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5.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难忘的泼水节》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实录(3)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实录(3)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播放的这首歌就是歌唱我们祖国的!56个民族,56朵花,56 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你能猜出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并说说你的理由。

(出示图片)能说一说你对傣族,对泼水节的的了解吗?(师出示泼水节介绍)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傣族泼水节的资料向你们展示:(请看大屏幕)傣族是生活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最隆重的节日。

傣族的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这一天傣族的男女都身穿盛装,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和泼水节有关的课文——第11课《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

师:“孩子们,我们来看这个题目。

在这个题目里面就有一个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哪一个字呢?”生:“泼”师:“我们先观察一下这个字它的结构、部首,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师:“孩子们观察的真仔细,。

伸出你们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下这个字。

”……“好,打开课本49页,在课本上写两个,注意写字的姿势、握笔姿势。

”『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难忘”呢?今天我们就走进1961年的泼水节,看看为什么那一年的泼水节让傣族人民难忘。

(板题齐读)』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1、让我们坐着时光机回到1961年,去看看那年的泼水节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人难忘。

难忘泼水节教学实录

难忘泼水节教学实录

难忘泼水节教学实录
《难忘泼水节教学实录》
今天是泼水节,我在学校组织了一堂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让学生们在欢乐中了解泼水节的由来和意义。

首先,我向学生们介绍了泼水节的由来和意义。

我告诉他们在泼水节的传统中,人们会用清水和鲜花互相泼洒,意味着洗去过去一年的不好运气,迎接新的一年。

这让学生们感到很有意思,他们开始期待着参与泼水节的活动。

然后,我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分别扮演泼水节的不同人物,包括洒水者、被洒者和观众。

我特意准备了一些彩色的喷水枪和水球让学生们使用,让他们感受到泼水节的欢乐氛围。

在活动中,学生们非常投入,他们用水枪互相泼水,笑声不断。

同时,我也透过学生们的活动,引导他们讨论泼水节对人们的意义和作用,引发他们对文化传统的思考和理解。

最后,我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绘制自己参与泼水节活动的画面,并结合他们对泼水节的理解,写下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这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实践与体验,也提高了他们对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堂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学生们不仅在欢乐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也对泼水节的传统与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不仅让学生们增长了见识,也增强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希望今天的教学能够成为学生们难忘的体验,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实录窦桂梅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实录窦桂梅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实录窦桂梅 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一个特别难忘的节日——泼水节。那可真是一段超级欢乐、让人印象深刻的时光!

泼水节那天,大街小巷都热闹得像炸开了锅一样。人们早早地就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就像过年一样,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我记得,在广场上,有好多好多人。大家手里都拿着各种各样的泼水工具,有的拿着小水桶,有的拿着水枪,还有的拿着小水瓢。当泼水节的庆祝活动一开始,那场面可真是太壮观!

人们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水花四溅,就像下了一场欢乐的雨。我也兴奋地加入到了这个欢乐的队伍中。我拿着小水桶,朝着我的好朋友跑过去,把水轻轻地泼到他身上。他,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着朝我追过来,也把水泼到了我身上。凉凉的水洒在身上,感觉特别舒服,一下子就把炎热的天气都给赶跑。

这时候,音乐也响了起来,大家跟着音乐的节奏,一边泼水,一边跳舞。有的人还唱起了欢快的歌,那歌声、笑声、泼水声交织在一起,就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我也忍不住跟着节奏跳了起来,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鸟!

在泼水的过程中,还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儿。有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滑倒了,大家都赶紧跑过去把他扶起来,还关心地问他有没有摔疼。他咧着嘴笑了笑,说:“没事儿,这泼水节太好玩,我还想接着泼!”然后又开心地加入到泼水的队伍中去了。

还有,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互相泼水的时候,就像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水战”。他们把水高高地泼向对方,那水就像一道道银色的弧线,特别好看。周围的人都被他们逗得哈哈大笑,纷纷鼓掌叫好。

到了傍晚,太阳渐渐落山了,泼水节也接近了尾声。大家虽然都被泼得浑身湿漉漉的,但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我心里想,这个泼水节可真是太难忘,我以后每年都想来参加。 小伙伴们,你们听了我的讲述,是不是也觉得泼水节特别有趣?如果有机会,你们也一定要去体验一下这欢乐的泼水节!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及教学反思【#二年级# 导语】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语文《难忘的泼水节》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

