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节段缺损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游离腓骨肌(皮)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游离腓骨肌(皮)瓣在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游离腓骨瓣制备法 , 在下肢 驱血情 况下 制备腓 骨肌 ( ) , 皮 瓣 采用 Her V , 离肌 肉附着 后先 断腓骨 , 直视下 分离 ny切 I分 在
血管蒂 以增 加安 全 性。下 肢 驱血 时 间为 3 5—7 i , 均 5mn平 5 i。出血 量 3 9 L 平 均 5 L 0mn 5— 0m , 5m 。
维普资讯

10 ・ 8
广东牙病防治
20 0 8年 4月 第 1 6卷
第 4期

口腔 颌 面 外 科 ・
游 离腓 骨肌 ( ) 皮 瓣在 下 颌 骨 缺 损修 复重 建 中 的应 用
栾修 文 , 艾伟健 , 刘 曙光 , 薛 国初 , 郑 俊发 , 周会 喜 , 曾曙光 , 王 治平 , 李志 强
1例。
参照 Jw r等 分 类 方 法 , 下 颌 骨 缺 损 分 为 8类 : ee 将 I , 类 一侧下颌 体缺 损 ;I , 侧 颏部 及 下 颌 体及 升支 缺 I类 一 损; Ⅲ类 , 双侧颏部及 一侧下 颌体 缺损 ;V类 , I 一侧 下颌 体及 升支缺损 ; V类 , 双侧 下颌体 及颏 部缺 损 ; l , V 类 双侧颏 部缺 损; Ⅶ类 , 一侧下颌骨 缺损 ; Ⅷ类 , 侧下 颌骨 及对 侧下 颌体 一
象变化 。 术后 1 0 d左 右 下 床 活 动 并 行 供 区 功 能 锻 炼 , 后 术 2— 3个月随访时行下颌 骨全景片检查移植骨生长情 况 , 并行 供 区的功能检查 。
结 果
1 例 患者 的下 颌 骨 缺 损 为 Ⅳ 类 缺 损 7例 ,I类 缺损 1 2例 ; Ⅲ类缺损 1 ; 例 V类缺 损 1 。移植腓 骨段最短 6e 例 m,
者 的功能和外 观。1 5年 Ty r … 首次 将游 离腓骨瓣 用 9 7 al 等 o

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后运用种植牙技术恢复咬合关系的初步探讨

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后运用种植牙技术恢复咬合关系的初步探讨

为迫切 的问题 。传统 的修 复方法 因为患 者 的牙 槽嵴 过于低 平
而无法 固位 , 从而 阻碍 了腓 骨移植后 的修复 问题 _ 4 ; 而种 植 体在现今的发展情况下 , 越来越 得到 普遍 的推广 , 很 多复杂 的
没有得 到很好 的治疗 , 为此 造成 的患者 的咬合 功能 的缺失 , 在
效 的方法 , 近几年在临床上 已经得 到 了很 广泛 的应用 , 并得 到 了长足的发展 , 一些 复杂 的牙列缺损 的患者 均得到 了有效 的治 疗 ; 这在一定程度上 提示我们 , 是否 可 以用 种植牙 技术来 恢
定程度上说明 了腓骨肌 皮瓣上种 植体植 入术 是恢 复 口腔 功
能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措施 。
姚 芹
( 南京 医科大 学附属 口腔 医院手术室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9 ) 摘要 : 目的 探讨在腓 骨及 皮瓣上进行种植 术的可行性及 可能发 生的情 况。方 法 选取一例 下颌 骨缺损后 的患者 , 进 行腓 骨
肌皮瓣的修复后再次在腓 骨上进行种植 , 观察其术后反应 , 并随诊 患者, 观 察其功 能的恢复及 有无并发 症 的产 生。结果 患者的 腓 骨肌 皮瓣愈 合 良好 , 种植体植入后骨结合 良好 , 上部 结构 负载 良好 , 但是有一颗植体周 围出现龈 袋及 牙周 袋, 反复感 染肿 胀。 结
骨折叠的方法 , 种植体 高度基本 达到要 求 , 而且 种植体 位于 两
层之间的部分无明显异常 , 骨结合 良好 。
种 植 植 入 的 时 机 选择 问题 是讨 论 比 较激 烈 地 问题 , 在腓骨
脓 两月余而入院 , 术前诊 断为下 颌骨 骨折 术后感 染 , 左下颌 骨
骨髓 炎 , 全身 睛况 良好 , 无系统性疾病史 。

