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不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预防犯罪》PPT优秀教学课件

《预防犯罪》PPT优秀教学课件

小 1 刑法的作用和内容 结
(1)刑法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 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刑法内容: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 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了解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犯罪的法律标志
犯罪的严重社会危 害性和刑事违法性 的必然法律后果
③不良行为是小节,对个人成长无关紧要 ④预防违法犯罪应该从杜绝不良行为开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B )8.下面几幅图说明
A.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B.有不良行为不及时改正,有可能发展为犯罪 C.一般违法与犯罪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相同的 D.有不良行为的人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解析】图文信息说明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有了不良行为如不及时改 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走向违法犯罪,B符合题意;A错误,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 害相对轻微;C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D错误,说法过于绝 对。故选B。
( B )5.任某因制售盗版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玩偶,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 处罚金4万元。下列对此案件解读正确的有 ①触犯了刑法 ②能够彻底解决制假售假问题 ③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④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题文中,任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 属于刑事违法行为,①④正确;②错误,“彻底解决”的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任某 的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预防犯罪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 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预防犯罪》PPT课件

《预防犯罪》PPT课件
8.古语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句话告诉我们(A)①不良行为是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 ②要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③要懂得避免沾染不良习气,改正错误 ④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A.②③④ B.②④C.③④ D.①②③
9.2017年1月24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人庞红卫、孙琪非法经营疫苗案开庭审判,认定被告人庞红卫等人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从材料得到的启示是( B )A.违法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B.他们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C.只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舆论的谴责 D.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制裁
4.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其包括( A )①管制、拘役 ②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③死刑 ④剥夺政治权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下列有关犯罪的认识,正确的是( A )A.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B.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行为C.受到法律制裁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D.只有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犯罪
6.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7.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8.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9.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10.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1.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 C )A.民法 B.治安管理处罚法C.刑法 D.宪法2.《刑法修正案(九)》将校车严重超员超速、违法运输危化物品等行为确定为犯罪,因为这些行为都( D )①具有严重社会危害 ②触犯刑法 ③应受刑罚处罚 ④具有因果相关性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
3.2017年3月28日,陶某因锯断共享单车车锁以方便自己使用,被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盗窃罪提起公诉,法院判处陶某拘役四个月,缓刑五个月,并处罚金2 000元。陶某被处罚,是因为( C )A.他的行为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 B.他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C.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他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抑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ppt优秀课件1 粤教版

抑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ppt优秀课件1 粤教版

课后训练
Work seriously
3.如图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A ) ①我们的周围还存在不良诱惑 ②青少年要学会自律和“ 慎独”,自觉抵制不良 诱惑 ③要提高警惕性和分辨能力, 预防违法犯罪 ④中学生吸毒属于犯罪行为, 抽烟酗酒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后训练
课堂练习
Work seriously
4.___________规定了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 严重不良行为,为未成年 人的行为划定了法律 界限(B)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C.宪法 D.刑法 5.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这种行为是(C ) A.犯罪行为 B.不良行为 C.严重不良行为 D.违反纪律行为
课后训练
Work seriously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告 诉我们( D ) A.小错必铸大错,违法必走向犯罪 B.犯点小错没关系 C.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D.违法犯罪往往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的
课后训练
Work seriously
6.近年来,未成年人抽烟问题已成为社会公众 关注的焦点,面对烟的诱惑,我们应该( A ) ①在别人给烟时,立即找借口暂时走开 ②注重自我保护、拒绝不良诱惑 ③对给你香烟的人微笑说:不抽,谢谢你! ④重视朋友感情,委屈自身健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Work seriously
2.青少年要警惕和远离的不良诱惑( D ) ①过度的物质享乐 ②媒体上不健康的信息 ③毒品、赌博 ④宣扬色情和暴力的网络游戏,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下列做法不容易诱发不良行为或者不良行为 的(D ) A.过度的物质享乐 B.相信媒体上不健康的信息 C.参与毒品、赌博 D.提高自己抵制不良诱惑的意志和能力

第15课 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

第15课 抵制不良诱惑 预防违法犯罪

第15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第一节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教学目标: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尊重法律,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2 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3 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抵制能力,提高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能力。

知识4 了解不良诱惑的危害,知道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明确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怎样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阅读《孟杰和他的伙伴们故事之七》,从他们的身上思考概括本单元主题。

(略)二讲授新课(一)不良诱惑的危害1 区分生活中的不良诱惑:了解荣誉、金钱、烟酒、网吧、“黄、赌、毒”和“法轮功”的诱惑,引导学生分别进行是非判断。

2不良诱惑的危害:对“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进行分别解释和定义1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

3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随堂填空:请学生自己写一句拒绝“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的宣传用语。

(二)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怎么样?1 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

生活是美好的,也是复杂的。

我们由于认识能力较低,社会阅历较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上当受骗。

所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

2 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一些人之所以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往往是因为受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因此需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在心中筑起一道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