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二、自主学习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2)识字小游戏游戏一:找朋友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

(凤、凰)(咖、啡)(襟、褂)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泼水节因为敬爱周恩来总理花炮对襟白褂敲鼓银碗祝福健康长寿幸福令人盛满(教学多音字:盛)(4)认读长句。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实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17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实录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敬、鲜、脚、度、凤、凰”。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与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点理解“周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总理与人民心连心”这一主题。

教学难点通过读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教学准备学生查阅有关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资料及了解周总理的故事。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他们在干什么,是哪个民族的。

课件出示傣族人民泼水节图片。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难忘的泼水节二、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本课生字,带拼音。

凤凰恩敲傣襟褂咖啡撒踩端蘸寿龙2、“我会读”凤凰花周恩来敲鼓咖啡色衣襟白褂踩着端起蘸水长寿柏树泼洒三、自主读书,理解课文。

师:看来,大家生字预习的不错,我相信课文也灰度的更好。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题目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周总理3.朗读感悟第一段⑴出示句子“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指名读。

⑵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火红火红:花的颜色非常鲜艳。

练习:火红火红的()一年一度:每年只有一次,泼水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⑶指导朗读把傣族人民的高兴、兴奋放进去读一读4、学习二、三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今年指哪年?傣族人民为什么特别高兴?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学生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画出有关句子。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重点讲解:“四面八方”、“赶来”、“地上”、“江面上”、“天空中”。

比喻句:“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指导朗读: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4、看图,理解第4自然段。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17 难忘的泼水节 (3)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实录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17 难忘的泼水节 (3)公开课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实录

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积极的、健康的阅读情趣。

由此,我确立了“情感和态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确立“知识和能力目标”: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3 教学用具课件4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问: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你们知道哪个民族过泼水节吗?随机板书:傣族。

2.教师简介傣族的泼水节: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这就是“泼水节”.(板书)3.为什么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学生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

1.自主预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生词的正音。

(2)课文段落正音纠错,指导读通,读顺。

(3)难句提示指导: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3.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写人的文章学会“什么时候谁和谁做什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质疑问难。

三、写字指导。

1.书写生字“历、敬、度、赶”2.学生书写生字。

3.点评书写。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初步了解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独有的风俗习惯,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教学重难点:1、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傣族人民过节时的欢乐心情。

教学准备:1、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泼水节的知识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信息。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猜想1、小朋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两个吗?许多民族都有他们特别的、充满民族气息的风俗与节日。

(板书:泼水节)就是其中的一个。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泼水节的欢乐场景吧(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3、看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这篇课文会向我们介绍什么?4、你们猜的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看看所写的内容与你的猜测一致吗?2、检查自读:(1)读词语:提着桶相互促进湿淋淋不肯离去幸福象脚鼓赛龙舟准备象征性吉祥如意(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猜测与文中所写的是否一致。

(理清课文脉络与重点。

)4、你又读懂了什么?(在学生充分回答后,引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悟“泼水”,感受欢乐。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傣族人民又是怎样过泼水节的呢?(小组合作,读文讨论。

)2、交流,朗读。

(以下环节随机进行。

)(1)泼水前的准备:泼水节那天,人们在大街两旁准备好清水。

你喜欢这样的清水吗?为什么?怎样读出你喜欢的心情?指导读句: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洒上花瓣。

(2)人们心情:泼水节那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

你读懂了什么?你能把傣族人民急切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吗?(3)泼水经过: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实录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实录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实录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实录2,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四月十三日到十五日,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这就是“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3、但这次是“泼水节”是最难忘的。

(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

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是难忘的?)二、自主学习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出示,有哪个字需要大家帮忙的吗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凤凰指名读,出示凤凰花,感受,出示()的凤凰花。

比较:火红与火红火红的区别。

⑷认读句子。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读,理解“一年一度”2、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

⑴.看看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

所以。

”说一说原因。

⑵.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⑶.交流、感悟。

①句子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抓住“四面八方、赶”字体会人们急着迎接周总理的心情。

②句子2: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抓住“地毯”,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鲜红的地毯”从而感悟到傣族人们撒花瓣独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庆气氛。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忘的泼水节》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2.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生:学生举例……傣族……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傣族的资料向你们展示: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有一个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傣族。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

这就是“泼水节”。

每到傣历6、7月份,火红的凤凰花盛开的时候,傣族的男女都穿盛装,端着清水,端着清水,庆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庆的节日──泼水节。