浅谈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

浅谈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

浅谈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下颌骨缺损是导致语言、吞咽、咀嚼功能障碍常见的颌面部畸形, 多因肿瘤、外伤或先天性原因所致,其治疗目的是恢复功能和外形。

1989年, Hidalgo[1]首次报告利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以来,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重建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2],并成为修复该缺损的最好办法之一。

本文就近年来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1 解剖结构腓骨的血供主要为腓动脉,其起于胫后动脉。

腓动脉直径约2.6-4.2mm, 其有一对较大的伴行静脉,直径约3.5-4.2mm,血管口径与颈部受区血管相近,适于吻合。

腓动脉发出弓状动脉与滋养动脉,前者沿腓骨呈节状排列, 分布于骨表面的骨膜及肌肉;后者经滋养孔进入骨髓腔。

因此, 腓骨之血供具有二重性:有来自骨膜的节段性供血,也有来自滋养动脉的骨内供血。

弓状动脉还发出肌间隔穿支达小腿外侧皮肤,这为皮岛的制备提供了血供。

腓骨全长34-38 cm,可用于骨移植的长度可达20-26 cm,可以满足于几乎各种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

腓骨是管状皮质骨,其厚度约为12-17mm,平均13.4 mm。

2 腓骨瓣制取及下颌骨缺损的修复2.1 下颌骨缺损分类多数人采用的是Urken等[3]的分类标准,即将下颌骨分为对称的4个区域: 髁突、下颌升支、下颌体部、半侧颏部,分别以C、R、B、S 表示, 通过它们的组合可代表各种下颌骨缺损情况。

2.2 术前准备在切取腓骨瓣时,术前应对两侧小腿进行全面检查, 评价血供情况,判断有无先天或后天解剖变异,必要时行小腿血管造影, 确定有无腓动脉硬化、变异。

由于腓动脉先天缺失的发生率极低,一般术前应常规用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探查了解腓动脉供血情况。

2.3 手术制备(1) 手术切口: 在小腿外侧中下部设计一皮岛,皮岛中央点为腓动脉穿支,沿皮岛的上下方延长切口,上至腓骨上头,下至距外踝上8-10 cm。

不需皮岛时可从腓骨小头开始至外踝上10cm处。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截骨术后缺损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

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截骨术后缺损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
后肌腓骨 附着 达 腓 动脉 起 始处 , 成腓 骨 肌 皮瓣 制备 ( 完 图 3 。( ) 骨塑形、 ) 5腓 下颌骨重建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 根据
表1 4例下颌骨 O N患者临床治疗及随访情况 R
D I 1 . 8 7 e ..sn 1 7 -7 5 2 1 . . 5 O :0 3 7 / ma j i . 6 40 8 . 0 0 1 0 5 s 1
的下颌 骨 O N伴 软组 织坏 死病例 , 用吻合 血管 的游 离腓 R 应
骨 肌皮 瓣 一 期修 复 缺 损 , 道 如 下 。 报

受 区、 区血 管走 向, 除下肢 血 管变异 情况 。( ) 灶切 供 排 3病
除、 区血管解 剖 : 麻鼻插 管 , 受 全 患侧下颌 下切 口, 除病灶 切 周 围溃烂 的皮肤 、 口腔黏膜等软组织 ; 翻瓣暴 露病变下 颌骨 , 截除坏死下颌 骨 至正 常骨 范 围; 剖 出受 区动 脉 、 脉 ( 解 静 图 2 。本组皮肤及软组织平均缺 损 4 ) 8mm× 5 m 下颌 骨平 6 m;
21 0 0年 1 1月第 4券 第 1 期 I
C i JC ii a s E et ncE io ) N v m e 5 2 1 , 1 N . hn l c n ( l r i dt n , o e b r1 ,0 0 Vo. o ni co i 4,

临床经验 ・
下 颌 骨 放 射 性 骨 坏 死 截 骨 术 后 缺 损 游 离

资 料 与 方 法
1 .一 般资料 : 中山大 学附属 第五 医 院 口腔颌 面外 科收 治 的下颌骨 O N经截骨术后缺 损应用游离腓 骨肌 皮瓣 同期 R 修复下颌骨缺损 4例 , 中男 3例 , 1 , 其 女 例 年龄 3 7—5 4岁 ,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

