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之交流电路

合集下载

交流电路和电感

交流电路和电感

交流电路和电感交流电路和电感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广泛。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流电路和电感的基本原理、特性以及应用。

一、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交流电路是由交流电源、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组成的电路系统。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周期性地变化。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周期性变化可以用正弦函数表示。

正弦函数包含幅值、相位和频率等重要参数。

交流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周期性变化遵循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欧姆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二、电感的基本原理和特性1. 电感的基本原理电感是由导线或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当交流电通过电感时,由于电流的变化,电感中会产生电磁感应,使得电感两端的电压也发生周期性变化。

2. 电感的特性电感具有以下特性:(1)阻碍交流电流变化:电感对交流电流的改变具有阻碍作用,导致电流变化缓慢。

(2)与频率相关:电感对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有不同的阻抗。

电感的阻抗与频率成正比。

(3)存储能量:电感在交流电路中具有能量存储的特性,能够将电流转换为磁场能量存储。

三、交流电路中的电感应用1. 交流电路中的滤波器电感在交流电路中常用于滤波器的设计中。

滤波器主要用于滤除电路中的杂散信号或杂波,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 交流电路中的变压器变压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感对交流电进行变压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中。

3. 交流电路中的谐振电路谐振电路是利用电感和电容的相互作用,在特定频率下产生共振现象。

谐振电路在通信、无线电和音频电子设备等领域中有重要应用。

4. 交流电路中的传感器电感传感器是一种将物理量转换为电感变化的器件。

它广泛应用于测量和控制领域,如温度传感器、磁场传感器等。

结论交流电路和电感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和元件。

了解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感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子设备和电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灵活运用。

通过学习交流电路和电感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电子领域的挑战,为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提供支持。

交流电路工作原理

交流电路工作原理

交流电路工作原理
交流电路是一种用于传输和控制交流电的电路系统。

它由各种电子元件组成,如电阻、电容、电感和电源等。

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基于交流电的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电压大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它的变化速度由频率来决定,一般以赫兹(Hz)为单位。

交流电的周期性变
化使得电流和电压在正负方向之间不断变换。

交流电路的基本元件是电阻。

电阻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通过电阻可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当交流电通过电阻时,电阻会产生热量,这是因为电阻消耗了一部分电能。

电阻的大小通过欧姆定律来描述,即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电容和电感是交流电路中的两种其他重要元件。

电容具有存储电荷的能力,当电容充电时,会存储正电荷;当电容放电时,会释放这些电荷。

电感则具有产生电磁感应的能力,它是由绕在磁性材料上的导线组成的。

当交流电通过电感时,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

这种感应使得电感在电路中产生电动势,从而引起电流的变化。

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感电容的特性来描述。

通过合理选择和连接这些元件,可以实现交流电的调节、转换和控制。

不同的交流电路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中,例如放大器、调幅调频电路和通信系统等。

总之,交流电路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交流电的周期性特性和元件
的相互作用。

通过合理设计和连接元件,可以实现对交流电的控制和利用。

高中物理:电磁学和电路

高中物理:电磁学和电路

高中物理:电磁学和电路1. 电磁学简介电磁学是一门研究电荷、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科。

它主要包括静电学、恒定电流电场与恒定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交变电流的现象等内容。

2. 静电学静电学研究没有运动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涉及到像库仑定律这样描述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物理规律,以及通过对称性引入的高斯定律等。

2.1 库仑定律库仑定律描述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与它们距离平方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为F = k * (Q1 * Q2) / r^2,其中F是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力,k是库仑常量,Q1和Q2分别是两个点电荷所带的大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2.2 高斯定律高斯定律描述了通过某一封闭曲面环绕的总体或局部点电荷所产生的总体或局部通量。

它说明了电场线从正电荷流向负电荷的运动规律,可以简化计算工作。

3. 恒定电流电场与恒定磁场的相互作用在这个部分,我们将讨论通过导线中的恒定电流产生的磁场以及磁场对导线中的电流的影响。

3.1 安培环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描述了通过闭合回路所围成的区域内,总和为0(即没有净电荷)的静止导体中存在一个由电流产生的恒定磁场。