根据傣家的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互相泼水以表示对他人真诚美好的祝福。

泼水节每年都过,可是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却令傣族人民世代“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难忘的泼水节。

【同时展示泼水节的图片,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从视觉感知上对泼水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2.课件出示课题《难忘的泼水节》:(学生齐读课题。

)“泼”右边是“发”不要和“波”相混。

3.(质疑:为什么说这个泼水节是难忘的泼水节?)齐读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二、自主学习师:是啊,为什么说1961年的泼水节是个难忘的泼水节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课文已经读完了,让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生字预习的怎么样?出示带拼音生字,学生认读。

师:生字带拼音会读,去掉拼音你还认识他们吗?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

生齐读,开火车读。

走迷宫认读生字。

【识字和朗读是低年级的重点。

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读书效率。

本课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学生见面的机会较少,字形比较复杂,字音难点较多。

教学时,要努力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悟师:看来同学们把生字都掌握得非常好了,那么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是难忘的呢?生:周总理的参加。

师:谁能把你搜集到的关于周总理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呢?生介绍。

师:作为国家总理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去做,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参加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所以令傣族人们特变难忘。

【二年级的学生对周总理知道的并不多,所以对孩子来说,这是个难点。

所以课前让学生搜集周总理的资料,在课堂中相机简单介绍总理的伟大人品,身为国家总理的忙碌,结合实际,体会总理和人民一起过节的难得,人们对总理的景仰、爱戴。

】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读课文。

师:人们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呢?生: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师:从四面八方你感受到什么?生:到处都有来的人。

师:人们还是怎么欢迎周总理的?生:人们在地上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师:凤凰花的你们见过吗?生:没有。

师:那你能猜出凤凰花是什么颜色的吗?生:鲜红的。

师:你是怎么猜出凤凰花是鲜红的呢?生: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师:你们见过红地毯吗?在哪见过的?生:结婚或一些庆祝仪式上。

师:用鲜红的凤凰花铺地是傣族人民欢迎尊贵客人的一种特殊的方式,象征着喜庆的气氛。

让我们一起体会着喜庆的气氛来读一读这句。

生读本句。

师:人们还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生:一条条龙船划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师:从这一句我们也同样感受到人们非常喜欢周总理,这句话老师想这样表达,你看看和课文中的表达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不一样?生:一条条,一串串说明非常多,而一条、一串说明少。

师:是啊,看似简单的多一个字少一个字表达意思却不一样。

让我们在一起带着欢乐的心情在读这一段。

【适时在课堂中穿插说话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写话的能力】生读课文。

师:通过这一段的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感受到了人们特别喜欢周总理。

师:人们特别想见到周总理,正在这时侯,盼望已久的周总理来了,旁边的人们心情会怎么样?生:高兴、激动。

师:他们会怎么喊?生:周总理来了!师:让我们一起欢呼:周总理来了!我们可以加上动作欢呼:周总理来了!人们渴望见到周总理,今天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份喜悦压抑不住,这份快乐更是压抑不住让我们一起欢呼吧:周总理来了!师:是啊,周总理来了,敬爱的周总理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你看到了吗?谁来读一读?生读。

师:还有谁看到了?生再读。

师:从这段描写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总理?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师: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的?生:满面笑容。

师:我们一起做满面笑容的样子。

还有哪些地方看出周总理的和蔼可亲?生:总理身穿……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

师:对了,周总理作为国家领导人平时都会怎么穿着?生:西服,庄重的衣服。

师:而今天周总理却穿的一身和傣族人民一样的衣服,他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傣族人,尊重傣族的风俗习惯。

师: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周总理的和蔼可亲?生:他接过象脚鼓……一起跳舞。

师:是的通过这些都能读出周总理的可亲可敬和傣族人民心连心,带着敬爱的语气再读本段。

生读第四段。

师: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开始泼水了!周总理是怎样向人们泼水表达祝福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用“_____”画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

生读第五段。

师:周总理是怎么祝福傣族人民的呢?生;周总理一手……为人们祝福!师:总理会对人们怎么说?出示:总理会对姑娘说……总理会对小伙子说……总理会对老爷爷说……总理会对我们说……师:接受了周总理的祝福,傣族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呢?生读: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师:谁能用一边……一边……造句生造句。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思考,适时想象,使学生感受到总理的平易近人、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情谊。