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术后缺损

12 3 术后处理 ..
患者术后 1 内取平卧位 , 周 头部正
中或略偏患侧 制动 , 同时给予抗凝 、 扩容治疗 。术 后密 切观察皮 岛的色泽 、 温度和质地 , 未携带皮 岛的腓 骨肌
瓣患者通过便携式 多普勒血管探测仪检查血 管吻合 口
片检查均显示 下颌 骨骨质 破坏 , 中 6例 合并 皮肤 和 其 ( ) 或 黏膜瘘管 , 例合并病 理性 骨折。 3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下颌 骨 O N 的破坏 范 围 , . R J 常规 行病变下颌 骨扩 大切除 术 。采用 J WE E R等 下颌 骨 缺损分类法 , 下颌骨 缺损 分为 8类 : 将 I类 : 侧下 颌 一 体缺损 ;I : 1类 一侧颏部及下颌体及 升支缺损 ;I : I类 双 I 侧颏部及一侧下颌体缺损 ; I : V类 一侧下颌 体及升支 缺 损; V类 : 双侧 下颌 体及 颏部 缺 损 ; I : V 类 双侧 颏 部 缺 损 ;I : V 类 一侧下颌骨缺损 ; I Ⅷ类 : 一侧下颌 骨及对侧 下 颌体缺损 。本组 病例 中为 Ⅱ类 缺 损 2例 ; I V类缺 损 4 例, V类缺损 1例 , Ⅶ类缺损 1 。 例 12 1 术前 准备 术前 均行 局部 冲洗 及 全身 应用 抗 ..
显微 外科 ຫໍສະໝຸດ 放射性颌骨坏死 (s o d nc s f a sO N ) ot r i er i o w , R J ea o os i 是鼻 咽癌等 头颈恶性肿 瘤放疗 后 的严 重并 发症 , 发 其 病率为 5 ~ 7 % 3 % 。该病 常 引起颌 面 部软硬 组 织
的 坏 死 溃 烂 、 管 形 成 、 织 缺 损 畸 形 及 张 口受 限 , 瘘 组 且
连续性 , 塑形完成 后采用 小钛 板 固定 。本组 制备 的腓 骨瓣 中 , 骨肌瓣 4例 , 骨肌皮瓣 4例 。移 植腓骨段 腓 腓 最短 6c 最长 1 m。所有 血管 吻合 均采 用 间断缝 m, 4c 合 的端 端吻合 技术 。除 1 吻合两根腓静脉外 , 例 其余 7

腓骨肌皮瓣移植术修复下颌骨体部分缺损的护理

腓骨肌皮瓣移植术修复下颌骨体部分缺损的护理

腓骨肌皮瓣移植术修复下颌骨体部分缺损的护理本文总结6例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体部分缺损的护理。

认为护理重点是术前给予充分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术后保持良好病室环境及正确的体位,做好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加强皮瓣供受区的观察和护理,指导下肢功能锻炼,重视出院指导。

6例患者术区皮瓣均存活良好,下颌骨全景片检查移植骨生长良好,下颌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供区小腿未见明显功能障碍。

标签:肿瘤;下颌骨体缺损;腓骨肌皮瓣下颌骨系颌面部骨中唯一能动的骨骼,其构成面下1/3,形态结构较为复杂且左右对称,与面容密切相关,同时承担着咀嚼功能。

下颌骨截断性切除是治疗恶性肿瘤及部分临界性肿瘤的主要方式,术后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如,进食,语音,呼吸,外形等。

采用带蒂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虽然该方法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但能较好恢复患者咀嚼功能、颌面部外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方法是修复颌骨及其软组织较为理想的方法[1]。

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6例下颌骨肿瘤患者成功实施手术并采用带蒂腓骨肌皮瓣移植成功修复下颌骨的缺损,疗效满意,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基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8.7岁;病理检查确诊,下颌骨成釉细胞瘤3例,角化囊性瘤1例,韧带样瘤1例,肉瘤1例,以上病例未出现远处转移。

1.2手术方法在全麻下行“下颌骨肿瘤扩大切除+下颌骨体截断性切除+单侧或双侧颈淋巴清扫+腓骨肌皮瓣修复术”。

手术分二组进行,一组切除原发灶及颈淋巴结清扫,另一组制备腓骨肌皮瓣并根据下颌骨缺损的形态和长度进行塑型,置于骨缺损处,以重建板内固定,皮瓣修复口内粘膜或口外皮肤缺损,并行血管吻合。