情景讨论:有人约自己在上课时间去录像室看录像有人邀自己赌博玩乐讨论后得出结论3 运用法律手段与之斗争“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安宁。

预防犯罪ppt课件

预防犯罪ppt课件

随堂练习
3.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 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
D 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警示青少年( )
①要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②年龄小,违法犯罪也不要紧 ③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④要厉行法治,坚持严格执法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社会危害 程度
违反法律
行为一:小偷小摸,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
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承担法律
责任不同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
于犯罪行为。
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新知探究:
1.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
的行为。
严重社会危害性 犯罪最本质特征

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作用: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
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 的盗人窃,罪犯故意杀人、故生意产伤、害销致售人有重毒伤、或有者害死食亡品、罪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 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非法拘禁罪
新知探究
犯罪的三个
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
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 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区 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5.2-1了解罪与罚
最终,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朱某 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 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 一个月。
➢ 1.圈出的地方,属于犯罪的哪个基本特征? ➢ 2.刑罚的含义及种类有哪些,谁来进行判刑?

抑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PPT课件3

抑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PPT课件3
对待金钱,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 通过正当途径来获得。 决不能沾染法律禁止的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 违法行为,更不能触犯刑法。
金钱的买到与买不到
金钱买得到房屋,但买不到家; 金钱买得到珠宝,但买不到美; 金钱买得到饰物,但买不到青春; 金钱买得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 金钱买得到美食,但买不到食欲; 金钱买得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 金钱买得到娱乐,但买不到愉快; 金钱买得到虚名,但买不到实学; 金钱买得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 金钱买得到躯壳,但买不到灵魂; 金钱买得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 金钱买得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
金钱的劝告
劳动的钱,使你幸福坦然; 奖励的钱,使你加倍实干; 援助的钱,使你感到温暖; 积蓄的钱,使你珍惜勤俭; 捡来的钱,使你用之不安; 偷来的钱,使你胆颤心惊; 骗来的钱,使你走向深渊; 贪污的钱,使你灵魂腐烂; 挪用的钱,使你有借难还; 送礼的钱,使你加倍偿还;
电子游戏的诱惑
结论
1、适当的、有节制的娱乐并不是坏事。 2、当我们休闲时,可以通过玩电子游戏来适当放 松和调节自己,但决不能沉迷于此。 3、要以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等活动转移它对 我们的诱惑。
“诱惑”
一是吸引、招引的意思。 二是通过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 坏事的意思。
……
……
早晨温暖的被窝 电脑 成绩 小说 名牌服装 电视剧
金钱
卡通漫画书 追星
球类 …………
诱惑的分类
积极的诱惑
成绩的诱惑
荣誉、掌声…… 游戏机的诱惑……
本身没有好坏 金钱的诱惑 之分的诱惑
消极的诱惑
黄赌毒诱惑……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最值得欣赏的风景,就是自己奋斗的足迹。 12、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13、当机会呈现在眼前时,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能克服偶发事件,并且替自己寻找机会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获得成功。 14、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15、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1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领悟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7、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就是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紧追不舍。 19、进步和成长的过程总是有许多的困难与坎坷的。有时我们是由于志向不明,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碌碌无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退缩,与自己“亲密”的妥协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机会逝去,颗粒无收。 20、任何人都不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它来自完全的自我约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别放弃自己,哪怕所有人都放弃了你。

抑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ppt优秀课件2

抑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ppt优秀课件2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当堂检测
3.(2016广州)国家禁毒委的权威发布显示:当前我 国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不满18岁的有4.3万名,吸 毒人员呈低龄化特点;贩毒主体以青少年和农民为主。 针对未成年人“吸毒、注射毒品”,正确看法是 ( B ) ①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 ②吸毒违法,永远
不要尝试 A.①②③
③未成年人无法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④该行为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


• • • • • • • • • • • • • • • • • • • •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 10、一句简单的问候,是不简单的牵挂;一声平常的祝福,是不平常的感动;条消息送去的是无声的支持与鼓励,愿你永远坚强应对未来,胜利属于你! 11、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最值得欣赏的风景,就是自己奋斗的足迹。 12、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13、当机会呈现在眼前时,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能克服偶发事件,并且替自己寻找机会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的获得成功。 14、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15、相信你做得到,你一定会做到。不断告诉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后也会让自己相信。 1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领悟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17、出发,永远是最有意义的事,去做就是了。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就是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 18、幻想一步成功者突遭失败,会觉得浪费了时间,付出了精力,却认为没有任何收获;在失败面前,懦弱者痛苦迷茫,彷徨畏缩;而强者却坚持不懈,紧追不舍。 19、进步和成长的过程总是有许多的困难与坎坷的。有时我们是由于志向不明,没有明确的目的而碌碌无为。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是由于我们自己的退缩,与自己“亲密”的妥协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使得机会逝去,颗粒无收。 20、任何人都不可以随随便便的成功,它来自完全的自我约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别放弃自己,哪怕所有人都放弃了你。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共37张ppt)(2)

