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科学前沿《组装细胞(人造细胞的诞生)》课件(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_人教2课标版_必修1 分子与细胞_科学前沿 组装细胞(共25张PPT)

高中生物_人教2课标版_必修1 分子与细胞_科学前沿 组装细胞(共25张PPT)

7 在一台显微镜中,目镜和物镜均最短的一组是( B )
A目镜(15×)和物镜(45 × ) B目镜(15×)和物镜(10 × ) C目镜(5×) 和物镜(10 × ) D目镜(5×)和物镜(45 × )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区别: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胞学说 的建立者
2、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 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 研究进程。
8 细胞学说揭示了( B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产生新细胞 D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 程
A
5 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 调节( D)
A 目镜 B 物镜 C 光圈 D 反光镜 6 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一个视野内的( D )
A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动)。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a、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b、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高倍 镜
低倍 镜
物像 大小


看到细 胞数目

_______
___多____
视野 亮度


物镜与玻 视野 片的距离 范围


_______

__大_____
a、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变式:若该题中64个细胞排成一排,则换40× 物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为?个。
16
(4(5))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课件(共23张PPT)
和输出 能量的供应和利用
系统的发展变化
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分子与细胞
鲜花吐蕊,绿叶葱茏,抑或花瓣凋落, 枯叶飘零,展示着个体的生命现象,折射出生命的历程
第一章 走近细胞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
问题一:病毒具有细胞结构吗?
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 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功能和代谢 的基本单位;从生命系统的层次中看,能完整地表现出多种生命 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构建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请你思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IV可以在死的T淋巴细胞中繁殖
B.除病毒外,生物体都具有严整的结构
C.所有生物都具有严整的结构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心肌细胞 心肌组织 心脏 循环系统
龟 该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该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
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 境共同组成
龟生活的水生生态系统 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龟(个体) 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 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单细胞生物由一 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种群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 个体是一个种群。
观察对比
群落 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 一个群落。
生态系统 Ecosystems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统一整体。
观察对比
心肌细胞(myocyte)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细胞: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种群: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3)群落:一定空间的所有生物/所有种群。 (4)生态系统:一定空间,群落/所有生物+无机环境。
易错分析
(1)分子、原子、各种组成细胞的结构等(比细胞“小”)均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非生物成分、病毒等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可以参与构成生命系统(如群落、生
态系统和生物圈都含病毒)。
(3)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知识辨析
1.细胞学说认为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是否正确? 提示 不正确。细胞学说的研究对象是动植物,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 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某同学认为“岳麓山上所有的树是一个种群”,另一同学则认为“岳麓山上所有的树是群 落”。两个同学的说法是否正确? 提示 都不正确。种群的关键词是“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山上的树有很多种,不符合 “同种生物”这一关键词;群落的关键词是“所有生物”,“山上所有的树”没有包含其他生 物,也不属于群落这一层次。 3.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属于细胞这一结构层次,但可以划为“个体”这一结构层 次,是否正确? 提示 不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 (3)打破动植物学之间的壁垒,催生生物学的问世。 4.科学方法——归纳法
完全归纳法
研究了某类事物的所有对象,结论真实可靠
不完全归纳法
研究了某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结论很可能 是可信的,但存在例外的可能
知识点 2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病毒: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 (2)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单个细胞能够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完美版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完美版

1[.1名师细课胞堂是教生学命]活细动胞的是基生本命单活位动的课基件本【单新教位材【】新人】教人版教(版2高01中9)生高物中必生修物一必P修PT 一完美版(共(2完1张整PP版T)PPT)
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1[.1名师细课胞堂是教生学命]活细动胞的是基生本命单活位动的课基件本【单新教位材【】新人】教人版教(版2高01中9)生高物中必生修物一必P修PT 一完美版(共(2完1张整PP版T)PPT)
生长 发育、繁殖 人
总结 归纳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名师课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 位【新 】人教 版高中 生物必 修一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 位【新 】人教 版高中 生物必 修一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 位【新 】人教 版高中 生物必 修一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名师课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 位【新 】人教 版高中 生物必 修一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生物体生命活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蓝细菌
草履虫细胞
[名师课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 位【新 】人教 版高中 生物必 修一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叶肉细胞
酵母菌
乳酸菌细胞
[名师课堂教学]细胞是生命活动的 基本单 位【新 】人教 版高中 生物必 修一PPT 完美版 (完整 版PPT)
思考: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吗?试举例说明。
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但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
非细胞生物
新冠病毒
艾滋病病毒