皮肤缺损较少者供区可直接拉攏缝合,反之皮肤缺损较多无法拉拢缝合者可用同侧大腿外侧刃厚皮片修复。

1.3结果6例患者的移植皮瓣全部存活;患者供区创口一期愈合,术后能正常行走,无1例出现踝关节不稳定,1例患者供区皮肤局部出现坏死,予外科清创并用同侧大腿内侧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后愈合,1例患者次日凌晨出现血管危象,部分皮瓣呈蓝紫色,立即给予探查术,清除静脉血栓后重新吻合静脉血管最终皮瓣危险解除,皮瓣存活良好;患者术后面下1/3基本对称,张口度均大于2.5cm,术后全景片等均显示移植骨生长良好,住院时间平均约22d。

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护理

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的护理
my o c u t a n e o u s l f a p . Me t h o d s Te n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e d i f b u l a my o c u t a n e o u s l f a p t r a n s p l a n t a n d r e p a i r a t f e r p a r t i a l r e s e c t i o n o f ma n d i b l e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J a n u a r y 2 0 0 7 t o De c e mb e r 2 0 1 0 nd a t h e i r c l i n i c a l d a t a a n d n u r s i n g me a s u r e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 l t s I n a n o f he t t e n c a s e s , b l o o d v a s c u l a r wa s a n a s t o mo t i c , a n d i f b u l a my o c u t ne a o u s l f p a s u r v i v e d . Du r i n g t h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f o l l o w— u p o f 1 t o 3 y e a r s , n o
o c c l u s i v e mo v e me n t , l i n g u i s t i c nd a ma s t i c a t o r y f u n c t i o n s r e g a i n e d n o r ma 1 . C o n c l u s i o n s Re p a i r a n d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o r a l a n d ma x i l l o f a c i a l d e f e c t wi t h i f b u l a my o c u t a n e o u s l f p a i s e f f e c t i v e . Ov e r a l l p r e o p e r a t i v e p r e p a r a t i o n,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mo n i t o r i n g , a s we l l a s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nd a p e r s o n a l i z e d n u r s i n g me a s u r e s a l e k e y s f o r t h e s u c c e s s o f o p e r a t i o n .

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

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

腓骨肌皮瓣修复 口腔下颌骨复合缺损
李雅 冬 , 杨 凯 , 张劲松 , 张福 军 , 陈 睿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口 腔颌面外科 , 重庆 401) 006
摘要 : 目的 探讨 腓骨肌皮瓣修 复 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特 点。 方法 采用腓骨肌皮瓣修 复 1 2例 口腔癌 瘤患者术后 腓骨 肌皮瓣 可提供充 足的骨组织 和
口腔颌 面部 癌 瘤 的 常规 扩 大 根 治 术 造 成 的 口 腔颌 面部 软 硬 组 织 缺 损 , 常严 重 影 响 患 者 的言 语 、 咀嚼 和吞 咽 功 能 , 致 生 存 质 量 下 降 , 应 用 腓 骨 导 而 肌皮 瓣 施 行 术 中 一 期 修 复 可 有 效 解 决 这 一 难 题 。
形 成 的浅 轮 廓 切 开 皮 肤 、 下 组 织 至 小 腿 深 筋 膜 , 皮 为避 免皮瓣 与 血 管脱 开 , 在 切缘 将 筋 膜 与 皮下 组 可
由于腓骨肌皮瓣 具有骨质致密 、 骨量充足 、 成功 率
所致缺损 。 结果
1 2例腓 骨肌皮瓣 全部成 活 , 患者获得满意 的外观 和功能 。 结论
软组织 , 适合修复 口腔下颌骨复合组织缺损 。
关键词 : 外科皮瓣 ; 腓骨 ; 口颌 疾病 中图分类号: R 8 . 72 2 文献标识码 : A
Re o sr ci n o r ma d b lr c mp st e e t t a c lrz d fb l ro to o u a e u lp c n tu t fo o n iu a o o ied fc swi v s u a ie i u a se my c tn o s f o h a
i eet f1 ai t fe a ia o eaino rl u r. Reu t AI te1 ac lr e iua semy c tn o sf p u — r d fcso 2p t n satrrdc l p rt f a tmos e e o o sl s l h 2v sua i df lr to o u a eu l ssr z b o a vv d cmpeeywi o tttl rp ril ers . erlt es t fco ya p aa csa df n t n r c ivd i lp tit. ic o ltl t u oa at coi Th eai ai a tr p e rn e n u ci sweea he e n al aen s h o an s v s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节段缺损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29T11:11:34.2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张源
[导读]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游离腓骨肌皮瓣是修复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但手术中应尽量减少骨瓣的缺氧时间。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 8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在高海拔地区修复因肿瘤引起的下颌骨缺损的经验。

