2、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3、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介绍物质运动和人生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意识到人生需要行动才能实现发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如何通过积极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生贵在立即行动的思想。

《哲学与人生》第2课说课稿

《哲学与人生》第2课说课稿

《哲学与人生》【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说课稿陇县职业教育中心贺林科《哲学与人生》【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反思几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是高教版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的第二个课题。

全书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把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把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走好人生路作为落脚点。

第一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为指导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其侧重点是“如何通过积极行动,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路”,着重阐述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物质运动的规律性,引导学生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因此,本节课在本章和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 、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的基本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行动,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现实,积极行动、尊重规律,脚踏实地3、运用:把握客观规律,做一个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依据大纲要求和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在运动中存在教学难点:人生存在于行动中二、说教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本课知识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动画、图片、名言等资料,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还课堂于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最终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运用于生活中。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在正确对待并开展人生行动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哲学与人生2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哲学与人生2第二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结论和总结
1 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 2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3 人生行动的塑造作用

的相互影响
通过积极而有意义的行动
哲学为人生提供了思考和
人生行动受到物质运动的
塑造自己的人生。
决策的框架。
影响,同时也能影响物质
运动。
1
人生行动对物质运动的影响
2
文化创造、社会进步、科学发展。
物质运动对人生行动的影响
生物变化、环境适应、技术创新。
人生行动的塑造作用
雕塑家
人生行动是自我塑造的关键。
陶工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建筑师
通过行动建造自己的人生。
物质运动在人生中的具体体现
身体锻炼 思维活动 艺术创作 社会互动
改善健康和体质。 培养智力和思维能力。 表达情感和探索创造力。 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影响。
提供思考框架和决策依据。
物质运动
运动的本质
物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过程。
宇宙的动态
天体的旋转和星系的运动。
水的流动
河流的奔腾和浪花的涌动。
人体的活动
人类的运动和生命的活力。
人生行动自Leabharlann 实现追求个人潜力的最大发挥。
目标的达成
制定并实现个人和职业目标。
价值观的体现
通过行动展现自己的价值观。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哲学与人生2第二课物质 运动与人生行动
本课将探讨哲学与人生之间的密切关系,解释物质运动的基本概念,并阐述 人生行动的意义。我们还将探讨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并探 讨人生行动对人的塑造作用。
哲学与人生
1
哲学的定义与作用
探索人生意义的学科。
人生的复杂性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设计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设计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设计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设计概述本节课将以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为主题,通过探索物质的运动规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运动对人生行动的影响和意义。

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物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物质运动的原因和规律。

3.分析物质运动对人生行动的影响和意义。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物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与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和引述实例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物质运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物质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和循环运动。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运动的原因和规律,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

3.实验探究(20分钟)–进行一次简单的物质运动实验,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小车的运动轨迹,并通过斜面等条件的变化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归纳总结物质运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4.讨论与交流(15分钟)–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享归纳的规律和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物质运动对人生行动的影响和意义,例如交通工具的运动对人类的生活带来的便利等。

5.拓展与应用(10分钟)–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的知识。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思考物质运动与其他领域的联系,如体育运动、舞蹈等。

•提问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探索,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发言,了解他们对物质运动和人生行动的理解程度。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一份实验报告,描述实验过程和归纳实验结果,以评估他们对物质运动规律的掌握程度。

•思考题:布置适当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课后提交,以检验他们对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的思考和应用能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2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课件-第2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每一个人的人 生都是由一连串的行动构成的。目的和理想 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实现。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纸上谈兵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整个自然界,从 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 西,从沙粒到太阳,从 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 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 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 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 中。”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 德育学科考试大纲
2.1了解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2 了解规律的含义及其特点;
2.3 理解人生行动要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 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任何物质都在运动之中,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 机界到生命有机界直到人类社会,都处于永不停止的运动变 化之中。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没 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
一、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有的人,总是 停留在计划和想象 之中,让自己的愿 望在拖延中付诸东 流。
Hale Waihona Puke “今日事今日毕”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能拖延
时间、不能找借口的人生道理。