【课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课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2)类型: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所有类型的植物 细胞都有细胞核
完全 归纳法
部分植物细胞都 有细胞核
不完全 归纳法
结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
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 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1.(2022·江苏高一期中)在细胞学说创立的过程中,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
生态系统 生命系统 系统
生物大分子和病毒都是系统但都不是生命系统。生物大分子及病毒都不能独立 完成生命活动,因此不是生命系统。
活动7 请辨析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的概念并完成学案中表格的填写
活动7 请辨析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的概念并完成学案中表格的填写
举例 神经元、受精卵、精 子、肌纤维、花粉、 草履虫、变形虫、酵 母菌、血小板、疟原 虫
活动7 请辨析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的概念并完成学案中表格的填写
举例
草履虫、变形虫、酵母 菌、疟原虫
06种群
举例
同一片草地上所有的山 羊
活动7 请辨析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的概念并完成学案中表格的填写
07群落 举例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活动7 请辨析生命系统的各结构层次的概念并完成学案中表格的填写
法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细胞学说的观念具有局限性,需在修正中前进
√B.列文虎克观察原生动物、细菌等,并命名细胞
C.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是构成一切动物和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D.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2.(2021·安徽高一期末)下列关于归纳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施莱登和施旺在各自的研究中都用到了归纳法
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你认为这

2021新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册书各章节精品教学课件(共759页)

2021新版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全册书各章节精品教学课件(共759页)
1.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
(1)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就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生物。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生物。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
(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群落”,或直接说成“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3)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虽然字面上只带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某些生物,
但它真正的含义包括该地区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如一片草原、一片森
林、一个湖泊等,均应理解为是对生态系统的描述。
【探究应用】
1.下列各项中与“神经细胞→神经组织→脑→神经系统→羊”的层次一致
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
命起作用;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施莱登对新细胞产生的解释“从老细
胞的细胞核中长出一个新细胞,或者是在老细胞的细胞质中像结晶那样产
生新细胞”是不准确的。后来魏尔肖进行了修正,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
新细胞”。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B.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C.细胞、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D.细胞、群落、种群、生物圈
答案 B
解析 ①池塘中的一个衣藻既是一个细胞,同时又是一个个体;②池塘中的
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③草原中的所有蒲公英形成一个种群;④草原
既包括其中的生物群落,又包括它们所生活的无机环境,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这些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的,因
此,细胞是生命系统中基本的结构层次。蛋白质、核酸不能独立完成生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细胞(公开课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细胞(公开课课件)

3)科学观察和归纳概括的结合
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耐格里发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Fra bibliotek的结果 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P5归纳法的概念及分类
项目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考察的对象 考察了某类事物的 考察了某一类事物的部分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魏尔肖)
思 考 找出以上不当的一条,并改正。
(二)建立过程:
1)从人体的解剖和观察入手
维萨里通过尸体解剖,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比夏指出器官由组织构成
2)显微观察资料的积累
虎克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细胞” 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马尔比基广泛观察了动植物的细微结构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 (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 细胞代谢 。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细胞增殖、分化 。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 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
(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系统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个体
(最基本)
同种
(植物没有) 种群
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其他单细胞的生物
变形虫
眼虫
衣藻
大肠杆菌
酵母菌
实例2. 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讨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 哪些细胞的参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科学前沿《组装细胞》课件(共3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 科学前沿《组装细胞》课件(共32张PPT)

