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

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

1956 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 7 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 Dartmouth 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 年 S.Paert 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

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

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反应时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一、涵义

反应时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其过程包括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感受器的换能、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的相应区域,大脑再对这些兴奋进行分析加工并通过传出通路将指令传到运动器官,运动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的反应。因此反应时是一种反应变量,它作为个体成绩指标或内部加工信息过程的复杂程度的指标。由于反应时随个体多种原因而变化,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因此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基本过程

(一)减法反应时(唐德斯反应时 ABC)

因素相加法(加法反应时实验)

其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它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Sternberg 的经典实验因素相加法有助于确定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但确定不同加工阶段的顺序是有困难的“开窗”实验“开窗”实验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对某种认知作业的分析,把每种认知成分经历的时间过程比较直接地估计出来能够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从而能明显地看出这些加工阶段,好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的技术

反应时实验存在的问题:速度与正确率权衡(trade off)问题

目前的主导看法是,就一般的反应时实验来说,在实验达到高正确率的条件下,反应时数据是有效的。在统计实验结果时,应单独对反应错误率进行统计,在分析结果时加以考虑

内隐联想测验

“ Flower-insect IAT”:通过计算机呈现一种花的名字,一种昆虫的名字,一个积极词汇,一个消极词汇,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信息进行分类,并按实验要求揿键做出反应

实验中被试需要完成两个联合任务,在联合任务 1 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做出反应(如按 A 键),对昆虫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如按 5 键);在联合任务 2 中,被试对花的名字和消极词汇共同做出反应,对昆虫的名字和积极词汇做出反应。

通过反应时的差异来推断是否存在联系及其紧密程度。如联合任务 1 的反应时间短

IAT 效应为考察指标。 IAT效应指前后两个联合任务中个体平均反应时的差值,如果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上大于0,则实验假设成立,若小于 0 则说明假设不成立,则类别与属性的关系反转,若没有显著性差异,则说明类别与属性两个维度之间没有所预期的内在联系存在

The GO/No-go 联想测验方法

研究方法,它是对 IAT 的有机补充它考察目标类别和属性维度(如积极和消极评价)概念之 GNAT 是格林沃尔德最近提出来测量内隐社会认知的间的联结强度,弥补了 IAT 实验设计中需要提供类别维度,不能对某一对象做出评价的限制

吸收信号检测论的思想,实验中包括目标刺激(信号)和分心刺激(噪音),如目标类别( Fruit )和积极评价(Good)作为信号,而将目标类别( Bugs)和消极评价( Bad)作为噪音,当呈现 Fruit 和 Good 时被试按空格做出反应(称

为 Go),当呈现 Bugs和 Bad 时被试不做出反应(称为 No-go)

在 GNAT 实验程序中包括了两个实验阶段,在阶段1,被试对目标类别和属性类别做出反应(Fruit 和 Good ),

对 Bugs和 Bad则不做出反应;在阶段 2 中被试对目标类别和属性类别做出反应( Fruit 和 Bad ),对 Bugs和 Good 不做反应

采用d′做指标,将正确的“ Go”反应称为击中率,将不正确的“ Go”反应视为虚报率

2002 年 B Nosek的研究,当将 Fruit 和 Good 作为信号时,d′=2.77 ,而将 Fruit 和 Bad 作为信号时,d′=1.65,有显著性差异第三章:感知觉

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和联系:感觉与知觉的两种区分方式

一、“感觉”是“自下而上”的处理,“知觉”则涉及“自上而下”的处理。

二、“感觉”处理“原始素材” ,“知觉”处理“对象”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知觉与感觉是有区别的。其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觉是确定人所接受到的刺激信息并给予它们意义和诠释信息的过程,或者说,知觉是个体解释输入的刺激信息,从而产生知觉模式和客观事物意义的过程。

感觉测量的内容与方法:

(一)感觉阈限测量费希纳在1860年提出以心理物理法来测量心理量值,即通过物理量的变化来引起心理上的反映。他在实验中发现,刺激的强度(物理值)和感觉(心理值)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涉及到阈限值的问题。

“阈限值”一词最早由赫尔巴特首先用于心理学中,被称为“意识的阈限值” ,后被费希纳接受并采用。

(二)信号检测理论

1954年彼得森等人合作出版了《信号检测理论》一书,其概念很快被不同学科领域接受。同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坦纳首先将信号检测理论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并用于定义阈限。

信号检测理论的统计原理

反应刺激有信号无信号

有信号

击中 H P( H)漏报 M P( M)