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和理 想。如果光说不做,那么任何目的和理想都 不可能转化为现实。
阅读思考 p20“引狼入室”计划的案例故事中,人们保护 鹿群的行动为什么会带来恶果?在现实生活中,你 还能举出一些实例说明这种现象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积极行动实现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光说不动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
3.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
1.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
2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三、把握规律,善于行动
1.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
2 .遵循客观规律,积极行动
课堂教学安排
么道理
学生讨论:(略)
教师:人生也是运动变化的,不会停滞不前,我们要积极行动,开创人生的新局面。

用运动变化的眼光看待他人,理解他人的不完善、不成熟。

在变化的人生中,人生行动决定人生发展。

2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

运动是绝对的(多媒体展示)
案例1: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提问:“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形象地说明
了物质运动的哲学原理。

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冋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


案例2: “风动,幡动,还是心动”
慧能,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师。

《坛经》记载了一个关于他的故事。

慧能和尚到广州法胜寺去的时候,正好赶上印宗法师在
这里讲《涅槃经》,和尚们都在寺门内坐着静心听讲。

忽然一阵风,把悬挂在佛像前面的幡吹动了,飘过来,飘过去。

有两个和尚
看见了,议论起来。

一个和尚说:“你看,风在动。


另一个说:“不对,那不是风在动,而是幡在动。


是风动还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休。

慧能听到了,便插嘴说,“那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


提问:慧能和尚的话对不对错误在哪里
学生讨论:(略)
教师: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和运动不可分,脱离了物质的所谓“纯粹”运动是不存在的。

慧能和尚认为,“心”,即人的主观意识就是一切,我的心是怎样的,外界事物就是怎样的。

由于我的心在动,所以才有风动、幡动。

推而广之,整个世界的运动也是由我的心动决定的。

慧能和尚离开物质谈运动,把意识当做是运动的主体,否认物质(风、幡)是运动的主体,最终走向唯心主义。

在实践中,我们只有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理解才是辩启发式教学
分析与说明
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观。

3 .人生贵在立即行动
视频:舞蹈“千手观音”
提问:喜欢舞蹈“千手观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略)
教师:2005年春节晚会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

“千手观音”舞蹈为什么这般美丽失聪的姑娘们听不到乐曲,然而她们用其他感官来感受节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极富韵律感和表现力的动作。

可以说,“千手观音”的美源自于他们那纯洁而饱满的精神力量,以及他们用行动演绎出来的精彩人生。

人生是短暂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必须立即行动。

要立即行动,就要敢于行动,不怕失败。

二、把握客观规律善于行动
1.敢于行动不等于成功行动
案例:爱因斯坦的“梦想”
爱因斯坦小时候做梦都想成为像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他一有空就练琴,可是连他的父母都觉得这个可怜的孩子拉得实在太蹩脚了,完全没有音乐的天赋。

一天,爱因斯坦去请教一位老琴师。

琴师说:“孩子,你先给我拉一首曲子吧。

”他拉的是帕格尼尼24首练习曲中的第三首,简直破绽百出。

一曲终了,老琴师沉吟片刻问他:
“你为什么特别想拉小提琴呢”他说:“我想成功,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出众的小提琴家。

”老人又问:“那你拉琴快乐吗”他回答:“我非常快乐。


老琴师把爱因斯坦带到自家的花园,对他说:“孩子,你现在非常快乐,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对不对你拉小提琴是为了成功,获得快乐,而现在你已经是这样,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人呢你看,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可它们同样美丽,比如玫瑰,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但这也就够了。


老琴师的这番话,让爱因斯坦恍然大悟。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不再对拉小提琴那么狂热了,只把它当做调节生活的一种方式。

20年后,他成了名扬天下的物理学豕。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略)
教师:人生行动要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果爱讨论法
探究讨论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