20号染色体——政治。无知导致的悲剧。
21号染色体——优化人种论。优化人种的历史和现在遗留下来的歧视。
22号染色体——自由意志。休谟之叉:我们的行为要么是事先已经被决定了的,这样我
们就不必为它们负责;要么是偶然事件的结果,这样我们也不必为它们负责。
组装细胞—“上帝”文特尔
克雷格·文特尔
克莱德·哈奇森(左)和汉密尔顿·史密斯(右)
难题之一:确定最小基因集
生殖道支原体: 1995年测序完成 基因组582970个碱基对 475基因
难题之二:人工合成基因组
噬菌体phiX174
生殖支原体JCVI-syn1.0
难题之三:导入宿主细胞
生殖道支原体 丝状支原体
细胞周期12小时
细胞周期60分钟
山羊支原体
细胞周期100分钟
难题之四:甲基化
霰弹枪测序法的思想是 将基因组打断为数百万 个DNA片断,然后用一 定的算法将片断的序列 信息重新整合在一起, 从而得到整个基因组序 列。
2000.4.6塞莱拉公司突然宣布完成了基因 测序工作
又迫使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布将于 2001.6完成。
2000.6,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主持了一项活动:由政府出资执行的“人类基因 组计划”与私人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共同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排序草图。
六国 VS Celera遗传公司
合作
文特尔的杀手锏
watermark 4 contains yet more authors and a quote from Richard Feynman: "What I cannot build, I cannot understand".
遗传图谱:又称连锁图谱(linkage map),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 性(在一个遗传位点上具有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出现 频率皆高于1%)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在减数 分裂事件中两个位点之间进行交换、重组的百分率,1%的重组率 称为1cM)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nabled us to assemble a synthetic M. genitalium (生殖支原体)
genome
ideas transplanting:
1.Because M. genitalium (生殖支原体)has an extremely slow growth
→ rate we turned to two faster-growing M. mycoides (蕈状支原体)
3. We developed a strategy for assembling viral-sized pieces(0.02–0.2 μm) to produce large DNA molecules --- a combination of in vitro enzymatic methods and in vivo recombination 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酵母)
2008年2月,Venter团队又成功地合成了另一种原核生物——生殖支原体 Mycoplasma genitalium 的基因组DNA。
人造细胞“Synthia”就是将以上两种技术合而为一的结果
3.ideas synthesis :
1. Grew out of to build a minimal cell that contains only essential genes ;
→ transplant it into M. capricolum (山羊支原体) we developed methods
for cloning entire bacterial chromosomes as centromeric plasmids in yeast (酵母中心粒质粒) (YCp) (7),including a native M. mycoides genome
relevant reports
John Craig Venter
出生于1946年,曾应征加入美国海军 医疗队参加越战,越南战场的残酷使 他认识到时间和生命的宝贵,“人生 的每一分钟都应该有所创新”。
回国后,Venter仅用了6年时间先后就 读于圣马特奥学院 (College of San Mateo) 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UC San Diego),并在后者获得了生物化 学学士学位和生理学及药理学的博士 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subspecies capri (GM12) as donor, and M. capricolum (山羊支原体) subspecies capricolum (CK) as recipient
2. to extract the M. mycoides(蕈状支原体) genome from yeast and
1984年,进入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 从事细胞表面受体研究。
2.前期工作
早在1995年就开始,历时15年,耗资超过4000万美元。研究团队共有20多 位科学家。
2007年,Venter团队就已经掌握了在这两种支原体中进行基因组转移的技术, 只不过当时的操作对象是蕈状支原体内的天然DNA。
人造细胞的诞生。这是一个山羊支原体 Mycoplasma capricolum 细胞, 但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却是依照另一个物种即蕈状支原体 Mycoplasma mycoides 的基因组人工合成而来,产生的人造细胞表现出的是后者的生
命特性。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并能够自我复制的新物种。Craig Venter的团队将这一人造细胞称做“Synthia” (意为:合成体)。
---failed
ideas
transplanting:
3. 原因:the donor and recipient mycoplasmas share a common restriction system.
A. in the native M. mycoides (蕈状支原体)cells ,the donor genome was methylated and was therefore protected against restriction during the transplantation from a native donor cell .
2. in 1995 we sequenced the genome of Mycoplasma genitalium(生殖 支原体,能在实验室中单独培养的,基因数量最少) --- more than 100 of the 485 protein-coding genes of M. genitalium are dispensable
4.materials
B. the bacterial genomes grown in yeast are unmethylated and so are not protected from the single restriction system of the recipient cell.
解决办法: 1)methylating the donor DNA with purified methylases(甲基化酶)or crude M. mycoides (蕈状支原体)or M. capricolum (山羊支原体) extracts; 2)disrupting the recipient cell’s restrictionsystem
“人造细胞” 的诞生
content
1.相关报道 3.
6.争论
1.relevant reports
2010年夏天的“爆炸”新闻
2010年5月20日,J. Craig Venter私立研究所 (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的一个20多人的科研小组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报道了首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