该定理表明磁感应强度沿闭合回路形成环绕性。

3.2 紧密螺旋线圈紧密螺旋线圈是具有一些特定形状和尺寸关系的导线组成的装置。

它们可以生成均匀且强大的磁场,适用于许多实际应用,如发电机和变压器。

4. 交变电流现象在这个部分,我们将探讨交变电流和交变磁场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些特殊现象,包括感应现象和交流电路中的阻抗等。

4.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描述了通过导体环路所围成的区域内,磁场变化会诱发一个电动势。

它形成了电力产生器的基础原理,例如发电机。

4.2 交流电路中的阻抗在交流电路中,我们必须考虑到电路元件对于不同频率的交流信号产生的阻抗。

阻抗决定了电路中的电流和相位差。

常见元件如电感和电容都会显示出频率依赖性。

以上是关于高中物理中涉及到的一些内容,涵盖了静电学、恒定电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以及交变电流现象等主题。

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的产生机制

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的产生机制

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的产生机制电磁感应是电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电流产生磁场或磁场变化引起电流的现象。

而交流电则是一种在电路中流动的电流,其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变化。

那么,电磁感应和交流电是如何产生的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导体在一个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两端引起电位差,从而产生电流。

这就是所谓的感应电流。

具体来说,当导体与磁场垂直运动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速度成正比;而当导体与磁场平行运动时,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这个现象由于磁场线穿过闭合线圈时会引起线圈内的电流。

这种电磁感应的现象被广泛应用在发电机中。

发电机利用磁场线穿过线圈产生电流,通过旋转电磁铁(通常由大型涡轮与磁铁组成),使得磁场线与线圈交叉运动,从而产生交流电。

当电磁铁旋转时,磁场线会不断切割线圈,导致感应电流的产生。

这个原理也是交流电发电的基础。

而交流电的产生机制可以通过交变磁场的作用来解释。

在交变磁场中,磁场的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在一个交变磁场中放置一个导线,磁场的变化会引起导线两端的电荷的分离,从而产生交流电。

这是由于磁场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流的产生,进而形成交流电。

这个现象也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交流电的特点是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都会周期性地变化。

这是因为在交变磁场中,磁场线的方向和大小都会反复变化,进而引起导线两端电荷的反复分离。

这种周期性的电流变化就构成了交流电。

交流电的频率表示了单位时间内电流方向的变化次数,单位为赫兹(Hz)。

而交流电的幅值则表示了电流的最大值。

交流电在现代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用于供电和传输电能。

而交流电还可以通过变压器进行变换,从而适应不同电压和功率的需要。

此外,交流电还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照明和动力控制等领域。

综上所述,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的产生机制是密切相关的。

电磁感应是产生交流电的基础,而交流电又是在交变磁场中产生的。

交流电工作原理

交流电工作原理

交流电工作原理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都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这与直流电路中电流方向和大小恒定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交流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场变化的原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交流电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当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或磁场相对于导体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这就是交流电产生的基础原理之一。

当交流电源施加在电路中时,电源产生的交变磁场会通过电路中的线圈或导体,从而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得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

其次,电场变化也是交流电工作原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交流电路中,电源产生的电场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导致电路中的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而产生电流。

当电场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时,电路中的电荷也会受到不断变化的电场力的作用,从而产生交流电流。

总的来说,交流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场变化的原理。

当交流电源施加在电路中时,电源产生的交变磁场和电场会导致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

这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使得交流电在电路中传输能量和信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和电力系统中。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交流电的工作原理来设计和使用电路,确保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特定的需求。

同时,了解交流电的工作原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磁感应和电场变化的原理,为我们深入学习电磁学和电路理论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交流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场变化的原理,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感应电动势和通过电场变化产生电流,使得电流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

了解交流电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为我们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交流电路?

什么是交流电路?