无信号虚惊 FA P( FA)正确拒斥 CR P( CR)

2、对检测信号的判断抉择

模式识别的理论

一、模式识别概述

模式识别是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神经生理学等学科高度关注、广泛研究的课题。模式识别与感觉、记忆、学习、思维等心理过程紧密联系,是透模式识别是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辩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觉研究主要涉及模式识别,特别是视觉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是指人把输入刺激(模式)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匹配,并辩认出该刺激属于什么范畴的过程。

二、模式识别过程

模式识别过程一般经历分析、比较和决策三个阶段。

三、模式识别理论

(一)模板匹配理论核心思想是,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着各式各样的来自个体过去经历的各种外部模式的拷贝或复本,即模板,它们与外部的刺激模式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当一个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时,刺激信息得到编码并与头脑中所存储的模板进行比较和匹配,然后确定哪一个模板与刺激信息最为吻合,就把该刺激信息确认为是与头脑中的某个模板相同,即产生模式识别效应,反之则不能被辨别与认识。可见,模式识别是刺激信息与脑中某个或某些模板产生最佳匹配的过程。

模板匹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它的基本观点是刺激信息与脑中模板的最佳匹配,而且这种匹配要求两者具有最大相似重叠。

要改进此理论的不足,有两种改进:一是假设每一个模式要由几个模板来表征,这样模式识别就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但是,这样就与模板匹配理论的假设相异了。

二是假设刺激信息在与模板匹配之前,刺激信息需要先进行标准化过程,通过改变刺激信息的某些原始特征,使它具有与长时记忆中模板的标准大小和标准方位等相似,以此来达到模式识别。

(二)原型匹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是针对模板匹配理论的不足而提出来的模式识别假说。此理论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存储着的不是与外部事物模式一一对应的模板,而是事物的某种原型。

原型是指一类客观事物的抽象物,是一类客观事物所共有的关键性特征。原型并不是表示任何特殊的、具体的事物,而是代表一类事物的内部表征,它反映着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的特征。

(三)特征匹配理论模式或事物是由若干个元素或特征按照一定的关系组合在一起构成的,因此,要识别事物或模式,就可以分析它们的基本属性或基本特征。因此,该理论认为,模式是由若干元素及其之间关系的特征组成的结合体,任何模式都可以被

分解为诸多特征或属性,模式识别就是通过对刺激信息特征的分析,然后与其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模式相比较后,决定与哪个模式进行匹配的过程。

(四)结构优势描述理论1996年,布鲁斯等人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优势描述理论。该理论认为,结构是由“一些描述特定构成的命题组成,这些命题是象征性的,虽然是用词汇来描述它们,但是它却不是语言的。”如对大写的英语字母“L”的结构加以描述。L字母的结构可由下列命题组成:一是它由两部分组成;二是一个部分是垂直线;三是另一个部分是水平线;四是垂直线的下端与水平线的左端相连。

第四章:注意

1、注意的三种经典理论及评价

过滤器理论: Broadbent ( 1958 )提出过滤器理论( filter model )同一时间可以被注意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如果信息量超过限度,注意过滤器就将选择让一些信息通过,并将另一些信息排斥在注意之外。

注意的过滤器模型所输入的刺激信息是否能够通过过滤器,完全是由刺激信息的物理特性来决定的,个体的知识经验等对刺激信息的筛选并不起作用。布劳德本特认为,环境中的刺激信息繁杂与大量,但人的高级神经系统中枢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为了避免在神经系统加工能力上超载,就需要有一个类似过滤器的装置来选择外界的刺激信息。刺激信息经过过滤器的加工与调节,确定所选择的某些刺激信息进入更高级阶段的分析,而其余被过滤了的刺激信息则会迅速丧失。

反对意见和解释:

鸡尾酒会效应( cocktail party effect ):先听到自己的名字才转移注意。

解释:注意的偶然转移

衰减器理论: Treisman(1960)的 attenuation model 认为,接收的信息要经历三种分析或检验:分析刺激的物理属性;

确定刺激是否语言,如果是,就将它们分为音节和单词;

识别单词并赋予意义。

注意的衰减器模型特瑞斯曼的注意衰减器理论认为,注意的选择性不仅依赖于刺激信息的感觉特性,而且还依赖于刺激信息中的意义特征,而对刺激信息的意义分析是在信息加工的较后阶段进行的。因此,在注意中还应该存在着另外一种过滤器,即它主要负责在刺激信息语义方面的选择。后期选择理论:所有的信息都被传送到工作记忆中,这种传送是以平行的形式进行的。在工作记忆中,依据材料的重要性做出判断决定是被精细加工还是被遗忘。