方法根据7例患者下颌骨节段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对腓骨进行塑形、微型钛板固定,恢复颌骨的形态,进而恢复部分咬合功能。

结果所有腓骨肌皮瓣修复颌骨缺损均获得成功,患者外形恢复满意,无明显并发症。

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修复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但手术中应尽量减少骨瓣的缺氧时间。

关键词:腓骨;修复;皮岛;显微外科
在口腔颌面部诸多肿瘤的手术切除后,均可造成了颌面部软硬组织大量的缺损,既影响外形美观,也影响患者的诸多功能,造成术区切口关闭困难,尤其是下颌骨的缺损,不但咀嚼功能受损,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前,腓骨肌皮瓣已被广泛用于颌面部硬组织缺损的重建中(1),现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2004 年1 月—2013 年12 月收治的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选用我院口腔科2004 年1 月—2013 年12 月收治的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7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记录及影像学资料。

因各种疾病造成的下颌骨的缺损。

7例病例中男患者6 例,女患者1例,年龄从28~ 61 岁,平均年龄46 岁。

其中口底癌病例1例,牙龈癌病例1例,成釉细胞瘤病例3 例,大型牙源性角化囊肿病例2例。

7例游离腓骨肌皮瓣均携带皮岛,其作用主要是观察血运的观察窗,皮岛最大面积为6cm × 4cm,最小面积为3cm × 3cm,游离腓骨长度为5 ~ 15cm。

全部病人均是(Urken分类)下颌骨体部病例(2)
1.2 术前准备术前预计口内软组织缺损可能的大小决定所携带皮岛的大小,若缺损范围较小则选择口内直接缝合,将皮岛直接缝合在颈部。

反之选择携带皮岛缝合于口内,修复缺损。

可根据血管蒂的方向、皮岛的内外方向而选择同侧或对侧的腓骨。

为除外腓动脉变异、缺如,常规做小腿的血管彩超,或者做下肢的血管造影,术前详细询问下肢有无外伤史及血管病变,异常者要坚决拒取。

术前常规用多普勒血流监测仪测小腿外侧皮肤的腓动脉穿支并标记。

明确告诉患者取瓣后会影响供区的负重。

1.3 手术方法按小腿后外侧Henry 入路制取腓骨瓣(3)法常规取瓣,为缩短腓骨瓣的离体和缺血时间,将塑型的步骤提前到断蒂前完成,这样可以延长再植时限。

根据手术标本或术前制作的健侧外科模板,参照此模板进行三维塑型和小型钛板固定。

完成塑型后,设计血管的走形,检查受区血管的情况并测量所需血管蒂长度,尽量设计让血管蒂迂回呈弧形,无论是动脉还是静脉都不要有折叠,将腓骨瓣断蒂并马上转移至受区。

马上进行血管吻合,为避免微型钛板固定的骨断端的松动,影响骨愈合,对上下颌骨进行结扎固定,所有病人为表面呼吸道的问题,全部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

1.4 术后处理患者术后72小时内严密观察皮瓣的血供,密切观察皮岛的色泽、温度和质地,1 周内取平卧位,头部正中或略偏患侧制动,同时给予抗凝、扩容治疗。

密切观察局部创口的肿胀情况、负压引流量和颜色,术后2 周下床活动并行供区功能锻炼。

术后4周拆除颌间结扎,受区开始轻微的功能锻炼。

2.结果
本组疗效满意。

切除下颌骨后均行游离腓骨肌皮瓣一期修复缺损下颌骨,术后未发生皮瓣危象、皮瓣坏死。

术后随访5 个月~ 3 年,患者外形及功能均得到满意效果。

3 讨论
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因外伤或肿瘤手术导致的下颌骨缺损的病例日益增多,此类病人如不能一期手术修复,则会影响发音和咀嚼,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是的很严重的,因此,及时选择合适的功能性的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段就显得十分必要(4),国内发达地区已经开展自体腓骨一期移植修复手术,而在西部高海拔地区很少开展,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手术技术难度高,经过多年的培训,都可以独立完成的。