什么是交流电路?交流电路是一种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传输电能的电路系统。

它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和通信领域。

交流电路的原理以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电力传输和使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介绍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它与直流电的最显著差异在于电流方向的改变。

交流电的波形一般为正弦波,其特点是电流大小和方向围绕着零点交替变化。

而直流电则是电流方向始终不变的电流,波形一般为恒定的直线。

交流电的传输距离较远,损耗较小,适合用于长距离电力传输。

而直流电的传输距离较短,损耗较大,适合用于电子设备的供电。

二、交流电路的组成和作用交流电路由电源、负载和导线组成,其中电源提供能量,负载消耗能量,导线将能量传输到负载。

在交流电路中,电源通过改变电流方向进行能量传输,负载根据需要消耗电能,导线则起到传输作用。

交流电路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实现对电能的精确控制和分配,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用电需求。

三、交流电路的基本元件交流电路的基本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对于交流电路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流动的大小,电容则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电感则用于延迟电流的响应。

这三种元件在交流电路中起到不同作用,通过它们的组合和调整可以实现对交流电路的控制和优化。

四、交流电路的应用交流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交流电路可以用于电力系统中的变压器和发电机,实现电能的高效传输和转换。

交流电路还用于家庭中的电灯、电视、冰箱等常见电器设备,为人们提供生活所需的便利。

此外,交流电路在通信系统中的放大器和滤波器等部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质量。

五、交流电路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技术的不断革新,交流电路正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未来,交流电路有望更加高效、稳定和可靠,适应社会对电力传输和供电的不断追求。

交流电路与电磁感应

交流电路与电磁感应

交流电的参数
频率:表示交 流电的周期性 变化的次数,
单位是赫兹 (Hz)。
幅值:表示交 流电的最大值 或有效值,单 位是伏特(V) 或安培(A)。
相位:表示交 流电的起始时 刻和周期性变 化的位置,单 位是度(°)。
波形:表示交 流电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常 见的波形有正 弦波、余弦波、
方波等。
交流电的特点
变压器由初级线圈、 次级线圈和铁芯组 成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是利用磁通量变化 产生感应电动势, 从而实现电压的变 换
变压器在交流电路 中起到电压变换、 电流控制和阻抗匹 配等作用
电动机
工作原理:基于电磁 感应原理,通过磁场 和电流相互作用产生 转矩,实现电能与机 械能的转换。
种类:根据电源类型 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和 交流电动机,根据结 构可分为旋转电动机 和直线电动机。
阻抗匹配的意义:阻抗匹配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传输效率,是实现高效能量转换与传输的 关键。
阻抗匹配的条件:在交流电路中,要实现阻抗匹配,需要调整负载阻抗或源阻抗,使其相等。
阻抗匹配的方法:可以通过改变电路参数、使用变压器、使用自动匹配装置等方法实现阻抗匹 配。
交流电路中的设备与器件
变压器
变压器是一种利用 电磁感应原理改变 交流电压的设备
磁场对载流导体的作用力
安培力:磁场对载流导体产生的力,与电流和磁场垂直
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产生的力,与电荷运动方向和磁场垂直
电磁场与电磁力的关系:磁场对载流导体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是电磁场的基本性质之一
电磁力的应用:在交流电路中,电磁场与电磁力相互作用,产生各种电磁现象,如电流 的传导、电压的波动等
交流电路中的电磁场与电磁力
交流电路中的磁场

高中电磁学知识点框架总结

高中电磁学知识点框架总结

高中电磁学知识点框架总结一、静电场1. 静电学基础(1)电荷的基本性质:电荷的两种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2)库仑定律: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和大小的关系(3)电场的定义和性质:电场的概念、性质和特点2. 电场(1)电场强度: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的力(2)电场力:电场中电荷受到的力(3)电场线和电势:电场线的概念和性质、电势的概念和基本性质(4)电场与运动:电场中的电荷运动规律3. 高斯定理(1)高斯定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高斯定理在不同形状电场的应用二、电流和电阻1. 电荷的流动(1)电流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电流的方向和大小2. 电阻和电阻率(1)电阻和电导率的概念和特点(2)电阻和电导率的相互关系和计算3. 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2)欧姆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三、磁场1. 磁场的特性(1)磁场的基本性质和特点(2)磁感线的性质和规律2. 磁场力(1)磁场中带电粒子所受的洛伦兹力(2)磁场中磁性物质所受的力3. 磁场与电流(1)安培环路定理(2)安培力和安培力矩四、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原理(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和实际意义2. 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1)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的概念和特点(2)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的计算和实际应用3. 自感和互感(1)自感和互感的概念和基本特点(2)自感和互感的计算和应用五、交流电路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1)交流电的产生和特点(2)交流电的频率、周期和有效值2. 交流电的参数和分析(1)交流电的参数包括相位差、电压、电流和功率(2)交流电的分析和功率计算3. 交流电路的基本元件(1)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特点和相互关系(2)交流电路中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六、电磁波1. 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1)电磁波的产生和基本特点(2)电磁波的传播和传播特点2. 电磁波的特性和应用(1)电磁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2)电磁波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以上是高中电磁学的知识点框架总结,希望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9.7 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
(2)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物理含义是:电路在一周期内实际消 耗的功率,与平均功率概念一致。(Pcos) 视在功率:P=IU,为机械设备的总功率容量。 无功功率:在电容和电感中储存起来不对外做 功的一部分功率。(Psin)
§9.5 交流电路分析举例