注意的反应选择模型以多伊奇为代表,后经由诺曼在1968年加以完善的注意反应选择模型认为,输入到感觉通道的刺激信息都可以进入到高级分析水平阶段的,也是可以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和处理的,信息的选择依赖于刺激信息的知觉强度以及意义。注意并不仅仅在于选择刺激信息的物理特征或语义,更是选择对刺激信息作出何种反应,即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的结果可以识别一切输入的刺激信息,但输出则是按刺激信息的重要性来进行安排的,人只有对自己感到重要的刺激信息才会作出反应。但是,当对自己来说更重要的刺激信息出现时,就会剔除原来认为是重要的刺激信息,改变以往对刺激信息重要性的标准,并作出调整性的相应反应

2、注意的认知资源理论:认知资源理论把注意看作是对刺激信息进行识别和加工的认知资源,其容量或能量是有限的。每一项认知活动都需要占有和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

认知资源有限性是指人在对刺激信息进行分类、识别等加工的认知活动时受到心理能量的限制。二、注意的认知资源能量分配为了较好地完成一项任务,就需要认知资源的运作,如果任务复杂,就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如果需要同时完成几项复杂任务,认知资源就会很快耗尽,如果给那些认知资源已经耗尽的人再呈现刺激信息,那么这些新的刺激信息将不会再被加工与处理,即不会被注意,因此,决定注意的关键是注意认知资源的适宜分配。

3、注意的材料限制与资源限制理论及关系:根据认知能量或注意的认知资源分配的观点,诺曼和波布罗对人的认知活动进行区分。他们把人的认知活动或认知操作分为两类:一种是资源限制的认知活动或认知操作;另一种是材料限制的认知活动或认知操作。

前者是指人的注意受到所分配的认知资源的限制,一旦得到较多的认知资源,注意分配便能顺利进行的认知活动过

程。

后者是指人的注意受到刺激信息任务(刺激材料)的低劣质量或不适宜加工的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到了较多的认

知资源,也不能顺利完成认知任务。

第五章:感觉记忆

1、声像记忆与视像记忆感觉记忆-视像:视象记忆又称为图像存储,是指视觉器官识别刺激信息的形象特征并暂

留与保持一个生动视觉图像的过程。

它是视觉材料的感觉记忆系统,保持时间大约为1秒。 Icon 中的信息加工比较粗糙

Sperling 的实验证明,如果在部分报告法中要求报告元音字母或辅音字母,成绩就接近全部报告法

感觉记忆-声像:声象记忆又称声象存储,指在短时间内保持听觉信息的存储过程。最早进行这方面研究的莫瑞等人在1965年进行的。他们模仿斯卑林的部分报告法实验,设计了一个称为“四耳人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部分报告法回忆成绩优于全部报告法。这和斯卑林的实验结果相同,证实了听觉系统也存在着感觉信息的登记。

Moray 等人的四声道部分报告法。声像容量比视像更大,保持时间更长,加工更精细。

后缀效应( suffix effect )――声像中的掩蔽效应

感觉记忆的特点:通道相关,容量较大,保持时间较短,加工程度低。2、部分报告法的原理及实验过程(斯卑林)

以 50 毫秒的时间来呈现视觉刺激,向被试呈现按 4 个字母 1 行共 3 行的英语字母,然后,在每个组的视觉刺激信息呈现之后,发出一个声音,提示 3 行字母中的哪一行要求被试报告出来。其中上行的字母与高音相联系,中行

字母与中音相联系,下行地字母与低音相联系。要求被试在字母呈现后,根据出现的声音信号,对相应一行的字母马上做出报告。

斯卑林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人的认知系统中,确实存在着感觉登记,即感觉记忆,它能够有效地保留由感觉通道输入的刺激信息。另外,尽管感觉登记的刺激信息量比较大,但是,能够把刺激信息保留在脑中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和短暂

第六章:短时记忆

1、短时记忆的编码过程

二、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对信息的保存时间大约1分钟左右。它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刺激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编码,就在脑中短暂存储,但是,其信息的容量相当有限。另一个是工作记忆,又称为操作记忆,是对输入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与编码,使其信息容量扩大,由于它是与长时记忆中所存储的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尤其是在信息的意义上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联系,因此这样就使那些编码了的信息能够进入长时记忆永久存储。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实验过程)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涉及了如何从短时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并实现再认的过程。因此,就需要把所测试的刺激信息的项目与要求记忆的刺激项目系列进行比较,并且由被试通过判断是否与之匹配来加以了解。短时记忆中被试对刺激信息项目的加工检索方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平行扫描。是指测试的刺激信息项目与被试记忆集中的全部项目同时进行比较。