】师:你想不想去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让我们体会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心情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生读第五段。

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我们不禁发出这样的赞叹。

生齐读。

师:这真是一个幸福、难忘的泼水节啊,那么现在你知道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这么难忘吗?生:和周总理一起过的泼水节。

师:通过泼水节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周总理?生:周总理时刻牵挂人民,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师:让我们再读一下这样的画面。

生:清清的水……是那么开心!师:这是祝福的水,快乐的水,他祝愿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平安、快乐幸福,让我们记住这个难忘的泼水节!生读7、8段。

【文章结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满怀深情地朗读,读出无比幸福、难以忘怀的情感。

再如,读结尾几个感叹句,情绪要激动,但不能只是提高声音,要虚实结合,读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觉。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师:刚才和同学们感受到了傣族泼水节的喜悦,其实我们国家还以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特说的节日,如:(课件)课下搜集关于彝族火把节的资料,然后给同学们展示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这堂课上到这里,下课。

小学语文知识常识描写四季的句子春: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秋: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冬: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11. 表示“看”的字词:瞥、瞅、望、瞄、瞪、盯、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仰、扫视、环视、仰望、俯视、鸟瞰、俯瞰、远望、眺望、了望2.表示“说”的字词:讲、曰、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3.表示“叫”的字词:嚷、吼、嚎、啼、鸣、嘶、嘶叫、嚎叫、叫嚷4.表示“第一”的字词:首、元、甲、子、首先、冠军、魁首、首屈一指、名列前茅5.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吱呀、喀嚓、扑哧、哗啦、沙沙、咕咚、叮当、咕噜、嗖嗖、唧唧喳喳、叽叽喳喳、轰轰隆隆、叮叮当当、叮叮咚咚、哗哗啦啦6.表示春的成语: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7.表示夏的成语: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乌云翻滚、热不可耐8.表示秋的成语: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花凋谢、天高云淡、落叶沙沙、中秋月圆9.表示冬的成语:三九严寒、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寒冬腊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10.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掌、摩肩接踵11.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谈虎色变、兔死狐悲、龙马精神、杯弓蛇影、马到成功、与虎谋皮、亡羊补牢、雄狮猛虎、鹤立鸡群、狗急跳墙、叶公好龙、声名狼籍、狐假虎威、画蛇添足、九牛一毛、鸡犬不宁、一箭双雕、惊弓之鸟、胆小如鼠、打草惊蛇、鸡飞蛋打、指鹿为马、顺手牵羊、对牛弹琴、鸟语花香、虎背熊腰、杀鸡儆猴、莺歌燕舞、鸦雀无声、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龙争虎斗、出生牛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狗尾续貂、爱屋及乌、螳臂当车、蛛丝马迹、投鼠忌器、门口罗雀、管中窥豹(带有“马”的词语: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龙马精神、马失前蹄、指鹿为马、一马当先)(带有“鸡”的词语:闻鸡起舞、雄鸡报晓、鹤立鸡群、杀鸡取卵、鸡犬不宁、鸡飞蛋打、鸡毛蒜皮)(带有“牛”的成语:小试牛刀、九牛一毛、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马不如、牛角挂书、牛毛细雨、如牛负重、风马牛不相及、初生牛犊不怕虎、九牛二虎之力)12.数字开头的成语:一诺千金、一鸣惊人、一马当先、一触即发、一气呵成、一丝不苟、一言九鼎、一日三秋、一落千丈、一字千金、一本万利、一手遮天、一文不值、一贫如洗、一身是胆、一毛不拔二、三其德、两面三刀、两肋插刀、两败俱伤、两情相悦、两袖清风、两全其美、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令五申、三头六臂、三更半夜、三顾茅庐、四面楚歌、四面八方、四海为家、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分五裂、五大三粗、五光十色、五花八门、五体投地、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湖四海、六神无主、六根清净、六道轮回、六亲不认、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七高八低、七窍生烟、七上八下、七折八扣、七拼八凑、八面玲珑、八面威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鼎一丝、十指连心、十面埋伏、十字街头、十全十美、十年寒窗、十万火急、十拿九稳、百年大计、百花齐放、百思不解、百家争鸣、百感交集、百读不厌、百川归海、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秋万代、千真万确、千里鹅毛、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事大吉、万人空巷、万家灯火、万象更新、万人瞩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