图9.5 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性能
三、电感元件

电感元件L的阻抗和相位差分别为:
Um Z L Im u i 2
结论: (1)在纯电感电路中,起限制电流的因素是感 抗L。通直流,阻交流;通低频,阻高频。 (2)通电电感的电压的相位比流过电感的电流 的相位超前/2。

式中,Ue,Ie分别为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 cos称为电路的功率因素,与时间无关,反映 了交流电路中不同性质元件上的变化规律。 对纯电阻,=0,与稳恒电路情况一致。 对纯电感和纯电容, =/2,平均功率恒为零。
三、视在功率与无功功率
(1)有功电流与无功电流的矢量图示法 功率因素来源于电路电流和电压之间的位相差。 因此,I(t)分解为平行于U(t)和垂直分量,显然 垂直分量对平均功率没有贡献。有贡献的是平 行分量。 故:I垂直是无功电流, I平行是有功电流, P平行=I平行U为有功功率。

简谐交流电的电动势、电压和电流都可 以写成时间的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形 式:
( t ) m cos( t e )
u (t ) U
m
cos( t u )
i ( t ) I m cos( t i )
1、幅值

幅值或峰值: m 、Um、 Im; 瞬时值: (t ) 、u(t)、i(t); 有效值的定义:交流量的方均根值。
j ( t u )
u ( t ) U 0 cos( t u ) i ( t ) I 0 cos( t i )

复电流
~ I I 0e
j ( t i )

复阻抗
~ ~ ~ U0 Z U /I e I0
j ( u i )
Z ( t ) U 0 cos( t u ) / I 0 cos( t i )
1 CR
2 2
2 max
L
2
min
2
2
m
0 1/

LC LC
f 共振频率为:0
0 / 2 1 / 2
并联谐振特点
1) 2) 3)
4)
回路总阻抗达最大值, Z R ( R ) RC R 回路总电流达最小值,I R ( L ) L 由于总电流和总电源电动势相差为零,故总 电压和总电源同位相,电路呈纯电阻特性。 两个分支电流,在数值上达最大,但位相相 差,所以并联共振又称为电流共振。 ( L ) L I C I I QI 可以证明: Z R R

(3)交流电路的复数解法


用复数定义不同元件的阻抗以及电源电动势, 电压和电流,可以将交流电路问题转化为与直 流电路求解相似的方式加以解决。运算简便, 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根据复数对应规则和复数运算法则,可以给出 复电压,复电流和复阻抗的表达式。
交流量与复数的对应关系

复电压
~ U U 0e
图9.4 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性能
二、电容元件

电容器有隔直流的作用。 电容元件C的阻抗和相位差分别为:
U 1 Z m Im C u i 2

结论: (1)纯电容电路中,起限制电流的因素是容抗 1/C,通交流,阻直流;通高频,阻低频。 (2)通过电容器的电流的相位比其两端电压超 前/2。
Z L Z Le j L
§9.4 交流电的功率
一、瞬时功率:稳恒电路中的功率在时间上也是 稳恒的,但在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一般存 在位相差,因此功率随时间变化,称为瞬时功 率。当P(t)>0时,元件由电源获得能量;当 P(t)<0时,元件的能量回入电源。
i ( t ) I 0 cos t
cos( t ) m cos t )
2
C