第二种方式,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对刺激信息项目采用系列扫描或系列搜索的方法,即是从头至尾的扫描,或者是自动停止系列扫描。

第三种方式,完全系列扫描。对全部刺激信息项目进行完全的检索处理,经过与记忆集中的每个刺激项目的匹配,然后作出判断后再提取信息。

第七章:长时记忆

1、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理论

长时记忆的双重编码

刺激信息通过短时记忆的复述加工处理而转入长时记忆中,其最重要的信息输送途径是对信息进行精致性复述,即将短时记忆所加工处理的刺激信息,经过编码纳入到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在长时记忆中,存在着两种独立的编码系统,它们是语义编码系统和表象编码系统。二者都非常重要。它们专门负责信息的编码、组织、转换、存储和提取。其中一个表象系统专门处理非言语的客体和事件的知觉信息,另一个语义系统专门处理语言信息。

记忆的分类

一、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个体接收和存储关于个人特定时间内所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相关空间相互联系的信息。语义记忆是对语词的意义、语法规则、物理定律、数学公式以及各种科学概念等抽象事物的记忆。

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个体所具有的特定经验无意识地影响了当前信息加工处理的绩效,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些经验,也没有进行有意识的提取和操作。

三、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语言描述与传授而实现。程序性记忆是针对“怎样做”或“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它以技巧性动作为基础,包括知觉技能、运动技能和认知技能。

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关系: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区别:

1)加工的速度不同。精细加工时,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明显,对内隐记忆影响不大;

2)保持的时间不同。内隐记忆保持时间长,外显记忆时间短;

3)级衣服和量的变化。负荷量增加对外显记忆影响较大;

4)呈现方式的影响。对内隐记忆影响较大;

5)干扰因素。外显记忆易被其他记忆干扰。

第八章:知识的建构和表征

心理表征

命题:命题是指具有内在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组合而构成的事实,它是陈述性知识的最基本单位。

图式:图式是广义的概念,它合并了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和关于特殊事件的信息;可以表征概念、情境、事件、行为和关系。图式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其他的图式相联系。

脚本:一种程序化事件的图式,可被应用在各种各样变化的形式中,它允许我们做出大量的推测。表象:表象是曾经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在人脑中的反映。通过视觉通道获得并留下的有关事物的外部形象,称为视觉表象。视觉表象一般比较容易产生。

第九章:言语

短语语法 :

生成-转换语法 : 转换语法就是将一个主动的、肯定的和陈述的句子,经过转换规则的应用,产生出被动的、否定的或疑问的句子,但是它们的意义并没有变化。

词:在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在口语中,词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同时还传递着构词法与句法的信息。在书面语言中,词还具有形的信息。因此,词是图形、语音、语义、构词法与句法五种信息的复合体。

词汇通达 :

心理词典 : 指保存在人脑中的一部词典,它存储了大量的词条,每个词条又包含词的写法、语音以及词义等各种信息。心理词典

的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如可以按词的使用频率来组织。

第十章:思维和推理

1、思维的涵义 :在日常生活语言中,思维包括了一个人在其头脑内部进行的、没有外显表现的各种心理活动过程。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普通心理学把思维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和反映活动,并认为它与感知、记忆等认知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是一种间接的、概括的、指向问题解决的认知活动过程。

2、推理的两种形式 :推理一般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一、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知识前提列特殊知识结论的思维活动,一般是根据某个或某些假设为真的论断而得到新的结论。

比如,从“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类动物”为此论断得出“鲸鱼是胎生的”结论。三段论推理和条件推理是演绎推理的重要形式。

(一)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是指由两个性质判断作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自亚里士多德时代起,三段论推理就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共同感兴趣的课题。

三段论推理包含着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即从前提中引出必然结论的过程。一个真实的或正确的三段论是前提与结论在逻辑上的一致,一个人在进行三段论推理过程中的任务是判断结论是

“真或假”。

(二)条件推理是指利用前提条件进行推断并得出结论的过程。

条件推理是从蕴含式条件陈述来导出结论的过程,而从前提到结论的导出是建立在一系列规则之上的。条件推理的规则是:当前提为“真”时,能够得出某结论为“真”的判断。如果说某个推理有效,实际上是指该推理过程运用了正确的推理规则。