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共37张ppt)(2)

盗窃罪 抢劫罪
侵财类犯罪
故意杀人罪 故意伤害罪 寻讯滋事罪
暴力犯罪
强奸罪 性犯罪
不良 行为
违法
犯罪
所以违法犯罪是由于什么产生的?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一)旷课、夜不归宿、抽烟、喝酒; (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 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 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 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 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 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性和随意性。 一般地说,较少有预谋,
没有经过事前的周密考虑和 精心策划,常常是受到某种 因素诱发和刺激,或一时的 感情冲动而突然犯罪。这种 突发性行为反映了未成年人 情感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 己。
18岁学生王某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嘻嘻哈哈,又说又闹,扰 乱课堂秩序。班长上前制止,他不仅不听,反而拿起凳子向班 长头部砸去,致使班长受重伤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
满十六财周产岁,的侵人犯,公犯民的人身权利、 故意杀民人主、权故利意和伤其害他权利,以及 致人重其伤他或危者害死社亡会、的行为,依照
强奸、法抢律劫应、当贩受卖刑毒罚处罚的,都
品、放是火犯、罪爆,炸但、是投情节显著轻微 毒罪的危,害应不当大负的刑,事不认为是犯罪。
责任。
二、什么是青少年犯罪
• 青少年犯罪集中的罪名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药八刀”PK“汪九刀”
一、青少年犯罪离我们有多远
痴迷暴力游戏,刀捅身边人
2011年3月11日晚,16岁的少年胡 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 游戏时,由于技术欠佳,胡某每次 都被别人“捅”倒。坐在胡某旁边 的一名同龄的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 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 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 冒三丈,抽出随身携带的半尺长的 尖刀,捅向受害人的胸口 ,致受 害人当场死亡,而胡某依旧沉浸在 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 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 会不会坐牢?”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胡某沉迷在血腥的暴力游戏中,已 经失去理智,分不清虚拟网络和现 实世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ⅹ)
三.判断:“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公安不抓, 法院不判”
2020年10月2日
10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5.“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
毒身。”
道理: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 沟,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出售质量不过关的 产品
饲养宠物咬伤他人
抢劫他人财物 交通肇事逃逸 制造贩卖毒品
4

违宪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2020年10月2日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
5
三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 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案例
张某经事先预谋,准备去废品收购站抢劫钱财。一天晚上, 张某闯入一废品收购站,用菜刀将废品收购站老板
区别:二者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 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联系:二者都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 害,都会受到法律的惩处。
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 沟,一般违法可能演化成犯罪。
2020年10月2日
9
一.违法必犯罪(ⅹ) 犯罪必违法(√)
二. 违
犯法

犯 违罪

(√)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死刑
拘留
罚金
罚款
没收财产
剥夺政治权利
2020年10月2日
7
1.他的一般违法行为有哪些,犯罪行为是什么?
2.他一步步走向犯罪的过程给我们的教训是什么? 教训:在生活中我们要坚决杜绝不良嗜好的滋生,抵制不 良诱惑,远离违法犯罪。
2020年10月2日
8
四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案例
刘某搭乘公共汽车不买票,售票员验票时让他补票, 他非但不补票还辱骂售票员,周围乘客纷纷谴责他, 他竟动手打人,造成车内秩序混乱。后来司机将车开 到派出所,大家将刘某交给民警处理。刘某的行为扰 乱了公共秩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 法》,受到罚款和行政拘留的处罚。
问:1. 刘某的违法事实是什么?
夫妇砍伤,从屋内翻出现金3000余元,携款逃离现场。
不久,他被警方抓获。张某无视国法,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施暴力,并当场劫取财物,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法》法院以抢劫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 金10000元。
刑罚当罚性 严重社会危害性
刑事违法性
2020年10月2日
6
主刑
刑罚
附加刑
2020年10月2日
11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 他违反了什么法律?
3. 他受到了什么处罚?
2020年10月2日
3
二 违法行为的类别
违反宪法的行为 违反行政法的行为 违反民法的行为 违反刑法的行为
强迫他人不得信 仰宗教 剥夺他人的合法 选举权
2020年10月2日
携带鞭炮上公交 车 携带管制刀具
纠集他人结伙滋 事 污损文物
吸食鸦片注射吗 啡
谎报险情制造混 乱 明知赃物而购买
授 课 人:李 可 娜
2020年10月2日
1
一 不同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后果,人们行为的 底线是避免违法犯罪。违法行为要承担法 律责任,犯罪行为要受刑罚处罚。

“国法”:国家制定或认可,成文法。 “去”惩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氵”公平: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 普遍约束力。
2020年10月2日
2
一.违法行为: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 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