电感两端电压为:
~ ~~ ~ U L I Z L j L I L m e Zm
j ( t / 2 )

取实部得谐振时电压:
U
L

L m cos( t / 2 )
R ( L
§9.1 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一、简谐交流电
以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有一定频率和峰值的简 谐波。 二、其他形式的交流电 (1)具有固定的频率或作周期性的变化,且都 可以通过傅立叶变换分解为多种不同频率的简 谐成分的叠加; (2)这些简谐成分在线性电路中彼此独立。
图9.2 各种波形的交流电
三、简谐交流电的函数表示式
j

图9.6 RLC串联交流电路

电流为:
~ e ~ I ~ Z
m
R ( L
2
e 1
j ( t Z )
C
)
2
串联共振的条件


当 LC 时,I取极大值,因而 C ,即 RLC上的电压都为极大值,称为RLC的串联谐 振,此时=0。 定义电路的固有频率:
f 0 0 / 2 1 / 2 LC
第九章 交流电路


§9.1 §9.2 §9.3 §9.4 §9.5 §9.6
基本概念和描述方法 交流电路中的元件及其性质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交流电的功率 交流电路分析举例 变压器
导言
一、交流电与简谐交流电的概念
交流发电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是随 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称为交流电。并且符合 正弦函数的振动频率,属于简谐振动,因此称 为简谐交流电。
交流电通过纯电阻元件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焦 耳热等同于其有效值的直流电在相同时间内产 生的热能。
I e RT
2

T
i Rdt
U
e
2
0
Ie
Im 2

U
m
2
2、频率

表达式中ω 为交流发电机转子角速度,等于交 流电的角频率。 ω 与频率f的关系为ω =2π f;
交流电的周期为
T 1 f 2
j

总电流为:
~ e ~ I ~ m Ae Z
j ( t )
谐振条件


当 C R ( L ) ,即 LC 1 L 时,电路阻 抗取最大值: Z R ( L ) R R 回路总电流达最小值:I R ( L ) 称为CRL的并联谐振。 由于一般情况下频率较高而电阻较小,因此有 R<<L,可忽略CR2/L项,则:
u ( t ) U 0 cos( t )
P ( t ) U 0 I 0 cos t cos( t )
二、平均功率与功率因素

平均功率: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它是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
P 1 T

T
P ( t ) dt
1 2
0
U 0 I 0 cos U e I e cos

2
)
1
C
)
2

对RLC谐振电路,任何时刻t,恒有U和U相互 抵消,电阻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串联谐振特点
1)当电路发生串联共振时,阻抗最小,Z=R, 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整个电路呈纯电阻 性。 2)当电路发生串联共振时,电感或电容两端的 电压达到最大值,且等于电源电动势的Q倍。 Q称为电路的品质因素。
2、RLC并联电路和谐振条件

考虑RL串联再与C并联的交流电路中,设电源 ~ j t 为: ~ e ( t ) cos t e
m m

等效阻抗为:
1 Z 1 ZC 1 ZR ZL R R
2
( L )
2
j [ C R
L
2
( L )2] Ae2 Nhomakorabea L
m
R
cos( t

2
)
1
C
~ I
)
2

电容两端电压为:~
UC
~~ IZC
j C

1
m
C Zm
m CR
e
j ( t / 2 )

取实部得谐振时电压:
UC
m cos( t / 2 ) C
R ( L
2

cos( t

§9.3 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求解交流电路,主要是解决同频简谐量叠加的 问题,主要有三种分析方法: (1)三角函数法:运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求 解。运算复杂,工作量大,容易出错,不能解 决较复杂电路的问题。 (2)矢量图解法:将各简谐量化为矢量,用矢 量相加法则求解。此法比较直观,各物理量的 大小和位相关系在图上一目了然。但运算仍比 较复杂,一般不易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1、RLC串联电路和谐振条件 2、RLC并联电路和谐振条件
1、RLC串联电路和谐振条件

如图所示,RLC串联在交流电路中, 设电源为:e ( t ) m cos t 复阻抗为:
~ j t ~ e (t ) m e
~ Z R j L 1 j C Z me
CD

vB sin(

2
C
C
AB CD BS cos t 其中,S为线圈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