二、归纳推理

(一)归纳推理的涵义归纳推理是指从特殊知识前提到一般知识结论的推断。

归纳推理是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但与演绎推理有大量研究相比,归纳推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成为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课题与热点。归纳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关归纳推理任务的研究具有启发性。(二)归纳推理的研究

华生对归纳推理进行了研究。人在完成某些任务时绝大多数会出现证实性倾向,很少会出现证伪倾向。

第十一章问题解决

1、问题空间 : 问题解决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心理活动对问题解决的一种表征,包括问题的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和使问题从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过渡的算子。

2、算法 :算法是指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算子或途径,直到选择出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策略。3、启发式 :启发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粗略搜索来解决问题的策略。它要求以与问题相关领域特定的知识为前提。启发式并不能完全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是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比较省时、省力,而且效率较高。

4、专家和新手 : 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

(知识的数量、组织和使用)瑞夫认为,从知识经验组织层次的角度进行分析,专家的知识是建立在自己的多年经验之上,其中,特定领域内的专门知识、信息彼此之间已经在头脑中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并且已经构成了一个高度抽象概括的知识网络与动作程序。

专家之所以能够迅速且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而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所接触的材料或信息的表征方式,能够使他们既快又准确地把握所面临的问题的实质。

瑞夫认为,如果把专家头脑中的知识组织方式转移到新手的头脑中的话,就有可能改善新手对专门领域内问题的表征,进而提高新手的解决问题的绩效。因此他认为,将专家与新手区别开来的是他们对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的组织方式。

第十二章

1、元认知 : 元认知是个体对于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认知

2、无认知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家庭对个体元认知发展的影响在当前核心家庭为主的时代,家庭环境以及父母的个性特征和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都会对个体的元认知发展产生影响。

1.家庭环境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环境,一是心理环境。丰富的家庭物质条件仅是为个体元认知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

可能性,积极健康的家庭心理环境则是个体元认知发展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只有在和谐的、具有合理要求的家庭气氛下,个体才能通过自己的主动的、自由的、不断探索的活动,通过自己对所从事的活动的调节,使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得到迅速的发展。2.父母的个性特征对个体元认知发展的影响。父母的个性特征对个体元认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如果父母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谦虚、自信等个性特征,就会促进个体元认知水平的提高。

3.父母的教育方式对个体元认知发展的影响。它会直接影响子女的元认知水平。专制型的家庭教育对元认知的发展最为不利。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会使个体缺乏进取心,对自己的活动或行为不负责任。只有民主型的教育才能激发个体的主动探索精神,促进元认知的发展。

(二)学校对个体元认知发展的影响

1.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元认知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专断型的教学风格,则会导致惟命是从、缺乏责任感、独立性等。从而压抑元认知的发展。放任型的教学风格等于放弃了对学生的教育。久之学生就会变得懒散,学习无动力。只有民主型的教学风格能够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学生元认知发展具有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课堂气氛对学生元认知发展的影响

课堂气氛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展开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会激发学生独立自主的精神,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大大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同伴交往对元认知发展的影响

积极的同伴交往对个体的元认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个体通过同伴交往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另外,同伴还可以为个体提供自我监控的榜样,极大地丰富个体元认知策略。

(三)个体的认知风格对元认知发展的影响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信息加工、完成认知任务中贯穿活动过程始终的操作方式,也是个体的个性特征在认知活动中的具体表现。1.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认知风格对个体元认知发展的不同影响场依存型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时,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的信息或参照线索。场独立型是指个体在进行认知活动时,较少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多地以自己的独立判断为标准或以自己存储的信息为参照线索。

对个体的元认知发展来说,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这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并无好坏之分,仅是表明了个体的元认知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

2.冲动型和思考型认知风格对个体元认知发展的影响根据个体在认知加工过程中作出行为反应的速度和准确性,认知风格有冲动型和思考型两类。冲动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在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常常不进行思考就作出反应。对这类个体来说,他们的元认知发展的重点是对即将采取的行动方案进行有效的评估。尽量控制自己的冲动,努力运用自己的意志力来提高自己行为反应的正确性。

思考型认知风格的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的意识强,这是其元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它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比如犹豫不绝。

在认知心理学中,用来鉴别个体是冲动型还是思考型的认知风格的工具是匹配相似图形测验。

3、元认知的本质 :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是元认知的本质所在。

元认知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个体的一种有意识的或者为意识所理解的认知活动的调节过程,这种过程可通过两种机制而得到实现。一是监视,一是控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