其次是环境要求高,这是平原地区所没有的,原因是手术中游离组织瓣的血管蒂因寒冷而发生痉挛,无法继续手术(5)。

本组7例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节段缺损病人均以体部缺损为主,入院后首先进行肿瘤的测量,包括肿瘤大小的测量,做三维CT,直观地看到侵蚀软硬组织的程度,预计软硬组织大致的缺损,作彩色多普勒B 超明确穿支血管的位置(6),考虑皮岛的大小,按皮岛修复软组织的方向,选择同侧还是对侧腓骨,以便修复软组织缺损。

设计腓动静脉血管蒂的走向,这一点非常重要。

让受区血管与移植血管尽量呈弧形排列,避免扭曲和扭转,造成供血或回血的不流畅。

腓骨肌皮瓣手术的缺点是手术难度大,加上我院地处中度高海拔地区,海拔2260m,手术中环境温度低于平原地区,夏季我们采用中央空调来辅助环境温度的提高,冬季时更是采用暖气加空调的方法解决,必要时在手术台上下肢的部位术前加垫电褥子,保持取瓣小腿的温度,力求受区和供区血管不致于痉挛,若血管制备时间较长,用温盐水纱布给骨瓣保温,在制备血管蒂的过程中在血管蒂的软组织中注射罂粟碱注射液,让药物长时间的作用于血管周围,血管完全扩张,显微吻合变得比较容易。

若待痉挛以后再用,解痉效果往往不佳。

造成血管吻合时间过长,加大术者的精神压力。

在取骨区塑型,可使组织断离至血循环恢复的相隔时间间隔缩短,增加组织瓣成活的机会,组织离断后血循环恢复相隔时间越长,成活率就越低,反之成活率就越高,有实验表明,低温能使组织细胞代谢过程和组织变性过程减慢,可以延长再植时限。

张成平(5)等研究发现上海的移植病例超过10小时的成活率只有60%,我院地处中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再植时限。

血管吻合是手术中的关键步骤,吻合前半小时开始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在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容量的同时,改善流速预防和减少血栓的形成,明显提高供区血管对移植瓣的供血,吻合完成后可以看见移植瓣血管快速充盈,毛细血管开始出血。

提高吻合技术是手术的关键,手术者已经习惯普通手术器械的使用,对有弹性的吻合器械非常不习惯,其实将吻合用的持针器用直的显微血管钳来代替,将会十分得心应手。

在本组7例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节段缺损病人中,发生供区动脉痉挛的病例有3例,受区动脉痉挛的1例,使用罂粟碱后仅仅一
例供区动脉未缓解,可能是病例太少的缘故,未发现有静脉痉挛的病例,在十分困难的腓动脉血管吻合过程中,笔者建议若动脉血管内径允许的情况下(内径大于1mm),用一根用肝素水浸湿的硬膜外麻醉管(7),从腓动脉的远心端缓缓插入边插入边推注肝素盐水,待从血管蒂的动脉穿出,再插入供区痉挛的动脉中,使药物在血管内发生作用,起到抗凝或扩张的目的,此时再行血管吻合手术,吻合效率和成功率都高。

可解燃眉之急。

参考文献:
[1]静广平,吕克文,汲婷婷,赵琦.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7(06)683-684.
[2]Urken ML,Weinberg H,Vickery C,et al.Oro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using microvascular composite free flaps[J].Arch Otolaryngol Head Surg,1991,117(7):733-744.
[3]毛驰,竺涵光,张志愿.改良腓骨瓣制备方法[J].口腔医学,2000,20(3):131-132.
[4]H idalgo DA.F ibu la free flap:a new m ethod of mand ib le reconst ru ct ion.Plast Recons tr Su rg,1989,84(1):71 - 79.
[5]张陈平,张志愿,邱蔚六,等.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重建1973 例临床分析.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19(10):773~ 776.
[6]曾锦树,叶真,陈树强,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40(5):512-513.
[7]袁红伶,张金黎,徐剑,周晓萍,周艳.硬膜外麻醉导管在血管条件差时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05)676-677
作者简介:张源、性别:男、1970年07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外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